登陆注册
23881900000012

第12章 班级管理概述(1)

[学习要求]

1了解班级的组织结构、班级管理的功能及几种常见的管理模式。

2熟悉并掌握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细胞。班级管理虽然是一种最“基层”的管理,但它影响却不小,从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到班级风貌的养成提升,再到学校办学质量特色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并掌握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技巧。

一、班级及其组织结构

(一)班级的含义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普及教育,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班级授课制便应运而生,成为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班级就成为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

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同一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这就是“级”。班级是学校的基层教育组织,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将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组合与编排而成的有一定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基层群体,它通常由老师、一群学生及其环境组成。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生活及活动的集体单位,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班级授课制相比个别化教学来说,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效率。但实践证明,班级规模太大也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利于班级的组织管理,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创造性的培养。一般来说,班级规模越大,教师就越会运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来维持班级秩序,师生之间的交往会疏远,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发达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班级规模一般在25人左右,我国传统的班级规模一般是50人,重点学校、一些农村学校的班级规模超过70人,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困难。近几年,随着城市人口的变化,一些地方实施了小班化教学的改革实验,表明“小班学生的学科成绩明显高于平行的大班,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比大班更为充分,合作精神得到培养,特别是自理、自治、自学能力明显提高。”史爱荣、孙宏碧主编:《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随着人口数量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班级的小型化将是个趋势。

表1部分国家基础教育班均人数及师生比谢维和着:《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二)班级的组织结构

按社会学的观点,一个社会群体具备了如下三个特征就成为社会组织:一是有明确的组织目标;二是有严密的组织机构;三是有严格的组织规范。班级作为由教师、学生等特定成员构成的社会群体,有着其自身特有的目标、文化、功能和组织规范,也是一种社会组织。

作为班级的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在组织结构上有共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班级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学生群体,在组织结构上存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按照组织理论,正式组织是由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的组织,组织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统一的目标、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班级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每个班级都有工作目标,都要建立根据班级分工的组织机构,如在班主任指导下成立班委会,成立班级团支部、少先队组织等。正式组织如果组织得好,能有力地教育、团结全班同学前进,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是没有明文规定的组织,是班上少数几个同学由于有共同的志趣,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增强了彼此的了解,因而形成了一个小群体。他们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目标一致,对问题的看法也比较一致,能以团体的形式对外界作出反应。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大家自愿组合,三五成群,性情相近,志趣相投,交往和活动频繁,对内具有稳定性、向心力,对外具有排他性、竞争性,成员之间相互保护,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非正式组织往往会自然产生一个能协调指挥群体活动的核心人物,他在组织中威信高,影响大,是“非正式领导”。

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有三种形态:第一,亲社会型。这种群体的价值目标与班级正式组织的价值目标相一致,是班级正式群体的补充。第二,自娱型。同学们由于情绪上的好感和消磨闲暇时间的需要聚集在一起,其主要目的是好玩、有趣。这种小团体有时格调不高甚至庸俗,但他们却感到很满足。第三,消极型。这种群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班主任或班委会发生对立,如破坏纪律、发牢骚、不参加集体活动等。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往往同时发生作用,交互影响。当二者目标一致时,对班集体建设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当二者目标不一致时,就可能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是破坏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关注非正式组织,充分认识到它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既不排斥,也不姑息。重要的是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巩固积极型、引导中间型、转化消极型”,努力将其纳入到学校主流教育轨道上来。

2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角色是社会对个体职能的划分,它代表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社会关系的联系位置,也代表了个体的社会身份。班级作为一个“雏形社会”,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角色群。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扮演学习者、受教育者的角色,这是学生的主导角色。但是,在班级组织里学生之间又充当各种角色,有的是班干部,有的是一般班级成员。

班主任是班级的中心角色,但是,由于时空、条件的变换,班主任的中心角色也在变换。在学生自行组织的活动中,班主任可能是参谋,也可能是一般的参与者。所以,班主任一方面要强化角色意识,认真履行角色职责和义务,另一方面又不要以教育者自居,要注意角色转换。

3班级组织的信息共同结构

信息交流和沟通是班级组织的“神经”和“血液”,没有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班级组织就没有活力,就会僵化。

在班级组织中,信息沟通渠道的复杂性和沟通成员的单一性是相互统一的。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主体是单一的,主要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进行,但作为相对开放系统的班级组织,其信息沟通渠道又是复杂的。班级要与学校沟通信息,班级之间要沟通信息,班级要与家庭沟通信息,还要与社会沟通信息。渠道的复杂多样,必然带来信息的复杂多样,它对班级组织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正确健康的信息源,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分析、评价,提高其对信息识别、判断的能力。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页。

二、班级管理的内涵与功能

(一)班级管理的内涵

一个班级由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未成年学生组成,他们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各不相同。而班级作为一个正式群体,一种社会组织,它有着共同的目标,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其目标实现得如何,组织功能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对班级这一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

管理是一种社会组织活动,是管理者运用被赋予的领导权力,采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动。班级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即“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班级外部管理)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班级内部管理)”。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包括班级编制、委任班主任及开展各种以班为单位的活动等。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学校计划和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班级内外的力量,进行班级教育任务的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各种活动。”鲁洁主编:《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6~277页。本书所讨论的是班主任对班级所实施的管理,即班级内部管理。

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主要是学生。由于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因而,班级管理属于教育管理。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管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班主任的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班主任的管理行为与教育行为是统一的。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是个体学习发展的微观环境。班级所发挥的功能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班级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正面功能,消除其负面功能。班级管理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化功能

人的社会化就是人从一个“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职能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为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班级管理对人的社会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班级在按照社会需要和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交往、游戏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向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和知识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社会目标的关系,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公民精神的指导下,把个人的兴趣、需要、愿望升华为符合社会期望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使学生成为热爱祖国、造福人民的集体主义者。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班级教学目标的规范性、课程结构的系统性以及教学过程的简约性和可控性,是学生学习社会经验、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独特条件。教育者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获得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技能,并为进一步发展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师生交往及同龄伙伴交往中展开的,班集体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必然形成相应的社会规范,如课堂规则、学生守则、学习纪律,加上集体的舆论、风气、传统等,都起着传递社会规范的作用,对学生具有同化力和约束力,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对培养学生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一个人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就必须通过学习适当的角色进入社会,获得一定的地位。班级管理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班集体的目标、规范、人际关系结构等都对每个学生提出了角色期望,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态度、成绩和教师、伙伴的评价决定了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在班级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小组学习中的伙伴交往以及集体生活中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情境,为学生积累交往经验、学习变换角色、提高担当角色的能力,提供了锻炼、体验的机会和条件。

2个体化功能

班级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学生个体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发展的功能。班级能为其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包括:第一,知识及认知的发展。如知识的增长、认知的深化、观点的形成、自我了解和对他人理解水平的提高。第二,情感的发展。如友情、亲和感、共鸣感、优越感、自卑感以及称赞、嫉妒、憎恨、敌意等积极和消极的个体情感的产生和深化。第三,兴趣态度的发展。如对自己、对他人、对规范和规则、对文化与社会的关心和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第四,社会技能的发展。如自我控制的能力、讨论与决策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矛盾的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水平的提高。

(2)满足需要的功能。人处于一个社会团体中,会对团体产生各种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承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班级组织可以为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3)诊断功能。学生处于班级组织中,其人格及能力上存在的缺陷会显现出来,这就为班主任和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创造了条件。

(4)矫正功能。学生存在的人格或能力上的缺陷,可以通过班级组织和有效的活动得到矫正,如自我中心的学生会因为受到伙伴的批评而改变;自我控制能力欠缺的人可能在集体的监督、约束下逐步形成自律意识和能力。参见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页。

总之,班级管理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功能的实现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正如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写到的:“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的彼岸。班级像一条挺长的船,乘着它,人们越过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乡村、城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魏书生着:《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5年第4版,第1页。

三、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制定、执行规章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好的规章制度体现了道德观念和是非标准,是全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使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通过深入贯彻和执行规章制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进行自觉的纪律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树立良好的班风。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的本身就是教育管理的成果。

一般来讲,班级的规章制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和学生管理的制度,如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体育锻炼标准等;二是由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课堂常规、作业要求等;三是由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如班规、值日生制度等。

同类推荐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友善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友善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教学相长文丛-教育和弦

    教学相长文丛-教育和弦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本书内容涉及心理修炼、自我修炼、课堂修炼、教学修炼、真爱修炼和创新修炼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永存阳光心态、让微笑伴随左右、优秀教师的三大特质、组织管理好课堂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利刃呼啸

    利刃呼啸

    一剑封喉千古绝,扬鞭策马莫等闲!一个战场英雄,顷刻之间沦为弃卒,是天意还是阴谋?该随波逐流还是冲破宿命?迷茫,失落,奋起,一飞冲天!我命由我不由天!平凡的是我的身体,不羁的是狂傲的个性!寒冰亦能断流水,枯木也可再逢春!面临死神的一次次追剿,除了抗争别无他法,只有活着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最终,命运的转盘指向何处?神兽,美女,秘籍,奇遇……一系列奇幻遭遇出现的时候,是考验,是诱惑,也是绝处逢生的机会!
  • 亡灵元素使

    亡灵元素使

    现在,我踏上了救治耶罗的旅途。蓝龙的血脉,只有蓝龙才能挽救。不知道前往奇木镇的道路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我望向天空中那两颗太阳……未来,终须自己创造……
  • 农女会医术

    农女会医术

    蒋楠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出车祸,更没有想到自己会阴差阳错地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朝代,内心os:(T^T)为什么不是古代,我的历史还是很不错的。来都来了,又不能回去,就这么过下去吧!┐(─__─)┌还好我学了中医,养活自己不是问题。没想到啊!穿越还附赠了一个空间,金手指一定要用起来,带着一家子勤劳致富。本着“医者仁心”的初衷(其实就是手痒)救了的小士兵怎么找上门来了,还是个将军。喂喂喂,不要动手动脚,人家还是个孩子。
  • 墓中无人:恶魔老公,开开门

    墓中无人:恶魔老公,开开门

    电闪雷鸣夜,寂静无人荒野里,她打开了一口诡异的棺材......命运就此发生改变。自那以后,那个自称是恶魔的人带着她,打开了一个恶魔的新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眼列车

    魔眼列车

    一辆名为魔眼列车的存在,行走于于三千世界,一切只为了收集名为魔眼的存在。(脑洞,无逻辑,无文笔,无大纲,简称三无)
  • 大神勾搭我,烊烊独爱他

    大神勾搭我,烊烊独爱他

    啥子!隔壁家竟然不是美女⊙▽⊙而是我梦寐以求的纪勋晗,咋办,我要疯了,我要让他注意到我,没错!现弄一个计划???计划一:在院子里拔草!计划二:开麦唱歌,吵他!计划三:每天进出N次。………………………唉!计划全失望了,不要灰心,跟我家师傅大大说说,他说仙人自有办法滴!走过路过的快拿起你的手指点一下收藏,爱看网游的评一下我滴小说写得好不,作者在这鞠个躬
  • 时空蜜恋

    时空蜜恋

    十七岁的白尘,从小患有一种病,直到她遇见梦中的人和事,该发生的发生不该发生的也正在要发生,而这一切都和自己家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群号179326588
  • 我的大覃也叫影视城

    我的大覃也叫影视城

    占地6000亩,耗资500亿,集各代设计工匠后代,重现古代风骚建筑,取名大覃影视城。“那个大覃影视城门票居然要5000块,好贵哦!”“下次报我的名字,有优惠。”“覃哥,你在里面有人?”“这是我的帝都,我说优惠就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