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82900000003

第3章 父祖鸿业(2)

很快,朝廷就派大员来调查此事。值得庆幸的是,朝廷派来的不是妒贤嫉能的秦桧,也不是莫须有杀人的万俟莴,而是一位肯听实情肯荐贤才的廉访使者王孝竭。他入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访察民情,得到了第一手材料后,他改变了对这起严重破坏国家政令事件的看法。见到郡守官员,他的第一句话问的竟然是救灾详情:“平江哀号,诉饥者旁午,此独无有,何也?”郡守就把洪皓救灾的实情,向他汇报。王孝竭立刻叫上洪皓一同巡视安置灾民的东南两废庙。在那里,灾民衣食无忧,秩序井然。王大为赞赏:“吾尝行边,军政不过是也。违制抵罪,得为君脱之,且厚赏。”并当即命令随从官员起草奏折。

上级长官对自己越权的行为居然表示赞许,这多少令洪皓有些惊喜。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得寸进尺,向本来兴师问罪的上级提起要求来:“免戾幸矣,安所赏?但食犹未足,公能终惠复得二万石乃可。”

好一个无法无天无私无畏的洪光弼!王孝竭却被他的正直所感动,立刻上报朝廷得令如数调拨。终于,十万灾民度过了严冬,度过了凶年,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后来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洪皓的敬意:

米如请而得。至岁秋,民相携以归,前后所活九万五千余人。州人既不死凶年,先君出,无不手加额,呼为“洪佛子”。

……

丁太中忧,还乡奔丧。太硕人,年七十矣,与弱孙在。秀诸卒以城叛,掳掠无一家免。过曰:此洪佛子家也,勿得入。

此时的洪皓,正在为自己成功地挽救了千万灾民的性命而喜悦莫名,但他没有想到,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正在人生前路上等待着他。

三、易水萧萧,壮士去国

建炎三年,宋高宗心血来潮欲亲临前线,群臣纷纷上书大力颂扬。而洪皓却冷静地劝诫高宗吸取二帝被掳国家几丧的教训,请他谨慎从事不要轻动。昏了头的高宗起先不听,很快又后悔,并由此记住了这个力抒己见的洪皓。随后在挑选出使金国人选的时候,他选择了洪皓。洪皓并不愿意此时出使金国,因为当时他正在为刚逝世的父亲守孝,甚至在见皇帝之前还身穿孝服:

时议遣使金国,浚又荐皓于吕颐浩,召与语,大悦。皓方居父丧,颐浩解衣巾,俾易墨衰入对。帝以国步艰难,两宫远播为忧。皓极言:“天道好远,金人安能久陵中夏!此春秋、郢之役,天其或者警晋训楚也。”帝悦,迁浩五官,擢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通问使,龚砇副之。”

“所言反复当上意,上曰卿议论纵横,熟于史传,有专对之才,朕方择使,无以易卿。先君以母老父丧恳辞,不许。”

忠孝难两全,在国难面前,洪皓毅然放下家愁,同意出使。宋高宗龙颜大悦,立刻将他连升五级,拔擢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荣宠不可不谓隆盛。但对于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当时出使金国的凶险在《宋史·洪皓本传》后附的小论中有明确描述:

当建炎、绍兴之际,凡使金者,如探虎口,能全节而归……其庶几乎?

因此,洪皓出使之时,即已抱定必死之心。他先处理了一些家事:

使虏得修职郎四人。时有六子,独适预名,三以官弟侄。且乞以一弟晔(疑有衍文)。奉甘旨晔起布衣,夺哀为秀州判官。

担任使节可以获得四个子孙当官的照顾名额。洪皓有六个亲生儿子,本身就顾不过来。可是他只是让长子洪适担任其中一个,其他三个名额统统给了自己的兄弟和侄子辈。不仅如此,他还向皇帝请求特许,将自己的弟弟推荐给了朝廷,算是他为家族做的最后一点贡献。忠孝友悌,这儒家至高的为人准则在洪皓的身上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当这一切身后事都安排妥当,他应该和自己最亲的家人正式告别。可是他竟然不顾而去:

先君假礼部尚书使金赐告。一日归别,先君持太硕人,拜且泣。时长子适甫十三岁,逖以下皆襁褓,呱呱省别,行路不能仰视,先君弗予也。

何等壮烈的离别!国事在肩不容有私,所以即便是幼子嗷嗷在抱,洪皓依然是掉头不顾。这一去他只能把慈母、爱子、娇妻深埋在心底。因为他生怕自己这一回头就再也无法摆脱亲情的纠缠,也怕这一回头就狠不下离别的决心,更怕这一回头就舍不得为国家入虎口而牺牲。他就这样义无返顾地踏上了征途,此时他正是四十二岁的壮年。

四、志不忘忠,当代苏武

洪皓的使命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且不说身负的外交使命如何艰难,即便是想平安到达金廷也不容易,乱世之中,到处是流寇和盗贼。宋廷没有派兵马护送自己的使节,只是加给他一个“兼淮南京东等路抚谕使”,要他一路便易从事,自寻路径抵达金廷。洪皓一路开山辟水,终于于建炎三年闰八月抵达太原。但是,抵达终点只是另一场苦难的开始。自古能战方能和,当时在战场上,金军横扫千军如卷席,南宋军队在各个战场上几乎全面败退,而且金国不久还扶植了一个刘豫伪齐政权。因此,金国对先后到来的南宋使节根本不予承认,不加礼遇,反而经常肆意侮辱。而性情刚烈的洪皓,对金人的无理挑衅毫不容让予以坚决回击,因此来到金都才一年已经是死生几度。建炎三年十二月,洪皓持国书至云中。未曾想,金人根本不是要接见使节,金国统帅粘罕逼迫洪皓在刘豫的伪齐政权担任官职。面对无理要求,洪皓不畏恐吓,据理力争让粘罕理屈词穷进而恼羞成怒:

及至云中,粘罕迫二使仕刘豫,皓曰:“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间,愿就鼎镬无悔。”粘罕怒,将杀之。旁一酋曰:“此真忠臣也!”目止剑士,为之跪请,得流递冷山。流递,犹编窜也。惟砇汴受豫官。

洪皓被流放到冷山。此地距离金国都城仅百里,寒冷无比,四月才长草,八月即飞雪。地广人稀,当地人多在山洞中居住。当地是金国宗室陈王悟室的管辖范围,起初他对待洪皓十分刻薄:两年不给他一粒粮食,也不供应换季的衣服,使得洪迈夏天还穿着厚厚的粗布,天天为生存而奋斗。曾经有次天降大雪,四野茫茫无法出门,而洪皓烧火取暖的木柴又恰好用完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捡拾干马粪作为燃料,烤面充饥。悟室企图用断粮的办法强迫洪皓屈服,洪皓坚决抗争。最后,他在冰天雪地的北国开馆教学,自给自足:

皓留金时,以教授自给。无纸则取桦叶写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传之,时谓桦叶四书。

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洪皓忠心不二,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洪皓的坚强赢得了悟室的尊敬,因此请他来教导自己的八个儿子。但尊敬归尊敬,悟室到底是个狂妄的金人,每每当着洪皓的面藐视南宋,而洪皓总是把他辩得哑口无言。即便是当悟室恼羞成怒,洪皓在国家尊严的问题上也从不后退半步,反而更进一步赢得了悟室的尊重和景仰:

或献取蜀策,悟室持问皓,皓力折之。悟室锐欲南侵,曰:“孰谓海大,我力可干,但不能使天地相拍尔。”皓曰:“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自古无四十年用兵不止者。”又数为言所以来为两国事,既不受使,乃令深入教小儿,非古者待使之礼也。悟室或答或默,忽发怒曰:“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许,谓我不能杀汝耶?”皓曰:“自分当死,顾大国无受杀行人之名,愿投水之,以坠渊为名可也。”悟室义之而止。

不久,反对和议的兀术起兵于燕,屠戮宗室,陈王悟室全家及下属也被杀害。洪皓因为跟悟室多次争论到几乎被杀的地步,所以没有受到株连。后来,洪皓派人四处打听徽、钦二帝的消息,在五国城献上胡桃、粟、麦糠、梨。粟在古代被作为社稷的象征。因此,洪皓敬献的这四样物品意在告诉二帝:金国已经被打败撤退(胡桃),社稷江山(粟)现在有康王赵构继承(麦糠,梨)。意在使二帝能够坚定信心,耐心等待复国的那天。

洪皓念念不忘的就是驱除金人恢复中原,因此,他在北地期间不顾艰难困苦,不畏丧身殒命,多次向南宋王朝传递各方面的军政情报:

绍兴十年,因谍者赵德,书机事数万言,藏故絮中,归达于帝。言:“顺昌之役,金人震惧夺魄,燕山珍宝尽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王师亟还,自失机会,今再举尚可。”十一年,又求得太后书,遣李微持归,帝大喜曰:“朕不知太后宁否几二十年,虽遣使百辈,不如此一书。”是冬,又密奏书曰:“金已厌兵,势不能久,异时以妇女随军,今不敢也。若和议未决,不若乘势进击,再造反掌尔。”又言:“胡铨对事此或有之,金人知中国有人,益惧。张丞相名动异域,惜置之散地。”又问李纲、赵鼎安否,献六朝御容、徽宗御书。其后梓宫及太后归音,皓皆先报。

由于南宋最高统治者的懦弱无能,徽宗最终没有等到回归故里的一天,病死五国城。这时,身处金国不测之地的洪皓不顾自己的危险,放声痛哭,公开祭吊,《容斋三笔》卷八《徽宗荐严疏文》中有记:

徽宗以绍兴乙卯岁升遐。时忠宣公奉使未反命,滞留冷山,遣使臣沈珍往燕山,建道场于开泰寺,作功德疏曰:“千岁厌世,莫遂乘云之仙,四海遏音,同深丧考之戚。况故宫为禾黍,改馆徒馈于秦牢,新庙游衣冠,招魂漫歌于楚些。虽置河东之赋,莫止江南之哀,遗民失望而痛心,孤臣久絷惟欧血。伏愿盛德之祀,传百世以弥昌,在天之灵,继三后而不朽。”北人读之亦堕泪,争相传诵。其后梓宫南还,公已徙燕,率故臣之不忘国恩者,出迎于城北,搏膺大恸,虏俗最重忠义,不以为罪也。

如此忠臣,就连他的敌人也为之动容,由衷敬佩。很快,忠义洪公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连金国最高统治者也想将其收揽朝中:

初,皓至燕,宇文虚中已受金官,因荐皓。金主闻其名,欲以为翰林直学士,力辞之。皓有逃归意,乃请于参政韩窻,乞于真定或大名以自养。窻怒,始易皓官为中京副留守,再降为留司判官。趣行屡矣,皓乞不就职,窻竟不能屈。金法,虽未易官而曾经任使者,永不可归,窻遂令皓校云中进士试,盖欲以计堕皓也,皓复以疾辞。

洪皓想也没想过出仕金朝,他念兹在兹、魂牵梦萦的是危难重重的祖国半壁河山。时时刻刻,他都在谋划着该怎样重新回到她的怀抱。绍兴十三年,金宋之间缔结和议。终于,洪皓看到了一线曙光。当时金国规定,故乡在淮河以南的南宋使节均可南返,洪皓立刻上报要求归国,与他一起上报的还有两位忠臣张邵和朱弁,张朱二人实际上是北方人,故意假报是淮南人,以求脱归。其时和议刚刚签订,金人欲修好于宋,所以就不作深究,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三人大喜,恐怕夜长梦多,立刻动身,星夜南返。果不其然,金廷马上就后悔了:

未几,金主以生子大赦,许使人还乡,皓与张邵、朱弁三人在遣中。金人惧为患,犹遣人追之,七骑及淮,而皓已登舟。

金人七骑临江,空自嗟叹。江水悠悠,轻送云帆一叶,久历江湖的赤子终于回家了。

五、忠而被谤,遗恨千古

南宋朝廷对于洪皓的回归极为高兴。洪皓刚到京城,高宗立刻接见,洪皓提出多年在外,请求出知外郡奉养老母。高宗不许:“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岂可舍朕而去邪?”接着洪皓请见太后,太后接见外臣本一律要隔帘。可是洪皓一来,太后马上道:“吾故识尚书。”下命撤帘,这样的荣宠史无前例。

洪皓久已孤独的一颗忠心一下子被捂热了。他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力量、全部的智慧、全部的经验都一下子掏出来交给朝廷。于是,他秉承了一贯直言不讳的风格,在朝堂之上剖肝沥胆。单纯的洪皓本以为回到自己家里,可以不用像在金廷那样时刻有生命之虞,所以他更是直言无忌:

皓既对,退见秦桧,语连日不止,曰:“张和公金人所惮,乃不得用。钱塘暂居,而景灵宫、太庙皆极土木之华,岂非示无中原意乎?”桧不怿。

可是他错了。他忽略了一个人,这个人在中国以后的千年里将要代表这世上最无耻的部分群体。

(桧)谓皓子适曰:“尊公信有忠节,得上眷。但官职如读书,速则易终而无味,须如黄钟、大吕乃可。”

黄钟大吕是国之重器,它们演奏的声音在古代被推为至高无上的大音,表面上秦对忠宣公可谓推崇备至。但是古语有云:大音稀声。实际秦桧的潜台词就是:你要识相,少说几句!

但洪忠宣金人尚且不怕,怎么会怕这种威胁呢?他继续发表着那些忠诚而刺耳的言论:

金人来取赵彬等三十人家属,诏归之。皓曰:“昔韩起谒环于郑,郑,小国也,能引义不与。金既限淮,官属皆吴人,宜留不遣,盖虑知其虚实也。彼方困于蒙兀,姑示强以尝中国,若遽从之,谓秦无人,益轻我矣。”桧变色曰:“公无谓秦无人。”既而复上疏曰:“恐以不与之故,或致渝盟,宜告之曰:‘俟渊圣及皇族归,乃遣。’”又言:“王伦、郭元迈以身殉国,弃之不取,缓急何以使人?”桧大怒,又因言室睰寄声,桧怒益甚。

秦桧火冒三丈,他决定要把洪忠宣从朝堂之上赶出去。可是怎么找借口呢?一个在敌国守节十五年不屈的人,一个在敌国闻名遐迩,敌使年年问安的人,怎么才能往他身上倒点脏水呢?苦苦等待中,机会终于来了。他抓住了这次不是机会的机会,完成了这个不可能达成的目的:

明年,大水,中官白锷宣言:“变理乖戾,洪尚书名闻天下,胡不用?”桧闻之愈怒,系锷大理狱,寻流岭表。谏官詹大方遂论皓与锷为刎颈交,更相称誉,罢皓提举江州太平观。锷初不识皓,特以从太后北归,在金国素知皓名尔。

无耻是无耻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洪皓最终牺牲在自己的忠诚上,他所眷恋的故国,他所效忠的朝廷,一下子把他当作了追名逐利的小人。秦桧抓住宋高宗最忌人邀功的心理,轻而易举地扳倒了这座矗立在北国雪原上的活的丰碑。

寻居母丧,他言者犹谓皓睥睨均衡。终丧,除饶州通判。李勤又附桧诬皓作欺世飞语,责濠州团练副使,安置英州。居九年,始复朝奉郎,徙袁州,至南雄州卒,年六十八。死后一日,桧亦死。帝闻皓卒,嗟惜之,复敷文阁直学士,赠四官。久之,复徽猷阁直学士,谥忠宣。

这个昏庸而虚伪的宋高宗,他忘记了当年忠宣公要回家侍奉老母,是由于他的坚持才留在朝廷,他也不会知道,忠宣的英名永远不是他那个苟且小朝廷的寡恩或者忏悔所能增减。洪皓是属于历史丹青的风景,是属于民族灵魂的记忆。

同类推荐
  • 史上最牛日本人

    史上最牛日本人

    深度剖析史上最牛日本人——源赖朝。从流放犯到武家宗主,他彻底改变日本政治格局,励精图治、文韬武略,他是所有武士膜拜的图腾。轻信谗言、冷酷多疑、枉杀功臣、手足相残……他是史上最牛的日本人,也是了解日本人最好的一把钥匙!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词那么美 情那么深

    词那么美 情那么深

    顾太清、徐灿、吴藻、董鄂妃、甄嬛、华妃、珍妃、陈端生、贺双卿、吕碧城,十位大清才女绽放过耀眼的光华,书写过凄美的诗篇。她们的诗词那么美,而她们的情又那么深。多情自古空余恨,经过劫难,尝过辛酸,她们的心在沉沉浮浮中净化,情在颠沛流离中深沉。还没有来得及作别,季节的风就匆匆带走了一场相遇。轻愁涟涟,花开花谢,逝者已消沉,觅不到春花秋月,只有往事成霜说寂寞。
  • 光魂

    光魂

    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
  • 王者之地

    王者之地

    《王者之地》讲述了: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时,途经鄂尔多斯。他目睹了这里水草丰美,梅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他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感慨之余嘱咐左右:“我闭眼之后可葬于此处。成吉思汗贺崩后,这里建筑了万世永存的成吉思汗陵,这里成了大汗灵魂保佑下的王者之地,这里演绎了蒙古儿女崇敬祖先、热爱家乡的一系列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墨妃涟

    墨妃涟

    【非不来简介;不坑爹对话参上】她说:“墨闲歌,你丫的闲得没事干了来杀我的人!”他说:“阿涟最忙,我心疼...我来找事干...”她说:“你这是在找麻烦!很麻烦!”他说:“阿涟,你这么辛苦...明天我帮你王府的那群女人都打发走!”她说:“原来你在吃醋啊~快说!你为什么要杀我的男人!”他说:“阿涟,你的男人是我。”
  • 火麟剑之三重天纵横

    火麟剑之三重天纵横

    为保天下苍生无虞,天上战神应龙降世,持火麟剑血战四方,天下英豪惧怕战栗,红颜不弃以命相护,意浓情深缘定三生,师恩深似无尽之海,兄弟难得义薄云天,运筹帷幄天下大势定,决胜千里笑谈江山,笑而风雷至,怒而沧海寒,举手破苍穹,剑舞诸神残,魔人肆虐,长身屠之,魔子来临,逆天斩之,天劫考验难加其身,傲立巅峰笑霸三重天!
  • 唐阙

    唐阙

    “阙”者,“残”也。大唐煌煌之威,衰于安史,困于藩镇;宪宗皇帝说:“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于是奋起,欲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阙”者,“宫”也。永贞内禅,顺宗暴毙;宫门喋血,宰相横死;拜迎佛骨,潮州流放。欧阳修说:“及其晚节,信用非人,不终其业,而身罹不测之祸,则尤甚于德宗。”“阙”者,“缺”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遁去其一者,为“阙”。一个原本淹没于历史长河中无足轻重的人,因为烟霞道人的寻访,终出于尘世,走上历史舞台。话说那是元和二年冬天,武元衡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本书非穿越,只道历史悠悠,如花树横江,零落于水。偶有一籽不溺,或将另有森林。
  • 悦世凡尘

    悦世凡尘

    她没有想到五年的分离竟使他的性格越发孤僻了,本想融化他身上的冰雪却只换来冷冷讽刺,戏演得不错,我对你确实有些幻想了。她不放弃一味地想带给他温暖,他也一次次伤害她,林之悦你以为死缠烂打就能讨好我?她是相信他的,不管他怎么伤害自己心中只有一个回答她爱他,他只是对于她的离开生气了。但看见他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的甜蜜笑容,仿佛他对于她想看见他的笑容完全是处于无所谓的,她受伤了,她却执着爱着他,也许,成全你们更好吧。机场,她紧紧捏住飞机票,想逃离,却没入一个熟悉的怀抱。林之悦你还想走么,走之前把心还给我。果然,不论他怎样藏匿心石她都能毫不费力地偷走。【字数限制正文会发完整的】
  • 那颗最遥远的星星

    那颗最遥远的星星

    有颗星星,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它又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所以,我们好好寻找他。
  • 我吃东西就变强

    我吃东西就变强

    灵气复苏,少年人看似啥也没有,实际上觉醒了超级能力——吃东西就变强!所以,老板,听我讲个故事,可以赏一碗白米饭吃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道者景逸

    修道者景逸

    酒吞童子来到华夏四处作恶。我修为不敌落败。得到机缘,开启修道之路,飞升仙界。
  • 青囊世医

    青囊世医

    腹黑仵作和痞子捕快的爱恨情仇。朝廷建立科考制度,主角也因此成为了一名郎中(兼职仵作)。并以郎中的身份见证了那些年的奇闻逸事,和人情世故。
  • 南星坠晓心

    南星坠晓心

    他说,其实在我铺下那张网的时候,我早就在网中!她说,那张网在熠熠生辉,但是我却不是那条美人鱼,我没那么幸运!故事简单,轻松幽默!日更!保证写完,一定要入坑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