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84300000014

第14章 人物春秋(9)

一九四五年战事结束,连士升第一时间的决定就是回归祖国。年底,只身经高棉前往西贡,经马德望、金边到曼谷,然后乘军用机到马尼拉,于一九四六年二月抵达上海,逗留两天之后搭机飞重庆。他回忆道:“二月十二日下午六时,我安抵重庆,投宿胜利大厦,第二天便搬到亲友家里去住。”他在上清寺我们家暂住,我们记得他白天外出访友,晚上灯下写作。

两个月后,连士升离开重庆去南京,在那儿当了半年公务员。由于严重通货膨胀入不敷出,家眷尚滞留国外,又看到那些养尊处优的接收大员过着豪奢的生活.而一般公务员贫无立锥之地,甚感不平,乃决心离开。他说:“在当时的环境中,我知道自己如在南京住下去.不但债台高筑,陷于无法自拔的地步,而且根本没有办法把家眷接回国。”于是‘三十六着,走为上着”。一九四七年一月,他到了新加坡。

他原本只是想到马来亚考察两三个月再作打算,没想到国内局势丕变,根本无法回去安居,只好暂时留在新加坡。一九四八年九月,为新加坡《南洋商报》赴巴黎报导联合国第三届大会,顺便在欧洲各国参访。一九四九年正式受聘于《南洋商报》,举家自越南迁往新加坡定居。

“京派文人”融入新马

四十岁的连士升,于北方苦读治学十年.南方颠沛隐居十年之后.终于在南洋觅得一处安身之所,开始了人生另一段充满挑战和丰收的岁月。

连士升在南洋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兴日报》特派员,任内曾受命回中国作采访,在南京时,《中央日报》也聘他为特派员。一九四八年,他转投新加坡《南洋商报》,在欧洲采访期间写了大量游记,后来集结成《祖国纪行》、《欧洲纪行》之《塞纳河两岸》、《地中海之滨》、《大西洋一角》及《印度洋舟中》五部书,由《南洋商报》出版。

连士升初到新加坡马来亚时,带着中国北方学者特有的气质,言谈举止显得渊博自信。他那沉着、理性、超功利、些许学究气、喜欢怀『日的文笔,一方面展现古典色彩,另一方面难掩乡土倾向。他当年初到北平时有个感想:“坦白说一句,初到福州与初到北京时,我所得的印象刚好是两样。前者是跑进异乡,后者宛若回到故乡。”浸润京城十年的文化与乡土养分,使得他不自觉地成为一名‘十足的”北京人。

学生时代连士升所追随的导师与崇拜的文人,多属于‘五四”时代的现代主义者。他们接受西方文化,但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他们生于列强欺凌中国的时代,因此关心政治、热爱国家;他们对社会的不平现象深恶痛绝,因此坚持正义、嫉恶如仇。他们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讲究纯艺术和纯文学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大幅度认同西方现代人文精神的同时,不能也不愿放弃眷恋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情怀。这也许就是‘京派”文人的特质。

从连士升《回首四十年》书中的《北京图书馆》、《北京的公园》、《北京的饭馆》几篇描写北平风貌的文章,可以窥见他的乡土视角,嗅出他浓厚的‘北京味”。

他简洁隽永的表达功力,得自深厚的国学基础;他用笔条理分明,逻辑严谨,源自大学时代所受的史学训练;他广阔的国际视野,归功于长期研究及翻译外国经济学名着所累积的学识。

像连士升那样一个有独立个性,有审美能力和批判目光的现代知识分子,一下子掉进一个自己不熟悉.文风迥异的南洋文化圈子里,很难不被那些以本土派自居的华文作家视为异类,或‘非本土”、“外来者”。他们对这位文章写得好,外语能力强的中国式现代文人也充满了好奇,尤其是他当上《南洋商报》主笔之后,许多人很想多知道一些这位名报人南来之前的资历,或转换工作的过程等等。然而这些琐碎的是非丝毫无损于他正直的人格。

南洋——或者更狭义地说马来亚——的华文文艺界,在中国抗战期间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体上是跟着中国的抗战文艺走的。当时就有华文作家反对老是拿中国的题材做蓝本的作法,倡议建立发掘本地题材,反映马来亚社会的文艺体系,他们认为既然生长在马来亚,就不能不认同马来亚社会,那才是马来亚华人的家,而不是中国。唯有这种新的思维,才能表现马来亚文学的独创性。

随着对环境的适应,敏锐的观察和圆润的调节,连士升的着作开始默默地转变。一九四九年定居新加坡以后,他曾写道:“我认为南洋的文化应以当地文化为主体,加上中国、印度、回教文化的旧传统,及欧美文化的新思潮,造成一种和谐的适合当地需要和趣味的文化,这样才能生根,才能繁荣滋长,才能够开花结果。”

他的大量的作品很自然地为新马文化界接受。他于一九五。年被委为南洋学会理事,不过是来到南洋一两年的事。这年的着作,多收入《南行集>和《闲人杂记》。

么女萧思于这年出世。

一九五二年.连士升受委为南洋大学及新加坡大学校董。一九五四年,出任南洋学会会长、新加坡剧场委员,发表《当地文艺的特性》、《文艺应反映现实》、《中国戏剧在巴黎》等有关戏剧的文章。一九五六年,被推选为新加坡写作人协会发起人兼顾问,此时的连士升已经被公认为南洋文学界的领袖之一了。

一九五三年一月,陈六使在福建会馆执监委联席会议上提议创办华文大学,号召华人社会以自己的人力物力.创办一所自己的高等学府。他率先捐献叻币五百万元,并承诺捐出坐落于裕廊律,面积五百二十英亩的会馆土地.作为建校之用.他的号召得到新马侨社热烈响应。二月,建校筹备会议召开第一次会议,定名大学为“南洋大学”,并推连士升出任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宣传组主任。一九五四年,长女侨思高中毕业后赴中国大陆,进北京大学生物系深造。

一九五四年十月,林语堂率教授和管理人员共十一人,应南大筹委会之敦请来到新加坡,准备筹划开办南洋大学:一九五五年四月.因与创办人陈六使及筹委会理念不合而集体辞职离去。六月,大学先修班开始上课: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五日,南洋大学正式开学,入学新生五百八十四名,分别就读于文学、理学、商学三院,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

一九五七年,连士升发表见证马来亚独立的文章,深为各界重视。一九五九年,新加坡成为自治邦,受命为政府公共委员会委员。

一九六一年初,马来亚总理东姑拉曼倡议由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巴、沙劳越、文莱组成马来西亚的构想。新加坡与马来亚经过两年多的谈判,于一九六三年九月十六日,有条件地加入了马来西亚。

这年,连士升获新加坡元首颁赠功勋章。

一九六五年二月十八日,父亲由泰来哥陪同作环游世界之旅,第一站香港,第二站经吉隆坡来怡保我们家小住及游览。

三月二日.父亲及泰来哥飞新加坡.南洋大学诸人及连士升、赵世洵等在机场相接。是晚应陈国础、刘攻芸先生之宴于丰泽楼,席开四桌,老友相聚,备觉温馨。父亲与连士升夫妇自从民国三十五年重庆一别,悠忽二十一载,不胜今昔之感。泰来哥在日记中写道:“连士升先生的太太是安南籍,香港陷落后,他们夫妇到安南,战后又到新加坡定居。连先生是新加坡的大文豪,在政府里地位也很高。父亲和他多年不见,把晤甚欢。赵世洵是上海《新闻报》记者,与沈苏儒同事,一九四九年经香港转来新加坡。”

这年八月九日,李光耀通过广播宣布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这年,连士升出版穷十五年心血的《甘地传》《尼赫鲁传》及《泰戈尔传》三大着作,以及《海滨寄简》一至四册《物华集》《天宝集》、《人杰集>和《地灵集》,这些着作可视为连士升送给新加坡共和国的一份大礼。

一九六九年,连士升出任《南洋商报》总编辑。一九七一年,因病辞去所有职务。这年秋天,连士升夫妇来马来西亚怡保看我们一家。连先生通过《南洋商报》

怡保办事处跟我连络上,到怡保的当晚,我和内子刘德顺在利口福饭馆请吃广东菜。原籍福州的连先生还是一口京片子,跟以前一样健谈,席间说了好几个在北平上小馆儿的笑话,这些笑话也是父亲常说的。第二天我们陪他们逛‘霹雳洞”及‘南天洞”,中午吃了一餐斋菜,下午他们就回新加坡了。

一九七二年,出版《海滨寄简》的第五、六册《落霞集》及《孤鹜集》。

一九七三年,连士升赴北京探望长年留在北京,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的长女侨思,并拜会恩师顾颉刚先生。返回新加坡后不到两周即感身体不适,于七月九日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海滨寄简》的第七,八册《秋水集》

及《长天集》,由连士升的子女分别于一九七五年及二。。七年出版。二。。七年九月十五日.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主办‘连士升百年诞辰纪念研讨会”,同时举行《长天集》的新书发表仪式。

着作等身扬誉南洋

连士升的着作非常丰富,写作范围极为广阔,他用笔温和敦厚,感情丰富,喜欢意境美的描述,善于比喻而富启发性。他虽被赋予“南洋鲁迅”的美誉,其文字却绝不似鲁迅那么尖刻与充满愤怒。他笔耕不倦,在《南洋商报》、《南洋周刊>和《南洋学报》上发表了大量政论、游记、书评和论文,前后共出版二十三部书,包括印度三杰的传记,对南洋华文学界贡献良多。

在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连士升不但是新马文坛上声誉卓着的文学家,也是着名的报人;他关心青年,循循善诱,激励上进,对青年品性的陶冶、影响极为深远,因此在南洋被尊为青年楷模。现在简介他的着作如下:

游记:《祖国纪行》、《塞纳河两岸》、《地中海之滨》、《大西洋一角》、《印度洋舟中》。

散文:《南行集》、《名山胜水》、《春树集》、《给新青年》、《闲人杂记》、《回首四十年》。

传记:《泰戈尔传》、《尼赫鲁传》、《甘地传》、《西方英雄谱》。

信札:《海滨寄简》之:《物华集》、《天宝集》、《人杰集》、《地灵集》、《落霞集》、《孤鹜集》、《秋水集》、《长天集》。

狮城聚会温馨话旧

连士升的子女们几年来一直在设法寻找陶家子女,二。。八年十月终于搜寻到笔者的网站,在留言板上留下了联络电邮。

经过整整一年的通信联系,我和德顺决定去新加坡与连家会面。我们于二。。九年十一月,今年一月两度飞往新加坡,与连夫人罗梅女士,及侨思、亮思、仁思、藩思、文思、萧思诸兄妹会晤。

我们每次聚会话语不断,亲如家人。连家兄妹最感兴趣的话题当然是父辈们当年的关系,以及两家互动的细节,我就记忆所及和所知道的,不厌其详地为他们讲述,一些记忆比较模糊的地带或失落的环节,在相互回忆激荡之下,得以重新填补衔接。文思曾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在世界的另外一角,还有人比我们知道更多父亲早年的事!”

今年一月再飞新加坡专程参加一月三十日连夫人八八‘米寿”的寿宴,连家至亲好友二百多人同聚一堂,场面备极温馨欢乐。连、陶两家上一代的情谊,于七十多年后由两家第二代在南洋重谱新章,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和万分珍惜的机缘与盛事12010年6月于旧金山(本文作者陶恒生,系陶希圣之子,湖北黄冈人,生于上海,毕业于台湾大学机械系,系国际知名水泥工程专家,晚年从事近代史人物研究,着作颇丰,曾获已故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好评。其主要着作有:《椰风蕉雨话南洋》、《海隅文集》、《高陶事件始末》(唐德刚序)、《高宗武回忆录》(译着)等——编者)

同类推荐
  • 哈耶克社会理论

    哈耶克社会理论

    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无疑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然而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不只在于他曾经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也不只在于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而毋宁在于他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向或发展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所做的知识上的贡献,一如S.Gordon在评论哈耶克政治经济学时所指出的。“哈耶克要比罗尔斯、福里德曼、熊彼特或J·克拉克更重要。甚至比任何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政治哲学给出综合论述的学者更重要”。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礼仪修养

    本书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教师仪容礼仪、教师仪态礼仪、教师服饰礼仪、教师的语言礼仪、教师教学教育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等内容。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只是路遥远

    只是路遥远

    一个人如果舍得让你伤心,就根本不会在乎你是否流泪。北风一圈卷过一圈像海水蔓延进鼻孔一样,刺激了神经,抽搐的样子像蜷缩着身子的老鼠,没有人会理睬!脆弱了,请赶紧收起脆弱的心,藏得严严实实的!不要在乎那些你根本不值得去在乎的东西!
  • 三十三道苍茫笔录

    三十三道苍茫笔录

    我们生命的降临,可以说是上天的恩赐,但是我们的生活却是由自己来创造。人,只要还活着,就是在生活。所以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生活。它有时候确实很残酷,让我们很无奈。让我们总是感慨生活的艰辛,埋怨命运的不公,但是我认为生活始终都是美好的,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感慨,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态度不同罢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中箱

    暗中箱

    一年前的事件给垄耀遂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他脱下了警服只想当一个普通人。但命运却好似捉弄他一般,让他再一次回到了警局。
  • 仙傲

    仙傲

    络绮梦的穿越就是一场杯具,上面摆满了茶具,其一:她没有灵根,却穿越到修仙大队;其二,身怀异宝,误收邪魅妖王,却被他压得死死的!神仙又怎么样?种灵草,养妖兽,炼仙丹,扮猪吃老虎才是王道!看谁先练成仙!
  • 灵狱怪谈

    灵狱怪谈

    我家世代都是道士,18岁那年省考我考进了女牢狱所,当了一名公务员。为报家仇,走上探秘抓鬼之路。变态恶魔、神秘婴魂、杀人狂魔、诡异男尸……各种神秘灵异诡事接踵而至。监狱?还是地狱?鬼怪?还是人魔?请与我一同踏上神秘探诡之旅,尽晓悬谜!
  • 御宅闯三国

    御宅闯三国

    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重生到了乱世,胸无大志,为了猎艳而重生。乱世猎艳有这么简单么?不为了生存活着就得死!有于吉这个金手指帮助?金手指也不是万能的!有了金手指麻烦更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若青春渺渺

    若青春渺渺

    十八岁少女苏泠被J大表演系录取,本以为这样能够离演艺圈新人苏寒近一点,哪知道命运从来不爱喜剧,两人屡屡错过。在大学里,苏泠遇到夏卓尔、童婧等人,开始一段意料之中的生活。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的青春与众不同,其实不过是温水所煮的一碗茶汤,茶烟袅袅,犹有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