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5900000037

第37章 自我实现与创造力(1)

只要我开始研究真正健康、己高度发展、人格成熟、能自我实现的人,我就必须先改变自己对创造力的各种看法。首先,我必须放弃把健康、才能、天才、丰饶都当作同义词的陈腐观念。在我研究的对象中,有一大部分根据一般看法,都不是属于多产的人。他们并没有伟大的天才或奇异的才能,他们不是诗人、不是作曲家、也不是发明家、艺术家、或创造性的知识分子。但是,就我下面所要描述的某一特殊方面而言,他们却健康,且颇具创造力。很明显的是,某些天赋奇才的人,反而在心理上是个不健康的人,比如华格纳、梵谷、拜伦。当然,有的人如此,有的人却不同。我很快就不得不下定这样的一个结论:伟大的才能其实并不一定关乎人格的好坏或健康。显而易见,像伟大的音乐才能或数学才能,多半是天生,而不是后天习得的。显然,健康与才能乃是不同的两个变数。两者之间也许有一点关系,也许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大可一开头就承认,心理学对天才型的奇才异能,所知并不多。我自己也不愿多谈。我宁可把自己的研究集中于一种更广泛的创造力,这是普天下每一个人与生俱来,且与心理健康成正比的创造力。

此外,我很快又发现,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常以成果来思考创造的问题。其次,我还下意识地把创造限定于人类努力以赴的某些特定范围内,而且下意识地认为,任何一个画家、诗人、作曲家都能过一种深具创意的生活。只有理论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作家,才能创造,别人都不行。潜意识里,我己认定创造乃是某些行业的特权。

但是,这种成见却被我所研究的形形色色的人打破了。例如,有一位贫穷的妇女,不曾受过什么教育,整天操劳家务,是个忙碌的母亲。她每天繁忙的,并不是一般所认为的创造性的事业,但是她却是一位出色的厨师,是贤妻,是良母,是优秀的管家。只花上一点点金钱,她就能经常保持家中的美丽与温馨。她也是个周到的女主人,她的菜肴不逊于筵席。而她对麻料、银器、玻璃器皿、陶瓷、家具的鉴赏力更是无懈可击。在这些范围里,她真是独具慧眼、心思灵巧。她常有新颖、别具一格、出人意料的创意。我不得不称赞她的创造力。通过她和像她一样的许多人,我终于明白,一盘上好的汤,比起一幅次等的画,更具有创造性。广而言之,烹饪、亲子关系、操作家事都可能别具创意,而一首诗却不一定有创意,它也可能毫无创造性可言。

我所研究的另外一位妇女,则献身于所谓广义的社会工作,替受创的人裹伤,帮助受迫害的人。她不仅凭个人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还参加团体组织,以便帮助更多仅凭己力无法帮助的人。

还有一位是心理医生,他纯粹只是个临床医师,不曾写过什么文章,也不曾创发任何理论,或作任何研究调查。但是,他却衷心喜爱他每天的工作,去帮助别人创造自己。他把每一名病人都看成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不使用任何术语,没有任何成见或假设,却天真、纯朴,且充满道家的伟大智慧。由于每一名病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每名病人都是全新的难题,等着他以独特的方法去了解、去解决。他在每一件个案(包括棘手的)上的成就,证实了他是以“创造性的”(而不是以陈腐的、或正统的)方式来处理一切。我也从另一个人身上获悉,建立一个商业机构也可以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还有一位年轻的体育选手,使我知道,完美的橄榄球技也是一种美的创造。球技所展现的成果,就像一首诗,同样也可以用创造的精神来处理。

过去,我直觉地认为,一个拉得相当不错的大提琴手,就是一种“创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把他和音乐创作,或是作曲的音乐家联想在一起的缘故)。后来,我渐渐明白,他只不过是把别人写下的曲子演奏得很好而己,他只是一个代言人,就像一般的演员,或滑稽小丑。而一名家具匠、一名园丁、一名裁缝师,都可能比他更具有创造性。因此,在每一次的个案里,我都必须作个别独特的判断,因为,各行各业,任何一个角色都可能具有创造性,但也可能毫无创造性。

换言之,我已经学会把“创造力”一词,不仅用于各种成品,同时也用于人的个性,并且用于活动、历程和态度,“美感”一词的用法亦是如此,我更把这个名词,用于除一般既定的标准和习俗所认定的诗、理论、小说、实验或绘画以外的许多成品上。

结果,我发现必须把“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和“能自我实现者(以下简称之为“自现者”)的创造力”加以区分。后者的创造力是直接发自人格本身,常展现于日常生活的事件上,幽默感即是一例。它似乎是一种倾向,做任何事,即使像理家、教学等工作,都独具创意。通常,独具慧眼的洞识力似乎是自现者的创造力所具有的一项基本特性。在童话故事中,那个能看到国王并没有穿新衣的小男孩,便是最佳的例子(这点也与把创意视同成品的观念相悖)。这种人不仅能看到抽象、普遍,已经标题化,且己分门别类、规划好了的事物,更能看到事物生气蓬勃、原始、具体的面貌,且懂得使用表意的文字。因此,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更是一个自然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个落于言论充满观念、抽象概念、成见、信念与陈腔烂调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大部分人却将之与真实的世界相混淆。罗杰士所谓的“向经验开放”,把这点表达得十分恰当。

我所研究的对象,比起一般人,都较为发乎自然天性,较为善于表达。他们比较“率性”,在行为中比较不受控制、不受压抑,较能轻易而自由地流露,而较少困难和自我批判。这种能够毫无压抑、不怕嘲笑,而能表达观念、表达冲动的能力,也被认为是自现者创造力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特性。罗杰士使用了一句很好的话:“完全发挥功能的人”来描写这种健康的情境。

另外,我观察到,自现者的创造力,在许多方面,跟一切快乐、且具安全感的孩子所具有的创造力十分相像。这是发乎本性、毫不勉强,轻而易举的创造力,是一种不带任何矫揉造作、或任何陈腔烂调的自由。再者,它似乎主要是由“天真无邪”的、自由的感知力所构成的,所谓“天真无邪”乃是指毫无压抑地流露天性与发乎至情的表达。几乎任何一个小孩子都比较能够无拘无束、毫无成见地去感知周遭原本应该在那里、必须在那里,且本来就常在那里的一切。而且,几乎任何一个小孩子都可以随兴而编唱一曲、随口便能吟出诗句,随手便画一画、舞一舞,或演上一段戏,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玩一玩,但凭兴之所至,无需任何计划,或任何事先的安排。

我所研究的对象,他们所具有的创造力,便是这种似孩子般意义之下的创造力。然而,他们毕竟都己不再是小孩(他们大部分都已经五十多岁或六十多岁了),因此,为了避免误解,我们可以指出,他们至少保有、或取得两种像似孩子般的主要特征,那就是他们不受标题化的影响、或者他们“向经验开放”,同时他们很容易便流露天性,并且善于表达。如果说小孩子是一派天真,那么我所研究的对象所达到的境界,便是“二度天真”,一如桑塔耶那的看法。他们在知觉上、表达上所达到的天真无邪,己与久经世故的心智结合无间。

我们目前所处理的,似乎是天生潜在于人类本性之中的一种最基本的特征,是普天下每一个人与生俱有的潜在力。然而就在人们接受文化教养之时,大部分己丧失、或被埋葬、或被压抑了。

我所研究的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还有另外一个能使创造力更具可能性的特征。能自我实现的人,大都比较无惧于陌生、神秘、怪异的事物,反而常会深受它吸引。也就是说,他们能选择性地加以检视,以便推断、推想,并且全神投入。我引一段我自己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所做的描述:“他们并不忽略未知者,不予拒绝,不逃避,也不会想法使自己相信这其实是己知者,在时机未成熟之前,他们也不会予以组织、区分,或是加上标题。他们不墨守成规,他们寻求真理也不是由于对确实性、安全感、稳定性、秩序的迫切需求——就像我们在高斯坦所研究的脑受伤者身上所见到的夸张情形,或是在强迫性妄想型的精神官能病患身上所见的一般。如果整个客观情势需要,自现者虽然面临缺乏秩序、懒散、混乱、无主、模糊、怀疑、不明确、不肯定、差不多、不精确、潦潦草草的局面,依然能处之泰然(而这些情形,在科学中、在艺术中,或是在一般日常生活中,有时还颇为需要)。

“因此,便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像怀疑、企图、不明确,以及由于犹疑不决而导致的必然后果,这些情况对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苦恼,但是就某些人而言,却很可能是一种痛快的、富有刺激性的挑战,是生命中高潮的顶点。”

我曾经做过一项观察,这项观察曾经困惑了我数年之久,但是现在已经开始逐渐获得定位。这就是我对能自我实现者二分法的解析所做的描述。简言之,就是,许多正反的对立以及对立的两极点,对所有的心理学家而言,都理所当然地是一条连续直线的两端。但是,我却发现,我必须以不同的态度来理解这些正反的对立。就拿一直困扰我的第一种两分法来说,以前我一直无法制定我所研究的对象究竟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你看,在此,我很自然地就掉进了“非此即彼”的二分法里。如果是前者,就一定不是后者,这便是此种二分法的隐意)。但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却逼迫我放弃这种亚里斯多德式的逻辑推论。我所研究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下相当无私,但在另一种意义下,却又相当自私。自私与无私二者相互纠结,并不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容,而是以一种显著的、律动的方式结合成一体,或是综合体,很像弗洛姆在其论健康的自私那篇经典论著中所描述的一般。我所研究的对象便是以此种方式把相对立的正反面予以融合,因此令我了解到,把自私与无私视为矛盾、且相互排斥的看法本身,就是人格发展较低层次的表征。在我所研究的对象身上,还有许多其它二分的两面己被融合成为一体了。比如认识与意念的对立(心对头、希望对事实),成为以意念来“组构”认识。本能与理性的对立也有相同的结论。责任变成快乐,而快乐深入责任之中。工作与游戏之间的差异形同虚构。如果利他主义已经变成自我衷心所愉悦的事,那么,这种自私的快乐主义岂能与利他主义相对立呢?最成熟的人,也是最像小孩子的人。一如前述,他们具有最强烈的自我、最肯定的独立个性,同时他们也正是那些最能轻而易举便可以达到无我、超我,以问题为中心的人。

同类推荐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年,要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名利如云卷云舒般坦然才能无意。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如果把功名利禄、荣耀光环看得太过重要,那么很容易迷失在那些肤浅的东西上,从而丢失了人生的真谛。《时光文库:再苦也要笑一笑》用通俗的语言,将人生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有一种杰出叫厚黑

    有一种杰出叫厚黑

    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处处都浸泡在儒家伦理道德的染缸里,以致西方人或我们自己都视其为伦理型文化,而权术却好像从不受伦理道德的规范似的,人们往往冠之以“厚黑权术”。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认为,厚黑学是一门权谋学,是一门集古今中外的智谋、智慧于一身的大学问。凡人都知道“厚黑”的妙用,可是乍一见大大的“厚黑”二字,心里总是会有疙瘩的,好像见着了怪兽一般。看见《厚黑学》便不自觉地以为是教人学“见不得阳光”本事的学问,想看又不敢大大方方地看。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厚黑本性人人皆有,都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显露其威力。厚黑并不是卑鄙小人的专利,正人君子同样应讲求厚黑。厚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三分钟爱上催眠:提升幸福力的身心灵密码学

    三分钟爱上催眠:提升幸福力的身心灵密码学

    催眠是通往心灵和潜意识的神奇工具,NGH美国催眠师协会专业催眠师廖云钒,独创平衡身心灵的“健康催眠”,为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你我提供慰藉心灵的“绿色氧气”。21堂“健康催眠”魔法课,让你听见心灵最深处的声音,从而调整身心状态,净化心灵,提升获得幸福的能力。相信我,这套催眠方法神奇有趣、简单易学,3分钟你就会爱上催眠,5分钟你就能运用自如。
  •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五种心态找回快乐的自己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五种心态找回快乐的自己

    境随心转,心境决定处境。放不下,看不透,想不开,忘不了,舍不得,你又怎会快乐?其实,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如果我们都能够“放下、看破、想开、忘怀、舍下”,那么我们前行的方向就会一路鸟语花香,我们的灵魂之旅就会惬意安然。人生一世,困难在所难免,但阴霾终会散去。历经风雨沧桑,饱经世间百味,而后放下那些放不下的,看透那些看不透的,想开那些想不开的,忘掉那些忘不掉的,舍得那些舍不得的,我们的内心才能平静和谐,才能坦荡无私,才会快乐如初。
热门推荐
  • 笔闻

    笔闻

    当我拿起笔时书写这些故事时,嗯……也许我只是为他们代笔记录这一切所发生的事,又或者我咏不良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 王爷夫君夜叉王妃要下堂

    王爷夫君夜叉王妃要下堂

    她是地府的夜叉用灵力让本不爱她的人爱了她,谁知道是她破坏了人家的好姻缘!所以她生生死死都死在他和心爱的女人面前,可这第十世时她醒悟了。为了能从回地府,她带着记忆来的下一世,阻止悲剧的再次发生。可是谁知道事情却出了意外,没想到……。
  • 琅琊榜之长离剑歌

    琅琊榜之长离剑歌

    若当时我和景琰哥哥还在京中,你会不会还是那个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 拐个农女当王妃

    拐个农女当王妃

    她和父亲代皇帝体察民情,没想到在路上她却被嫂嫂派来的人杀死了。。。她是农业发展学的教授,因为一次车祸她重生在了拥有相同名字却在另外的一个时空的宰相千金身上,她想着既然让她重新活一次,她一定会替自己,会替她好好的活下去,然后她用自己的才能和知识帮助了村民,她还用自己的机警和聪慧俘获了他的心。。。
  • 冰河异界渡劫

    冰河异界渡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苏悦悦

    苏悦悦

    你给我一个机会,我还你一份惊喜!试着做一个敢吃青椒的人,也试着喜欢一下青椒怪可好?青椒怪不会教你失望。苏悦悦是个小精灵,她很可爱、略沙雕、还有点小聪明!
  • 枪炮神棍与钢铁

    枪炮神棍与钢铁

    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将昔日辉煌的神圣教会逼入了绝境。从地球穿越到异世界的陆辰陆大官人,发现自己变成了神圣教会的神使大人,一位毫无实权可言的神棍傀儡……夺权、突围、扩张,这位不太可能的弥赛亚,将如何帮助没落的教会,在属于蒸汽、钢铁与魔法的世界里重振雄风?
  • 见习时空神

    见习时空神

    被系统强迫当时空神?要穿越N个时空!!?系统大爷我抗不住啊!给个外挂行不!?系统:不行,边玩丢
  • 出川抗战

    出川抗战

    抗战八年,共有350多万川军出川抗战,有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他们转战大江南北,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本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真实还原了历史真相,谱写了川军感天动地的抗战史诗,用血与汗塑造了在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岁月里不断走向成熟的川军抗战英雄和群体。
  •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外国人的生活细节

    本书精选国内知名作家、出国访问学者、驻外记者、留学生、华裔等撰写的有关外国人社会生活细节的精彩短文,可以让读者博览海外人文风情,了解海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