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92100000029

第29章 新民说(节录)(7)

英儒边沁之论政治也,谓当以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为正鹄,此论近世之言政学者多宗之。夫立法即政治之本原也,故国民之能得幸福与否,得之者为多数人与否,皆不可不于立法决定之。夫利己者人之性也,故操有立法权者,必务立其有利于己之法,此理势所不能免者也。然则使一人操其权,则所立之法必利一人;使众人操其权,则所立之法必利众人。吏之与民亦然,少数之与多数亦然。此事固非可以公私论善恶也,一人之自利固私,众人之自利亦何尝非私,然而善恶判焉者,循所谓最多数最大幸福之正鹄,则众人之利重于一人,民之利重于吏,多数之利重于少数,昭昭明甚也。夫诽谤偶语者弃市,谋逆者夷三族,此不问而知为专制君主所立之法也;妇人可有七出,一夫可有数妻,此不问而知为男子所立之法也;奴隶不入公民,农佣随田而鬻,俄国旧制如此此不问而知为贵族所立之法也;信教不许自由,祭司别有权利,此不问而知为教会所立之法也。以今日文明之眼视之,其为恶法,固无待言。虽然,亦不过立法者之自顾其利益而巳。若今世所称文明立法,如人民参政权,服官权,言论、结集、出版、迁移、信教各种之自由权等,亦何尝非由立法人自顾其利益而来。而一文一野,判若天渊者,以前者之私利,与政治正鹄相反,而后者之私利,与政治正鹄相合耳。故今日各文明国,皆民立法权属于多数之国民。然则虽以一二人操立法权,亦岂必无贤君哲相,忘私利而求国民之公益者?曰斯固然也。然论事者语其常不语其变,恃此千载一遇之贤君哲相,其不如民之自恃也明矣。

且记不云乎,代大匠斩者必伤其手,即使有贤君哲相以代民为谋,其必不能如民之自谋之尤周密而详善,有断然也。且立法权属于民,非徒为国民个人之利益而已,而实为国家本体之利益。何则?国也者积民而成,国民之幸福,即国家之幸福也。国多贫民,必为贫国,国多富民,必为富国,推之百事,莫不皆然。美儒斯达因曰:“国家发达之程度,依于一个人之发达而定者也。”故多数人共谋其私,而大公出焉矣;合多数人私利之法,而公益之法存焉矣。

立法者国家之意志也。昔以国家为君主所私有,则君主之意志,即为国家之意志,其立法权专属于君主固宜。今则政学大明,知国家为一国人之公产矣;且内外时势浸逼浸剧,自今以往,彼一人私有之国家,终不可以立于优胜劣败之世界。然则今日而求国家意志之所在,舍国民奚属哉况以立法权界国民,其实于君主之尊严,非有所损也。英国、日本,是其明证也。君主依国家之尊严而得尊严,国家依国民之幸福而得幸福。故今日之君主,不特为公益计,当畀国民以立法权,即为私利计,亦当尔尔也。苟不畀之,而民终必有知此极为彼所应有之一日,及其自知之而自求之,则法王路易第十六之复辙,可为寒心矣。此欧洲日本之哲后,所以汲汲焉此之为务也。

(新民丛报策二期,二月二十二日出版)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中国之新民(梁启超)

此篇与着者数年前之论,正相反对,所谓我操我矛以伐我者也。今是昨非,不敢自默。其为思想之进步乎,抑退步乎,吾欲以读者思想之进退决之。

着者识绪论近十年来,忧世之士,往往揭三色旗帜以疾走号乎于国中,曰保国,曰保种,曰保教。其陈义不可谓不高,其用心不可谓不苦。若不佞者,亦此旗下之一小卒徒也。虽然,以今日之脑力眼力,观察大局,窃以为我辈自今以往,所当努力者,惟保国而巳,若种与教,非所亟亟也。何则?彼所云保种者,保黄种乎,保华种乎,其界限颇不分明。若云保黄种也,彼日本亦黄种,今且然兴矣,岂其待我保之;若云保华种也,吾华四万万人,居全球人数三分之一,即为奴隶为牛马,亦未见其能灭绝也。

国能保则种自莫强,国不存则虽保此奴隶牛马,使孳生十倍于今日,亦奚益也。故保种之事,即纳入于保国之范围中,不能别立名号者也。至倡保教之议者,其所蔽有数端一曰不知孔子之真相,二曰不知宗教之界说,三曰不知今后宗教势力之迁移,四曰不知列国政治与宗教之关系。今试——条论之。

第一论教非人力所能保

教与国不同。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更无国,故国必恃人力以保之。教则不然,教也者,保人而非保于人者也。

以优胜劣败之公例推之,使其教而良也,其必能战胜外道,愈磨而愈莹,愈压而愈伸,愈束而愈远;盖其中自有所谓一种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者,以嘘吸人之脑识,使之不得不从我,岂其俟人保之。使其否也,则如波斯之火教,印度之婆罗门教,阿刺伯之回回教,虽一时借人力以达于极盛,其终不能存于此文明世界,无可疑也。此不必保之说也。

抑保之云者,必其保之者之智慧能力,远过于其所保者,若慈父母之保赤子,专制英主之保民是也。保国不在此数,国者无意识者也,保国实人人之自保耳。彼教主者,不世出之圣贤豪杰而人类之导师也,吾辈自问其智慧能力,视教主如何,而漫曰保之保之,何其狂妄耶!毋乃自信力太大,而亵教主耶!此不当保之说也。然则所谓保教者,其名号先不合于论理,其不能成立也固宜。

第二论孔教之性质与群教不同

今之持保教论者,闻西人之言曰支那无宗教,辄怫然怒形于色,以为是诬我也,是侮我也。此由不知宗教之为何物也。西人所谓宗教者,专指迷信宗仰而言,其权力范围乃在躯壳界之外,以魂灵为根据,从礼拜为仪式,以脱离尘世为目的,以涅猪天国为究竟,以来世祸福为法门,诸教虽有精粗大小之不同,而其概则一也。故奉其教者莫要于起信,耶教受洗时,必诵所谓十信经者,即信耶稣种种奇迹是也。佛教有起信论。莫急于伏魔。起信者,禁人之怀疑,窒人思想自由也;伏魔者,持门户以排外也。故宗教者非使人进步之具也,于人群进化之第一期,虽有大功德,其第二期以后,则或不足以偿其弊也。孔子则不然,其所教者,专在世界国家之事,伦理道德之原,无迷信,无礼拜,不禁怀疑,不仇外道,孔教所以特异于群教者在是。质而言之,孔子者哲学家、经世家、教育家,而非宗教家也。西人常以孔子与苏格拉底并称,而不以之与释迦、耶稣、摩诃未并称,诚得其真也。夫不为宗教家,何损于孔子!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盖孔子立教之根柢,全与西方教主不同。吾非必欲抑群教以扬孔子,但孔教虽不能有他教之势力,而亦不至有他教之流弊也。然则以吾中中人物论之,若张道陵即今所谓张天师之初祖也。可谓之宗教家,若袁了凡专提倡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豴文者。可谓之宗教家,宗教有大小有善恶,埃及之拜物教、波斯之拜火教,可谓之宗教,则张袁不可不谓之宗教。而孔子则不可谓之宗教家。宗教之性质,如是如是。

持保教论者,辄欲设教会,立教堂,定礼拜之仪式,着信仰之规条,事事摹仿佛、耶,惟恐不肖。此靡论其不能成也,即使能之,而诬孔子不巳甚耶!孔子未尝如耶稣之自号化身帝子,孔子未尝如佛之自称统属天龙,孔子未尝使人于吾言之外皆不可信,于吾教之外皆不可从。孔子人也,先圣也,先师也,非天也,非鬼也,非神也。强孔子以学佛也,以云是保,则所保者必非孔教矣。无他,误解宗教之界说,而艳羡人以忘我本来也。

第三论今后宗教势力衰颓之征

保教之论何自起乎?惧耶教之侵入,而思所以抵制之也。吾以为此之为虑,亦已过矣。彼宗教者,与人群进化第二期之文明,不能相容者也。科学之力日盛,则迷信之力日衰;自由之界日张,则神权之界日缩。今日耶稣教势力之在欧洲,其视数百年前,不过十之一二耳。昔者各国君主,皆仰教皇之加冕以为尊荣,今则帝制自为也;昔者教皇拥罗马之天府,指挥全欧,今则作寓公于意大利也;昔者牧师神父,皆有特权,令则不许参与政治也。此其在政界既有然矣。

其在学界,昔者教育之事,全权属于教会,今则改归国家也。

哥白尼等之天文学兴,而教会多一敌国,达尔文等进化论兴,而教会又多一敌国;虽竭全力以挤排之,终不可得,而至今不得不迁就其说,变其面目,以弥缝一时也。若是乎耶稣教之前途可以知矣。彼其取精多,用物宏,诚有所谓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者,以千数百年之势力,必非遽消磨于一旦,固无待言。但自今以往,耶稣教即能保其余烬,而亦必非数百年前之面目,可断言也。而我今日乃欲摹其就衰之仪式,为效颦学步之下策,其毋乃可不必乎或曰,彼教虽浸衰于欧洲,而浸盛于中国,吾安可以不抵制之。是亦不然。耶教之入中国也有两目的:一曰真传教者,二曰各国政府利用之以侵我仅利者。中国人之人耶教也亦有两种类:一曰真信教者,二曰利用外国救士以抗官吏武断乡曲者。彼其真传效、真信教者,则何害于中国;耶教之所长,又安可诬也。吾中国汪汪若千顷之波,佛教纳之,回教纳之,乃至张道陵、袁了凡之教亦纳之,而岂其有靳于一耶稣。且耶教之入我国数百年矣,而上流人士从之者稀,其力之必不足以易我国明矣,而畏之如虎,何为者也。

至各国政府与乡里莠民之利用此教以侵我主权挠我政治,此又必非开孔子会、倡言保教之遂能抵抗也。但使政事修明,国能自立,则学格兰斯顿之予爱兰教会以平仅可也,学俾斯麦、嘉富尔之予山外教徒以限制亦可也,主权在我,谁能侵之。故彼之持保教抵制之说者,吾见其进退无据也。

第四论法律上信教自由之理

彼持保教论者,自谓所见加流俗人一等,而不知与近世文明法律之精神,适相刺谬也。今此论,固不过一空言耳,且使其论日盛,而论者握一国之主权,安保其不实行所怀抱,而设立所谓国教以强民使从者。果尔,则吾国将自此多事矣。彼欧洲以宗教门户之故,战争数百年,流血数十万,至今读史,犹使人毛悚股票焉。几经讨论,几经迁就,始以信教自由之条,着诸国宪,至于今日,各国莫不然,而争教之祸亦几熄矣。夫信教自由之理,一以使国民品性趋于高尚,若特立国教,非奉此者不能享完全之权利;国民或有心信他教,而为事势所迫强自欺以相从者,是国家导民以弃其信德也。信教自由之理论,此为最要。一以使国家团体归于统一,昔者信教自由之法未立,国中有两教门以上者,恒相水火。而其尤要者,在画定政治与宗激之权限,使不相侵越也。政治属世间法,宗教属出世法,教会不能从其权侵政府,固无论矣,而政府亦不能滥用其权以干预国民之心魂也。自由之理,凡一人之言论行事思想,不至有害于他人之自由权者,则政府不得干涉之。我欲信何教,其利害皆我自受之,无损于人者也,故他人与政府皆不得干预。故此法行而治化大进焉。吾中国历史有独优于他国者一事,即数千年无争教之祸是也。彼欧洲数百年之政治家,其心血手段,半耗费于调和宗教恢复政权之一事,其陈迹之在近世史者,班班可考也。吾中国幸而无此豵豶,是即孔子所以贻吾侪以天幸也。而今更欲循泰西之复辙以造此界限何也?今之持保教论者,其力固不能使自今以往,耶教不入中国,昔犹孔自孔,耶自耶,各行其自由,耦俱而无猜,无端而画鸿沟焉,树门墙焉,两者日相水火,而教争乃起,而政争亦将随之而起。是为吾国民分裂之厉阶也,言保教者不可不深长思也。

第五论保教之说束缚国民思想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欧洲之所以有今日,当由十四、五世纪之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笼,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此稍治史学者所能知矣。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及秦始皇焚百家之语,坑方术之士,而思想一窒;及汉武帝表章六艺,罢黜百家,凡不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而思想又一窒。自汉以来,号称行孔子教者二千余年于竖矣,而皆把所谓表章某某、罢黜某某者,以为一贯之精神,故正学、异端有争,今学、古学有争,言考据则争师法,言性理则争道统,各自设为孔教,而排斥他人以为非孔教,于是孔教之范围,益日缩日小。浸假而孔子变为董江都、何邵公矣,浸假而孔子变为马季长、郑康成矣,浸假而孔子变为韩昌黎、欧阳永叔矣,浸假而孔子变为程伊川、朱晦庵矣,浸假而孔子变为陆象山、王阳明矣,浸假而孔子变为纪晓岚、阮芸台矣。皆由思想束缚于一点,不能自开生面。如群豷得一果,跳掷以相攫,如群妪得一钱,诟骂以相夺,其情状抑何可怜哉!夫天地大矣,学界广矣,谁亦能限公等之所至,而公等果何为者,无他,暖暖咮咮,守一先生之言,其有稍在此范围外者,非惟不敢言之,抑亦不敢思之,此二千年来保教党所成就之结果也。曾是孔子而乃如是乎?孔子作春秋,进退三代,是正百王,乃至非常异义可怪之论,阗溢于编中,孔子之所以为孔子正以其思想之自由也。而自命为孔子徒者,乃反其精神而用之,此岂孔子之罪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见巳乎抑今日之言保教者,其道亦稍异于昔。彼欲广孔教之范围也,于是取近世之新学新理以缘附之,曰某某者孔子所巳知也,某某者孔子所曾言也。其一片苦心,吾亦敬之,而惜其重诬孔子而益阻人思想自由之路也。夫孔子生于二千年以前,其不能尽知二千年以后之事理学说,何足以为孔子损?苏格拉底未尝坐输船,而造输船者不得不尊苏格拉底,阿里士多德未尝用电线,而创电线者不敢菲薄阿里士多德,此理势所当然也。以孔子之圣智,其所见与今日新学新理相暗合者必多多,此奚待言。若必一一而比附之纳入之,然则非以此新学新理厘然有当于吾心而从之也,不过以其暗合于我孔子而从之耳。是所爱者仍在孔子,非在真理也。

万一遍索之于四书、六经,而终无可比附者,则将明知为铁案不易之真理,而亦不敢从矣;万一吾所比附者,有人从而剔之曰孔子不如是,斯亦不敢不弃之矣。若是乎真理之终不能饷遗我国民也。故吾最恶乎舞文贱儒,动以西学缘附中学者,以其名为开新,实则保守,煽思想界之奴性而滋益之也。我有耳目,我有心思,生今日文明灿烂之世界,罗列中外古今之学术,坐于堂上而判其曲直,可者取之,否者弃之,斯宁非丈夫第一快意事耶!必以古人为虾,而自为其水母,而公等果胡为者?然则此术保教者,非诬则愚,要之决无益于国民可断言也。

第六论保教之说有妨外交

同类推荐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以写作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其艺术性、技巧性为点,实例佐证为辅,选例准确,讲明要领。
  •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

    本书主要从说课准备、精心设计与组织说课材料、幽默为教法服务、情感学法说课、辅助教学程序、互动教学目标、应对说课失误和总结说课经验等八个方面来进行铺垫和阐述。其中,听课和评课作为说课的后续工作,没有单独作为一章列出,而是补入最后一章,这样更显得本书结构紧凑、布局灵活。我们站在说课者的角度,多层次地模拟了说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教师在说课中少走弯路,对于日后的说课教学能起到更大的帮助。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热门推荐
  • 黄粱二梦

    黄粱二梦

    这是一个梦,没有尽头的梦。其实这就是短篇故事而已。
  • 我真的是盘古啊

    我真的是盘古啊

    我曾力战神魔,我曾开天辟地,如今在这废土般的世界,我将再续辉煌。
  • 地牢怎么会有关光明的

    地牢怎么会有关光明的

    一份位于国外亲戚的遗产,一张繁琐的债务清单,一座重获新生的地牢。获得了这一切的郝源知道,地牢不能只有黑暗的。光明或许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道路。毕竟经营一座地牢也属于第三产业嘛!
  • 快穿:天下第一渣

    快穿:天下第一渣

    云·中二·韵被系统选中,走上了拯救反派boss的康庄大道。系统(掏出小手绢):嘤嘤嘤,宿主大人,你好惨,反派太渣了,小系系来安慰你。而在后来——系统:啊啊啊,韵韵,手下留情,这是反派boss,不是敌人!真渣女云韵×假渣男梓御当渣渣相遇,谁才是天下第一渣?
  • 姝影录

    姝影录

    宅斗?没我的份。暧昧?也不关我的事。我自从被副人格关押起来,就只能在监狱里,看她如何利用我的身体,走向人生巅峰。(有存稿,不会坑。强调:女主为副人格,非傻白甜)
  • 古今往来不知愁

    古今往来不知愁

    念一个人,恋一片天,爱万世轮回。我在等风,也在等你。风到了,就可扬帆起航,你到了,就可一世欢愉。门阀氏族的阻拦,时空的阻隔,可断相见,不断相念。这个人,我终将守护,这片天,我终将归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年狐精修仙记

    千年狐精修仙记

    若兰是一只不甘平庸的小狐狸,再听说狐狸可以修得人形去山外的大千世界时蠢蠢欲动,吃了谷底泉边的艳草,浑身疼痛难忍,若兰以为自己快要死了,被狐狸族长依丹精心照顾七七四十九天,治愈后的若兰觉出自己的嗅觉和视力比以前更好。她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一次次尝试险些丢了性命,五十八载修得人形,在人间积累一百滴自己的眼泪和五十滴挚爱男人的眼泪,历经一千八百年终于修得成仙的故事。
  • 花雨诚然渭之悠悠

    花雨诚然渭之悠悠

    染半世红尘,落一世彼岸之花。如果可以,我想用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来形容你。
  • 星纹帝路

    星纹帝路

    这是一个崇尚力量的奇幻世界,捏阴阳,掌乾坤,夺天地造化,碎苍穹,裂虚空,凝万古之威能。罗飞意外来到这个世界,却体质特异,无法修炼,注定在这片武道昌隆的大陆无所作为。是甘心沉沦,还是不安于现状?他目光坚定,注视着遥远的雪山之巅,开始了艰难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