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11800000016

第16章 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学说与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4)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不仅在理论上令人耳目一新,达到了一个新境界,而且具有教学的可操作性。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同化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据此,他提出了适用于教学操作的三种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学习。他还提出了在教学中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三项指标:即知识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等等。对于这些贡献,我国学术界已有许多确切的评论,在此没有重复的必要。但我以为,如果将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进行对照,也有一些令人质疑的地方,或者说存在着某些缺陷。以往的研究多侧重对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的肯定而很少指出其局限性,这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消化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对于吸收外国先进的学习理论,促进现代学习理论或教学理论与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是有害无益的。笔者试图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这位大师的理论提出几点质疑,甚至指出某些缺陷,意在提示我国教育工作者对国外的学习理论或教学理论应当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与中国的教育实际结合,切忌盲目照抄、照搬。湖南师大燕良轼老师在肯定奥苏贝尔认知结构同化理论对教育心理学巨大贡献的同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指出这位大师理论的三个缺陷:即重循序渐进,轻渗透、跳跃;重逻辑思维,轻直觉思维;重概念、原理与理智因素,轻感性知识与情感因素:

1.重循序渐进,轻渗透、跳跃奥苏贝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指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

这话在一定的范围内无疑是正确的,并且与中国教育家历来倡导的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等思想相吻合。按照奥苏贝尔的观点,教师在传授任何新知识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即掌握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具有哪些“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的观念,否则教学便无法进行,也不应该进行,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奥氏却忽略了另一方面,那就是学生的学习除了循序渐进、按部就班获得知识以外,还有一种渗透式、跳跃式获得知识的途径。

所谓跳跃式、渗透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习一些与自己能力相差较远或根本就不懂的东西,通过多次接触,一点点熟悉起来并掌握它。这种跳跃式渗透式学习往往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不到可利用的观念。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东西方教学的异同时就非常明确地提到这个问题。他认为,东方式的学习或教学主张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有利于获得系统知识,获得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有利于学生应付考试;而西方教学则较多地采用跳跃式、渗透式,即不是按照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中的可利用观念进行教学,而是通过让学生对某些陌生领域知识多次接触、多次翻阅,渗透到头脑中来。我以为在教学中对这类学习方式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这种跳跃式、渗透式学习虽不利于掌握系统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应付考试,但是这种学习与实际比较接近,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奥苏贝尔是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具体地说是产生于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是针对布鲁纳“发现学习”的缺陷提出的,其目的是要矫正西方教学中存在轻视知识的系统学习,轻视循序渐进的学习,这无疑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奥苏贝尔作为一个西方学者,看到了西方教学过分重视跳跃式、渗透式学习,而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循序渐进地学习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大声疾呼要循序渐进,要按照有意义接受的方式获得系统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种理论,在强调循序渐进接受知识的同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轻视跳跃式、渗透式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这也是应当警醒的。

在我国,历代教育家都重视循序渐进地获得系统知识,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孟子就以流水为喻说明学习必须“盈科而后进”,“揠苗助长”的故事就是对循序渐进最形象生动的说明。《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都是指“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将循序渐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所不同的是我国学者对循序渐进接受学习的认识多停留在经验水平,虽历经两千余年亦未能达到奥苏贝尔那样的深度,没有他认识的那样系统,那样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所以我国教育界或广大教师很容易接受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但我们希望在接受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跳跃式、渗透式学习的作用。杨振宁教授就主张,最理想的教学是把循序渐进和跳跃、渗透结合起来。

2.重逻辑思维,轻直觉思维按照奥苏贝尔认知结构的三种同化模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学习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在教学中自觉遵循这三种同化模式,确实有利于获得有层次的知识结构,即“金字塔结构”--在知识结构的顶端是最一般、最抽象、包容性最广的概念和原理;在其下是抽象程度低、包容性较少,比较具体的知识。

但是,人的大脑--具体地说是学生的大脑,不仅具有逻辑思维的功能,而且具有直觉思维的功能。所谓直觉思维是一种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推理过程而对问题答案突然领悟或迅速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的思维。在科学发明和创造中,直觉思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着名科学家凯利洛夫曾说:直觉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个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着名物理学家玻恩也曾说:“实验物理的全部伟大发现都是来源于一些人的直觉”。所以一些科学家认为:“想象力和直觉都是智慧本质上固有的能力”。据爱因斯坦本人自省,他创立相对论主要就是凭借想象和直觉。因此,他对想象和直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也曾直截了当地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这一对科学发明和创造活动起重要作用的思维形式,按照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进行培养是无法获得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在这一点上奥苏贝尔比起布鲁纳来是走了回头路的。布鲁纳倒是重视直视思维训练的。1959年9月,在他主持召开的有35位科学家、教育家参加的着名的伍兹霍尔会议的讨论中,其中第四组就专门讨论了“直觉在学习和思维中的作用”。布鲁纳认为“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其特征的。步骤是明显的,而且常常能由思维者向别人作适当报道。在这类思维进行的过程中,人们能比较充分地意识到所包含的知识和运算。它能包含仔细的和演绎的推理,因为它往往使用数学或逻辑明确地进行计划。或者,它也可能包含逐步的归纳和试验过程,因为它利用了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原理”。直觉思维就不同了,布鲁纳认为,直觉“它不是以按仔细的、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他认为,“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多少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不论演绎法或归纳法,重行检验所作的结论”。布鲁纳还认为:通过直觉“人们可以不必明显地依靠其分析技巧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和结构”。“直觉的形式很快产生假说,且在知道观念组合的价值之前,便发现观念的组合”,等等。布鲁纳十分反对学校教育中贬低直觉的价值。他认为,应当做更多的工作发现从最早年级起便开始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的方法。他说:“在我们向学生揭示演绎和证明这种更传统的和更正式的方法以前,使其对材料能有正确的理解,可能是头等重要的”。为此,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直觉思维的运用,另一方面,还要改进教师对直觉思维的运用,要把发展直觉思维作为教师的一个目标。布鲁纳认为教师应当对具有直觉能力的学生予以赞许,教师本人也要力求成为直觉思维的模范。因为“不愿或不能表现他自己的直觉能力的教师,要他在学生中鼓励直觉,就不大可能有效”。我以为与布鲁纳比较,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缺陷是明显的。按照奥氏同化理论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到直觉思维。根据脑科学的研究,人的分析思维或抽象思维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而直觉思维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那就是说按照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模式,对于开发学生大脑左半球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该理论无法承担开发大脑右半球的任务。所以按奥氏理论仍然无法解决目前我国中小教育中大脑左半球负担过重而右半球利用不足的问题。

同类推荐
  • 白昼提灯:人的失落和人的追寻

    白昼提灯:人的失落和人的追寻

    本书作者提出的“全人”的观念,帮助我们反思生命的质素。除了IQ(智商)、EQ(情商)、KQ(学识商数),他提出人还需要GQ(灵性商数),也就是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从而发展一个求真、求善、求美、求圣的圆融人生境界,值得我们思考。
  • 教师公文包-班主任工作

    教师公文包-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与此同时,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物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日益紧密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文物博物馆在传播先进文化、提高整体社会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则显得尤为迫切。
热门推荐
  • 毋宁风流

    毋宁风流

    《毋宁风流》其实是个悲剧。里面无论是男人或女人因为各种原因,皓首穷经也未能留住自已的真爱。无论是针风相对的王琳和邢森雨,还是风花雪月的王半农和刘迷之,抑或是宁古塔,宋禾。他们中有的曾拥有过爱情,但最终等待他们地是无穷个难捱的空旷的夜。有的从未有过爱情,更加终身不会有。
  • 开心抢答知识辞典

    开心抢答知识辞典

    转动脑筋,勤于思考,让知识充满脑海。同过自然人文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厚度,十三个部分,让你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开心地学习。这是一部辞典,一个智慧的宝库,这里有你知道的,更有你正在寻找的各种问题。来吧,进入智慧的世界。
  • 殇世记

    殇世记

    一个人的穿越,怎样掀起这个世界的波涛。怎样走向那神位
  • 拂晓影时最闲情

    拂晓影时最闲情

    遇见她以前,他藏拙。遇见她以后,他遂意。他以为,自己只是人间过客。可因她,他亲手揭开了几十年前的家国恩怨爱恨情仇。他变得不再是他。她也不再属于他。你本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因此,她成了他用尽一生去纪念的过客。《拂晓影时最闲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抬头

    龙抬头

    本书描绘了黑龙江省农垦系统改制后社会生活与工农生产诸多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正在由中央电视台拍摄为二十集电视连续剧。
  • 你的清淡我的忧伤

    你的清淡我的忧伤

    两年前,我从北国来到江南小镇求学。在这里我遇到了白雪,重逢了耗子,结识了夏花。但是,最终命运却用最残忍的结局让我们三个不同起点的人,以我们最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了我们的青春。有人说,“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淋湿了也还想再淋一次”。耗子说,“青春是一段悲情旅程,走着走着就迷失了,累了,散了”.白雪说,“青春是一场梦,梦醒了,一切就再也回不去了”。夏花说,“青春是一个自己永远都无法预知的命题,猜不透,想不到!”。至于我,或许压根就不懂得什么是青春,只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弃儿.我们的爱情,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理所应当,我们的放纵,我们的......到最后只是一场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女主快上位呀

    快穿之女主快上位呀

    桃花说,女主请看一下男主。男主,请看我呀!女主,………………桃花说,女主请看一下那边的男主。男主,快看我呀!女主,………………桃花无奈了。男主无语了。女主却依然保持沉默。这是个促进男女主情感的故事。还有一点点的搞笑哦。不是拆cp!!故事美好,搞笑请大家多多打赏哦!
  • 生活那些事

    生活那些事

    。。。。。。。。。。。。。。。。。。。。。。。。。。。。。。。。。。。。。。。。。。。。。。。。。没什么好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