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57800000021

第21章 珠峰高度变化历史研究(14)

今天的主要内容还是央视彩排,他们今天要和北京对接,把现场的情况传到北京演播室。因此记者们显得格外认真,我们也是一样。一大早负责我们科学院现场采访的记者崔霞和摄像王涛就跑了过来,第一次排练结束已经到了11∶00了。休息的时候负责登山队报道的几个记者也凑了过来,大家在一起聊天,这才发现他们中央电视台的几个记者特会搞怪,不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休息一会以后开始第二次排练。这时天公不作美,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小雪,气温也降了下来。不过一小时以后天又放晴,珠峰的天气就是奇怪!这两天康世昌队长在山下办理纳木错建站的事,他的一些角色就暂时由李茂善代替一下。本来康队长昨天该回来的,但由于他们的汽车中途抛锚,又耽误了一天。这可急坏了中央电视台的几个记者。还好康队长他们今天中午回来了,下午记者们就拉着康队长猛练了几遍,效果很好,一切OK!这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康老师的业务很熟练!晚上发现康队长给我们带来了惊喜——科考的队章,上面刻有“2005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队”的字样,队员们纷纷拿着自己买的明信片和日记本去盖印章,一时队部帐篷里变得好不热闹!

2005年5月21日珠峰大本营星期六晴

早上的演练将和北京的演播室实现完全对接,北京演播室邀请的三位嘉宾将会全部到场,就像当天直播一样完整走一遍。可刚进行到一半,电视台的人就被全部招回,说要紧急开会。同时我们得到消息说一个外国登山队已经成功登顶。确实从天气状况看今天绝对是登顶的难得的好机会。我们从今天凌晨2∶00就开始放探空气球,计划今明两天连续释放。昨晚探测器发回的高空气象参数令人惊讶,珠峰峰顶的风速只有3.5米/秒,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好天气。早上8∶00山顶风速也只有12米/秒,天气是出奇的好。大家也都在疑惑登山队为什么不选择今天登顶。趁着没事,队长我们几个人一道去买明信片,可到了罗布的小邮局,却没人值班,营业员据说去了定日,要第二天才能回来,大家有些失望。这时康世昌队长带大家去喝酥油茶,觉得味道不错。《科技日报》的罗晖突然对藏粑来了兴趣,于是上了一些,我也趁机尝了一下,味道一般,有些吃不惯。下午听说在山上6300米营地呆了一个多月的刘强下来了,就赶快跑过去想看看他变成啥模样了。一进帐篷,扫了一圈没见他人,再喊一声他的名字,这才有人答应我。我一看那人,胡子拉碴,满脸乌黑,再定睛一看,这不就是刘强吗!变化太大了,和一个月前的他相比似乎完全是两个人。高山营地条件要艰苦得多,和他们相比,我们在大本营的人要幸福多了。晚上,作为科考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的康队长召集我们几个正式党员开会,讨论一直在高山营地工作的刘强和丛志远两位同志的入党问题。他们两个人一直坚持在山上严酷的环境中工作,而且丛志远目前仍在6300米营地,他要坚守到撤队。两位同志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最后所有正式党员表决,全票通过吸收他们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2005年5月22日珠峰大本营 星期日 晴

今天的大本营显得格外热闹,因为是要登顶的日子。营地周围多了一些荷枪实弹的武警,他们主要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早上7∶00就起来做准备了,其实昨晚2∶00放完探空气球才睡下。昨晚《科技日报》的记者罗晖一直陪我们打牌到2∶00,她说睡不着,可能也是为了看一下珠峰的天气情况。登山队的第一批队员就是要半夜出发的,但电脑显示的气象数据着实让人担心,上面风速很大,气温很低,天气状况不太理想。令人欣慰的是下半夜的风速有所减小,昨晚登山队的帐篷灯火通明,他们大部分人都彻夜未眠。早上8∶00我们放了今天的第二个探空气球,很多记者和队员都围着我们的电脑观察上面的天气情况,气象参数显示8848米风速13米/秒,温度-24℃,这样的天气让大家放心了许多,登山队员正顺利向峰顶迈进。直播的场次在9∶00结束了,赶快到厨房找了点东西充饥。这时的大本营天气特别好,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希望这样的好天气持续到登顶结束。很多记者在登山队和科考队之间来回走动,播发最新消息。我们在10∶00放了第三个探空气球,上面的天气依然不错。不少人在用自己的望远镜眺望珠峰峰顶,希望能发现登山队员的身影,但那只是徒劳,没有高倍望远镜是根本什么都看不到的。在11∶08时,终于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登山队员登顶成功了!大本营里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登山队和我们都燃放了大串鞭炮以示庆祝。霎时,鞭炮“劈里啪啦”,大本营变得热闹非常。我想全国亿万电视观众一定见证了11∶08这一神圣的历史时刻。虽然我们看不到登顶那一刻的电视画面,但我们内心同样激动、自豪,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们后来在12∶00、14∶00、20∶00的时候又连续放了三个探空气球。其中8∶00、10∶00、12∶00和14∶00的数据是为测绘队提供气象信息。下午山上的风变大了,希望所有登山队员能够安全返回。下午还特意到邮局买了几张明信片,盖上5月22日的邮戳,太有纪念意义了。晚上听说所有登山队员全部安全下撤了,心里是由衷地高兴。这实在是完美的一天,令人激动、难忘的一天!

2005年5月23日珠峰大本营 星期一晴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不再释放探空气球了,所以早上睡了个懒觉,不过还是在开饭前起来了。一不放球我们就轻松了许多,以后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维持两套大气湍流仪器的正常运转,然后定期收集大气观测数据。我们将在6月10号之前撤队,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算起来我们出来都已经两个多月了,时间过得真快。这期间我们送走了不少队友,今天康队长和《科技日报》的罗晖大姐以及刘强又要走了,今天还有两个记者要离开大本营,就是《人民日报》的赵亚辉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郎峰蔚。赵亚辉临行前给我们每人赠送了一张他拍摄的珠峰照片。郎峰蔚也拿来了电台的旗子请大家在上面签名留念。看得出临行的人们都有些不舍,毕竟在珠峰生活战斗了那么长时间,彼此之间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刘强还在党旗下进行了神圣的入党宣誓仪式,党旗的背影就是雄伟的珠穆朗玛峰。宣誓仪式结束后,大家纷纷向刘强表示祝贺。今天李茂善也要和康队长一道去定日办事了,我就留守,其实心里也想下去休整一下,洗个澡。但还有仪器在,我们大气物理组的人不能全走光,基本上就是有机会轮换着下去。

2005年5月24日珠峰大本营星期二晴

昨天一下走了那么多人,现在大本营的队伍只有11个人了。早上在厨房吃饭的时候,井队长说藏历的这两天是什么节日,在绒布寺有大型的舞蹈表演,正好周耀华师傅要开车带着四川大学的高辉下去采样,说我们想去看看的可以一道下去。我们一听乐了,正好闲着没事干,下去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开眼界也挺好。最终包括我在内的五个人想下去,就挤挤都去了,一辆北京吉普车里塞了七个人,还好路不太远,很快就到了。我们五个人下了车,周耀华师傅他们说好两小时后回来接我们。我们走到山坡上的寺庙门口,嗬!入口处已经被当地的藏民围得水泄不通,周围还不断有人赶来。看不到不死心,又绕道爬到更高一点的山坡上,这才看到一点点:有几个人在敲锣打鼓,另外一些人则穿着金黄色的藏袍在手舞足蹈。看了一会就不想看了,但当地藏民的热情很高,有人甚至爬到了围墙上去看,毕竟这是他们的节日啊!

后来就到下面去打电话,可到门口发现是“铁将军把门”,也不知小店的主人扎西跑哪去了,可能他也跑去看热闹去了,居然连生意也不做了。

2005年5月25日珠峰大本营星期三晴

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被一阵嘈杂声惊醒,刚开始不知怎么回事,后来听到几个熟悉的记者的声音,才知道今天中央电视台珠峰报道组的全体队员要撤了。从声音中听得出他们都很兴奋,毕竟在山上吃了不少苦并顺利完成了珠峰报道的任务。

早上的时候测绘队的营地很热闹,珠峰高程纪念碑揭碑的日子,一眼望去,他们营地有很多车,人也不少,全聚在珠峰高程纪念碑所在的山坡上。昨天听他们队长说珠峰的高度要到八九月份才能出来,这期间要经过专家论证等诸多环节,以保证珠峰高程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所以揭碑后可以看到高程是“88.”留下的空白要等到八九月份才能写上。整个揭碑仪式举行得隆重而热烈,大概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测绘队在这以后的两天就要撤了,登山队也很快就要收队了。

下午的时候,李茂善和马小伟师傅一道从定日回来了,他们还从路上钓了几条高原石斑鱼来犒劳大家,听他们说原来钓了五条鱼,后来跑了两条。其实有三条鱼就已经不错了,可以解解馋。他俩下去几天还变白了许多,井哲帆老师开玩笑说是原来脸上灰太多,一下子给洗掉的原因。晚上和井老师、刘景时老师、李宝正师傅一道去绒布寺打电话,下面的电话一到晚上就特别难打,打了好长时间都没打通,就要放弃的时候电话通了。听到了久违的母亲的声音,很是亲切,给她报个平安,她就放心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后来刘景时老师他们的电话也都打通了,井老师还在打电话之余向小伙子扎西买了个很大的古生物化石。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很高兴,电话都打通了,井老师还有所收获。

2005年5月26日珠峰大本营星期四晴

井哲帆老师今天安排几个零时工和长期没下去过的队员到定日去洗个澡放松一下。他今天要到5800米营地,然后再上到6300米营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其实我和李茂善也早就想上去看看的,毕竟来了这么长时间,而且很快就要撤队了,如果再不上去就没机会了。我俩简单商量了一下,决定和井老师一起上去看看。然后三下五除二的收拾好东西,脱了几件笨重的厚衣服,带上一些巧克力、一壶开水,就和井老师一道在11∶30出发了。早就听说井老师爬山特快,我和李茂善又是第一次往上爬,很担心会跟不上他。我俩说好体力不行的话中途就撤,不能耽误井老师。实际井老师一路上一直很照顾我们,不时的停下来歇一下。尽管那样,还是觉得很吃力,尤其是在爬坡的时候,往往累得大口喘气,接不上气的感觉很是难受!才走一个多小时就已经大汗淋漓,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浸透了。前面的路还很长,只能咬牙继续坚持,渐渐的小腿开始酸软了,井老师不时地给我们打气,告诉我们快到了。最终到达了5800米营地,快到的时候双腿几乎僵硬了,闻声出来接我们的队员赶快把我们的背包接了过去。到帐篷里就一屁股坐下,再也没力气和他们说话,心想终于到家了,算了一下时间,我们一共走了四个小时。休息一会觉得好多了,观察了一下帐篷内外的环境,只能用简陋两个字来形容,两名队员的床就铺在高低不平的石头上,他们吃的也很简单,经常吃方便面、挂面。相比之下,觉得我们大本营的生活要好多了。井老师为我俩考虑,让我们休息一会吃点东西就下到大本营,因为在5800有高原反应,即使休息一晚也会睡不着。我们想也是,吃完队友们给我们下的方便面,我们就下山了。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要好走多了,我们下得很快,在路上不时地遇到一群群下山的牦牛。前半程还好,后半程觉得路好长,腿酸疼酸疼的,最后就是拖着腿在走了。我们最终在20∶00到达大本营,下山总共用了三个半小时。厨房为我们做了些饭,吃完饭又用开水泡了个脚,觉得非常舒服。通过今天爬山才真正体会到冰川工作的不易,高海拔工作的不易,由衷地佩服那些勇者!

2005年5月27日珠峰大本营星期五晴

上午10∶00的时候太阳出来了,小帐篷有些蒸人,这才爬起来。到厨房已经没有什么热饭可以吃了,就找了袋酸辣粉丝用开水泡着吃了。昨天爬山时身上全汗透了,外套上也全是灰尘,就换了一身衣服。趁着没事就带上脸盆到附近的河边洗衣服去了,刚洗两件,手就麻木了。河水太凉了,咬牙把最后的几件也全洗了,洗完衣服脸盆边上结满了冰椎。中午吃完饭觉得还是困,就在队部帐篷里睡了一觉,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一阵“大本营,大本营”的呼叫声吵醒,赶快起来去接对讲机,原来是6500米营地在呼叫,他们说井老师已经到了他们那。我这才想起来看表,好家伙,都快六点了,怎么不知不觉睡了那么长时间。后来井老师又在对讲机里跟我交代件事,让我找到罗布扎西,让他哥哥明早帮我们运送一罐液化气到5800米营地,上面快没燃料了。想想上面的条件确实艰苦,一切补给全靠下面一点一点地送上去。有一次5800米营地没了吃的东西,和大本营又联系不上,最后一名队员只好自己跑下来报告情况,当天又返回5800营地,队员们完全凭借顽强的毅力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2005年5月28日珠峰大本营星期六晴

同类推荐
  • 江南话本

    江南话本

    这本书里的江南,是我回忆的江南、想象的江南、幻觉的江南……清水淡墨,它被描在暗黄的毛边纸上,一块云、一团烟、云而已、烟而已。
  • 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英国,没有老虎的地方

    数学家、诗人、作家蔡天新根据自己游学英国时期的经历写作而成的游记,作者的足迹遍布英伦三岛,从剑桥到牛津,再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格兰,最后到伦敦。他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历史典故、文化习俗、著名建筑、名人轶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鲜活生动,文笔优美。全书采用文字结合摄影照片的体例形式。128篇游记外加近200幅摄影照片,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全貌跃然纸上。
  • 西南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由公元前4世纪起,中国西南部已有一条通往今日缅甸、印度、阿富汗的贸易商道,被称为“身毒道”,它比西北丝绸之路出现得更早。重走古道途中,川、黔、滇古物古风一一再现。修筑都江堰的李冰,竟然想出以火攻岩石的办法,使之变脆,大大提高开凿五尺道的功效。算起来,这条古道已然在风霜中走过2000多载,马踏人踩,多有残损,它真的老了。深达五六厘米的39个蹄印,撒落在古关口最陡峭处;诸葛亮南征孟获,班师回蜀走的也是这条五尺道。在苍茫天野间独立的石门关前,怆然涕下的情愫陡然升起……
  • 无轨旅程

    无轨旅程

    孙心圣,徒步旅行的狂野之徒。从1985年开始,他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开始了全国的漫游,孑然一身,孤旅天涯,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挥洒在山河之间,也将自己最炽烈的情感都交付于神秘的大自然。这本书是他二十余年漫游经历的精髓,以清水般美丽的文字和精美图片展示了你从未看到过的难以想象的奇绝景观和民风民俗,其中很多东西在商业文明的冲击下已经消失殆尽,只存在于这本书中。然而,本书体现得更多的还是作者思想的净化过程、对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深层次思考。
  • 畅游英国

    畅游英国

    本书是一套为中国公民出境量身定做的畅游世界系列图书的一本。本书由数百名旅游从业者赴英国实地考察,全方位收集而得。提供详细的机场入境,转机,市内交通,如何就餐、住宿、怎样购物更省钱、遇到危机事件改怎样处理等信息,更有详细的步骤说明。最重要的到美国之后最该看,最该体验的我们都一一列出,与此同时,书中有专门的主题线路推荐,供您自由行的旅程更为丰富。本书还特别附录了出过旅游常用语,以及多组中英文对照词,供您使用方便。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器种族之天银传说

    武器种族之天银传说

    银发银瞳,异色双翼。穿越至武器种族传说当血脉觉醒的他,堕落天使的降临将在武种世界如何谱写属于他——天银的传说...第一次写书,(可能有些不足,见谅)以武器种族传说动漫为背景,剧情当然是有改咯,柔情的爱情、炫彩的打斗,嗯..主角很强大。喜欢武器种族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没有看过这动漫的朋友也可以先去看看这动漫噢,真的很好看。
  • 大佬的小野猫又掉马了

    大佬的小野猫又掉马了

    【甜宠1V1,隐身假面男大佬VS伪装猫系女大佬,微科幻】低调的教授叶琛,高冷禁欲,不近女色。一天,他面具掉了。众人:这不是五年前销声匿迹的大明星吗?新来的学生苏离,相貌丑陋,学渣一枚。一天,她忘记化妆。众人:哇,这倾国倾城的美女是谁?相爱相杀的两人互扒马甲。原来他竟是科技大佬,顶级财团掌门人;原来她竟是金牌声优、王牌特工、神秘黑客……又有一天,正在电视直播的叶大佬突然不见了。众人惊慌,凭空消失?!什么情况???苏离无奈上前,对着空气轻轻一吻。叶大佬原地现身,深情反吻,之后一本正经对电视笑:我们两口子变魔术呢。猝不及防被塞了满嘴狗粮的众人:叶大佬,说好的高冷呢?事后,苏离目光凶狠:下次再敢当众隐身,看我怎么收拾你!某大佬可怜兮兮:老婆多亲亲我,我就不发病了。
  • 小上司大智慧--中层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小上司大智慧--中层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本书文风利索,看似轻描淡写,却将官场职场小上司的烦恼与智慧分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一本很好学以致用让你茅塞顿开的枕边励志书,读来或让人意犹未尽,或让人咬牙切齿……
  • 恰似故人归啊

    恰似故人归啊

    仙国子民都知道皇宫里有一个荒诞不经的仙后,喜欢美男,还霸着国君不放,强嫁给小白兔国君,蓝瑟听着传言后气得吐血,到底谁强嫁啊!一朝离奇死去,却在冥君驶月飞车中醒过来的,从此人间不再是归途,而是戏场,她不过是执笔写故事的旁观者。
  • 每天一个睡前故事

    每天一个睡前故事

    每个章节都会是独立的故事,轻小说类型。传递满满正能量
  • 当我穿越到游戏世界

    当我穿越到游戏世界

    “我”穿越到游戏世界,获得天使的馈赠。游戏世界,天使的馈赠被世人冠上巫师的名号。“我”猜想游戏世界可能正面临崩坏的原因,而踏上征途。
  • 清风相伴何处为家

    清风相伴何处为家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前世吗?“青儿,此本君赐佩,今日是我婚之日,持此佩则莫敢欺君矣”“夫君,此若先人之佩兮,于汝甚重,你定要将此佩赐于我?”“玉佩何青儿重,此则为之青儿佩之位,终是君之人也,青儿可赖债哉”桃花酿,举一觞,暂忘凡世愁事长;忘川水,饮一捧,永弃前生回忆殇。
  • 星空有点暖

    星空有点暖

    周念参加了大学的支教社团,那段暖冬之旅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走走写写

    走走写写

    随笔而已,纪念青春,故事真实,不求谁能理解,也不接受任何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