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0200000062

第62章 高燮初先生的吴学研究

张永初

高燮初先生于1984年夏创建吴文化公园,1991年秋建立吴学研究所,这两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声誉远播。

一.开始了大吴文化学派

20世纪80年代末,尤其是1989年,高先生在《东南文化·吴文化研究专号》发表了《吴文化与吴文化公园》一文,第一次提出了“吴地区域性文化”的概念。他说:“我们所指的吴文化,是吴地文化,在时限上是通史范畴,上自吴地旧石器时代……下至当代,凡属在吴地人类活动创造的文化,都包括在内。……我们暂称史前的为先吴文化,春秋时为吴国文化,以下为后吴文化。”对吴文化的地域范围,“大致以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因素的相近,确定吴地区域为宁、沪、杭、太湖流域三角地带。”该文对称谓吴地、吴地区域文化的依据和吴文化的主要特点也都作了论述。在以后陆续发表的多篇论文,尤其是1992年《苏大学报·吴学研究专辑》的《建立吴文化学的构想》一文,进一步论述了开展吴文化研究的一些基本观点,使吴地区域性大文化概念得到了发展与提高,形成较完整的吴文化学理论体系,开创了大吴文化学派,这就使吴文化的研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不能不说是高先生在学术上对吴学研究与发展的一大功绩。

高先生对“吴地区域性大文化”概念的提出,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广泛而又激烈的争论。在我看来,问题的实质,不仅是名词之争,而且是内涵十分丰富,标志着吴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与跃上一个新的历史台阶的大问题。回顾三十年代中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吴文化研究的两个历史台阶,基本上都是在考古界进行,其基础还是在发掘古物、古器方面,范围也局限在先吴、吴国文化阶段。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着的,人们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高先生认为。研究吴文化应从过去单纯局限于对春秋吴国文化以及相应的考古文化这一狭隘的范畴中跨出来,走向吴地区域性大文化的广阔天地,把它作为动态性的流程来考察与研究,是基于历史本身的延续性、传承性、实践性,古为今用,才能更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对此,许多著名的学者、专家纷纷发表文章,支持高先生的学术观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教授高度评价高先生的学术成果是“拓宽了吴学研究的领域,搭起了新理论框架”。

高先生大吴文化学派的创立,犹如春天里的第一声惊雷。使一度沉寂的吴学研究推向了新的研究高潮,参与探讨的不仅有著名史学家吴泽、李学勤、茅家琦等,连著名教授陈从周、季羡林,经济学家陈翰笙、薛暮桥、秦柳方,艺术家周怀民、华君武、钱绍武,教育家李国豪、李文海,学术界耆宿苏步青、任继愈、匡亚明等。也都投入进来。至于参加讨论、写书的中青年学者为数更多,使吴文化的研究充满了活力。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吴地区域各大中城市的学者均在开展不同程度的讨论与研究,且都成立了相应的吴文化研究组织,定期与不定期的出版刊物,有力地推动了吴文化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二.提出了务实的研究方针

高先生在1992年《苏大学报·吴学研究专辑·建立吴文化学的构想》一文中,运用前辈“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除了一些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对吴文化从事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以外,我们主张在另外一翼,开拓一条学术走向民间,研究面对现实的新路子。其中心意义是要把对吴文化的研究,从深奥的学术殿堂中引向社会,面向广大群众。”这是一条切切实实的研究方针,贯彻了毛泽东“双百”方针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精神。他所指的“民间”,即中国的农村,所谈一的“现实”,即改革开放中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新农村。历史源自现实,又按一定的轨迹运动。把文化历史作为一个流程进行动态研究为现实服务,是顺理顺章之事。也正因为如此,高先生的吴学研究所提出的一系列的课题,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受到各地学者、专家和广大爱好者的欢迎,最终结出了丰实的硕果。难能可贵的是当地一批党政领导干部,包括锡山、无锡的领导也写出了一批血肉丰满,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文章,促进了重人才、重文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这条研究方针的提出,也就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文化开拓,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1993年,高先生在《学术走向民间,研究面对现实》一文中,指提出:“把吴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来认识、研究、开发,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丰富人民生活的需要。……资源论实质上是吴文化研究的历史使命感、负重感、责任感、进取感的产物,也是走向民间面对现实的必然归宿。”其观点何等鲜明,论述何等精辟。事情确实如此,吴地这一文化资源,蕴藏丰富,层面多彩,内涵深奥,它古今一脉相承,中西融汇合流,蔚为大观。吴地三次辉煌,靠的是吴文化;无锡人“吃太湖”,靠的还是吴文化。现今深入研究与开发吴文化,对推动吴地再创辉煌,为兄弟地区提供借鉴,对促使我国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先生在《建立吴文化学的构想》一文中,又提出:“我们的目标是面对全国,走向世界,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人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而愈是具有鲜明民族性的文化,才愈有国际性,才能在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中,占有和发挥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吴地处于长江下游与太平洋海域结合部,近百年来,一直处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沿。今天开发吴文化历史纵深的丰厚积淀,正确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找出近百年来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地区形成自己近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面对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将有助于我们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就是“面对全国,走向世界”的真正含义。言必行,行必果,高先生多次到香港、北京等地宣传吴文化,传播吴文化。1996年7月,高先生撰文《我的家乡,我的事业》,把吴园和无锡向第23届国际人文学科会议作了精辟介绍。1997年9月,高先生光荣出席24届国际人文学科研讨会。携带着100公斤重的书籍、艺术品和大会发言稿飞往英国,把蕴含着五千年文明的东方文化分留给47个国家300多位到会代表,又将吴文化图片、艺术品、书籍等在伦敦、牛津大学展览,使吴文化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1998年9月和1999年7月,高先生又先后去美国新奥尔良、葡萄牙里斯参加第25、26届国际人文学科会议,在会上交流了中国的吴文化,再一次得到国际学者的赞赏。以后又到日本、法国、德国、瑞士等17个国家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与国外16所高等学府交换出版物,与世界文化对接,先后吸引了美、英、德、法、俄、日等18个国家的三万余名学者和考察团的来访交流。英国学者表示:“一定要把博大精深的吴文化带回去,并推向世界。”同时通过与海外学术界耆宿顾毓琇等知名人士的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吴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我们相信,在“走向世界”的方针指导下,吴文化将会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壮大起来。

三.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式

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示吴地区域性文化的窗口,借以对人民进行乡情、国情教育的大课堂,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的吴文化公园,是国内第一座农民捐资创办的大型文化园林。时经16年的苦心经营,已形成三个系列十八个展馆、一线十六景的大好局面。凝聚了物质文化、人文文化、民众文化以及各类艺术品的精华,成为国内罕见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1996年又被中央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1990年开馆以来,吸引了百余万观众,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园视察。300多家中外新闻媒体作了详尽报导,吴园声誉鹊起,驰名中外,成为一座向世界全面展示吴地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开展吴文化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把研究自然科学一般建有试验地的做法,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上来,自办展示窗口,展研结合,相得益彰,这无疑是高先生所创的一条好方式,值得称道。

吴学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农民创办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要钱无钱,要物无物,要人更加困难,可高先生胸有成竹,他不花一分钱,利用吴地人才辈出,利用“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利用吴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居然用一个“借”字,就集结了全国各地不少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约260位颇有学术地位的专家组织的学术顾问委员会和兼职研究员队伍。从零开始,形成合力参与吴文化的研究与建设。至今先后举办学术研讨会22次,参加者达1400余人。并与上海、南京、苏州、北京五个学术机构签有联办协议。许多学者专家纷纷对吴地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艺术、教育、民俗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并写出了许多有分量的论文与书稿。其中不乏新观点、新见解,使吴文化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使民办的吴学研究所在学术界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为办园而研究,由研究而结集,用理论指导实践。但是结集出版,需要经费,而高先生把出版结集,与吴园建馆展示,看成是发展吴文化的两翼,把出版看成是“面对全国。走向世界”,向历史纵深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在“宁可少建一幢房,不愿少出一本书”的指导思想下。1991年建所以来的10年,花费了150多万元,出版了《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1—4辑,《吴文化知识丛书》1—4辑,《吴文化艺术丛书》1—5辑,《吴文化博览》小报81期,总成果达652万字,向外赠书9万余册。江苏省社科联向省里领导及全省各大市发了通报,给予充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

高先生的吴文化研究,有着独特的思维,独创的方式,杰出的创新,其功永不可灭。进入21世纪之际,高先生又有了新设想,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新的探索、剖析,以“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为指针,把吴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学术巅峰。

(载《江南论坛》2001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乱斗

    乱斗

    谁曾见江山万里,恣意江湖?谁又沉迷于迷金酒色,薄纱飞天?家国千万场,谁怕金戈铁马天下狂?江山多战乱,谁道又纵横儿女情长?只待云卷风舒时,金杯银盏,对酒当歌,再把过往浮生笑。
  • 重生在乾隆年间

    重生在乾隆年间

    讲述一个小人物重生于乾隆年间的故事。建立一个QQ号:2545018614
  • 沐瑾记

    沐瑾记

    沐瑾母亲离世,前世记忆苏醒,本想过着安乐等死的生活,谁知,追寻母亲留下来的脚步,一步步深入,一次次惊讶,一步步沦陷。后来来嫁与姬尘为妻,注定沐瑾这一生定不可能安乐等死。她要与他一起,并肩而行。姬尘,先皇的嫡长子,才华横溢,可惜遭人暗算,先是双腿残废,俊美面容被毁,后来更是太子之位被废,迁出皇宫,永居姬王府。
  • 胡大记事

    胡大记事

    主角穿越到五代十国后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出生入死,平定天下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小强的秘密

    小强的秘密

    小说以时间倒叙的方式,记录了主人翁五年前肖强失业后生活窘迫,一系列巧合被迫去打劫意外抢得巨额现款120万,五年后拥有财富爱情后却因为曾经的秘密耿耿于怀,最终在遭遇被打劫之后,放下一切去投案自首,却被告知,五年前并无人报案被抢120万,由此这个秘密成为肖强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
  • 容华谢后,女王觉醒

    容华谢后,女王觉醒

    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拥有着后知后觉的美丽。她,是女王,容华谢后,茁壮成长。他,是贵族,君临天下,怎会不可。他们,她们,浪漫青春,美丽校园。欢笑,坎坷,悲伤,磨难。他们无所畏惧,不再逃避,悄悄成长。
  • boss恋上你:只对你说爱

    boss恋上你:只对你说爱

    他们本来毫无交集只是那天出现的一个意外,就好似命中注定一般,他认定她是自己女人,他从未有过这种感觉,怎么会对这陌生女人有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林欣茵因为一个失误就让自己的一生发生了巨大改变,单纯的她甚至连自己怎会被他拐走,吃干抹净都还是懵懵懂懂,从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生、最后经历爱情的考验,与男主人公经历一段、不酸轰轰烈烈但也不平淡的爱情。其中的阻碍只是爱情中必经的插曲和点缀、坚持相守到最后才是真爱。
  • 希夷梦海国春秋

    希夷梦海国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许你浮华若梦

    许你浮华若梦

    十岁那年,她把失忆的他带回家,赐予他她的姓并给他起名。 三年的朝夕相处她以为他们之间已经达成了默契可一朝家族被毁,爹娘被杀哥哥们失踪,她被通缉而他则成为一国储君。 自那以后顾若梦明白这三年的时光不过是一场骗局,自那以后她决定一定要他付出代价。南浮华,被她救下南浮华认为是他这一生最幸运的事,既然救下了他那就要负责到底。 逃跑这是不可能的,毕竟救命之恩理应以身相许嘛。不会太虐哦!毕竟小虐怡情大虐伤身嘛。这是一部男主陪着女主一起成长的文。喜者入坑哦!
  • 天命神女超时空

    天命神女超时空

    最爱的男友被最亲的发小杀死?狗血,明月接受不了这种事实。手握时空怀表,拥有超时空能力,她穿越回到过去是想要改变未来,谁知道意外频生,穿得太过居然都到两千年前了!卷入大陆的法师之争,她竟被当做诱饵设计陷害。为求自保明月学习生存技能,其他算师几年都未必学会的法术她居然几天就能学会。攻击符隐身符瞬移符通通信手拈来,明月发现她总是能轻易穿越时空。原本穿越是为了挽救男友性命,到头来却发现对方只是个谋她财产博她名声的死渣男?而那个被她当成哥哥一样对待的发小身份居然异常尊贵,还偷偷喜欢她?为了她制作怀表,为了她身形消散,为了她轮回再生,为了她连接了千年的时空,为了她不知做了多少事情…… —— 推荐作者完结旧文《别扭总裁别后悔》请大家多多支持 推荐以作者为蓝本的新文《晨想青春回忆录》请大家多多支持
  • 惟愿山水不相逢

    惟愿山水不相逢

    那日,“听说结婚证能加学分。”她似是随口一说,惹他抬眉轻笑。他问道:“哦,是吗?”她置若罔闻,埋头工作。那日,她是用尽气力,对门外站着的他大喊:“我不愿再见你,你走吧,日后多保重。”门外的人默然离开,那扇隔绝两个世界的门,都没有再打开一丝缝隙。最初,她以为未来的时光能有他陪在身旁,可以免去孤苦,免受惊慌,可事与愿违。她失去所珍视的一切,选择逃离和放逐自我,希祈余生不再见到宋辰逸。他来,她便走;她走,他便追。最后,兜兜转转还是能再次遇见。再遇到,两人已经不是当初那样,那日,他放低身段,柔声问:你还好吗,景莳。
  • 幽兰苑秘事

    幽兰苑秘事

    幽幽孤山雪,仗剑绝崖中,崖柏知春意,独留一点青。“也许该来的总是会来,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徒儿,为师能护你一天是一天,余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总有那么一个人,在跋山涉水,马不停蹄,不顾风雨艰程,不顾天塌地陷,哪怕路遥马亡,也要千里迢迢来到你的身边。
  • 狂龙撼心

    狂龙撼心

    潇洒自我的蓝慕唐,一心一意想建造一座全上海最雄伟的桥!为了达成梦想,他甚至亲自下工地,却也因此认识了积极进取的岳秋珊。她好奇上流社会,而他刚好身处其中,两人就这么开始玩起“窈窕淑女”的改造游戏;反正他有自信,故事一定会按照他的版本进行,不料情节突然中途转弯,他开始觉得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