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6200000022

第22章 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人本、全面、协调、持续,其中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持续是由人本派生出来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全面是指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经济与政治同步改革、物质与精神同步建设;协调是全面发展的保证;持续就是要解决好当前和长远的矛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满足国民享受高等教育需求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全面协调不同地区、阶层、领域的人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统筹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存在、发展的基础;二是高等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和贡献,主要是提供高级专门人才、提供高水平科研成果与先进文化。我国要想成为知识经济强国,首先必须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转变。

2004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36所,在校大学生已达2000万人,高等教育升学率达到19%。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普遍存在,对改革、发展与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高等教育要勇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革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在维护社会经济和自身稳定、巩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在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事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更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教育体制。

二、统筹区域均衡与不均衡发展的关系

由于历史、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大学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而且这种不平衡和差距短期内还难以消除。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二是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现有的大学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大学数量很少。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之果,又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之因。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承认差距,积极努力,逐步缩小乃至消灭差距。一方面政府在制定发展战略以及有关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时,要正视这一现实,做有效的调整;另一方面我国在今后的高等教育管理中,还要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宏观调控,努力促进高等教育区域间的均衡发展,进而为社会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三、统筹不同类别、层次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横向类别来讲,有普通高等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机制上,则有公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以纵向层次来分,则有高职(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我国必须坚持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这是由我们的国情和高等教育资源状况决定的。从长远看,必须坚持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各类高等教育多形式、多元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不断增强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我国目前的综合实力和高等教育的现状决定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也只能是分层次逐步提高的。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多种机制、多种模式发展高等教育。根据我国总体经济实力、财力和其他方面的实际情况,在巩固、提高公办高等教育的同时,必须大胆进行办学模式的创新,特别要大力支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民办高等教育所占的比重,促进民办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

四、统筹数量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质量和数量交替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高等教育数量大发展时期,由于师资准备的不足,生源质量的较大差别,对学生不同要求的迁就以及校舍和设备的不足等,高等教育的质量必然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数量大发展以后,就需要有一段调整和整顿时期,也就是注重质量的时期,质量的提高又为数量的进一步增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目前,我国以多种形式举办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这无疑加快了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速度。但由于生源基础、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条件、办学管理经验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质量问题在一段时期内将会更加突出。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握好数量与质量、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之间的关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五、统筹当前、长远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历史的经验证明,高等教育如果不能取得自身内生态平衡和自身与社会的生态平衡,不仅使高等教育和社会面临危机,而且会给后代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既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从当前急迫需求和现实条件出发,优先解决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与改革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又要着眼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做好中长期规划,把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放在突出位置。高等教育在实现自身职能的时候,努力把当前与长远的需求统一起来,从而做出合理的理性的行为选择。当有限的资源与精力不能充分兼顾当前与长远多方面的需求时,必须认真权衡当前、长远与未来需求的轻重缓急,以有利于发展的眼光确定优先满足的需求。任何只顾当前、不顾长远,忽视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高等教育应具有超前意识,既要考虑到当前和近期的需要,又能预见到未来教育的变革,使其主动适应未来的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统筹常规、特色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要培养出创造性人才,自身必须进行全面的创新。首先,要创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转变以掌握知识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的观念,树立用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来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观念等。其次,要实施教学创新。教学创新是高等教育自身创新的核心,包括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的创新。尤其要抓好教学管理创新,因为教学管理创新是一切教学创新得以实施的关键,教育管理创新应从观念制度和组织创新抓起。第三,是教师角色创新。教师需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转换。第四是各项常规工作的创新。每一所大学都要科学定位,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对学校的期望等,来确定在什么领域、层次、地域范围做出自己的贡献。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为之培养素质更高、更具有社会责任感、更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因为,知识经济的内驱力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创造,而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则是在创新中不断变革、更新、超越。因此,高等教育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根本宗旨。

七、统筹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高级人才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中坚力量,是创建人类文明社会的“设计师”和“建筑师”,而人类文明社会的“设计师”若缺失创造物质文明的科学知识或创造精神文明的人文知识,都会使社会文明进步处于畸形状态,延缓其发展。新世纪高等教育要把以科学知识传授为内容的科学教育和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内容的人文教育统一起来,实行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作为现代人,应当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精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应当紧密结合,这是新世纪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人文精神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科学精神则是探求未知问题、实事求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精神。高等教育不能用人文精神去代替科学精神,也不能用科学精神去排斥人文精神,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也是由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我国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智商,还要有一定的情商,它主要指人文精神的修养。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会物化到失去自己的思维与感情。所以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才素质的和谐与均衡发展的目标,必须下决心改变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改变学生个性发展不足的现状。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的以人为本观

没有学习型社会就不会有小康社会,没有教育关怀就不能维护社会公平,学习型社会总归是学习者的社会,教育关怀终究是对人的关怀。所以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要适应和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改革。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主体动力是多方面的,但有几点却是根本的、内在的。

第一,教育的全球化趋势。1994年日本政府就已开始把“教育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作为重要课题加以研究,1992年美国提出“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近年来以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和教师的国际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科技、文化的相互融合与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各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第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变化。21世纪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全球化愈演愈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社会以及整个大学生群体,对高等教育改革需求的呼声愈来愈高,它自然成为高等教育变革的动力。

第三,高等教育自身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适应。高等教育要成为推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力量,就要改革与世界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体制、模式和方法。我国要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领域取得应有的位置,就应创建与这种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美国三大科学咨询团体提出的一份报告认为,美国许多大学毕业生无法从事有关新技术和新工业等方面的职业。报告中提出,要培养出“多面手的科学家”,而不是仅有狭窄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模的需求促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通才”的培养模式。在新兴的亚洲工业国家也提出了从培养“专家”到培养“杂家”的教育思想。“通才”教育不仅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促进了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推动着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大学不再是仅仅教授知识、研习理论的殿堂,而是对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陶冶完善的基地。

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改造教育的模式

国际高等教育走过了一个由英才教育到大众教育,进而向普及教育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形成的主要因素,一是社会公平思想的出现,它使人们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二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它使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装饰品,而是能够产生效益的投资。正是由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推动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而且是对社会及个人具有高回报率的投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就成为必然。同时,这也对大学教育本身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学校中出现了注重学生消费者的办学思想转变,强调“学生消费者第一”,这即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所谓“以学生为本”,首先,它明确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即学生作为消费者进入学校,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买方,学校则成为卖方;其次,它更加关注学生的权利,即学生应具有获取知识、选择专业、选择教师和安全保障等权利;再次,它提出了学校改革的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自身的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以往的大学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到了20世纪下半叶,高等教育在人的培养上强调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此后进而提出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即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再到提高素质,这标志着教育思想的一次次飞跃,它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培养教育的全过程,也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

同类推荐
  •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生动有趣的并且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树人文库-诠释一生的名人故事

    树人文库-诠释一生的名人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强迫症患者必读:乌托邦清单

    列清单强迫症患者必读。康夏:专栏作者,偏执病人,分类狂,绞尽所有脑汁为构筑美好乌托邦书写清单。关于书信的清单关于外太空的清单,关于盲人的清单,关于外国返乡者的清单,关于冯内古特的清单
  •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坚定的自控能力

    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培养坚定的自控能力

    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真谛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提到这个问题,可能许多青少年会首先想到身体健康,这是对的。但健康远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全部真谛所在。青少年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达到的重要的目的首先是:健康。人们常说: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但这种观点非常不全面。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经深化,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作出过如下的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人们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处于良好状态的这些内容。
热门推荐
  • 美男历险记

    美男历险记

    讲述了凉州四大美男,分别掌管着东南西北城,名为:吕东潇,郑南熹,夏北安,冷西楚。吕东潇为凉州凉王,位居至尊,外冷内热,处事不惊,遇事腹黑。夏北安为为文物家,掌管凉州财物,一心扑在金银珠宝之上,单纯天真。郑南熹,南城将军府,一代武官之后,性格阴险狡诈,骄横蛮夷。冷西楚,西城官吏府,专为百姓伸冤,一心为凉州着想,为人正直善良,魅力无限。
  • 决定一生的8种个性

    决定一生的8种个性

    书中讲述了青少年应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8种个性,包括独立自主、从容果断、坚定执著、谦逊诚实、标新立异。这些个性培养好了,青少年社会成为拥有良好个性的社会一员。
  • 剑统天澜

    剑统天澜

    大丈夫应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志。中州一战后,家人被杀,王朝崩塌,少年杜云不小心激发了木剑,逃过一劫。与此同时,杜云也彻底失去记忆。最终只身一人手持三尺长剑踏上了寻找记忆的道路。
  • 娇俏美后:邪夫强势宠

    娇俏美后:邪夫强势宠

    传闻相府千金一病二傻,无药可医,却是先帝钦点皇后,非死不得悔婚。入宫当皇后?她实在没兴趣!宫里赚银子?想想流口水!没事推妃子下池塘洗澡,闲来将王爷暴打一顿,空了在皇帝面前玩自黑,日子简直过得爽歪歪。可是最近她发现,某人似乎看出了她扮猪吃虎,体弱心黑?!大婚当夜,某人上榻,她假装重病:“皇上,臣妾实在体力不支,恐怕无法侍奉。”某人似笑非笑:“无碍,朕体力充沛,倒是乐意代劳!皇后尽管舒适的躺好,不用客气……”
  • 暗港

    暗港

    世间丑恶,除了那个巷子,还有谁值得,谁甘愿生来平凡,灰暗的世道让女孩沉沦,无牵无挂的人生又该怎样度过。愿她涅槃归来仍不忘初心,不曾一派荒凉……《暗港》
  • 如果爱情已到来

    如果爱情已到来

    同居第一天,就被某个起床气爆发的女人骂了一顿。“你有完没完!”这还能忍?于是李二少奋起反击了:“没完啊,所以你要去举报我扰民是么?门口在那边。慢走哈!”只是你确定不是死缠烂打外加柔情攻势?李二少:“哼,脸重要还是老婆重要?当然是老婆重要!”李二少出马,面瘫老婆也得乖乖就范啊!
  • 陌婷传之樱花下的爱恋

    陌婷传之樱花下的爱恋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平凡的大学生,从小做着非凡的梦,随着年龄的增长,梦越来越清晰,梦里男的如同九天神袛,女的倾国倾城,学校后面有一颗樱花树(音:不是只有日本才有樱花哦!)她只不过在樱花树下睡了一会就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这还算好的偏偏还穿成了一条小蛇妖,这换做是谁都会彻底的在风中凌乱了吧!她在紫阳之禁遇见他便注定......。
  • 斗魂世纪

    斗魂世纪

    我们拥有思想,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为何拥有思想;我们想要有意义的活着,但我们却不知道意义是什么;我们想要生存,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如何逃脱死亡。
  • 血瞳幽轮

    血瞳幽轮

    一个男人,一群伙伴,一段传说。惊险刺激的遗迹探险,唯我独尊的霸道登场,威力非凡的属性战技,曲折回肠的帝国政治,罕见珍惜的魔兽战宠,商海的奇迹传说。
  • 谢谢你曾带给我光

    谢谢你曾带给我光

    遇见你,是我的幸运。。成为你的初恋,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