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1900000006

第6章 欧阳修传(5)

当朝宰相贾昌朝和陈执中,是欧阳修在庆历新政中一再攻击抨弹的守旧派人物,他们都想借这个机会打击欧阳修。谏官钱明逸投其所好,上书弹劾欧阳修与甥女张氏通奸,而且霸占张氏家产。朝廷委派三司户部判官苏安世重新审核,于是按照钱明逸的劾章和所谓的张氏“口供”定案。不久,朝廷又派遣内侍供官王昭明复核案情。两位宰相之所以推荐王昭明监督查核此案,是因为欧阳修刚刚得罪过王昭明。这次出使河北,朝廷本要欧阳修与王昭明一道出行,欧阳修却羞与为伍,说:“我作为侍从官出使河北,按照朝廷旧例,没有与宦者同行的道理。我感到羞耻!”贾、陈二相想让王昭明对欧阳修实施报复。殊不料,王昭明复核案牍时,大吃一惊,说:“我王昭明侍奉仁宗,仁宗没有三天不念到欧阳修。如今这般定案,显然完全是迎合两位宰相,想加大罪与欧阳修。案情一旦澄清,我可吃罪不起。”苏安世听了,也害怕起来,不得不恢复孙揆当初审讯的案情。奏报朝廷时,他们只是劾奏欧阳修使用张氏遗产购买田地,却登记在欧阳氏门下。两位宰相为此大发雷霆,降黜了苏安世和王昭明,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据此定罪。八月二十一日,欧阳修落龙图阁直学士,罢河北都转运使,以知制诰出知滁州(今安徽滁县)。

九、再贬滁州

庆历五年(1045)深秋,欧阳修从定州望都县(今属河北)东南的阳城淀畔出发,赶赴贬谪地滁州。船只在河南荥阳北部进入汴河。

滁州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山高水清,地势险峻。这里地僻事简,民俗淳厚。欧阳修被贬至此,正好悠游山水。

滁南有座丰山,山势一面高峰,三面竹岭。山前竹林中,隐隐流出一股清泉,名叫紫薇泉。初夏,欧阳修踏着小径,找到了丰山紫薇泉的源头。还在山间疏泉筑亭,名为“丰乐亭”,并写了《丰乐亭记》。

丰山偏西,另有一座景致优美的琅琊山。欧阳修常携酒往游,流连忘返。山间的清风拂去他身上的尘垢,酿泉的流水濯除了他心头的烦恼;山林的逸趣感发了他无拘无束的本性,大自然的神韵唤起他奔腾洋溢的激情。他常常哼着山歌,和当地老人一起漫步,或在山泉的清响中,与宾客们对弈。他用九射格游戏代替酒令为朋友们助兴,自己也陶醉在美酒和山光水色之中,忘记了负谤遭谪的羞辱,忘记了自己还是一州之长,甚至忘记了刚满四十的年龄,自称为“醉翁”!索性连亭子也叫做“醉翁亭”。在他酒醒之后,又一口气将山间朝暮和四时景色,以及滁人与自己的游乐,挥笔成文,并请人刻于石上,这就是著名的《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所反映的,是欧阳修在滁州生活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不同于朝堂上下的角逐,也不同于西京幕府里的宴饮,而是暂时摆脱了世俗纷扰的一种恬静生活,是欧阳修用他“与民同乐”的理想彩笔描绘的一幅写生图画。作者的笔触或许不免于夸张,但那种和谐优美的气氛与诗一般的情调,仍给人以轻松、欢乐的享受。而作者自己那受伤的心灵,也由此获得慰藉。

据朱熹说,有人曾买到这篇散文的初稿。其开端原是叙列四方诸山,共数十字,后来修改,统统删去,只剩“环滁皆山也”五字。劈头而起,突兀不凡。朱熹赞叹这番修改,说是“改到妙处”。《醉翁亭记》不但剪裁得体,铺排有序;而且笔墨清隽,语言酣畅。对于滁州四季景致的刻画,又不同于《丰乐亭记》。秦少游说它是赋体,却无丝毫雕琢痕迹。它全篇虽采取同类句法,即前半句叙述或描写,后半句就前半句进行说明;但各句都有变化,不显雷同。它一口气用了二十一个“也”字,虽未免造作,但音美韵长,令人一唱三叹。创意立法,前所未有。如果说,韩愈的文章象澎湃的浪涛和滚滚的潮头,那么,欧阳修这样的散文,便是潋滟的秋波和澄彻的春水,委婉清浅,越发衬托出一种雍容的气度。

《醉翁亭记》在当时已广为流传,一位任太常博士的音乐家沈遵,甚至被它吸引到滁州来。他将自己的观光和体验,回去谱成琴曲,创作了《醉翁吟三叠》,又称《醉翁操》。节奏疏宕,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十年之后,欧阳修在奉使契丹途中,与沈遵重晤。夜阑酒半,沈遵又再次为他弹奏。后来,欧阳修与梅尧臣一起,为该曲填了词,还写下《赠沈博士歌》。欧、沈死后,庐山一位道教乐师崔闲,又请苏轼重填新词,到处传唱。欧、苏之词尚存,可惜沈遵的琴曲却失传了。

欧阳修在滁州时,也常有一些人慕名而来,向他请教古文。他对那些确有才志的后学,总是乐于为他们延誉,使他们“成就美名”(《梦溪笔谈》卷十五《艺文》)。在这些后学中,除章生、王向、孙秀才、徐无党和徐无逸兄弟外,还有一位江西秀才曾巩。曾巩(公元1019-1083年)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他第一次给欧阳修写信,是在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庆历新政”期间,他曾将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欧阳修看。这次来滁州,又将王安石的作品当面呈送欧阳修。欧阳修读后很欣赏,准备将其选入正在编辑的《文林》之中。但是,他发现王安石的思路不够开豁,作文有些机械模仿孟轲与韩愈,还存在着自造生僻词语的毛病。他表示很想见王安石一面,帮助他开阔文路,克服缺点。曾巩后来将欧阳修的意见转告王安石,王安石也完全接受了这些宝贵意见。

欧阳修贬往滁州时,梅尧臣曾寄给他一首长诗,诗中说:“仲尼著《春秋》,贬骨常苦笞。后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宛陵文集》卷二十六《寄滁州欧阳永叔》)梅尧臣这时年近五十,诗名虽愈来愈高,生活却仍然穷困不堪。对于自己的诗稿,他也往往不大收拾。其中一部分作品,还是妻兄之子代他整理成十卷,请欧阳修作序。欧阳修在这篇序言中,阐述了他关于诗歌的重要理论: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梅圣俞诗集〉序》

这是欧阳修认识上的又一进步:穷困的生活和苦难的遭遇,不仅是许多诗人共同的命运;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诗歌创作的主要源泉。他指出,并不是作诗能让人贫苦,而是艰难的境遇使诗人的抱负不得施展,于是,便不能不将内心蕴藏的情感,设法用最准确和巧妙的语言表达出来。他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的卓越评断。这就把过去被颠倒了的因果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从而也在关于社会实践对文学创作的决定性问题上,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穷而后工”论是欧阳修继白居易之后,对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重要贡献。它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欧阳修这一时期的诗歌,如《题滁州醉翁亭》、《谢判官幽谷种花》、《答吕公著见赠》、《游琅琊山》、《班春亭》等,也大都具有新的特色:一方面吸收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将诗歌散文化、议论化。另一方面,又在保持韩诗雄伟气魄的同时,避免了韩愈用语险怪的缺点,形成了平易晓畅、洒脱清新的风格。可以这样说,他的“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其实并不仅仅是从梅尧臣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这中间,显然也包含他自己的创作实践在内。假如要说“庐陵事业起夷陵”的话,那么,夷陵的确也只是一个开始;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获得成功的主观条件,是在他“十年困风波,九死出槛阱”的长期逆境里逐渐积蓄起来的。而当某些客观条件也接近成熟的时候,这一运动的高潮便快要到来了。

十、移镇扬州

庆历八年(1048)二月二十二日,欧阳修到达扬州上任。

扬州是江淮名镇,大运河纵贯南北,并与长江在南部边境相交叉,自古以来是我国东南水陆交通枢纽。它又是当时淮南路大都督府所在地,滁州只是它辖境中的一个州郡。欧阳修经历两年多贬谪生活以后,能够迅速量移扬州,这是朝廷对他的恩遇。对此,他感激涕零。

欧阳修来到扬州,接替张奎的职务,继承的却是韩琦的政治措施。庆历新政失败后,韩琦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庆历七年(1047)五月徙知郓州(今山东东平),接着又改知成德军(今河北真定)。

闲暇之日,他便到竹西亭、昆丘台、蒙谷和大明寺等处游览,观赏无双亭上那天下无双的琼花,品尝美泉亭著名的井泉水味,写下《答许发运见寄》诗和《大明水记》。在大明寺侧,他撤去废屋,辟建阔爽的新堂。这新堂据蜀冈,临邗江,左右竹树相间。凭栏南眺,江左诸峰都好象拱列檐下,宛然与楹廊齐肩。他将这新堂题名为“平山堂”。

入夏,欧阳修携客来平山堂纳凉,赏荷啸咏,竟夕而返。他还在堂前亲植柳树,人称“欧公柳”。

欧阳修在扬州不到一年,发了眼病。后来经年不愈,终成宿疾。他年方四十三岁,已经是鬓须皆白,眼目昏暗;加以慈母垂老,羸病厌厌,便请准移调小郡颍州(今安徽阜阳),作知州事。

颍州旧称汝阴,在颍水与淮河之间。这里不仅民淳讼简,物产丰美,土厚水甘,气候温和;境内的西湖更是风景绝胜,甚至可与杭州的西湖相竞。欧阳修到颍州的第二天,就来到西湖之滨,一边种瑞莲和黄杨,一边想好一首诗,准备寄给友人:“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随。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卮。”(《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运许主客》)他在晏殊开修的西溪上架了三座小桥。这些桥使他忆起扬州,而他甚至觉得西湖的碧波比扬州的山水更美:“菡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西湖戏作示同游者》)但可惜眼病常常苦恼着他,使他不能尽兴领略这绮丽风光:“行揩眼眵旋看物,坐见楼阁先愁登。”(《伏日赠徐焦二生》)

这年二月,东京饥民暴动,西线辽夏开战。欧阳修被升为礼部郎中。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欧阳修改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他在秋暑中溯颍水,过陈州,到商丘赴任。途中写信给朋友说:自从过了界沟,地土卑薄,桑柘萧条,才越发觉得颍州真是一片乐土,令人眷念呵!此后,他写了十馀篇“思颍诗”,并约梅尧臣将来一同退居颍州:“行当买田清颍上,与子相伴把锄犁。”(《寄圣俞》)

从贬滁、守扬、知颍,直到留守南京,近十年间,他的朋友尹洙、苏舜钦、范仲淹等,都相继物故。欧阳修怀着悲痛,为他们写了墓志和祭文。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欧阳修的母亲郑氏病逝。他服丧返颍,次年又扶柩回吉州归葬。

欧阳修这一时期在诗歌方面的重要作品,有《喜雨》、《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寄生槐》、《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鹦鹉螺》、《食糟民》、《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等。《食糟民》反映了农民的痛苦生活,也表现了诗人的不安心理:

田家种糯官酿酒,榷利秋毫升与斗。酒沽得钱糟弃物,大屋经年堆欲朽。酒醅如沸汤,东风来吹酒瓮香。累累罂与瓶,惟恐不得尝。官沽味村酒薄,日饮官酒诚可乐。不见田中种糯人,釜无糜粥度冬春;还来就官买糟食,官吏散糟以为德。嗟彼官吏者,其职称长民;衣食不蚕耕,所学义与仁。仁当养人义适宜,言可闻达力可施。上不能宽国之利,下不能饱民之饥。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

官府从农民手中征收糯米,役人酿酒,又以酤酒专卖博取厚利。升斗计较,秋毫不遗。官吏们整日饮酒作乐,把酒糟弃置于破屋。种糯米的农民在冬春之际断炊,连稀粥也喝不上,只好找官府讨买酒渣充饥。官吏们把酒糟散卖给农民,还自以为办了好事。他们的行为和他们所学的仁义,不啻相去十万八千里!欧阳修用对比的手法,揭露了官府对百姓的剥削和官民之间的尖锐对立,给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以有力的鞭挞。全诗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有自责。七言、五言、三言相间,又连换七、八韵。显得真切而生动,平易而深刻。在欧诗中,这是具有较高现实主义价值的佳作。

十一、重返朝廷

至和元年(1054)五月,欧阳修丧服期满,朝廷立即恢复他原来的官职。他本来打算等待秋凉以后进京,由于朝廷一再敦促,只得冒着烈日酷暑启程。船过陈州(今河南淮阳),镇安军节度使程琳殷勤款留欧阳修一家,连续几天为他们接风洗尘,然后才给放行。抵达汴京,已是六月一日。

上朝觐见的时候,仁宗看到阔别十载的欧阳修,简直不敢相认。当年风华正茂的庆历谏臣,如今须发斑白,两鬓苍苍。他不由得恻然动心,询问欧阳修在外几年,今年多大年纪,显得格外关怀备至。

七月十三日,根据仁宗的旨意,朝廷授欧阳修权判流内铨。流内铨是吏部的官署。判流内铨一般以御史知杂以上的官员充任,它的职责是掌管文官从初仕到幕职州县官的铨选、差遣、考察等事务,具有一定实权。这时候,朝廷上下官员,大都是反对庆历新政才上台的。他们忌恨欧阳修重新得到进用,更担心欧阳修等人一旦被重用,将危及他们的仕途。因此,他们勾结在一起,形成一股排斥欧阳修的政治势力。

有人伪造欧阳修的一份奏疏,内容是请求仁宗淘汰那些依仗恩宠、谋求私利的宦官。这份伪造的奏折在京师广为流传,朝廷内外,议论纷纷。宦官们对欧阳修咬牙切齿,他们暗中勾结朝臣,多方搜寻欧阳修过失,伺机打击报复。

不久,一个叫杨永德的宦官终于找到了一个把柄,向欧阳修发起了一场攻击。事情是这样的:翰林学士胡宿是欧阳修的好友,他的儿子胡宗尧按例由吏部铨选,改任京官,仁宗批示说:此人曾经犯法,只准“循资”。所谓“循资”,指任官自下而上顺次递升,依格铨授,不得逾越。几年前,胡宗尧在常州推官任上,因为知州擅自将官船借人,胡宗尧受到牵连,也挨受处分。在仁宗召问时,欧阳修指出:胡宗尧当年只是受长官连累,罪责不大,而且事隔多年,根据考任条例,可以调任京官。宦官及欧阳修的政敌们群起而攻,指责欧阳修徇私枉法,庇护朋友的儿子,侵犯皇帝的权力。七月二十七日,朝廷罢免欧阳修的判流内铨,让他出知同州(今陕西大荔)。

欧阳修出守同州的消息传到宣城,梅尧臣还在家里守丧。他不胜感慨,寄赠一首诗歌,题目为《闻永叔出守同州寄之》:

冕旒高拱元元上,左右无非唯唯臣,独以至公持国法,岂将孤直犯龙鳞。茱萸欲把人留楚,苜蓿方枯马入秦,访古寻碑可销日,秋风原上足麒麟。他批评仁宗身边尽是唯唯喏喏的佞臣,容不下正直敢言的欧阳修。宽慰老朋友出守陕西,访寻古代金石碑铭,足以安闲消磨时日。

朝廷许多正直臣僚,纷纷挺身而出,请求挽留欧阳修。因胡宗尧案由判吏部南曹改官同知太常礼院的吴充,上疏替欧阳修辩说。他说:“欧阳修因为忠诚正直,所以擢拔为皇帝侍从,不应该因谗言而放逐。如果皇上认为我是出于私情而论救欧阳修,那么,我愿意与他一道受贬谪。”奏疏上呈后,没有回音。

同类推荐
  • 血染的王冠

    血染的王冠

    本书围绕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过程中发生的争斗乃至血腥屠杀,叙写了齐恒公、秦始皇、李世民、朱棣、慈禧太后等人登上帝王宝座的血色过程,充分展示了帝王厚黑学的荒诞、嗜血、无情与黑暗。
  •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他是一部“历史书”,擅长文物鉴定,被誉为国宝专家;他主编的《国宝》,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朱家溍传》讲述他出生相国世家,却蜗居陋室,与家人多次捐赠收藏,一次捐赠即过亿元。
  • 孟祥民

    孟祥民

    孟祥民是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征途中涌现出来的好干部,是中宣部推出的全国重大宣传典型,是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李克强总理说,孟祥民同志的高尚情操,树立了新时期环保卫士的形象。张洪兴编著的小说《孟祥民》以孟祥民为原型,讲述了孟祥民和他的战友、同事等基层的环保执法人员,如何在环保工作与经济发展、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家庭与事业等诸种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凭借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用他们的奉献敬业精神,达到了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崇高境界的故事。在突出孟祥民形象的同时,还塑造了模范的群体形象。《孟祥民》的时代感强,理念新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乔布斯给世人留下了什么

    乔布斯给世人留下了什么

    苹果教父乔布斯的传奇一生,究竟给世人留下了什么?是的,这才是乔布斯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财富:他给世人留下了无法复制的苹果神话,他给世人留下了无懈可击的经营理念,他给世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创新思维,他给世人留下了无往不胜的人生启示……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
热门推荐
  • 雨知你

    雨知你

    网络作家×顶级流量男星五年前江知怡借出去一把伞,带回一段感情,五年后在欧洲某个小镇上,贺喻紧紧抱着她,生怕她再次跑了……
  • 今天笙老板输了嘛

    今天笙老板输了嘛

    “单挑”墨笙兮每次和楚安打都会输。“你能不能不要老跟我单挑,恋爱他不香么?”终于有一天楚安受不了了。墨·无情·笙兮坚决拒绝。“让我赢就行。”打着打着就不小心混了个kpl冠军。一天记者问楚安“请问拿到冠军那一刻你在想什么呢?”“想谈恋爱。”楚安不假思索【因为太懒,所以更新肯定不会太快】
  • 因祸得夫

    因祸得夫

    江东城,娱乐圈导演一枚,社会关系紊乱,男女关系复杂,自恋症晚期,兴趣画春宫图,看狗血剧本,喜欢的歌曲会单曲循环一周,自称青春年少,魅力四射,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俊才,以戏谑他人为主要的生活乐趣。孤女唐蜜,大一女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邂逅”了极品公子哥江东城,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人彼此的人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为了寂寞也好,为了报复她年少时便爱慕的同桌暮北与别人茌一起也好,她成了他的女友,从此开始了惨无人道被蹂躏的生活。
  • 扑倒傲娇总裁:娇妻怎可不认账

    扑倒傲娇总裁:娇妻怎可不认账

    某女招聘:“会做饭否?”某妖孽答曰:“不会”某女再问:“会做家务否?”某妖孽答曰;"不会”某女无奈;“吃饭会否?”某妖孽回答:“会!”某女大怒:“要你何用?”,一脚踹出办公室。某妖孽揉着屁股,“人家身娇体弱易推倒,帅气多金有担当”,说着眨了眨桃花眼,“用处,自然是你用一用便知道了”某女无奈扶额,老天,快降一道雷把这个傲娇妖孽劈正常吧.某年某月某日,某女大惊:“这是什么?”某妖孽君嘿嘿一笑,“你的卖身契啊!”“什么?这不是我昨天我和青枫签的合同么?”看着某妖孽君奸诈的表情,某女瞬间反应过来:“啊,江毅寒你这个混蛋”
  • 军事忠诚

    军事忠诚

    在军区作战部当参谋时的陟辉,无论才华、品德、形象,都堪称一流。他是我军首批国防大学联合战役硕士,在作战部跟随首长下部队,无论走到战区哪个位置,该处的兵要地志,无不能从这位年轻参谋那里得到精准回答。首长们评价,这样的硕士名副其实。那时,没有人怀疑陟辉将来会当不上将军。陟辉由参谋、处长,到作战部副部长,在领率机构工作和重大军事任务中显示了突出才能。但因为年龄、位置等原因,他没有当上作战部部长,也错失到作战部队当师、长的机会,而被任命为一个位置较偏僻的军分区的司令员。
  • 问海海不语

    问海海不语

    史上最虐心小说,没有之一。十二年前的惨剧在他与她之间种下了深仇大恨,十二年后重遇俩人用尽各种卑鄙下流手段去报复对方,他以辱虐她为乐,她以取他性命为终极目的,然而相恨相杀的最终结局却是谁也逃不过,当花已谢,当雾散去,当伊人已逝时,一切经已追悔莫及。本故事从头到尾充满着灰暗、痛苦和绝望,爱与恨情与仇在他们之间苦苦纠缠,用悲伤和眼泪谱写成一首恋爱悲歌。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海明威之所以被称为“文学巨匠”,在于他把读者带进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让人类能够尽情地认识自己,并在生活中汲取改善人生、陶冶情操的美好愿望和力量。没有文学的世界必定是个野蛮、荒凉的世界,而海明威就以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语言表现手法赢得不朽的声誉。
  • 尚武大明

    尚武大明

    有人说大明亡于流寇,有人说大明亡于异族,有人说大明亡于天灾,更有人说大明亡于党争。大明亡国的原因,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可是,对于张武来说,大明亡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失去了尚武精神。大秦时期,人人从军入伍,贵族发于行伍,大秦锐士横扫天下,震慑匈奴。汉唐时期,武风强盛,文人以投笔从戎为荣,华夏扬威天下。大明初年,大明将士驱逐鞑虏称雄四方。到了明末,文贵武贱,文人统兵,当朝大将可以被文官肆意欺凌杀戮,普通士卒生活朝不保夕,好男不当兵,备受歧视。当年的尚武精神,早就被磨灭了。“想要挽救华夏,不但要驱逐鞑虏,更是要找回当年华夏的尚武精神,这个是我一个赳赳武夫的责任!”张武说道。
  • 今天又被催更了

    今天又被催更了

    没遇到主编的时候,夏甄每天过得很快乐,直到责编出差后……主编:【什么时候上架?】夏甄回复他:【再等等,现在谈还有些早。】主编回复也很快:【新版客户端这次有新加功能,推荐漫画在精选tab页面展示,要求漫画是上架的,公司这边有意推荐你的漫画。】夏甄:【什么时候推出新版?】……陆子昱放下水杯,给她回复:【8月20号左右】不一会,夏甄回话:【那还挺早的,20天呢,我尽量每周更新。】陆子昱:【只是每周都更新?更新多少?】夏甄:【25页吧……】后来……夏甄:“我今天能不更新吗?”陆子昱:“不能。”论每天都有一个在线催更的主编,夏甄内心咆哮:我能弃稿吗?!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是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的结项成果。全书约56万字。《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西方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勾勒与审视,显示马克思主义文化从通释文明、教化启蒙、意识形态批判,再到生活方式和生产关系及消费社会解剖等诸多层面的辩证关系。作者关注不同历史时期凸显的理论重点,也关注同一重点在其他时期中的发展。全书分为七个板块展开叙述,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第二国际和列宁的文化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思想、文化研究的轨迹、后工业时代的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的著作非常稀见,本书可谓是填补学术空白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