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85300000017

第17章 晏欧词风与令词创作群体(3)

词人晚年情怀,衰颓困苦。钱惟演对仕途有浓厚的兴趣,一生以未为宰相而遗憾。他的阿谀奉上,其效果适得其反。太后听政时,钱惟演就因与太后攀亲备受舆论攻击,被赶出朝廷,仁宗亲政后更是屡受打击。难怪词人晚年心气不顺畅。这首词就是在这样心境之下的创作,是仕途挫折时内心困苦愁怨的抒发。词人在春天时节,面对“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的美好景色,所产生的竟然是愁苦意绪。春天来临之后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景色,都仿佛在搅乱词人的心绪、牵引出词人的愁怨。人生得意之际,面对明媚春光,意气风发,那是一种情景。这一切词人以往曾经欣赏和享受过,同时也失去过。当词人再度拥有春天美景时,就担忧“绿杨芳草几时休”,这种担忧竟导致“泪眼愁肠先已断”。换言之,人生不得意之际的春色只能牵引出对往日的回忆与留恋,当然就增加了眼前的痛苦。情急之下,词人不禁无理地责问“绿杨芳草”何时了结,也就是说恼人春天什么时候才能过去,这一问也就问出了内心愁苦的深度。下片解释愁苦的缘由。词人将一切的根源都推托到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衰老上。每次览镜,都要为此惊叹。剩下唯一的解脱方式就是频频高举“芳尊”,借酒消愁。然而,只恐“举杯浇愁愁更愁”。依据词人眼前的心境,这是可以推想而知的。于是,语尽意未尽,绵绵愁意溢于言外。词人所写之愁,其深度要远远超过寇准词,其间应该渗透了词人仕途颠簸的感受。这首词与王禹偁的作品同样显示出向“言志”靠拢的创作倾向。词人虽写愁苦之意,但与五代十国词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词中没有那种绝望哀痛的没落感与沉重感,钱惟演只是平常叙述而来,毕竟词人生活在一个平和的年代。

其四,写友人之间的送别情谊。

设歌舞酒宴,送别朋友,在宋代是十分寻常的。酒宴间因此有所创作,寇准《阳关引》云: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这首词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意,但词人结合自身体验,将情景打并在一起,宛同己出。开篇把视线引向“故人”远去的边塞,并通过“渭水波声咽”从侧面加以烘托。中间改写王维诗语,错落起伏,跌宕有致。最后又用“共明月”一句,把相隔两地的真挚友情绾结在一起,构思较新颖,境界也较豪放开阔。词人以友人为思念的对象,情调凄悲但不哀艳。《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称此词“语豪壮,送别之曲,当为第一”。就是因为送别思念的对象不同带来的词风转移。经寇准的改写,王维的诗歌以长短句的形式出现,更易于合拍歌唱。此外,这首词不作代言体,直抒胸臆,近似南唐风格。

其五,写男女相恋艳情。或酒宴间送别,依依不舍;或别后思念,牵肠挂肚。

这类在“花间词人”手中得到集中表现的题材,在北宋初期聊聊的几首词作中,也有比较集中的体现。寇准、林逋、陈亚诸位词人,在这方面都有较好的词作传世。寇准《踏莎行》云: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这是一首代言体,代闺中寂寞女子言情。在春末时节,春天的美丽即将过去,闺外渐趋寂静。闺中则独自一人,离别已久,“离情杳杳”;音信全无,“密约沉沉”,每日里叫人思恋不已。闺人因此长期无心梳妆,“菱花尘满”;终日“倚楼”凝望,惟见“长空黯淡连芳草”。词中所写是典型的“花间”题材:寂寞思妇,无心梳妆,终日倚楼。与温庭筠词相比,少了一些朦胧与精致,多了一分流畅与随意。

林逋的《长相思》是北宋初期写男女离情最出色的作品,词云: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杭州市)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不慕荣华富贵。他曾在江淮一带漫游,后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足不到城市。转运使陈尧佐以其名闻,真宗诏赐粟帛,长吏随时劳问。他终身未婚娶,喜欢种梅养鹤,人们说他“梅妻鹤子”。死后,宋仁宗赠给他谥号为“和靖先生”。存《林和靖诗集》四卷,《补遗》一卷,《全宋词》辑录其词三首。他的诗清淡高远,以《山园小梅》之咏梅最为有名,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家喻户晓的名句。这首七律还被当作《瑞鹧鸪》词来传唱。

林逋终身未婚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经历过男女****,这首词体验之真切、构思之新颖,确实是有感而发。词写两情相悦的男女双方难舍难分的送别以及别后的刻骨相思。上片写行人坐船离去,一程又一程,两岸青青山色在迎接着离人,它们哪里知道这对情人内心的离别之情呢?敦煌曲子词中有《浪淘沙》写别情说:“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此词的构思从中脱胎而出,却更加含蓄精练,气质文雅。下片写分别时刻终于来到了,两人再也忍不住咽下无数次的泪水。“罗带同心结未成”,写美满的情感终于落了空。罗带,是丝织的带子;同心结,指罗带打成结,象征定情,结成婚姻。潮平,指潮水涨满,正待开船,暗示不得不从此分别。词以抒情为主,词中的山水在词里只起比兴与暗示作用,并不是作者着意刻画的对象。词中叠句的节奏、比兴手法的运用、构思的巧妙,都汲取了民歌的风韵。这样的作品,在格调上与中唐以来文人学习民间所填写的小令相近,而与“花间”香软作风异趣。白居易也有一首传播人口的《长相思》,词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两相对比,可以清楚看出二者之间的一脉相承关系。

陈亚还是以自己擅长的手法写艳情,即巧妙地以药名入词,使歌词多了一丝谐趣。他以药名写闺情保留至今的有三首《生查子》,其一云: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槟郎读。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时菊花时,尤未回乡曲。

采用谐音等方式,词中涉及的药名有:相思子、薏苡、白止、苦参、狼毒、当归、远志、菊花、茴香等,内容方面不见新意,写作上别具一格。据记载,陈亚“性好谐谑”,他写相思闺情,就向俚俗作风靠拢。如云“拟续断朱弦,待这冤家看”等。

其余的,还有颂圣如“南阙万人瞻羽葆,后天祝圣天难老”(丁谓《凤栖梧》)、咏物如“黄菊一丛临砌,颗颗露珠装缀”(李遵朂《望汉月》)等题材词作。

二、“此尤可怪”之解读

对北宋初期十多位词人的30多首词做了大致梳理以后,就可以进一步探求该时期歌词创作极度萧条的原因了。

“词为艳科”,最初,词是为了配合歌舞酒宴间流行音乐之演唱而创作的。由“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柔声歌唱。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宋人云:“词主乎淫,谓不淫非词也。”(方莘《方壶诗余自序》)词的主流创作倾向,与儒家的文学创作理念背道而驰,故备受压抑打击。只有在一个享乐成风、儒家道德评价体系不被人们所看重的社会环境里,词人才能寻找到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机会。这是唐末五代词兴盛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换一句话说,北宋初期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歌词创作的萧条衰落。

“学而优则仕”,已经成为古代知识分子体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理想的唯一途径。除非时代极度混乱、国家政权濒临颠覆或更替频繁的时候,知识分子不知“仕”于何朝何地,才会群体性地放纵享乐、得过且过。大一统国家政权一旦重新建立,封建社会次序得以恢复,知识分子群体当然会惯性地回到“学而优则仕”的轨道上来,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标准规范自己,重新约束个人的言行,力求在新的朝代新的政权中有所作为。这是赵宋政权建立以后知识分子群体的必然反应。

唐末五代,士风败坏。世人寡廉鲜耻,唯利益之所趋,少道义之所存。欧阳修对此感慨良多,云:“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搢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五代割据军阀,鄙视教育和文化,甚至取消了科举取士制度,代之以恩荫制度,倒退到南朝门阀时代。范仲淹说:“钱氏为国百年,士用补荫,不设贡举,吴越间儒风几息。”江浙地区,五代之时“儒风几息”,边缘地区,可想而知。北宋初年,承五代旧习,士风衰弊。赵宋代周而起,除了军事统一南北、恢复国内经济、重建国家制度等要务以外,弘扬士德,改变士风,也是当务之急。宋代帝王“与士大夫治天下”,士风盛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宋代从君王到士大夫都致力于士风的建设。

朝廷的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弘扬儒家伦理道德准则,通过学校、科举等多种途径推广儒家思想教育,建立新一代的士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载:“周世宗之二年,始营国子监,置学舍。上既受禅,即诏有司增葺祠宇,塑绘先圣、先贤、先儒之像。上自赞孔、颜,命宰臣、两制以下分撰余赞,车驾一再临幸焉。”其时,士大夫亦在这方面多有努力。范仲淹《田公墓志铭》载田锡事迹,云:“至桐庐郡,以吴越之邦归朝廷未久,人阻礼教,邈如也。公下车,建孔子庙,教之诗书,天子赐《九经》以佑之。自是睦人举孝秀、登搢绅者比比焉。”范仲淹《贾公墓志铭》载贾昌龄事迹,云:“时天下学校未兴,公修本邑孔子庙,起学舍,俾邑之秀民群居焉,公旦暮往劝导之。”统治阶层和士阶层的共同努力,使北宋初年的士风很快有了较大转变,王禹偁总结说:“国家乘五代之末,接千岁之统,创业守文,垂三十载,圣人之化成矣,君子之儒兴矣。”(《小畜集》卷十九《送孙何序》)

士风的转变直接影响到文风的转移。北宋初年文人“以写作‘古文’相号召,主张文由道出,想重建儒家的‘道统’和‘文统’,以矫舍本逐末之弊。”这种努力颇见成效,姚铉自豪地说:“我宋勃兴,始以道德仁义根乎政,次以诗书礼乐源乎化,三圣继作,晔然文明。……天下之人始知文有江而学有海,识于人而际于天,撰述纂录,悉有依据。”戴复古也有类似的总结:“风骚凡几变,晚唐诸子出。本朝师古学,六经为世用。诸公相羽翼,文章还正统。”

北宋初年士风、文风的改变,“文章还正统”之创作风气的逐渐形成,非常不利于“主乎淫”之歌词创作。文人们自然地摒弃淫乐享受之表述,追求言志咏怀之表达,在创作中形成新的潮流。以留存下来的十几位词人的三十余首词作而言,写艳情的只有八首,大约占存今作品的四分之一。即使有部分作品因通过“自扫其迹”等手段销毁而失传,词作数量还是少得可怜。这与“花间词”一边倒的艳情创作倾向形成鲜明对比,反而与中唐张志和、白居易等人的创作情况近似。中唐词人,或写隐逸之志,或写江南风光,避开艳情话题,又不适宜酒宴之间歌女演唱,词的创作就无法繁荣,词人数量和作品数量都极少。北宋建国以后八十余年,歌词创作已经倒退为中唐的水平。这时段的词人,在写宴游之乐时,有时也特地躲避情色话题,表现出与“花间词”以及后来的北宋词迥异的风貌。李遵朂《滴滴金》云:

帝城五更宴游歇,残灯外、看残月。都人犹在醉乡中,听更漏初彻。行乐已成闲话说,如春梦、觉时节。大家同约探春行,问甚花先发。

北宋初期文人士大夫,“以声妓自乐”,已形成社会风气。这首词所描写的“宴游”,一直寻欢作乐到“五更”,酒宴间恐怕也有声妓相伴。这首词写残灯残月、都城更漏、春梦初觉、同约探春,就是不写歌舞女乐,表现出北宋初年词坛的创作走向。将歌词与歌舞酒宴、声妓女乐剥离,就绝对不可能繁荣,中唐和北宋初期歌词创作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这时段寇准、林逋、陈亚创作了几首相思艳情歌曲,有个人的一些特殊原因。寇准“少英迈”,“性刚自任”,为人极其自信。而且“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所引均见《宋史》本传)林逋为人恬淡,一生不入仕途,与同时代士人作为异趣。陈亚喜谑戏,创作不避俚俗,“盖近世滑稽之雄也”。寇准诗歌也有写男女离别相思艳情者,《古别意》云:“水荧光淡晓色寒,庭除索寞星河残。清樽酒尽艳歌阕,离人欲去肝肠绝。露荷香散西风惊,征车渐远闻鸡鸣。深闺从此泣秋扇,梦魂长在辽阳城。”翻检《全宋诗》,这一时段以此题材入诗者极为罕见,显示出寇准不同时人的创作态度。不过,这几位词人“艳情”之作数量非常有限,仍然受到那个时段创作大氛围的制约,与后来柳永、欧阳修、晏几道等人放开写作之姿态大相径庭。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层级

    生命的层级

    “我们相遇时,我三十二岁;她去世时,我六十二岁。这三十年,她是我的生之所在,心之所向。”每一个爱的故事都是一曲潜在的悲歌。巴恩斯把所有作品都题献给了爱侣,而这次却再也无法得到她的回应。在这部极其私人的作品里,他以罕见的坦率讲述了自己人生中唯一的故事,关于爱与失去的悲伤故事。作品字里行间流淌着巴恩斯对爱侣的深情哀思,也承载着他对记忆和存在深刻的省视。
  • 中华国学经典(容斋随笔)

    中华国学经典(容斋随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宋词三百首(上)

    宋词三百首(上)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诗话人间

    诗话人间

    该书由诗人趣闻、美丽乡村、大江南北、海外留痕、四时览胜、历史回眸、茶余品醇、往诗烟尘、诗余散存、花月当春共10个篇章组成,收入600余首诗计22万多字。该书是一部蕴含着厚重历史感与强烈现实性的诗集,内容包罗万象,笔触清新隽永又不失睿智,典雅大气又个性鲜明,充满对世界、历史以及人生的多方面思考。诗人以中国古典诗词生生不已的韵律和美感,畅游古今,写意生活。可谓是作者亲历生活、感悟人生的点滴真情实意汇聚。该书的主基调豁达、浪漫、严谨、深邃。
  • 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玩·山海

    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玩·山海

    本书打破了人们对《山海经》的畏难心理,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带领人们重新认读山海。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山海经》及其时代。人们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观点奇瑰大胆,“异想天开”。但极具说服力,让人叹服。全书的69个谜底将引领人们神游上古,梦回华夏民族的幼年时代。
热门推荐
  • 一路唱歌的藤夫人

    一路唱歌的藤夫人

    冉小鹿是个大白。初中,懵懵懂懂;高中,糊糊涂涂,大学,急匆匆。额滴神哎,毕业啦,要走向社会啦。想想,有点不可想象,是的,还没准备好呢。待业在家。联系闺蜜和小盆友,是的,都待业在家。于是,一群待业在家的小朋友,准备干点“大事”,发动一切同盟,搞了个剧社,投资商是范小胖他爸范特,演员是他们的一帮小羊皮,聘请了一个三流的艺术总监,风风火火开干。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场竟然“成功”了。几千人剧场,基本上满座了。还挺卖座,继续努力啊。于是再演,还演,还演……还演什么呢,没有剧目了。大家才醒悟过来,这不是钱的问题。给我钱,让我演烂剧,我也演够了。我也要罢演。自己枪毙自己。超酷。闺蜜白鸽是个大美女。挣了点钱,又吸够了粉,转身,继续挣钱和吸粉去了。闺蜜花子鹤是个大才女,这氛围,她也江郎才尽了,转身,投靠了“天谋传媒”,成了御用金牌编剧。活的好着呢。小胖没走,小胖无处可走。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他N的全走了。于是,冉小鹿气馁了。天昏地暗的睡觉、泡吧喝酒、自闭、发呆、数星星,看天……冉小鹿不知道自己她MD谁了。发疯,跳水,撞头!她想自己肯定是疯了。故事由此才真正开始啦,……
  • 强大不过是弱者向往的东西

    强大不过是弱者向往的东西

    经过几个世纪之久的沉淀,人类这种东西已经进化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或者说,还保持着完整天生特征的人类已经几乎消失了。
  • 无限之中华五千年

    无限之中华五千年

    花栗鼠的新书《科技巨城》签约了,是以新笔名小斯基上传的。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看看。下方的作者推荐作品那一栏中有直通车。唉,迟来的新书,希望大家还能继续支持我。
  • 蓝雨之恋

    蓝雨之恋

    描写了女主角素依的爱情和生活。逃不过此间少年。爱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遇见。
  • 你在我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你在我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很多年以后,没当回中往事的时候,我还会想起曾经你我的那些誓言,如今,都已成空。顾染:“阿城,我好爱你啊。”可是,这里只有云城,再也没有阿城了阿!
  • 皇上钓个小狐狸

    皇上钓个小狐狸

    双双穿越古国,是玉帝安排还是命运注定?他们本是不相干的两个人,只因一次奇怪的穿越,相遇相爱。那一年风花雪月,我们的脸上扬起幸福的笑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霁欢

    霁欢

    承宋国大学士之女李霁欢前世家破人亡,她到死前才明白平日对她温柔如同亲娘的二夫人才是导致她悲惨一世的真凶!当她的庶妹们联手设计将她嫁到残暴的夫家最后导致她郁郁而终,临终前她睁大眼睛发誓,如果让她重活一世一定会守住属于自己的东西!而那些前世害过她的人,一个也逃不掉!【如无意外每日中午12:00、23:30准时两更~】
  • 理想生活

    理想生活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惊艳时光

    惊艳时光

    苏琪十六岁那年认识了夏一言,从此执爱此人一生。爱过,才会恨。痛苦过,才会欢笑。厌恶过,才能说惊艳。生命里应该没有什么是永恒或无限的。城市无光阴,老去的是我们。七年后,故地重逢。嗨!夏一言,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