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9700000045

第45章 域外渊明(2)

夜间,苏轼仍在油灯下著书不辍。灯光越来越暗,苏轼扫兴地站起来叹道:“又没油了。”苏过忙端着一个盛油的黑瓷碗过来,小心翼翼地将油倒入,告诉他太守张中又送了一碗豆油。

油灯又亮了起来,苏轼大喜:“好极了。为父自来海南,《易传》、《论语传》已完,《尚书传》已过大半。完成了这部书,就心无挂碍了。”苏过不解地问父亲为何要著《易传》。

苏轼搁下笔,起身道:“这是你祖父的遗愿。再说,《易经》乃众经之首,是我华夏文化大本大源之结晶。过去注释甚多,莫衷一是。为父要根据自己所解,以为世人破读《易经》之用。真该感谢章惇,给了我这样一个安心著书的机会。作为读书人,还有比这更福贵的吗?”

苏过道:“这倒也是。”又问:“那夫子说的‘学而优则仕’又当何讲呢?”苏轼一笑:“学而优未必仕,未必能仕,若世间皆能按圣人的教诲去做,早就步入大同了。夫子当年也没能做到,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困于蔡,而著《春秋》。足见真学问往往不在于仕,而在于不仕;不在于达,而在于困。”

苏过点头道:“孩儿明白了。依您的意思,章大人如今也可以做做真学问了。”苏轼摇头道:“子厚此后若似为父一般,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当能息心静气,闭户著书了。”

苏轼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却不能点无油灯,更不能为无米炊。惠州曾因家财几乎捐尽而没钱买米,这里却是因过海运粮不便而绝粮。这日,苏辙带着儿子立在雷州海边,看着大风大浪,不见一只船,叹道:“这大风刮了近一月,你伯父恐怕要断粮了,这可怎么办?”

苏轼家中存粮已不多,运粮船却还未到来。苏轼心知村民家中也所剩无几,不便开口去借,叹气道:“只有先省着点吃了。”这时阿珠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黎寨又有不少人病倒,只怕又是痢疾。苏轼一听,忙与苏过忍着饥饿去山中采药。

苏轼将种种草药的叶或根采来,放在嘴里尝尝,突然失足掉进一个草木遮掩的深洞里。苏过大惊,忙跑过来。苏轼忍痛道:“不……不要紧!下面都是枯叶,没……没有摔伤!”苏过把绳子放下去,苏轼攥在手里,试了几下,苏过拉不动,苏轼也爬不上来。苏过只好赶紧去村里找人来帮忙。

苏轼无奈地等在洞里,却见脚边有一只金龟,头向阳光,张开嘴,正静静地吞咽洞顶射来的阳光。苏轼心头一震,若有所思地点头。这时,苏过带着阿勇等一群人跑来,将绳子放到洞底,让苏轼绑在腰里。苏轼被拉上来,回头向金龟作揖:“多谢了,金龟先生!”

次日,苏轼一大早起来,坐在院子里,迎着阳光,有节律地吐纳着。苏过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等父亲睁开眼睛,忙问这是做什么。苏轼道:“昔闻古人有‘龟息之法’,练之可以辟谷,可以长寿,我尚不相信。前日掉到洞中,见有金龟,在洞底吞吐晨阳,方始有悟。此乃天缘!为父的早饭,不用吃了!呵呵,这粮食再迟些时日,也没关系!”苏过心疼地看着父亲,眼中满是泪花,说不出话来。

由于用药及时,黎寨中患痢疾的人很快就被治愈。儋州多热病痢疾,苏轼这日与葛贡到山间察看水源,想查出病因来。阿珠和几个黎人跟着葛贡,阿勇跟在苏轼身后。葛贡视阿勇如无物,众黎人也对他冷眼相待。

苏轼问葛贡:“族人平日都喝什么水?”葛贡指着水沟,说喝的就是这样的水,又清又甜,说罢捧起就喝。苏轼惊问道:“首领常喝生水?”葛贡答道:“是啊。族人都喝生水。”苏轼若有所思,带着众人沿着小溪上溯,见前方草木将小溪遮蔽,忙叫阿勇取一罐草木下的水来。

苏轼接过阿勇递来的水罐,闻了闻,当下心中了然,回头对众人说:“找到病因了。此地水质虽好,但溪水被草木遮蔽,水流不见阳光,易受腐败草木的污染。人若饮之,易生肠胃之疾;若是生饮,那就更易生病。”众人恍然大悟:“是啊,是啊!”葛贡忙问该如何应对。

苏轼不假思索地答道:“打井!”众人都惊讶地看着他。阿勇问道:“什么是井?”葛贡瞪了他一眼,阿勇急忙低头噤声。阿珠趁葛贡不注意,偷偷挪到阿勇身边,拽了一下他的衣角,二人相视吐舌而笑。

苏轼解释道:“就是在地下挖一个又深又大的洞,一直挖出水来,我们就吃那里边的水。中原地区,都是如此。”见众人面面相觑,又捻须笑道,“此乃小事一桩。待老夫打一口井出来,你们就明白了。”

回到桄榔庵,苏轼便召集村民来帮忙挖井,葛贡也派人回去叫了更多的人来帮忙。众人热火朝天地挖了半日,终于见到水了。阿勇提上一桶水来,众人都请苏轼喝第一口。苏轼喝了一口,赞道:“好水!”众人欢呼:“井成了,井成了!”

葛贡笑道:“我提议此井叫作‘苏公井’,如何?”众人欢呼道:“好,好,就叫‘苏公井’!”苏轼摇头道:“非也,非也。”又看看葛贡、李老汉二人,捋须道,“我看应该叫作‘亲家井’。”众人先是一愣,随即明白,哈哈大笑。葛贡、李老汉二人也尴尬地笑了笑。阿珠和阿勇遥遥相望,柔情脉脉,抿嘴而笑。

第二天一早,苏轼便带着阿勇去黎寨挖井。阿勇领着几位黎族壮丁在打井,苏轼与葛贡在一旁观看。阿珠远远地站在一边,两眼盯着阿勇,又不时忌惮地瞟瞟葛贡,不敢上前来。

苏轼看在眼里,悠悠地说:“阿珠小姐在学堂中聪慧敏求,日后可知书达礼。”葛贡苦笑道:“要不是苏大人执意留她,我怎会让她出寨上学?我这女儿性如烈火,最是管束不住,此前那件事也还没了结……”

苏轼趁机道:“老夫向首领再进一言,阿勇与阿珠的确是真心相好,首领该成全他二人。”葛贡忙正色道:“阿珠虽在汉人的学堂上学,将来还是要同黎人成婚的。说实话,若不是看在苏大人的面子上,阿珠是连学堂都不能去的。”

苏轼微笑道:“也罢,也罢。阿勇这孩子天资甚高,读书也很用心。老夫打算让他过几日赴广州赶考,不知他能否考中。”葛贡瞟了一眼正在卖力挖井的阿勇,又正视前方,不置可否。

阿勇提上来一桶水,走过来说:“大人、首领,出水了。”苏轼和葛贡忙上前,众人围拢过来。苏轼道:“葛贡首领,你喝一口吧!”阿勇热情地将水桶递过去,葛贡迟疑了一下,接过水桶,喝了一口,赞道:“好!”众人齐声欢呼起来。

苏轼高举水桶,高声道:“大家听好,以后要饮井水,喝煮开的水,便能杜绝热毒痢疾之患。”众黎人欢呼着:“苏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阿勇高兴地笑了,拿袖子揩揩脸上的汗,向远处的阿珠瞟去。阿珠也正向这边瞟来,二人目光一接,做了一个只有他们知道含义的手势。

几日后,阿勇坐船到广州赶考。苏轼父子与李老汉一家一同到海边送行。阿勇站在船上,向众人挥手告别。苏轼挥手道:“此去平安。记住,海南岛上还没有一个秀才呢!”

船渐行渐远,阿勇遥望海岸,不见阿珠身影,心头不禁怅然若失。忽然耳边传来一阵用竹叶吹出的呼哨声,阿勇举头一望,见阿珠站在岸边的椰林内向自己挥手告别。阿勇向她扬手作别,满脸喜悦。

阿珠脸上挂满泪珠,用竹叶吹出黎族小调,不断挥着手。苏轼微笑着对苏过说:“记起旧作《水龙吟》一阙,‘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却还被莺呼起’。”

远在几千里外的京师,朝政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徽宗起先还励精图治,过了几个月,酷爱玩乐的本性渐渐显露出来。这天,徽宗在临摹作画,不时地抬头看着身边一群宦官、宫女踢蹴鞠。见宦官、宫女总接不住球,反倒狼狈不堪,登时觉得兴致盎然,搁下笔来,沉思片刻,微笑道:“对了,去传高俅来!”

高俅匆匆过来,徽宗笑道:“偌大宫中竟无人有你的蹴鞠技艺,朕都想念你的鸳鸯拐了。”高俅诚惶诚恐地说:“承蒙陛下恩典,微臣献丑了。”徽宗对众宦官下令:“将朕的画台前挪三尺,朕要看个真切。”

众宦官依命将画台前挪三尺,铺好画纸。徽宗欣然就座,提笔运神。高俅施展出浑身解数,球就像黏在脚上一般,让人着实赏心悦目,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博得一片叫好声。

徽宗见此,淡笔轻勾,一幅《蹴鞠图》一挥而就,登时满纸生辉。众宦官、宫女啧啧赞道:“陛下丹青妙笔,举世无双。”徽宗更觉得意,起身笑着对高俅说:“朕也要与你踢几个回合。”

君臣二人各施神技,一时喝彩声迭起。踢了许久,徽宗累了,摆手叫停,气喘吁吁地说:“够了,够了,朕踢不动了。问天下蹴鞠者,朕谁与同?唯高俅尔。”高俅谄媚地施礼道:“陛下百艺皆精,英才盖世,非真龙天子不能也。”

徽宗入座,拿起丝绸汗巾擦汗,悠悠地啜饮香茗,环视一周,沉醉在繁华美好的宫苑景致中。徽宗用杯盖轻轻地磕着杯口,心中闪过一丝阴影,脸色微沉,低声细问道:“章惇现在越州过得如何?”高俅眼珠一转,说:“微臣听说他不肯放下宰相架子,脾气仍是很大,还说来日等他官复原职以后当如何如何。”

徽宗眉头一皱,转瞬又微笑道:“原来章大人身处江湖之远,还心系庙堂之高呀!”高俅恨恨地道:“章惇历来妄自尊大,目无圣上,且毫无悔改之意。微臣以为此等倚老卖老之人该再贬之。”

徽宗似未听见一般,只是微笑,拿起刚才所画的《蹴鞠图》端详半日,问高俅:“你以为朕这幅画如何?”高俅躬身细看一番,谄笑道:“惜墨如金,意在笔先。”徽宗满意地点头:“你比他们都懂画。那依你之见,章惇该贬往何地?”高俅道:“越远越好,岭南蛮荒可矣。”徽宗仍在看画,似心不在焉地说:“那好,就让他到雷州去吧。”

高俅见徽宗优哉游哉地品茶,轻声道:“微臣以为,凡是章惇贬过的老臣,都该让他们回京,可杀章惇嚣浮之气,更显陛下龙威!”宋徽宗缓缓地放下茶盏,思量道:“朕记得一干老臣中,唯苏轼被贬得最远。他书画俱佳,让他回京如何?”

高俅忙道:“微臣以为不可,苏轼有朋党之嫌。”宋徽宗颔首道:“那就先让苏轼安置廉州吧。苏辙、秦观等人也作如此安置。传朕的旨意下去。”说罢,又拿起画细看起来。

不日,章惇接到诏书,心中愤恨,只得带着一家子再起程赶往雷州。一路颠簸,再加上心烦意乱,颇显潦倒,人瘦了许多。到雷州下车后,章惇去找房子租住,牵着孙儿慢慢走在前面,管家跟随其后。

章惇走到一家门前敲门,开门的男子问他找谁。章惇仍是一脸傲气:“有房子出租吗?”男子问道:“请问从哪里来,贵姓大名?”章惇傲然道:“从汴京来,老夫名唤章惇。”男子没好气地丢下一句“没房”,“咣当”一声把门关上。章惇一愣,抢上前一步。管家见状,忙上来劝止。

章惇只得忍气吞声,继续前行,来到另一户前敲门。户主老头一见章惇,忙将门关上。章惇正欲发作,管家忙又摆手劝止。

又来到一户门前,章惇正欲敲门,转念一想,叹了口气,抬抬手杖示意管家敲门,自己尴尬地避到一旁。管家敲开门,问道:“这位大嫂,有房出租吗?”开门的妇人道:“有哇。你们是哪里人士,贵姓大名?”管家赔笑着说:“我们是京城人,我家老爷是前朝宰相章大人。”

妇人冷冷地说:“哟,原来是宰相大人!他也有今日?三年前苏辙大人被贬到这里,他不让人家住官舍,苏大人无奈租了民房。嘿,他派那董必来,硬说人家强占民房,再贬循州。我们太守是多好的一个人,被定了个‘厚待罪臣’的名。今日我若把这房子租给他,再落个‘厚待罪臣’之名,谁来保我这小民呢?再说,我就是租给他,雷州人也不答应。我还得在这里祖祖辈辈地住下去呢!雷州人都齐了心,他休想租到房子!”言毕,“啪”的一声关上门。

管家啐道:“狗眼看人低!”章惇闪出身来,怒吼一声,欲举杖砸门,被管家一把拉住。他的家眷纷纷从车上下来劝阻,孙儿又吓得号啕大哭。章惇举杖对天长啸:“你们不租房给老夫,老夫不求你们,老夫自己盖房住!孙儿不许哭,我章家人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一时气不顺,晕倒在地。众家眷和管家急忙上前扶起。举街家家闭户,一片寂静。

次日起,章惇一家自己动手,搭建住所。孙儿也试着搬运木料,倒是乐在其中,并不懂得大人们的辛酸苦恼。章惇拄杖立在一旁观看,仍是一脸不服输的乖戾之气。过往的路人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章惇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路人听:“云里千条路,云外路千条。有人不租屋给老夫住,以为老夫就要露宿街头,成了老叫花子。但老夫是何等人物,自己盖屋自己住,求人不如求己,倒要让你们好瞧!”

众路人见他沦落至此还这么嚣张跋扈,纷纷摇头苦笑,一下子全走开了。章惇顿觉索然无味,恢复一脸苍老的样貌,又剧烈地咳嗽一阵,难受得直弯下腰去。管家忙上前扶他进车歇着。章惇逞强地摆手,又是一阵咳嗽。

新房终于盖成,门上贴着通红崭新的对联,上面写着“祥云浮紫阁,喜气溢朱门”,顶上横批是“乔迁之喜”。一家子站在门外,准备入住。见人人面色凝重,并无丝毫喜色,章惇怒道:“你们为何个个都拉着脸?新居好不容易建成,大喜的日子,就不能高兴一些吗?”

管家小声劝道:“老爷,高兴是高兴,只是这时候不比寻常,却也不宜声张。”章惇两眼死死地瞪着他:“为何不能声张?本相偏要大张旗鼓,叫他们看看,本相不用租他们的房屋也能安土重居!”

管家忙劝道:“老爷,轻声一些,隔墙有耳,窗前有人,莫让人听见。”章惇怒道:“听见就听见,怕什么?难道本相还怕这些刁民竖子不成?”管家为难地说:“若让人听见报了官,只怕又让朝廷那帮小人抓了把柄。”

章惇怒道:“老夫何惧之有?去,去将爆竹拿来,老夫要庆贺!”管家见章惇瞪着他,只好取来一串爆竹。章惇接过爆竹,亲手点燃。“噼里啪啦”一阵爆响,路人都驻足观看,或面无表情,或脸露不屑,无一人叫好。章惇对此似浑然不觉。爆竹燃尽,化作一阵灰烟。章惇一脸孤傲地带领家人走进屋内,关上大门。

同类推荐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读懂胡适

    读懂胡适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建汉首功:萧何

    建汉首功:萧何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萧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西汉建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萧何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热门推荐
  • 进击的巨龙

    进击的巨龙

    在这片龙族主宰的大陆上,人类蜷缩在一处狭隘的山谷里苟延残喘。当所有人都习惯了在巨龙的阴影下忍辱偷生时,却有一个少年妄想着有一天冲出峡谷,将凶残恐怖的巨龙赶尽杀绝。“我……一定要……杀光所有的龙!”洛炎在黑暗与鲜血中起誓,在屈辱和泪水中选择了毕生追求的信条。
  • 寻安之处是裕希

    寻安之处是裕希

    青春嘛总是跌跌撞撞恋爱嘛却是刻骨铭心。对于荀安而言,她的初恋是奇葩的。少女心到极点的亲妈有意撮合,仅仅是因为祖上有什么世代姻缘,还有什么玉佩,就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开展起了婚约作战。对象很完美?作为一个身边全是神助攻的少女,表示她连恋爱都是迷迷糊糊的。
  • 积压的爱

    积压的爱

    《积压的爱》收录的小说都是关于人生、爱情、亲情的精彩小说。描述各种各样的生活细节及精彩瞬间。每一篇小说都是一段精彩的人生,每一个细节都引人深思,令人回味。适合青少年及成年人阅读。
  • 宋秘

    宋秘

    宋《帝国秘史》暗载:尹鉴此臣,狡诈至极,亦善亦恶,手段更为诡异难料,功过参半,实难以常理度之。天朝忠良之臣,皆羞于为伍之;奸佞之辈更是恨绝此厮,食其肉、寝其皮而难尝心愿之万一。宋乾宗亲批:尹鉴此贼,实乃粗鄙恶俗之辈,朕不识此君!谁说阴谋不可写的搞笑,谁说诡计不可写的缠绵?敬请相伴,一起笑看2012!
  • 高术通神

    高术通神

    我随国术高手们修行的那些年。初二那年,我让校霸给欺负了。我找到了一个人,一个跟我童年神秘事件有关的人。他教了我一个叫国术的东西。半个月后,我当同学面,将校霸KO。我练拳,但却没耽误学习。八极、铁线拳、形意拳、太极、八卦掌、通臂、心意。我接触到了传承这些刚猛拳种的高人。我也见到了,世人不知的,一个无比隐秘的,大大的国术江湖。他们追求是什么?那不是名,不是利。而是一种打碎虚空,见神的境界。
  • 超玄幻世界

    超玄幻世界

    这是一个充满元气的世界。这也是一个以元气为动力的法阵文明异常灿烂的世界。这里有强者间的武力争锋,也有各势力间的明争暗斗……这个世界充斥着各种篆刻着法阵符文的符刻器物,符刻车船、符刻战甲等等,而四级法阵文明-原刻世代的来临以及五级神境强者的出现则将这个世界推向了超玄幻的巅峰……
  • 争仙

    争仙

    争则有,不争则无,与世无争是为废物,三千大道争三千,方可为仙。
  • 豪门36计饿狼老公乖乖哒

    豪门36计饿狼老公乖乖哒

    男人轻蔑看了她一眼:“要么改名,要么做我女人。”女人冷笑,“要么改名。要么做我男人。”只因名字相同,使得两人纠缠不清。那么相遇究竟是对还是错?是对?那为何她要毁去他的一切,他为何要毁去她的一切?是错?那为何他总是在她伤心的时候出现,她为何在他失去一切时给他温暖?“我不爱你会出现?”“你爱我还要毁我。”你欠我一生,我便要你还我一世。
  • 又见那年琵琶行

    又见那年琵琶行

    或许你相信前世今生吗?前世的他是九五至尊的皇帝,是温文尔雅的书生,是一往情深的乱世军阀......“愿你我世世相遇不知意”是江浸月,是孟啼妆,是司马青衫......跨越千年,谁又能在这场爱恨的沼泽中全身而退?(此文无关历史纯属虚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