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28500000021

第21章 读书,是为了知命而自立(1)

自古以来读书与做学问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读书是为了更有学问,而有学问是读书的一种体现形式。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牵连。南怀瑾说学问不是知识,也不是文学,学问是拿人生修养来体现所学,学问是用来学习的,以达到古人说的“知命”而“自立”的境界。这就是南怀瑾的读书与学问的思想。

学问与读书有本质的区别,读书是为了人生的历程达到某一境界或者某一个程度,但学问就是用人生的经验来感悟人生、体会人生。

读书与做学问的区别

世人普遍认为读书就是学问,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南怀瑾认为学问在儒家思想上不是文学。世人通常拿个人的文学好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学问深,其实只是文章好而已。知识渊博也只是知识渊博而已,跟学问没有多大的关系。

至于学问,南怀瑾说学问跟知识没有任何的关系,哪怕一个字都不认识,也可能是有学问的人,因为做人好、做事好。不管是为人还是处世,都是绝对的好。这就是学问。南怀瑾说这是他把通篇的《论语》熟读之后得到的结论,从其中他知道孔子是讲究如何做人的,也知道了要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读书是为了知命而自立,而学问却是为了如何地做好一个人。读书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做学问,读书是为了彰显学识的渊博。历史上有很多人为了追求学问而努力经营着读书的本事。

唐朝的著名苦吟派诗人贾岛,他曾经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诸多的时间。贾岛曾为写一首诗而耗费几年的时间。就是凭着这股苦苦追求知识的劲儿,他成了了不起的诗人。

有一次,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大街上行走。当时的季节正是深秋时分,秋风一吹,落叶四起,贾岛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于是兴起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的诗句。但仔细一琢磨,发现这只是下句,而没有上句。于是他就苦思冥想起来,一边骑驴往前走,一边嘴里念念叨叨。就在此时,对面有个官员过来,官员路过总会鸣锣开道。贾岛只顾沉吟自己的诗句而没听见锣鼓声。对面来的官员是京兆尹,相当于今天的市长。他见贾岛闯了过来,非常生气。就在这时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京兆尹吓了一跳,以为贾岛是个疯子,于是叫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夜。贾岛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却吟成了一首名为《忆江上吴处士》的诗。

骑着毛驴在大街上琢磨诗句似乎成了贾岛的嗜好。又有一次,贾岛作了一首诗,其中有个字他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那天,贾岛又在大街上琢磨起自己的诗句来。这次不凑巧他骑着驴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比京兆尹有涵养,他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琢磨诗的事简单地跟韩愈说了一遍。韩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如果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而且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显得有礼貌些!并且简单的一个‘敲’字,使夜深人静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更显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从此与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一词从此也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推敲既是学问也是读书,可见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读书与做学问是同时存在的。读书是为了体现学问,而学问可以检验读书的程度。就如南怀瑾说的那样,学问是从人生的经验上得来的,是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人生的修养也不是从书本上念来的,而是对于生活的感悟,这个感悟就如“推敲”一样,要经过反复琢磨才会有体会。

南怀瑾说读书是一种行为,读书是一件长久的事情。有人立志长大了要有所成就,有所贡献,有所作为,那么读书无疑是最快达到目的的捷径。读书是一件需要认真的事情。有人书读得少,知识面就窄,那么与他人谈起话来就没有了谈资。有人书读得多,与人交谈,那种学识和修养就显现无疑了,在别人心里就会留下一个很有学问的印象。

南怀瑾说学问是一种历程,学问就是将人生从开始到结束期间的感悟、经验等进行提炼,学问是从人生的经验上得来的,是从人情世故上面去体会出来的,也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不是简单机械地来源于书本,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能给生活里的学问增加成分。这就是对于学问的教育,不局限于书本,更多的取决于生活。

孔子说“观过而知任”,南怀瑾说人们看见别人犯了错误就会自己反省自己,以后轮到自己的时候就不再犯错误了,这就是“学问”。“学问”的道理就是来源于生活的经验,人生的经历被善加利用得越多,那么人生的学问也就越大。学问不是固定于谋一时或者某一个地方的,学问是随时随地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的。南怀瑾还说,学问就是要随时随地的有体验,随时随地的有反省,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加学问,让人生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做学问,要注重内心的修养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简单的一个“本”字,世人有不同的解释。孔子的学生游子认为这个“本”应该作为一种孝悌讲,就是人应该尊重自己的长辈,孝敬自己的父母,不以下犯上。有人认为这个“本”字应该作为一种基础讲,就是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修养,“本”是其来源和根本。孔夫子说“本”是一个人道德方面的本质确立,而人生的学问和学识都是从这个本例体会到和得来的。

南怀瑾说一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那些都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于自己做人的根本上,在于人生的建立和内心的修养上。一个人应该注重自己内心的追求,而不是把人生的修养和学识放在眼前的位置上,眼界开阔了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做学问,要注重内心的修养,一切学问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修养。换句话说,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就是孔子说的“本”。

世间有很多人,他们一旦得势就张扬跋扈,一副高高在上的姿势,一副得意忘形的面孔,摆出一副颐指气使的表情,然后用张扬跋扈的气势来压倒别人。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修养不够,而且是没有内涵的表现。而真正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很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做人的品行,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高人的本事而扬扬自得,得意忘形地骄傲自大。真正有学问和有内涵的人是谦谦君子,他们懂得在什么时候应该表现得很谦逊,也因此会受到众人的尊敬。

东汉的羊祜出身于官宦世家,是蔡邕的外孙,也是晋景帝司马师的献皇后的同母兄弟。羊祜有着显赫的家世,但是他为人清廉谦恭,没有一点官宦人家奢侈骄横的恶习。

羊祜年轻的时候曾被荐举为上计吏,当地的州官四次给他从事、秀才的头衔,更是多次请他去做官,他都婉言谢绝了。于是有人把羊祜比做孔子最喜欢的学生——谦恭好学的颜回。曹爽专权的时候,提拔他和王沈,给予他们高官。王沈兴高采烈地劝羊祜和他一起去就职,羊祜淡淡地说:“让我委身而去侍奉别人,我做不到!”后来曹爽被人杀了,王沈也因为是曹爽下属的官员而被免职。王沈对羊祜说:“我以前应该听你的话,否则就不会有今天了。”羊祜听了,并没有在意王沈的夸奖,依旧淡淡地说:“这不是事先能够想得到的。”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羊祜因为有辅助之功,所以被任命为中军将军,封为郡公,食邑三千户。羊祜对于封赏坚持辞让,他对于前朝有名望的大臣王佑、贾充、裴秀等总是十分谦让,不敢属其上。

之后不久,羊祜因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的功劳,再次加官进爵,地位与三公相同,他再次上表坚决推辞,并说:“我做官不过十几年,就得到了如此显赫的地位,但我为自己的高位而战战兢兢,我觉得荣华就是我的忧患。我身为皇帝的亲戚,每次都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应该警戒受到如此多的宠爱。而陛下却屡屡降下诏书,给我过多的荣耀,这让我如何承受呀?而且现在天下的能人异士诸多,他们都比我的才能高,因此企望皇上收回成命!”但是皇帝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晋武帝咸宁三年的时候,皇帝又封羊祜为南城侯,此次羊祜还是坚辞不受。羊祜每次晋升,都是恳切辞让,态度诚恳,因此名声远播,朝野人士都对他推崇备至。羊祜历经二朝,掌握着国家的机要大权,但是他本人对于权势却从不钻营。他经常会推荐有能力的人任重要的职位,但是他从不张扬,被推荐者也不知道自己是被羊祜荐举而有此官位。羊祜这样默默无闻地做事被有些人称为过于缜密,他听到这话说:“你这就说得有点没有道理了!古人的训诫:入朝与君王促膝谈心,出朝则佯称不知。我是恐怕做不到这样的了!如果不能够举贤任能,我会感到愧疚难当的!朝廷签署任命,官员就会到家里去拜谢,这是我所不赞同的。”

羊祜一生都是清廉俭朴的作风,不管居于多高的地位,他的衣被都用素布做成。每年朝廷下发的俸禄他全拿出来周济族人,或者赏赐给军士,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羊祜临终的时候留下遗言,不让家人把他的官印放进棺柩。他的遗言与当时的侯爵级别的丧葬是不符合的,但却得到了晋武帝的同意。晋武帝下诏说:“羊祜向来谦让,他的意思不要不同意。他人虽然是死了,但是他的好品格却仍然存在。他就像古代的伯夷、叔齐一样,可以被称为贤人。现在我允许它的请求,用以表彰他的高尚美德。”

羊祜的人生是成功的,不管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主,还是普通的黎民百姓,都对他敬佩不已。羊祜一生都很注重内在的修养,是后世学习的楷模。

南怀瑾说人的一生,不管是求学还是读书,其目的都是为了充实自己。人生在做学问的时候不应该忽略人品的修养,人品是一个人内在的本质和修养学识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人在追求学问的时候,更应该注重自己内在的修养。一个人内心的修养是很重要的。

读书,是为了会做人做事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南怀瑾说这几句话的意思说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也不是知识,而是做人做事。换句话说,读书是为了做人做事。

南怀瑾说人的一生或许在追求功名利禄,或许在追求富贵荣华,或许在追逐学术造诣,但这些都是以读书作为基础的,因为有了很明显的目的性,所以读书的目的也十分明显。读书的真正内涵是为了做人与做事。人生的修养都是由读书的深浅而决定的。有的人胸无点墨但却侃侃而谈;有些人学富五车但却低调坦然。

读书是为了教人更好地为人处世,但是有些人自认为学有所成而妄自菲薄。书读得不深,但却装作很在行的样子,对别人的观点或者事情品头论足,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学问有多少,因此也会落得个不会做人的称号。

马绍良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朝中官员。他年轻气盛,自以为学识广博、博学多才、满腹才华,似乎整个明朝就属他学识最高了。他经常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得意,经常在同僚面前卖弄自己,说别人不如自己,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有耳闻。

一天,皇帝把马绍良召进后殿,跟他闲聊了几句朝政之后拿出一首诗对他说:“朕听闻爱卿才学出众、满腹经纶,你看看这首诗写得怎样?”

马绍良没有想到这是皇帝作的诗,想着可能是哪个宫人的小作,于是草草地看了一眼,只见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上竿叫,黄犬宿花蕊”,他看到这便不假思索地说:“这诗写得不好,一点儿都不通!明月怎么会上竿叫,黄犬怎么能宿在花蕊中呢?这是基本的生活常识啊,这都能弄错!”

皇帝听完马绍良的话,不露声色地问:“那么,以爱卿高见,这句诗该怎么改呢?”

马绍良略微思索了一会儿说:“就改为‘明月上竿照,黄犬宿花荫’。这样改比较符合生活的实际。”

皇帝听了,轻轻一笑,慢慢地说:“朕以为爱卿才学疏浅,并不是传闻中的满腹经纶,而是知识浅薄,更不懂得为人做事之道。你没有能力留在京城为官。”于是,皇帝一道圣旨,马绍良连贬三级,被发配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

马绍良自认为晦气,心想是皇帝有意地刁难自己。虽然满肚子不服气,但也不能违抗圣旨,只好带着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路过闽南的一座山岭,在休息的时候看见山道旁野花大片大片地开放,争奇斗艳,于是便随手折了一枝花,拿在手里嗅花香。就在他低头的时候看见花蕊中有一条黄绒绒的小虫在蠕动,便起身问身边的轿夫:“这是什么虫子?”

轿夫一看,笑着说:“它是本地特有的虫子,它的名字唤作黄犬虫,专爱往花蕊中间钻。平时不仔细瞧是看不见的。”马绍良听轿夫这么一说,顿时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转眼间,天快就黑了,马绍良因为虫子的事情而心事重重,无心赶路,便找了一个路边的小店住了下来。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已是夜深人静之时,他还没有丝毫的困意,于是走到窗口赏月。只见一轮明月高挂空中,晚风中摇曳的翠竹沙沙作响,不一会儿就看见月儿挂在半空,这时不断传来悦耳的鸟叫声。马绍良听了好长时间,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叫来店主,问道:“你知道这啼叫的鸟儿叫什么吗?”店主爽快地回答说:“这鸟叫明月鸟,因为它只有在月亮当空时才会叫,所以人们叫它‘明月鸟’。”

同类推荐
  • 忽略后才知珍贵

    忽略后才知珍贵

    人生在世有几何?在有限的岁月里,我们都希望生活完美,因此有对金钱、权利、地位、爱情、事业、家庭等等的渴求和追逐。但忙碌了一辈子,却发现脑海中还残留着些许遗憾。遗憾是个人占有欲太强的缘故,因此要学会放弃未得到的、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净化内心,淡然心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正如时光一样,一去不复返。时光不会静待我们,会把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带走卷去。但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宝贵的资源,守住手中的寸土,认真对待自己、对待生活就能掌控当下,主宰未来,从而走出多姿多彩的人生轨道。
  •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李君编著的《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从探讨借口产生的原因入手,深入剖析了借口背后的个人因素与企业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到打开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到企业打造高绩效责任团队,分析深入浅出,案例新颖幽默,《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讲述了员工身边熟悉的人和物,使员工切身感受到职场生态。
  • 羊皮卷(风靡全世界的经典成功学著作)

    羊皮卷(风靡全世界的经典成功学著作)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有力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充满智慧、灵感与爱心,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羊皮卷》辑录中的12部伟大励志书就是这样的作品,它们阐述的人生哲理和成功理念,能够鼓舞千千万万成功人士再攀高峰,更激励无数困境中的人们重获信心和勇气,向命运挑战,获取人生应享有的成功、财富和幸福。
  •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本书是一本励志之书。作者用他理性的思考,对人生的各个方面,诸如幽默、旅行、羞怯、专长、平等、乐观、幸福等都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本森告诉人们:人生的胜利,就是不论历经多少失败、几多失意,都能把希望长存于心底。
  • 情商与人生 性格与人生 心态与人生

    情商与人生 性格与人生 心态与人生

    有几人未曾思考人生?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获得自己梦想的成功?然而,到底有多少人实现了美丽憧憬?为什么有的人一生飞黄腾达,而有的人一生却暗淡无光?……人们在孜孜以求成功的时候,不禁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到底是什么拉开不同人之间的人生差距?从无数成功人士身上我们看到,情商、性格、心态正是决定人生成败三大主要因素。
热门推荐
  • 唔之朝思

    唔之朝思

    我叫白晓芸一名杂志社编辑我积极向上阳光是个爱笑的女孩可我生前经历了世上最令人绝望的事情我无法想象这会发生在我身上。。。只有内心无声的嘶吼无助绝望惊恐。
  • 我的世界之末影大陆的救赎

    我的世界之末影大陆的救赎

    白风意外穿越到我的世界中,本以为能在这片世外桃园打出一片天地的他,却意外发现这个MC不一样!末影大陆因为bug出现在主世界中,初次以外,暮色森林,侏罗纪世界,枪械模组……多种世界融合一体,末影大陆不断靠近,白风能够拯救MC,成为无上的王者吗?
  • 无限末日逃亡

    无限末日逃亡

    一个从小在岛屿长大的孩子,安静祥和的生活在这个小岛,直到有一天一场飓风改变了这一切。所有的事物就此消失,然而当他重新醒来时,这一切又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了那里。“这是梦?不是……”所有的黑暗从即刻起被挖掘了出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虚假的,就连时间都可能是虚假的。“我到底是谁?梦里那个和我长的一样的人他又是谁?”通过一步步的探索他越来越接近真相……“我要逃出这里,这个不属于我的地方!”从此一场,腥风血雨就此拉开序幕。建立自己的组织,提升自己的实力,与普通人做对抗,与改造人博弈,与整个王国对抗。经历了诸多人间冷暖,越接近真相他越感到害怕……跟随主人公打开全新的世界框架设定,全新的修炼体系,一个穿梭于古今的隐藏秘密。结局,相信会是意想不到的……
  • 黄金超脑

    黄金超脑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26世纪,这句话被重新定义,前提是你要有爱迪生那样脑域开发度够高的大脑。人类第一次进化从人猿学会直立行走,诞生出了文明。第二次进化推开科技大门,进入科技时代。第三次进化,我们破解了大脑的奥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亡者侵袭

    亡者侵袭

    别人穿越到的异界不是生在王侯贵族家就是在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家。杰克倒好直接穿越到了一个被人打死的乞丐身上。别人穿越到的异界都暂时和平稳定,最起码等主角成长起来才会出现乱局。杰克倒好穿越到的世界正遭受亡灵军团的入侵,穿越的地点还是被亡灵军团刚刚攻破的城市。“我怎么怎么倒霉啊。”满心不爽的杰克在顺手砍死一只骷髅的时候仰天怒吼。
  • 如果朝朝暮暮,只爱巴黎

    如果朝朝暮暮,只爱巴黎

    《朝朝暮暮》青春是什么,或许就是,考卷上的试题,栏目上的年级名次,班级后面的黑板报,舞台上的合唱表演,操场上奔跑的汗水以及呐喊声,课堂上的打闹,讲台上永远会说别吵了的老师,背着书包回家的背影,以及冬天吃冰棒的乐趣,还有你的夏天。总有人问幸福是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林巴黎从小就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有秘密,所以这个问题再她心中成了唯一最重要的秘密。直到后来,她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要走的人真的提前说了再见。
  • 北极黑白熊

    北极黑白熊

    浮光流影,极光琳琅;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位于北极的国度,享受乱世的安宁;叶瑶坐在冰雪中守望着天上的极光,抱着那只来自南方的鼬,准备突破这混乱千年的人间……饥寒交迫之中,却依然仰望星空,代号:北极黑白熊!!!
  • 重生之妖妃又媚主犯上了

    重生之妖妃又媚主犯上了

    山河陷落的那一夜,谢凝安死在了萧潋的剑下。那个她曾今付出过一切的男人,在国破家亡的最后时刻,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她,提着剑叫她“妖妃”。重活一世,手拿剧本的谢凝安从一开始就把萧潋踢出了局,转头就抱上了一个更为靠谱的大腿。没有了这个忘恩负义的狗男人,老娘照样母仪天下,圣宠不倦。可是这位传闻中暴虐成性、荒淫无道的秦王殿下,请问你知道的为什么比我这个看过剧本的人知道的还要多?谢凝安:我夜观天象,掐指一算,你以后一定会篡位。萧澹:是啊是啊,我不仅会篡位我还会吧啦吧啦吧啦吧啦……谢凝安:???
  • 地下25层

    地下25层

    一个被抛弃的孩子在心理老师的催眠下进入自己那如同实验室一般的内心,见到那些以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人所构造的形象,一步步撕裂自己的心理防线,对外人展露自己的心。这本书吗,如果大家能看懂的话,应该可以明白我表达的意思,如果不懂的话也可以当成一个故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