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里也有哭声,茅屋里也有歌声辛迪娜是欧洲著名的女高音歌手。一次演唱会之后,她刚和丈夫、儿子一起走出剧场,便被观众们重重围住。
人们无法掩饰心中对辛迪娜的羡慕和崇拜——有的恭维她,说她刚大学毕业就进了国家歌剧院,才30岁就走红全球;有的羡慕她嫁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丈夫;有人赞美她的歌唱天赋,25岁就跻身世界十大女高音之列;还有人说她真是好福气,有一个俊俏、可爱的儿子……
辛迪娜听后微微一笑说:“谢谢大家对我和我家人的关心,我十分愿意在这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只是你们有所不知,我的儿子在5岁那年不幸丧失了听力;他的姐姐,则是一个需要长年被关在房间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人们听后大惊失色,面面相觑,不知应该说什么才好。
辛迪娜又心平气和地说:“其实这并没有什么,这只能说明上帝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都不会太多。”
人们又陷入了无限的沉思之中。
习惯于同别人攀比的人,往往会为自己找一个比较的对象,并将这个对象看做他的基点。美国《巴尔的摩哲人》的编辑亨利·路易斯·曼肯说过,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基点,那么最好的对象应该是凯利·帕克。他是澳大利亚最富有的人,但他的一个肾是移植的,心脏也做过手术。曼肯说:“你难道希望自己拥有40亿美元,而一个肾是移植的吗?”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缺少一些东西。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掩饰自己缺点的天性,所以当你和别人比较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别人的长处。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主动把自己的缺点公示于众,而你对自己的缺点却很清楚,因此你往往拿自己的缺点同别人的长处相比。你看见别人开着一辆漂亮的汽车,就觉得自己的车没有他的漂亮,殊不知别人的车有可能是借来的,又或许漂亮车的背后有大笔的贷款,虽然你的车不比他的好,但是你没有欠债,因此你大可不必因为这种无谓的攀比而感觉不舒服。其实,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如果总是无休止地攀比,就会把自己推向无尽的烦恼中。有的时候,过分攀比还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不要比较,为自己找到定位某甲买了一张新床,生怕亲戚不知道,又不好满大街地去开“新闻发布会”,于是放出风声,说自己病了,想以此为由让亲戚来探视,这样亲戚就会看到他买的新床。他的一位亲戚乙恰巧做了一条新裤子,此时他已经知道甲装病让人欣赏新床,心想:“我偏不看你的床,你一张床还不值我一条裤子的钱!”于是,当乙来到甲家中的时候,乙并没用眼睛看甲的新床,而是往甲的床边一坐,有意无意地跷起一条腿,问道:“你哪儿不舒服?”甲瞥了乙一眼,发觉了乙的真实来意,于是回答道:“我的病已经好了,可是我发现你的脸色不好,我想你应该是病了。”乙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我会有什么病?”甲笑嘻嘻地说:“咱俩得的其实是同一种病啊!”
人的幸福由精神支配,而不是取决于物质的多寡。俗话说:“宫殿里也有哭声,茅屋里也有歌声”。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贫穷时能静静地听着风声,也是快乐的。”人摆脱了物质的羁绊,在精神的世界里会得到无限的自由。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比”,内容很丰富,有比身材、相貌、权势、声望、时髦的,也有比文思敏捷、技术能力、生活态度的,就看你怎么去选择了。事实上,少了这个“比”字,人生也就少了一种生气,少了一种动力。但应该明白的是,对比的双方有没有可比性。这个“可比性”指的是两个事物之间或两个事件之间存在不存在类比的可能。如果没有类比的可能,强行去比,便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苛求。
要比,就要选择积极的“比”。其实,积极的“比”当属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在《论语》里就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论述。而汉朝韩婴在《韩诗外传》一书中说:“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这句话道出了“攀比”一词的精髓——和德行比自己高的人比,会使自己的德行增进;和德行不如自己的人相比,会使自己的德行减退。
说到底,我们所倡导的不是不比,而是不要盲目“攀比”,要始终明白盲目“攀比”的危害和影响。生活中,我们不能攀比奢华、安乐、享受、金钱和权力,然而却可以攀比勤奋、学识、上进。
虽然在众人的观念中,攀比是一种不好的心理现象,但它是我们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社会的一种工具,善于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方向是一种人生演练,它时常促使我们反省自己,将能实现的尽量实现。至于不能实现的,可以看做是一种美丽的期待。
可见,攀比对象的选择其实是生活策略的选择,选择一种适当的攀比方式,也就是选择了一种轻松自如的生活。
学会将生活中的幸福相加从前,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天堂鸟。天堂鸟王有300个妻子,但它把300个妻子都抛弃了,爱恋上了一只鹦鹉。
鹦鹉最喜欢吃甘露和一种美味的果子,每天清晨天堂鸟王都踏着露水,到森林深处去汲取甘露并寻找那种果子。
森林边上有一个王国,这个王国的国王患了重病,久治无效。有一天,他在梦中见到一只巨大的天堂鸟,居然用人话对他说:“您的病只有用天堂鸟的肉才可以治。”国王早上醒来想起这个奇怪的梦,马上告诉了王子。
王子听了,立刻命令全国的猎人都去林子里捕捉天堂鸟。王子还说:“要是有谁能捉到活的天堂鸟,我父王将把小女儿也就是我最小的妹妹许配给他,并赏他黄金1 000两。”
于是,猎人们纷纷出去搜寻天堂鸟。有一个猎人发现了天堂鸟王和鹦鹉,一连几天,他都悄悄地跟在天堂鸟王后面,发现它常去给鹦鹉采果子。为了能捉到活的天堂鸟,猎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将拌了蜜糖的面粉调成糊状,抹在天堂鸟王常常经过的大树的树干上。
天堂鸟王发现了这种甜食,心想鹦鹉一定非常爱吃,便带回一些给鹦鹉,鹦鹉果然非常高兴。就这样,天堂鸟王每次去采果子的时候都要带点这种甜食回来,慢慢地也习以为常了。
过些时候,这位猎人见时机已到,就把同样混有蜜糖的面糊抹在自己身上,装死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天堂鸟王像往常一样走过来取这种面糊,冷不防猎人一跃而起,以极快的速度抓住了天堂鸟王。
天堂鸟王知道自己跑不掉了,就对猎人说:“你这样千方百计地抓我,想必是有利可图的,我可以告诉你一座宝藏,它的价值难以估计,拥有它,你一辈子,甚至你的儿子、孙子,都不会受穷了,你放了我吧!”
猎人不肯答应,他说:“你的话可靠吗?国王已经答应要赏给捉住天堂鸟的猎人1 000两黄金,还许诺将女儿嫁给他!我能信你的话吗?”猎人说着就把天堂鸟王捆起来,准备献给王子。
天堂鸟王被猎人抓到王子面前,它用人话对王子说:“仁慈的王子殿下啊!请您听我说,给我一点水,我对着它念过咒语以后,喝了它就可以治百病,您父王的病也能治好。若是没有效再杀了我,吃我的肉也不迟啊!”
王子一想也有道理,便同意了,他拿天堂鸟王念过咒语的水给父王喝。久病不愈的国王喝了这种神奇的水后立刻觉得精神抖擞,身体恢复了健康,而且变得更加年轻,光彩照人了。王子又把水分给宫里其他有病的人喝,结果他们个个都变得身体健康、神采奕奕。大家都很高兴,说:“幸亏王子没杀天堂鸟王,才能得到它念过咒的仙水,医好这么多有病的人。”
天堂鸟王又对醒来的国王说:“大王啊!我医治了宫里那么多人的病,但外面还有很多百姓受着疾病的折磨。我要对附近的湖施法术,念咒语,这样整个湖的水都可以治病,全国老百姓喝了湖水,任何病痛都可以痊愈了。若不灵验,您可用棍杖打断我的脚。”
国王答应了。
天堂鸟王来到湖边,跳到湖中,念了一遍咒语。
王国中的老百姓饮了湖水之后,聋子听见了声音,瞎子看见了东西,哑巴开始唱歌说话……人间的一切疑难病症统统消失了。老百姓们欢天喜地,他们得了天堂鸟王这么大的好处,心里都非常感激。
天堂鸟王见自己的杀身之祸已经去除,便飞到树上,对王子说:“王子殿下,您可知道这世间有3个人是最傻的?一个是我,一个是捉我的猎人,还有一个就是殿下您。”
王子问:“此话怎讲?”
天堂鸟王说:“人们都说美色如同烈火,那火是会烧毁自己的性命的。我有300个妻子,却不好好珍惜,还要舍弃它们,千方百计地想要娶鹦鹉为妻。每天清晨、晚上,为了寻找它爱吃的果子,我跑来跑去就像差役一样,因为这样才被猎人捕获,差点儿送了自己的性命;我说猎人傻,是因为在他捉住我时,我曾经真心诚意地对他说我知道一座秘密的宝藏,可以给他一山的金银珠宝,可是他不珍惜这实实在在的一山金银珠宝,却偏偏听信国王的欺人之言。您看!国王的病早就治好了,可是他还提不提许给猎人的承诺?猎人相信国王的谎言,放弃了一山的宝藏,不是很愚蠢吗?而殿下您,费了那么大力气才得到我,凭借我奇妙的医术,治好了您父王和全国百姓的病,可是殿下您竟然不珍惜,轻易地把我放了,这就是殿下您的愚蠢了!”说完,天堂鸟王拍拍翅膀,腾空而去。
人活着,其中一个目标就是体验快乐,快乐体现在一种线性的过程中,它断断续续、或柳暗花明、或承前启后。
快乐的来源在于你自己定的人生坐标以及你如何珍惜你所拥有的点滴。如果你把人生坐标定得太高,你的眼光就会仰视,而忽略了身边的许多美好,你将永远在自己的标准下郁郁寡欢。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总是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一切,总是埋怨自己得到的太少,这样人生的幸福就因为羡慕和埋怨而锐减,人们却从来不懂得珍惜身边的拥有,拼命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失去时才追悔莫及,最后只剩下一串串哀伤的回忆。例如,我们总是期待过上奢华的生活,一味地追求外在的浮华和美丽,追求那种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光华渐渐褪去,我们才会发现平淡生活下面的真实与自然,才会明白什么是人世间最美的东西,什么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去追求的东西。人要学会珍惜你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将你生活中的幸福相加。
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从前,有一座普光寺,每天都有许多人到这里来上香拜佛。在普光寺前的横梁上盘旋着一条青蛇,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陶,青蛇便有了佛性。经过了1 000多年的修炼,青蛇的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临了普光寺,看见这里香火很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佛祖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青蛇。
于是佛祖停下来问这只青蛇:“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1 000多年,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
青蛇遇见佛祖很高兴,连忙答应了。
佛祖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