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91800000097

第97章 成都、河间联盟 18

刘舆是范阳王的军师,而范阳王死前又是除东海王外最大的实权人物,朝廷诸事都要报与范阳王。所以刘舆对青、扬两州叛乱已经分析透彻。

刘舆镇定的说:“苟晞恐不能解江南之患。但江南之患却易解,而大王您也无需亲自回防青州。”

众人皆知刘舆“长”才,长于各式斗争。但他一出口,这口气也太大了。众人都集中精神聆听。

刘舆开始分析:“自古攻江南,必从荆州攻江南,水旱两路顺江直下。这是我大军二十六年前灭东吴之良计。”

“而长江以北,北方军总是依托雄关寿春来防守。因为寿春以南,水道纵横,南方水师可进可退。曹操在寿春都只作防守,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宣帝(司马懿)解舒城之围,也是因为冬季湖水浅,兵船不能行,才吓跑了诸葛恪。宣王说,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所以苟晞虽世之名将,但他从兖州出兵,很难打过长江。应令荆州刘弘,陶侃等顺长江征讨陈敏。”

是的,不管是晋灭吴,隋灭陈,元灭南宋,曾国藩灭太平天国,都是先攻荆州(湖北),后顺江而下攻取江南。元军更是宁可围攻襄阳城六年,也不从北面打南京。

太平军得武汉则主动,失武汉则被动。唯一一次例外是多铎灭南明,当时南明内部两派正在死斗,顾不上清军。

前秦大帝苻坚认为荆州桓氏家族力量大,当时,桓氏还在主动进攻他。苻坚从而选择从北面江淮之间进攻江南,八十万秦军还没过合肥就被灭掉了。

您认为秦军是被一句“秦军败了”灭掉的吗?淝水之战前,前秦军两支精锐前锋部队都被晋军水师战败。才有了八公山上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的确应该由荆州刘弘、陶侃顺江攻打陈敏,而由苟晞去解青州之围。

“可是刘弘兵少,恐怕不能济事。”裴邀号称清才,‘清谈’之才就是要问倒对方。

刘舆不慌不忙的说:“陈敏本非南人,顾荣、甘卓等南方名士只是被他要挟罢了。官军一去,恐怕江南名士未必肯再助陈敏。”

顾荣是东吴宰相顾雍后代;甘卓为大将甘宁甘兴霸之后。陆机兄弟死后,顾荣、甘卓在江南名望最高。

刘舆侃侃而谈:“在江南,顾荣、甘卓威望最荣;周氏兄弟实力最强。周氏兄弟为我大晋名将周处之子。周处为国捐躯后,周氏兄弟虽不愿做官,但却坐拥良田万亩,童仆上万,这都是朝廷对周家的超格封赏。我相信只要相王亲自修书一封,陈明利害,周氏兄弟不会与贼人合作,辱没忠门!荆州水师虽然兵少,但是陶侃是帅才,又人心所向。必能马到功成。”

听至此,裴邀突然想起一事,急问刘舆:“你口中的周氏兄弟可是周玘吗?

“正是周玘、周札兄弟。”刘舆肯定。

“庆孙真乃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裴邀真心的赞了一声,又转向司马越惭愧的说道:“昨日相府已经收到周玘的快信。他说他拒绝了陈敏的封官,还督促官军前去剿匪。可他没有官位,我一时又没想起他是周处之子,因此没给相王说起。下官差点误了相王的大事。”

这时已经没有人关心裴邀的失误。清才嘛,只能清谈。大家都把敬佩的目光投向“长才”刘舆。

刘舆却不急不慢的干咳了两声说:“我想顾荣、甘卓、周氏兄弟等南方名士,恐不愿栖身于七品‘劣士’门下。”

“什么?陈敏只是个七品劣士?”东海王惊讶得问道。众人也都目瞪口呆。要知魏晋九品中正制选士,七品以下算“劣士”,什么官都不能做,这陈敏是怎么做到扬州都督的?

众人都盯着刘舆,等待他的回答。可是刘舆竟站立不语。

顷刻,潘滔鼓手笑道:“对,陈敏是七品劣士。”

东海王也恍然大悟,微微含笑,心想:刘舆真是长于争斗,这样的坏招也想得出来。

在刘舆的建议下,东海王令命苟晞就近援青州,而让荆州刘弘、陶侃攻江南陈敏。

又写信与顾荣等江南名士大族,请其勿栖身七品劣士门下,自污家门。陈敏是从北方派到南方做官的。所以南方士族也不知道他的士品。

不久之后,刘舆的战略显出巨大作用。苟晞进入青州,很快镇压了农民起义,头领大多被杀。王弥也带着自己的亲信逃出青州。但全国饥荒还在延续,星星之火还会燎原。

而在荆州刺史刘弘的大力支持下,陶侃连战连捷,江淮震动。顾荣、甘卓等江南名士并非真心跟着陈敏干。在接到东海王来信之后,对于陈敏更加厌恶。东海王谎称陈敏只是个七品的劣士。

在陶侃的军事压力之下,顾荣、甘卓开始转变态度,和陈敏划清界限,最终陈敏兵败身死。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甘卓在顾荣的劝告下,改旗易帜,反对陈敏。而陈敏亲率万人来攻,顾荣站在城楼上痛斥陈敏作乱、凶残。然后羽扇一挥,只说了一句“尔等还不散去”。陈敏手下一万南兵竟自行溃散,陈敏落荒而逃。由此可见,士族在当时汉族社会里的强大影响力。

陆机死后,顾荣是江南名士的旗手。曾做过‘中正’一职。其在士族中(包括寒士)拥有强大影响力。陈敏的中低层军官多是南方士族,顾荣才可‘一扇退万兵’。

西晋后期,在地方士族崛起过程中,召募大量士族私属武装家兵、部曲等。即使中低级军官也是‘寒士’,士兵与其将领保持着封建依附关系。这样侥幸士兵立功了,在政府看来也是他们的所属将领立功了。士兵地位变得极其低下,几乎很难晋级。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南朝末。

顾荣的‘一扇退万兵’流芳千古,这是对士族统治社会的最有说服力的阐释。士族社会名士‘威望’糅合于‘权势’之中。宋朝之后的小农社会之中,没有人有这种威势。即使是朱熹、王明阳也不行。顾荣在当时的大名士中也排不进前十名。

在这一时期,即使在农民起义军中,中级军官中也充斥着大量寒士。破产的中小地主也会带着部曲,乡里加入起义军。起义军的最底层士兵还是流民为主,但是中低层军官却充斥着大量破落地主。这一时期的农民起义和其他朝代不一样。这一点在王弥起义军中比较明显,有名有姓的军官均是破产寒士。东晋末的孙恩、卢循起义军中,这一现象更加显著。这表明了士族(包括寒士)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力量。而南北朝之后的隋末农民大起义中,中级军官大多是农民。如瓦岗寨起义。这表明隋朝士族,最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力量了。

我的论断和内藤湖南、加藤繁的观点不同。此二人认为唐朝末期庄园主的势力又有加强的现象,而认为中国的庄园制一直到唐末才结束。

隋末的农民起义军以普通农民为主,而并非农奴或部曲;科举制中,士族与寒门各半;以及隋唐初期豪门在中书省没有代表,这三点足以证明贵族在隋唐时便已不是社会的主力,庄园制虽然存在,但已丧失主体地位。

隋唐初期,崔、卢、郑、王均为未在中枢占一席地位,足以证明大士族阶级的衰落。隋朝时,清河崔氏最富贵,但是也没有朝中的中枢大员。

清河崔氏是独孤皇后的母亲家族,一个说法是,独孤皇后不希望外戚执政。但是作为第一士族的清河崔氏,能否轻松进入朝廷中枢,不是某个人说了算的,而是时代使然。清河崔氏在隋朝没有高官,说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可以让大士族靠边站。

像东晋在江南建国,陆机、陆云已死,陆氏作为江南的第一贵族,其代表人物陆晔什么也不干,凡事推诿,但仍然做到了尚书仆射(副相职位)。固然清河崔氏没有出高官有独孤皇后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变了,由于豪强不再是底层社会的领袖,朝廷已经不用拉拢豪强。

唐末士族力量又有加强的趋势,但一个王朝的末年不能代表整个王朝。王朝末年由于政体腐朽或军阀混战而使土地兼并更加泛滥,即使后面的明清末年土地兼并也非常严重。还出现极端的地主武装,李自成死于地主武装。清末的地主武装,包括民国初年的地方团练也非常严重,而军阀的立足之本在于人口和粮食,也使得土地出现集中的趋势。不知道南泥湾算不算军屯?战争年代非常态。所以,一个朝代的末期不能代表整个朝代的社会状况,他不是社会常态。

青州起义军的首领是县令刘伯根,大庄园主王弥带领家族部曲参加了他的队伍。王弥的爷爷曾经做过太守,在当地威望很高,刘伯根就让王弥做了他的长史。史书说他们利用封建迷信鼓动青州人们造反,其实农民造反这事一般是鼓动不起来的。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被严重恶化的生计所迫。卖儿卖女,人相食,不造反行吗?起义军一开始很火爆,将东海王三弟的部队打败。

同类推荐
  • 明之野望

    明之野望

    宅男李野穿越到大明朝,一不小心做了四朝元民,没错,从万历算起,历经泰昌、天启,再到崇祯,如果非要把什么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顺治算上,那可谓是历经七朝的大良民,当然如果造反什么的不算的话……
  • 大唐之逍遥小王爷

    大唐之逍遥小王爷

    一个毛头小子穿越来到了贞观初年的唐朝,他不懂军事,也不懂政治,只想当个咸鱼一样的王爷。奈何总是有事情逼着他走上朝堂。我的人生格言就是“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咸鱼王爷。”
  • 反正我死不了

    反正我死不了

    任你造,任你闹,反正少爷我死不了。一个纷乱的时代,一个穿越而来的迷茫的人。
  • 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穿越大明最辉煌的年代,穿越大明最顺的继承人,但是我的目光穿透六百年的历史,现在的辉煌不是辉煌,跟我来重新建立一个真正辉煌的王朝。
  • 大唐皇爷

    大唐皇爷

    “本王乃是名震江湖的大唐皇爷!庐陵王李显是也!”“大唐皇爷,兄弟们你们听说有这号人物嘛!”“没有!”两万将士齐声回答。“不过庐陵王李显倒是知道,被武则天流放的三儿子啊!哈哈哈
热门推荐
  • 离歌成殇

    离歌成殇

    或许有人问:活着是为什么?而我只能笑着回答:只为你爱的那个人的一句承诺。十七岁那年夏千歌因为小时候的一句承诺,来到偏远的小镇,寻找那个许她一生承诺的小男孩,只可惜我们再也回不去从前,回不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我们终究会被长大的现实而打败。爱因为不能拥有而深刻,梦因为不能圆而美丽。离然如果当时的我告诉你我的名字,你现在还能记起我吗?
  • 隐锋剑

    隐锋剑

    天隐其锋,潜龙在渊。天显其锋,凡尘难敌。当四面皆敌之时,是彰显锋芒,还是隐藏到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限之巫师的旅途

    无限之巫师的旅途

    这是一个巫师,却与巫师不同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追逐永生,不断鞭挞自己不断前进的故事!这是一个野心勃勃,重现大一统宇宙的故事!这还是一个,不断的在各个宇宙穿梭,游历各个宇宙,只为追逐永生的故事!
  • 免教生死误人心

    免教生死误人心

    她终是为了那天的阳光和微风,原谅了这个不温柔的世界,成为一个温柔的人
  • 蚀灵传

    蚀灵传

    本书的两大主场,便是神界与魔界。神界,无人间温暖,神与神之间冷漠无情。高高在上的神,却羡慕人间的情,所以总有痴男怨女冲破禁锢,为情而抛却一切,潇洒人间。魔界,空间与时间错乱,有“神魔之井”和神界相通。魔生存于其间,无欲而无不欲。魔之任性,不明何所谓情感,但看到并感动后,便毫无道理的想要拥有。于是,魔已非魔…而贯穿神界与魔界的,则是本书的两大主角,青云庄二公子慕容雅与明界狐族六公主魅紫。二人的一次偶然的相遇,擦出了不平不凡的火花…一切扑朔迷离,魅紫的前生,慕容雅的过去,都将随着二人的前行而缓缓到来。最终,魅紫能否解决前世的恩恩怨怨?慕容雅又能否找回失去的千年记忆?一切将会慢慢揭晓…
  • 唯有你明白的夏天

    唯有你明白的夏天

    为了忘记一个刻骨铭心的人,小唯只身来到向往的冲绳。却在蓝天大海的见证下,遇见了夏树和一段感情。
  • 夺誉而生

    夺誉而生

    苍龙之志,刑天之念,扫平那一切的不公扫平那一切的不平讲述华夏最神秘的曹操后代,领枭卫跨异世夺取那本属于这个世界的荣誉
  • 九兮拾秋

    九兮拾秋

    当说书人遇上谏言官,当精明小侠盗遇上县尉老戏精。万般套路皆是情,败北狗腿拍马屁。“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儿啊?”“我叫拾秋。你呢,怎么称呼你?”“我叫余九希,但他们都习惯唤我九公子。”“余九希?九公子?这名儿听着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本公子乃是本县的县尉,你可不得熟悉嘛。”“什么?您是九大人?草民拜见九大人。”“九大人?我还八大人呢,甭客气,起来吧。”“额,大人,您上这干嘛来了?”“抓贼。”“抓的什么贼?”“侠盗十姑娘。”“啊???”“怎么你认识啊?”“不不不,我不认识。”“不认识你紧张什么?”“我不不紧张啊”天爷啊,我这可真是做贼的遇到截路的了。......“大人,您都不会半点功夫,还一个人就跑来暗访这山匪寨子,敢问您是承蒙了哪位大仙护佑,竟有如此胆识啊?”“要打架能打赢,那我朝还要和亲作甚?”“大人,莫不是您不想做官,要改行给这窝蛮寇匪子做压寨夫婿了?大人您可千万别想不通啊,您前途可正一片光明呢。”“咱俩要是暴露了,我就告诉他们你是县尉的相好,让他们拿你去找县尉换银子。”“啊?大人,您如此做法如何算得仗义,我刚才还救您来着。”“死道友不死贫道,我会替你照顾好你阿翁的。”“大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