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38100000052

第52章 喀什游记

有更多选择的时候,我是搭火车去喀什的。虽然坐火车翻越天山,远不及坐飞机来得便捷,但有幸于火车在艰难爬坡中,看到阿拉沟壮丽多变的垂直景观。起先是平坦的沙漠仿佛永远单调,接着是凶险的峡谷,其岩石面目狰狞且色彩恐怖,其流水湍急曲折且跌宕无序,最后是平和的高原湿地,那儿有花草、湖泊、雪峰。白雪峰仿佛就挨着车窗玻璃,雪峰下是骑马牧羊的蒙古族牧民,以及他们简易的锥形帐篷。这仿佛是一道序幕,在进入喀什地区之前,浓郁中亚风情旋即扑面而来,阿拉沟正引导你进入一个陌生而奇异的地域。

我于喀什的魂牵梦萦,最初缘起于32年前在喀什北面的乌什当知青下乡。由乌什而喀什的山间古道,曾被我写到我的成吉思汗家族系列小说《奉命追击》中。那是写哲别奉成吉思汗之命,由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国托克马克)经乌什、喀什,于瓦罕走廊割下乃蛮王子屈出律的头。后来我对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大量阅读,又写过另一篇小说《跨越心堑》,以赫定的一位死于前往西藏途中的波斯向导为原型,而赫定于十九世纪90年代的新疆、西藏探险,几乎每次都是以喀什为其补给基地的。

胡大

当年下乡的时候,谁都会唱几句知青歌曲。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句爱情歌词:“把我掉在了馕炕上,差一点把我烤成了馕。”将面粉揉成团,摊成饼状,戳以花印,搁火炕里烤,是喀什维吾尔人、柯尔克孜人、塔吉克人做馕的全过程。以馕炕比喻爱情的炽热及暗示床笫秘事,是知青歌曲的出色表达之一。

馕炕于喀什街头随处可见。清晨喀什人在某个知名馕炕前排队买馕,就像上海人排队买糍饭、豆浆早点一样经典。我于喀什地区历时20余日的散漫游走,几乎始终有馕带在身边。往往咬几口馕喝几口水,就是一顿早饭或午餐。虽是炎热夏季,但买了几天的馕也不会坏。在火车上我有幸结识喀什歌舞剧团著名女歌唱家莱丽,她不但用塔吉克语给我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而且给我品尝塔吉克人称粟特多卡其、维吾尔人称塔皮塔卡其的小奶馕。它是加了****的,小小的像石头一样硬。假如你的牙齿有足够的硬度,能够把它嚼碎,你会觉得你以前吃过的任何食物,没一样会比它更香更可口。

外地游客通常是在巴扎上看到馕炕的。维吾尔人将有固定日期的集市称之为巴扎,而在天天都有集市的喀什,巴扎则是商业街巷的总称。艾提尕尔清真寺周围的小巷子,往往被称为巴扎街。西汉张骞曾惊讶于此地有繁华“市列”,而这“市列”,就是巴扎。

追溯喀什人的商业传统,不得不提到中亚古国粟特,它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泽拉夫尚河谷。“深目高鼻”的粟特人,是最会做生意的古代中亚民族之一。其小孩出生后的第一件重要事情,是教他识数与计算。专家认为,粟特人来喀什经商定居,不晚于二世纪20年代。喀什地区发现大量粟特文献,充分证明这一学术结论。

在地广人稀的新疆,喀什的人口密度却大得惊人。其小巷多有明暗相间的过街楼,它是切实解决住房问题的无奈之举,而不是追求建筑上的奇异视觉效果。喀什绿洲一向人多地少,所以许多喀什人都世世代代朝巴扎讨生活。

悠然漫步于横七竖八的巴扎街,我觉得很享受。在街头买一串葡萄、两枚无花果、三个馕,边走边吃,旁若无人。在铜器店看制作精美的炊具,在木器店看木匠做旋木制品,在铁器铺看铁匠打砍土镘。砍土镘是维吾尔农民最常用的一种农具,可拿它挖土、锄草、碎石等,其样子像鸭舌帽。当年当知青时天天拿它做农活,所以久违后又看到它觉得非常亲切。我发觉喀什坎土镘刻有漂亮花纹,就像一件艺术品,而不是一种普通农具。

我常去诺尔贝希巷的诺尔贝希快餐厅吃正餐,在那里吃抓饭、拉条子、烤包子、羊肉串,购一份饭送一壶薄荷茶。一次我跟一位来喀什打工的疏附维吾尔农民面对面就餐,他请我吃他要的羊肉串,我给拍照片叫他写地址。他讲汉语跟我讲维吾尔语同样蹩脚,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热切交流的愿望。他讲外国人是吃饭前阿门,我们是吃完饭阿门。于是我跟他学阿门手势,陪他虔诚感谢胡大赐于我们食物。

胡大是喀什******对真主安拉的称呼,他们受惊时往往惊叫一声胡大,这就像基督徒叫上帝一样脱口而出。喀什街头的酸奶,是盛在一只只海碗里的,一块钱一碗。那酸奶的酸,是你从没感觉过且无从想象的。第一口吃到嘴里,你可能会入乡随俗地叫一声胡大,然后会感觉到一阵沁人心脾的惬意,然后就认为我们以前吃过的酸奶,全是伪酸奶。

没事就在巴扎上闲逛。后来居然跟一个卖烟的聊起来,并问他讨了莫合烟撕一角报纸自己卷。虽然我不是烟民,但17岁就抽过烟,就抽的是这种一粒粒的莫合烟。卖烟的见我咬烟把儿咬得出咔嗒声音,明白我不是生手。熟悉了就跟我开玩笑,叫我拿相机拍旁边一位卖水果的蒙面女人。

走在喀什的巴扎街上,常常会有蒙面女人迎面而来,与你擦肩而过。在喀什,女人蒙面有多种原因,或是故意遮掩自己的美丽容貌,降低行人的回头率,避免惹麻烦;或是相貌不佳,不要别人看到。而最常见的情况是,持传统意识的女性因其丈夫长时间外出,或者已经亡故,遂以蒙面纱谨守妇道。

逛喀什巴扎,若不以购物为主要目的,就会有意外收获。我对音乐外行得很,对乐器更为隔膜,我是悠哉游哉走入库木代尔瓦扎巷一家维吾尔乐器店的,其店名的招牌上,居然书有日本名称“樂器工房”。此刻我要喊胡大的是,店里有一位老人正在弹热瓦甫正巧给我碰到。我赶紧拍照、录像,我的相机都快挨到了他的脸,他却视而不见,不在意你来,不在意你走,只陶醉于音乐中。曲调越发激越起来,老人却依然表情凝重。

店主叫买买提·穆罕默德,他跟我一边听音乐一边闲聊。他讲这个店有350年历史了,给我看他祖父白衣黑帽给热瓦甫调音的老照片。他讲以前的热瓦甫用羊肠线作琴弦,蒙驴皮、羊皮或水牛皮,现在用钢线,蒙蟒蛇皮。我是看着乐器标牌才知道两根弦的叫都塔儿,五根弦的叫弹布尔,七根弦的叫热瓦甫。维吾尔人把手鼓叫达卜,蒙水牛皮的达卜标价为500元,蒙蟒皮的标价为1500元。镶8千个彩色饰片的热瓦甫是1800元,镶3万个的是3000元。手工给一把木制琴身敲入如此之多且如此漂亮的小饰片,你不会像我一样惊讶得叫一声胡大?这时我才发觉那位老人已经走了,只看到他弹的那把热瓦甫,正孤零零被搁在他坐过的那张空椅子上。

其尼瓦克

喀什旧称喀什噶尔,汉朝称疏勒,东汉班超曾以疏勒为据点,筑盘橐城,苦心经营西域三十六国。唐朝景福年间,从蒙古草原西迁的回鹘部落建立的喀剌汗王朝,遭波斯萨曼王朝进攻,其副汗奥古尔恰克将陪都自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国塔拉兹)东迁至喀什噶尔。清朝乾隆年间,喀什噶尔筑徕宁城,置总理南疆八城的参赞大臣。

历史在岁月中被无情销蚀,徕宁城位于喀什地区公安局院子里,早年有官府、兵营、练兵场、万寿宫、关帝庙蔚然大观,可惜现在只有一段高耸的土墙鲜为人知。盘橐城现在是班超纪念公园,有当代雕塑家雕刻的石质班超像引人注目,而盘橐城的遗迹,也只有一段不起眼的土墙。喀剌汗王城遗址的那段土墙,是被掩藏在小巷子里的,只露出桌面大小一块。若非中坤旅游公司的杨默先生自告奋勇领我去看,我是永远找不到的。

在喀什,最能抵御岁月销蚀的居然是土筑墙。喀什老城区民居至今土墙居多,而土墙间的那些小巷子,像复杂迷宫一般,最能叫外地游客犯迷糊。每条小巷的走向是极度随意的,无规则可言,好像醉汉走路,走到哪都无所谓。

土墙往往会使你产生质朴、简陋的错觉,可在喀什,土墙里面的情景会让你大饱眼福。一位高个老人领我去他家,给我看他收藏的清代瓷器。他巴掌大的小院子里有一株茂盛的果树,靠墙有狭窄的梯子可上二楼,楼上有绣花的女人朝我点头致意,旁边露天凉台上有白鸽从鸽棚里飞出飞进。

我们在喀什感觉到的中亚风情,一是熙熙攘攘的巴扎,二是迷宫般的小巷,三是图案漂亮的******风格地毯。将地毯铺在炕上,摊在地上,挂在墙上,马上就给人金碧辉煌的感觉。生活在内地都市中的我们,若看到哪一家有一方纯羊毛小块地毯,就会认为这家人家既有钱又有品味,而在喀什土墙民居中,几乎没一家不铺地毯。

喀喇汗王朝阿不都·克里木·苏吐克·布格拉汗建王宫于布拉克贝希,被称为水门的东大门,就是杨默领我去看的那段土墙,可惜它被拆除于上世纪50年代。维吾尔人讲布拉克意指泉水,布拉克贝希意指泉水旁边。以前喀什有九处泉眼,都在吐曼河边,那儿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区。如今那儿已是普通居民住宅,九处泉眼有四处断流,有水的五处被夹杂在土墙房子与树木间不容易找,幸亏有杨默热心指引,才一一都看到。

那五处一是诺尔布拉克即渡槽泉,据说喀喇汗国王用胡杨木架木槽把此处的泉水经水门引入王宫;二是马尔江布拉克即珍珠泉,据说用此处的泉水洗耳朵可以治耳疾,而洗耳朵之前,必须投珍珠于泉眼中;三是塔希布拉克即石头泉,据说此处原是一口石头锅,常有煮熟的食物只石头锅中冒出来接济穷人,后来食物告馨,只有清泉流出;四是艾依得尔哈布拉克即青龙泉,据说泉水里有一条青龙,干旱年份来此处祈雨非常灵验;五是纳瓦依布拉克即诗圣泉,据说维吾尔著名诗人阿不都热依木·纳扎里就出生在此泉边,喀什人喜欢将纳扎里与中亚著名诗人阿里谢尔·纳瓦依相提并论,故将此泉称为纳瓦依泉。

喀什色满路有一家宾馆叫其尼瓦克,它是英语和维吾尔语的结合,其尼是英语China的音译,瓦克是维吾尔语花园之意,合起来是中国花园。就整体而言,谁都不会认为喀什是一座花园城市,但喀什的花园景色,却是随处可见的。即便是一座小清真寺,甚至一户普通人家,也会有花坛、果树、葡萄架等,令人赏心悦目。

其尼瓦克原是英国领事馆,第一任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是马嘎特尼,1898年马嘎特尼的新婚妻子凯瑟琳不远万里由伦敦来喀什噶尔,1931年撰写《一个外交官夫人对喀什噶尔的回忆》。凯瑟琳在回忆其尼瓦克时写道:“我们的花园很大,很漂亮。花园分高低两处,沿着一个台阶就从低处走到高处了。高处的花园里长着果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蔬菜。这里各种水果争奇斗艳,有桃子、杏子、无花果、石榴,以及白的或黑的桑椹……低处的花园里郁郁葱葱,长满了柳树、榆树、白杨树,还有一种喀什噶尔本地的树:吉格达尔(沙枣)。”

喀什俄国领事馆也在色满路,色满宾馆内,初建于1890年,第一任俄国驻喀什噶尔领事是彼得罗夫斯基。当年俄国领事馆内不但有果园,而且有办公室、医务室、托儿所、住宅、水塔、餐厅、游泳池、车房、坟墓等,可谓一应俱全。凯瑟琳在她的书中写道:“作为友谊的象征,彼得罗夫斯基先生借给我丈夫一大块玻璃,刚够装在一个窗户上,但时间不长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争执,所以这块宝贵的玻璃,只得退还给彼得罗夫斯基先生。”

我寻访英国、俄国领事馆旧址非常顺利,接着找瑞典基督教旧址就颇费周折。先是去武装部,然后去军械修理所。据手头资料称:“教堂被毁于1934年的战乱,但有两幢平房至今保留,其室内构造奇特,多为多角形或扇形,墙身极厚,平房底下有办过印刷所的宽大地下室。”最后问了好几位老人,才确信那两幢被称为医院的平房已被拆除。拆房子的年份,究竟是上世纪80年代还是90年代,有两位老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同类推荐
  • 东京VS京都

    东京VS京都

    东京与京都,两个对比鲜明的城市,想一次体验其不同风情其实很容易,由于飞行时间都很短,因此感觉就像去远足,轻易即能出发的小旅行。东京,缤纷多彩,节奏进行之快而令人目不暇给;京都,千年之都,最具日本味的地方。将东京、京都两座城市两两相较,以另一种观点切入,介绍其地标、车站、大学、寺庙、购物、味蕾……,同时欣赏二者的优点,发掘独特的一面。
  • 越、老、柬、缅四国行

    越、老、柬、缅四国行

    《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是一本旅游书,是关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这四个中南半岛上国家的。这四个国家在文化上近似,在地理上相连,已成为旅行者流连忘返的青睐之地。《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的写作风格是以发现和欣赏的心态去看这四个国家,观察到了一个陌生且充满生趣的世界。老挝北部原生态的万荣风情;不被人遗忘的废墟,被称作越南小吴哥窟的美森谷地;缅甸的第二大湖茵莱湖;柬埔寨的金边和吴哥窟等等,让读者看到了不只是旅游宣传册上美丽的风光,还能感知到生命的分量和生活的气息。
  • 达夫游记

    达夫游记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
  • 龙行贵州

    龙行贵州

    谁能想到,这个名副其实的山同,原来竟是一片水世界。两亿多年前,这片汪洋大海经历了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存石破天惊、地覆大翻之后,成就了今日的贵州高原。水滋养了龙,山埋葬了龙。贵州的地下,隐藏着无数远古恐龙的化石,还有它们的脚印……龙死了,变成冰凉坚硬的石头,但龙的精髓却留在贵州的山水之间,于是才有丁“山走龙脉,水流龙势”的话语……当年,神龙从山中伸出头,不料一只角触裂了山崖,于是,它找到了出口,一纵身便从破口处窜出去,变成了龙门飞瀑……久居贵州的苗族人就曾这样描绘他们心目中的龙:“我们的龙和汉族的龙不一样,人可以骑它,摆弄它,因为它通人性,它和我们苗人的祖允是同胞兄弟!”
  •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是一本旅游类图书,别处系列之一。它是以酒店为主题介绍异域文化的,共介绍包括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伦敦伯克利酒店、东京椿山庄酒店在内的八个著名酒店。这些酒店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名设计师担纲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使每家酒店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建筑文化。有奢华的、简约的、充满和式风格的……这本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热门推荐
  • 青梅哪有竹马

    青梅哪有竹马

    “老……老板,夫人把青花瓷瓶砸了”“把所有青花瓷都拿给夫人砸,直到她解气”“老板,夫人……夫人带着少爷回娘家了”“什么,...暂停一切事物,我去接夫人回家”
  • 大唐帝国血

    大唐帝国血

    开元盛世的繁华,让炎黄子孙怦然心动。金戈铁马的鏖战,让铁血男儿心驰神往。他,一个在帝国的边陲长大的少年,被刻意隐瞒的身世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他,如飞的战马,灵蛇般的长枪。一个有着奇异梦幻的少年,驰骋在广袤的西域的大漠。朋友,让我们打开想像的翅膀,追逐一个英雄的足迹,神游那跌宕起伏、英雄辈出的帝国时代吧。写手皇家卫队,愿以一个勤勉的写手身份,将一个精彩的故事奉献给亲爱的读者朋友。敬请读者朋友对一个刚刚涉猎网络创作的新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写手卫队郑重推荐网络成名作家林宝之王的作品《中华游龙》,书号79377,这是一本可读性非常高的作品,每个读者都会从中感受到作品的内在魅力。
  • 穿文后遇见了我的那个他

    穿文后遇见了我的那个他

    讲的是一个富家少爷,巧合穿书为良家碧玉小寡妇。佛挡杀佛,神挡杀神,。什么这位爷看上了我?眼没瞎?小女子不才,是个大老爷们儿柔儿不必言说,我知你心
  • 大佬们的戏精日常

    大佬们的戏精日常

    女主林楠是一个满嘴骚话的纯情校霸、伪学渣实暴力——隐藏学神括弧(浑身是戏)男主沈良是一个谦恭有礼的腹黑男神,伪良善实傲娇——脑补狂魔括弧(心机boy)女主粘人、男主闷骚!(互宠)戏精日常:你撩我、我撩你,撩的心头直起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土著的逆袭

    土著的逆袭

    这是一个土著吊打穿越者、重生者的故事。当穿越者霸气侧漏的带着金手指准备横扫天下之时,发现好像有个扫不动的;当重生者携带前世记忆准备再度崛起时,似乎也碰到了些麻烦。“导演,这剧情不对吧?”轩辕龙傲天说到:“这猪脚不应该是我吗?”。“猪脚是你?”,叶良辰嘴角轻扬:“呵呵,良辰不服”。一白衣少年翩翩而至说道:“都争什么争,我堂堂仙人转世,猪脚当然是我”。“猪脚吗?”角落里一青衣男子说到:“或许本不该是我,但如果非要是我的话,我也不拒绝呀!”。且看一个小土著如何在这个穿越者、重生者、天才横行的世界里,压倒一切,制霸天下。
  • 罗曼蒂克商学院

    罗曼蒂克商学院

    爱情有苦有甜,但是面对情敌时更要相信爱你的那个他。六大家族里的每一位继承人都在一所学校里读书——罗曼蒂克商学院在三位神经女主遇上三位帅气男孩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到最后他们能不能克服种种考验,各自在一起呢?
  • 制霸高校

    制霸高校

    人,之所以不同,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环境以及条件可以让有些人变得厉害,也可以让有些人变得懦弱。
  • 妖抱苏大腿

    妖抱苏大腿

    胡月,一个二十一世纪废材女,因为一杯水她魂穿进网剧里,成了一个废材妖,她的任务杀幽月国皇帝,皇帝没有杀死,她莫名又是黑灵国女皇,再来又收养了两只小兽……然后她掉下了妖界深渊……更扯的是三个男人都来追她,这开挂的人生简直让她无法置信……
  • 舍一点是得到

    舍一点是得到

    本书说的是舍得舍得,不舍难得,适当的放弃也是一种获得,帮人就是帮自己,给予爱的人,才会享受到爱,吃亏到后还是福,肯付出、会放松,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放下身段,可以更安全稳地前进,看准进机退一步,生存空间更广阔,乐善好施能升华你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