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45400000020

第20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与问题(1)

中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现代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变革的一个成功范例,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土地使用制度的安排,不能涵盖土地制度的全部内容,不可能解决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积淀深厚、区域情况复杂的国家农村土地制度的全部问题。特别是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的变迁,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安排中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并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现行农地制度下的“增收之难”

2004年,****中央、******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性和主动性。”[1]笔者认为,必须认真分析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

一方面农地经济产出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我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长期以来,在封建社会以农为本、重农轻商(工)及闭关锁国的国策指导下,农业经济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加上战乱不断和我国农民思想保守、容易满足和安于现状,当世界发达国家早就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我国部分地区农民至今还在用几千年前封建社会初期就在用的耕牛耕地,用锄头、镰刀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和落后的耕作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1.5亩,户均耕地只有6亩。改革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建立了家庭承包责任制,耕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农户承包经营。改革初期,由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一户农民只有几亩耕地、建立在家庭经营规模上的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弊端充分暴露出来:产出十分有限,没有发展后劲,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在一些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甚至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就中国的经济全局来讲,对外汇率是一个焦点,对内则土地是一个焦点。2003年,中央花了很大的气力把“三农”问题列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了减免农业税的问题。再加上粮价上涨,中央大概给农民的好处总值在千亿元以上,确实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我们在讲到和谐社会的建立,特别是讲到乡镇以下的治理结构的时候,会发现这里还缺少条件:就是没有土地作为经济支撑的平台,没有一个以金融作支持的要素流转和利益转移。很显然,县乡以下很多问题的解决,光有减免税是不行的;同时,仅依靠免除农业税收农民是富不起来的。

另一方面农地规模经营难至[2]。现行土地制度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障碍之一。如果进城农民可以从放弃土地中得到利益,其他障碍可以用支付货币的办法来化解,这个货币当然来自农民放弃土地时的收益。假设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在县城务工劳动力愿兼业,不愿弃土地;而在大中城市务工的劳动力意脱离农业,且合适条件下愿弃土地。据调查,可以假设20%的农村劳动力在县城务工,80%的劳动力在大中城市务工。另据调查,城市务工劳动力中约有9%处于半流浪状态,年没有工作时间在半年或以上,难以在城市定居。按目前农民外出务工总量1亿算,有0.72亿劳动力职业稳定或较稳定,一定条件下可能放弃土地。在这0.72亿劳动力中,又有37%左右是女子,绝大部分是陪同丈夫务工,未婚女子也多嫁给打工者,不愿返乡。[3]则至少2664万户农民土地已转由他人耕种。另有1872万男性已婚打工者把配偶留在家里,假设一半有可能是潜在城市定居者,则有3600万户农民可能放弃土地。2002年乡镇企业增加值32385亿元,城镇年平均工资水平7667元,乡镇企业工资总额一般约为增加值总额的1/3,为10700亿,年平均工资约8231元,超过城镇平均工资水平。两个乡企职工收入使一个家庭不再依赖农业生产是完全可能的。则全国至少有1亿农户有可能将土地转租或放弃农业成为非农领域居民。粮食生产户数占总农户数比重按统计资料约67%,假设外出务工者主要种植粮食,则全国粮食生产农户约1.6亿户(以2002年数据为基础),耕种约13亿亩粮田,1亿农户是可能放弃粮食生产的。按照此假设,如果土地制度改革适当,促进一部分愿意并且已在大中城市就业和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我国粮食种植业农户数量可能剩下6000万,户均土地面积将达到21.6亩。按此规模和2004年价格计算(每亩约650斤,成本200元,0.7元/斤),每亩纯收入255元,粮食种植户均收入为5500元,人均1730元。如不考虑劳动力转移因素及由此产生的经营规模的变化,目前粮食种植户在粮食生产上的收入人均仅652元。但如考虑上述因素,以2003年农民人均2622元计算,则人均收入增长41%。显然,这个增长没有到来是一种损失。近年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在持续下降,可进一步计算出未来可能的规模经营变化条件下粮食种植业农户收入增长的情形。

假设每年继续有1.28%农户稳定转移到大中城市且粮食种植面积不变,则由表5-2显示:如果仅改变土地制度,不采取城市化政策,粮食种植户在粮食种植方面纯收入仍可按年1.3%提高,从现在到2025年,提高可达31%,这和杨小凯等对1992年之前在假设条件下对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估计是非常接近的。

若土地制度改革同时,采取城市化政策,如假设粮食种植业农户向城市转移的速度提高2%,种粮户经营规模2025年将达43.67亩,收入年均增加3.4%。

5.2现行农地制度下的“征地之痛”

一方面农地收入分配不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国家为了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一直实行重工轻农、以农补工和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向农业过度索取。除向农民征收农业税之外,还通过暗取方式向农民索取:一是用各种名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政府性集资以及农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等形式无偿平调、强行摊派,向农民索取资金、物资和劳动力,用于工业发展和国家建设,所索取的数额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二是用工农业剪刀差向农民索取,据估算,索取的数额,1952—1989年为9716.75亿元,相当于国家统计局计算的同期农业净产值的1/5。另一种计算的数额大大高于此数。1953—1978年的剪刀差达9494.9亿元,相当于同期农业净产值的57.5%。****中央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的“农业投入课题组”曾经作过估计:仅1979—1994年的16年,政府通过工农业剪刀差大约取得了150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入1755亿元,财政支农支出3769亿元,政府提取农业剩余净值12986亿元。平均每年从农业部门流出的资金净额达811亿元。特别是从1994实行分税制以来,县乡财政困难加剧,农村税费任务年年加码,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和各种名目的乱罚款屡禁不止,农民入不敷出,造成耕地大量撂荒,乡村组织负债累累,难以维持正常运转。[4]同时,就近年情况,******发展研究中心的韩俊作了调查,得出一个基本的数字:2004年全国耕地减少总量是80万公顷,进入建设使用的15万公顷,其中的1/3、即近5万公顷进入拍卖,拍卖总价是3000多个亿,15万公顷就应该是大约1万亿。那么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是怎么分配的呢?包括农民的补偿在内,只有20%—30%留在村一级,农民的补偿款占5%—10%;而各种各样的公司,主要是各种城市的建筑公司、土地储备公司、开发区外商投资公司等等,拿走了土地增值收益的大概40%—50%,最后就是城市政府拿走了20%—30%[5]。这个调查非常关键,它显示出全国一年中被转移的上万亿土地收益是如何被分配的。所以,土地问题实际上成了国内在决策讨论中各方利益博弈的真正焦点,也是中央希望解决的最重大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征地剥夺深入延续[6]。从近两年的投诉、上访案例看,即使是与土地溢价悬殊巨大的征地补偿款,农民最后也不一定能拿到手。对此现象,有人一针见血地概括为“拿别人的地,发自己的财”。在一波又一波的新“圈地运动”中,农民成为被剥夺者,有近4000万农民成为无地、无业、无社保的“三无”农民。一些学者由些提出要“叫停城市化”、“反对市场化”。其实,问题不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本身,问题在于我们的土地制度。农民因土地被占用,究竟给社会贡献了多少资金,不易计算,一是因地理位置和土地需求强度不同,各地耕地在转为建设用地时最高价格差异很大。二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即使政府征用土地,也应按照市场价格来支付土地购买费用,这应是估计农民在出让土地中的利益损失的一个基础。但市场价格却是难以确定的,在市场扭曲情况下无法确定合理的市场价格。三是不能把各地最终土地使用价格拿来计算,因为该价格根本无法获得且有很大的投机因素。

下面用经济分析的办法来测算农民土地权益的损失。按照一般经济理论,在比较充分的竞争态势下,国民收入一般分解为三大要素的收入,而地租收入一般占到国民收入的10%,建国初期我国农民作为土地的所有者,在他们的土地大量转为非农用途后未获得过地租收入,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土地被占用后,才获得了很少数量的“补偿费用”。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只能找到1978年以后的非农产业的GDP。GDP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差异,按一般情形依10%扣减后的余额为国民收入计算。1978年以前的GDP没有数据,也不好从工业品的物质总量中推出,按1952年至1982年间的人口增长率(2%)为GDP的增长率,因为假设这个时期人均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更具合理性。另假设1956年以后国家开始无偿使用农民土地,此前的GDP中的土地报酬假设已经归土地所有者所有。即使后来剥夺了这些居民的土地报酬,但他们已经是城市居民,不属于农民,故不考虑。由此推算出以下两项结果:第一,从1952年至2002年,农民向社会无偿贡献的土地收益为51535亿元。第二,以2002年无偿贡献的土地收益为7858亿元计算,相当于无偿放弃了价值26万亿的土地财产权(按照银行利率3%计算)。从有关数字看,自从我国实行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以来,我国累计支付的土地征用费不超过1000亿元。应该说这个分析是保守的。政府征地行为失范首先表现为政府为发展经济,在不经过科学的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征地,征地后由于经营不善造成土地抛荒和闲置现象严重。以开发区土地征用为例,2003年国土资源部清查的开发区规划面积就达3.54万平方公里,大大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在全国省级以上900多家开发区中,规划了近2万平方公里(3000万亩)土地,已经开发的仅占规划总面积的13.51%,近1.73万平方公里(2600万亩)土地闲置荒芜,占规划总面积的86.5%[7]。这说明,在征用农民土地的总量中,只有一部分进入了产业领域,成为非农产业的生产要素。而以上测算实际仅涉及该部分土地。这说明,中国农民放弃的土地财产权的总价值要大于20万亿元人民币。按照此分析结果,农民实际收益应比目前高出40%以上。但是,这些收益被转到了社会其他阶层和各级政府手里。如果20万亿的财产权收入用来给农民购买房屋,按20万元一套的价格,可购买1亿套房屋,正好是目前农民进城务工的总数。如果用来做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险基金,也极为可观。20万亿财产权收入,已超过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各项社会保险收入。

同类推荐
  • 经济全球化引领下的企业文化再造工程

    经济全球化引领下的企业文化再造工程

    本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现代企业文化概述、现代企业文化理念与发展战略、现代企业文化特征和功能、现代企业文化发展趋势、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理论与实践、创新型与学习型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优化整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框架或模式等。
  •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最实用的平民经济学:看懂经济现象的平民武器。一本专门为普通人量身定做的关于经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让你轻松获得经济蛋糕中属于自己的那一块,赶紧来阅读吧。
  •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收录了张维迎三十余年来的重要文章和演讲33篇,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张维迎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他的许多观点后来被证明具有极强的预见性,本书精选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张维迎教授所有对中国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观点,他对市场经济的坚持、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稳定的建议,都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本书是了解张维迎学术思想、理解宏观经济脉络、认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权威文本。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于市场体系自身包含着反市场的力量—政府。这是一种“异化”。
  •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商业保险经营的负债性、长期性以及社会影响的广泛性, 决定了作为债权主体以及保险产品需求者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经营具有内在的利益关系。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既是国际 保险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保单持有人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侵害保单持有人利益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 善恶经济学:从人性探寻当今经济问题的出路

    善恶经济学:从人性探寻当今经济问题的出路

    为什么我们的财富越多,却越不满足?为什么我们如此希望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学如何被各国政府误读、误用?金融业是否扭曲了整个社会?经济危机为何会愈演愈烈?此书极力放宽专业界限,从神话、哲学、宗教、心理学等视角重新思考经济学本质、挖掘被忽视的真知灼见!作者谦虚地向读者们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财富越多却越不满足?经济学如何被各国政府误读、误用?为什么我们如此希望经济持续增长?行善有善报吗?金融危机中资本家是否已将道德操守抛诸脑后?如何构建一个更公正的世界?此书通过对英雄史诗吉尔迦美什、基督教《圣经》以及古典希腊哲学、亚当?斯密等名家思想的解读,重新高扬湮没在历史中的诸多价值观念。同时,作者分析了当前的全球经济灾难,债务时代,雄辩地论证即使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人,也会与经济学有瓜葛;并提出了解决当今世界经济问题的根本方法。
热门推荐
  • 偷师武神

    偷师武神

    偷师学艺不稀奇,偷师偷成武神,那就稀奇了。少年方行,过目不忘,天资纵横。任何功法神通,只需看一眼,就能无师自通!不仅如此,他每学成一种武技,实力便会上涨一分!要说方行为何这么吊,只因他得到了一台来自天外的——复!印!机!“呵,这‘老树盘根’果然精妙,待我扫描记录下来,回去细细参悟!”
  • 一笺清浅入夏来

    一笺清浅入夏来

    厚德载物,心不设界,未来无界。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一切,其他的都交给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感受“道”、“儒”、“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毕生劫

    毕生劫

    活了18年的张丹突然知道自己其实不是人、是一颗仙丹,而自己的祖爷爷是鼎鼎大名的张天师。祖爷爷说:“丹丹啊,一颗仙丹想飞升、需要历天劫,积功德,还要上学考试!”此后,上下五千年、轮回三千界、张丹利用课余时间成为了一个勤勤恳恳帮助各族人民找东西的小仙丹。直到有一天,天帝大人告诉张丹:“如今三界正面临灭顶之灾,小仙丹你可愿拯救世界?”张丹说:“天帝大人,小仙为世人找了半辈子东西,自己却有一物不曾寻见。”“何物?”“那小仙次次轮回都会弄丢的那颗心…”
  • 超级演说家教你当众讲话38个技巧

    超级演说家教你当众讲话38个技巧

    《超级演说家(教你当众讲话38个技巧)》由李洪伙著:烂口才,吃亏一辈子!跟伙哥一起,偷学明星大腕,从零开始,学一流好口才。为什么马云演讲那么有气势?为什么蔡康永就会玩豳默?为什么孟非能点燃全场激情?为什么周立波让人一见就想笑?为什么于丹出口妙语连篇?……上台第一句该说什么?借用小道具?开玩笑又不伤人?遭到刁难,怎么办?被无礼打断,说什么?谁来救场?怎么控场与应变?《超级演说家(教你当众讲话38个技巧)》专门治疗“演说恐惧症”,请对号入座。
  • 当套路文里的霸总重生之后

    当套路文里的霸总重生之后

    作为一个霸总,傅景深人帅多金,想嫁给他的人从法国排到了家门口,但他却娶了一个又胖又丑又蠢的宋窈窈。无数名媛们的心都碎了。但是宋窈窈并不爱他。名媛们觉得自己又行了。可傅景深的眼里只有宋窈窈,更是为了她几度险些死亡。名媛们咬牙切齿。后来宋窈窈终于和傅景深离婚了。名媛们丧失的自信又回来了。可是还没等她们高兴两天,噩耗又传来了,傅景深死了,为了救宋窈窈,被宋佳人一枪打中心脏,名媛们都傻了。可是后来,傅景深重生了。
  • 本君已有约

    本君已有约

    【双男女主,双剧情线】[凤白线]徒弟太美,教她不忍心拒绝他的任何要求。师父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离开怎么办?缠上她,赖上她,娶回去关起来,永生永世。-两句话:是谁先惹了谁?不可说。一句话:缘起终有缘灭。_______[卿钰线]遇上他,她表面清冷,实则内心无措茫然。有一美人兮,近在眼前,当如何?他笑道:“姑娘,我们见过。”-两句话:长安荣华一世,你我结好永生。一句话:生生世世长相守。
  • 永恒之夜

    永恒之夜

    冥冥之中有天地主宰命运,可是他不相信命运,他只相信自己。没有什么能够主宰他,天又如何,神又怎样?若是阻挡了他,他便要葬天弑神!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神话,那就由他来缔造!
  • 塔罗魔法之公主娇谕

    塔罗魔法之公主娇谕

    梦云从小没有双亲,她被奶奶抚养长大。她的童年不是金色的童年,而是黑色的童年。她被同龄人叫作野丫头,她没有哭,因为她有爱她的奶奶。奶奶在她13岁时去世了,她彻底变成了一个人,她将自己的感情完全封闭,她习惯了孤独,但害怕认识其他人。18岁时,一个盒子出现在她床边,盒子里装着一副塔罗牌。当拿起卡牌时,她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开牌仪式时,她的卜灵秀儿竟然得到了一段的传承。(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勇者不好当

    勇者不好当

    庞渊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年。某天,一个漂亮的少女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说要他成为勇者去拯救世界。自小受社会主义文化熏陶的他自然不会轻信这个中二少女的蛊惑。少女为了证明自己是仙女所以听信姐妹们的建议来了个从天而降震撼登场。正送快递赚外块的庞渊为了避过少女调转车头被路过的大货车碾压,飞升天堂。最后在仙女的蛊惑下成为勇者穿越到新世界,但勇者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 此生纵横

    此生纵横

    一头出道不久有着绝对靠山和实力的妖狼一只怨气滔天有着过人心机和城府的狡狈两人自从勾搭到了一起,将整个仕途商道弄的是鸡飞狗跳,大有种非要弄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他俩才心安的恶趣味!妖狼特指主角姜无明背景滔天,实力强横。纵横仕途商道无往不利!狡狈则指张六金,计出则毒,不死不休,初出茅庐便一计乱了整个西京,数万生灵涂炭!商战,官途,应有尽有,实力铸就辉煌,王者绝非偶然!此书新开,老书盛世出妖孽慢热过头了,新作者号,老文重新整理,一路热血狂飙!对于文中有些有深层意思的句子,我会在作者的话里面解释。基本上都会让你看了热血沸腾,回味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