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06800000010

第10章 “教育的重心下移”及学科文化建设(1)

安家于肥沃的土地

花儿才能迎风盛开

根紧紧地相握于地下

叶紧紧地相交于地上

旖旎的梦变成漫天的红霞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上一章中我们的基本观点。但是学校文化只有和时代的脉搏相契合,才会真正达到推进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效果。本章我们将着力论述在当下教育整体态势及其演变过程中,学科文化建设的特征及学科教研组的任务,以使我们的论述逐渐达其核心。

什么是学科?学科是一种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也称“教学科目”,它是按逻辑程序组织的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范围的单位。如中小学的数学、物理、语文、音乐等,高等学校心理学系的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建设是指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的活动,即学科主体(担负学科发展职责的某种社会机构或组织,如学校、科研机构等)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文化则是以管理为目的,能有效指导学科建设的文化体系和以文化为内容、手段的科学的学科建设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学科教研组是集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的教育基层组织,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事业共同体。对中学来说,是学科教学内容传授的执行者和学科文化的创建者。

发端于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变革,使学科教研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教育核心动力的发动和激扬。

一、“重心下移”的变革态势及学科文化特点

叶澜教授在其《新基础教育论——基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一书中,在“新型学校整体形态变化的勾勒”一章,提出了“重心下移”这一新概念。

(一)“重心下移”的教育变革态势

在“重心下移”这一概念统摄下,叶澜教授首先高屋建瓴地分析了从近代教育到现代教育的权力分配意义上的重心下移。其中有几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以前,尚未实施义务教育前,学校从小学开始不是为全体适龄儿童服务,而是为将来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阶层的人服务的;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工农子女入学的机会激增,但为培养金字塔顶端阶层提供教育的目标性质未变。今日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期的中国普通中小学,在教育对象和目标上实现了重心下移。学校不只是关心少数尖子生,也不是为培养专门精英式的人才服务,而是致力于每一个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教育目的的转化,为学校的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面向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一趋势要求每一位老师的专业眼光、专业学识、专业精神和行为都应有一个飞速的提高,对群体、对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学科建设提出了方向。

其次,叶澜教授分析了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将近代型学校中仅以为进入学术象牙塔作准备的学科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改变为学科领域、知识与生活领域、职业实践领域、科学技术领域、人生领域等方面相沟通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知识与人类生活诸领域的关系,也就是知识社会中人的文化素养、生活质量、国民素质提高的需要。”课堂内容的变更,要求教师要有更加厚实的知识基础,更宽广的知识领域,而不像过去只要有某一方面狭窄的知识量,就能应付极少数人求知的需要。因此,学科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知识的专精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叶澜教授还分析了管理的重心下移。她指出:“新型学校的管理重心下移,首先涉及的是各级行政部门真正把学校管理的权力还给学校,承认学校作为专业性教育机构、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对学校教育实践的自主管理权,并且从法律上给以切实的保证……此外,管理重心的下移还包括学校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教师研究等方面的不离‘土’,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实际、教师个人的教学和教育实践,要真正做到结合、沟通与互动。”这是叶澜教授所勾勒的现代新型学校形态变化的一个方面。“重心下移”是对学校教师群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催迫和提升。目前我们所倡导的“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研究,就是重心下移的一种体现。“校本”研究,从本质上打开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空间,它极大地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也加大了教师的责任。从教育的宏观层面来看,“重心下移”无疑是教育形态转换的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它使学校的师生真正成了教育的主人,教与学的主人。这也是当今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和转型。其特点为信息的高速增长、人口的迅猛增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全球化的到来,加上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道德伦理等变革程度也不一样,这些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个全新的要求。如果一所学校不顾现实的巨大变化,沿着老路盲目施教,培养的学生无疑是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变化的。

说到当代我国社会的转型,主要呈现为以下现象。

首先,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个体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经济生活中,我国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相比,这一转型已带来当代我国经济生活的巨大变迁,每一个生存于其中的个体,都经历着这一经济生活转型的冲击。经济生活的变革转型,同样带来了人的生存方式的变化。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新型的经济生活,不仅需要个体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积极主动的意向,而且需要个体在积极主动的互动中,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出合作的意识与共同学习的精神。这就是说在这一转型中,人与人的关系,需要构建一种新的规则加以调节。从个人自我意识的维度上,市场需要一种自立自强,具有独立意识与合作精神,具有合作、共赢思维方式,具有创新与承担责任之勇气的个体。他信任自己的生命力量,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实现并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今天的现实变化真实地赋予个人把握自己命运与幸福的可能。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能按照大一统的思想培养所谓“君子”,而要根据这个转型,不断调整教育的策略,培养个性鲜明、富有创造性的人。它同时要求学校必须有创新精神,有自己的使命意识,而不是仅仅执行上级的指令,这个“重心下移”更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在生活态度上,个体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越来越理直气壮地追求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人的生命意识获得解放,人们开始敢想、敢做,而且对原创性的追求,对民族特色的强调,已成为我们思想领域的基调。这些特点都说明社会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对大一统的崇尚到坚持对个性独立的追求、由甘于平淡到勇于创造和高扬主体精神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依据不同的特点,独立地从事教育教学的实践。

其次,在私人生活领域,个体生活无论是在物质的层面,还是在精神的层面,同样发生了明显的变迁。从城市到农村,报纸杂志、影视传媒、电脑网络,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个体的饮食、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在逐步地改变着传统社会的味道;个体对更高质量生活的向往,正在成为更巨大的力量,改造着个人,改变着生活。在个体生活方式的变革中,个体的活力被唤醒、被激发,个体发现着自己的可能,创造着崭新的自我。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个体生活,更多地体现出了求变、求异的倾向,体现了更多的自主创造的风格,体现了更为突出的进取、探索精神。在这个变化转型的过程中,同样不乏丑陋、邪恶、困惑、迷茫、挫折,同样出现许多没人道、逆伦常的事情,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如何在这个个体转型的社会中,重塑健康人生的问题。我们又处在一个超大的无限的网络空间中,有人指出“信息网络是一所没有围墙的超级大学,是善于利用它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场所”,“数字一族的行动已经超越了多媒体,正逐渐创造出一种真正的生活方式”。人的社交圈变成了整个地球。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实体,教育如何施力,单凭上级的宏观指导是没有作用的。教育需要一种扎根大地的深入,需要一种零距离的对不同学生群体、个体个性的了解,这就需要学校以“本校学生”为本,采用“为了本校学生”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但单凭个人的力量,面对如此迅速变化的社会,如此复杂的信息,接受多元文化思想的冲击是很艰难的。就是单科教学,一个老师所接受的信息量和几十位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量也是难以相比的,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群体,特别是学科教研组必须有一种“共同体”意识,共同面对复杂的教育环境,建构一个群体交互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相互尊重,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重心下移”后的教育教学的任务。

以上分析表明,学校内部管理的“重心下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给学校特别是学科建设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学科是落实教学理念、实施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使命的基础;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要想得到落实,必须从学科入手。但据我观察,我们不少学校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这种转型对学科建设的要求,还没有一种构筑学科文化的紧迫感,有的学校学科建设有名无实,计划可有可无。因此我们必须在教育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加强学校的学科文化建设。

(二)“重心下移”变革态势下的学科文化特点

那么学科文化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我们说学科文化是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全体师生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建设和精心培育逐渐形成的。文化最根本的要素是精神价值,好的学科文化同样包孕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精神元素。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它的特点。

1.学科文化兼具管理性与文化性

学科文化是一种关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管理理论和管理体系,它主要体现一种管理行为,具有一般管理的特性,即管理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途径、手段和方法,学科文化更注重其管理性;而作为学科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则更注重其文化性。

目前学校的学科建设侧重于将其作为一种学科发展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情况比较多,也就是说更注重的是它的管理行为和功能,而没有从终极价值上着眼,所以学科建设的精神意义往往被忽视,而学科文化说到底是一种从立人的角度追求其最终价值的行为。

2.学科文化的科学性

作为管理体系,文化因素具有科学意义,并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起着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科发展的作用。但是考察目前很多学校的学科建设,所谓的“文化”因素尚不足以具备科学意义上的学科文化的特征,有些提法仅仅是一种赶时髦的行为。总体来看,我们的不少行为,要么是作为一种没有规律的泛泛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并不能起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的作用;要么就是作为在实践中提出的零星的经验、体会,尚未形成系统的、能有效指导学科建设实践的管理理论体系。因此,科学的文化因素是学科文化的真正体现。

3.学科文化人文关怀的特性

作为管理体系,学科文化以管理为目的,以文化或文化形式作为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具有从内容到手段到形式上的文化性特点。如果我们从学科的文化主体地位来看,它意味着每个学科可以根据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趣对文化进行选择、内化,更重要的是建构自己特有的学科文化。这种选择、内化和建构蕴含着主体的需要、目的及对一定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因此,学科文化不仅仅是从既有的文化中“拿来”的文化,而且是具有了独特性、内在性、创生性等属性的特殊文化。可以说,学科来源于现实的需要,又超越并重构着现实文化。学科文化对现实文化的超越和建构,其内部根源在于学科内容对学生完整人生、完整心理世界的全面关注。现实文化虽是人的文化,但这种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社会性等特征。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但它更指向对人的内在的深切关怀,更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

4.学科文化的系统性与整合性

学科文化是一定范围内,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通过有关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精心培育而形成的。就其构成中的文化因素本身而言,这些因素并不会仅仅因为存在于这一体系中,而在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便自觉地形成作为整体意义上的具有科学指导作用的学科文化,它必须通过学科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建设和培育才能形成。就其具有系统性、理论性和科学指导性等高层次性和深刻性特征而言,也应通过系统建设和精心培育才能形成。同时,作为一种管理实体的学科文化体系,它具有系统形成的目的性、内容的层次性和综合性、功能的整合性等特点。这是一般文化形成的特征,否则文化的意义就会削弱。

同类推荐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我们读着他们的创刊词,好象在听斯人斯世的宣言,在这些宣言中,有是虽是公式化的、标语化的,但更多的是熔艺术与思想与一炉。其中既有豪放而又婉约的回声,好似聆听来自“秦淮河上的桨声”;有是令人回肠荡气,产生一种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残阳如血”之沉郁壮美的意境。与此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发现每一个不同年代便有不同凡响的空谷足音,如果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那么本书所仰重的创刊词便是来自那种已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热门推荐
  • 跨越梦境来爱你

    跨越梦境来爱你

    故事从一个梦境开始,庄零零有一个温柔体贴爱自己的老公,然而她总觉得缺失掉了一些什么,然后是一场又一场的梦,和他一次次的相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着妹妹从斗罗开始变强

    带着妹妹从斗罗开始变强

    21世纪,高中学生叶玄上学路上,迎面突然吹来大风,当他再次睁开眼,已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斗罗大陆,觉醒系统后,借助系统的力量横行于整个大陆。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狂魔啸

    狂魔啸

    一个经过六年基础修练的倒霉孩子,在随师进山修练途中被人贩子拐卖,逃出生天之后,在人世痛苦挣扎,最终,他将为自己开辟出怎样的一条修仙之路,从而让自己逍遥于仙山佛海之外呢?在一般人的眼中,修练分为三种,即练神为婴、练气结丹、练体成圣。但在他眼中却分为吸收天地能量的偷天秘术、纯靠自身修为的逆天秘术、以自身修为引动天地能量的通天秘术,而这三种秘术又都包含练体、练气、练神,共有九种修练之路,普通人能练其一有成即可飞升,而他如何才能九头并进呢?
  • 缔造至尊I

    缔造至尊I

    灵武界为二级世界,妖脉,兽类,鬼物,魔族,人族,灵族共存。青莲剑宗废墟残骸中走出的孩童,持手中三尺青锋踏上杀伐之路。乘青莲破十方,一剑山河倾覆。修为分布:炼体,武徒,武者,武魂,玄武境(武宗),灵武境(武王),天武境(武尊)
  • 花木兰在现代

    花木兰在现代

    【农梦者“反穿”力作】南柯一梦,梦回千年!巾帼英雄花木兰该如何在花花世界生存下去?花木兰在马路上,看到一个打扮得妖媚,穿着暴露的女孩,大怒道:“你这孩子,光天化日之下,怎的不知廉耻……”那女孩愣住了,接着如躲避瘟神般的躲开!“这小盒子是什么宝贝,竟然可以千里传音,真是太厉害了……”“这个是手机,手机。”花木兰突然指着马路上的四方大盒子大惊:“哎哟我的亲娘,那个手机竟然可以跑那么快?”“那是卡车,大卡车……”花木兰指着电视机播放的古装剧,突地大怒:“呔,何方贼人,不可陷害皇上。”说完便随手抓起椅子砸了过去……“别砸,别再砸了,那是电视机,那是电视机……”许年华欲哭无泪。……
  • 王俊凯之我不应该爱上你

    王俊凯之我不应该爱上你

    女主叶雨蝶本身是是个千金,却因为一次事故失去了父亲,而母亲也为了救雨蝶而死,得知是王俊凯的爸爸故意杀掉自己的爸爸,便一心想着复仇,让王俊凯一家不得好死,但最后因为爱上了王俊凯而下不了手
  • 萌妻来袭:傲娇总裁看过来

    萌妻来袭:傲娇总裁看过来

    诗霜被逼婚,身为闺蜜一定要挺身相救!亲自去勾搭诗霜的未婚夫,在这段交往过程中,渐渐产生感情,假戏真做的两人,最终能否在一起?!
  • 云上云瑶

    云上云瑶

    宇宙浩瀚,世界围绕着世界,千里之外云层剥开。命运是什么?是历史,是未来。迷失的选择,归正的方向。千瑶不惧,风雨欲来。本故事神秘的面纱待各位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