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5000000014

第14章 明成祖朱棣开创永乐盛世(7)

第二次宦官时代,发生于公元9世纪的晚唐。宦官的权势大大超过东汉时期,他们依靠手中的军权,不但操纵了皇帝的废立,甚至皇帝的生死也都由他们来决定。

第三次宦官时代发生在明朝,始于公元15世纪30年代宦官王振当权,终于17世纪中叶明王朝覆亡。明代宦官之盛,历时最久,为害至巨,前后达二百多年,可说是空前绝后了。

清代入关之后,一切政制基本都因袭明朝,但惩于前朝的教训,对于宦官的管理,更加自觉,更为严厉了。当时,专门设立了内务府,确定太监归内务府管辖。这样,清代的太监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虽然晚清期间也出了崔德贵、李莲英、小德张之流的弄权太监,但他们终竟没有刘瑾、魏忠贤那样的权势,和东汉、晚唐时期的宦官也有所不同。而内务府,由于它是流职,随时都在升迁流转,任职时间不长,所以它也不可能广树党羽,作恶多端。

历史上有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就是一些宫廷政变、皇室阴谋活动,往往都和宦官有关。这是衰微的社会和没落的统治集团的一大共同的弊害。由于封建帝制维护的是万世一系的“家天下”帝统,而不可能是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这就决定了皇室内部的血肉拼搏,刀光剑影,必然层出不穷。继统也好,夺嫡也好,立长也好,里面都直接关联着某一皇族、某些后妃、某些外戚,以至某些阁臣、某些阉宦的切身利益,直至荣枯兴废、生杀予夺的命运。发生于晚明时期的三大宫廷案件——“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都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阉宦政治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必然产物,是封建统治黑暗、腐朽的集中展现。如果把它比作一个恶性膨胀的毒瘤,那么,封建专制制度就是一具生长着各种病毒与细菌的腐尸。封建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必然要找一些他认为较之文武百官更为可靠的忠实奴才,放在自己的周围,并委之以重任。阉宦之流当然是他的首选。

而封建皇帝的荒淫无度的多妻制,则是阉宦制度得以出现的直接原因。汉代有的皇帝姬妾多达四万余人,以平均一个宦者服侍十人来计算,宫廷中至少需要四千多名宦官。到了明代,更是急剧增长,内监总数达到一万人,另外还有九千名宫女。为了侍候一个皇帝,居然要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换句话说,一个男人当皇帝了,就要剥夺一万个男人做男人的资格,剥夺九千名青春女子个人的幸福。

所以,归根结底,这笔总账应该记在封建制度和封建帝王身上。不彻底铲除反动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不可能消除这种弊害的。

除了政治制度、社会环境的影响,宦官作恶,也同这个阶层的构成及其特定的人格、人性有着直接关系。

宦官长年封禁在深宫之中,生活孤寂单调,枯燥无味,过着穷极无聊的日子。《明史》中说他们“饱食逸居,无所事事,多寝寐不安。又三五成群,饮酒掷骰,看纸牌,耍骨牌,下棋,打双陆,至二三更始散,方睡得着也。又有独自吃酒肉不下者,亦如前约聚,轮流办东,帮凑饮啖,所谈笑者皆鄙俚不堪之事。

多有醉后纷争,小则骂僮仆以迁怒,大则变脸挥拳,将祖宗父母互相换骂”。

他们手中的资财来得容易,也用不着节省下来留给子孙后代,因而轻抛虚掷,挥霍成性。加之,身旁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后嗣,眼前又看不到光明的前途,看不到生机与出路,自然就会形成性格的乖戾,心理的变态。

这种人群,形体和心灵饱遭摧残之后,心理产生扭曲,直接的表现是恨多爱少,许多人都心怀仇恨与报复心理,变得阴暗、忮刻、狠毒、残暴,以致完全丧失人性;经常干一些有悖常情常理的事情,比如,他们一般对父母都刻薄寡恩,有的根本不认,甚至鞭笞毒打。

他们从小就低三下四地伺候人,或者干一些丧失人格的低贱之事,养成了奴颜婢膝、寡廉鲜耻、没有节操的品行;又兼看惯了宫廷中的相互仇杀、残酷斗争,只能趋炎附势,在夹缝里生存,因而普遍形成一种奴性和畸形变态的人格。宦官没有什么文化,大都迷信固执,自卑多疑。有人就是因为无意中讲到“茶壶没把”、“秃驴没尾巴”、“猫狗尾巴短”等闲话,引起了阉宦的多心,而招致杀身之祸。

那些得势的阉宦,享尽了人间富贵,常把不能御女引为终身憾恨,于是,就渴望恢复性能力。魏忠贤就曾杀过多名囚犯,吃了他们的脑髓。宦官高策为了恢复性能力,竟听信了术士所谓“童男的脑髓有效”的妄说,杀害了无数小孩,并食其脑髓。综上所述,恶性劣行,不一而足。试想,由这样一个人群来当权执政,其后果如何还用问吗?

当然,这是就阉宦阶层的整体而言。在解剖阉宦政治这一毒瘤过程中,我们还须把少数当权的大太监和宫廷中广大的宦者加以区分。民间对于宦官,历来是没有好感的,说起他们来总是带有一种鄙视、轻蔑、憎恶的情绪。这主要来自于传统曲艺和现代影视作品,不能说没有根据。

但客观地说,像刘瑾、魏忠贤那样聚敛资财、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祸国殃民的大憝元凶,终究是少数人;而大多数的普通宦者,还是受骗或者被迫进入宫中的,他们既没有弄权、贾祸的条件和地位,更非个个都具有罪恶的本性。他们从小时候,形体上就遭受戕残,一辈子都过着非男非女、亦人亦鬼的凄苦日子,同样是充满兽性与罪恶的阉宦制度的受害者。

唐代诗人顾况有一首题为《囝》的四言古体诗,愤怒控诉对于年幼无知的儿童施行阉割手术的恶行: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

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如视草木。

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

郎罢别囝,吾悔生汝。

及汝既生,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是苦。

囝别郎罢,心摧血下。

隔地绝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福建一带,习惯呼子为“囝”,父为“郎罢”。据柏杨译成的白话,全诗的大意是:“孩子啊,你生在穷乡/官员捉住你,把你损伤/为了进贡给皇帝,为了获得满屋金银/下狠心,把孩子带上刑具,当作猪羊/上天啊,你慈悲何在,使孩子遭此毒手/神明啊,你公正何在,使官员享福受赏/爸爸送别孩子:‘儿啊,我后悔生下你/当你初生时/人们都劝我不要抚养/我不忍心/果然你遭此悲惨下场’/孩子告别爸爸,心已粉碎,流下血泪两行/‘爸爸啊,从此远隔天壤/直到死于黄泉/再见不到爹娘’!”

单从摧残人性这一点来说,阉宦政治这一毒瘤,也必须彻底地摘除。

名家回眸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曾在史料中指出:用宦官以监边则敌寇入,以之监矿则矿盗起,以之监税则民变作,以之监场、监珠则国库空,以之监军则军力弱,以之监民则民怨腾,以之御清则通敌,以之典镇则降贼。总之,明朝的宦官是“无所不监,无所不乱”!

对于明朝宦官,柏杨先生说得最精彩:“宦官好像是明朝的灵魂,明王朝皇帝不能没有宦官,犹如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

明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宦官专权与特务统治的紧密结合,厂卫的横行,造成了“士大夫不安其职,商贾不安于途,庶民不安于业”的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使社会风气和政治风气急转直下。

所谓“自厂卫司讥访而告奸之风炽,自诏狱及士绅而堂廉之等夷,自人人救过不给而欺罔之习转盛,自事事仰承独断而谄谀风长,自三尺法不伸于司寇而犯者日众”,正是对这种现象的形象描述。

残诛建文余党

建文帝在位时,方孝孺已经是名闻天下的第一大儒,学识品德为四海称颂。

他为文纵横豪放,能与东坡(苏轼)、龙川(陈亮)相比。据说每撰一文,海内争相传诵。

朱棣起兵时,他的谋士姚广孝曾对朱棣说:“臣有所托。”

朱棣问:“何为?”

姚广孝答道:“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棣颔首答应。

朱棣占领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归附。因姚广孝事先嘱托过,朱棣没有杀他,而是将他投入狱中。

对于方孝孺的文名,朱棣也很敬重。几天后,朱棣准备即位时,便想请方孝孺为他拟登基诏书,同时也希望利用方孝孺的名气为天下士人树立一个归顺的榜样,于是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又派方孝孺的学生廖镛、廖铭二人前去劝说,反遭到方孝孺的一顿痛斥。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派人强行押解方孝孺上殿,但是方孝孺穿着一身斩衰(古代丧服按生者和死者关系,分为五等,斩衰最重),一进来就大哭不已。朱棣即命锦衣卫强行撕去方孝孺的丧服,换上朝服。

朱棣强压怒火,亲自劝解方孝孺,破例为他设座,并起身劝慰道:“先生不要难过了!朕本来是要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的。”

方孝孺立即反问道:“成王在哪里?”

朱棣说:“他自焚死了。”

方孝孺再问道:“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当皇帝?”

朱棣说:“国家要依赖年长的君主来治理。”

方孝孺进一步逼问道:“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无法回答,只好搪塞道:“这是朕的家事,先生不必过多操劳。”遂暗示左右,强行将笔塞给方孝孺,命道:“诏天下草,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接过笔,奋笔疾书“燕贼篡位”四个字,投笔于地,放声大哭,且哭且说:“死即死,诏不可草。”

朱棣发怒道:“你难道不顾你的九族吗?”

方孝孺愤然回答道:“便十族奈何!”骂叱声越来越大。

朱棣大怒,命人将方孝孺的嘴割开,从嘴角一直割到耳朵。方孝孺满脸是血,仍然痛骂不绝。

朱棣厉声道:“岂能让你如此痛快地死,当灭你十族!”

于是,朱棣一面命人继续将方孝孺关押狱中,一面搜捕其亲戚家属等人,以及他的学生,算作十族,押解至京,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一个杀戮。每杀一个追问一声,是否回心转意。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服于朱棣的淫威。当弟弟方孝友被押到时,方孝孺看着因受自己牵累而行将就戮的弟弟,不觉泪如雨下。

方孝友从容吟诗一首,宽慰方孝孺:

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

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

方孝孺也作绝命词一首: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被押到南京城聚宝门外磔死,遇难时年仅四十六岁。明代历史地理学家王士性曾评价道:“自古节义之盛无过此一时者。”清代学者齐周华也认为:

“靖难受祸惨烈者,亦莫若孝孺。无论知与不知,无不义而悲之。”老南京相传明宫午朝门内丹墀上的血迹石,即为方孝孺颈血所溅而成,雨后看血迹石,血色鲜红欲滴,嗅之似犹有血腥味!

方孝孺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上吊自杀,两个女儿年未及笄,一齐投秦淮河自尽,受他牵连被杀的有八百七十三人,入狱和充军流放者达数千,当时的恐怖气氛可见一斑。

同类推荐
  • 武帝寄奴

    武帝寄奴

    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写宋武帝刘裕的传奇生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乳名寄奴。一个靠编草鞋糊口的平民,凭个人的努力成为了帝王。他是被辛弃疾等人歌颂景仰过的英雄人物,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少有人企及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人类有史至今,能用少数步兵(2千)击败十倍以上骑兵精锐(3万)的,唯有刘裕和他发明的却月阵。《三十六计》是在知名度仅次于《孙子》的兵书,目前已确认其作者是刘裕手下的将领檀道济。檀道济的军事实践即来自与主公刘裕的并肩战斗。欢迎批评指正!
  • 三国战纪之汉家风云

    三国战纪之汉家风云

    穿越,在这个年代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穿越到一个不出名的家族,还想再这片三国之地闯出名堂,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天方夜谭又如何,万般险阻又如何,四世三公又如何,我不求这做那江山主人,只愿这天地的势力,这汉家的风云之争都在我的掌控之下,只愿守护这天地间的平静。阻我霸业者,天地共诛。PS本书并不是正经的正剧类历史小说,会有些许仙侠玄幻成分。
  • 东征演义

    东征演义

    以周公东征为历史基础,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最好的作品
  • 时空大生存

    时空大生存

    方欣然说:“莫倩你又坑我。”莫倩说:“什么啊,你自己贪心老是怪我。”方欣然说:“我的元青花瓷啊。”莫倩说:“你什么宝物没有见过,谈定一些。”方欣然说:“哎,这回我们又要做什么任务?”莫倩说:“到了你就知道了。”系统提示:任务在进行中。
  • 赵尸王朝

    赵尸王朝

    大宋丰隆六年七月,暴雨,黄河决堤,东京大水,周边县村皆无所幸,水漫开封府,死难者不计其数。同年八月,瘟疫大起,染病者横尸街头。当是时有蓬莱居士进献仙丹无数,以无名黑草辅之,有起死回生之效,遂上贡兴宗,下治百姓……这本是件好事,可是禁军殿前司宣武上军指挥使唐琦在一次调查中发现这一切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读者群(112964454)
热门推荐
  • 今天的我才惹不起

    今天的我才惹不起

    衡古月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孩子,常被学校的人欺负,可谁曾想过他竟然是一个电脑高手,无论是编程还是游戏,他都十分的有天赋,从此,他开始逆袭,让那些欺负他的同学大开眼界
  • 女人人脉论:三型人脉构建术

    女人人脉论:三型人脉构建术

    这是一本“属于女人的、根据女人写的、为了女人而写的书”。身处这个时代,打理好一份事业和经营好一段感情同样重要。人脉,是女人的必修课,也是成功的基础。所有成功的人,都视人脉为最宝贵的财富。并且高效地运用了人脉。对于女性来说,如何维系人脉,如何高效运用人脉,是决定幸福指数的关键。本书作者以冷眼洞悉世情,以慧心指点迷津,凡是让女人头疼的各种人际关系,本书都有所涉及,为你支招释疑,告诉你如何洞察人心、拓展人脉以及赢得人脉。拥有和谐的人脉,你才能获取幸福的生活,才能在情感的世界里立于不败之地。
  • 红馆一姐

    红馆一姐

    我是一个从小被命运遗弃的女孩儿,被父亲猥琐,被坏人拐卖,被人买回家当了童养媳,最终因为生存进入了夜场。我一直都被男人的恐惧支配着,我在男人的世界中跌跌撞撞。可是我发誓要打破这个黑暗的世界,我要让男人开始尊重女人,我要让所有的男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另一个物种的功能不仅仅是让他们愉悦与为他们繁殖后代。我要让所有的男人都臣服在我的石榴裙下,我要让他们都叫我“女王”。
  • 独家正法

    独家正法

    在一个充满争斗的混乱世界当中,任何成就都是霸道的财富,也是无尽折磨的杀伐开端。或许有人拥有比强更强的魔法,但最需要的却还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得以生存。
  • 誘宠傲娇小尤物

    誘宠傲娇小尤物

    她是特等医院的一把刀,却被混蛋看光!阴差阳错,她睡了他,醒来后男人要负责,她却不屑一笑,转身离开?他好歹也是个少校,竟如此被无视了?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 快穿之反派大佬在线修养

    快穿之反派大佬在线修养

    洛千茵的任务什么走向?洛千茵:“我冷”反派冷哼一声:“我也冷”洛千茵:“……我小时候都是妈妈抱我取暖的”反派:“我总不能现在找你妈吧”洛千茵:“……”e_e
  • 押座文类

    押座文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乱争锋

    逆乱争锋

    一次事故,使得少年立下了疯狂的目标抛头颅,洒热血心不弃,战无尽
  • 何以为天

    何以为天

    天下割据,群雄角逐。大陆灵气衰竭,宗派势力逐渐瓦解,薄弱。皇朝势力再次走入世人眼中。无天皇朝护国公府世子何云也,一朝出世,便掀起了大陆波澜。修行路,只能一板一眼,苦踱向前?不!乱世称雄,时不我待,唯有剑走偏锋才是王道!
  • 狂尊追妻之绝色神医

    狂尊追妻之绝色神医

    一世双生姐妹花,一世仇恨霜上加。————来到伏曜大陆,才知道没有玄力的废物是会被排挤的;幸好她积极向上,不畏艰险,即使面对世事险恶,也有自家老爷子护着给她撑腰,这算是来到这世上给予她的温暖了。————这一会儿一个炎王殿下,一会儿一个魔尊,是要作甚?难道都是奔着我体内的结界神珠而来吗?她问:“你到底是为了我体内的神珠,还是喜欢这样一个平凡的我?”他低头深情地看着她。“现在知道答案了吗?”……这可是老娘的初吻!————上古神器里住着一位仙女,她与神器强强合作,一路收服着那些不听话的变异神兽,终于来到最后揭晓秘密,可他却突然消失不见。你到底去了哪里?是否还能再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