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们生活的环境——贸易
天下熙熙乎皆为利来,攘攘乎皆为利去。今天,每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小到一个社区、城镇,大到一个省份、一个国家,甚至是全球,都处在贸易往来的环境中,每一个人也都是贸易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
贸易无处不在。在端起茶杯、拿起手机时,贸易就已经发生了,人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贸易。先来看一下人们一天的生活。
清晨醒来,身上盖着用新疆生产的棉花而在江苏缝制的棉被;洗漱完毕,便收到了用大兴安岭的树木制造的纸而在北京印刷的早报;来到餐桌前,喝上一杯用巴西产的咖啡豆而在中国加工制作的咖啡;整理完毕,开上一辆由十几个国家各自生产的零部件组装而成的汽车去上班……
中午闲暇休息,打开由中国生产却安装着美国研发的系统软件的计算机玩游戏;玩厌倦了,又通过中国公司提供的网络服务来浏览世界各地的趣闻……
晚上,公司聚会,去了一家由中国人投资而意大利人当主厨的意式餐馆;又喝了几瓶由西班牙生产而在中国进行包装的红酒……
一个人从早到晚,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离不开贸易。人们喝的咖啡、玩的游戏等,都隐藏着由合作而产生的贸易经济。
那么,何为贸易经济,贸易就是指自愿的商品或服务交易,贸易经济则是指通过商品及服务的流通与交易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解释这一经济概念或许用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最为合适——养猪人和农民都很喜欢吃猪肉和土豆,假设他们每周工作40小时,那么就会有两种情况:
(1)养猪人和农民都各自生产猪肉又加工土豆。养猪人生产500克猪肉的时间是60分钟,加工500克土豆的时间是40分钟;而农民生产500克猪肉的时间是120分钟,加工500克土豆的时间是20分钟。40小时后,养猪人所得猪肉为20千克,土豆30千克;农民所得猪肉为10千克,土豆60千克。
(2)养猪人和农民都各自在擅长的领域进行生产,养猪人生产猪肉,农民加工土豆。于是他们各自的效率都有所上升,养猪人生产500克猪肉只需30分钟,农民加工.500克土豆也只需10分钟。40小时后,养猪人得到了40千克猪肉,农民得到了120千克土豆。
也许有人会认为第一种情况更好,每个人既能得到猪肉还能得到土豆。其实不然,不要忘了贸易经济的存在。
如果500克猪肉可换得2千克土豆,养猪人拿出10千克猪肉可获得40千克土豆,而自己还剩下30千克猪肉,从而得到了30千克猪肉、40千克土豆;而农民也得到了10千克猪肉、80千克土豆。
从此养猪人和农民两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生产,再也不用忙了这头顾那头。专心致志地生产一种产品,不仅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而这种分工合作的最大好处就是他们各自的生产成本都降低了。归根结底是贸易经济使他们两人得到的更多,从而改善了他们原有的状况。
可见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生活状况都变得更好。当一个家庭成员找工作时要与也正在找工作的其他家庭成员竞争。当各个家庭购物时,他们也相互竞争,因为每个家庭都想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好的东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所有其他家庭存在竞争。
尽管有这种竞争,但把一个人的家庭与其他家庭隔绝开,并不一定保证这个人的家庭会过得更好。假如真的这样做,每个家庭都自己种粮食,自己做衣服,自己盖房子,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交易,才能从中受益匪浅。无论是耕种、做衣服还是盖房子,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大家都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国家间的贸易也是如此。新闻联播中讲到,在世界经济中,日本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因为美国和日本生产许多相同的产品。福特公司和丰田公司在汽车市场上争夺顾客,康柏公司和东芝公司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争夺顾客,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并不像体育比赛那样,一方赢而另一方输。实际上,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各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国际贸易经济使各国的成果能够互相交换,不必亲自去生产,却能从他国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远比各自为战、独自生产要好得多。就像一辆汽车,由瑞典提供发动机、美国提供车框架、泰国提供轮胎、日本提供保险杠、韩国提供车灯……最后在中国进行组装加工。这其中,贸易经济使各国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并生产出了更为优质的汽车。
天下熙熙乎皆为利来,攘攘乎皆为利去,今天,每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小至一个社区、城镇,大到一个省份、一个国家,甚至是全球,都处在贸易往来的环境中,每一个人都是贸易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因此要积极关注经济发展的动向,随时调整自己的经济决策,让自己的生活更能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
2.2主导生活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调节经济活动,指导经济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经济是背后主导人们生活的一只“看不见的手”。
经济活动是人类的主要活动,经济生活又是主要的活动内容。那么,我们是在什么样的经济活动中生活,又在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中生活,什么是市场经济呢,这些问题,都需要用经济学理论回答。
我们知道,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民以食为天。在古代,生产工具不发达,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温饱,从事的活动就是种地、纺织衣物。所以几千年来人们都以农业为主,商业贸易不发达,因而大多数人在小农经济下自给自足,在经济上有时候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然而到了近代,机械出现了,这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人们的需求也从基本的衣食扩展到各个方面。因为专门生产一种商品,成本更低,于是社会出现分工。而只生产一种商品,又需要别人生产的那个商品,于是就出现了大规模的交换。这样每个人都在生产社会需求的一种商品,同时也需要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生产的商品,这样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就围绕市场展开了。在市场中实现不同商品的交换,在市场外又用交换采购而来的原材料进行生产,然后再到市场上交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循环链条,形成了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经济联系错综复杂,相互缠结,可以说这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经济模式,而每个人都是这个经济链条上的一环或者一个零件。这种经济以人的欲望为驱动力,以供求为调节杠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力,因而能使整个经济社会充满活力。
市场经济又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激励人们的经济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呢?经济学告诉我们,首先起作用的是价格规律。举一个例子:
比如,在鸡蛋市场上,假设现在每个鸡蛋的价格是1块钱,消费者希望每周买1000个鸡蛋,而生产者每周只能生产900个鸡蛋,如此一来:
(1)消费者与生产者互相讨价还价,直到把每个鸡蛋的价格推到1.11元一个,而在这样的价格下,消费者用购买1000个鸡蛋的钱只能购买到900个鸡蛋。
(2)在新的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想多生产一些鸡蛋以增加收入,他们每周生产了950个鸡蛋,直到价格降到1.08元,消费者才能买走930个鸡蛋。
(3)价格降到1.05元时,生产者只打算每周生产910个鸡蛋,消费者与生产者又开始新一轮的讨价还价。
(4)如此往复。
这虽然是一种看起来不怎么高明的分析方法,但这却是理解价格最好的方法。价格是这样形成的:交易双方基于对同一商品的估价进行讨价还价,这样的讨价还价不断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反复进行,当价格上升时,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生产这种商品有利可图,于是很多人纷纷生产这种商品,产品的数量迅速增加;随之,消费者看到可供选择的产品增多了,于是产品价格开始走低。降价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消费者可以通过更低的价格买到更优质的商品。近几年彩电、冰箱、服装、手机、计算机等产品的轮番降价就是很好的例证。
价格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它鼓励人们采用最低成本的生产方法生产出物美价廉商品,同时,还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比如: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如果某个职业有较高的收入,人们就会自发地转而学习与该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甚至改行以提高收入。当各种行业要素的价值达到平衡的时候,这样的选择活动就停止了。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原理同样在其他社会资源领域也存在,比如新兴的行业或新产品有利可图,那么资本就会从那些无利可图的老行业或老产品中抽转出来,随即投入新兴行业或者新产品中来,随着新兴行业和新产品生产的不断增加和老行业和老产品生产的不断下降,就会出现生产下降一方产品价格下降直至利润减少;而生产增加一方的产品价格会出现上涨,利润增加,甚至投入资金增加的想象,于是社会生产资源又重新配置,达到均衡,此后在这种供求机制的作用下,市场经济再次走向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无限往复运动过程中,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供求机制存在的意义。
调节市场经济的另一个机制是竞争机制。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重要经济概念,让我们来看一个平价眼镜超市的例子。
随着眼镜零售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曾经被媒体列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的眼镜行业,其发展面临着重重障碍。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眼镜生产企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高价经营模式,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超市”销售的模式来减少销售渠道,同时更加注重眼镜的加工和服务质量。眼镜生产企业的这一策略使顾客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同时也成功地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就是价格竞争机制在市场中的作用。价格竞争机制在引导人们在增加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效益。生产者为了以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就必须想方设法改进技术和设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价格起着最主要的调节作用。所以说,真正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起调节作用的就是价格。
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就是由国家总体上决定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谁来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分配给谁,怎样分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多年里,主要实行计划经济。那时候,工厂每年、每月、甚至是每天生产多少产品几乎是事先安排确定的,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每个企业或个人都是国家经济机器中的一个零部件。这种经济体制稳定、有序,在资源缺乏的状态下,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但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是不利于激活经济主体——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而通过改革开放实行了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这一机制使弱小者被淘汰而无法生存。而纯粹自由无序的市场竞争会带来一系列不公平、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所以此时就需要国家出面干预,以保证市场经济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市场经济的运行告诉人们,物美价廉的产品随处可见,作为消费者,不能片面地认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选最实惠的商品,这样才不会丢掉市场经济带给自己的好处,合理分配自己的每一分钱。作为生产者,明白经济学的原理之后,应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向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在不断让利于消费者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3经济不脱轨的保障——宏观调控
假如说市场经济是一辆高速列车,那么宏观调控就是它的方向盘.只有有了宏观调控的保障,市场经济才能健康稳定地运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作用,造福于全体人民。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能够自行调节,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资源有效配置。这种观点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市场机制不是“万金油”,并不能完全达到资源最优配置,它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的缺陷,这就是市场失灵。那么,是什么导致市场失灵呢?
举例来说,假设有一个城市,从A地到B地有两条路:一条是好路,路很平坦但比较窄;而另一条路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但是比较宽。走好路要用5分钟,而走坏路要用30分钟。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走好路,因为既快又平坦。于是,走好路的人越来越多,好路变得拥挤不堪,交通堵塞,耗费的时间不断增加,直到也需要30分钟。现在,走好路和走坏路用的时间一样,一条路拥挤而另一条路破,为此,人们怨声载道。
本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各自互不干扰。但当大家非要挤一条道走时,个人行为就会对他人产生影响,而且这是一种不良影响,产生了负外部性。于是,有人建议政府对走好路的人征税,迫使一些不愿意交税或时间充足的人走坏路。这样一来,会让一部分原想走好路的人改变主意,自愿去走坏路;而余下想继续走好路的人就可以走得快一些;而坏路本来就宽敞,再增加一部分人对原来走坏路的人也没有带来损失,大家的效率都提高了。接着,政府再用征来的税把好路拓宽、坏路修好,两边的路都宽敞平坦了,大家就会都满意了。
这里有一个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外部效应,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外部效应可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行为的个体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比如修建一个鸟语花香的公园,可以让居民免费游览。负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行为的个体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效应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比如播放高分贝的音乐会吵得居民无法休息,化工厂的污染使周围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当然,外部效应不包括间接影响,比如某人“割肉”卖股票,使得该股票价格跌了0.00001%,进而影响其他持有该股股民的收益。这种通过改变价格而影响他人收益的行为不称为外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