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8700000005

第5章 原始章关于立身成名的根本问题(4)

在有限的生命里,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智者,而不要用寻常人的眼光早早将自己限定为一个成功者或是失败者,这才是超然于物外的明智。

9

【原典】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张氏注曰】

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利而无江河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

【王氏点评】

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尚父阿衡帝师王佐);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不得意时就守志待时

【译释】

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君子就隐居深藏,等待,但不失其意志,他们相信,终有一天,自己的价值会被明主发现。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和事很多。如果你有抱负、有能力,但就是没有机会,这该怎么办?那就“潜居抱道”等待时机,尽管这个过程很寂寞、很孤单。很多人都羡慕那些成功者头上亮丽耀眼的光环,却很少有人能体会到成功之前的寂寥和无奈。

守得云开见月明,终得梅花扑鼻香。经历过一些挫折,真正的贤能之人终有出头之日。

好酒不怕巷子深

有句俗话叫“好酒不怕巷子深”。孔子也说了,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就怕自己不知道别人。只要你德才真的出众,就不怕没有识你的伯乐。一时的不得志,只是因为时候未到罢了,姜太公钓鱼钓到80岁,还不是被周文王请出来了?姜太公又称姜尚,字子牙。他是周武王打败商朝、攻下殷都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周师齐祖”、“百家宗师”,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

姜尚的钓法奇特,短竿长线,线系直钩,不用诱饵之食,钓竿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太公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应聘,并封姜尚为相。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姜太公钓出的可谓是一条“王侯大鱼”。

10

【原典】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张氏注曰】

养之有素,及时而动;机不容发,岂容拟议者哉?

【王氏点评】

君臣相遇,各有其时。若遇其时,言听事从;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时,不遇明主,不遂其志,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圣德之君,言听事从,身居相位,名香万古,此乃时至而功成。事理安危,明之得失;临时而动,遇机而行。辅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国事,当以恤军、爱民;其功足高,同于前代贤臣。不遇明君,隐迹埋名,守分闲居;若是强行谏诤,必伤其身。

乘势而上就能一飞冲天

【译释】

假如能充分把握时机,并且立即行动,那就能很容易获得人臣的高级职位;如果得到机会就立即振臂奋起,那就能够成就当代独一无二的丰功伟业;如果运气本来就不好,又不懂得主动把握机会,那就只能被无情淹没,终身无所作为。

适时把握时机即可一飞冲天

适当地把握时机,适时掌握主动权,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为人处世立于不败之地的要旨。

做好一件事情,客观条件极其有限,但只要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善于动脑,主观能力自然会发挥到极致。

唐朝末年,浙江以东的裘甫率农民发动起义,已攻占了几个城池,朝廷任命安南都户王式为观察史,镇压动乱。刚上任的第一件事,王式命人将县里粮仓中的粮食发给饥民。众将官迷惑不解,都说:“您刚上任,军队粮饷又那么紧张,现在您把县里粮仓中的存粮散发给百姓,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式微笑着说:“反贼用抢粮仓中存粮的把戏来诱惑贫困百姓造反,现在我向他们散发粮食,那么,贫苦百姓就不会强抢了。再者,各县没有守兵,根本无力防守粮仓,如果不把粮食发给贫苦百姓,等到敌人来了,反而会用来资助敌人。”

王式的一番话,各位将领听后都觉得言之有理。果然,叛军到达后,百姓纷纷抵抗,不到几月工夫,叛乱被平定。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上的事情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情况、形势的变化,及时掌握有利时机,把握主动,灵活应对,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建功立业不可或缺的本领。

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处处时时以应变的心态看待社会,要做好应对变故的思想准备,并机动灵活运用应变之术,以使自己永立不败之地。

所以,驾驭时机在许多场合中都是靠“装糊涂”才会成功的,这种糊涂有进攻型的,也有退却型的,不同的场合要灵活运用,以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11

【原典】

是以其道足以高,而名扬于后世。

【张氏注曰】

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氏点评】

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道的修养超乎一切

【译释】

正是因为有些人道德的修养足够高尚,所以他们才会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你有多大的官职,也无论你在战场上杀了多少敌人,但凡你想得到老百姓的口碑就必须有足够高尚的“道”的修养,而无“道”之人只有遭人唾弃的份儿。比如赵高、秦桧之辈,尽管位居宰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身后留下了什么?不过是骂声一片而已。

通俗地讲,“道”的修养也算是成功的一项硬性指标。

为学做事应以道的修养为本

一个人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首先要在道德上立根基。这是做人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再高的学问、再大的本事也是没有益处的。举个例子,警察和小偷之所学,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但是,同样的学,却导致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在于人之本。这就像今日所说的道德与科学的关系一样。如何运用科学技术,不是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的道德观念。总之,道的修养是人之根本,“本立而道生”,有了本,才可以言及其他。换言之,也就是先做人,再为学,再做事。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后面几点,他就能够摆脱一些低级趣味和自私倾向。这样的人,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的人了。在今天,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同等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

的确,一个人尽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如果他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愚笨乖谬,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有什么用呢?相反,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文凭,没有进过大学校门,但他言谈文雅,举止得体,行为方式正确,能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难道你能够说他没有学习过什么吗?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拼上三年两载做成一件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么做事?

有一个名叫公明宣的人在曾子门下学习,三年不读书。曾子说:“你在我家里,三年不学习,为什么?”

公明宣说:“我哪敢不学习?我看见老师在家里,只要有长辈在,连牛马也没有训斥过,我很想学习您对长辈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接待宾客,始终谨慎谦虚,从来没有松懈过,我很想学习您对朋友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在朝廷办公事,对下属的要求很严格,但从来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很想学习您对下属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

曾子离开座位,向公明宣道歉说:“我不如你,我只会读书罢了!”

以往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告诉人们什么是好人、必须做好人。比较偏废于教育学生怎样去做人,以致学生对于为人处世的原则方法并不明了。因而不善应对不善交际,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不能较好地把内在的美德变成外在的美行,把个人恰当地融入集体之中。

那么,一个人究竟该如何学做人呢?有人为此做出了如下界定:

其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其二,与人为善,切忌骄横。众怒难犯,专欲难成。物极必反,器满则倾。肆无忌惮,焚己伤人。切勿恃强凌弱。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

其三,谦和为美,多让少争。对人须有敬爱之心。相爱无隙,相敬如宾。荣辱毁誉,处之泰然。小不忍则乱大谋,不闹无原则的纷争。

其四,诚信待人,远离是非。君子重信诺,一字值千金。胸怀坦荡真君子,口蜜腹剑是小人。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有言人前说,人后不说人。所谓:闲谈莫论人是非。

其五,仗义疏财,扶危济贫。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不因贫而舍,不以富为尊。

是以,做人决然是门大学问,绝对一言难尽,绝非一蹴而就。管窥蠡测,凭君撷取。

我们并不是主张不会做人,就不要学知识,而是要把做人的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把学知识放在第二位。因为,一个连人都做不好的人,学到再多的知识又有何用呢?

同类推荐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沉思录Ⅲ

    沉思录Ⅲ

    本书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人生中的一些问题,诸如人的道德责任、友谊、老年、死亡、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统治者的责任、外交事务中的道德原则等问题作了透彻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本书收录了法眼寺方丈,明一法师的数十篇日记一系列禅修讲稿。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一法师作为僧人的日常修行,劳作,弘法的点点滴滴,更令广大读者有机会分享到这位正信正行,爱国爱教高僧的修行体悟用人生智慧。广大信众用佛门弟子都将从中受益。
  • 《阴符经》要旨探究

    《阴符经》要旨探究

    《阴符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一部哲学经典,是仅次于《道德经》的一部重要的道家著作。传说是上古时期黄帝所作。最早出现于唐代李荃的记载。全书仅仅有447字,却义理深奥,晦涩难懂。古今研讨此书的代不乏人,莫衷一是。但以之为修身之本、悟道之源,讲述的是天人合一、清静阴阳之道,却是研讨者的共识。本书作者在研究古今《阴符经》集注和述评作品的基础上,从学术研究入手,逐句阐释,每一句分别由原文、注释、白话和要旨探究四个部分构成,阐述了自己的体会和观点,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少将莫青

    重生之少将莫青

    她,是地球里苟延残喘的叛神者莫青她,是宇宙里不受拘束的军人莫青前世无法完成的梦想,今生要不留遗憾。前世小心翼翼的生存,今生要翱翔天际。片段一:“莫青!”怒吼声划破天际,远方传来汽车的声音,只见一名老爷子灵活的从军车上跳下来,砰砰砰地朝着莫青跑来:“妳这个小混蛋,到处女扮男装的泡妞,留给妳爷爷我一堆烂摊子!”莫青瞥了一眼老爷子,掏了掏耳朵:“咋了!姐这是魅力无法挡!那些名媛现在开放的很,姐都已经说了姐是女的,她们还是追着姐不放~”说完,又轻飘飘的来一句:“泡妞去”老爷子一噎,气得脸色通红:“莫青!!!”
  • 乱世三世红颜

    乱世三世红颜

    她,21世纪穿越而来的中学生,本在异世界生存已曲曲折折。但却一次次阴差阳错的一穿再穿,早就了她和他的三世缘。
  • 城市诡影

    城市诡影

    一个小误会扯出的惊天大案,一夜之间出现五具无手尸体,神秘字母R代表着什么,到底是何人在布局?此书的后传《沙海诡影》已经上架,请多多支持,谢谢。
  • 公主她是美娇娘

    公主她是美娇娘

    初遇时,她冒充花魁,惹他怜惜,跟着回了三皇子府,自此三皇子府不再平静。再遇时,她是孟国公主,站在海棠树下冲他招手,唤他过去帮忙摘风筝......
  • 大灵神纪

    大灵神纪

    万古神州,万族林立,小国无数。凡事这世间者,皆可修灵,踏九境,凝灵海,修五芒,筑道心,度轮回。这是灵者的修炼道路,万年皆为此。灵者觉醒灵根,是这大陆的常态。他是一个少年,从小便拥有着十九行灵根,但是,上天仿佛对他开了一个玩笑,他的灵根全是废弃。即使他再过努力,还是没能成功,直到那一天,他觉醒了第一个灵根……陈夜:你们修炼是为了提升实力,而我,是为了觉醒灵根。
  • 异界我做主

    异界我做主

    凭什么兢兢业业还被上司穿小鞋?凭什么累死累活女友却跟了别人?老子不干了,咸鱼也有翻身日,废柴也有成神时!诡异的穿越,王叶仰天怒吼,你们都给老子听好了,老子来了,什么世家、皇帝、霸主、贵族,统统都给我滚蛋,这个世界,现在由老子来做主!
  • 摄政王的郡主重生了

    摄政王的郡主重生了

    她重生了,带着悔恨,第一件事不是去找灭门仇人报仇,而是找到那个前世被她厌恶伤害,却仍旧明里暗里护她的男人,找到他嫁给他。他也重生了,这一世誓要把她给拐回家,不管她会不会恨他他都要把她放在身边,日日宠,夜夜宠。前世她冰冷无情,没有爱过任何人。不知道这一世她还会以冷漠对待那个对外心狠手辣,对自己却是掏心掏肺的男人吗?前世迟来的,就让我今世还你吧。他:久处在深渊之中,是否也心向光明。她:我不是神明,而是个恶魔,如果可以,我愿陪你一起沉沦。用我一世情深,换你来世相伴。
  • 魔幻梦游记

    魔幻梦游记

    普通上班族程曦最近每天都做着一个梦,奇怪的是梦居然能连起来,居然有发展剧情,就好像在梦里经历着另一个人的人生,到底哪个是梦,哪个才是现实世界呢?
  • 当地球只剩下山和海

    当地球只剩下山和海

    苍穹破碎,天河之水不仅淹没了陆地,还带来各种吃人的怪物。
  • 雁去无留意

    雁去无留意

    忆往昔,烈马踏了长安花,长剑挑了南疆雨,三两好友二斤酒,江湖之大自在逍遥。可怎么?长亭舞剑萧声殆,塞北万里独自行,一袭风骨一把伞,万里涉川只一人还。师父总是说,合久必分,这江湖多得是离别,可我不信。师父他还说,分久必合,这江湖也少不了重逢,我也不信。那个初入江湖的人也终于尝的冷暖成为江湖传说。后来,我总是摸着自己的脸说:“我原本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