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1200000001

第1章 经世致用才是真学问(1)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山东登州吴长庆庆字大营,因新年来临,全营上下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提督、庆字营统领吴长庆回家去过年,分统领和各营营官们见统领不在,也都提前离营,有的去会自己的相好,有的则去赴亲戚好友的宴席。

依着惯例,每逢新年,军营都要放假三天。在这三天里,士兵们可以随便到街市上闲逛、吃酒,可以召集一帮人在营里胡侃吹牛,也可以聚赌。年年如此,见惯不怪,没人把这些当回事。

就因为太不把这些当回事才最容易出事,这不,今年营里就出事了。事情坏在聚赌上。聚赌,难免就有输赢。张三输了,就怀疑李四玩鬼,口里自然就有怨言。骂着骂着,两个人就动起手来。先是两个人单打独斗,后来就加入了其他人,最后竟然发展成上百人拿起枪来。这后果可就严重了。统领不在,营官们也不在,全营上下,只有一个五品顶戴的营务处帮办当值。此人姓袁名世凯,字慰亭,别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受人举荐和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札委,以候补同知帮办庆字营营务。同知是五品顶戴,是袁世凯花银子捐来的一个空顶子,主要是为了在官场上好混。

得知营里闹事,年仅二十三岁的袁世凯很是吓了一大跳。士兵举枪斗殴,很容易酿成大的血案。对于当事统领,朝廷的处罚是非常严格的:轻者革职,重者杀头,决不姑息、纵容。

尽管是深冬季节,袁世凯头上还是冒出了汗珠。别看他的内心已惊慌得不行,但他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孰轻孰重。眼珠转了三转,马上便顶戴官服穿戴一番,又叫上两个平日与自己交往甚密的什长,便大踏步走出自己的办事房,“噔噔噔”来到营里,见两派正闹得不可开交,所幸还无人敢开枪。袁世凯站到高处,先高喝一声:“本官在此,还不把枪放下!难道让军门大人亲自过问吗?”吴长庆因做过浙江提督,袁世凯故有军门一称。听说袁世凯是统领打发过来的,械斗的人全部住了手,抢着向袁世凯诉说自己的理。袁世凯见自己的话起了作用,马上趁热打铁,把两派闹事的领头人分批次叫进大帐里。查明肇事的头目,命亲兵一根绳捆了,拉到营外就地正法。参与闹事的人,该打的打,该罚的罚,俨然以统领自居。做完这些以后,袁世凯私下里也有些不安。他毕竟不是统领,对他做的这些事,吴长庆回营不认可怎么办?

营里闹事的消息很快被吴长庆知道了,他当即吓出一头冷汗,不分昼夜便往营里赶。唯恐事情闹大,把自己牵扯进去说不清楚。

袁世凯把吴长庆接进大帐,先详细把处理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然后便双膝跪倒,请吴长庆给自己治罪。吴长庆听完沉思了一会儿,便把袁世凯扶起来,笑着说:“不是贤侄英明果断,营里肯定要出大事!爵相派你来营里帮办营务,当真是派对了人啊。”吴长庆是袁世凯的父交,两个人一直以叔侄相称。

后来,吴长庆又把这件事对李鸿章讲述了一遍,对袁世凯满是赞誉之词。李鸿章也没想到,年纪轻轻的袁世凯,竟然有此胆量,以后也开始对袁世凯另眼相看了。当年底,属国朝鲜发生内乱(史称“壬午兵变”),不仅火烧了日本驻朝使馆,还占领了王宫。闵妃逃匿,国王李熙派人向大清国朝廷求援,日本则趁机兴戎。李鸿章此时恰巧回籍丁母忧,吴长庆奉署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树声之命,率所部六营,乘船开进朝鲜戡乱。为防有失,张树声又在请示李鸿章后,派提督丁汝昌率北洋水师三艘军舰前往接应,终于赶在日军之前进入朝鲜。袁世凯随同前往,负责前敌营务处。这个职务与以前的帮办相比,已经很重要了。袁世凯满心欢喜,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展示一番。但事与愿违,清军进入朝鲜马山浦后,纪律非常不好,不仅朝鲜官军反感,连当地百姓和驻朝日军也很是瞧他们不起。袁世凯一见形势对清军极其不利,马上向吴长庆建议说:“长此下去,不仅不能完成戡乱任务,还极易酿成祸端。请世叔赶快下令整饬军风,免被倭人耻笑。”当时的中国官民,普遍称日本人为倭人,是倭寇一词的延续。吴长庆却长叹一口气道:“慰亭有所不知。我各营现在身处异国,是孤军远征。整饬军风,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极易引发事端,后果可就严重了。再等些日子吧。”袁世凯耐心地说道:“世叔啊,凡事皆可等待,唯整饬军风一项不可等啊。想捻子盛行时,为保一方平安和一家大小不受侵害,家父在庄里特编练了一营团练以保护。哪知因饷源不继,团丁暗中勾结捻子袭庄。家父知道后,及时将报信团丁挖出处决,避免了一场灾难。而临庄的张老伯,就因优柔寡断而全家被害。若世叔碍于情面,愚侄愿替您老出面办理此事。世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您老快下决心吧。”

在袁世凯的强烈要求下,吴长庆于是加委袁世凯为营务处总办,专门负责整顿军纪。袁世凯奉到札委后,先从各营选调了近百名比较优秀的兵丁,经过短时间的训练,组成一支流动的执法队伍。每日巡视各营,一旦发现有违法乱纪事情,马上予以处罚。但散漫惯了的清军并未把执法队当回事,继续对朝鲜京城附近村庄的鸡鸭等家禽大肆抢掠,仿佛在和袁世凯叫板。袁世凯大怒,马上带人把带头抢掠的七个兵丁抓起来正法,提上七颗人头来向吴长庆交差。吴长庆得知事情原委后,连连夸奖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不愧为将门之后。”

人头在营房大门口挂出后,军中气象登时为之一新。有人对袁世凯的做法甚感不满,认为袁是杀下媚上,还作了一首诗讽刺他:“本是中州假秀才,中书借得不须猜。今朝大展经纶手,杀得人头七个来。”所谓“假秀才”,是说袁世凯连个秀才都未混上,便开始在人前装人了。袁世凯对这种挖苦话向来不在乎。

经过吴长庆、丁汝昌、驻朝公使马建忠开会商量,清军连夜移驻汉城南门外南檀一带。经袁世凯向吴长庆提议,先设计诱捕肇事元凶大院君,星夜护送到马山浦,押进军舰,解往天津;又对起义者进行围攻。事态渐渐便平息下来,闵妃集团重掌政权,对清军自然是感激涕零。不久,国王李熙又致函被朝廷夺情起复的李鸿章,为长久稳定政局,请入朝清军常驻汉城。吴长庆把清军入朝以及“平叛”经过上报李鸿章,捎带为袁世凯美言了几句。李鸿章于是上折为吴长庆、马建忠、袁世凯等人请奖。圣旨很快颁下:实授吴长庆广东水师提督,加恩赏穿黄马褂;马建忠赏穿黄马褂,从优议叙;袁世凯以“治军严肃,剿抚应机”,“以同知分发省份,尽先补用,并赏戴花翎。”清政府同时答应了李熙的请求,命入朝清军暂驻汉城。头上多了一根花翎,袁世凯感到前途一片灿烂。但日军却抓住使馆被烧一事大做文章,不依不饶,逼迫李熙与之签订了《仁川条约》。在这个条约中,朝鲜除接受惩凶、抚恤,赔偿军费等条件外,还承认日本以后可以派兵保护日本公使馆。也就是说,壬午兵变,日本在朝鲜京城取得了驻兵的权利。中国不想与日本闹得太僵,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为长久巩固其统治,李熙又派陈奏使赵宁夏赶往北京,一是当面向天朝上国致谢,一是要求天朝上国派人为本国训练一支能征惯战的军队,省得一有事就麻烦上国。理由是“禁兵之不可用”。这是朝鲜一贯的做法。赵宁夏走后,朝廷把朝鲜的请求交群臣计议。以清流自居的翰林院侍读张佩纶,一见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到了,马上便用他那支生花的妙笔,最先给朝廷上了《请讲武以靖藩服折》,提出:“日本贫寡倾危,琉球之地,久居不归。朝鲜祸起萧墙,殃及宾馆,彼狃于琉球,故智劫盟索费,贪吝无厌。今日之事宜因二国为名,令南北洋大臣,简练水师,广造战船,台湾、山东两处宜治兵蓄舰,与南北洋犄角。沿海各督抚迅练水陆各军,以备进规日本。”折子又说:“中国措置洋务,患在谋不定而任不专。朝鲜乱作于内,敌逼于外。吴长庆一军暂留镇抚,殆权宜之策,非经久之图。”

张佩纶随后又就理商政、预兵权、救日约、购师船、奉天增兵、永兴筹备等六项提出自己的六点建议。

建议曰:一、理商政当简派大员,为朝鲜通商大臣,理其外交之政,而国治之得失,国势之安倾亦得随时奏闻,豫谋措置。二、朝鲜孱弱,嗣后当由中国选派教习,代购洋枪,为之简练掎角。三、日约贪于索费,尤狡于驻兵,闻告贷北洋,安知非借中帑以款东兵,应毋庸措置。日兵屯扎王城,尤多隐患,应由吴长庆密谋钳制。四、陆军护王都,不如水军护海口。应饬部臣迅拨巨款,先造快船两三艘,由北洋选派将领驻守仁川,较为活明。五、朝鲜日益多事,辽防亦宜豫筹。请饬盛京将军抽练旗丁,归宋庆统之,与所部常满万人,以备缓急。六、朝鲜之永兴湾,严寒不冰,俄人欲得其地驻船。应会同吴大澂妥筹力争要害。

但李鸿章读过张佩纶的《请讲武以靖藩服折》后,还是遵旨很认真地逐条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他在《议复张佩纶条陈六事折》中,这样写道:“张佩纶所陈六事,有已经办定者,有欲筹而未及办者,谨悉心酌度,分条复陈如左:一、理商政原奏当简派大员为朝鲜通商大臣,理其外交之政等语。查光绪六年十一月驻日使臣何如璋致书总理衙门,内有主持朝鲜外交一篇,以中国能于朝鲜设驻扎办事大臣,凡内地政治、外国条约皆由其主持为上策。又称时方多事,鞭长莫及,此策未能遽行。其次则请遣员前往朝鲜代为主持,结约当经总理衙门函商于臣。臣谓此事若密为维持保护,尚觉进退绰如。倘显然代谋,在朝鲜未必尽听吾言,而各国或将惟我是问,他日势成骑虎……二、嗣后当由中国选派教习,代购洋枪等语。查赵宁夏等,八月初面呈该国王,请示善后六条。内有整军制一条,即求中国为之设法,经臣钞送总理衙门在案。嗣赵宁夏等商恳,延请教师,借给洋枪炸炮,又经臣转饬吴长庆,拣派精熟洋操员弁,就近教练,并筹拨铜炸炮十尊,英来福兵枪一千杆,配齐药弹,分批解送,吴长庆转交该国王验收应用。业于九月二十九日,附片奏明在案,与张佩纶所拟办法正同。三、日兵屯扎王城,尤多隐患,应有吴长庆密谋钳制等语。查前据赵宁夏等面称:国无一月之储,欲借债以救急。至日约索费五十万元,原订五年分缴。适朝鲜派使赴日本,臣即电商出使大臣黎庶昌,劝令朝使向日本外务省商减兵费。旋据黎庶昌九月十六电报,日本不允减款,只改为十年分缴,是每年仅缴五万元。朝鲜虽贫瘠,尚不至为难,此即所以救日约之索费也。日兵进扎王城,原约一年为期,吴长庆既平内乱,本可克期撤回。臣因日兵未撤,遵旨饬吴长庆督军暂驻,实密谋钳制之法。现日兵驻王城仅二百余人,决不至有他患……四、迅拨巨款,先造快船两三艘,由北洋选派将领驻守仁川等语。臣于本年八月覆奏,添练水师折内声明,海防经费各省筹解,仅及四分之一,请饬户部、总理衙门再拨的款务足原拨四百万之数,尚未知部臣如何筹议。昨函询船政大臣黎兆棠据称:该厂仿造安炮快船每只约需银四十万两,虽不及英、德各式之精利迅速,而工料价值较减。拟请敕下黎兆棠赶筹定造快船二艘,克期竣工,专备北洋派防朝鲜之用……五、请饬盛京将军抽练旗丁,归宋庆统之,与所部常满万人,以备缓急等语。自唐迄明,有事朝鲜,皆由辽沈口进兵,从无海道济师之事。缘中国自古舟师笨滞,越国争战,鲜有获利者,今日东西洋轮船盛兴,一日千里,而朝鲜形势三面滨海,更于水师为宜。轮船由烟台至朝鲜汉江口,一日夜可到,由津沽亦不过三日。若由辽沈陆路至朝鲜王城,须二十余日,往往缓不及事。故称防护朝鲜,必以添练兵船为要,此时势之宜变通者……六、朝鲜之永兴湾严寒不冰,俄人欲得其地驻船等语。查朝鲜东北之永兴湾,形势险固,可作船坞,西人尝艳称之。上年中俄议约,俄人调集兵舰,驻海参崴,英、法各国皆疑俄欲攻夺永兴,而驻津俄国领事今升署公使之韦贝每向臣密言,俄廷绝无此意。永兴近接元山通商口岸,将来各国贸易互通,俄人亦难独图占夺。至该处距吴大澂驻兵宁古塔、三姓、珲春等处千余里,而遥中隔俄境,水陆不宜,山川间阻。吴大澂兵力饷力,断难兼营,似只可从缓筹议。俟朝鲜整顿军制,力能自顾,北洋铁舰快船购练齐备,再随时酌拨,分往逡巡,以壮声援。以上六事皆臣近日筹划所及,但办理自有次第。”

李鸿章的观点,得到朝廷的认可,下旨命其统筹。接到圣旨,李鸿章马上饬命吴长庆安排、筹划替朝鲜编练新军的事。吴长庆连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哪有精力去管朝鲜的事呢。思虑再三,便把袁世凯、总兵王得功、提督衔领兵官朱先民、总兵衔领兵官何增珠请进大营,先说了一顿奉承话,然后便拿出李鸿章的饬命,委派四人办理编练朝鲜新军的事。指派袁世凯督同王得功,先训练五百人,朱先民督同何增珠续练五百人。练出成效后,再逐渐扩充。一听这话,王得功、朱先民和何增珠都不大愿意,只有袁世凯一个人满心欢喜。见袁世凯乐于此事,吴长庆又说道:“此事还需征得国王同意。若国王不同意,朝廷就只能从国内选派了;若国王同意,本军还要征得李爵相同意。”

一听这话,袁世凯的心马上又悬起来。

靠山大作为才大

吴长庆把朝廷将选派教官为朝鲜编练新军的事通报给李熙。李熙闻言大喜,连连催促吴长庆抓紧安排。看李熙的神态,好像等米下锅。

吴长庆于是把自己的安排电告给李鸿章。因为实在没有其他选择,李鸿章只得同意,并把吴长庆欲派袁世凯、王得功、朱先民、何增珠出任教习的事函告给李熙。李鸿章在函中这样写道:“敝邦向来僻居无事,戎备积弛。现与各国相通港口,多事讲究,阴雨不容稍缓。兹值大兵来驻,师受有资。已饬所司选集民丁,咨请吴军门派员教习。准本年九月二十三日吴军门回咨,据称派庆字军营务处袁世凯,挑选一营五百人,名为新建亲军,督同王总兵得功,认真训练。并续派朱提督先民,督同何总兵增珠添选一营五百人,以便训练等因。”函后,李鸿章特意把袁世凯、王得功、朱先民、何增珠四人的履历附上,不过是为了加深李熙的印象。

这时的清军,已与刚来时的清军大不相同。不仅不再扰民,而且也很少上街闲逛,每日都在营房里操练。清军有此变化,这让当地人和日本人都感到奇怪。国王经过打听,知道清军能变成这样,全是一个名叫袁世凯的军官出面整顿的结果。不由大喜,当日就把吴长庆请进王宫,想请吴长庆转奏朝廷,能否就近选派袁世凯出任朝鲜新军教习。因为李熙此时尚未接到李鸿章的回函,并不知道教习里面本来就有袁世凯。吴长庆一听这话,当即猜出李熙肯定没有见到李鸿章的回文,马上便沉吟起来,脸上的表情很是为难。李熙慌忙拿出一颗夜明珠相送,吴长庆这才说道:“王爷容禀,不是本军吝啬,实在是因为我这位贤侄太会练兵,本军一刻也离不开他。王爷心里是否有更好的人选?我这位贤侄眼下腾不出身子啊。”吴长庆说得很认真。

同类推荐
  •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性贡献的创业群体。红帮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浙江宁波地区。随着服装改革的深入,近现代服装业的迅猛发展,这个群体迅速扩大,遂成中国从事近现代服装业人士的总称。
  •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
  •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是与《史记》中同屈原齐名,司马迁最为推崇的赋作家-司马相如惊世传奇给力问世。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

    著名学者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我们每个人,远胜于一切教育。”的确,崇拜伟人、模仿英雄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天生就是伟人的追星族。我们每个人在追星的过程中,带着崇敬与激情沿着伟人的成长轨迹,陶冶心灵,胸中便会油然升腾起一股发自心底的潜力,一股奋起追求的冲动,去寻找人生的标杆。那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会激励我们向往崇高的人生境界,获得人生的成功。
热门推荐
  • 风起长宁

    风起长宁

    本故事取材于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从风起稻香再到安史之乱,一个一个朋友有几人能够陪伴到最后,或许今天举杯对月,明朝刀剑相向...
  • 剑客马云,刀客史玉柱

    剑客马云,刀客史玉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市场经济的激战中,商场便是江湖,商人就是侠客。中国电子商务之父马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中国营销之父史玉柱:刀法所至,财富遍地。马云和史玉柱都是中国企业界的“异类”,都是豪气冲天、疯言疯语的“偏执狂”,都带领各自的团队在江湖上翻云覆雨、纵横捭阖……
  • 我定在战胜时回归

    我定在战胜时回归

    谁也不会想到高考落榜生最后可以成为军队里的风云人物。
  • 风雨归途

    风雨归途

    遥望星空,飘渺天际,是否有着另一群生命?悉心感悟,在你我的身边,是否存在其他世界?正所谓,一砂一世界,一叶一浮沉。生命何以得到永恒,青春怎可无需言悔?猪脚整装待发,且看猪脚怎样书写无悔人生,见证永恒传奇。----------------------------------------------“快救救我们,帮我们破开封印。”“快救我们返回自己的家园。”杂乱的声音徘徊着,经久不息。“你,你们是谁?”听到问话,刚才求救的声音一个个的现出了本来面貌。身长万丈的青龙、满身赤焰的凤凰、阎王、天帝、甚至还有女娲,盘古大神……。一个一个只存在于中国古老神话中的神明显露了出来。《风雨归途》群63572567
  • 人工艳妃:孤躺好了

    人工艳妃:孤躺好了

    有一天,心狠手辣的七夜舔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头,被自己辣哭了。沧非墨温柔的能滴出水的紫眸望着她轻声说:“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小东西,来,咬我的。啊~~张嘴。”白耀十分不爽,非常不爽,阴厉厉的看着正准备要咬男人指头的七夜,咬牙切齿道:“主人,节操掉了!”七夜呆萌转身,眼睛向地上看去道,“哪儿呢?”“报告主人,碎了。”黑吟一丝不苟的回答。“哦~那算了。”想知道拥有一个吃货主人是什么心情吗?白耀和黑吟想了很久,得出了一个大家都中肯的答案:“那就是你得随时看着她,免得她一回头把翔都吃了。”此文慢热,各位看官请赏脸。
  • 沉睡千年的眼泪

    沉睡千年的眼泪

    听过这么一句话,爱只能在回忆里完整;也对,在梦与回忆中的爱才是最美好的;梦中为谁而喜,醒来为谁哭泣;而这个梦,宁默辰已经做了十年;在这个世界上,亦爱或恨,从不完满;南国的雪已流成了泪,沉睡千年的眼泪,终将逝去,化为圆寂。
  • 随便写写

    随便写写

    初次见面,他优雅如贵族公子,却羁傲邪魅。再次见面,他是让学校各个执教都头疼却又赞不绝口的天才,三次见面,他却又变成她,有着浑厚的势力却是个甩手掌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完美魂界

    完美魂界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狂过、疯过、闯过、辉煌过,落魄过;悔恨过,得意过,战斗过,努力过,但是从来都没有怂过。
  • 天界神谋

    天界神谋

    即便是神,心中也有畏惧,必须小心谨慎,举棋思定。偶然间他进入了神的视线。神曰:“棋子一枚。”主角姜磊出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谷,安逸使他不思进取。心底的呐喊使他踏上了寻梦的旅程。渐渐地,他明确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却不知不觉间踏入了别人预设的算计。然而,情商不够是他的硬伤。他又如何能在夹缝中生存。恩怨情仇、侠骨丹心、天下大义又是否能遂人心意。注:本书仙剑风,世界观、风格沿用仙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