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76800000029

第29章 看得清形势,担得起重任

“原文”以幻境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释义”人世间的事情,总是变幻莫测,什么功名利禄,权势地位,甚至是自己的肢体都是属于上天的,是它赋予我们的形体,如果能够超越这一切,来客观地看世界,那么,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无论是骨肉至亲的父母兄弟,还是世间万物都与自己是一体的。如果人既能看清物质世界的虚伪变幻,又能认清精神世界的永恒价值,那么他才能够担负起救世济民的重大使命,也才能摆脱万事万物施加给的枷锁。

不能顺应“时势”,“才能”无处显示

鲁国有李氏和王氏两家人,他们互为邻居。相同的是,两家各有两个儿子,每家的儿子均是一个熟知兵法一个熟知学术。不同的是,李氏家的两个儿子分别在齐、楚两国当差,前途一片光明,而王氏家的两个儿子甲和乙却长居家中,忍受着贫困。

终于,甲、乙二人忍无可忍,决定闯出一片天地。向李氏家的两个儿子进行了一番讨教后,甲去了秦国,乙去了卫国。

到了秦国后,精通学术的甲向秦王提出以仁义治国的建议。秦王说道:“如今群雄逐鹿,争霸天下。兵马粮草才是最有用处的,以仁义治国只会自取灭亡。”一怒之下,秦王令人割下了甲的舌头。

同时,精通兵法的乙在卫国也受到了挫折。他建议卫侯排兵布阵、锐意扩张,遭到了卫侯的反对:“我国弱小,求安之道在于侍奉大国、安抚小国。一旦穷兵黩武,必然国破家亡。”随后,卫侯令人斩断乙的双脚。

顺势者昌,逆时者亡。虽然甲和乙与李氏家的两个儿子在才能上不相上下,但在对时势的参透上却存在着巨大差异。不能看清形势的甲乙二人,不但没有发挥救世济民的使命,而且会掉了自己的前程和安危。

临变心不惊,敢于担重任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帮助父亲李渊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隋朝的大将,被封为唐公。作为显赫家族之后,李世民从小受到了家庭文武习俗的熏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此,青年时代的李世民不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还练就了一身武艺。李世民对《孙子兵法》颇有研究,经常用孙子之言与父亲讨论用兵布阵的策略,深得其父的喜爱。

由于家世的关系,青少年时代的李世民经常随着父亲职务的不断调动而迁徙,虽然生活居无定所,但也给他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现实情况的机遇,使他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形成了倔强、豪放刚烈的性格特点,养成了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这些素质能够让他清楚地看到形势的变化,从而在遇事时头脑冷静、处事果断。

唐朝建立初年,摆在李氏父子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消灭群雄,统一国家,巩固政权。

由于李渊称帝后不便再出征作战,皇太子建成也需要留在京城协助李渊处理国家政务。鉴于李世民丰富的作战经验,这个时候,指挥和领导统一战争的重任就顺利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唐初,强大的军阀势力和农民军势力有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他们割据一方,手握重兵,因此统一的任务非常艰巨。面对如此艰巨的重任,年仅22岁的李世民,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作为军事统帅,他率领千军万马,开始了历时四年多的艰苦卓绝的统一全国的战争。

在统一的战争中,王世充和窦建德是两支非常强大的力量。面对强敌,李世民知己知彼,正确地判断了军事形势,衡量了自己的军事实力,迅速扩大了战役范围,最终一举战败了王世充、窦建德两支劲旅,从而使关东地区的统一进程大大加速。

随着统一全国战争的结束,李世民由于功绩卓著,威望日益提升,权力也逐渐扩大,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在迅速增长。他掌握着大量能征善战的军队,同时还担任尚书令的职务,位居宰相之职,使其在唐王朝的上层统治集团中有着特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世民是一个有长远眼光和心计的人,在晋阳起兵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和条件,有意识地收罗了大批谋臣猛将,并逐渐组成了一个幕僚集团。李世民的这个亲信政治集团对唐王朝的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有强有力的后盾,李世民逐渐产生了觊觎帝位的野心。当统一战争结束后,李世民在幕僚的支持下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图谋变得更加强烈和迫切。

太子李建成也不是等闲之辈,李世民显赫的军事地位和威望,引起了他的嫉妒,使他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皇位继承权,他也大力收罗人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势力。与此同时,李建成把弟弟齐王李元吉拉入自己的东宫集团,合谋对付李世民。随着形势的发展,李世民与太子建成的争权活动也逐渐由暗斗转向明争,越来越激烈,最后只能以流血来解决一切。

有一次,李建成请李世民去饮酒。李世民的部下劝他不要去,以免不测,但李世民坚持要去。果不然,李建成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喝下酒后,顿感不适,立马返回秦王府。回去后吐了好多血,幸好没死。后来李元吉又在唐高祖面前奏了李世民一本,想借父亲的手杀了他。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手下的几个亲信,都劝李世民抢先动手,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避免受制于人。

形势已迫在眉睫,当时双方已经形成了水火不容的局势,谁先动手就有可能取得胜机。这时,李世民冷静地思考了李建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分析了自己所处的形势,如果再隐忍不发、不做决断,部下就有可能产生离心的倾向,于是他痛下决心,准备抢先动手。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日,李世民在武将尉迟敬德、侯君集和谋臣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的协助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在皇宫的玄武门埋伏下一支精兵,准备乘李建成和李元吉经过这里的时候杀死他们。早上,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去见唐高祖,当他们骑着马刚走到临湖殿,发觉四周情况跟往常不一样,感到事情有变,就立刻掉转马头往回走。这时宫城北门玄武门的伏兵四起,李世民亲手射杀了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被尉迟敬德杀死。

这时候,唐高祖正在太极宫的湖里划船,李世民的部下跑来报告:“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把他们杀了!”唐高祖非常震惊,但也无可奈何,身边的大臣们劝他让位给秦王。

这次政变之后的两个月,李渊被迫退位,时年29岁的李世民即位,成为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唐太宗。第二年正月,改年号为贞观,从此李世民开始了他的皇帝生涯。

“玄武门之变”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的巅峰。在这场政变中,充分显示了李世民沉着冷静、果敢决断的性格特征,更显示了他能够看清事态的发展行事,统观全局,勇于担起大任的勇气。

智慧总结

“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虽然豪迈,但其结果往往是勇气过盛,谋划不足。做大事仅有勇敢的个性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还要拥有能够看清事态变幻的智慧,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彻底看清了事态的发展趋向,再决定该怎样行动,才会成就功业。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国学大书院)

    小窗幽记(国学大书院)

    立德修身的恒言警句为学立业的至理名言《小窗幽记》为陈眉公所著的修身处世格言,条条都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领悟,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又兼容了佛家超凡脱俗和道家清静无为的智慧,历来被称为修身养性、提升自我修养的佳作。
  • 二重论

    二重论

    本书分为两大卷共五个部分。第一卷共两部分,是对二重论的逻辑学研究;第二卷共三个部分,是对二重论的哲学研究,并包括几个初步的应用研究。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诗化的语言阐述哲学思想的巨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玄妙。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乃至影响到全世界。《道德经》博大精深,治国者能从中领悟治国之道,用兵者能从中看到用兵之法。同样,我们现代人也能从中悟到为人处世之道。本书以《道德经》原文81章为主线,设置原文、译文、解析、智慧典例四个板块。其中,智慧典例分为人之道、从政之道、经商之道等专题,采用古今著名故事进行例证,极富启发意义。此外,编者还从陈少梅、任伯年、程璋、徐悲鸿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中,精心选取了80余幅与《道德经》的精神旨趣相契合的作品作为插图,以使读者获得双重的熏陶。
  •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集结了国内政治哲学界的顶尖学者,摆脱传统的意识形态束缚,克服哲学史教材化的通病,用大论文的方式深入剖析以赛亚·伯林、列奥·施特劳斯、卡尔·施米特、约翰·罗尔斯、尤尔根·哈贝马斯等20世纪著名政治哲学家或者思想流派的观念,在精神源头和哲学根基处重新审视和考察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和动机资源,辨析西方现代性的动力与不足、优势及缺憾。
热门推荐
  • 你就是我的妄想

    你就是我的妄想

    我想你不知道我有多爱慕你,你是高高在上的,是耀眼的太阳,温暖的照亮了我的世界,却也像太阳一样不能触摸到,不可仰望
  • 生化惊魂之旅

    生化惊魂之旅

    2012年,一场席卷了整个世界的生化浩劫,让人类几乎灭绝。一个性格弱懦,胆小怕事的少年。一场迟来的流星雨,一个神奇的空间系统。从此以后,陈浩南带着他的小弟们在末世里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
  • 无限之非凡

    无限之非凡

    洪荒世界为根源,地球为门户,万千世界为投影。圣人之下皆蝼蚁,不成圣终究只是一场空。圣人鸿钧准备效仿当年盘古大神之事--开天辟地,重演世界。顾凤,本为一凡人,却命中注定走上了这条艰难的守护世界的道路上。
  • 月光缓缓照亮你

    月光缓缓照亮你

    顾之川从小便喜欢苏沐苒,但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3年,所以就把对她的喜欢一直埋在了心里。可是他不知道他的离开然苏沐苒也同他一样偷偷的把对他的喜欢藏在了心里。他像是月亮,缓缓的照进了她的心里
  • 玄教大公案

    玄教大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本书既有对汶川地震诗歌的总体描述,又有针对诗人诗作进行的具体分析,还有国内出版的汶川地震诗集(含CD)名录与部分报刊汶川地震诗歌评论(含访谈)篇目索引、序言、后记。
  • 周宋

    周宋

    十国纷争世,九州尽豪雄。 五代十国末年。神州板荡,狼烟四起,田地荒芜,荆榛蔽野,民生苦不堪言。汴京城的郭荣,才登九五,就争朝夕,要用诸般颜色作将来。草原上的萧绰,薅羊毛,拾牛粪,直腰之际,双眸中尽显峥嵘。这是名臣武将云集的时代:有才比诸葛亮,策胜隆中对的王朴。有史上最牛岳父符彦卿。有号“无敌”的金刀杨业。有策马纵横的北地双大王耶律休哥、耶律斜轸。有向训、曹彬、潘美、王全斌、王景、刘仁赡、林仁肇……有悲呤“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李煜,更有一杆棍棒打军州的宋九重。有乡间少年,驱虎夔,横斩锋,懵懂成长。有身世离奇之徒,直剑向天,问归途何处。…… 周宋书友群722521336
  • 冷皇的小娇妻

    冷皇的小娇妻

    云舒魂穿到三岁孩童身上,机缘巧合被冷酷帝王墨君寒收养,从此痴缠一生!他冷酷,残暴,可唯独对从小养大的她宠到极致,将他唯一的柔情全部给了她,她看似乖巧,可人,骨子里却是理性到凉薄,没有倾城之姿,没有柔情似水,却固执的痴爱一人。他,无视天下,只要她,宠她一生!
  • 魔境之破晓

    魔境之破晓

    百年前的和平协约,维持着世界的和平,但东西方人的不平等地位,终将使战争的猛兽冲破牢笼。在这之前,平凡的东方少女遇见了奇怪的混血少年……
  • 四个女人的穿越

    四个女人的穿越

    四个身份背景不同、年纪相仿的现代女性,因佛而结缘,从而相识相知。然而,当众人在一次朝拜圣迹的旅程中,意外发生了……在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环境里,她们的命运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他,官拜四品,一袭红衣执法,惩恶扬善;他,江湖人称“南侠”,素装蓝衣,宵小闻之丧胆;他,展昭,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人。在她们心中,曾经认定他是正义的化身,是“侠之大者”的表帅;曾经为了他而心动迷茫过;曾经多少次渴望与他能够相见一面……当她们真正遇上了他,那个实实在在的他时,又会上演怎样的一幕幕呢?爱恨情仇,只为一个“缘”字;生离死别,只因一个“情”字;是奇缘?是孽缘?不过是一场虚空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