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3200000012

第12章 情到痴极能移性——黛玉性格侧面动态分析

如果说《红楼梦》一书“大旨”在“谈情”,“谈情”又侧重在对“儿女之真情”的书写,那么,林黛玉形象便臻于这种“儿女之真情”的极致和诗境。在《红楼梦》隐喻性的神话建构中,林黛玉的神话“前身”,便是那位下凡以眼泪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情”的绛珠仙子。而按原著构思,小说故事尾声有警幻揭示情榜的情节,情榜对林黛玉的评语便是“情情”二字(己卯本第十九回批语)——所谓“情情”,其意便是用痴情回报情人。

林黛玉简直成了“情”的象征,“情”的化身。她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为情而喜,为情而悲,为情而耗尽心血,为情而流尽眼泪,为情而“忘其有身,忘其有病”(戚序本第五十五回回后评语)……她对贾宝玉的痴情痴到忘身忘我的程度,也深深影响着她对周围人和事的态度,潜移默化改变着她的心态和性格。

说到黛玉其人其性,都会提及她的嫉妒心强、使“小性儿”、说话刻薄等等。这自然没说错。但是,她性格的这些侧面,往往与她对宝玉的一片痴情难分难解地联在一起,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加以评说,必须把它们同宝黛钗爱情婚姻纠葛联系起来进行动态分析,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考量和评判。

如果说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力系统,那么,“性格作为个人的心理特性,它是稳定的,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既在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又在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中变化”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版,第189页。。而性格结构中,不同侧面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即动力性又不尽相同。黛玉的嫉妒心强、使“小性儿”、说话刻薄等并非她性格中最基本、最稳定的侧面,既不是与生俱来,更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又恰恰与宝黛钗爱情婚姻纠葛发生发展过程基本同步。

黛玉未进贾府之前,只是一个“言语举止”“不凡”、“不与近日女子相同”的女孩子,未见什么异常的表现。她进贾府之初,宝钗来贾府之前,她与宝玉也“亲密友爱”,“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这种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亲密无间关系,在天真无邪的童雅友情中渗进了朦朦胧胧的异性恋情。

薛宝钗的突然到来,黛玉的平和心态开始失去平衡,宝黛亲密和谐的平静关系也如投进一块石子,开始激起涟漪和波澜。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第五回)。作为很会做人、善结人缘的宝钗,与性情中人、我行我素的黛玉,原属两种不同人格类型,但贾府众人舆论和下人评价,多是扬钗而抑黛,厚彼而薄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并似乎预感到某种威胁。

事实证明,她的预感并非完全是神经过敏。宝玉在对宝钗一次看望中,二人通过互相“赏鉴”作为“金玉姻缘”象征物的“通灵”宝玉和项圈金锁,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显或含蓄微微流露出爱慕之意。正当宝玉在就宝钗身上冷香来源和她亲热说笑时,黛玉无意走进来,见状自然心里不悦,说“嗳哟,我来的不巧了!”话中“半含酸”意;其后,在和雪雁说话时,也含沙射影、指东说西“奚落”了宝玉(第八回)。这是黛玉对宝钗第一次隐约流露出嫉妒,同时与宝玉略使了点“小性儿”。但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

事过已久,一个中午,宝玉“自去黛玉房中来看视”,两人说说笑笑,情意绵绵,显得十分亲热融洽。当宝玉从黛玉袖中闻得一股“令人醉魂酥骨”的“幽香”,要寻根究底弄清香从何来,黛玉在说话中便借机讽刺宝钗的“冷香”,又笑问宝玉“你有‘暖香’没有?”宝玉茫然不解,黛玉点头叹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第十九回)黛玉对宝钗的嫉妒,对宝玉的猜疑,说话的尖刻,在此均显露端倪。同时,这也是黛玉借说笑第一次点到“金玉姻缘”之说。己卯本第十九回批语说,“金玉姻缘”之说是“阿颦一生心事,故每不禁自及之”。黛玉已意识到她与宝玉的爱情,不仅面临宝钗这个强有力的情敌,而且在宝钗背后,更有“金玉姻缘”之说及其象征物所代表的神示权威、世俗观念和家长意志,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第二十八回,元春命太监带到贾府“所赐的东西”,独宝钗“与宝玉一样”,宝玉感到意外,怕引起黛玉不快,便命丫鬟把自己所得到的东西送到黛玉处任她挑拣。黛玉拒绝了宝玉的好意,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对宝玉赌咒发誓的辩解,她又说:“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此时的宝玉,尽管倾心于黛玉,但对宝钗也不无爱慕之情,因而在黛钗间的确不时流露出左右摇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宝玉与黛玉刚一“走开”,黛玉的话音犹在耳,宝玉就缠着路过的宝钗要看她左腕上的“红麝串子”(元春所赐);宝钗褪红麝串时,他“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宝钗的形容”,宝姐姐比林妹妹“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此情此景,恰恰又被并没走远的黛玉看得一清二楚,令她哭笑不得,只能把痛苦和怨怼化为冷幽默,将被宝钗美貌惊呆了的宝玉比作“呆雁”,并“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精神上倾心于林妹妹,体貌上又艳羡于宝姐姐,这正是他此时感情天平上既有所倾斜又时有摇摆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黛玉嫉妒宝钗、不满宝玉的直接原因。

随着时间推移,年龄渐长,宝黛爱情在日益深化。爱之越深,求之越高,不仅要求彼此感情专一,更要求相互理解信任。宝黛二人都在注视着对方,考验着对方,试探着对方,但由于都“将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反激,因而反被以假作真,“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反弄成两个心了”,于是演成一场“三岔口”摸索打斗式的“口角之争”,直闹到一个气得“砸玉”,一个气得“伤心大哭”(第二十九回)。至此,黛玉的嫉妒心、“小性儿”和说话尖刻都表现得相当充分,但这不仅因为她对宝玉爱得太痴、宝玉却对她爱而不专,同时也是基于性爱固有的排他性,不容许任何第三者的插足。如果说这是一种弱点,那么,也应当是在类似“主客观”条件下人所共有的普遍人性弱点,而绝非“世俗中一味酸妒”的妒妇那种非理性、攻击型的病态人格。

较之过去二人的小吵小闹、假吵假闹,宝黛这场求近反疏、弄假成真的“口角之争”,是前所未有的激烈。但是,正如夏季电闪雷鸣的阵雨之后便是云开日出的晴天,这次激烈争吵,恰恰是两人心灵贴近、爱情成熟的前奏。第三十二回,针对湘云劝说仕途经济一事,宝玉“竟不避嫌疑”地回答“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原本对宝湘关系也生疑心的黛玉,恰巧“听了这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顿时心上对宝玉的所有疑云一扫而光。紧接着,黛玉又听了宝玉面对面向她倾述了肺腑之言,更“如雷掣电”,深受震撼,“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诉肺腑”的情节,正是宝黛爱情经历种种曲折终于达到成熟的显著标志。自此以后,黛玉仿佛变了一个人,脾气不再那么焦躁易怒,变得比较温柔平和,再也没为“金玉”之事同宝玉发生嫌隙“口角”,对宝玉爱情更加蕴藉深厚。就在宝玉向黛玉诉肺腑后,“两个人怔了半天”,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这段描写,感人至深,黛玉的不说之说,胜过千言万语,两心相知已达到高度默契的程度。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视,“半梦半醒”中的宝玉听得有“悲戚之声”,睁眼细看,只见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听了宝玉宽慰她的一番话后,黛玉“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第三十四回)“万句言词”都化为这样一句寓婉劝于柔情的话语。其后,她把自己对宝玉的一片痴情,融入了题赠于宝玉所送手帕的三首情诗中,戚序本第三十四回回前评语云:“两条素帕,一片真心;三首新诗,万行珠泪。”诗中深情,由此可知。

宝玉“诉肺腑”之后,黛玉不仅对宝玉使“小性儿”的情况已不复再见,对宝钗的嫉妒也开始淡化。第三十六回,宝玉在床上午睡,“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帚子。林黛玉见了这个景儿,连忙把身子一藏,手握着嘴不敢笑出来,招手叫湘云”,湘云“忙也来一看,也要笑时,忽然想起宝钗素日待他厚道,便忙掩住口”,并马上以其他事为借口,约黛玉一起走开。黛湘都觉得宝钗当时情景可笑,只是因与宝钗关系不同,两人态度有所差异。次日,黛玉向宝玉转达王夫人的话:“明儿是薛姨妈的生日”,问他去与不去,宝玉回答不去。“黛玉便先笑道:‘你看着人家赶蚊子分上,也该去走走’。”宝玉不解“赶蚊子”何意,袭人便作了解释,宝玉听了也说“我不该。我怎么睡着了,亵渎了他”,并马上表示“明日必去”。黛玉要宝玉去给薛姨妈拜寿应是好意,顺便说到“赶蚊子”的事,幽默中略带嘲弄,反应并不强烈,同时再也没有与“金玉”之事挂钩,可见她对宝钗的嫉妒已大大淡化。

当然,黛玉对宝钗态度彻底转变是在“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一回。黛玉每年必犯的“嗽疾”近日复犯,且“比往常又重,所以总不出门”。“这日宝钗来望他”,对她病情真心表示关切,建议她另换“高明”大夫来瞧,并嘱她注意饮食,加强食补、药补,“滋阴补气”,还就药方提出一些具体意见。黛玉极为感动,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于是对自己过去的“错”一一作了深刻检讨,又衷心“感激”宝钗对她的“教导”和关心……这就是性情中人的黛玉,诗人气质的黛玉!她的心此时像孩子般天真,水晶般透明。对自己过去深深嫉妒的宝钗,一旦感受到她的善意,就激动得把对方看成天使,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自此之后,黛玉便把宝钗当成亲姐姐,后来又把刚来贾府的宝琴(宝钗堂妹)“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真是亲姊妹一般”,甚至一度还想认薛姨妈作干娘——恰恰是宝钗似乎不愿意,故意以恶俗的玩笑(要把黛玉说给薛蟠为妻)把话题岔开了(第五十七回)。黛玉这个无父母兄弟姊妹的孤女,是何等渴望亲情和母爱,她此时对宝钗的感情是何等诚挚而又过于天真。对黛玉的这一彻底转变,连宝玉都深感诧异:“他两个素日不是这样的好,今看来更比他人好十倍。”同时,“宝玉素习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正恐贾母疼宝琴他心中不自在”,“再审度黛玉声色亦不似往时”,果然如宝钗所说:“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他喜欢的比我疼呢……”

由此可见,“嫉妒心”、“小性儿”及说刻薄话等,并非都系黛玉固有本性,而是主要出现在宝黛爱情从萌生到发展的一定阶段,并与“他者”(主要是宝钗,还一度涉及湘云)的出现、宝玉的摇摆密切相关。一旦宝黛爱情成熟,二人心心相印,黛玉由于爱情上充满自信,对宝钗的嫉妒便大大淡化并很快彻底消解,同时对所有的人也更宽容,更信任(甚至有时过于轻信),更充满爱心。

爱情可以改变人,可以移人心性,但是,在宝黛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环境,爱情却不能决定婚姻,婚姻也不一定需要爱情。黛玉尽管赢得了宝玉的爱情,成为情场角逐中的胜利者,但美好的爱情之花能否结成幸福的婚姻之果,却根本不是相爱双方自己可以决定的。虽然黛钗个人矛盾已经瓦解冰消,两人关系看似亲如姐妹,但“木石姻缘”与“金玉姻缘”之争远未结束,不过,这一切都是具有宝黛钗婚姻决定权的有关家长们的事,与宝黛钗本人已无多大关系,他们对此连发言权、表态权也没有,只能听候家长的裁决和命运的安排。对于上无父母做主、下无兄弟姊妹帮衬的黛玉来说,宝黛爱情成熟给她带来由衷喜悦的同时更引出重重忧虑:“所叹者……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持;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唯一能为黛玉终身大事做主的只有贾母,所以紫鹃劝黛玉“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不过,贾母虽有至高无上权威,但面对王夫人、薛姨妈(背后恐怕还有元春)等坚定的“金玉姻缘”派,她也难于开口为自己外孙女和嫡孙儿提亲,更不能个人独断“作定”宝黛婚姻“大事”;反过来,王夫人等也深知“老祖宗”是默认宝黛婚事的,当然不敢冒犯尊严、与贾母公开摊牌。第五十回,贾母向薛姨妈细问宝琴“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要与宝玉求配”;因宝琴“已许过梅家”,贾母知情后,此意并未“明说”便“不提”了。这个小插曲很耐人寻味。贾府明明有一黛一钗,并都早已是人们心目中宝玉正妻的可能人选,贾母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舍亲求疏,“细问”宝琴情况,微露“求配”之意?我以为她的深意与其说是为宝玉“求配”宝琴,不如说主要在投石问路,看看众人对宝黛钗两种婚配意向的态度。既然宝琴名花有主,为宝玉提亲顺理成章就应提及待字闺中的宝钗或黛玉,在座的薛姨妈、王熙凤等人对此都很明白,却都心照不宣,闭口不言,因为都各有碍难开口之处。

其实,“木石姻缘”与“金玉姻缘”之争,在有关家长中从没有公开化,意向分歧的双方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在缄默中等待时机,等待变化。

对于已经感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黛玉来说,这种无限期、无希望的等待,无异于一道催命符。为爱情心血已将耗尽、眼泪已将流干的黛玉,在完全赢得宝玉爱情之时,痨病已成,并自感“不能久持”,她是在日深一日焦虑痛苦的期待中病情日益加重,最后泪尽而逝的。黛死钗嫁,二宝成婚,这就是“木石姻缘”与“金玉姻缘”之争的结局。这一结局,对宝黛无疑是一大悲剧,对宝钗也未必是幸福。宝黛爱情悲剧结局既不应是高鹗续书所写那种虚假的“调包计”促成的,也不可能如有的论者推测是赵姨娘之流用鬼蜮伎俩逼成的,而只是贾府有关家长在相持不下的等待中“拖”成的——其所以双方相持不下,不仅是出于对黛钗二人的不同态度、不同好恶、不同取舍,也是基于不同家族利益、家长利益、血缘关系的计较和权衡。

黛玉之死,宝黛爱情的悲剧,不能肤浅地仅仅归咎于某个人或某些人的阴谋诡计,而应归罪于扼杀纯真爱情的那个封建社会及其婚姻制度、思想观念——这才真正是深刻意义上的爱情悲剧。

同类推荐
  •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本书收录了2007年在中国兰州召开的“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几十篇论文。论文主要围绕“中外文化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就“生态与关怀——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与西部文化发展”、“交流与过滤——中西文化镜像中的西部文学与异域文明”、“挑战与机遇——中国西部地域作家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格局”等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与深入研讨。主要关注: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生态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关怀、生态文学的文本分析、关于西部的文化关怀与生态关怀等问题。
  • 为生命而读

    为生命而读

    约翰·伦纳德是美国文学界的一位泰斗。作为一名博学、热忱、涉猎甚广的书评人,他亲手参与塑造了美国当代文学的风貌。本书系从伦纳德历经50载的阅读生涯中萃取的50篇对多位名家、名作的阐释解读,从帕斯捷尔纳克到纳博科夫,从马尔克斯到萨义德,到多丽丝·莱辛到琼·蒂蒂安,从中折射出的是战后美国的时代变迁与文化思潮的演变,可谓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 横舟集

    横舟集

    诗,就像草原上一只美丽的蝴蝶,人都想捕捉到它,但它却十分狡黠,上下颉颃,左右飞旋,引诱着你,却永远不给你捉到它的机会。诗是文学生态中最娇艳、感应时代最灵敏、因而也最不易出现大家巨擘的文体,中国历史五千年,被称为诗的国度,可是经时间过滤而留存下来且被历代大众耳熟能详的也就十几位。
  • 放在哪儿都开花:一位曾经的公安局长在京创业日记

    放在哪儿都开花:一位曾经的公安局长在京创业日记

    本书把作者多年以来“饱含辛苦汗水与辛酸泪水”的日记书稿展示给读者。姜正成,一个来自美丽江南水乡的热血男儿,在十多年前来到北京这方神圣的热土上。凭着自己对文化产业的热爱,不畏万难地在北京这方热土上创业。在创业的路上,曾尝尽酸甜苦辣,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 生活滋味

    生活滋味

    本书收录了作者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包括:“悠长的北京滋味”、“北京文友”、“美食香茗谈风味”、“旅游之乐”等。
热门推荐
  • 大神不大神

    大神不大神

    凭借逆天金手指成为职业圈巅峰大神的孙梦乾,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的金手指失灵了?!季后赛就要开始了,不再拥有无敌加成的他该怎么守住自己的大神地位呢?
  • 三千里江山应多娇

    三千里江山应多娇

    “历史可以改变?”“我们不能,但你可以改变!”“为什么是我?”“因为你是历史关键人!”“什么是历史关键人?”“就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人!”“历史上并没有我这个人物?”“有!但直到现在你才重要!”“历史上我本该死?”“是的,在十五分钟之前你就本该死了!”“但你们救了我。”“是的,我们需要你活着,需要你做一些最伟大的事情,比如改变历史!”“但我有什么能耐能够改变历史?”“蝴蝶一扇翅膀,就会掀起大西洋的一场风暴!”“我什么时候能完成这件事?”“我们不知道!因为十五分钟前你已经改变了历史,未来都是不可知状态!”“……”
  • 灼凤吟

    灼凤吟

    钢铁女特工一朝穿越异世玄幻大陆,谈情说爱?不如多加修炼。美男投怀送抱?不感兴趣。某男天天撩,终于察觉到的某钢铁直女无奈提刀,我把你当兄弟,你居然想娶我?世人都说她冷血无情没有情感波动,失了某样东西的某女冤枉沉默;世人说她绝代风华又强大,不好意思,天生的。钢铁直女:集美貌实力权力财力于一身,人生赢家!霸道某男:拥有你,人生大赢家!钢铁直女:......若干年后,当霸道某男再次回想起漫漫艰辛追妻之路,感慨万千,早知道,就应该从小抓起好好培养。本文前期慢热,男女主一对一,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 网游之魅力是负数

    网游之魅力是负数

    魅力居然是负数?NPC见到我就吐?还不肯发任务给我?什么超级智能服务器,你是超级智障吧?这一定是bug,举报bug人人有责,何况还有高达一亿的奖励。然而游戏公司不肯承认。我要为自己的魅力讨个说法!还我一个亿!
  • 此生注定爱就是痛:萧红别传

    此生注定爱就是痛:萧红别传

    本书讲述了一个天才女作家对苦难生命深深的悲悯,一个命薄如花的女性对爱与温暖的深深渴望。她既率真倔强、无畏坚强,又多愁善感、纤柔脆弱,她不能忍受没有爱的日子,从一个爱人到另一个爱人,她品尝过爱的欢欣和温暖,但更多的却是无边的挣扎与苦痛。她遇到过很多男人的爱,可却没有一个真正心疼怜惜懂她的爱人。呼兰河流淌着她的童年,浅水湾聆听过她的叹息。从异乡到异乡,她一生经历风寒,用生命书写传奇。短暂的一生如彗星划过夜空,明亮热烈而又孤独凄凉……
  • 我的咸鱼生活日常

    我的咸鱼生活日常

    这是讲述一只想混吃等死的咸鱼,在工作中努力的浑水摸鱼,在生活里跟死党之间时不时发生有趣的碰撞,在感情中一直被爱情所追逐着的故事。
  • 一世情迷—庶妃十四

    一世情迷—庶妃十四

    她,‘死亡谷’1号世界杀手王,代号-“昙花一现”穿越异界,南宫家丫鬟所生的庶出三小姐,因丹田诡异不能修炼斗气,被丢弃。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一颗神秘的水晶珠子,一段万年前的遗憾的姻缘,万年轮回中失去记忆,他们又是否在红尘中找到彼此,她又如何抉择,是继续在遗憾中错过,还是另结他欢。
  • 以歌吻痛

    以歌吻痛

    本是“天之骄子”的妇科专家林兮,却在而立之年,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在母亲的病危之际,丈夫楚劲松不仅毫无征兆地、理直气壮地出轨,还别有用心地算计他们婚内的财产,逼迫林兮屈辱地接受他的离婚条件。然而,沉重的打击接连而来,挚爱的父母又在意外中双双离世……在美艳动人的外表下,柳小美却是伤痕累累:她好不容易走出来童年阴影,又遭受了欺骗、威胁……任劳任怨的单亲妈妈高秀芳,独自抚养着女儿。然而女儿的意外受伤,使母女俩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命运把三个饱受磨难的女人联系在一起。她们擦干眼泪,互相帮助,斗志昂扬,用智慧和行动演绎了一场跌宕起伏的传奇。一场恩爱情仇,风花雪月,终有所归。命运有它自身的指引,无论如何,女人们可以更坚强、更洒脱地活下去。现实向女强爽文!“假如生活欺骗了我,那我就掐住生活的脖子!给它掐细了!”放心大胆看,绝不坑,存稿箱弹药充足,欢迎入坑!
  • 梅花拳系列小说第一部大义梅花拳

    梅花拳系列小说第一部大义梅花拳

    在中国旧社会时期,民间活跃着一大批靠拉大锯(解锯匠)为生的农民,大多都是艰苦出身,尤其是走南闯北的江湖生涯,都练就了一身惊人的胆量。三尺棍是解锯匠必备的工具,人手一把,任何地方只要见到手拿三尺棍的人,便知道是解锯匠,三尺棍便是解锯匠身份的象征。本故事讲的就是以河北邢台东八县几个解锯匠为原型改编的一部长篇小说。他们生在武术之乡,活在旧社会中艰苦讨生活。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与万恶的旧社会抗争,不得不与日本人巧妙周旋,不得不与土匪恶霸斗智斗勇。他们在辽东夜斗无头鬼,黑土岗勇挫日本忍者,血溅乌头岭,三打蒲世仁,山神庙打擂,剿灭黑风口,智擒鲁大头,泸沟桥秘密送信,一夜失三英,飞毛腿大闹宪兵队,刘长青智斗飞天上人,罗家寨逼婚,老虎嘴巧斗狐狸精,竹叶林夜探狐狸洞,三庙口施展法术,五虎斗群羊,大闹河南滩,等等热闹情节尽在其中。
  • 我修了三辈子的仙

    我修了三辈子的仙

    张知微在经历了华国2050年的一场全球性灾难后,看着自己死去的亲人朋友,决定回到过去,穿越未来,改变自己的现在,然而不幸的是途中,失去了现在的记忆......这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度,一个魔法,仙法,异能共存的时代,张知微出生在华国龙井市开始了他的不平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