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38700000012

第12章 发现优势(2)

这个时候,又出来一个谋士,叫董昭。董昭告诉曹操:“你进京勤王,这很好,立了大功——当然也捡到大便宜了。但是,现在洛阳的豪杰众多,大家心里打算都不相同,也未必都臣服于你,不一定会听你的调遣。如果你现在在洛阳,将会有很多不利因素。不如回到你的老窝许昌,这样就更好了(其实是更便于控制汉献帝了)。”

在这里,董昭谈到了进一步把天时“做牢”的问题,同时也顺便谈到了如何做的问题。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我的地盘我做主,谁敢叫板我就削他,曹操通过劫持汉献帝回根据地许昌的方法,就能真正把汉献帝牢牢把握在手里,这样才真正算得上是得到了天时,或者说是真正完全把握好了这个时机。

曹操当然也不愿意半途而废,自己虽然已经把汉献帝抢在手里,但是大家都在虎视眈眈,他当然明白这个形势。董昭的建议很符合他的心意,所以他很高兴,但是也顾虑到大臣们不听话不肯搬。董昭说:“这很好办,你就说洛阳遭遇兵乱已经很久,周围没有粮食,请汉献帝到鲁阳去。因为鲁阳便于运粮,所以大臣不会反对。而鲁阳离许昌很近,你到了鲁阳,顺手就把汉献帝给掳到许昌了。”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遂依计而行。很快,他们就从洛阳出发,直接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并定都于此。这个时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体工程就基本完成了,剩下的,无非就是怎么“令”的问题了。这就如同房子已经盖好,装修的事情就不是事情了。

有了绝佳的机会,但是人们未必就能够把握,特别许多人都有这个机会时,谁把握机会的能力高,那就算谁的。曹操听从了两个谋士的重要谋略,彻底把握了“谋时”的方法,于是,他上得天时,劫夺天子,号令天下。等到刘备后来和他争雄的时候,双方优劣局面已经形成了。即使刘备再英雄无敌,但是人家曹操占据天时,刘备也无可奈何,只能另寻他路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干成一件事情,个人的素质、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谋取时机、把握时机,这更加重要。正如人们常说的,你一个人本领再大,但没有机会,你一样没办法。这里的机会,指的就是客观的变化提供给你的有利条件。事实上,条件是具有时间性的。也就是说,从这段时间,到下一段时间,这中间你处于最有利的形势中。如果把握了这段时间,你就有可能实现重大突破,而错过了这段时间,就无法挽回了。

进一步来说,时间不是人定的,是客观的,人力虽然可以做些许工作,但很少能够改变客观的“程序”。所以,天时具有不可控性,时机具有不可回溯性。如果你错过了天时,那么,你只能后悔不已;如果你正处在天时之中,那么就立刻行动。要知道,所谓天时,就是上天给你的时机。所以,一定要善于“谋时”。

这里的“谋时”,从具体操作方法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当然就是要“待时”。刚才说了,时机不到,你着急也是枉然。秦始皇不死,天下英雄再多也只能等待;红巾军不起义,朱元璋只能以一个和尚的身份终了一生,徐达常遇春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多挣几个工分的农民或是彪悍的土匪。然而,风云际会,天下大乱,这才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从这个角度来说,时机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所控制。在没时机的时候,就只好忍耐,只好等待,只好一点一滴积累自己的力量,为时机的来临做好充分的准备。

现在,许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总想一下子就成功,但往往达不到。

原因很简单,社会的基本秩序,或者说是操作程序,并不是由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定的。你刚出来就想混得好,想比那些混了几十年的人混得好,甚至比操作社会“控制程序”的“程序员”还要好,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只有先接受现实,然后才能在现实中不断摸索不断寻找机会。所以,有句话说得好“成功都是熬出来的”。一个“熬”字,道破了“谋时”的基本法门。

第二,当然就是要“趁时”。《红楼梦》中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没有时机就等待时机,一旦时机出现了,就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攻坚克难,一往无前,以不计一切代价的蛮横精神把事情做成功。当然这里的关键,就是要认识到时机的到来。

时机利与不利,机遇来与不来,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很多人并不能及时认识到这一点。而等到认识了,时机早就过去了。因此,认识到时机来临,或者预测到时机将要来临,这是“趁时”的关键步骤。当年,比尔·盖茨预感到电脑革命的到来,所以毅然辍学去做生意,这才成就了世界首富。

“趁时”还有一点就是运筹力量,攻坚克难。所谓时机,就是阻挡你实现目标的阻力在减少,而帮助你实现目标的助力在增加的这么一段特殊的时期。

一般来说,在这个时期内,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是,时机对每个人都是无偏爱的,对你来说是个时机,对别人来说同样是个时机。所以,你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时机,关键还在于你能不能把困难克服掉,能不能把你的对手PK掉。这里,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智慧,付出很大的心血,高度集中注意力,通盘运筹资本力量(或者说用好自己的本钱),明确努力方向,不屈不挠地发力,一直咬牙拼到把机遇变为成功。在曹操劫汉献帝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真的是出现了好时机,也得需要你绞尽脑汁去盘算,下大力气去推动,并自始至终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现实压力。

第三,要有定力。时机来了,并非就一马平川,水到渠成了,一样得付出艰苦的努力。既然要付出艰辛,当然就不能享受太多。有时候,时机到来了,咬咬牙,狠狠心,多付出一点,就很有可能把握。但是,许多人都不具备这种认识,或者说不具备这种素质。职场上出现了升职的机会,但是得花力气提升自身素质;市场里出现了产品需求,但是得花力气前后调度。这个时候,许多人就会犯懒,就会嫌麻烦,不懂克制自己的懒惰欲望而去追求成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的追求有很多,既想发财,又想当官,还想出名。很多人都能结合自己的人生阶段设立很好的目标,但是,在瞄准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往往会走到一半就被别的目标所吸引,结果放弃了原来的路线,走上了歧路。

人们常说“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英雄在走英雄路的时候,一般都会大义凛然,一往无前的。一旦遇上美女,就会因定力不足,在欲望面前把握不住自己而慢下脚步,甚至遭遇坎坷。人没有机会则罢了,一旦遇到机会,就立刻要抓住它,不能让它溜走,这个时候,对人的定力要求更高。即使其他的欲望再吸引你,其他的诱惑再来得容易,但是,你得知道,时乎时,不再来,只有排除一切干扰,你才能锁定目标,并趁势拿下。

第四,要权衡机会成本。老天爷是公平的,人如果聪明过头,他就会让你到处遭受挫折;人如果长得非常漂亮,他就会让你到处遭人嫉妒,甚至辗转于人,任人劫掠。同样,老天爷在给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别得意太早了,你以为好处都让你一个人捞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你在趁时获利的同时,还得付出你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时间成本,或者说是机会成本。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就是说,在你抓住机会做这件事的同时,你就没有机会去做那件事。因此,当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得考虑得失的问题,你得计较代价的问题。什么是谋略?谋略就是要权衡利弊得失,在众多道路中找到一条获利最大、代价最小的道路。谋时之略也是如此,也得权衡利弊得失,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比如,过去考研之风一时盛行。后来,很多人发现,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回来,还和本科生一样的待遇,甚至连本科生都不如。许多博士生毕业,接近30岁了还孤身一人,没工作没收入,而他本科毕业的同学早就有车有房有老婆孩子了。这就是机会成本。不仅读书如此,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当时机降临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也得先考虑一下,究竟是做还是不做,究竟愿不愿意付出由此带来的时间成本或者机会成本。只有全盘考虑清楚了这些事情,论证好了机会的利弊得失,才能算得上是真正能把握时机的高手。

3.要善于谋地利

一颗种子,如果落在肥沃的土壤中,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果落在贫瘠的土壤中,就只能落得枯死的下场。种子还是那颗种子,之所以结局不同,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不同。正因为如此,才有那句“橘生淮北则为橘,橘生淮南则为枳”。种子还是那颗种子,但是所处的位置能决定水土,水土能决定养分,养分能决定它是长成橘,还是长成枳。

对于植物来说,它所处的位置很重要;对于人类来说,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一样很重要。对于职场上的普通人来说,这个“位置”可以具体化为“职场位置”。今天的人们选择职业,大多数喜欢大城市而不喜欢小乡村,大多数喜欢大公司特别是跨国500强,而不太喜欢小公司或者个体户。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所处的“职场位置”越高,你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甚至给你的人生带来成功和辉煌;而你所处的“职场位置”越低,你的发展就可能会受到更多的限制。有句话叫“浅水难养蛟龙”,对于蛟龙来说,浅水没有鱼虾,生存环境恶劣,想飞也飞不起来,所以蛟龙绝对不会在浅水里驻足。你到了一个没有前途的小公司,做了一个毫无前途的小职员,恐怕这一生也就毁得差不多了。所以,大公司人满为患,小公司门可罗雀,说到底,都是因为“位置决定发展”。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们所处的位置固然重要,但是,人不同于植物或者低等动物的原因,就在于人是活的,具有高智商。比如,一颗种子落在贫瘠的土地上可能就枯死了,但是,一个人降生在恶劣的环境,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而不断选择环境,改变环境,并最终取得成功。所以,还有句话叫作“英雄不怕出身太单薄”。出身不好,但是一样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不利位置,提高自己的起点,干出一番事业来。比如公司不好,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拓展人脉,从一个小公司跳到一个大公司,从一个恶劣环境跳到另一个优越的环境。正因为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着人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所以,人们的努力才有意义。这就是说,世界不是机械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起点位置虽低,但是终点位置却未必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符合辩证法的。

正因为“位置可以随着人的选择而发生变化”,所以,李斯才能实现从一个平民百姓到汉朝丞相的跃升。我在前文已说,李斯在很早的时候,就从厕鼠身上领悟到位置的重要性,明白位置可以决定人的未来,通晓位置可以选择可以改变的道理,所以毅然弃家西去,而选择秦国作为自己的政治舞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最后谱写了人生的辉煌。

综上所述,可以明白:第一,人所处的位置很重要;第二,人所处的位置可以随着人的选择而做出改变;第三,如何选择一个好的位置,也取决于一定的谋略,即“谋地利”之略。

善于谋地利,从小的角度来说,可以让你选择一个更大的舞台,寻找一个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职位和空间,登上一个更高的起点;从大的角度来说,可以让你成就一番事业。

从历史角度来看,善于谋地利者,进则可以成王,退亦可以保命。下面,我们来看看善谋地利的千古经典案例——孙权据江东之利而裂土称王的故事。

汉献帝建安五年,孙权刚刚即位的时候,大臣周瑜给他推荐了一个谋士,名叫鲁肃。孙权虽然年轻,但是很有笼络贤能人士的手段,他待鲁肃很好,所以鲁肃就给孙权谋划说:“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鲁肃为孙权谋划天下大势,认为汉室已经不可能再复兴了,而曹操力量太强大,也不可能很快把它消灭。所以,正确的谋略就是,依靠江东之利,守住自己的根据地,然后等待天下的变化和最佳时机(这是天时)。如果要有所行动,那么可以趁着北方多事的机会,沿长江而上去消灭黄祖、刘表这两大割据势力,吞并他们的地盘,将长江沿线全部据为己有,然后可成帝王基业。

鲁肃的这段话实在是太经典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段话里所蕴含的极深的谋略思想和极高明的谋略原理,能够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重大的指导意义,所以需要我们反复学习,好好领会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运用。

第一,鲁肃给孙权分析了当时的大势,也就是天时。“汉室不可复兴”,这是那个时代的总体性阶段特征。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看清历史发展的走向,使自己不至于白白做了汉朝的炮灰。鲁肃很明白地告诉孙权,汉室已经完蛋了。潜台词就是,趁此天下大乱之时,事情是大有可为的啊,一定要好好利用。

第二,鲁肃告诉孙权,“曹操不可卒除”。孙权称霸天下,当然最大的敌人就是曹操,但是曹操已经得到了天时,其力量实在太强大了,不可能一下子被干翻。对手得天时,竞争环境不利,这是孙权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

第三,鲁肃说,虽然政治局势不利,但是我们也有有利的条件,那就是占据了江东之利。上文说了,江东是据水而建的政权,有它的“地缘”优势。

鲁肃告诉孙权,“地利”是我们角逐天下最大的优势,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优势,紧紧依靠这个优势,我们才能有所作为。在这里,鲁肃谈到的就是“优势竞争”的思想,并且把“优势竞争”的思想具体化为“利用地利的优势”去竞争。

第四,仅仅认识到地利的优势还不够,还要想方设法地进一步做大做强。

其方法就是,趁着北方多事的有利时机,沿长江向上消灭割据政权,把长江沿线占领,这样就能把自己的地利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最终形成与曹操南北对立、划江而治的局面。

第五,依靠地利优势,做大做强地利优势,建立起自己稳固的根据地。

这样,进可攻退可守,进则席卷天下,退则稳坐江山,于是就有可能成就帝王的伟业了。

以上就是鲁肃的地缘谋略思想。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鲁肃是一个精通“谋地利”的高人,他对天时把握得很准确,对地利的优势认识得很到位。他为孙权谋划的总体纲领,就是始终紧扣“地利”的优势来做文章的。我们也知道,孙权最后之所以据江东而联合刘备挫败曹操,并在江东裂土称王称帝,也是因为能很好地贯彻鲁肃的这种谋“地利”之略。

4.学会谋“人和”

在这一章节,我们来看看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人物——刘备,是什么原因使他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最终成了西蜀的开国皇帝。

按照现代职场的观点来看,在刘备职场生涯的起始阶段,他一直都是踉踉跄跄、到处受挫的。刘备父亲早亡,家境贫寒,虽曾读过几天书,但只能去做一个织席卖鞋的小商贩。其职场生涯的起点很低,开局不利。

同类推荐
  • 职场二规则

    职场二规则

    这是一本解读职场规则的书,针对即将大学毕业进入职场的学生和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场新人,通过对大量生活中鲜活生动的职场案例的成与败的分析,告诉读者怎样轻松应对职场难题,如鱼得水地享受职场成功,成为二八现象中的“二”。
  • 感动·感谢·感恩

    感动·感谢·感恩

    我们把受助学生的感动、感谢和感恩心情表达出来,也让全社会关心爱护在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爱心人士看到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感恩之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同学们说得好:我们获得了资助,我们应该感到幸福。我们在享受这份幸福时,应时时不要忘记,包含在这里面的期待与厚望。我们要对这份资助负责,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履行好我们的义务;我们也学会了感恩,也理所当然地承担起社会的一份责任。
  • 杰出人士的9大思维突破

    杰出人士的9大思维突破

    "美国成功学大师命破仑·希尔说:“思维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这说明思维的力量是巨大的。本书以朴实、通俗的语言从多角度、多侧面地介绍了大量古今中外杰出人士的思维突破,内容具体、翔实、说理透彻清晰,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激励性,对于今天渴望走向成功、成就杰出的人士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和资本。
  • 走向成功丛书:奇迹可以创造

    走向成功丛书:奇迹可以创造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灾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商道博弈:孙子兵法中的商业智慧

    商道博弈:孙子兵法中的商业智慧

    《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孙子兵法》不但在军事上影响深远,其影响还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本更是形成了“孙子兵法管理学派”。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稻盛和夫无不将其奉为圭臬。
热门推荐
  • 守护学校

    守护学校

    学校-守护抑或镇压;心扉-展开抑或冰封;友情-分崩抑或坚持;生命-珍惜抑或利用;自由-放弃抑或争取。生命中有许多选择,每个选择都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每个选择都会决定你的命运。选择,在生命的路口中彷徨,每个选择都是唯一。或许里边有成功,或许里边有失败,更或许里边只有死亡。
  • 狼道人

    狼道人

    一头金狼因为救助一个婴儿,被冻死在巨石灵龟前,白须道人心念其善,将金狼灵魂融合在婴儿命魂之中;金狼虽身死,灵魂永不灭,十八少年郎,剑斩天下魔……狼道人由此而生!
  • 电话销售口才

    电话销售口才

    从电话销售的初步入门为起点,按照电话销售的实际操作步骤分为十二章,由浅入深讲解散了电话销售的具体操作方法,操作技巧、提升销售能力的训练,以及辅助大量的经典销售案例。
  • 争鸣之路

    争鸣之路

    兵刃相见即为敌,乱世枯骨苍天祭。漫漫兮争鸣之路,八荒四野手中题!
  • 这是我的江湖情

    这是我的江湖情

    并没有两条龙妄图统治这个世界,便也不曾撤身大漠与海岛。但这就是我的江湖
  • 哑女皇后

    哑女皇后

    身为奸臣的女儿,并且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女,庄懿在后宫之中注定不会受宠。在父亲的安排下,她进宫了。一个哑女皇后如何一步步得到皇上的眷恋最后真正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QQ群:32893122)
  • 仇期

    仇期

    “姐姐,等等我”黎宸说。黎鄞回头看到摔倒的弟弟,连忙扶起来。“赶紧走,他们快追上来了”黎鄞着急地说。“姐姐,我脚好疼,我跑不动了”黎宸揉着脚说。“来,姐姐背你”黎鄞说。“现在我们要去哪里呢?”“天涯海角,只要和你在一起就好,弟弟,脚还痛吗?”“不痛了”就在他们休息是,一群人围着他们。
  • 重活

    重活

    老窦看了很多重生穿越小说,发现很多他们所谓的NB都是不符合实际,比如说买车,你身价上百亿,还单单的只认识奔驰、宝马,再比如说踩人,为什么你们所面对的敌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还有的就是猪脚有钱了就只会砸钱买一些上不了档次的东西.老窦写的是一本很俗很俗的重生小说就和这本书的名字一样讲的是一个穿越后NB大大的故事,但是老窦的小说里的处事和消费观将会和别的小说有所不同。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谢谢大家!
  • 我的教练儿子

    我的教练儿子

    穿越91年的唐默,发现当时16岁的父亲居然痴迷拳击,从而帮助父亲走上拳台!中国拳王横扫拳坛!唐大龙成为继李小龙之后的又一位华人功夫巨星,新一代全球偶像!时报记者:“唐大龙先生,您是如何做到跨越多个级别,从业余轻量级世界冠军到最后的职业重量级拳王的呢?”“一切都是我教练的功劳,他叫唐默!”记者:“你是说你的表哥唐默吗?”“不,他是我的儿子!”
  • 重生八零俏医女

    重生八零俏医女

    重生后的王小雨傻了眼,她的身份由医术高超的白富美变成了一个不会说话、目不识丁、体弱多病的贫家农女……好在有重生福利,否则日子还真不好过。什么?上一世害死她的那条毒蛇也重生来了?还跟她抢资源抢男人?好,咱们细水长流,所有的账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