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3400000010

第10章 处世篇(4)

至于如何小心,林则徐没有展开去详细说明。但信中反复提到的一点很值得注意:交友一点要慎重,还引用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而且尤其提到了上司和同事这两类人——对待前者,必须要恭敬、小心;对待后者也要虚心、和气。这对现在的年轻人也十分有益,无论是身处官场、职场、或者商场,太过自我,处理不好对上、对下的关系都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影响自己的发展。林则徐对待侵略者,违法乱纪者,十分严厉,但他却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做官几十年,从来没有疾声厉色对人说话,这恐怕也是他能成大事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做人需知进和退,家庭亲情最可贵

书信二 致儿子林汝舟的信二

大儿知悉:

接来信,知吾儿三载在外,十月内将回籍一次,并顺道沿海路来粤一游,甚为欣慰。吾儿三载离乡,汝母汝妇,虽在家安居,然或则倚闾望儿,或则登楼思夫。客子归乡,天伦之乐融如。吾儿有此家思,不以外物而撄情,为父殊深喜许。父十一载在外,虽坐八轩,食方丈,意气豪然;然一念及家中状况,觉居官虽好,不如还乡。特以君恩深重,公务冗忙,有志未能申耳。吾儿在都,位不过司务,旅进旅退,毫无建树;而一官在身,学业反多荒弃,诚不如暂时回籍之尚得事母持家,且可重温故业,与古人为友,足以长进学识也。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泽民,然四十而仕,尚未为迟,吾儿年方三十,不过君恩高厚,徼幸成名,何德能才,而能居此?交友日益多,志气日益损,阅历未深,而遽服官,实非载福之道。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壮志,长汝暮气。今吾儿既日知汲长绠短,思告假回籍,孝以事母,静以修学,实先得吾心,又何阻为?惟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励自修,以为一旦之用,是则用舍行藏,无施不可矣?吾儿其牢记之。迩来身体如何?须加意当心。父年事虽高,然精神甚旺,饭量更较前增高;汝母在家,亦甚康健,可勿深念。汝弟秋闱,虽蒙荐卷,未能入彀,此正才力不足,未可怨天尤人。闻甚郁抑,吾儿寄家书时,可以善言婉劝之,父有不便言焉。来书字迹颇潦草,何匆促至是?后宜戒之。

元抚手谕

译文

大儿知悉:

接到来信,知道你三年在外为官,十月内将回家乡一次,顺便沿海道来广东一游,我听了十分欣慰。你离家三年,你的母亲和妻子,虽在家安居,但她们一个倚在门前望儿子,一个登上高楼思念丈夫。现在客子回乡,能享受融和的天伦之乐。你今日有想家的念头,而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我做父亲的也深深地表示喜悦和赞同。我在外做官已十一年,虽然坐的是八人抬的大轿,吃的是一丈见方的大席面,意气豪放;但是一想到家中的状况,总觉得做官虽好,不如还乡安居。只是因为君王的恩典深重,公务又繁杂忙碌,自己的志向未能伸展。你在京都,地位不过是办事人员,随着别人而进退,自身毫无建树;而且因为一官在身,学业反而荒废了,倒不如暂时回乡,也可侍奉母亲照料家务,并且可以重温旧业,读书与古人为友,可以增进知识。当然,男儿读书本是为了服务君王和百姓,但是四十岁做官,也不算迟。你现在正三十岁,只是因为君王的恩典深厚,侥幸成了名。你有多少道德和才能,能够担任这个官职?现在你交的朋友越来越多,自身的志气也在一天比一天磨损,阅历未深而突然做官,这不是一种有福之事。我平时不对你说这些话的用意,是怕阻止了你的壮志,增长了你的暮气。现在你自己明白才能不够而任务繁重,想告假回乡,去孝顺母亲,同时静下心来增加学识修养,这实在合乎我的心意,又怎么会阻止你呢?但是有一句话要嘱咐你:一个人做官时,应时时打算回家,不要贪图利禄,更不要贪恋权位;而回家之后,却又应该时时考虑将来再为世人做一番事业,不能贪恋儿女情长,更不能荒废学业,要磨炼自修,为将来一旦出世之用。这样的人,出来可以做官,回家可以修身,两者都可以做到,我儿对这个道理要牢牢记住。近来你身体如何?自己要当心。我年纪虽大,但精力还很旺盛,饭量比以前更大了。你母亲在家乡,也很健康,你不必深深挂念。你弟弟今年秋天参加科举考试,虽然被推荐上去,但未能中选,这正是自己才力不足,不能够怨天尤人。听说他现在精神很抑郁,你在写家信时,可以婉言相劝,有些我做父亲不便讲的,你可以讲讲。你的来信,字迹很潦草,为什么写得如此仓促?以后要改正。

解读 这是一封回信。儿子在外做官,中途要回家探亲,顺便给自己充充电。考虑到父亲是一个以忠君爱国,一向以大事为重的高级官员,因此在将此事告知父亲的时候,还有些忐忑,生怕父亲责怪。但林则徐的回信却极富人情味。

信一开头,他就说:对于儿子能够念家、想家这事,感到十分欣慰。这不是客套话,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浓浓的亲情:你离家三年,你的母亲和妻子,虽在家安居,但她们一个倚在门前望儿子,一个登上高楼思念丈夫。现在客子回乡,能享受融和的天伦之乐。说到动情处,他甚至表示:自己在外做官已十一年,虽然坐的是八人抬的大轿,吃的是一丈见方的大席面,意气豪放;但是一想到家中的状况,总觉得做官虽好,不如还乡安居。

这似乎很不像一个“民族英雄”应该说的话,但这却是真实的,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虚伪和矫情。一生宦海浮沉,操劳奔波的林则徐,其实很注重家庭。不过,在这封信中,林则徐极力赞成儿子回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为人处世,应该知道进退。具体说,进就是居家的时候,时时考虑做一番事业,不贪恋儿女情长,不荒废学业,磨炼自修,为将来一旦出世之用;而做官的时候,却要随时打算回家,不贪图利禄,更不贪恋权位。这话看似矛盾,却是极高明的智慧,需要有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远见卓识才能做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恰恰相反:蜗居在家时,一味沉溺在安乐窝中,不知进取;而一旦做了官,又贪恋权力和优厚的待遇,舍不得放手,结果常常自取祸端。

信中有个小细节,很容易被人忽略掉,就是结尾处,林则徐嘱咐儿子,写字不能太潦草,这其中包含着老父亲的良苦用心。无独有偶,着名翻译家、文艺理论家傅雷也曾经在家书中告诫自己的儿子傅聪,字要写得工整,书信的卷面要整洁。这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反应,是修养的反应。虽然我们不提倡以字取人,但“字如其人”,还是被很多人认可的真理,所以我们无论何时,都应该把自己的字写好。

这里需要说点题外话:林则徐虽然重视家庭、亲情,但对孩子绝不溺爱,有时候反倒显得无情。据史料记载,林则徐一生勤廉,做了几十年高级官员,并没有攒下多少家产,几个儿子分家,每人仅得六千钱。有人批评他说,这样对儿子太苛刻,但林则徐却写了一副对联来回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是何等的睿智和豁达啊!对我们今天许多一味赚钱,力图将子女培养成养尊处优的王子公主的父母,实在是很好的借鉴。当然,作为子女,也不要将希望寄托在继承父母的遗产上,靠自己的双手才是真本事。

附:林则徐子女情况

林则徐和郑淑卿一共生育八名子女,除次子林秋柏和次女林金鸾夭折外,实存三子三女,几乎都有一定作为。

长子林汝舟,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一生供职翰林院,负责编修史书,不参与政治,算是一名学者专家。

长女林尘谭,嫁给进士刘齐衔。刘后来官至陕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河南巡抚。

三女林普晴,能文能武,在林家众子女中最为出名。嫁给当时还是一名小官员的沈葆桢,后来随丈夫转战各地,曾亲自上阵指挥战斗,成为女中豪杰。沈葆桢后来也成为晚清名臣,他在悼念亡妻的挽联中写道:“为名臣女,为名臣妻,江右佐元戎,锦撒夫人分伟绩;以中秋生,以中秋逝,天边图皓魄,云裳仙子证前身”。

三子林聪彝,举人,一直随侍在父亲身边,协助处理日常事务,林则徐客死广东普宁的时候,他是唯一在场的子女。做官后,在福州置业,经营有度,成为当地富豪和望族。

四子林拱枢,做官后仍居住在林则徐做官后买的房子里,官场上比较活跃,曾任江南道御史,汾州知府,刑部浙江司的主稿,曾提出台湾建省的提议。亦跟随过翁同和,处理过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还他们清白。

6.鲁迅:铁骨铮铮难掩慈父柔情

先生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最初名樟寿,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文化有着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因其文章大多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勇猛的战斗性,所以被毛泽东评为“骨头最硬”的人。但也有人不喜欢鲁迅,认为他喜欢骂人,缺乏人情味,难以接近,而且他相貌威严,更加深了这种误解。其实这些都是表象,真实的鲁迅不仅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也有“柔情脉脉”的一面。不信请看他在1932年写的一首题为《答客俏》的诗: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该诗的前面两句,已被人们广泛引用。其实后面两句更有意思:“兴风狂啸者”和“於菟”都是指老虎,也就是说,老虎虽然威风凛凛,霸气十足,但还常常回头深情地凝望自己的孩子。很明显,其中洋溢着浓浓的爱子之情。但爱也分多种,例如溺爱就不是爱,而是害。鲁迅当然不会干这种傻事。但遗憾的是,鲁迅先生爱子教子的故事虽然不少,可教子的书信却一封也没有,因为鲁迅死时,儿子才七岁,还没有长大到足以与父亲书信往来的程度。不过我们还是从他的文章找到一则不是家书的“家书”。

实实在在,顺其自然

鲁迅先生的七条“遗嘱”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解读 这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临终“遗嘱”,但又不是严格的遗嘱,因为它没有正经八百的后事安排和财产分割条款,也没有法律效力,而是出自鲁迅先生的一篇叫作《死》的杂文——光看题目就够吓人的,其实一点都不吓人,反倒充满了故意克制的关爱,不易察觉的温情,甚至还有一点冷幽默。从写作的时间上看,该文距离鲁迅辞世仅一个月左右,此时的鲁迅已经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深爱的妻子,年仅七岁的儿子,他怎么能不流露出自己的铁汉柔情呢?

不过大爱无痕,这七条“遗嘱”,秉承了鲁迅先生一贯的风格:冷峻、简练、沉稳、犀利。但透过这看似冰冷的文字,却能感受到他那颗火热的心。不妨一起来看看:

第一条,这是针对恶劣世风而言的。实际上,那种将丧事办成“喜事”,借丧敛财,把死去的亲人当成赚钱工具的行为,在民间一直存在,时至今日也屡见不鲜。不过这种行径历来为人不齿,结果有些人虽然把钱财聚敛到了手,却落得遭人戳脊梁骨的下场。鲁迅当然不愿意自己深爱的妻儿沦为这样市侩俗气、品格低下之人。事实上,他的妻子许广平,儿子周海婴也确实做到了,一生光明磊落,受人景仰。当然,鲁迅也并非完全不近人情,至亲好友在这样的悲痛时刻,送上一点钱物表示慰藉,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他将其划为例外。

第二、三、四条,似乎最为无情,但细细品读,我们却能发现,鲁迅先生原来是用心良苦:他希望自己的离去,尽可能少地给亲人留下阴影,并能让他们尽快摆脱悲伤,开始新的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故意把话说得轻松,绝情。这是更聪明的爱!很有点像东晋诗人陶渊明为自己写挽歌(送葬之歌)的味道:亲人或余哭,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我死后)亲人们或许还在哭泣,旁人已经在唱歌了,死去有什么可说的呢,不过是把自己的身体寄托给了那青青的山脉而已。

后面三条,都是对孩子说的,虽然话不多,也不加任何解释,但却是待人接物的有效原则。作为父亲,鲁迅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能够有所作为,但他的第一愿望却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望子诚实”——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顺其自然,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所谓的“空头文学家和美术家”其实都是指无良文人,其实“文学家和美术家”本身都不是问题——鲁迅自己就是文学家,他也有一些美术家的朋友,所以这里的重点就在“空头”二字。很明显,它是指那些顶着虚名到处招摇撞骗的角色。鲁迅这种态度,对儿子是最佳的爱护。那种把过多的期望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甚至不择手段让孩子“成名成家”的父母,确实值得好好反思。

当然,鲁迅也深知,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要保持人格独立,自食其力有多难。所以,他在第六条中告诫儿子,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能当真”的意思,不是绝对不信任,而是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别人践行了诺言,固然值得欣喜;别人没兑现,也不至于太失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该如此?自尊自强,自信自立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之道。

不仅如此,一个人要走得正,交友也必须慎重,因此有了第七条。这一条也最具“鲁迅特色”:正直不阿,爱憎分明。对那些虚伪的人,他一向深恶痛绝。有的人一方面不断侵害别人的利益,一方面喊着“宽恕、包容”,这样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对待这种人,敬而远之,不失为明智之举。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条交友原则,值得我们每个人牢记。

附: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简介

本书精选胡适、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洛克菲勒、卡耐基等中外名人大家的“教子家书”,并依内容分为“生活、处世、修身、治学”四个篇章。书中既有大师亲子间的别样温情,又有对孩子成长的谆谆教诲;既可视作美文来欣赏品味,又可视作教子范本来效仿。对于孩子而言,这本书将除了父母、老师之外的人生的第三个导师带到了他们身边。通过阅读这本书,他们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在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智者,聆听大师对子女的谆谆教诲,从中汲取到很多的人生的智慧。对于父母而言,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教子参考书。

周海婴:鲁迅和许广平唯一的儿子,1929年出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他年仅7岁,由母亲抚养成人,20世纪50年代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是知名的无线电专家,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另外,还担任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和北京、上海、厦门等地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2011年4月7日在北京逝世。

同类推荐
  •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

    《女人坐月子调养食谱》从饮食角度,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的膳食在月子期快速恢复身体,清除恶露。炒菜、凉菜、滚汤等,营养与美味兼备。本书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方便易学。
  • 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细节决定孩子未来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要撑好细节这把伞。为人父母者更要让孩子懂得:天下的良好习惯,都是经过细节的磨砺而习得的。每一个好的细节,串联起来就成了好习惯,而好习惯将会帮助孩子顺利成才,最终引领孩子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 孕期保健宝典

    孕期保健宝典

    本书根据怀孕周期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每个孕月相应的饮食营养调理、日常生活防护、孕检医疗预防以及临产与分娩的有关保健事宜等内容。
  • 哈佛教子决胜之术

    哈佛教子决胜之术

    本书精选了近100个启迪心智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引导父母从孩子的内在品质人手,涉及自律自立、坚韧意志、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挫折教育等诸多方面,力求以小见大,完善孩子的性格,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品出端倪。《哈佛教子决胜之术》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指导用书,更是一本励志书,一本“心灵鸡汤”,无需你正襟危坐,只要在你的闲暇时光,信手拈来,随意翻看,不在乎从何读起,片刻之中就能有所收获,让你有所思考。对于孩子来说,它是一部教科书,而对我们来说,它也是一部修身指南。
  •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一定要教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

    本书介绍了父母应该交给孩子的60个安全自救细节,内容包括:教孩子防拐防骗的安全细节;教孩子应对地震等灾难的安全细节;教孩子远离“马路杀手”的安全细节等。
热门推荐
  • 娱乐圈生存守则

    娱乐圈生存守则

    娱乐圈第一黑粉,黑粉之中的战斗机,胡铄,一个穷酸的IT毒舌女,一夜之间,穿越到了娱乐圈第一女星身上!竟然是自己天天损的女星!走红毯别扭,拍戏别扭,说话别扭,别扭地闯入娱乐圈!曾经作为黑粉团团长,面对黑粉,头疼不已。所有的烦恼解决,爱情?哈,自己崇拜多年的男偶巴,我来了!
  • 校园天才太子

    校园天才太子

    龙羽天从一个人称穷光蛋的文武双全天才变成了传说中的太子,带着女朋友齐若雪创造属于自己的商业伟业。
  • 斗破苍穹之水源尊者

    斗破苍穹之水源尊者

    萧生,原来生活在一个灵气复苏的平行世界,是一个高级觉醒者,身怀玄元重水体,再一次与异界入侵者战斗之时,牺牲了,于是……穿越了。
  • 人一定要活得明白

    人一定要活得明白

    本书从多方面论述了心灵的本质,让人们树立好正确的人生坐标,活得明明白白。
  • 修罗战尊

    修罗战尊

    天界战神魂穿异世,除奸邪,灭妖魔,斗圣王,诛天地,斗转星移换王朝,修罗一指灭苍穹……不仅如此,会炼丹、懂灵纹、修涅器、神医术,除此之外,还会做各种各样的料理美食来泡妞!
  • 七零娇妻有空间

    七零娇妻有空间

    重生的林竹玖,年龄十八岁,家里穷哈哈。人设太差,揭不开锅,食不果腹,环境太差,苦逼说不出话。还好技能满分,还自带空间与预言能力。看谁不爽就瞄谁,见谁嘚瑟就让她摔断腿!只要做事稳当,咱就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走的宽广。丑小鸭蜕变美天鹅。撩男神,小娇妻发家致富忙。
  • 七月七日醉

    七月七日醉

    讲述了女主楚银歌下山组团寻亲的故事,此女主一不矫情二不纯善,蹭吃蹭喝,下药蒙人,抢帮立派,信手拈来。但本是随心而为的她,却不得不卷入了世间的波谲云诡、悲欢离合。最后还不了,丢不掉,还舍不得。你有没有想要守护的人?为了守护她(他),你能做到什么地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儿心腹痛门

    小儿心腹痛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

    祸世萌妃:乖乖女谋天下

    【宫斗虐心】纳尼?!她才13岁豆蔻年华,就要嫁人了!老公竟然是个臭臭滴世家公子。天哪,以后就要面对谋害、栽赃、投毒、绑架、杀伐、鲜血……幸好她风华绝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帮他打下一个花花江山。可是,站在高高滴皇城之巅,享着他无限恩宠,她为何还觉得寂寞呢?且看长孙皇后如何权掌后宫,步步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