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11

第11章 墨家学说的易学因缘(2)

可见,墨学之思想内涵盖为节用、节俭、节葬、强力、自苦、兼爱、兴利。以《墨子·鲁问》所言之“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看,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乃墨家之基本思想。细研《墨子》以上诸项多与《易》有关,兹就要者述之。首先,尚贤是《易经》的重要思想。《周易·大畜》卦辞言:“乾下艮上,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孔颖达《周易注疏》言:“不家食者,已有大畜之资。当须养赡贤人,不使贤人在家自食,如此乃吉也。利涉大川者,丰则养贤,应于天道,不忧险难,故利涉大川。”故《彖传》言:“不家食吉,养贤也。”又《周易·颐》卦辞言:“震下艮上,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孔颖达《疏》言:“颐贞吉者,于颐养之世,养此贞正,则得吉也。观颐者,颐,养也,观此圣人所养物也。”故《彖传》言:“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天地何以养万物而圣人又何以养贤也?孔颖达《疏》言:“天地养万物者,自此已下,广言《颐卦》所养事大,故云天地养万物也。圣人养贤以及万民者,先须养贤,乃得养民。故云养贤以及万民也。”可以看出,《周易》具有浓厚的尚贤意识。而《墨子》的尚贤思想当与《周易》有关。诸如“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则德而尚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其次,尚同亦是《周易》之重要内容。《周易·同人》卦辞言:“离下乾上,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孔颖达《疏》言:“同人谓和同于人。于野,亨者,野是广远之处,借其野名,喻其广远。言和同于人,必须宽广,无所不同,用心无私,处非近狭,远至于野,乃得亨进,故云同人于野亨。与人同心,是以涉难,故曰利涉大川也。与人和同,义涉邪僻,故利君之贞也,此利涉大川,假物象以明人事。”故《彖传》言:“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正因于此,宋程颐言:惟“同人”能“明大同之义”,能“尽大同之道”。而墨子之尚同思想亦与《周易》有关。如言:“唯以其能一同其国之义,是以国治。”“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再次,尚节亦是《周易》的重要学说。《周易》有《节卦》,其卦辞言:“兑下坎上,节,亨”。何谓节?《杂卦》言:“节,止也。”孔颖达《疏》言:“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故曰节,亨。”故《彖传》言:“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在《周易》看来,节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同时亦是宇宙大化之法则。可见,《墨子》之节当源于此。其一,《墨子》之节取《周易》节之“止”义。如言:“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其二,《墨子》之节取《周易》节俭利民之义。如言:“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如此等等,仅举上例,足以窥见《墨子》之思想多出自《周易》。

而《墨子》之思想内涵诸如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尊天、事鬼、兼爱、非攻等等又均归之于“利”。诸如:尚贤,《墨子》言:“故古者圣王,惟能审以尚贤使能为政,……天下皆得其利。”故“尚贤者,天鬼百姓之利,而政事之本也。”尚同,《墨子》言:“……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政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以为万民兴利而除害,富贵贫寡、安危治乱也。”在《墨子》看来,天立天子,天子“一同天下之义”,其目的乃在于兴天下之利。兼爱,《墨子》言:“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非攻,《墨子》言:“攻伐兼并”,“上不中天之利”,“中不中鬼之利,”“下不中人之利,”“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节用,《墨子》言:“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如此等等。可以看出,兴利是《墨子》整个思想的核心,而《墨子》之“利”其源于《周易》。如所周知,《周易》多言“利”。诸如“元、亨、利、贞”,“利见大人。”“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等等。可以说,《墨子》之“利”出于《易》。在《墨子》看来,兴利赖其“力”。《墨子》言:“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君子不强听治,即行政乱。贱人不强从事,即财用不足。”“故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易,上变政,而民改俗,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天下之治也,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若以此观之,夫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则夫岂可谓有命哉。故昔者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遂汤光誉会问于天下,夫岂可以为命哉,故以为其力也。”综观《墨子》之力论亦与《周易》有关。《周易·颐》卦辞言:“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序卦》释云:“颐者,养也。”言以正道养人,便可自求口实。所谓自求口实者乃自力更生之谓也。可见,《墨子》之力与《周易》相通。

综上所述,墨学之思想内涵出于《易》,《周易》是墨家学说的重要理论资源。

三、墨家学说之思想影响与《易》

一般认为,墨家学说之思想主体并没有取得当时和后世思想家之呼应,而却遭到了诸多评击。《孟子·滕文公》言:“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庄子·天下》言:“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犹,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其去王也远矣。”《荀子·解蔽》言:“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天论》亦言:“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富国》再言:“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将蹙然衣粗食恶,忧戚而非乐,若是则瘠,瘠则不足欲,不足欲则赏不行……。”《非十二子》更言:“上功用而慢差等,……是以欺惑愚众。”如此等等,不一而列。

然而笔者以为,墨家学说对先秦学术思想的发展还是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尚贤尚同主张、兼爱非攻主张、节用节俭主张等等,都对先秦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以孟子而言,孟子的学说尽管以墨学为其论敌,但孟子却在诸多方面吸收和接受了墨学的思想影响。诸如《墨子》主张尚贤,孟子则提倡尊贤。《万章下》言:“用上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已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故“不信仁贤,则国空虚。”这可以说是《墨子》“国有贤良之土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土寡,则国家之治薄”的直接发展。故《墨子》言:“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孟子则言:“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恒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因而,欲行仁政,必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墨子主张节俭节用,孟子则提倡节制有度。《尽心上》言:“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因而,为治者应“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这可以说是对《墨子》“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的直接发挥。如此等等,均可窥见墨学对孟子的影响。

再以韩非而言,韩非是先秦后起之大思想家,然韩非亦在多方面接受了《墨子》的影响。《墨子》讲兴利除害,富国利民,强调强力从事,反对天命,主张贵贱无常。韩非亦言:“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并言:“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如此等等,可以看出,韩非直接发展了墨家的学说和思想。勿庸置疑,墨学对先秦学术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

有鉴于此,笔者以为,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的《周易易传》亦不能例外的受到墨学之影响。如所周知,《易传》是最早的《易经》释文,从今本《易传》看,其内容并非纯儒家思想,为战国中后期儒、道、墨、阴阳等各家学说的融合。而作为先秦显学之一的墨学,其学说和思想不可能不在《易传》中有所反映和体现。事实上,今本《易传》中保存和体现了大量墨家之学说和思想。

首先,《易传》吸收了墨家学说中的功利思想。《墨子》言:“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易传》受到《墨子》的启迪,以功利思想论说《易经》。在《易传》看来,“《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说明《周易》包含了与天地之道相统一的人道,它对人是有功利效用的。而且,这种功利是多方面的。诸如,“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可以看出,《易传》从功利效用的目的出发从整体上给《易》作了评价。正是出于对功利效用的考虑,《易传》以《墨子》的“丝麻布绢,以为民衣”、“耕稼树艺,以为民食”、“作为舟车,以便民事”及“车之利”、“舟之利”、“宫室之利”、“兵之利”等等为据论述了《周易》“观象制器”、以便民利的思想。《系辞下》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楺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辑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奂》。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很显然,在《周易》看来,《易经》是一部极有功利效用的经典。

其次,《易传》学说的基本范畴出自《墨子》,或曰与《墨子》有关。《墨子·辞过》言:“凡回于天下之间,包于四海之内,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何以知其然,圣人有传,天地也,则曰上下;四时也,则曰阴阳;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也,则曰牡牝雄雌也。”这里提到了天地、四时、人情、禽兽,涉及到了上下、阴阳、男女、牡牝。而在这些范畴当中除禽兽、雄雌《易传》不语外,其余均为《易传》之常用熟语。而这些常用熟语除“牝”见于《周易》之《坤》卦外,天地、四时、上下、阴阳、男女等均不见于《周易》古经。勿庸置疑,《易传》之天地、四时、上下、阴阳、男女等范畴均与《墨子》有关。诸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等等。可以看出,《易传》的基本范畴源自《墨子》。

再次,《易传》吸收了《墨子》之“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察类明故”的思想。《墨子》言:“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又言:“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正是在《墨子》的启迪下,《易传》不遗余力的发扬了《墨子》的知识论思想。如言:“夫《易》,彰往而察来,显微而阐幽。”“《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如此等等。可以看出,《易传》从全方位角度发展了《墨子》的知识论。

归上所述,从《墨子》之思想渊源与《易》,墨子之思想内涵与《易》,墨子之思想影响与《易》等方面均可看出,墨家学说与《易》有着密切的因缘关系。勿庸置疑,墨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易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类推荐
  • 诸子箴言

    诸子箴言

    本书撷取诸子经典著作中最值得学习与体会、思考与运用的箴言。其包括《论语》、《孟子》、《荀子》、《中庸》、《老子》、《庄子》、《列子》、《商子》等著作。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道德情操论》相比《国富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祉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道德情操论》早于《国富论》近二十年发表,前后经过五次修订,是亚当·斯密毕生最重视的作品。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回答。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体著作,共分十卷阐述了他建立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的方案。它通过各界名流对话和争辩的形式,表达了柏拉图对人类社会种种重大问题的看法,如政治制度、宗教、道德、教育、婚姻家庭、文艺、男女权力等。
  • 陌生人溺水

    陌生人溺水

    本书书名源自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果你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你会怎么做?延伸开去;这个问题还可以是:爱人犯了可怕的重罪;应该举报吗?你眼前有个人在受苦;同时新闻报道里有一百个人在别处受苦;谁更令你揪心?垂死的老人和奄奄一息的小孩;你选择救谁……在践行善举时;以何种方式帮助他人、远近亲疏及数量之别令你感到困扰吗?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观是否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反过来;抹除亲人和陌生人界限的无差别的爱是否更高尚?本书讲述了一些利他主义者的故事;他们不断探索最合理、最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有些行为极端得令人震撼和敬畏。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在一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我们总要面对如下诘问:我们应该伸出多少援手?我们能够帮助多少?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威天下

    明威天下

    同名同姓又长得一模一样的毛文龙,穿越回明朝崇祯二年。不甘心再次沦为朝廷的牺牲品,潜逃他乡,另起炉灶。扯起大旗,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复我汉儿之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知是向谁去

    知是向谁去

    那人也在她面前缓缓折腰,衣若素雪,发若流泉。他对她说,此生不离不弃,永在君前。不过妄言。
  • 宫主我天生爱自由

    宫主我天生爱自由

    王上的青睐,她不要。没有原因,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小小杀手,你可明白自由是什么?华丽穿越,海的那一边,怪男人其实也有伤心的故事,不要害怕,这条路我陪你一起笑着走下去。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故事,以后年纪大了,就把回忆编成一本册子。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认识,以后日子久了,就把生活哼成一曲调子。书友群:177751252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九月骄阳下的上京电影旅游城。跑了两个月龙套的李南池蹲在巴掌大的水塘边怔怔发呆,他发誓再来这里,自己也能走出个人五人六出来......多年以后,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二战片质量保证”“史诗级战争片教父”“现代战争片王者”的头衔,在大屏幕上熠熠生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限证神路

    无限证神路

    穿越无限,轮回无限,征途无限;挑战无限,危险无限,机遇无限;江山无限,英雄无限,美人无限……御姐控宅男卫桓曾经偶然进入轮回空间,侥幸含恨脱离。20年后,残魂转世的卫桓以“孟明空”之名,于睡梦中再次进入。时时在意,步步惊心。想要生存下去,踏足至高无上的天之王座,就必须永远保持自己站在无数轮回者的巅峰。从此游走在生死之间体会恐怖,在杀戮之中寻找生机。终有一天,他要登临神座,君临无限。轮回,可有尽头?何处,才是终点?空间,究竟是谁人创造?又为何而创造?改写,掠夺,破坏,甚至是杀戮,是否就是轮回空间的真意?(菜鸟新人的无限流……首先向Z大,海博士等等前辈致敬。基本设定主要参考《冰之无限》,取消主神空间的光球,取消无限制兑换,取消固定组队模式,增加了一些其他元素,向着笔者认为更加合理的方向偏转。当然,隐藏的背景也绝不一样)
  • 极品坏保镖

    极品坏保镖

    当兵整三年,母猪赛貂蝉。八年不为人知的雇佣兵生涯让陈风刀头舔血,无时无刻不是活在生与死的边缘,在他终于决定摆脱这种生活后,他选择了回到都市成为一名保镖。当然,保镖有苦逼的,也有牛逼的,陈风自然要做最牛逼的那种!邂逅大佬美女,穿行于黑白双道,这些都是小case!那些柔弱美女医生,巾帼美女总裁,高官千金……才是他的真正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