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6900000037

第37章 《易传》社会历史哲学简论(6)

《潜夫论》的元气本原论正是贯穿了易学哲学的宇宙生成学说。《潜夫论·本训》言:“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之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天之以动,地之以静,日之以光,月之以明,四时五行,鬼神人民,亿兆丑类,变异吉凶,何非气然,及其乖类。天之尊也气裂之,地之大也气动之,山之重也气徙之,水之流也气绝之,日月神也气蚀之,星辰虚也气陨之,旦有昼晦,霄有大风,……莫不气之所为也。”可以看出,在《潜夫论》中,元气是宇宙间的原初存在物,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在此,《潜夫论》深刻揭示了元气化生万物的宇宙本原地位。首先,从元气的存在时空看,元气存在于“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是宇宙万物之本。所谓“上古之世,太素之时”乃极言天地未分、混沌无形之原始时代。而太素者太极也,太极者天地未分之时也。汉代纬书《乾凿度》就有言:“易始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正因于太极时代宇宙间唯元气存在,故《汉书·律历志》言:“太极元气。”将太极与元气合而为一,以元气为太极之内涵。而《潜夫论》将“上古之世,太素之时”看成元气的存在时空,肯定了元气为宇宙万物产生的前提。其次,从元气的基本特征看,“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在最初的宇宙自然界里,唯有混沌为一的元气。元气混沌无形体,混而为一,不受任何约束,没有什么主宰。按照汉人“元者,始也”。气者“若云雾耳”,“飘风也”的说法来看,《潜夫论》对元气的初始状态的描述是正确的,肯定了“元气”的物质基础。其动若风,其形若云,视之弗见,听之弗闻。第三,从元气化生万物的过程看,元气“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混沌为一的元气,经过自身的翻然自化,分别清浊。清者阳气,浊者阴气。阳气升而为天,阴气浊而成地。天地交和,万物乃生。肯定元气生成万物是其翻然自化的结果。汉代《纬书》中就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清浊既分,伏者为天,偃者为地”及“元清气以为天,混沌无形体”的记载,《论衡·谈天》也引“儒书”的话:“气未分之类也,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在《潜夫论》看来,无元气则无阴阳,无阴阳则无天地,无天地则无万物。第四,从元气的作用看,“天之以动,地之以静,日之以光,月之以明,四时五行,鬼神人民,亿兆丑类,变异吉凶,何非气然,及其乖类。天之尊也气裂之,地之大也气动之,山之重也气徙之,水之流也气绝之,日月神也气蚀之,星辰虚也气陨之,旦有昼晦,霄有大风,……莫不气之所为也。”“气运感动,亦诚大焉,变化之为,何物不能,所变也神,气之动也。”将宇宙万物之生成演化统归元气,肯定了事物变化的客观物质性。特别是“和气生人,以统理之”的观点,确立了人在自然宇宙万物中的主体主地,彰显了宇宙自然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正因为如此,《潜夫论·叙录》言:“五行八卦,阴阳所生,禀气薄厚,以著其形,天题厥象,人实奉成,弗修其行,福禄不臻。”综观《潜夫论》的元气本原论,其元气生物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周易》的太极生物是完全相通的,是直接吸收和借鉴《周易》太极、阴阳学说而成的,是对《周易》太极生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事实上,关于自然宇宙的生成问题,两汉学者多有探讨。《淮南子》提出“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的宇宙生成理念。王充提出“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及其分别,清者为天,浊者为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宇宙生成理念,其基本意趣与《周易》相通。而《潜夫论》以元气为宇宙本原的宇宙生成理念正是汉易学风的体现。

二、《潜夫论》的天人关系学说反映了易学哲学的宇宙结构模式

《周易·系辞下》言:“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故“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周易》是由卦组成的,每一卦有六爻。初爻二爻处下以示地,三爻四爻居中以示人,五爻上爻位上以示天。每两爻构成一才,六爻共三才。所以,《周易》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是以天地人三才的谐调统一为其基本前提,故有“易六位而成章”,“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之说。《系辞下》与《说卦》的这一番话,其意在于表明《周易》就是讲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亦即讲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在《周易》看来,天道始万物,地道生万物,人道成万物,天地人三才之道是宇宙的基本结构。《周易》将天地人三才并列,反映出在《周易》中天地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客观世界中,天地是非常重要的。“天以大生”,“地以广生”,“天地之大德日生”。故“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可见,无天地则无万物。所以,《周易》有“天父地母”之说。然而,在《周易》看来,天地生物是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是生物法则,而人为法则则是成物法则,成物法则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而使自然法则达到更加和谐、更加完满的成就。正是基于此,《周易·贲》言:“刚柔相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与天地同格同构,“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因而,人可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可见人是自然宇宙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人可以“彰往而察来”,“显微而阐幽”,从而效法天地之道。人之所以能够“彰往而察来”,“显微而阐幽”,从而达到效法天地之道,在《周易》看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具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主体思维能力,从而“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有鉴于此,《周易》明确表达了人在宇宙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周易》对天地人关系的论述是深刻的,其宇宙结构模式摆正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潜夫论》承袭了易学哲学的宇宙结构模式,把人的存在纳人了整个自然宇宙的整体结构系统之中,肯定了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潜夫论》看来,宇宙的基本结构是天地人,天地人三才同根同源,同归于元气。如上所引:“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莫制莫御,若斯之之,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天地壹郁,万物化淳,和气生人,以统理之。”正因为天地人同根同源,同归于元气,所以,天地人相互和谐,相互统一。《潜夫论·本训》言:“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各循其道,和气乃臻,机衡乃平。”正因为三才各有异务,各循其道,自然界才有了生生不息、生机盎然的和谐景象,人类社会才有了生息繁衍,协调一致的繁荣局面。《潜夫论》的“三才异务”,正是基于《周易》的“天之道曰阴与阳”,“地之道曰柔与刚”,“人之道曰仁与义”之说。故《潜夫论》明确指出了“天道曰施,地道曰化,人道曰为”的命题。何谓天道之施、地道之化、人道之为呢?所谓施者散布、施舍也。《周易·乾》彖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下,云行雨施,品物流行。……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所谓化者变化、造化也。即谓自然万物之创造化育。为者调节、辅助也。《本训》言:“为者盖所谓感通阴阳而致珍异也。”可见,只有“三才异务”,才能实现万物的“机衡乃平”。事实上,《潜夫论·本训》所言的“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的三才之道正是直述《周易》之义。《周易·说卦》言:“乾为天,坤为地。”《周易·系辞下》言:“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为因如此,《潜夫论》广泛阐述了人类谐和阴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潜夫论·本政》言:“凡人君之治,莫大于和阴阳。阴阳者,以天为本。天心顺则阴阳和,天心逆则阴阳乖。”“将致太平者,必先调阴阳。调阴阳者,必先顺天心。顺天心者,必先安其人。”“天心慰则阴阳和,阴阳和则五谷丰,五谷丰则民眉寿,民眉寿则兴于义,兴于义则无奸行,无奸行则世平,而国家宁社稷安,而君尊荣矣。是故,天心阴阳,君臣民氓,善恶相辅而代相征也。”一言以蔽之,“天地交泰,阴阳和平,民无奸匿,机衡不倾,德气流布而颂声作也”。而阴阳和平之本在于“人为”,“为者,盖所谓感通阴阳者也”。人之所以能够谐和阴阳,就在于人可以“用天之道”。故“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可以看出,《潜夫论》以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为宇宙的基本结构,其旨趣与《周易》是完全相同的。“和气生人,一统理之”既把人归本于自然界,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联系,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又把人从自然区别了出来,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区别,强调了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摆正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董仲舒就曾说过“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的话,《潜夫论》的天地人相统一的宇宙结构模式正是对《周易》及汉易学风的继承和发扬。

三、《潜夫论》的变化发展学说继承了易学哲学的宇宙通变观念

《周易·系辞下》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为变所适。”故“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看出,通变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何谓通变?《周易·系辞上》言:“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故“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故《周易·系辞上》言:“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为因如此,《周易·系辞下》言:“动则观其变”。正因为如此,《周易·系辞上》断言:“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这说明,宇宙通变具有客观普遍性。在《周易》看来,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物穷则变”、“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盛极则衰”。诸如:《乾》卦为纯阳卦,上九爻辞日:“亢龙有悔。”《坤》卦为纯阴卦,上六爻辞日:“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而且,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微小的不显著的量的变化开始的,通过逐渐积累即量的扩张而形成最终的质变。如言:“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履霜坚冰至”。如此等等。可见,通变是自然宇宙发展变化的基本法则。正是因为如此,《周易》提出了“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的命题,把能否认识和把握宇宙万物的变化发展看作人们的最高境界。

《潜夫论》发扬了易学哲学的基本精神,以通变为宇宙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法则。《潜夫论·边议》言:“物有盛衰,时有推移,事有激会,人有变化。”《潜夫论·边议》言:“气运感动,亦诚大矣,变化之为,何物不能。”肯定整个宇宙处于不断的永无止息的变化发展之中。正是在《周易》的启迪下,《潜夫论》广泛阐发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潜夫论》看来,事物的发展变化,在特定条件下亦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潜夫论·浮侈》言:“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祸转为福”明确提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而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不是来自事物的外部,而是产生于事物的内部,产生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及其“翻然自化”。而且,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微小的不显著的量的变化开始,通过逐渐的积累即量的扩张而形成最终的巨大质变。《潜夫论·慎微》言:“凡山陵之高,非削成而崛起也,必步增而稍上焉。川谷之卑,非截断而颠陷也,必陂池而稍下焉。是故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非独山川也,人行亦然。有布衣积善不怠,必致颜、闵之贤。积恶不休,必致桀、跖之名。非独布衣也,人臣亦然。积正不倦,必生节义之志;积邪不止,必生暴弑之心。非独人臣也,国君亦然。政教积德,必致安泰之福。举措数失,必致危亡之祸。故仲尼日:‘汤、武非一善而王也,桀、纣非一恶而亡也,三代之废兴也,在其所积。’”并直引《周易》之语道:“君子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克己三省,不见是图。孔子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不善谓无益而不为也,以小恶谓无伤而不去也,是小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也。’”为因如此,《潜夫论》提出了“积微成显,积著成体”的论断,深刻阐发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质量互变法则。可见,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客观普遍性。正是基于发展变化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潜夫论》把人类社会也纳入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系统。在《潜夫论》看来,人类社会历史也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过程。《潜夫论·德化》言:“上圣和德气而化民心,正表仪以率群下,故能使民比屋可封,尧舜是也。其次躬道德而敦慈爱,美教训而崇礼让,故能使民无争心而致刑错,文武是也。其次明好恶而显法禁,平赏罚而无阿私,故能使民辟奸邪而趋公正,理弱乱以致治强,中兴是也。”《潜夫论·衰制》又言:“无宪制而成天下者三皇也,画则象而化四表者五帝也,明法禁而和海内者三王也。”故“五代不同礼,三家不同教,非其苟相反也,盖世推移而俗化异也”。特别是《潜夫论·班禄》中的一段话,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变化发展过程:“太古之时,蒸黎初载,未有上下,而自顺序,天未事焉,君未设焉,后稍矫虔,或相陵虐,浸渔不止,为萌巨害,于是天命圣人,使司牧之,使不失性,四海蒙利,莫不被德,佥共奉戴,谓之天子,故天之立君,非私此人也,以役民也,盖以诛暴除害利黎元也。”从而将以通变为基本特征的变化发展看作宇宙自然演化的基本法则。事实上,《潜夫论》的变化发展观念,实质上就是指事物的“变通移时之议”。正是这种“变通移时”构成了宇宙自然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可以看出,《潜夫论》的宇宙万物的变化发展观念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

《潜夫论》作为汉末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之作,其易学思想之精深,内容之博大,远非以上所言,它的政治思想、法刑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梦论思想、交际思想等等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易学倾向,而且引《易》论理之文句多达二十余条,同时亦广泛吸收和借鉴了汉易的五行相生说、阴阳灾异说等。然而,仅就以上分析,足以观见《潜夫论》具有着浓厚的易学思想和易学精神,是汉代易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国古代易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类推荐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本书系根据毓老师1992年在台北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吴起兵法》《太公兵法》为古代重要兵法著作,是历代兵家必读书目,均在“武经七书”之列。《吴起兵法》,又称《吴子》《吴子兵法》。相传是战国名将吴起所著,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毓老师认为《吴子》六篇,皆兵家机权法制之说,但和《孙子》纯用奇不同,《吴子》强调图国以“和”,教民以“礼”,治兵以“信”。学习《吴子》,了解古代以儒家论兵主要观点。
  • 罗素的智慧

    罗素的智慧

    罗素以哲学家名世,但真正纯哲学的著述,尚不及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那篇嘉奖辞所说:他拥护人道主义的理想及自由的思想,写下了多姿多彩而意久深远的著作。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正是这一贡献的总结,春内容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姻。罗素的道德哲学给我们许多启示,罗素的思想使我们受益无穷。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 菜根谭(第一卷)

    菜根谭(第一卷)

    《菜根谭》一书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学者洪应明所撰。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并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出世和自身生活的体验,形成了这样一套处世为人方式,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作者从历代文献典籍中摘录了大量的古籍名句,又从民间搜集了口头流传的处世警句、格言、谚语,并在字句上加以整理,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全书贯穿着这样的中心思想: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修养成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韧、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热门推荐
  • 王者悲歌

    王者悲歌

    这是一个关于虎豹的故事,一个神秘王者的传说,一个种族的坟墓,森林之王在人为大环境下绝迹的生存悲歌,人性的贪婪以及所显现出来的冠冕堂皇和所谓的高尚在森林王者的面前时多么的可笑,是多么的无知......
  • 回望征程

    回望征程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所写的消息、评论、通讯、调研报告等选编成的一个集子,记录了中国铁建中铁二十局集团改革发展变化的足迹。
  • 易直烊装玺欢你

    易直烊装玺欢你

    她,一个简单又迷糊的女孩,总是察觉不到他的情感;他,一个温柔而谦和的少年,却对她无法盘交出内心。自是念,自是恋。可,谁都不敢说。还记得初见,他一身蓝白相间的校服身处在红枫小路上,她亦一身相同的校服仓惶的站在他面前不知所措。“叶--桃--子?”这是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叶桃孑,那个字不念子。”这是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哦,是我看错了。”他仔细看了看纸上的名字恍然大悟,嘴角扬了扬。梨涡浅浅,笑容微微,有一瞬间她晃了神。清风徐来,红枫满天,不知是被这红枫迷了眼,还是被那少年夺了心。
  • 沉默的天鹅

    沉默的天鹅

    阿斯伯格就是沉默的天鹅。她会遇到自己命中注定的齐格弗里德王子吗?
  • 大帅传奇

    大帅传奇

    在这个战火缤纷,诸侯四起,各自为政的乱世之下,一个寂寂无名的市井小民韩言,意图在这乱世当中某得一处所在,于是背负一纸投名状到处寻觅良主、、、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大师兄你怎么又双叒叕飞升了啊

    大师兄你怎么又双叒叕飞升了啊

    “你那么牛,怎么不去天上跟大师兄肩并肩啊?”
  • 70万地下城领主

    70万地下城领主

    地球人被投入恐怖的地下世界,在这里,他们都在挣扎求存!但注定只有少数人,可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 月下柳树美人邀

    月下柳树美人邀

    最新网游灵界正式上线,里面有超拟真环境,超人性化NPC。什么?NPC玩家傻傻分不清?什么?NPC抢玩家任务?什么?NPC居然卖假货?什么?伙伴NPC居然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