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0300000010

第10章 风云际会(9)

多年来清政府虽然对曾氏兄弟备加信用,赏赐有加,而暗中却一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警惕。咸丰十一年工部侍郎宋晋曾上奏清廷,献五省兵饷统筹之议,“请以曾国藩总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五省,督办东征军务。”(《清史稿》,第40册,第12178页。)同治元年御史朱潮复献七省会剿之策,奏请将东南“兵事责曾国藩总之”,集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福建、广东、四川七省之力“协同会剿”,使“数省督抚,如出一人,千里指挥,若在肘腋”,以改变目前这种“画疆自守”(《曾国藩全集》,第4册,第2085页。)、省自为战的不利局面。这显然是让曾国藩担负类似经略大臣的使命,近于总握全国兵权。清政府当然不会授予他这样大的权力,所以,虽朱潮所奏切中东南战事“贼合而我分”的时弊,清政府仍借口“与现办情形均属不相符合”(《曾国藩全集》,第4册,第2083页。)而予以否定。据说,曾国藩攻陷天京后所得到的爵赏,清政府也打了折扣。薛福成在《曾左二相封侯》中称:“曩闻,粤寇之据金陵也,文宗显皇帝顾命颇引为憾事,谓‘有能克复金陵者,可封郡王。’及曾文正公克金陵,廷议以文臣封王,似嫌太骤,且旧制所无。因析而为四,封侯、伯、子、男各一。”(《庸庵笔记》,第2卷,第8页。)

实际上,清政府不仅限制曾国藩的权力和爵位,而且在军事上暗中早有切实布置,对他时时加以防范。自咸丰五年以来,清政府就令湖广总督官文(荆州将军改任)虎踞长江上游的武昌,以建瓴之势,自上而下地监视逐渐控制东南各省军政大权的曾国藩集团。尽管其一无作为而每年挥霍大量钱财,却仍官位连连升迁。咸丰八年授协办大学士,咸丰十年迁文渊阁大学士,同治元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同治三年封一等果威伯,以酬其劳。而曾国藩同治元年始授协办大学士,同治六年方迁体仁阁大学士,至死也没有升到文华殿大学士,仅以尚低一级的武英殿大学士而告终。两相对比之下,方显出清政府用心之深。此外,还令都兴阿、富明阿先后任江宁将军,统带冯子材等军,驻扎扬州、镇江一带,僧格林沁率满蒙马队及陈国瑞等军驻扎皖北一带,形成对曾国藩湘军的钳制与包围之势。追至同治三年六月吉字营等部攻陷天京后不久,清政府就抓住天京窖藏金银与幼天王下落问题,对曾氏兄弟步步进逼,命曾国藩追查与严惩放走幼天王的官员,并警告曾国荃等湘军将领,勿得“骤胜而骄”,责令曾国藩对之“随时申儆”,“庶可长承恩眷”(《能静居日记》,同治三年七月二十一日。)。而对早在一年之前就已实授浙江巡抚的曾国荃,清廷则既不令其赴任,也不准其单折奏事。曾国藩面对兔死狗烹的威胁,既乏取清自为之志,更无北伐必胜之算,只好迅速裁军,自剪羽翼,以释清廷之疑。不过,曾国藩裁军亦有自己的打算。他只撤湘军,不撤淮军,只撤曾国荃所部之勇,不撤鲍超等部之勇,更不撤湘军水师。即曾国荃所部的裁撤,亦先撤依附于吉字营的韦俊、萧庆衍等军二万五千人,再撤萧孚泗、李臣典部,最后裁张诗日部,而将刘连捷、朱南桂等部调往皖南等地,保存下来。然而,曾国藩毕竟将江宁内外的湘军裁撤几尽,只留几千人守城,并令曾国荃辞去浙江巡抚职务,回籍养病,使清政府彻底放下心来。清廷见曾国藩已经驯服,就不再追查天京窖金下落与放走幼天王的责任,也没有批准左宗棠、沈葆桢将幼天王、洪仁玕槛送京师的奏请,下令在南昌就地处死,免使曾国藩过于难堪。

与此同时,清政府还为恢复绿营额兵进行了一番努力,但最终却遭到了失败。这样,清廷无法恢复战前旧有的武装力量与军营制度,也就不能不依靠湘淮军,既依靠湘淮军,也就不能不重用靠湘淮军起家的将领、幕僚,也就无法收回这些人在战争中获得的地方军政实权,改变战争所造成的内轻外重的权力格局。同治七年清政府调两江总督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冀以改变其权力构成上内轻外重的局面。结果,自此以后,直隶总督几乎成为湘淮将帅的专席,不仅没有收回过去丧失的地方实权,反而使国家外交、乃至整个军政实权渐渐落入疆吏手中。

那拉氏虽然收回相权恢复了战前极端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却无法收回战争过程中失落到地方督抚手中的权力,也无法改变整个权力构成上内轻外重的格局。于是,便耍弄权术,利用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千方百计地抑制汉族督抚,借以维持清王朝的统治。综合其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分化曾国藩集团,孤立和压抑曾国藩及其至亲密友;一是动员这个集团以外的力量,从舆论上压抑这个集团,以达到政治上某种程度的平衡。

曾国藩集团虽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问题上是一致的,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出于种种原因,形成曾、胡、左、江、李五大派系。江、胡死后,胡派消失,江派势弱,势力较强的主要是曾、左、李三派。各派之间,尤其曾、左之间,从历史渊源上即分别来自穆彰阿与林则徐两个派别,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渐合为一,共同对敌,当其胜利在握、一步步走向最后胜利的时候,内部又趋于疏远,渐渐产生隔阂。同时,李鸿章本属第二代头目,其地位最初尚不及曾国荃。只因淮军赴沪后很快由洋枪洋炮装备起来,战斗力大为提高,加以湘军逐渐裁撤,淮军成为主要武力,故其地位迅速上升。这样,就为那拉氏的分化政策提供了可乘之机。

清政府分化曾国藩集团的政策主要可概括为佑沈压曾、佑左压曾和抑湘扬淮、抑曾扬左数条。同治三年三月正当曾国藩粮饷困难、日夜忧惧围攻天京之役功亏一篑之时,江西巡抚沈葆桢未经协商,突然奏准将原解安庆粮台的江西厘金全部截取,留充本省之饷。曾国藩闻讯惊慌,上疏力争。清政府乘机偏袒沈葆桢,不仅将曾国藩经办的江西厘金全部划拨给沈葆桢使用,户部还在复奏中谎称,曾国藩每月至少可得四川等省协饷银十万两,使曾国藩在粮饷最为困难之时骤失每月几万两的饷源,于权重自危之际背上广揽利权、贪得无厌的恶名。由此引发了曾、沈之间的一场大争大闹。沈葆桢本属曾国藩的幕僚,当其进退无依之际收入幕府,征收厘金、办理营务。曾国藩对他备加赏识,荐其才堪封疆之寄。当其负气回籍、坚卧不起之时,曾国藩又力主起用沈葆桢,清政府据此将他由道员超擢江西巡抚。这种情况,不仅当时极为罕见,即曾国藩一生所荐人员,亦只有他与李鸿章二人。其后,沈葆桢延宕不肯出山,清政府再次发谕征询曾国藩对其出处的意见,似有收回成命、改变赣抚人选之意。曾国藩重申前说,坚守成命,并担保沈葆桢很快就会赴任,方保住他的巡抚之位。由此可见,曾、沈二人虽人事渊源上并非同流,但一经结合,关系还是相当紧密的。不料,经此一闹关系疏远,二人皆受损伤,而只有清政府坐收渔人之利。更使曾国藩苦恼的是,二人从此结怨,此波平息不久,又兴更大波澜。

曾国荃攻下天京后,纵兵烧杀淫掠,防务松弛,刚刚炸开的城墙豁口,无人把守,李秀成乘机率军冲出,幼天王即在其内。李秀成本人虽中途落单被俘,而这支队伍却逃往安徽,打算与驻扎湖州的黄文金部会合。清政府探知这一消息后,曾一再令曾国藩认真查察,勿使幼天王逸出。曾国藩并未认真调查,听信部下谎报军情,声称幼天王不被大火烧死,即死于乱军之中,绝无逸出之事。李秀成被俘后,真相本已大白,但曾国藩为掩饰胞弟及其部下的过失,一直心存侥幸,不肯据实上报。不久,左宗棠从逃出的难民中得知,幼天王已随太平军逃往广德,并从广德逃往湖州,遂一面函知曾国藩,一面上奏清廷。清廷便发布谕旨,责备曾国藩所报不实,并下令惩办防范不力的将领(参见朱东安《曾国藩传》,第230—231页。),使清政府与曾家兄弟的关系骤形紧张,曾、左之间亦发生一场争斗。以笔者之见,曾国藩集团内部的这两次争闹,情况显有不同。若以统治阶级立场与利益而论,上次沈葆桢理屈,这次曾国藩理屈。对于幼天王等一千多名太平军逃出天京一事,曾国荃确有责任,曾国藩也说了谎。但曾国藩认为清政府偏向左宗棠,怨恨左宗棠吹毛求疵,不顾同乡、同事及多年患难情谊,也并非全无道理。否则,左宗棠攻陷杭州时十万太平军突围而去,清廷不出一词,而天京城破走脱千人何必苦苦追究,揪住不放?于是,曾国藩一面陆续裁勇,以消除清廷心病;一面包庇胞弟,抗命不办。其复奏之折不仅以无人把守豁口相搪塞,且以杭州之事反唇相讥。清廷见查无实据,曾国藩又死不认账,只好留待后议。不料这年九月,幼天王不幸与大队失散,为江西湘军席宝田部所俘。沈葆祯、左宗棠乘机报复,二人一唱一和,张大其辞,坚请将洪天贵槛送京师,以彰曾氏兄弟走脱要犯之罪。曾国藩认为,自己临渊履薄之时,被左、沈二人从背后击一猛掌,心中恼怒而有口难辩。从此关系疏远,曾、左终生不通书问,曾、沈则多年后始有书信往来。

在曾国藩集团中,曾国藩与胡林翼、李鸿章关系最好,而曾、李二人则尤为密切。李鸿章之父李文安是曾国藩的会试同年,早在道光年间,李瀚章、李鸿章兄弟就以“年家子”的身份投到曾国藩门下,读书受教,具有名副其实的师生关系。其后,兄弟二人又双双充任曾国藩幕僚,得其保奏,位至督抚,说他们的功名禄位均授自其师亦似乎并不过分。然而,时过境迁,关系却发生了变化。尤其当湘军陆续裁撤、淮军的作用越来越大,曾国藩身家地位的维持有赖于李鸿章淮军之时,则已不是李有求于曾,而是曾有求于李了。而李鸿章的性情又不同于彭玉麟、鲍超诸人,往往官迷心窍、眼睛向上,有“拼命做官”(俞樾:《春在堂随笔》,上海文明书局,第1卷,第6页。)之谓,无患难与共之称。咸丰十年就曾以其师自投“绝地”而借口离去。同治四五年间,又因曾国藩北上剿捻主要使用淮军,而李鸿章不肯交出兵权,往往暗中操纵,各将“遇有调度,阳奉阴违者颇多”,致令曾国藩大悔“撤湘军一事”,“与所亲书”,有“‘合九州铁不能铸错’之语”(徐宗亮:《归庐谈往录》,光绪十二年线装本,第1卷,第8页。)。正是根据这种情况,清政府设下抑湘扬淮之策,利用李鸿章打击曾国藩与其他湘军将领。同治五年九月,正当捻军突破河防,曾国藩剿捻失利之际,其长期在家“养病”、出任湖北巡抚不久的胞弟曾国荃,突然背着乃兄上疏参劾湖广总督官文,列有“贪庸骄蹇、欺罔徇私、宠任家丁、贻误军政”(《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四月二十七日。)等款,词连军机大臣胡家玉。在此期间,江西巡抚刘坤一也上奏参劾籍隶江西的胡家玉,告发他咸丰以来从未交纳过田赋。“其中警句云:‘以五百亩之多,岂无一亩膏壤?以十七年之久,岂无一岁丰稔?’”(《异辞录》第2卷,第5页。)。曾氏兄弟及其他湘淮将领靠练勇骤得高位,成为一帮新贵,早已引起满、汉旧贵的不满。及见曾国荃参劾官文,更是气忿难当。故派往湖北查办此案的钦差大臣,刑部尚书宗室绵森、户部右侍郎谭廷襄回奏时,处处为官文开脱,竟将曾国荃所列各款,全部驳回,甚至有人指责参劾官文为“肃党”一事,要求依法反坐,治其诬陷之罪。那拉氏极富政治经验,早已洞悉曾国荃参劾官文一事,纯属权力之争。为防止奕插手,整个案子由她亲自处理,完全背着军机处进行。曾国荃“参官文折进御后,皇太后传胡家玉面问,仅指折中一节与看,不令睹全文。比放谭、绵二人查办,而军机恭邸以下,尚不知始末。”(《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七月初九日。)由于当时剿捻战争正在进行,尚须借重湘淮军之力,故及时作出让步,于当年十一月调官文回京供职,解湖广总督任,以文华殿大学士掌刑部,兼正白旗蒙古都统。湖广总督一缺由前往查办案件的谭廷襄暂署。同日,命曾国藩卸去钦差,回两江总督本任,授江苏巡抚李鸿章为钦差大臣,专办剿捻事宜。同治六年正月,授李鸿章为湖广总督,调其胞兄、湖南巡抚李瀚章任江苏巡抚,署理湖广总督。湖南巡抚一席则由曾国藩的亲戚刘昆担任。曾国荃踌躇满志,满望可兼署湖广总督一职,结果却是竹篮子打水。不久,所部新湘军相继败溃,自己也不得不奏请辞职,再度回籍“养病”。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仁义江山

    三国之仁义江山

    三国之义统江山是一本在三国演义基础上写的小说,主要写的是三国演义没有写清楚或者写的不完整的部分,经过重新演义而成。不篡改,不穿越,没有情爱,没有宫廷,风格依旧义字当头。以为作者认为小说本身而言,经典的就是最好的。在这本书里将同样以黄巾起义开头,一直讲到三国归晋。作为补充肯定就不会与原著雷同,当然三大战役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些悬疑如:张角的天书,郭嘉之死,孙策之死,庞统之死,关羽,诸葛亮之死将是本书重点部分。第一次写手生,只是心中有一些好玩的想法,写出来给大家分享,如有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 挽明

    挽明

    一个现代人,成为了崇祯之后,在那个时代做的那些事情。
  • 异世之魍魉

    异世之魍魉

    爽文,没有隔夜仇,没有过夜架,有苦当面诉,有仇当场报……
  • 繁华烟雨,落幕悲凉

    繁华烟雨,落幕悲凉

    一朝锦绣繁华梦,你使我初醒,我在茫茫人海中,万丈红尘中爱上了你,可是:昔年如画凋满地,漂然何处,无处寻觅……
  • 兵殇

    兵殇

    无穿越、非架空,还原真实的历史,刘邦非痞子、项羽真英雄,以一个士兵的眼光看待秦灭六国、楚汉争霸的风起云涌。
热门推荐
  • 穿越穿成了傻袍子

    穿越穿成了傻袍子

    现代女来到异界,附身为神兽,从此踏上慢慢修仙路。。。。
  • 我的妃子是寨主

    我的妃子是寨主

    慕覃,何为喜欢?“脸红,心跳,不言语。”可否具体?“失眠,焦虑,常梦呓。”可否再具体?“只愿余生全是你。”"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 快穿宿主请住手

    快穿宿主请住手

    【男强女强1v1双洁】冥枳,喜欢吃甜的,更喜欢闪闪发光的而且透明的石头。俗称宝石。……某大佬:“跟我走,这一箱钻石都是你的。”冥枳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缓缓开口:“成交。”……某末世丧尸王:“当我女人,你想要多少晶石都给你。”冥枳攥紧手里的五级丧尸晶核,点头:“成交。”……某阴阳怪气假太监:“当我的贴身侍女,国库里的宝贝都是你的。”冥枳沉默,他又道:“有一座矿山……”冥枳:“成交。”……这是一个黑化无感情少女跟腹黑总是拿宝石来收买冥枳甚至吃干抹净的大佬的故事。【里面有些内容跟我的另外一部小说有那么一丢丢关联啦,可是她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强强强,甜甜甜,几乎无所不能(划掉】
  • 大地挽歌之猎途

    大地挽歌之猎途

    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却像家人一样。他们没有得到过爱,所以才会对爱充满向往、无比珍惜。这场建立在金钱关系上的旅程,最后会不会变成两人的羁绊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博爱是巧合

    博爱是巧合

    你相信缘分吗?仅仅认识了八天,就爱到了死去活来的地步?也许真的有上天注定这么一说吧!有谁能说,爱情一定要有起因?
  • 许你一世灿若星辰

    许你一世灿若星辰

    十年前她因为哥哥的死离开了从小生活的城市十年后她回来了他已经是全国有名的职业赛车手而她成长为一个自由媒体人接受她的专访,并给了她一个贴身采访的大独家只是因为她幸运吗?不,因为她是顾星他要许她一世灿若星辰……
  • 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01

    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01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6岁时从中国到韩国,18岁时误打误撞进了演艺圈,成为了一个女团的员。在一次演出,对tfboys组合王俊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 安逝的青春

    安逝的青春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我喜欢凄美的青春故事,我将我的愿望承载在这部小说里。由于还是一个学生党……希望大家能够原谅我偶尔的托更行为(^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