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48700000013

第13章 走近珊瑚岛(2)

现在,让我们来特别关注一下岛屿的最奇怪的建造者——珊瑚虫。也许你对这种古怪的小生物并不了解,它们的身体结构非常脆弱以至于轻微的触碰都会使它们受到致命的伤害,但是它们为了建筑一座大的岛屿,群集的数量之大毫无缩减,让我来为你们描述这种小生物的细节。

你应该知道珊瑚,至少你应该知道那些如同石化的血珠一样用来制作项链和手链的珊瑚珠子。如图11所示,在被制成珠子之前,珊瑚的形状如同一株小小的树,有着树干、枝条和末梢。它并不属于植物世界中的一员,尽管它们繁茂地生长着并覆盖了海洋的洋底;它也不属于矿石,尽管它们如石头一般坚硬;同样,它也不属于动物。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它是那些脆弱的小生命图11群居的寓所,是那些彼此相依赖生存的生物所形成的城市;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称为人类在进化的最初阶段、最基本状态下所形成的共产主义共和国。

这些小生物的机体构造非常简单。如图12所示,它们的身体如同果冻般柔软,基本体型是圆筒或圃盘状,呈辐射对称,身体上有8个触角,如同花朵上的花瓣伸展开来,触角中央有口,与囊状身体相通。现在,你已经熟悉了建造珊瑚的珊瑚虫的结构。它们的触角——或者说触手,用来捕获流动的海水。捕捉到的海水通过口吞噬入内,连接着口的液囊充当了胃的角色,其中的食物和钙质都被它吸收。消化之后,再由口吐出来——肛门和嘴不分家,除了触手中央的出入口,它的身体再无其他的出入口。

图12这些奇特的小生物叫做珊瑚虫,然而再没有比它们所居住的珊瑚虫机体群或者叫石珊瑚或者直接说珊瑚更奇特的了。数以千计的珊瑚虫群居在同一座珊瑚礁基上,每个珊瑚虫占据着一个陷入珊瑚礁壁上的小坑,附着在共同居住的珊瑚礁上。每个珊瑚虫在保持着独立结构的同时还彼此依附。每个珊瑚虫都有一个中空而底部密封的柱型身体,它的消化腔与四周的珊瑚虫连接,连接起来的消化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这样,一只珊瑚虫吸收消化的营养可以通过管道传递给其他珊瑚虫。珊瑚虫群体附着基如同灌木丛的形状一般伸展开来,顶端还绽放着许多小花,珊瑚虫从永不停息地流动着经过它们身边的海水中攫取有营养的微粒。机会对每个珊瑚虫来说并不是平等的:这只珊瑚虫捕获了食物,而另一只珊瑚虫的8只触角却可能什么也没得到。不过这没关系,整个珊瑚虫群都是食物共享,捕捉到食物的珊瑚虫通过彼此连接的消化腔将食物输送给没有捕捉到食物的珊瑚虫。

但是,它们的消化腔之间彼此是如何相互连通的呢?每一个珊瑚虫群体的附着基在最初的时候都是由一个单独的珊瑚虫形成的。开始,珊瑚虫在大海中自由漂浮,直到将身体驻足固定在海底的某块岩石上,由此,一个新的生物群开始形成了。它们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像某种植物一样能够成倍地分裂繁殖发育。分裂出来的新生的珊瑚虫你压着我,我挤着你,将珊瑚体的枝茎不断延长,它们的消化腔和父母的彼此相连,使得生长所必需的体液能够通过消化腔传递过来。一个新的珊瑚虫的诞生伴随着第二个、第三个珊瑚虫的诞生,一分为二,二分为四,转眼之间,便儿孙满堂,不断新生出的珊瑚虫保留了和父母之间消化腔互通的网状结构。每一座珊瑚礁,都是居住在其上的珊瑚虫社会所有成员共同分泌的结果,它们不断地分泌出石灰石,就像蜗牛分泌石灰质物质构筑自己的壳一样。群体珊瑚虫不断繁殖,随着珊瑚虫数量的增长,珊瑚礁也随之变大,每个新生的珊瑚虫都为它们所居住的珊瑚礁石的壮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种方式你已经明白了珊瑚虫群体的附着基是如何建造起来并住满珊瑚虫的,但是这无法说明另一个新的珊瑚群是如何从第一个中分离出来的,因为这些生物群体上所有的珊瑚虫都是彼此连接繁衍的。通过裂殖,珊瑚虫群体附着基不断增长,但另一个新的珊瑚虫群体附着基却不是通过这种方式出现的。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自然赋予了动物让它可以拥有像植物一般通过裂生繁殖的本领,她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让它们通过散布的方式来繁衍开来。在珊瑚虫生长的某一阶段,它们停止裂殖并开始产卵,并随着海水被带到海底的各个地方,在那儿它们驻足并继续繁殖,生成新的珊瑚虫群体。

图13珊瑚虫种类众多,如图13所示,它们所形成的珊瑚也千姿百态。最常见的珊瑚呈现纯白色,这是组成它们的石灰石的碳酸盐自身的颜色;少数珊瑚呈红色,这是珊瑚虫本身的颜色。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珊瑚群让你的双眼获得愉悦的欣赏。有些地方,石珊瑚像一丛丛的灌木,枝条形态逼真;而在另一些地方,管状的珊瑚平行排列,如同并排组合在一起的导管。有的珊瑚像细胞一样密集地群集在一起,让人看了联想起蜂巢;有的则松散地凝结在一起,夹带着气泡在其中,如同石化的肥皂泡沫。还有一些圆形的珊瑚礁看起来就像花椰菜或者蘑菇一样,粗糙的外表上规则分布着鳞苞,有的像群集的星星,有的呈几何形的网状,有的则像褶皱和褶曲错综复杂地糅合在一起,沟壑密布。此外,还有的珊瑚礁平得如同一张薄纸,有的仿佛是被裁开并加上花边的薄纸。这些数不胜数的姿态各异的形状,都是由于组成珊瑚礁的珊瑚虫张开它们的触角所形成的,这使珊瑚看上去如同镶嵌了美丽的玫瑰花饰,任何一点轻微的触碰都会使它们迅速闭合触角。

一座珊瑚礁的增长是非常缓慢的。数不清的众多的建筑者历经多少个漫长世纪的积累才能形成一定的珊瑚结构,而每个珊瑚虫只能为相对于它们而言的庞大的珊瑚建筑贡献极其微小的一点石灰石。爱伦伯观察了若干生长在红海中的珊瑚体,发现它们的直径都在2~3米,并且属于同一个家族。这些珊瑚的形成始于遥远的古代,根据珊瑚最初的形成层测定到的年代可以追溯到金字塔时代,而居住在珊瑚中的古老臣民从法老时代到现在仍然活跃着。我们难以解释为什么这些脆弱的建筑者能够建造起人类都无法建成的伟大建筑。时间、建造者的数量、它们分泌的材料——缺一不可。在热带的温暖海域,在任何一个有利于它们活动的地点,这些生物聚集成群努力地一层一层地建造着,一层结构覆盖着一层结构,它们以远大于力量的坚定不移的耐力建造着珊瑚,直到珊瑚冒出海面,它们才停止继续向上搭建脚手架。尽管如此,即便它们建造的大厦停止了向上发展,但也仍在继续水平地扩大着它们的体积。浮出海面的珊瑚顶形成了暗礁,不断扩大的暗礁形成了小岛,小岛又继续连成岛屿,而海洋中又有多少一片一片点缀在广阔海面中的岛状陆地呢一座珊瑚岛是巨大的珊瑚虫群体堆积形成的高原,它的根基深植于海底。最初,珊瑚岛仅仅是遍布石灰的荒芜小岛,随着风和海水所带来的种子和植物植根于此,小岛耀眼的灰白色渐渐缓和下来。一些蜥蜴、昆虫随着漂浮的木头从远方来到这里,成为珊瑚岛上最初的一批居民;然后,海鸟在此建造它们的巢窠,偏离了飞行轨迹的迁徙的鸟儿寻求庇护所来到了这里。继而,这些居民使岛上的土壤得到了丰饶,人类出现在此并开始建造住所。

图14珊瑚岛只比海平面高出一点点。它们通常由带状陆地环绕成圆形或椭圆形,中间包围着一洼浅湖,湖水和岛外的海洋相连通。如图14所示,它们独特的风貌异常美丽。环形的带状陆地上被棕榈树所覆盖,绿油油的树叶映衬着晴朗的蓝天。在树群中间,静静地躺着一汪盐湖,软体动物和珊瑚虫还在其中不断地构建着岛屿。在这青葱翠绿的岛屿外围,延展着铺满最纯最白沙子的海滩,这些白沙全部由碾碎的贝壳粉末组成,沿着海岸线遍布着礁石,狂暴的海浪击打着海岸,在礁石边形成泡沫与喷雾的漩涡。狂怒的海浪仿佛随时都会将小岛卷入海洋并吞没,尽管珊瑚岛又小地势又低,但由于那些精力充沛的珊瑚虫,小岛坚实地抵御着海浪的威胁。珊瑚虫投入到与海浪的斗争之中,它们日夜苦干修复着受到威胁的小岛结构,一粒一粒地建筑着礁石,以此壁垒增强岛屿的牢固性,它们构建岛屿的速度和被大海不断破坏的速度惊人地一致。这些弱小的生物,每一个都微不足道,但它们以柔软的、像果冻一样的身体联合起来共同抵挡着大海的冲击,以它们持久的建筑抵御汹涌的波涛。

现在,如果你想知道地球上有多少陆地是由珊瑚构成的,请看看世界地图,请注意那些从南美洲南部到亚洲南部,横亘在太平洋上的由很多小岛组成的群岛。其中的绝大多数完全是由珊瑚所形成的,即便那些非珊瑚的群岛,也被一系列的小珊瑚岛所环绕着。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由12000个环礁、小岛和岛屿组成,而这些全部由珊瑚构建而成,这些岛屿中最大的岛直径差不多有8000米。东印度隶属于荷兰的珊瑚海岸面积达到88平方千米。大洋洲——世界第五大陆地——大部分都是由珊瑚所形成的。

这些与生俱来的世界的建造者对世界的贡献非常重要,从史前海洋中就开始构建着陆地。现在,世界上的某些陆地地层、某些山脉都是珊瑚虫创造而成。在法国内部的一些区域,人们完全行走在古老的珊瑚遗体之上。现在,我写作本书的这所城镇,建筑它的石材中就包含着珊瑚的成分;我居住着的房屋,它以灰泥构建的墙壁中也存留着珊瑚虫的沙石。

同类推荐
  • 科学伴你行——忠诚的地球卫士

    科学伴你行——忠诚的地球卫士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科学文库——采访田园歌手

    科学文库——采访田园歌手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是:树上的歌唱家、善斗的迷卡斗蟋、奇特的树蟋、鸟儿的“家庭教师”、善鸣的金铃子、会织布的纺织娘、田间的歌唱家、大眼睛的蜻蜓、凶猛的捕食者、建筑物的破坏者、辛勤的酿蜜者、美丽的舞蹈家、树木的杀手、跳跃能手、漂亮的瓢虫、野外的叩头虫。
  • 人类与地球

    人类与地球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漂浮着一颗璀璨的星球——地球。地球是生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摇篮,人类改变着这个星球的面貌,索取着宝贵的资源……本书分人类的家园、人类起源、文明与灾难、打造绿色地球四部分内容。
  • 科学伴你行——生命的摇篮

    科学伴你行——生命的摇篮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环境保护知识,以法律法规为先导、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妥善处理农村环境,通俗易懂。
热门推荐
  • 虚拟界线

    虚拟界线

    2016年VR游戏在中国也开始萌芽,说是VR游戏,实际上虚拟现实程度很低。一款名为NewWorld的VR游戏横空出世,高达99%的真实度令世人惊叹林天,一个丢进人群泛不起一点波澜的普通人,怀着猎奇的心态进入游戏。享受着游戏中带来的新奇感,结识了一群好伙伴,本来以为会进行一场轻松愉悦的虚拟生活。接踵而至的不可思议事件颠覆了他的认知……游戏世界?魔法世界?真实还是虚拟?玩家?NPC?一切的一切在悄然改变…….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流年以后

    流年以后

    某天路明非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时空中,成了一座魔法学院的学生。这座魔法学院简直就是卡塞尔的翻版,只是路明非没了牛逼的S级的等级,而楚子航、恺撒、诺诺都在,还有源稚生、源稚女和绘梨衣,路明非在小魔鬼的帮助下开始帮助众人寻找异世的记忆,化身为人的各式各样的武器都开始自己寻找主人……楚子航会在什么时候再次爱上路明非?源稚生会如何面对源稚女?断裂的村雨该如何重铸?七宗罪会如何对待不再牛逼的路明非?童子切和蜘蛛切间究竟有什么样的纠葛?不仅想写一篇关于人间牵绊的故事,还有人与武器,武器与武器间的一切,有空就写
  • 青春如花儿一样盛开

    青春如花儿一样盛开

    雨后。一阵微风吹过……,晶莹剔透的樱花瓣徐徐的从他和她的脸庞滑过,望着依偎在怀里的她,他开心的像个孩子。他叫吴曦,她叫尹夏薇。那年他十八岁,她十六岁,十六岁的她为十八岁的他着迷。.......“就算今生你尹夏薇负我,我吴曦也绝不会负你。”他满脸坚毅的对她说。.......数年过去......,一切终变。“是孽缘?是情债?还是缘分已尽”。“花开花谢,缘起缘灭,”谁又能拂晓,谁又能看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星际玩家

    我的星际玩家

    从穿越者成为半神,却面临被追杀的危险。无法亲自下场,白术作为游戏策划。 索性利用主神之力,创造出一个游戏世界。每个星球位面,都是天然的副本。 他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大滴幕后策划。白术:他们,他们来了...奈亚:谁来了?白术:玩家!---------【PS:幕后、主神、游戏文。】
  •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没有丰富阅历的人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些书,容易把一个人成功的真正原因误解了。因为每本书调的侧面都不一样,特别是这些书的表述方式往往丢掉、或者表达不出来一些在一个人成功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原因。
  •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二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二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本书叙述的是17世纪至19世纪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与思想影响的人物如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卢梭、托克维尔、康德、黑格尔等人,以及政治哲学流派如苏格兰启蒙运动和功利主义等的政治哲学思想,意图勾勒出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轮廓,凸显这一时期核心的政治哲学论题,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和总结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历史流变、重要思想资源,以及阐明对当代政治哲学思潮的深刻影响。
  • 烈火军校之云潇然

    烈火军校之云潇然

    21世纪的普通大学生云潇然,意外进入了烈火军校的世界,在这个民国时期的世界,会发生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