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44300000013

第13章 第二课回到常识话经济(6)

经济预测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其难度并不亚于给人的未来算卦,出现错误的预测并不奇怪。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曾准确预言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但他对90年代的美国经济却作了错误的预期。他把90年代称为“预期衰退的年代”,结果这却是美国经济史上繁荣时间最长的年代。但这无损于他的名声,他仍然作为优秀的青年经济学家(40岁以下)获得了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克拉克奖”。

无论经济预测是对或错,我们还是需要经济预测的。问题在于如何改进经济预测,使它尽量能接近未来的实际。经济预测最重要的还不在于信息或技术手段,而在于态度,进行经济预测的人或机构不能带着算卦者的心态,总揣摩上司的意图,以达到讨好的目的;也不能意识形态先行,是为了证明什么。经济学讲究抛弃价值判断的实证分析,在经济预测这个问题上,这一点特别重要。经济预测不是算卦的含义,首先就在这种态度上。

经济预测与算卦的另一个重要差别就在于前者是有依据的,后者是胡说。经济预测的依据首先是理论。理论是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也是对各种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所依据的不能是空洞无用的理论,而是经过验证的理论。经济预测时通常是用计量经济模型表述理论。计量经济模型要得出有意义的预测结论,必须输入各种实际数据。经济模型再正确,输进去的数据不对,结论也不可能正确。统计资料要反映真实情况,不能是为政治或别的什么服务。理论和数据是经济预测的依据。

算卦是一次性的,骗完你就永别了。但经济预测要经常进行调整。各种经济变量总在变动,还有许多难以预料的随机变量,以不变应万变的经济预测与算卦一样毫无意义。

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结论在调查之后,而不是用调查证明什么结论。这一点不适用于算卦,但适用于经济预测。

物价水平与总需求

近几年来,许多物品出现了过剩,人们更多地关心起总需求来,政府一再用各种方法拉动内需。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中对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大的还是总需求。因此,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总需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总需求是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需求的总和,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需求。政府需求是由政府的政策人为地决定的,而其他需求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经济中各种因素自发发生作用的结果。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因素都不同,但我们在把总需求作为一个总体概念时,考虑的是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把这种关系称为总需求曲线。在纵轴为物价水平、横轴为总需求的图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即物价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物价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其原因何在呢?

我们先来看消费需求。消费取决于收入,也取决于财产。如果用货币来表示财产就是名义财产,如果用货币的购买力来表示财产就是实际财产。或者说名义财产除以物价水平则是实际财产。比如,你有财产100万元,当物价水平是100%时,你的实际财产也是100万元;当物价水平上升为200%时,你的名义财产没变,但实际财产却变为50万元。人们关心的是实际财产,所以,影响消费需求的不是名义财产而是实际财产。

物价变动,实际财产变动,消费也在变动。如果物价水平上升,人们的实际财产减少,消费减少,总需求减少。这样,物价水平就通过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总需求。这种影响称为实际财产效应,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亦称为庇古效应。

再来看投资需求。投资取决于利率,而货币量的变动要影响利率。影响利率的是实际货币量,即名义货币量除以物价水平的货币量。利率取决于实际货币量的供求,当货币需求为既定时,也就取决于实际货币供给量。在名义货币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量减少,这就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则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这样,物价水平就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总需求。这种影响称为利率效应,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称为凯恩斯效应。

在开放经济中,物价变动引起的利率变动不仅影响投资,而且还通过汇率变动而影响出口,从而影响净出口。这就是说,开放经济中,当一国物价上升,实际货币量减少,利率上升,高于世界利率水平时,国外资本流入。外资的流入就是在一国进行投资(直接投资或购买股票、债券、不动产等),这样,这些外资就要兑换为该国货币。在该国外汇市场上,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增加,从而汇率上升。汇率上升使该国物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相对价格上升,从而竞争力减弱,出口减少。物价上升引起的利率与汇率上升使出口减少称为汇率效应,由英国经济学家弗莱明和加拿大经济学家芒德尔提出,称为弗莱明—芒德尔汇率效应。

在总需求组成部分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中,消费是稳定的,净出口占的比例并不大,投资的比例尽管远远低于消费,但波动大。所以,引起总需求变动的关键是投资。引起投资变动的是利率,在影响总需求的三种效应中,经济学家最重视的是凯恩斯效应。

由以上分析来看,物价水平变动影响总需求是无疑的。但有不少人把这种理论运用于分析现实问题时产生了疑问:我国这几年物价水平低迷,为什么总需求还不足呢?

首先,我们要记住,经济学中的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前提的。假设就是理论适用的条件。如果所假设的条件不存在或改变,这种理论就不适用。在分析总需求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时,也是假设影响总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如果这个假设条件不存在或有些条件不具备,这种分析就要重新考虑。例如,我们分析投资时仅仅注意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其实影响投资的还有GDP的水平与增长率,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我们是在假设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说明利率与投资的反方向变动关系的。但如果其他因素变动,情况则不一样。比如,当GDP迅速增加或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大增时,即使利率不变,投资也会增加,甚至利率上升,投资仍然增加。经济学家用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来表示这种情况。例如,物价与利率不变,投资由于其他因素增加,就使整个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现实中我国物价水平低迷而总需求仍然不足,主要是由于这些因素引起的。

其次,这一理论适用的有些条件我国并不存在。例如,我国资本市场没有放开,实行固定汇率和外汇管制,这时汇率效应实际上并不存在。物价下降并不能使汇率下降,当东南亚国家汇率贬值,而我国不贬值时,反而使我国出口减少了。

最后,我国现在存在的总需求不足是相对于总供给而言的。这就是说,总供给中的结构不合理,引起某些产品过剩。这不是总需求的问题,而是总供给的问题。仅仅增加总需求解决不了这种结构性不平衡。

理论是对复杂现实生活的抽象。要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经济现象、解决现实问题,切忌教条式地照搬。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学好经济学的关键。

物价水平与总供给

经济学家曾经最关注的是总需求。但后来石油价格暴涨引起的供给推动通货膨胀,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失业、高通胀并存的滞胀,使人们开始关注总供给。这就是说,在短期中,影响宏观经济的不仅有总需求,还有总供给。

总供给是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但分析总供给时重要的是区分长期与短期总供给。总供给曲线也是指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但在长期与短期中,这种关系不同。

在长期中,经济的总供给是由其制度、资源和技术状况决定的潜在GDP。制度、资源和技术与物价水平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长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无关。在横轴为总供给、纵轴为物价水平的图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即无论物价水平如何变,长期总供给是不变的。在图中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由资源和技术状况决定的,随着资源增加和技术进步,长期总供给曲线平行向右移动。

与物价水平相关的是短期总供给。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在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即物价上升,总供给增加;物价下降,总供给减少。当然,短期总供给也不能随物价水平上升无限增加,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总供给增加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受资源的制约而不随物价上升而增加。这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也变得垂直了。分析短期总供给,关键是要说明,为什么总供给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

对短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这种关系有三种解释:黏性工资、黏性价格和错觉理论。

黏性工资理论根据了凯恩斯及其追随者对名义工资调整缓慢的解释。这就是说,工人的名义工资是由劳资双方为期3年的合约确定的。在合约期内,这种名义工资并不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动,即名义工资是黏性的。在工人与企业进行工资谈判时,双方根据的是未来预期的物价水平,这种预期的物价水平为双方认可,成为决定名义工资的基础。如果3年中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的水平,那么,名义工资除以物价水平得出的实际工资水平就下降了。实际工资下降意味着实际成本下降,以及企业实际利润增加。这时企业的反应是增雇工人,增加生产,于是总供给就增加了。

黏性价格理论根据了新凯恩斯主义者对价格调整缓慢的解释。这就是说,商品的价格调节也并不随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及时变动,即价格是黏性的。这是因为企业调整价格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类似于饭店改变价格时需要重印菜单的成本,称为菜单成本。由于有菜单成本,企业根据预期物价水平,确定自己在一段时期内的价格,一旦决定之后并不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及时调整价格。当整个经济的物价水平上升之后,总有一些企业并不改变自己的价格,从而这些企业的相对价格下降,产品销售增加,这就刺激企业增加生产,总供给增加。

错觉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物价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企业对自己出售产品的市场发生的变动产生错觉。这就是说,当物价水平上升高于企业预期的水平时,他们可能只注意自己产品的物价上升,而没有关注整个物价水平的情况,从而认为自己的相对价格上升了,并对此作增加生产的反应,这样总供给就增加了。

这三种理论对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作了共同的解释:当物价水平背离人们的预期水平时,总供给就背离其自然率。物价水平上升到高于预期水平时,总供给增加,高于自然率水平;物价水平下降到低于预期水平时,总供给减少,低于自然率水平。这样,总供给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只有在长期中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与实际水平一致,工资与价格没有黏性,错觉不会发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才没有关系。经济学家们争论这三个原因哪一个更重要,事实上可能它们都在发生作用。

短期总供给曲线也会移动。在长期中,当资源增加,技术进步,长期总供给增加,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也向右移动,表示在短期中,当物价水平不变时,总供给也增加了。

在短期中,如果工资成本或其他成本增加,总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表示在物价不变时,总供给减少;反之,如果工资成本或其他成本减少,总供给曲线向下方移动,表示在物价不变时,总供给增加。引起这种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往往是外部冲击。例如,石油价格上升使成本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方移动,在物价水平不变时,总供给减少。石油危机正引起了这种变动。

如前所述,在短期中引起宏观经济状况变动的原因既可能是总需求,也可能是总供给。我们介绍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是为了建立一个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各种事件的变动如何通过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来影响宏观经济。

同类推荐
  • 实话实说谈保险

    实话实说谈保险

    本书介绍了各种保险的功能、用途、特点和好处,内容着重在于人寿保险,对象是未买保险的人、已买保险的人和卖保险的人。
  • 中小企业28种激励误区

    中小企业28种激励误区

    激励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战略性课题。对于各级主管来说,如果企业不能让一位员工为企业更好地工作,那企业可以找其他人来取代他;但如果企业不能让大多数员工甚至新招售货员更好地工作,那企业就必须激励他们。在保健因素实施成本越来越昂贵的今天,不妨尝试本书中激励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您会发现——原来激励员工也可以这样做。
  • 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分析

    本书主要研究在营销情境下营销对象和营销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及其变化规律。
  • 蜜蜂的寓言

    蜜蜂的寓言

    《蜜蜂的寓言》开创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先河,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响经久不衰,并成为了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理论先导,对于整个西方伦理学及人性论假设也有极大冲击。作者曼德维尔是一位少有的思想深刻的经济学家,他打破了人类“善良意志论”和“理性设计论”的迷梦,为人类大规模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考路径。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就不难理解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对人类思想史的开创性贡献。《蜜蜂的寓言》在西方曾赢得大量社会读者并广泛流传,更先后对休谟、亚当·斯密和哈耶克这些思想大师的学说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也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提出了“节俭的悖论”。
  • 一看就懂的经济学

    一看就懂的经济学

    所谓经济学,就是经世济民之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及其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各种需求和满足这种需求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可以说,只要你是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现象,人生旅途中处处都与经济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生活离不开经济学一样,任何经济决策也离不开老百姓的生活。
热门推荐
  • 重生废柴追大王

    重生废柴追大王

    她堂堂镇国将军小女儿,敏捷五星的前锋战士,战死沙场也就算了,竟然重生到了当朝太傅最不受宠的废柴小女儿身上。而且一睁眼就被打的七荤八素。那好吧,既然不能安静的归西,就只能揍你-娘的!四方的宅院关不住她,长平街小霸王决定,冲出京城,走向世界!等等,靖南王世子为什么看自己的眼神那么奇怪。世子面色冷峻:哪里跑?齐北月:我不认识你,又打不过你,不跑难道等着挨揍?世子:不认识?是谁昨晚跟本王……齐北月:什么?!虚空界大王就是你?!
  • 盛势帝妃

    盛势帝妃

    她,身为暗帝,弑天噬神,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她,身为贵胄,女扮男装,温文尔雅,为护至亲肝脑涂地在所不惜。当她成为‘她’,万丈光芒,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京城众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言家公子’乃实至名归的“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皇室小公主同言家公子,乃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可又谁曾知晓?汝乃女娇娥。————————————————某个名义上的未婚夫,曾对她不屑一顾的天之骄子,如今却对她说,“我愿褪下一身锋芒,护你加冕为王。”
  • 九洲魔君

    九洲魔君

    寻天道,化魔君。觅红颜,揽知己。天地不可欺我,我于万物为尘埃。九洲沧海为局,谁又堪棋手?万千载世何为?烟消云散,举手之间,握乾坤。
  • 契约驭灵师

    契约驭灵师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仅拥有逆天的颜值,更让人为之感慨的是这群年轻人拥有的智慧与才华。在不同的领域他们均可以称得上是人中龙凤前程无量,但偏偏均不为凡尘俗世所累,显赫的家世和多金的背景,让他们拥有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好奇,也因为这些满载的好奇心,让他们开始了一段匪夷所思,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却又无限美好的探宝之旅……
  • 胭脂红线

    胭脂红线

    她,从单纯无知的孩童一步步成长为心狠手辣的魔头,本是高高在上的神女却被众生逼得堕入魔道;他,是涂山族的祖宗,在她在红尘中迷茫时,是他,牵着她的手,一步步走向光明
  • 三国之极品家丁

    三国之极品家丁

    穿越三国,偶得异能,却发现还要去二乔家里做家丁....家丁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 岁月的洗礼

    岁月的洗礼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一个女孩的多年蜕变,既励志又痛苦,而她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的时候,她却依然保持本心。
  • 一见如故二见相恋

    一见如故二见相恋

    如果再给你次重走青春的机会,你会怎么做?
  • 最三国最枭雄

    最三国最枭雄

    本书写的是东汉末年五十年间的人和事,以袁绍、曹操、刘备等历史人物的人生历练为叙事主线,勾勒出东汉末世的情势畸变,更描述历史人物的生存情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揭示出所谓“时势造人、人亦造时”的道理。所谓历史,无非是许多人的人生构成的一个合集,反复地演绎、延续。这些真实的人生演绎、延续,宛如一幕幕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离奇曲折,在这样真实的故事面前,哪怕是最高明作家的虚构也显得矫揉造作。而东汉末年的五十年,这样一个千百年来中国人最喜闻乐道的英雄时代,尤其显现出一种特有的中国式生存竞争的别样智慧。本书正是立足这样一个独特的年代,讲述一段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历史。
  • 我能穿越武侠世界

    我能穿越武侠世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吴尘带着一本可以连通诸多武侠世界的古书穿越到一个武道盛行的世界。于是,他决定爬最高的山,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杀最狠的人……ps:无限流,武功全靠练,不种马无后宫,不抽奖不兑换,装逼于无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