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600000002

第2章 陈建斌:纯粹与热情

陈建斌:1970年出生于乌鲁木齐市。1994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毕业。1998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2002年进入国家话剧院。

主要戏剧作品:《第十二夜》、《樱桃园》、《爱情蚂蚁》、《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三姊妹·等待戈多》、《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盗版浮士德》、《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天朝1900》。

王毅:当年中央戏剧学院在新疆招新疆班的背景是什么?

陈建斌:中国两大戏剧院校就是上戏(上海戏剧学院)和中戏(中央戏剧学院)。中戏负责培养的是东北和西北,东北是朝鲜族和大庆,西北是新疆和青海。上戏负责的是内蒙、贵州、四川等地方。也是保护偏远地区,隔几年培训一个班,专门培养当地的人才。我们属于中戏代培的第三拨,五几年和八几年各有一个新疆班,但是那两个班都是维吾尔族的。新疆有两个话剧团,一个是汉语话剧团,一个是维语话剧团,我们这个班是给汉语话剧团代培的第一个班。

也是唯一的一个,后面没有再招吗?

后边没有再招。实际上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以前的那些都是培训完了就回去了,在大庆班分配时出现了不想回去而留在北京的问题,我们班也特别严重,基本上都没有回去。

你们在考试之前有基础吗?

我们班基本都是白丁。我到北京的时候是1990年,才真正第一次坐在剧场里看话剧,之前就是在电视上看过,我还算是一个文艺爱好者,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当时是在新疆考的,还是在北京?

当时是在乌鲁木齐设的考点。

谁招的?

何炳珠老师和刘立滨老师,因为他们俩共同带我们这个班。

你们这些同学当时互相认识吗?

我跟王学兵他们家在一条街上,隔着一条路,5分钟,反正就是知道,但是没有什么接触。考试之后就算是认识了。他们都是中学生,我是待业青年,我是1988届的,待了两年业。

当时你是很喜欢文艺吗?

当时先是影迷。本来我觉得这些东西离我都挺远的,因为新疆实在太远了。特别巧,1987年,我所认识的另外一个学校里的孩子,他比我大一届,考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了。我就认识他了,那会儿才觉得这个事情是有可能的,因为我身边的人考上上海戏剧学院了,而且他也鼓励我们,说你们去考吧。他去了以后我们还通信,他说明年你来吧,我在这儿接待你。我一听去上海要坐五天五夜火车,那么远,所以就没去。当时我没出过远门。

他现在还干吗?

他现在在上海,演戏很少,是做文化的。

1990年到北京来第一次在剧场里看话剧,那时候想到过上台去吗?

我之前去戏剧书店买了焦菊隐的文集,看了他关于《茶馆》的文章,我觉得1990年的时候我们看完全是浪费,因为什么都不懂。我看的是最老的那拨人为亚运会义演,我们班全去了,第一次看话剧是《雷雨》,第二场是《茶馆》,根本看不懂,我们班还有人睡觉,因为不能理解。对我们来说就是太高级了。但是也就种下了一个根,就觉得话剧的最高境界就是《茶馆》,就是北京人艺。实际上,好多年之后我想起来这也是不对的——它是最好的其中的一种,但是绝不是全部。焦菊隐很喜欢契诃夫,但是他从来没排过契诃夫的戏,可能是那个时代不允许,也可能是没有这个条件,反正就是没有排成。他翻译了好多契诃夫的文章。我记得有一天我看他在1943年的重庆沙坪坝翻译的那个文字,现在看起来都不过时,比现在的好多翻译都好。实际上焦菊隐讲了很多话,包括从排《龙须沟》开始,到《茶馆》,到《蔡文姬》,其实他也是一个先锋导演,当时他的观点也不是能被人接受。他有自己特别新的想法,想放到很多戏里实践,得到了像老舍、郭沫若这样大师级的人的支持,确实我觉得他是有眼光的,他能够判断出新鲜事物的力量,所以他们支持他。

现在我们有时候会觉得焦先生搞了很多话剧,觉得他就是头,他就是顶峰,如果焦菊隐地下有知的话一定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都是在探索的路上。

你们当时的老师对你们这个班教学有什么特殊的因材施教吗?

他们当时对我们的评价是:我们都是一张白纸,因为我们脑子里没有受过什么影响,完全是中学生。我们班唯一是话剧团的,就是王兰,是伊犁话剧团的,剩下的人都没接触过这个事。所以从一张白纸开始训练,有难度,但是同时也有好的地方,就是我们特别容易接受,给我们什么我们马上接受了,不会有什么杂念。所以四年教学中,我认为凡是我们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的东西,我们都能学得特别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因为本身的基础太薄了,所以一牵扯到外来的导演我们就不行了。比如说,1994年毕业的时候演的是(徐)晓钟老师导的《樱桃园》。晓钟老师是习惯于给比较成熟的演员排戏的大导演,我们是四年级的学生,很多东西都不懂。所以从理解上,包括理解契诃夫,理解剧中人,理解晓钟老师的意图,各个方面都出现了问题,那个戏就不是特别成功。我们自己搞的,我们老师知道我们的水平就搞《第十二夜》,那个戏通俗易懂,根据我们每个人的特点,那个戏就非常成功。

那是1991年的时候?

1993年的实习剧目,1994年才是毕业大戏。我后来上研究生的时候,就是1997年、1998年,再重新看契诃夫这个剧本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剧本是这样的;演的时候根本不懂,也看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

后来想考研究生是什么想法?

是想回到北京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因为当时在北京待了四年,我可以这么说,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因为你所喜欢的演话剧的人,演话剧的场所,你喜欢的氛围只有这儿有,全国哪儿都没有,世界上哪儿都没有。怎么办?那你必须得回到北京。我们班所有其他同学都是回去之后马上就回来了,他们的东西都没拿回去,只有我一个人走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回乌鲁木齐家里了。我当时就想:要来就得堂堂正正地来,不能在这儿漂着。我这个人不太适合漂泊的生活,不会这一套。基于这一点就考研究生。我上本科的时候还算比较好的学生,所以毕业前导演系、表演系的老师都劝我,他们觉得我们这样回去有点可惜,所以就跟我说考研究生,因为他们也知道没有别的路。我当时觉得不可能,因为我的英语不太好,觉得不可能考上。但是很多人劝,所以我就想考了。

后来一考就考上了。我的考试运还行,什么东西都是一考就考上了。我考上之后,我们班很多人都想考,但是无一能考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考研究生之前我们学校大约十年表演系没有研究生,那会儿研究生没有现在这么热,是我考研究生之后的第二年还是第三年全国掀起了考研热,那之前没有人考研究生,也算是赶上了。

当时英语考了多少分?

当时英语离分数线还是有点距离。

但是老师努了努力?

我觉得原因是学校好多年没有研究生了,而且我觉得我上研究生挺合适的,我认为学校里的老师,不管是领导还是何老师,都觉得我应该上研究生。基于这种种因素,奇迹发生了,一考就考上了。

你的导师就是何老师吗?

对。

有方向吗?

表演教学和表演理论,因为研究生基本都是这样,都是为了以后当老师。

在研究生三年中你排过戏吗?

排过,1997年孟京辉同志正式邀请我开始了我的话剧生涯,就是《爱情蚂蚁》,那个戏很重要。中国的第二次先锋戏剧的新浪潮应该就是从《爱情蚂蚁》开始的,人们才真正地注意到小剧场。当时傅维伯也是搞小剧场,但是没什么动静。就是从《爱情蚂蚁》开始聚集了一帮人,张广天、孟京辉、我、大陶红,还有迅子(周迅),当时就五个人。沈博(沈林)发起的,用研究所的一万块钱就把这个戏排成了。

排这个戏之前你跟孟京辉没有什么交往吗?还只是在学校里彼此知道?

中戏特别小,大家互相都认识,我们班《第十二夜》演的时候反响比较好,他就去看过。那时候我知道孟京辉是一个先锋青年、叛逆青年,在我们学校里名气非常大,他排的戏我们都看不懂。当时是1991年还是1992年,他排《等待戈多》,胡军和郭涛演,我们就在四楼看着,根本看不懂,这是干什么呀?但是留下的印象是这个人很革命、很先锋、很前卫。我记得有一天在操场上没事干,瞎溜达,他迎面过来,说你干吗呢?我说上研究生呢。有事没事?我说没事。那就一块儿排戏吧。就这么简单,就开始合作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是他叫我开始排话剧,可能我就不会当演员了。因为当时没有戏演,就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当老师了。

后来研究生毕业以后就留校了?

对。

你当老师的年头不短,但是没有教过什么课吧?

我没有怎么教过课。1998年到2003年我在学校没有教过课,然后就调到国家话剧院了。当时和教学就老发生冲突,他们老让我回去教课,但是那时已经开始演电视剧了,特别忙。当时国家话剧院也要我,因为之前替他们排过几个话剧,他们也觉得我应该选话剧。

中戏的老师有没有后悔?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结果还没让学校用。

你要看怎么用。我认为教学能力我是有的,但是当时,包括现在都不是当老师的最佳时机,因为特别年轻,你心里还有一个想法:我能把戏演好,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安心地教学。这个就特别不好。我后来觉得特别愧对教师这个称号,我的工作证是老师,但是没教过课,老去演戏。

当时没有想进戏剧研究所?因为很多演员都在那儿。

研究所不好进,现在都不太好进。

那几年当中,在话剧上除了和孟京辉合作比较稳定,其实也跟林兆华等导演都有合作。

我其实就排过几个话剧,孟京辉三个:《爱情蚂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和《盗版浮士德》,然后林兆华排了《三姊妹·等待戈多》,然后跟姜文一块儿演了《科诺克医生或医学的胜利》,后来跟赖声川合作了《千禧夜,我们说相声》,我一共演了六个,演完“千禧夜”我就没再演过话剧。

但是你的成功率很高。

不断地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所以我后来总结了:我在话剧上的起点非常高,在中国,在我们这代演员里,我合作的基本都是现在最好的导演。包括赖声川,是华人圈里最好的导演,林兆华、孟京辉,有一个算一个。“科诺克”也是,因为是姜文自己弄的。所以这些戏从导演,从剧本的选择,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准。所以我在那些戏里不可能演不好。我们的《爱情蚂蚁》的编剧,就是后来《安魂曲》的编剧(以色列编剧、导演哈诺奇·列文,王注)。我们当时排的所有剧本都是。像《三姊妹》是契诃夫的,《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再加上林兆华,再加上濮存昕。这都是什么阵容?现在要是拿出来绝对可以有票房,但是1998年是赔钱的,演不下去了。本来要演25场,后来只演了21场就被迫停了,演不下去了。后来和濮哥在一块儿聊天还聊到这个戏,对这个戏充满了感情。在特别朴素、特别简陋的条件下,人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不像现在要运作、要炒作。当时就是排一个戏,非常简单,在东四八条一帮人凑在一块儿,那个时代几乎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再把这些人找来一块儿弄一个戏成吗?很难。实际上他们找过好几次,包括我,要做这要做那,后来都不了了之了。因为现在人心有各种杂念,不好弄。

从“千禧夜”之后到现在,其实中间也有很多机会,包括《红玫瑰与白玫瑰》。

很多,基本上你看过的比较好的话剧,他们都找过我。这些年,我一直演电视剧,但是大家还是叫我。实际还是存在一个心态问题,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回到十年前那个时候以那种心态排话剧了。比如我想好这次弄什么,就像你刚才说的那个话剧,一掺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人家要巡演,要商演,有自己的想法,我说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那你想要的是什么?

纯粹,特别纯粹的,就像以前我们搞的那些,像“无政府”,像《三姊妹·等待戈多》。包括“科诺克”其实都是这样的,是姜文当时意气用事排了这么一个话剧,就是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排的这样的话剧。

虽然当时商业上也不错,但其实也还是挺纯粹的话剧。

因为我全程跟了这个戏,所以我知道姜文当时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因为它是法国戏,里面牵扯到很多法国词汇,他一个词一个词地翻成中国当下的语言,那个工程非常大,等于是把剧本重写了一遍,还要保留原来的精神。

我们在首都剧场演“无政府”的时候,张广天在人艺小剧场演《切·格瓦拉》,他们最后一场演完,从小剧场打着红旗走上我们的舞台,我觉得话剧在那一刻无比纯粹。

后来还要跟孟京辉合作一个独角戏?

其实已经说了很长时间了,有我的责任,我总是想把我手头的事,比如说拍电视剧,或者是弄电影,要弄得特别好的情况下,心无牵挂、特别纯粹地做一个话剧,但是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我现在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就算什么条件都满足你,达到那么一种境界也是不太可能的。

你是不是也不太愿意重复?比如说现在再演“无政府”。

说实在的,现在也演不了“无政府”了,看他们演《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的时候,就想我现在还能演这种戏吗?比如这几年人年龄一下子过去了,热情被别的东西耗尽了,其实我觉得排话剧最重要的东西是热情,跟其他的没关系。你还有没有足够的热情能够燃烧这么长时间,这么持久?一辈子可能有那么一次还是几次,都不知道。我也不愿意演成人艺那种,也不愿意演“无政府”那种,新的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

同类推荐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本书作者收集各方资料,并亲访审判林彪、江青集团的特别法庭“首席审判员”王文正法官,通过“红色公主”孙维世的一生,重现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 不是希尔顿,是帕丽斯

    不是希尔顿,是帕丽斯

    她的诸多“破格”行为早已使她跳脱出了著名家族的框框,“我不是希尔顿,我是帕丽斯”。她是让人们爱恨交织的问题名媛,酒驾入狱前,上百名粉丝向施瓦辛格请求赦免她的理由是:“因为她的美丽和激情,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鸿商富贾:千古流传的大清巨商

    鸿商富贾:千古流传的大清巨商

    本书介绍了清代巨商大贾的故事。他们是:山西票号创始人雷履泰,山西乔家大院的建造者乔致庸,红顶商人胡雪岩,丝绸名店瑞蚨祥的掌门人孟洛川,宁波商帮领头人、声震上海滩的叶澄衷,晚清官僚资本家、洋务运动中坚盛宣怀等。
热门推荐
  • 梁山女首富

    梁山女首富

    宋江!你文不如吴用武不如武松,干脆给我提鞋得了!燕青!你小子有点姿色,来!给老娘笑一个!武松!你长的五大三粗膀大腰圆正好给老娘当保安!还有那谁?高俅高俅你快过来!你小子那点钱在老娘眼里算个毛啊!你要是想发财还得跟我混.......
  • 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

    如果上帝不想让人类探索宇宙,只要把天梯推倒就行了,人类必定要探索宇宙,尽管只是为了更加珍惜现有的世界,没有当初的梦想,就没有现在的科学成就,做技术工作就要像瑞士钟表一样准确,当一个孩子追求真理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找到真理。
  • 我今天还是在学习

    我今天还是在学习

    这是一个想努力读书,却有着许多毛病在阻碍的故事。其实就是我的一些生活小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 千年:蛇仙恋

    千年:蛇仙恋

    梦醒发现,时代大变,原本只是一个大一女学生的林飘然回到了古代。咦?我的师兄竟然是陆少陆千寻!哇!我的师妹竟然是我的好闺蜜凌熏!我的师傅怎么···怎么会是(二)班的超级男神···岳子枫!恩,已经到了拜师学艺的地步了,接下来该是收徒弟了,然后会出现一个人叫卢晴,她会···咦,我怎么会知道接下来该发生什么!这,这是我的小说啊!早知道就把自己写的好一点喽!于是乎我现在是灵蛇啦!法术棒棒滴!那么,我岂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喽!Yes!所有书迷们听着,现在我不叫林飘然,我的新名字————诺颜!
  • 焚道者

    焚道者

    “你怎么知道我是穿越者?”“我看到你的科比纹身了。”……“你的系统也是时空管理局发的?”“不是,我的是祖传的。”……“喂!时空管理局嘛?不是说穿越者都是主角嘛?为什么我不是?!”“嗯,估计你那已经有位面之子了。”
  • 薛定谔之猫3

    薛定谔之猫3

    就在试验秘密进行之时,远山战俘营突然发生中国战俘越狱逃亡事件。以雷子为首的八名战俘成功逃出曰军战俘营,进入了战俘营旁远山中的原始森林,在前两季的故事里,他们经历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故事。
  • 我的身价不得了

    我的身价不得了

    极星墅是个了不起的地方,这里面有很多身价看不透的大神,我来到了这里并进行了蜕变,现在的我非同一般!蕾姆:如果有真爱那么一定会是蓝色,我来教你把妹证道!初音:你的歌声真的很美妙,我来带你进入明星证道!九夜:小伙子体质不错,我来带你进入剑豪之列!张洛逸:那我就来带你体验刺激与激情,开跑车的快感!六花:吾乃先天奉使是来保护你的,现在起你就是我的人了! 四九:我以无家可归如果你不要我,那就看着我自尽好了! ……
  • 大游戏纪年

    大游戏纪年

    神秘的人工智能“博士”在地球建立了机器帝国,将人类残余赶进地底深处,并创建了虚拟的大游戏世界来实现和地底人类奇妙的共存关系。【DOTA】、【魔兽真三】、【超级玛丽】、【DNF】、【穿越火线】、【电影叶问】、【祖玛弹球】、【泡泡龙】……等一个个知名或不知名的游戏和电影被改造成惊险夺命的游戏场景。张小乙,一个活不过25岁的遗传病患者,意外被绝望中的末世人类召唤过去,他被迫戴上了救世主的高帽子,他的任务就是:带领人类玩转游戏!【悬疑科幻重磅作品,不容错过!】
  • 跨过星河来爱你

    跨过星河来爱你

    【已完结】“鱼和飞鸟的距离不过是深海与天空,而我与他,隔了一整个银河。”元思常常想,如果当初她没有被元家找回,继续在孤儿院成长至今,会不会更好?无论未来会不会遇到,总好过现如今在深渊中挣扎,无法解脱。他们都是世俗的奴隶,互相挣扎试探,却都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当年那个为她绽放满城烟火的少年,终究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专属。你有没有曾经为了一个人,彻夜难眠。(小虐小暖,He收尾)推新文《宜景旧曾谙》,有超可爱的年龄差。治愈风~
  • 拳破未来

    拳破未来

    一滴血可以活死人。一只拳,可以破未来。披荆斩棘,创造未来的武道之路,不由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