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3400000007

第7章 自我控制,调节情绪(6)

我们家现在正处在丰盈时期,我本人身居将相之位,沅弟(曾国荃)所带领的人马有五万,季弟(曾国葆)所带领的人马有六千,近世像这种情形的曾有几家?沅弟这半年以来,七次拜受君恩,近世像弟弟这样的人有几个?可物极必反,我们家现在正是最高最满的时候了。管子说,斗解太满则人概之,人太满则天概之。我觉得天概人是无形的,依旧要假手于人来概。霍光家族太盈满,魏相来平灭他,汉宣帝也来平灭他;诸葛属太盈满,孙峻来平灭他,吴国君主也来平灭他。等到别人都来平灭,而后才大悟,那时太迟了。我们家正处在鼎盛的时期,不必等待天来平,人来概,我与诸位弟弟应当先想办法自己来概。自概的方法又是什么呢?我想也不会超出“清(廉)、谨(慎、谦)、勤(劳)”三字罢了。沅弟过去在金钱的取舍方面不太注意,朋友们的讥议批评,其根源事实上都在这里。去年冬天买犁头嘴、粟子山,我觉得没必要。今后应该不乱拿一分钱,不寄钱回家,不多馈赠亲友,这才是“廉”字功夫。内在的谦虚是看不见的,而其外在的体现主要有:脸色、话语、信函、仆从属员,以后该在这四个方面下点功夫,痛加改正,这是“谦”字功夫。每天临睡之前,默默地想一下本日劳心的事情有几件,劳力的事情有几件,就会感到为国家所做的事情还不多,应当更加努力地为国效劳,这就是“劳”字功夫。

同治元年二月,得知国荃弟与同事关系紧张,曾国藩立马写信批评他只看见对方脸色难看,看不见自己的脸色同样难看。又举出他的来信“常多嘲讽之词,不平之语”,并指明他的随员和仆从在外面“颇有气焰”,而他本人做何面目不言自明。三月后又去函,批评他不够廉,对往年刮钱买田地一事,告诫说:“要想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殷厚,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肯定不能维持多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后来,不到一个月又写信过去,专谈听取指责,就算批评的不是事实,态度也得“抑然”,不得“悍然”,并指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八个字。

曾国藩的人生格言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因为月盈则亏,日中则昃,鲜花全部盛开,便是凋落的征兆。所以,他时常告诫家人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他称自己“平日最信奉的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除外,他“常存冰渊惴惴之心”,为人做事,务必常常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时刻刻谨言慎行,才不会铸成大错,招来大祸。他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说道:“余自经咸丰八年一番磨炼,始知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之训诫。”此外,他坚持认为:“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他深刻说道: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持久。这就是曾国藩中庸性格的精华之处,或者正是由于他的性格,使他在死去10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很多人仍然热衷和放宽他的原因。今天我们大讲要学会推销自己,理解曾国藩做人处世的中庸性格,对要怎样推销自己大有帮助。

曾国藩用宋明理学为指导思想,处理跟清朝皇室的关系,忠诚于朝廷、忠诚于皇帝:“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曾文正公家训》)。他在道光年间官运亨通,对道光皇帝十分感恩。他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六月十七日写信给祖父说:“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咸丰元年(1851)五月十四日,又在家信中指出:“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顾家之私。”在这同时,他知道“伴君如伴虎”,“晓得上岸”,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的大败局面已定,曾国藩写信给曾国荃:“勇退是吾兄弟一定之理,而退之中次序不可凌乱,痕迹不可太露。”

与同僚相处,曾国藩也表现出中庸豁达的个性。据说,有一次曾国藩去拜访左宗棠,看见左宗棠正在给如夫人洗脚,曾国藩便随口说出:“人如夫人洗脚。”心强气盛的左宗棠马上反驳:“赐同进士出生。”赐同进士是曾一生的遗憾!左正好触到了他的伤口,但曾国藩毫不在意。

左宗棠在用兵上相对机敏,常常兵分三路迂回包抄,使敌人不能首尾兼顾,戎马一生,少有大的过失和挫折。因此他对曾国藩用兵比较拘泥、死板,不善于打运动战,容易错过战机,遭到失败等弱点看得比较明白。早在咸丰二年,左宗棠即指责称:“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与仆甚相得。”后又在给友人的书信中云:“涤公才短,麾下又无勤恳有条理之人,前自岳州归后,弟无三日不过其军絮聒之。伊却肯听话,所以诸事尚有几分。”靖港失败后,关于曾国藩的“愤极赴水”,左宗棠又当面指责曾国藩。对此,曾国藩自然承受不了,于是两人不再通信了,关系趋于紧张。

左宗棠在樊燮事件后,投入曾国藩幕府,这时,两人矛盾好像已缓和,但事实上,在一些军事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左宗棠曾数次建议曾国藩出兵入浙以抵挡太平军入苏,但曾国藩都未采用。咸丰十年(1860),江南大营再次崩溃,左宗棠又提出兵入浙,可曾国藩则觉得太冒险,决定集中兵力自进攻安庆着手,不为苏浙战场的暂时失利所动。站在清王朝的角度上,曾国藩的这一战略决策是对的。左宗棠寄身曾国藩幕府,没有直接对此提出不满,直到他担任浙江巡抚,独当一面的时候,才体现出来。在给骆秉章的书信中云:“涤相于兵机,每苦钝滞,而筹饷亦非所长,近时议论多有不合,只以大局所在,不能不勉为将顺,然亦难矣。”换句话说,左宗棠一直未把曾国藩放在“眼”里。

即使这样,咸丰八年(1858)曾国藩应诏复出时,想到左宗棠才气超人,并世难求,后来路过长沙时专门登门拜访左宗棠。自此,疑虑因此冰释水解。

中庸的精华,好像不出《论语》的一句话,那就是“过犹不及”。即说,万事都不要过分。假如做得过头了,那还不如不做。

中庸豁达的性格,是一种具有中国本色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人常常能厚积薄发,以大气磅礴的气度来吸引追随者,建立起宽广的人脉资源,在此基础上完成稳固的事业。

把控情绪,保持警觉

要想把握自己,首先你必须控制你的思想,你必须对思想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保持着警觉性,并且视其对心态的影响是好是坏而接受或拒绝。乐观会增强你的信心和弹性,而仇恨会使你失去宽容和正义感。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一生将会因为不时的情绪冲动而受害。

情绪是属于你自己的,有时控制起来仿佛很难。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最浅、最直观、最不用脑筋的情感反应。它往往只从维护情感主体的自尊和利益出发,不对事物做复杂、深远和智谋的考虑,这样的结果,常使自己处在很不利的位置上或为他人所利用。本来,情感离智谋的距离就已很远了,情绪更是情感的最表面、最浮躁部分,以情绪做事,焉有理智的?不理智,能够胜算吗?能占别人的便宜吗?看来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在工作、学习、待人接物中,却常常依从情绪的摆布,头脑一发热,什么蠢事都愿意做,什么蠢事都做得出来。比如,因一句无甚利害的谈话,我们便可能与人打斗,甚至拼命(诗人莱蒙托夫、诗人普希金与人决斗死亡,便是此类情绪所为)。又如,我们因别人给我们的一点假仁假义,而心肠顿软,大犯根本性的错误(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耳软、心软,以致放走死敌刘邦,最终痛失天下,便是这种妇人心肠的情绪所为)。还可以举出很多因情绪的浮躁、简单、不理智等而犯的过错,大则失国失天下,小则误人误己误事体。事后冷静下来,自己也会感到其实可以不必那样,这都是因为情绪的躁动和亢奋,蒙蔽了人的心智所为。

这些情绪实际上就是个人心态的反映,而这种心态有时将你作为完全掌控的对象。要想把握自己,你必须控制你的思想,你必须对思想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保持着警觉性,并且视其对心态的影响是好是坏而接受或拒绝。乐观会增强你的信心和弹性,而仇恨会使你失去宽容和正义感。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一生将会因为不时的情绪冲动而受害,

楚汉之争时,项羽将刘邦的父亲五花大绑陈于阵前,并扬言要将刘公剁成肉泥、煮成肉羹而食。项羽意在以亲情刺激刘邦,让刘邦在父情、天伦压力下,自缚投降。刘邦很理智,没有为情所蒙蔽,他的大感情战胜了儿女私情,他的理智战胜了一时心绪,他反以项羽曾和自己结为兄弟之由,认定己父就是项父,如果项某愿杀其父,剁成肉羹,他愿分享一杯。刘邦的超然心境和不凡举动,令项羽所想不到,以至无策回应,只能潦草收回此招。

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祁山交战,诸葛亮千里劳师欲速战决雌雄。司马懿以逸待劳,坚壁不出,欲空耗诸葛亮士气,然后伺机求胜。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闭门不战,无计可施,最后想出一招,送一套女装给司马懿,羞辱他如果不战则小女子是也。古人很以男人自尊,尤其是军旅之中,如果在常人,定会接受不了此种羞辱。司马懿则另当别论,他落落大方地接受了女儿装,情绪并无影响,而且心态保持甚好,还是坚壁不出,连老谋深算的诸葛亮也对他几乎无计可施了。

这些都是战胜自己情绪的例子,而生活中更多的是成为情绪俘虏的例子。

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便是一个深为情绪役使的人,他之所以不能胜诸葛亮,非命也,实人力和心智不及也。诸葛亮大军压境,孟获弹丸之王,不思智谋应对,反以帝王自居,小视外敌,结果一战即败,完全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孟获一战既败,应该坐下慎思,再出新招,却自认一时晦气,再战必胜。再战,当然又是一败涂地。如此几番,把个孟获气得浑身激颤。又一次对阵,只见诸葛亮远远地坐着,摇着羽毛扇,身边并无军士战将,只有些文臣谋士之类。孟获不及深想,便纵马飞身上前,欲直取诸葛亮首级。可想诸葛亮已将孟获气成什么样子了,也可想孟获已被自己情绪折腾成什么样子了。结果诸葛亮的首级并非轻易可取,身前有个陷马坑,孟获眼看将及诸葛亮时,却连人带马坠入陷阱之中,被诸葛亮生擒。孟获败给诸葛亮,除去其他各种原因,孟获生性爽直、缺乏脑筋、为情绪蒙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情绪误人误事,不胜枚举。一般心性敏感、头脑简单、年纪较轻的人易受情绪支配,头脑容易发热。问一问你自己,你爱头脑发热吗?你爱情绪冲动吗?检查一下你自己曾经因此做过哪些错事、傻事,以警示自己的未来。

如果你正在努力控制情绪的话,可准备一张图表,写下你每天的体验和控制情绪的次数,这种方法可使你了解情绪发作的频繁性和它的力量。一旦你发现刺激情绪的因素时,便可采取行动除掉这些因素,或把它们找出来充分利用。将你追求成功的欲望,转变成一股强烈的执着意念,并且着手实现你的明确目标,这是使你学会情绪控制能力的两个基本要件,这两个基本要件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其中一个要件获得进展时,另一要件也会有所进展。

喜怒不形于色

喜怒哀乐是人的最基本情绪,也是最容易暴露自己弱点的行为。如果喜怒哀乐表达失当,有时还会召来无端的横祸,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切记要时时克制自己,把喜怒哀乐放在暗处隐藏起来。

明末大将洪承畴兵败被俘。清军将领知道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所以给了他很好的礼遇,并多次派人对其进行说服,希望他归顺大清,为清军效力。可是洪承畴自视忠诚,视死不降,经过很长时间的劝说,还是没有办法使其更改初衷,渐渐使清军将领对他失去了希望。

后来,洪承畴开始绝食,以示忠心。有人提出要将他处死算了,这时孝庄提出,要再观察几日。在接下来的时日里,好饭好菜还是每日照送不误。不过孝庄命令送饭的衙役,要注意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这天衙役回报说,洪承畴不但不食颗粒,当他看到牢狱棚顶上的一只蜘蛛后,还叹息不已。孝庄开心地说:“他还是不想死啊?”后来果不出所料,在经过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洪承畴终于还是归顺了大清,并为其平定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世界上应该没有这种人——心境一如止水,根本就没有一点喜怒哀乐。

没有喜怒哀乐,这种人其实蛮可怕的,因为你不知道他对某件事的反应、对其他人的看法,让人面对他时,有种不知如何应对的慌乱。

其实,没有喜怒哀乐的人并不存在,他们只是不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罢了。而在人性丛林里,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乐藏在暗处,不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人性丛林里,人为了生存,会采取各种方法来结纳力量、分享利益、打击对手。而任何人,只要在社会上做过一段时间的事,便多多少少练就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我们的喜怒哀乐来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进而顺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可是谋取利益的另一面,有时却是对我们的伤害,就算不是伤害,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意志受到了别人的控制。

比如一听到别人奉承就面有喜色的人,有心者便会以奉承来向他们接近,向他们要求,甚至向他们进行软性的勒索;一听到某类言语或碰到某种类型的人就发怒的人,有心者便会故意制造这样的言语来激怒他们,让他们在盛怒之下丧失理性,迷乱心智,失去风度;一听到某类悲惨的事,或自己遭到什么委屈,就哀感满胸,甚至伤心落泪的人,有心者了解他们内心的脆弱面,便会以种种手段来博取他们的同情心,或是故意打击他们情感的脆弱处以达到某种目的;一个易因某事就“乐不可支”的人,有心者便可能提供可“乐”之事来迷惑他们,以遂行其意图……

若因喜怒哀乐表达失当而招来无妄之祸,那是很不值得的。一个人虽然没有必要做一个喜怒哀乐见不着痕迹的人,但把喜怒哀乐放在暗处还是有好处的。

这样做的好处共有两点:

其一,把喜怒哀乐由情绪中抽离,我们便可以理性、冷静地看待它,思索它对我们的意义,并进而训练自己对喜怒哀乐的控制,做到该喜则喜,不该喜则绝不喜。

其二,把喜怒哀乐放在口袋里就是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为人窥破弱点,给人以可乘之机。

要这样做很难,但如果想到人性丛林里的险恶,就不觉得难了。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同类推荐
  • 优秀企业管理培训范本.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优秀企业管理培训范本.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今天的商业社会还处在一个“利润至上”的阶段,每一个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秉承这一原则。作为员工,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为企业创造财富,而不要总觉得自己应该拿到更高的工资,应该获得更多的年终奖。如果一名员工不能为企业赚钱,不能为公司创造财富,他在公司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本书从忠诚、敬业、责任、落实、积极主动、团队合作等方面入手,用精彩纷呈的案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大家如何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给小读者的50封信。作者以温情的笔触,续写“爱与成长”的主题,在娓娓动听的叙谈中,与小读者们分享人生的感动与经验,让小读者们在爱的阳光中,成就丰富而高贵的心灵。
  • 高调理事低调做人

    高调理事低调做人

    做人是每个人生存在世上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的前提,而综观古今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高调理事,低调做人”。高效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最多的工作量,就是要用最小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效益。不但要快,而且要好。效是一种不畏艰辛的精神,也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工作方法。高效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头脑的清醒。只有高效才能打造一个人竟争优势,提升核心竟争力,战胜对手,赢得辉煌。
  • 阳光缕缕的思绪

    阳光缕缕的思绪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心灵感悟系列)感悟智慧——历练人生的心灵鸡汤

    (心灵感悟系列)感悟智慧——历练人生的心灵鸡汤

    本丛书共12本,包括《感悟父爱——舔犊情深的108个真情故事》、《感悟母爱——绵绵情长的116个动人时刻》、《感悟恩师——永生难忘的98个谆谆教导》、《感悟亲情——血浓于水的99个感人瞬间》、《感悟友情——知己难遇的86个情感追忆》、《感悟爱情——刻骨铭心的106个思念》、《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25件平凡小事》、《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感悟生活——平淡是真的115个点滴》、《感悟平常心——方圆舍得107个人生智慧》、《感悟智慧——历练人生的心灵鸡汤》。
热门推荐
  • 穿越王妃

    穿越王妃

    啊!!疼死了!咦?这儿是哪?我不是在飞机上吗?让我想想,飞机坠毁了然后。。。我不会就这么穿越了吧!簌簌小雪作品交流QQ群:306722981进群请加备注:创世中文。
  • 路边的野花带回家

    路边的野花带回家

    陆妩在生命的最后突然间释怀了所有,那些爱恨,背叛,权利,执念,她只是想见一下那个人,那个被她送上战场,落入圈套,身死他乡的人,可是啊!他已经回不来了,她也没法再对他说:“沈直,对不起,辜负了你的满腔爱意。”一朝阴差阳错,陆妩重生到了隐世门派的继承人身上,陆妩决定,要追着沈直,粘着沈直,嫁给沈直,等着沈直把自己宠到天上去。
  • 洪荒灭世

    洪荒灭世

    远古的消失,上古的分裂,一切都被迷雾笼罩……这是你们逼我的,想打开那扇门,那我成全你们让洪荒重临,一切豆消逝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生三世别瑶池

    三生三世别瑶池

    为何要轮回三生三世?我不想,我不想啊……民间女子尚且可以夫妻恩爱,共度百年,为何我却不能?王母啊,你给我一个说法,想我映月荷在你身边,服侍数百年,却只落得这样一个三世轮回……天呐!为何如此不公?
  • 一个人的小美好

    一个人的小美好

    小说主要记录“我”与心中爱慕的学长的点点滴滴,从相遇相识开始,慢慢延续下去…
  • 机缘下

    机缘下

    一场姻缘,一个机缘,一段被渐渐淹没的情愫,一场轰轰烈烈的女性觉醒之旅,惊心动魄却又缠绵悱恻,到了了,只剩下一声慨叹--如果没有那个机缘,林寒霜可能还是那个精致鸟笼里的幸福的不要不要的傻女人!结婚七年夫妻恩爱,一招得知五好丈夫在外居然又有婚外女,无论如何也挽救不了她被践踏过的尊严,所以,她决定不再自欺欺人,不想再生活在繁花似锦的牢笼里,一飞冲天后,便是历尽寒霜可傲雪!
  • 万界穿梭救地球

    万界穿梭救地球

    从地球流浪时代重生回年轻时候的姜帆,肩负着拯救地球的使命。经历数场试练的勘验,成功获得能够穿梭诸天万界的福利。福利到手,自然是享受一番;一阵眩晕之后,姜帆恢复知觉。只见一名面容姣好,妖娆妩媚的女子端着汤碗,亲切说道:“大郎,该吃药了。”姜帆:……突然想退货怎么办,这福利他不要了!……拯救地球,先从拯救自己开始。
  • 捡来的菜地

    捡来的菜地

    花子的生活都是捡来的。十几年前的某个秋天,他在田野上拢稻草,在一堆稻草里拢出床爆了花的小棉被,小棉被里包裹着个粉嫩的小女孩。花子拆开小棉被时小女孩睡得正酣。他将她抱回自家的草屋,当孙女养着,给她买衣服,供她上学。他将小女孩取名谷子,谷子很聪明,很会念书。花子逢人就说他捡到了个女文曲星。
  • 清风有雨晴空笑

    清风有雨晴空笑

    清风有雨晴空笑,人亦有义人情暖!--题目由来。晨、岚、雨、风……我总觉得,有关天气的字词十分美好,因为它们早就被大自然赋予了美丽的意义。--人物名字。此文用来记录一些美好的事情。希望你喜欢。此人土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