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9500000027

第27章 “有容乃大”,气化日新——丁玲创作的继承与借鉴(4)

作品的情节就这样扣人心弦的展开了。但下文并不急于“解扣”。而是由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一环套一环地把故事勾联起来——赵贵押着张小补,回村后因摸不着底细,不敢回家,却找到旧时的伪村长高永寿,于是第二章介绍了果园村第二号人物高永寿。高永寿告诉他赵金堂仍住在原处,于是赵贵摸黑回到家里,见到了父亲赵金堂,这样第三章便写地主赵金堂。父子见面,赵贵谈到路上一枪撂倒梁山青,使赵金堂想到了村支部书记李腊月手里有枪,得搞到手,这样第四章便写李腊月。

仅以这四章为例,便可以看到《在严寒的日子里》的故事情节总是由前一章的结尾引出后一章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这种结构故事的方法与中国的古典小说相似,紧凑、合理、自然、富有吸引力。

其次,结构的对称与匀衡。

中国古典小说讲究结构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对称与匀衡,并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已经发表的二十四章看来,每章篇幅大致差不多,一般是四、五千字左右。这在结构的形式上自然就构成了某种匀称美。另外,每一章既重点介绍了一、二个人物或突出一、二个主要事件,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但又不互相脱节,前后勾联,彼此照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因而也就具有一种整体美。

第三是语言的简约、刚健与深沉。

《在严寒的日子里》语言朴素、浅明而又不失生动;简约、刚健又不失细腻、深沉。

作者早期小说的语言,有点欧化;写《母亲》的时候,有意要向中国古典小说学习;创作《太阳照在在桑干河上》的时候,已摒弃欧化句式,注意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口语,不过也仍然夹杂着某些文雅的不大像农民的语言。《太阳照在在桑干河上》的语言,不如《在严寒的日子里》纯净、圆到,用语技巧不如后者娴熟。

首先,《在严寒的日子里》的语言吸收了“说书”语言的优点,口语化、生动、朴实。

朴实决不意味着浅露,或者单调与简单,平庸和粗糙,它自然、纯真、生动,而且也非常凝炼。例如第十八章有一段文字介绍村干部王大林的能力和才干,是这样写的:

王大林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他不只潜移默化的学得他父亲的全套本事,还学会扎针,他常是为生了病的穷苦邻居出点主意,开个单方,配点草药,扎上几针。他还留心农村的各种手艺,木匠瓦工漆活全会,遇上熟人要修房子,砌火炕,做门窗,他都能帮上忙。

这段文字中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全是普通的词汇,日常口语。既通俗易懂、又生动、传神,且又注意音韵和节奏——“出点主意”、“开个单方”、“配点草药”、“扎上几针”;“修房子”、“砌火坑”、“做门窗”,这些句子匀称、和谐,音韵节奏都很美。

其次,语言简约、刚健、苍劲有力,但感情深沉,细腻,讲究言简意赅与诗情画意。

书中第九章有一段文字,叙述腊月去找区委,找梁山青,想到梁山青被赵贵撂倒,生死未卜,又回忆梁山青对他的培养,教育,对村里人的启发、诱导,想到此——

腊月的心热了。但总是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天低云暗,秋风萧瑟,塞北荒原,远山窄水,什么时候才能举起无垠的火炬和飘扬着革命的红旗?

“天低云暗”、“秋风萧瑟”、“塞北荒原”、“远山窄水”每句都是一幅风景画,一个深邃的意境,揭示着腊月此时心情的沉重,文字简练又有丰富的内蕴,苍劲又圆到,可见作者是很注意遣词炼句的。

第四是风格的自然与质朴。

如果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一幅规模宏大浓墨重彩的油画的话,那么,《在严寒的日子里》则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它没有铺锦引绣,雕绩满眼,而是淡扫蛾眉。它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质朴、自然。从这一点看来,它与中国古典小说更为接近。

中国古典小说和自然、质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它从“话本”发展而来,它的对象开始是听众,作者要使人听懂,就须明白如话。因而,我国古典小说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都有这个特点。

《在严寒的日子里》在这方面,也是很突出的。其质朴、自然的风格体现在作品的诸多方面:

如前所述,在人物塑造上,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从生活的泥土中走出来的,都是一些平常、质朴的农民,浑身充满了泥土气息,他们都是一些质朴无华的人。在结构上,虽然情节紧张生动,扣人心弦,但并不离奇,也没有编造什么耸人听闻的东西;结构上有匀称平衡、朴素之美。而语言的口语化、生动、朴实,更是体现了这种质朴、自然的风格。

总之,作品的诸种内在因素无不渗透着这种自然、质朴的风格。就像一枝“天然去雕饰”的从清水中长出来的芙蓉。

高尔基在《论文学》一书中指出:“简单化和质朴性有本质的区别……而质朴性则是真正的艺术。”丁玲也说过:“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富有智慧的朴素。”

的确,朴实乍一看来非常平常,但这个“平常”却需要作家付出更多的劳动,需要更多的智慧。因为质朴、自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技巧,它需要作家匠心独运而不露斧凿之痕,显示出天然丽质,再现本色之美。

风格是作家意匠的结晶,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家审美情趣、气质、艺术修养的集中表现。《在严寒的日子里》和丁玲以往作品的风格确有不同之处,它体现了丁玲创作个性的发展,风格的多样。

文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在艺术上不断追求、探索的成熟的作家,他从来不满足于用一种审美感情和艺术方式去表现不同的对象。他总是转换作品中的艺术手段、方式来表现不同的艺术对象,并从中相应地发展自己的创作个性。因此,他的作品的风格必定是丰富多彩不断发展的。丁玲也是如此。

从暖水屯到果园村,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在严寒的日子里》,丁玲在艺术上的确有了不少的突破和创新,艺术风格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在严寒的日子里》是一部尚未完成的长篇,但我们从24章,10多万字中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创作特色,它堪称为建国以来的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它也是丁玲晚年得意之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创作经验。

从作家的创作道路和艺术探求来看,丁玲这个压轴之作,是她小说创作链条上最末的一个环节,从这个环节往前回顾,我们会更清楚地看到她从欧化到民族化的艺术探索道路。

丁玲早期的小说,更多地借鉴西方现代派和苏俄批判现实主义的技巧;左联时期,她的小说开始“转向”,从描写个人灵魂的倔强、孤独到描写群体的行动和群体的意识;创作长篇小说《母亲》的时候,作者有意地抛弃欧化而转向民族化。自此她在艺术的迷宫里求索,终于创作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艺术佳品。如前所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艺术上博采众长,既吸收了西方艺术对于风景的生动描绘与人物心理的细腻刻划,又在叙事方法和结构、语言等方面注意向本民族的优秀文学传统学习,融汇中西小说技艺,并力求创新。《在严寒的日子里》比《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更为圆熟,它的笔力遒劲、浑厚、简约,泼辣而兼具细腻,刚健而又深沉。除此以外,在民族化的探求上,也更加前进了一步,在风格上达到朴素、自然的艺术境界。

丁玲的小说创作,从欧化到民族化,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我们认为是前进了,是她立足于创作自己民族新艺术的基点上,去融合新机,借鉴中外,从而探索出自己创作的新路子,写出自己“新的想法和追求”。

丁玲在《在严寒的日子里》中,的确是写出了不同于她自己过去的想法和追求,不同于同类题材的想法和追求的新东西。在艺术探索上,丁玲从未停步,也不重复自己。相反,她往往擅于突破自己铸成的格局,去追求新的东西。《在严寒的日子里》是在她创作道路上摸索了50多年之后开出新的艺术花朵。丁玲所走的这条艺术道路,我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会有某些借鉴意义。

80年代,关于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这个讨论了半个多世纪的问题,又成了热门话题被重新提了出来。可以说它又是20年代到40年代关于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继续与发展。

新时期文学“向外转”了一阵子之后,又“向内转”。有一段时间,文学“走向世界”的声浪甚高,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的谈话,被放在显要位置上,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手法被视为最摩登的东西。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有的人叉引用了鲁迅的话:“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鲁迅:《致陈烟桥》,《鲁迅论文学与艺术》(下册)第66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尤其使人惊奇的是一些“土”得出奇的电影,居然得到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赏。

其实,“文学走向世界”和文学的民族化并不矛盾。提倡“世界文学”的歌德,也说过“一个杰出的民族作家,只能求之于民族”。赫尔岑也曾说过:“离开艺术作品本身的土壤——历史的、民族的土壤之外,您有什么权力去评价艺术作品呢?”由此可见,我们所要努力的,不是取消而是发展民族文学。而要发展它,作家则必须吸取其他的民族优秀的文化,善于“拿来”,化而用之,打破和改变“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样我们的文学才能走向世界。

从欧化到民族化,可以见到丁玲善于吸收中外一切文学遗产,并化而用之,在中西文化结合中,努力创新的精神及艺术品格。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尤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遗憾而可恨的是,喧闹声中混进了一些市井无赖之徒,他们不学无术,宣传迷信,混淆视听,毒害民众,中饱私囊。于是乎,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了扭曲,显得更神秘、更玄乎、更灰暗、更不可理喻了,甚至日益堕入泥潭。有鉴于此,这套以“倡导科学,破除迷信”为目的的中华民俗文化丛书应势而生。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澳大利亚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澳大利亚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老北京的神话与传说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可怕冷少,太难驯

    可怕冷少,太难驯

    他从来都对她不客气像瘾君子一般不断的在她的身上肆孽而她只是想尽快的摆脱这种困境不断的满足于他尝试着驯养着他还娇纵着他且逃避他但是……
  • 异域神话

    异域神话

    我不确定这真的是个神话,也许它根本没有发生过。然而,让我想一想,我在宇宙的另一端,那些个创造了科技与魔法完美结合的文明的民族里都看见了什么?在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里又见证了什么?我无法解释那些在旁人看来所谓的奇人轶事——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一群号称“宇宙之子”但仍旧相当无知的智慧生物里面的一员――但对于他们来说,我却是又一种超然的存在。因为我是一个绝对的局外人,一个战地记者,一段架空历史的见证人。
  • 俏皮黛玉你别跑

    俏皮黛玉你别跑

    莫名其妙的成了红楼中的林黛玉,不会娇娇怯怯,倒是爽朗活波,做不来伤春悲秋的诗词,倒是“歪理”一堆,吸引了宝玉和皇宫中的一堆阿哥公主甚至还有娘娘,就连皇帝也对她另眼相看,她却害怕了,她不想卷进一堆阴谋中,她玩不来心机,她只想和她的家人好好生活,只是有一人却让她,走,舍不得!留,事与愿违!“林妹妹,嫁给我,我一定一心一意对你!”黛玉翻翻白眼,宝玉这种被宠坏了的小孩真不是她的菜。“林姑娘,只要你安好,胤禩此生无所求。”老八的温婉体贴真的感动到了黛玉,只是此生他已有一个深爱他的人,愿他不要错过。“玉儿,现在我不能和你走,我要助四哥得到他想要的!”黛玉很为难,留下,实非心里所愿,走,到底是狠不下这个心!“不要怨我拖你入这个世界,你原本就是我的转世,有因自有果,有果自有因,谓因果也!”
  • 寂牙剑主

    寂牙剑主

    这是一个坚毅的年轻人为追寻身世之谜,不断变强的成长故事。
  • 羽翅飞翔:逃离黑暗

    羽翅飞翔:逃离黑暗

    是什么样的仇恨让少女出国,使少女变得冰冷,她会带来怎样的华丽复仇呢?
  • 三千将羽

    三千将羽

    曾有一块顽石,纵然用地心之火也熔炼不了它,但有人却熔炼了它,不是用火,却是用水,比冰还冷但又不能凝结成冰的水。曾有一朵花,它叫座莲花,为再生之莲花,每当它使一种能力复苏时,它自身就会枯萎......曾有一种锁,叫魔法锁,它叫做锁,却是钥匙,而且是两把,它们有着奇怪的能力,并保护着佩带它们的人。佩带魔法锁的人并不知道魔法锁是一把钥匙,只到有一天,有人刻意要夺着他们手中的东西,并要把这两把钥匙合在一起......
  •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本书力图满足读者“看热闹”和“明智”的两种需求,同时,笔者还有一点存心,那就是汲取古人思想学说中的人性光辉,涵养我们的心灵。在风格上,尽量写得轻松些。当然,限于笔者水平,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到底如何,还需读者评判。
  • 何以暖阳不倾城

    何以暖阳不倾城

    “慕容以阳,我要你发誓,这辈子,唯我顾倾城不娶!”从前世到今生,慕容以阳追了顾倾城整整三个世纪,顾倾城你可知道,他为了让你想起那句话,他几乎竭尽了所有,筋疲力尽,曾经那个不可一世的小姑娘,现如今也已经长成了大人,可唯一不变的是,你依旧还是他喜欢的样子。他曾说过,他从不后悔遇见你,他唯一后悔的就是,直至到了今生,他才能真正的拥有你。
  • 寻冥曲

    寻冥曲

    破烂木桶里憨笑的初婴,乌冥海脉被人嘲笑的皇姓。他无父无母无人照拂,他惫懒爱财贪嘴爱鱼,那又如何?丈夫立志,当如水淡而痕过。且看如此少年如何步踏绝巅,寻冥问道。他为谁?他名曰祈行,未及弱冠即经险遇,击沧浪之水行云洒之事,藏志于嬉笑百转之间,破云崖而动苍冥。他名曰祈行,却终不是你所知道的名字。他名曰……
  • 拽萌逗比:腹黑竹马有点毒

    拽萌逗比:腹黑竹马有点毒

    靠,六岁可爱的本小爷被那些坏人灌了返童还老药,居然一下子老死了。跑到孟婆那踹翻了孟婆汤后,就急忙忙去投胎转世。有个不小心被下了毒然后变得可爱的萌萌哒小正太当青梅竹马,对于一个正太控来说简直不要太开森╮(╯▽╰)╭。呃,可是笑的一脸邪魅,还老来占我便宜,这家伙不是我可爱的小正太青梅竹马呐!!怎么会这样!?他不是傻了吗???!!说好的下毒呐?!啊啊啊,你别过来。小爷我错了。某男邪魅危险一笑:“宝贝,是不是今天又去青楼玩了,嗯?”“......”呜呜呜麻麻我要回家。全金城的人都知道,一向怼天怼地对空气的完颜大小姐只有十七王爷能把她治地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