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27200000025

第25章 草书“虎”潮水王锡禄书

“篪”字碑拓本工艺美术大师——王守双

2007年12月8日,泉城济南的东方大厦,全省工艺美术界的精英荟萃。从海岛走出来的渔家子弟王守双,被山东省科技厅、人事厅、经贸厅、旅游厅、财政厅联名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殊荣是对王守双最高的褒奖,充分体现了这位集雕砚、绘画、书法、摄影、收藏于一身的艺术家的才华。

穷苦为砺磨意志

身系海峡深处砣矶岛上的王守双,自幼家境十分困难,全家10口人,靠父亲一人养活。曾要过饭的王守双,凭着他年幼的“厚脸皮”,成为岛上有名的“小要饭”。母亲做的衣服,孩子们从大到小接力穿,轮到王守双身上,已是蓝缕不堪。为减轻母亲的负担,他一年三季赤脚,过年穿上一双硬帮鞋,即使把脚磨起泡、流出了血,也宁让脚受苦,不叫鞋受累。

一年,他的远房堂弟从大连回家,看看人家穿的,洁白如雪的上衣,浅蓝的背带裤子,一双叫不上名的红边鞋,配上一双白袜子,是那样的神气,那样的时髦。再看看自己,光着脚板,穿着一条有窟窿带补丁的裤子,羞得他自觉矮人三分。与人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然而,就在这人与人的差距中,王守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要赶上堂弟,给父母争光。

就在他上三年级的时候,那颗埋在心底的、自信自强的种子开始萌生,就是那颗苦水泡大的、饱受饥寒煎熬的嫩芽,让王守双在自卑的阴影中沐浴到了阳光。在一次期末考试中,他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从此,他发现了自己并不比别人傻,穷人的孩子一样能争第一。在高小全学段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王守双在小学时代第一次站在冲刺人生的起跑线上。

人们常说,有志不在年高。在王守双的智商里,天才占了一定比例。然而,他心灵手巧,爱美好奇的秉性却非天生的。遇事,他善于观察;逢奇,他乐于询问;大凡新鲜的东西,都要眼经、手经。在一次全校的美术展览中,王守双一名惊人。出于对领袖毛主席的热爱,他大胆地挑战自我,决心要画一幅毛主席像参展。要知道,当时临摹毛主席画像决非儿戏,一旦画得不像或丑化了领袖,是政治上的大忌。

王守双成功了,他的一幅毛主席临摹画生动逼真,在学校与社会上引起轰动,为班级和学校赢得了荣誉,他的艺术天才终于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露出了凤毛麟角。从此,班主任伯乐识马,把班级的墙报、学校的校报,交给王守双主办。

墙报和校报,是一个单位的脸面。每次办报,组织稿件、报头设计、绘画板书、版面布局,他都要通盘考虑,严格把握其政治性、艺术性、时效性和针对性。于是,彩色的粉笔画在他手下,斑斓生辉;先进人物在他笔下,鲜活生动;各种美术字体,大放异彩;各类图像景物,栩栩如生。班报和校报是王守双小学时代的砺石,磨砺了他的刚强意志,锁定了他的兴趣爱好,为他酷爱的美术工艺的理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难忘的1956年,一桩美工深造的机遇与他擦肩而过。就在王守双高小毕业的前夕,学校传来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中央美术学院在全国招收40名高小毕业生,学制10年,由齐白石任教。根据他的实力,同学老师鼓励他报考,学校为其办来了准考证。王守双如同刘姥姥进荣国府,满怀信心地欲攀这个既神往又期待的“高枝”。然而,到北京去深造,吃什么,穿什么,盖什么,路费从哪取,学费从哪拿,他只能竹篮打水,做了一个自我陶醉的美梦。这虽然是天方夜谭,可王守双的抱负却得到一次升华。他的求知的欲望和自强的信念,在师生中得到了尊重。

同年,去北京的路子被贫困堵死,他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岛中学。这是当时海岛县的最高学府,王守双成岛上第一代中学生。然而,家庭困难依然是个拦路虎,他终于争取了父母的支持,走向外边的世界。经饥寒考验、在苦水中泡大的王守双,穿着寒碜的衣裳,带着绵薄的行李,怀着上进的决心,踏进了中学的门坎。别人用的是几角钱的牙膏,他用的是3分钱的牙粉;别人使的是塘瓷脸盆,自己用的是陶瓷大碗。“午睡洗衣不用换,棉裤外套春秋穿”是王守双中学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

王守双是长岛中学一级学生,新建的学校,义务劳动很多。在勤工俭学的劳动中,他抓到一个到木匠铺去帮工的机遇。守着师傅,如鱼得水,从割板、刨板,到打眼、组装,聪明的王守双悟性很大,他从师傅那里“偷”来了不少专业技能,成为木匠师傅心里的得意门生。

6年的中学生活,让王守双如虎添翼。办校报,依然是他的专例;学习成绩,依然是全校高分;面临高考,家庭困难依然成为难题。无奈,他只好与考大学的机遇失之交臂。穷困,是条无形的绳索,它虽然把王守双天才的双翼缚住了,可它让王守双求知学艺的信心更加坚定不移。

挑战自我增才干

王守双考大学的梦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应着“中学生回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口号回到渔村,成为村里的秀才。一时间,学校校长屡次登门,聘请当教

师;商店、水产部门招他当营业员、会计;乡政府动员他脱产当文书……所有的美差他都谢绝了,偏偏选上了当木匠这一好汉不爱干、赖汉干不了的行当。

岛上的家木匠与海木匠不同。海木匠,俗称大木匠,造船技术含量高,且收入多,受尊重,他决心在造船业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于是,他把画样板和放大样这一技术难关当成骨头来啃。前人造船,是以符号代替数据密码,这种技术特长是从来秘而不宣的,它是大木匠的饭碗。而王守双却以他已有的知识,历时一个月,全部让密码数字化。这让有术无知的老木匠都刮目相看。一次,在排造一只新船时,王守双主动请缨,要求承担画样任务。果然,他把老木匠用两年时间学成的手艺,提前两个月学到手。为了使新船坚固增强稳定性且提高船速,他运用学过的杠杆原理和力学知识,把船帆的高度减裁一米,宽度增加一米,终于收到了既快又稳的效果,这让许多观嘲和猜疑的人,都暗暗称道。

20世纪60年代末,岛中的一场木帆改造装机的大革命开始了。他被派到县船厂学习一段时间。回岛后,这个年刚21岁的小木匠与老木匠一起承担了这一亘古未有的改造任务。实践证明,王守双的技术,在广大渔民的口碑里得到了充份的肯定。王守双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岛上最年轻的专家。

他常说,凡事都是人干的,手巧不是天生的,只要认真、锲而不舍,没有不成功147的。在岛上,打一件古典家具非一日之工,可他偏偏要挑战自我。为了解剖古典家具的秘密,他曾拆开一件旧家具研究其原理结构,终于仿古成功。他看到裁缝剪裁缝制衣服,很像自己造船画板样,于是买来一本剪裁书,又买来一台缝纫机,自己剪裁,爱人缝制,家里竟成了村中屈指可数的裁缝铺。村里遇到大节,要搞文娱活动,王守双大显身手的时刻也到了。扎制秧歌队的“高照”(高大的宣传牌子),无论是“天安门”、“国徽”,或是“毛主席万岁”、“年年有余”的字牌,他既是设计师,又是制做人。村里排演节目,无论是乡里串演或是县里会演,他是义不容辞的布景师、化妆师。村里办阶级教育展览馆,书写绘画他是主力军。逢年过节,百姓写春联,他有求必应,从不推辞,王守双成为渔村不可多得的文化人。

20世纪50-60年代,驻军、政府在海岛放电影,成为渔家的文化大餐。人们不分老幼,视影为迷,观看如痴。可王守双偏偏看到了一个特殊的“商机”,专门收藏电影海报。几十年来,他岛中收集,岛外交换,竟达到4000余张,所收之珍品,涉猎古今中外,且保存相品极佳,有的海报成为孤品,他也成了全国为数不多的收藏家。收藏电影海报与提高自己绘画技能相得益彰,特别是手绘的名家海报,他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守双在勤学与实践中,获取常人难以得到的真才实学。

弘扬文化自扬鞭

改革开放,让多才多艺的王守双如鱼得水,广阔的用武之地让王守双施展才能。1979年夏,一位日本客商在北京故宫看到一方乾隆皇帝用过的砣矶砚,要求订货。后经多方协调,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贡品砚的源头。公社领导把这既有政治意义又有经济价值的外贸工作交给了王守双。

用现代工艺加工砚台在砣矶岛是一件新生事物。人员、技术、原料、资金都是一道道难开的锁,村里的造船任务不能半途而废,王守双一直没能走马上任。由于原有的雕厂简陋,人员未经培训,又急于求成,质量出了问题,日本客商拒货而退,促使短命的雕砚车间倒闭。

面对这一难得的商机和砣矶岛稀有的砚石资源,王守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心重新打开日本的市场。9个月后,他改弦更张,走马上任,向砣矶制砚工艺发起挑战。首先,在全岛遴选优秀人才,组建精干的砚雕队伍,成立长岛县工艺美术社;其二,走出海岛,学习取经,提高制砚工人素质;其三,先在国内打开市场,让沉睡二百多年的清代贡品重放异彩。

王守双慧眼识金,就在制砚工艺尚未成气候的时候,他描上了砣矶岛独有的地质148遗迹——风景石。这些被风浪侵蚀、自然风化、玲珑剔透的天然艺术品,恰好迎合了“荒年思谷,丰年思石”这一社会新时尚。这是他看准的第二个商机。

初试锋芒,工艺美术社的第一批风景石作品首先在青岛中山公园花卉门市部亮相,一个山水盆景被一位中学美术老师以40元的价格认购。之后,中山公园领导主动找上门来订货。令人惊喜的是,杭州大学一位老师来馆参观,把盆景照片寄到了美国。从此,工艺美术社连续5年,每年发往美国一个集装箱。这是砣矶盆景石第一次远渡重洋,打开了亘古未有的国际市场,也是工艺美术社成立以来捞到的第一桶金。之后,王守双又先后开发了“石画盘”、“石挂屏”、“石摆件”等工艺作品,并在市、省、全国花卉博览会上屡屡获奖。不到4年,一栋3层办公楼在岛上建起,开创“改平为楼”的建设先河。

砣矶砚的制作与销售,是王守双开发海岛文化、弘扬文房四宝的主业,他的初衷终于被国内外认可。在他的运筹与指导下,各种风格的砚台脱颖而出,让清代的贡品焕发了青春,使“赛马肝”的砣矶砚名声大振,产品销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1985年,我国第一任书法协会主席舒同试墨后,题联“金星闪烁雪浪翻,为文发墨赛马肝”大加赞赏。王守双也从此德艺双馨,先后被聘调到长岛县城工艺美术装璜公司和县科委技术开发中心供职。

2002年退休后,为弘扬海岛的砚文化、石文化,他开办了“双艺”砚台厂和展览中国魂馆,并大胆尝试,分批复制清代贡品砣矶砚。而今,走进他的展馆,精心雕制的砣矶砚,包装考究;五彩斑斓的球石,琳琅满目;字画、摄影,满屋生辉;光怪陆离的风景石,让人目不暇接。“双艺”展馆,成海岛独具特色的旅游窗口。进入古稀之年的王守双,被海洋文化滋润得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由于他爱砚如痴,对生活充满了乐观情绪,精品佳作不断出现。2010年9月,被评为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2009年,他的“书魂砚”在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银奖;2011年,“喜从天降砚”在149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获一等奖。其书法作品,获2009年全国首届五体书法大赛一等奖,有的作品被毛主席纪念馆收藏。

看到王守双的业绩,精神上受到一次洗炼。穷苦磨砺了他的志向,挑战增长了他的才干,成果回报了社会。为弘扬海岛文化,他奋蹄不息,自我扬鞭,古稀之年出版了《砣矶砚》,在工艺美术的道路上,彰显出了人生的质量。

同类推荐
  • 论读书

    论读书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老夫子诠解水浒传

    老夫子诠解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描绘英雄的书、水浒的英雄多出自于草莽,因而这样的英雄也更加生活化和平民化,更适合普通人的审美情趣和阅读习惯。水浒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温这部令人回肠荡气的经典著作时,或许有了更多现实的反思和感悟。比如在当今社会,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做一位杰出的时代风云人物等等、《水浒传》一书流传至今,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宋江起义是在梁山泊吗?施耐庵为什么叫“耐庵”?燕青为什么叫“浪子”?张青和孙二娘是怎么成为夫妻的?李逵为什么叫“黑旋风”?九天玄女究竟是何许人?梁山好汉如何排座次等等、《诠解水浒传》就是一部从多层面、多角度,全面解析水浒重重悬疑的书。
  • 立春随笔(蠹鱼文丛)

    立春随笔(蠹鱼文丛)

    本书是专栏作家朱航满谈书业和个人藏书经历的散文的结集。作者结合书业的历史和现状,对个人的访书经验和读书心得进行梳理总结,穿插讲述现代文坛掌故,趣味盎然,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冰释前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

    冰释前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

    共和国故事主要讲述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六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方面加以阐述,《冰释前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主要讲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等相关情况。
  • 深寒

    深寒

    《深寒》是晓雁的文集。细细读来,总觉得她的笔和人一样,总有一种实在、真切、端正和认真,让人想起“淡然和敛衽”。这样一个人,写小说,必是写得精审如绣;写散文,定是细密如花。这么多年,晓雁那些安静、淡雅的文字,一如阙阙美妙的诗词,抚爱、滋养着异乡的脚步和心灵。从亲人、亲戚、朋友、乡亲、自己着手,铺展出西海固山村城市既丰饶又残破,既可爱又可悲的心灵景观。
热门推荐
  • 吸血鬼殿下的爱恋

    吸血鬼殿下的爱恋

    当迷糊的她闯入了另一个时空,遇到了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愿望审查处

    愿望审查处

    芸芸众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愿望。有些愿望实现了,有些则流产了。其实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我们未知的机构,每天的任务就是处理这些愿望。知道你的愿望为什么没有被选中吗?也许这里可以找到你的答案。
  • 樱是

    樱是

    一位红衣少女在林中被追杀,正以为……不料……
  • 最好的结局是从未开始

    最好的结局是从未开始

    结局的意义在于创造过程,并非完美与否,有时候最完美的结局,是从未开始的开始
  • 剑证仙途

    剑证仙途

    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总会迎来天才辈出,妖孽横行的黄金时代,且看少年仗剑踏仙途。
  • 战神狂想曲

    战神狂想曲

    曾经:“战神宝座点燃了多少战士的灵魂。”曾经:“逐鹿战场中涌现了多少嗜血战神。”曾经:“荣耀战场又诞生了多少孤独的王者。”如今战神宝座满是灰尘,新的战神又由谁来做?新的战火已经点燃,让胸中的热血喷簿而出,染血的长剑直指天下!
  • 悠远中的苍穹

    悠远中的苍穹

    失去父母的兄妹该如何生活下去?朋友的出现是否代表不再寂寞?情感的纠结没有痛苦的结局。奇幻的奇遇迟早来到终结。突然而至的告白扰乱了不是一个人的心扉吧。——缘之空同人小说,我们终会在苍穹相遇。
  • 闲棋

    闲棋

    闲棋冷子,一枚闲棋,一颗冷子,看起来毫无用处,关键时刻翻云覆雨。
  • 我真的没有灵力

    我真的没有灵力

    “我真的没有灵力!”孟步凡半月王国缓冲地带的小伙子,通过捡到一个鬼老师,重新修炼鬼灵之力,尽管别人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伙子,但是你可不能小瞧他,毕竟三千恶鬼流,啖骨食肉无生还。
  • 从零开始创造地下城

    从零开始创造地下城

    那是一座神秘的城堡,坐落在森林的中央。有人传言,阴影城堡的主人是可怕的怪物,但是也有人反驳说,那只是个爱笑的金发男孩。心怀贪婪的佣兵来到城堡当中,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再也没有办法离开,只有永远都无法散去的乌云,裹挟着寒冷的雨水,无休止的浇灌在腐败的森林中。(本书充斥着大量带脑子不带脑子都看不懂的情节,请不明所以的亲们右上角点X,真的,这本书不适合你们放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