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3100000007

第7章 圣贤论(1)

治 学

导语:

中国古代圣贤都十分注重治学之道,其内容主要包括好学、博学、慎思、笃行等方面,涉及到了治学的态度、内容与方法等问题。在治学态度方面论述颇多,归纳起来,一曰诚心,二曰虚心,三曰恒心而已。孔子还主张治学要“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更升华了治学的思想境界。

在治学方法方面,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这个学—思—行的过程,已完全符合现代理念。孔子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荀子进一步发展说:“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劝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是重要环节,而“行”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治学的目的必须是适应社会,服务国家,造福人民。

勉励子女治学成才,首先要使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一种好学、博学、勤学的好习惯,并尽力在学习方法上不断改进和提高,以便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西汉·刘向《说苑·建本》)一个人要终生成为“学习型的人”,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更好地立身处世;一个国家要成为“学习型的国家”,就能不断创新,国强民富。

本篇收集了国内外圣贤、伟人、名人对治学方面的精辟论述和至理名言,共分为勉学、笃学、践行三个部分,基本上概括了治学方面的道理,对勉励不同人群成学、成才、成功,实现大志,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1、勉学

【原文】

孔子曰:“鲤,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引伸为容貌),无根则失理(理性),失理则不忠,不忠则失礼,失礼则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污池(低洼水田)水潦注焉,菅蒲生之,谁其非源也。”

——《吕氏春秋·建本》

【译文】

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又字伯鱼)说:“鲤,品德高尚的人不能不学习,接见别人时不能不修饰,不修饰就没有好的容貌,没有好的容貌就会失去理性,丧失理性就会不忠诚,不忠诚就会丧失礼仪,丧失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那在远处就光彩焕发的,是修饰过的,越接近就越加清楚明白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比如那低洼的下等田,雨水倾注在里面,菅茅、菅蒲生长在里面,从上面观看它,谁又知道它并不是水源呢!”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织布),问曰:“学何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列女传·母仪传》

【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母亲正在纺织,见他回来,就问:“学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还不是和过去一样?”孟母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十分害怕,就问母亲为什么,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是为了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你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从此由早到晚勤奋不止,拜子思为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道理。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集·诫子立志》

【译文】

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常从宁静修养身心,用俭朴的行动来培养品德。不节俭,无从确立自己的志向;不宁静,难以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努力学习;没有刻苦的学习,就不能得到广博的才智,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学到要学的知识。沉溺散慢,就不能激励精神;轻佻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否则,年龄随着时间流逝,意志伴随光阴消失,终于一事无成,只落得既不能继承前人,又不能有益于后人的结局。到那时,在狭小的天地里悲伤、叹息,又有什么用处呢!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至南都入校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继,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名人言行录》

【译文】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两岁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长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悲感地泣别慈母,到南都的校舍,不分昼夜地勤苦攻读,五年中间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有时夜里疲惫不堪,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稠粥往往不够吃,只得熬到下午才吃。他废寝忘食,刻苦研习,终于领会并精通《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要义,激昴慷慨地表示了自己以天下为已任的志向。他常常自诵一句话勉励自己:“大丈夫应当在天下人忧患之前而先忧患,应当在天下人享乐之后而享乐。”

【原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居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荀况《劝学》

【译文】

积垒小土成为高山,能对气候产生影响;细流汇合一起成为深渊,能供蛟龙活跃其间;多做好事成为一种美德,精神状态便焕燃一新,圣人的品性便具备了;所以,不肯一步步走下去,就不能达到千里之遥;不汇合小流,就不能成为江海。即使是骏马的跳跃,一步也不能当十步;而劣马坚持走完十天的路程,在于持之以恒。用力刻物,半途而弃,即使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成什么物体;坚持不懈,即使坚硬的金石也能雕出花来。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和强硬的筋骨,但在泥土中上面吃尘土,下面饮黄泉,能钻松泥土,这就是因为它用心专一。相反,螃蟹有八足和两只钳状的大爪,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便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浮躁分心。因此,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就不能达到光辉的目标;没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就不能取得显著的成就。

【原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论语·述而》

【译文】

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我是喜爱古代文化,勤快敏捷地学习而得来的。

【原文】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论语·阳货》

【译文】

人的本性是差不多的,学习不同却可以使它相差很遥远。

【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

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己立身,四十岁能不被世界现象迷惑,五十岁知道事物有规律,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想办什么事就能办成,但不能违背规律。

【原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问题,(但是却)没有益处,(这样)还不如去学习。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

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不懂得道理。

【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礼记·学记》

【译文】

善于唱歌的人,能使别人跟着他唱。善于教育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治学志向。

【原文】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

喜欢儿子,应当用道义教导他,使他不要走上邪路。

【原文】

书应读通彻,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甥书》

【译文】

读书应当读明白,应当存有高远的志向。

【原文】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清·金缨《格言联璧》

【译文】

古往今来出现过许多显贵的家族,他们共同的秘诀,无外乎善于积德。人世间最高的人品,还是要靠读书来培养。

【原文】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

【解读】

古语云: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父教师严两俱备,学问无成子之罪。又曰: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呜乎老矣!是谁之愆?悔之无及也。

【原文】

蚕吐丝,蜂养蜜。人不学,不如物。

——《三字经》

【解读】

蚕能吐丝结茧,以成衣帛之功;蜂能采花酿蜜,以成酝造之用。蜂、蚕为天下之小小昆虫,且对人类贡献甚大,尔等堂堂男(女)子,倘不好学而荒其业,是昆虫之不如也。

【原文】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三字经》

【解读】

夫犬与鸡,皆家所畜禽也。犬有守夜之功,而小巧玲珑人不敢犯也。鸡有报晓之声,而勉人早起劳作也。然以至贱不过鸡犬,尚且有功于人!人生在世,若苟且度日,而不思力学以荣其亲,虽鸡犬之不如也!何以为人哉!

【原文】

幼而学,壮而行。

——《三字经》

【译文】

人在幼年时期,学好知识,及至壮年才能干好事业。

【原文】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三字经》

【解读】

仲尼,孔子之字。孔子之母祷于尼山而生孔子,故孔子字仲尼。项橐,鲁国圣童也,七岁而为孔子师。言圣人生知,尚且辛勤好学,师仿贤圣之童以自励,况乎今之小子,而不勉欤!

【原文】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三字经》

【解读】

赵中令即赵普,宋太祖时为宰相,宋太宗时为中书令,故曰赵中令。尝曰:“吾以半部《论语》相太祖,以半部相今皇,凡世治民安,皆读《论语》之功也。”彼既仕,且贵为宰相,而勤学好读尚且如此,况未仕之小生,可不勉欤!

【原文】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三字经》

【解读】

汉以前,非世家无书,非抄录传写则无书,且无纸,非绢帛皮币简册不能抄录,贫而无资者不能得书。汉有路温舒,牧羊于大泽,取蒲草编成席,借《尚书》抄录而读。又公孙弘年五十矣,为人牧豕于寨竹林中,乃以刀削去竹青,借取《春秋》抄录而读之。二人由是名显当时,贵为卿相。夫二子贫贱而好学如此,今之读书者,条件优越如此而不好学,岂非自误乎!

【原文】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三字经》

【解读】

晋有孙敬,读书夜深,常恐盹倦,乃以头髻悬于梁上,经防困睡。又苏秦不遇而归,为骨肉所残,乃励志读书,每值懒惰昏倦之时,将利锥刺其股以自警。夫二子之刻苦自励如此,固无父兄之教,威严课督之也。尔辈小生,享安居温饱之乐,又有贤父母以教率之,安得不思勉励以自历哉!

【原文】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三字经》

【解读】

晋车胤好学,家贫,夜读无油点灯,乃取萤火囊之,而藉其光以照读书。又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乃出庭前映雪光而读。夫二子不以贫废学,终成大器,况尔辈有父母满足资给,何不勉欤!

【原文】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三字经》

【解读】

汉朱买臣贫而采樵,不废读书。方砍柴时,置书于林下而读。负薪而归,悬书于担头,诵而步行。后仕武帝,为会稽守。又隋李密好学,乘牛而读《汉书》,将馀本挂两角之上,杨越公见而奇之,后袭爵为蒲山公。二子身既勤劳,而犹劳苦坚卓如此,况儿辈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者乎!

【原文】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三字经》

【解读】

老泉名询,字明允,宋眉山人,苏东坡之父也。老泉幼而失学至二十七岁始悟其非,发愤攻书,以成大名。两子皆大儒。世号“三苏”。

【原文】

若梁颢,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三字经》

【解读】

宋时梁颢,为人最好读书。青年发誓,教子成名。子中状元,一门五福。梁颢生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应试起,历后汉、后周,不中状元,誓不甘心。到了八十二岁,宋太宗雍熙二载,始中状元及第在金殿对策,独占鳌头,为多士之魁首,头角峥嵘,气宇轩昴,岂不美哉!尔辈读书当以为法,至老不倦,以颢自期,无怠其志可也。

【原文】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王嘉《拾遗记》

同类推荐
  •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李煜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 展开李煜悲情的传奇人生。
  • 别样的爱

    别样的爱

    有梦的白鸽,飞过最深爱的屋顶,有片羽毛飘在风里……白色的浮云,本来好像会是冷雨,原来隐藏一种觉醒,蓝色的晴空,被云扫过后更透明,我的勇气万里无云……
  • 蒙马特遗书

    蒙马特遗书

    深深堕入生命中最黑暗的痛苦里,挣扎着爱与死的意义——死亡,也是创作的一部分吗?一九九五年夏天,才华洋溢的台湾小说家邱妙津在巴黎以惨烈的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这二十封信,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生命告白。爱欲的强烈、背叛的痛苦、不顾一切的占有与痛切的自我剖析在文字中喷薄而出,而关于爱与艺术的纯粹追问,也永久地震撼着世上所有苍白的灵魂。本书甫一问世就引爆了整个台湾,对于整整一代尚未有机会深思爱与死真谛的青年来说,邱妙津的文字提供的,不仅是经典的阅读对象,更是一个朝圣的坐标,以及面对诚实爱欲的灵魂自白。“我对我的生命意义是真正诚实与负责的,尽管我的肉体死了,形式的生命结束了,但是我并不觉得我的灵魂就因此被消灭,无形的生命就因此而终止。”
  • 多彩童谣

    多彩童谣

    用通俗的文字、活泼的语调,描写了二百多种可爱的动物和一百多种美丽的植物,童谣后面还增加一些小知识,以求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还有一部分童谣,描写了儿童快乐的生活、介绍了一些适合低幼儿童学习的语文、数学知识。全书充满浓厚的快乐活泼的儿童情趣,相信此书会得到儿童读者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
  •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神魔故事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神魔故事

    中国的古典文学,可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唐诗、宋词、元曲,早就尽人皆知,而对于神仙游记故事,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这本书就带大家一起聆听神仙游记故事。
热门推荐
  • 妖阙

    妖阙

    首先,我要感谢阎王,谢谢他把我转生成为妖狼。因为狼身,我才有资本在妖战师与五行术师的世界里混的风生水起。其次,我要声明:我不是人妖,我是妖人。——陈冲。
  • 网游之风暴世界

    网游之风暴世界

    天边的苍穹,已经开始融化。日月,放弃了人们的心灵。罪恶的泉水四处奔涌,幸福,早已成为了奢望。咧咧的腥风吹起,带来的,不仅仅是黄沙。圣洁之火开始飞舞,照亮的,只有肉躯和灵魂。时间停格在黎明,黑白,都不是我们的归宿。众神的骸骨已经腐朽,再也无法支撑住这丑恶的世界。无奈、痛苦、嘶吼、疯狂!求生、希望、无法、回头!风暴,开始徐徐吹响。世界!落入无底深渊!
  • 青春何以青春

    青春何以青春

    你笑一次我可以高兴好几次,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陪你走过的青春,是我一生一次的认真。
  • TFBOYS与她们的夕阳西下

    TFBOYS与她们的夕阳西下

    “呆瓜,让我再抱你一次,以朋友的方式。”--王俊凯“可乐,你明明知道我喜欢你,为什么总是逃避?”--王源“蠢猪,是个路痴就别乱跑啊!害我天天找你!”--易烊千玺文章走治愈清新风,喜欢加入一些逗比和小污,不喜欢也请别恶意评论,谢谢配合!每一个加书架,评论,投票,喜欢此书,喜欢夕子的小可爱,爱你们哦!mua~
  • 十宗罪前传

    十宗罪前传

    一部囊括了几乎所有犯罪元素的经典悬疑全书。在变态者看来,杀戮才是拯救!你不该翻看的犯罪档案!中国版《犯罪心理》,现场版《CSI》。轰动一时的变态凶杀案继续曝光!寻找真凶后,结局超乎想象!一个是在监狱长大的犯罪天才,一个是在派出所长大的天才警察。犯罪天才加入了一个特大犯罪集团,集团成员有杀人犯、抢劫犯、盗窃犯、强奸犯、毒枭、乞丐、妓女。警方从全国范围内挑选了三名最出色的警察担任卧底,一个刑警,一个越战退伍军人,一个武警教官。警方根据卧底掌握的证据,先后打掉了犯罪集团的多名骨干。在最后抓捕的时刻,三个卧底身份败露,被犯罪分子扔在一个无人的荒岛上,生死未卜……
  • 战神星空

    战神星空

    一场前所未有的种族入侵,地球因此陷入了种族混战。此时一名浴血少年依然踏上奋起反抗的强者之旅!
  • 心的涟漪

    心的涟漪

    明知道他是直男,就不该靠过去,但是,他的外表实在是叶林最喜欢的类型。本想着只是安慰一下既脆弱又任性的他,却不想一个无意,就让他闯入了自己的心中……即使如此,问题是,那个人仍是个男孩,而且,并不知道他的性向,只是把他当做好欺负的“大叔”而已……“你喜欢我,不是吗?”看着眼前没有丝毫自觉自己在做什么的任性家伙,叶林知道,这下子他是真的栽了,而且,还会栽得非常辛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日落黄昏下的天使

    日落黄昏下的天使

    他那个痴迷研究魔法的外公是穿越者。他那个天下无敌的女剑圣母亲是穿越者。他,盘纶自然也是。他们盘家,是穿越世家,代代出俊杰。既然这一世让他含着这异世最大的金钥匙出生,他自然可以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带领天下群雄,拯救灭亡中的人族。
  • 天降龙女

    天降龙女

    几日之间,六扇门旁边的猪肉店凭空变成了‘七扇门’,众人纷纷传言:七扇门的门主嫉妒六扇门门主比他帅!七扇门门主对六扇门门主因爱生恨!六扇门门主抢了七扇门门主的老婆!听的我一阵汗颜,我可是个雌龙!雌的!那太子瞎了狗眼了,明明旁边有路他不走,非要跳到湖里去,说是要游过去,我真的很想骂一句: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