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3300000061

第61章 腥风血雨(2)

但是,弘光皇帝不敢处死太子,因为在南京城内已经流传着弘光朝廷“欲绝先帝血脉”的大量物议,闹得沸沸扬扬。所以弘光有所畏惧,尽管绝对不肯承认太子的真实性,但是暂时又不敢杀人灭口。

太子的存在本身就是南明******的危机,果然“天下大乱”了。

“政治魔术”有一个特色,就是在权力遭到挑战的时候,必须制造事端。制造事端的借口内乱外患皆可,但是运用起来,幻妙无穷。南明******的“历史表演”非常精彩,很是一面镜子。按说,那时的外患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了,连首都都被异族占领了,只剩下了半壁江山。这是一个绝大的事端哪!弘光却不用。因为制造事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手中的权力,真的用“保家卫国”的“理念”让举国“同仇敌忾”的话,固然可以转移天下的注意力,达到巩固江山的目的。然而以后呢?就箕是继续当皇帝,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大是大非、社会正气,他受得了吗?那些正人君子必然会在朝廷上说三道四,他和他的大臣们还能为所欲为吗?如果不能为所欲为,那还要权力干什么?所以,弘光皇帝卑就“亲自”指定了“外交政策”,就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在刚刚建立了新政权之初就派出了一个外交使团,企图与大清国谈判,两国“划江而治”,重演南北朝的故事。这种事实上的“外交承认”多尔衮并不买帐,只是因为一时兵力抽不出来,才暂时没有杀了北符的使节而已。那个莱阳人氏左懋第在宾馆里坐了好长时间的“冷板凳”,也没见着摄政王,连洪承畴也没有见到。

南明******只能在“内乱”上打开缺口。这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子事件”直接引发了南明王朝的政治危机。

南宁侯左良玉自汉阳起兵,杀气腾腾,要来南京“清君侧”了。

“崇祯太子,七载储君,确有证据,今乃付之幽囚,天下人人共愤。”理由何其光明正大!

这个左良玉可不得了!他当时驻守在长江中游武汉一带,号称有百万大军。下游四镇的兵力加在一起也绝对不堪一击。

当然,百万大军的说法有些浮夸,但是确实势力非同一般。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明末著名的骁将。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少孤,不知其母姓,目不识丁却骁勇异常,在辽东与后金作战时,得到了时任兵部侍郎的侯恂的赏识,被荐为副将。

后来,主要的军旅生涯却是与流寇厮杀,特别是与张献忠反复搏斗,屡战屡败,然而又屡败屡战,终于羽翼丰满了。他是靠着农民起义军的鲜血染红乌纱帽的,深知自己在朝廷的眼里,始终都是个“戴罪立功”的角色,所以,他很注意保存实力。崇祯十三年春,他被重新起用。在玛瑙山一仗中大获全胜,连张献忠的众多妻妾都作了俘虏。这时,如果乘胜追击的话,生擒张献忠真是易如反掌。张献忠派出了亲信****利对左良玉说:“献忠在,你才被朝廷看重。你的部队多杀掠,你的上司早就对你猜忌多端了,如果没有张献忠的话,你很快就会灭亡。”这左良玉立即心动,不再追击,以致后来张献忠卷土重来,再成燎原大火,把一个武汉三镇焚烧殆尽。

福王立,晋左良玉为侯,荫一子为锦衣卫正千户,目的就是笼络他作为“南都的屏蔽”。这时,他实有兵力八十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卒,每春秋策马武昌诸山,一山旗帜一色,山谷为满,马足动地,声音如雷,数里可闻。

马士英们心惊胆寒:这简直就是“示威”嘛!他们就采取了“阴招儿”:明明知道三镇无粮,原有的粮仓早就被难民劫掠一空,地方官筹粮需要他们下钧旨,他们却偏偏装聋作哑:“你不是能抢吗?看你怎么带饥饿的大兵?”

所以,左良玉的起兵造反名义上是“清君侧”,好像他对皇上无限忠诚似的,其实也只是官逼“兵”反。左良玉要到富庶地区“就粮”。他早就对“中央”刁难不耐烦了,现在有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南京立即陷于****之中,几乎就在一瞬之间,冒出来那么多的“反对派”,有真的,也有假的。但是不管真假,都是一律的慷慨激昂。大局即将变动,人人争捞“稻草”,知识分子尤其敏感,焉能不闻风而动?有一个叫孔昭的就跳了出来:“我要跟朱由崧辩论,他的践祚是名正言顺的吗?”

曾几何时,就是这个孔昭争着往朝班里挤,累得满头大汗,好容易才靠着舔马士英的屁股,弄了个一官半职,现在有了风吹草动,他就嫌官小了。公开的牢骚成了未来的政治资本。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真实的“反对派”,这里面的中坚力量是复社诸君子。他们早就对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的倒行逆施非常不满了,这时候就集会结社,出版著作,抨击时政,显得十分活跃。复社新形成的领袖吴次尾和陈定生,充分利用物议沸腾的局面,要真的为天下“以正视听”了。其中有一个叫黄宗羲的,很有号召力。

黄宗羲,是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从秦始皇以后最缺少的就是思想家。像黄宗羲就更是凤毛麟角。当时他还只是一个热血青年,其父是著名的东林党人黄尊素,死于魏忠贤的党徒之手。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审讯阉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阉党余孽以及余孽的余孽,众矣!这似乎也是一种中国特色:任何一场政治斗争都是要翻飓风的,否则怎么会有滔天的巨浪?飓风会裹胁许多人,巨浪会吞噬很多人。作为风浪的副产品,就是会产生一大群“政治扒手”。他们人格下作,本事平庸,如果没有风浪为他们提供投机市场,是绝对不会飞黄腾达的。所以他们就非常珍惜这种机遇,“往往比主子更严厉”,在风浪中得心应手,扶摇直上。然而,一旦风平浪静了,他们往往消失得很快,甚至改头换面,令被吞噬着的后人想报仇都找不到冤头债主。由上面发起的风浪尤甚,会有众多的条条框框,或者很多的新兴说法来为“政治扒手”们开脱,所以,人们对“政治风浪”趋之若骛,而且争当“政治扒手”。

黄尊素是冤案,当然要平反昭雪。于是就有一个装模作样的审判。黄宗羲闻讯赶到了,二话没说,掏出袖里的利锥,当场就要了那个阉党余孽的命。全场大惊,连主审官都瞠目结舌。黄宗羲侃侃而谈:“此人死有余辜,乃天下共识。他们当年迫害东林党人,又何尝要经过什么程序?先哲不是说过吗,‘以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这是为天下除害!”说着,他就割下了仇人的头,提了去祭祀父亲了。

黄宗羲令天下的“政治扒手”们畏惧。

马阮之类归根结底是不怕舆论的,“笑骂任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他们怕的是“军头造反”,枪杆子才是致他们于死地的。果然,江北的黄得功、刘良佐公开表态了,要求善待太子。这无疑是与左良玉“沆瀣一气”,宣布京城的西大门已经洞开,准备迎接左良玉的大军。

真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在这种形势下,原来对立的两方头面人物都非常难过。马阮之流自不待说,惶惶不可终日,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马士英正准备如何使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抛出阮大铖来以平息民愤。他们的日子着实不好过了。

问题是钱牧斋。他后悔得不可名状。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也成了“臭****”。一把年纪了,还做此等蠢事!简直是白活了。

他忝着个老脸去讨好复社故人。甭说,那个风流绝代的如夫人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岂料!又一个风云突变!

天不灭明,那左良玉走到江西,突然得了大病,“吐血斗余”一命呜呼。部下早已啼饥号寒,这时就作鸟兽散。

漫天的乌云都散了,马阮们“有惊无险”。

阮大铖最怕遭“二茬罪”,却偏偏喜欢让他人遭“二茬罪”。他是个“政治人物”,向来是“嗜血成性”的。在他“韬晦”的岁月里,已经被东林党人及其余孽们窝囊了太久太久了,早就恨得咬牙切齿,愤愤地想报复了。是的!你们这些东林党人天生就是活该挨整的,谁叫你们不知天高地厚,什么事儿都要大发一通议论?天下的事是让你们多嘴的吗?你们硬要多嘴,就活该掉脑袋!你们的子孙有什么可以发怨气的?可好!怨气竟然发泄到了我的头上,我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度日如年,熬过了苦难岁月,迎来了我的春天,该报复了,早该报复了!马相老是压着说“时机未到”,“时机未到”,等待“秋后算账”。可好,秋天未到,寒冬先至,一场寒流差点把人吓死。现在,“金色的秋天”来了!无论如何不能再等待了。他面孔狰狞,声嘶力竭,多次喊叫:“********。”一个几乎被忘掉的老家伙突然成了耀眼的“政治明星”,从后台走向了前台,凶猛得不可名状。

按照“政治戏法”的惯例,首先要制造气氛——足以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恐怖的气氛,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幕。

阮大人坐在轿里,瞥见街头贴着一张广告,上面有“复社”的字样,立即喝令:“停轿!”轿刚停稳,他又指着那广告下令:“揭来我看!”

长班立即揭来,战战兢兢地呈了上去。阮大人不看,只说:“什么广告?读来我听。”

长班并不识字,随从马上接了过去,读道:“《复社文开》,陈定生、吴次尾编选。”阮大人立即勃然大怒:“反了,反了!这复社乃东林余孽,是地地道道的乱党。哪个坊官竞有如此斗胆,居然敢印行他们的著作?立即把坊官给我抓来!”

随从颇为作难,这抓人的事毕竟是七品县令打发衙役去干的事,怎么能教朝廷大员亲自动手?他就赶紧招呼县令。

县令来了,一听说是让他抓人,马上谄媚地说:“卑职是极会拿人的,大人尽管放心。说拿哪个就拿哪个!”。

然而,阮大人却是要他拿逆党:“这坊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逆党!竟然敢通同复社的大小头目出什么《文开》!分明是要挑唆一般恶少反对朝廷。这种乱党还不快抓,等待什么?”

县令是个老成持重的人,就说:“《文开》是乡会房墨,每年科场之后都要出一部的——”

“胡说!”阮大人喝断了县令,“只这刻印《复社文开》一事,就是犯法不小。眼下访拿逆党,朝廷功令森严。你容他们选书,还敢利口狡辩,难道不想活了吗?”

吓得县令立即“扑通!”一声跪下了,浑身筛糠,连连地说:“不该小人的事,访拿逆党是镇抚司的专职。小人人轻权微,不敢越权。”

阮大铖在内心里冷哂:“又一个‘趁火打劫’的,借机捞个一官半职的。好吧,我成全你!”

于是他宽宏大量地说:“你站起来吧!听我说话。我奉圣上的旨意,给你这个权力。不过你要听明白了,这是一个钦定的御案!有关人犯一个都不准走脱了。”

县令一听,“扑通!”一声又跪下了:“谢大人的不杀之恩!卑职一定竭尽全力,编织天网,对一干人犯,务求一网打尽。决不苟且!”

“子日,听其言而观其行,我将看你的表现。朝廷自会论功行赏的。”

阮大人说完了,又语含威胁地补充了一句:“抓错了,你看着办;放跑了,我看着办!”

这很可能是“超级政治”的真谛之一,即所谓“治”与“乱”的辩证法。他们得到权力之后,当然谋求“大治”以求长治久安。但是,如果受到威胁,就会无所不用其极,包括挥舞屠刀;如果遭到挑战,那最大的法宝就是制造混乱,在混乱中利用各式各样的“痞子”,从官场老朽到无知娃娃,不动声色地或者大张旗鼓地排除异己,屠杀政敌。最后,“大乱”达到“大治”,天下永恒姓朱。

欲达此目的,必须首先破坏法制,哪怕是自己竭精殚虑建立起来的全部法统,更甭说是祖宗传下来的所谓典章制度了。这是因为那些货色都是讲“治”不讲“乱”的。甚至是专门“治乱”的。首先要砸烂它们,然后才有可能实施辩证法。“官场文化”实在是玄妙无穷呀!

任何一种政治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们都要打造一个“政治产业链”。只不过“链条”的长短因时而异。按照鲁迅的说法,中国人只有“作稳了奴隶”和“作不稳奴隶”的两种时代。在前一种时代,几乎所有的“奴隶”都表现为一种“政治冷淡”:“谁当官我都是该在哪儿打水还在哪儿打水。你们选个驴,我听叫唤;你们选个狗,我听汪汪。”所有的官,在百姓看来,是“爷俩比****——一个**样”。

“官场文化”是绝对封闭的。别看几乎所有的帝王将相都摆出一副“天下为公”的面孔来,连那个崇祯皇帝在吊死煤山前写的那个衣带诏书上都念念不忘他的“民”;但是,天地良心,除了这一时刻,他什么时候想到了百姓?几乎所有的文人都要装出来一副“为民请命”的姿态来,但是,皇天在上,他们哪一个不是“官场文化”的“应声虫”?如果不是当高级的或者是低级的“马屁精”,又怎么能当得成所谓的权威?他们绝不肯当民间那些“陋儒”,只能言不由衷。所以,一涉官场,就是绝对的虚假。虚假是官场文化的基本特征。不过既然“作稳了奴隶”,就跟“政府”无关了,所谓“缴上皇粮不怕官”,“政府”那“产业链”就缩小到了只有公开的部分,庞大的官僚机构再大,也是有法可依,所以才社会安宁。明代多了一个网络,就是庞大的特务统治,确实无孔不入,连官员的“私房话”皇帝都了若指掌。可以说官员的“阴私”都“国有化”了。然而,“作稳了奴隶”的普通百姓依然无动于衷,官府的事,与咱老百姓何干?

同类推荐
  • 做局

    做局

    并购、重组、改制、上市……在财经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这些字眼,原本代表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理性思辨与务实抉择,却一度被扭曲成为部分公司做秀……
  • 天下卵

    天下卵

    冯唐最新小说,香港繁体版长期畅销榜首,冯唐说这是有关权力的书。实则保罗万象,权力、情欲、金钱、历史、武侠、悬疑、科幻、奇幻、战争、冒险、同性,幽默、讽喻、留白。《天下卵》,冯唐用一句貌似名言的话做了定论:“……男人,要得势,先要去势。”也就是说,天下和卵,不可兼得?一个以阉割男人为职业的家族,靠祖孙三代的努力,得到权位的故事。——这么一说真简单极了,但实际上哪个人物一定是主要的,人人为己,各施手段,精彩纷呈又跌宕起伏,情节更是天马行空……
  • 大象滑梯

    大象滑梯

    由童年回忆生成的故事、因家贫而失学的少年、渴望爱情却求之不得的少女、离异后的单身母亲、陷入疯狂的瘸子……在这部小说集里,作家把笔触伸向琐碎的日常生活,一方面表现了普通人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悲喜,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追寻生活的诗意本质,现实与虚构在作品中被融为一炉。
  • 朝闻道

    朝闻道

    地核中的奇特生物,经过十万年的文明探索,终于突破了宇宙的屏障,却发现身处另一个更大的宇宙!天文学家研究出星星的运行规律,却发现星空与人类大脑的运行方式惊人一致!人类科学家即将发现宇宙的终极秘密,却被外星生命告知宇宙的真理必须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本书蕴藏了作者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许多奇思妙想,并向人类中那些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人们表达了深深敬意。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
  • 一枪绿血

    一枪绿血

    这是一篇以纪实性手法写作的军人回忆录,以一个最底层的普通人当兵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张子寒与好友刘郅、王著、徐远在军营中从轻狂的年少时代到逐渐成熟并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过程。
热门推荐
  • 长生愿

    长生愿

    长生,长生人人都愿长生不老看夏长生如何在他人的长生愿中找回自己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和尚给我喝符水?只因过分美貌,好像师傅口中的妖怪?明明是人类的灵魂,却因绑在八尾猫的一条命上,成了边缘人。当人类的贪欲无法接触到八尾猫给予的愿望的时候,她就成为了实现愿望的跳板。我想要的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爱人还是有意接近,却让自己瞬间沦落的他呢?
  • 《蔷薇爱恋》

    《蔷薇爱恋》

    当第一次见到她时,夏夜玹已经喜欢上了呆萌少女——晴馨当呆萌而又贫穷的少女程晴馨遇上霸道少爷夏夜玹,就像贫穷的灰姑娘遇上高贵的王子;王子,不仅仅是王室的王子,还是黑帮的王子,可以随意杀人,随意干些违规的事;灰姑娘,不仅仅是可以变成公主,还可以变成霸道少爷的独宠女友……当夏夜玹给程晴馨惊喜的时候,给她惊吓的时候,程晴馨总是会侧着头,呆萌地说:“嗯?”女人,禁止靠近其它男人!【本文在17k上的名字为:霸道冷少独宠女友】
  • 天才萌宝傲娇妻

    天才萌宝傲娇妻

    母亲死了还不到一个月,父亲就娶了她最好的闺蜜当后妈,父亲变得冷漠无情,最好的闺蜜成了继母,这一切的一切都压得她喘不过起来。现如今,肚子的小生命却成了她唯一的亲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误惹黑莲花

    重生之误惹黑莲花

    这个世界总是存在着莲花,或者清丽又蠢萌,或者妖娆而狠辣,出场时却都是令人惊艳的。当重生的软妹子归来,以寻找高大猛男为目标的伟大人生理想,在朵朵莲花嚣张的路途,能否贯彻爱与和平的力量,实现最终的种田生活,或是,陷入男色,直至潦落,却已无法自拔——重现前世的bedending?只愿,追寻本心,心甘而情愿,无怨而无悔。
  •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二十四封情书

    第二十四封情书

    本文共计讲述二十四个故事,从一个大学毕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入手,从友情、亲情、爱情等角度讲述成长的快乐和烦恼。愿每个正经历成长磨砺的年轻人,都能感受到真诚和力量。
  • 小小的世界,小小的我们

    小小的世界,小小的我们

    小情侣间的小日常,用平凡与简单书写我们的爱
  • 背景最深唐三藏

    背景最深唐三藏

    江流儿在天降第七场血雨的时候被师傅捡回了庙里,师傅去世以后被师兄送到了附近的寺庙,然后师兄临走前送给了他一些小东西,只不过后来他才发现这些东西好像都不是那么简单……
  • 异世魂王

    异世魂王

    昔日游戏花丛的赏金猎人,因为执行任务中的一股神秘力量穿越到异世。于歌,东海瀛洲最大的炼魂师门派凌云门大小姐的私生子,得不到家族承认的废物。因为自己的弱小,眼睁睁看着母亲被掳走。实力!只要有实力!这些人就不敢再嚣张。看他如果一步步踏上成为炼魂师的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