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3800000036

第36章

古墓怪异符号暴露契丹失踪之谜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有一个以“镔铁”自称的民族,他们就是契丹民族,这个剽悍勇猛、好战威武的民族,在 200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挥斥长城内外,饮马黄河。在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北部半壁江山,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民族,自明代以来就集体失踪了,人们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消息。契丹人究竟去了哪里?他们还有没有后裔?这个失踪的民族,成为一个诱人的历史之谜。

据《辽史》记载,辽灭亡后,至少还有两大部分契丹人留了下来。一部分是契丹末代皇帝的追随者,另一部分是聚居在辽国南部的契丹人,还有一些散居各地的契丹军民。黄河流域不断出土的文物说明有的契丹人被女真人降服,有的向北回迁到契丹的发祥地,也有人和北方其他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体。事实上,在金朝统治时期,契丹人不断举行起义。当蒙古族兴起后,契丹人纷纷投靠,想借助成吉思汗恢复本民族的地位。这也从侧面证明,到元代初期,契丹人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

那么,几百万契丹人到哪里去了呢?

有人认为契丹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契丹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大都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了。辽亡以后,除一部分契丹人随耶律大石西迁以外,大部分契丹人仍留居在东北地区。这些契丹人虽大都与女真、高丽、蒙古族融合,但一部分契丹人还是以集团形式保留着契丹民族的风俗习惯。金、蒙战争爆发以后,许多契丹人起事,参加反抗女真人统治的斗争。这部分契丹人有的被女真人镇压,有的投靠蒙古人。投靠蒙古人的这部分契丹人,随着蒙古人东征西讨,也随之分散到了全国各地。

而随耶律大石西迁的这部分契丹人,在西辽亡后到今伊朗克尔曼省建立一个起儿漫王朝,俗称后西辽。虽然这部分契丹人的传统习俗已不见,被当地民族完全同化了。但他们对西方的影响至今仍在,以致现代俄语和拉丁语一直把中国称为“契丹”。

也有人认为契丹民族没有被融合,他们作为一个民族仍然存在。一种说法认为,生活在大兴安岭、嫩江和********草原交汇处的达斡尔人,就是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这里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事就没有人知道了。达斡尔族一直供奉本族菩萨库烈佛,而库烈儿是 800多年前契丹北迁首领的名字。据史料记载,辽亡后,这个不肯降金的契丹将领,率领一部分契丹人来到嫩江流域,并按照契丹人的风俗,组织氏族部落定居下来。直到明末清初,根河地带的达斡尔酋长根铁木儿还被通古斯人称为契丹酋长。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等内容,找到了大量证据证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但这些只是间接的证据,具体定论尚待进一步的证明。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契丹部落最后迁徙到了云南地区。他们的根据是,在云南省施甸县,发现了一个仍在自己祖先的坟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统称“本人”。他们分布在云南省施甸县和保山、临沧、大理、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其中以居住在施甸县的为多。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云南民族研究所 1990年以来的调查研究,“本人”的先祖就是当年随从蒙古军队远征云南而落籍于此的契丹人。他们历经元、明、清和中华民国及新中国几个历史时期,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契丹民族的文化传统。他们的体质特征也与当地人明显不同,长得比较高大。这些人有阿莽蒋、阿莽杨、阿莽李等姓,明清以来已改为蒋、李、赵、何、茶等姓。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还发现了一本《勐版蒋氏家谱》,其中记载着蒋氏家族的来源:“蒋氏祖先姓耶律氏,名阿保机,创建辽朝,为金所灭。后裔以阿为姓,又改为莽。在元初,随蒙古军队南征有功,授武略将军之职。明朝洪武年间,因麓川平缅叛有功,分授长官司,并世袭土职。后又经历数代,改为蒋姓。”这个家谱清晰地记载了勐版蒋氏家族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后裔,及其姓氏的演变过程。

为了解开契丹民族的神秘失踪之谜,中国社科院的专家还利用了 DNA技术。他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在云南保山、施甸等地采集到“本人”的血样;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 DNA可变区比较后,得出了如下结论: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经过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持,契丹民族消失的千古之谜终被解开。即使如此,由于契丹族 100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早已经不存在了。

济公和尚原型是位博学高僧

“济公”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罗汉化身的济公在人间惩恶扬善、治病救人。老百姓将他视为“活佛”,而那些为富不仁、坏事做绝的恶人则对他又恨又怕。那么,济公其人是否真的存在?他是何许人也?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济公的传说至今已有 800多年的历史。六朝以来,浙江南部的天台山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佛教圣地,晋代《西域记》把天台石桥方广寺称为五百罗汉显化之地;唐代被称为三贤的寒山、拾得和丰干,就以疯癫著称,因此,天台在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罗汉、颠僧的传说。

济公其实是一个有史可查的人物,最早记录见于南宋高僧释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和释如《赞济颠》。济公,法名道济,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浙江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氏家族人丁不是很旺盛,但因历世仕宦,家境富裕,也称得上是天台的望族了。赭溪西岸的一大片田地,就属于这个家族所有,至今人们还称作“李家”。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求得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缘,从此与佛门结下了深缘。

少年济公成长在赭溪畔,读书于赤城山。由于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积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萌生了出家的念头,先入国清寺,后投奔灵隐寺瞎堂慧远,这位“佛海禅师”为济公授具足戒。

济公被人们神化为“活佛”,不是偶然的,而是他扶困济贫、除暴安良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尊敬所致。济公出家后,不像其他世俗和尚那样守着寺院的清规戒律循规蹈矩地生活,而是成天吃荤喝酒,衣衫褴褛,浮沉市井,救死扶弱。不过,在一般僧俗眼里,道济的言行出格,被认为不是正常的人。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状,说道济违犯禅门戒规,应责打并逐出山门。谁知,方丈瞎堂慧远一边口宣:“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并在首座呈上的单纸上批了:“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此后无人再敢诟逐。瞎堂圆寂后,道济去净慈寺投德辉长老,后来做了书记僧。

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实际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由于济公法行高超,达官贵族都以与其结交为荣,但是,道济却轻易不入侯门,而用他精湛的医术为老僧、贫民悉心治疾,疑难杂症多得根治。净慈寺失火后,他自撰榜文,前去严陵山一带募化,使之恢复旧观。他好打抱不平,息人之争,救人之命。于是人们又以他扶危济困而称之为“济颠”,尊之为“济公活佛”。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 17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会呼唤英雄,当人民十分需要圣贤的时候,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 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

不过,也有人认为,济公的原型为金陵高僧宝志,是南北朝时建康(南京)人。宝志,自小出家,住京师(即建康)道林寺,修习禅业。又曾向西域来的著名禅师学习禅法。至宋明帝泰始(465~ 471年)初年,忽然出现反常行为,居止无定,饮食无常,留着长长的头发,喜欢赤脚走街串巷。出门时总是扛着一根锡杖,杖头挂着剪刀和镜子,或者挂一两匹布帛。他那诡异乖张的行止,常常招致人们的好奇和讪笑。

据《南史·陶弘景传》后面所附的沙门宝志事:“宋泰始中(468年)见之,出入钟山,往来都邑,年已五六十矣。宋齐之交,稍显灵迹,被发徒跣,语默不伦……好为谶记,所谓志公符是也。”这样一直到南齐建元中(479~ 482年),宝志有时一连几天不吃饭,而没有饥饿的神色;有时言辞闪烁隐晦,难以捉摸,事后却发现他说的话都应验了。不时自编自唱半通不通的歌谣,结果都成了某些大事的预言。

据说梁武帝在位时,宝公有诗云:“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梁武帝 38岁做了皇帝,83岁时他曾“舍身”当和尚的所在地同泰寺发生火灾,火起之日为四月十四日。宝志和尚的话都得到了应验。在此之前的齐武帝,曾将他关押起来,次日,人们却在大街上见到了他。齐武帝很惊讶,亲往狱中察看,却见他依然在押。齐武帝无奈,只好恭请他出狱,对其敬奉有加。

天监十二年的一天,宝志忽然将寺中的金刚像搬出,自语道:“菩萨当去。”到了第二天就无疾而卒。宝志死后,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出资,在钟山玩珠峰开善寺(明初称蒋山寺)前为他建塔下葬,称宝公塔。琅玡王筠奉命为宝志撰写碑文,文词丽逸。后人便依此碑文演误其名为道济,朝代为南宋。

到了明初,朱元璋为了营建孝陵,选中了蒋山寺这块风水宝地,决定迁移蒋山寺及宝公塔。谁知在拆塔掘基时,却见宝公尸体未腐,手缠腰,发披体,容貌如生,朱元璋视之生畏。遂许愿金棺银椁,以葬宝公。随后将其移至钟山东南麓,重建寺塔,即今之灵谷寺、宝公塔。

不管济公的原型是谁,济公的既颠又济,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人们怀念他、神化他。他也成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济公形象的广泛亲和力。

同类推荐
  • 永镇八方觅封侯

    永镇八方觅封侯

    重生异世,成为大魏边关的一位将领的他,恰逢蛮子攻魏,家国情怀早已根深蒂固的他,他保卫起了第二个祖国!若有豺狼欺我大魏,必灭其国,夷其族,亡其种!
  • 幕后弈乾坤

    幕后弈乾坤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小小家丁接受现实的他本想从此逍遥一生然人生哪有一帆风顺可言?当危机悄然而至,他又将作何抉择?
  • 戏说上下五千年

    戏说上下五千年

    大禹治水、烽火戏诸侯、春秋N霸、战国四公子、玄武门之变、竹林七贤、康熙智擒鳌拜……这里有你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也有很多你没听过的冷门故事。最不可思议的是,每一个故事,你都将笑着读完!我们将沿着历史发展脉络,从中国第一个王朝讲起,以新颖的现代搞笑叙事手法,为你再现上下五千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的红色驻地

    武乡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抗日军政大学等重要机关长期驻扎于此,留下了众多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的革命旧址。《武乡的红色驻地》主要对全县的革命旧址进行调查和搜集整理,并对团以上机构驻扎过的旧址加以介绍,反映了武乡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对进一步研究八路军文化,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老区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才色风华

    才色风华

    人当有尺,以之丈量天地,厘定规矩,武人要有刀,世事不能行杀规矩!
热门推荐
  • 此地魔头出没

    此地魔头出没

    孤然屹立在沙漠之地的谷蒙之城城门开启,一袭红衣的少年将这风云搅得再起。一段逆世之恋,以及一起尘封的大案。天巽大陆人人自危,动乱再起。且看这缭雾后的最终宿命。
  • 又是工作的一天

    又是工作的一天

    苏夕从来没想到,她有一天居然会绑定了一个系统,什么,去做任务?不行。拒绝的话被抹杀?苏夕真诚的表示,这么好的事,她怎么会拒绝。什么,攻略男神,好的,可以。你是爸爸你牛逼。有一天,苏夕恢复了记忆,有些危险的笑道:“系统,你过来,我们谈谈。”系统满怀希望的瞅着苏夕旁边那个绝色男子,仿佛在说:“救救孩子吧”却在下一秒听到他说:“别看了,我们很熟吗?”好吧,今天又是被两个大佬坑的一天。
  • 宠妻无度:逆天少女太轻狂

    宠妻无度:逆天少女太轻狂

    告非!穿越?!呵,就算了。魂穿?!没关系,我能忍,但那被男友害死的狗屁设定是肿么回事?!穿越成个富家大小姐吃吃喝喝度完一生,你说多好!可偏偏成了个落魄庶女!没事,姐姐我忍!穿越到一个改革春风吹满地的和平世界岂不妙哉?!就算是清宫戏也无大碍,可素,谁能告诉我,穿越到的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而且我还是个一丝元气都不能吸收的废材!!!没事,我楚墨橦把这一世能忍的东西都忍了,在新的世界里,我绝对不会再忍!欺负我?!没事,我只是让你当众出丑而已。暗算我?!就你那熊样?!呵呵,我不欺负你就好了!抢我夫君?!呵呵,我看谁敢!杀无赦![胡一菲上身。]至此,作者总结了一条精辟的经验:穿越有风险,投胎需谨慎。
  • 心戒指

    心戒指

    一部跨国的爱情故事,一段追寻真爱的行程,一个中国姑娘的异国情缘。
  • 灵圣苍穹

    灵圣苍穹

    天灵大陆,以灵修为尊。一个山村少年,被命运捉弄,机缘巧合,偶得造化。且看他如何逆转人生,威临天下!【等级:灵徒、灵师、大灵师、灵侠、灵君、灵王、灵尊、灵皇、灵仙、灵神——灵圣】
  • 魔王的前任女友

    魔王的前任女友

    地底深渊,一颗魔王心脏,一位九仙女皇,故事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王娇妻,请宠我

    鬼王娇妻,请宠我

    相亲版:当对方问纪尤风讨厌什么样的男人时,她想都不想,说:“虚伪,一肚子坏水,整天想着算计我的。”对方无语了一下,继续问她喜欢什么样的男人,纪尤风想了许久,说:“帅气,多金,腿长,疼我。”楚远走到她身边,顺便补了一句:“我这样的。”
  • 当兽医有挂

    当兽医有挂

    吴私重生到兽医身上。一窍不通的他无意中获得“兽语APP”。通过获得亲密度解锁兽语,精通兽语的他一点一点的开始逆转人生。文风轻松,日常。
  • 回来时你还在

    回来时你还在

    无论你身处何地,心向何方,我知道,你的归属终究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