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3800000039

第39章

恰在此时,宫中发生了两名姓吕的朝鲜宫人与宦官相好之事。这原本是件极其平常的事,因为历代宫中都有宫人和宦官相好之事。宫中的很多宫女嫔妃,因得不到皇帝的宠幸,便和宦官相好,虽然宦官不能行夫妻之事,但多少可以给予一些心理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顾,这种现象宫中称之为“对食”,与宦官对食的宫女称为“菜户”。此举虽然不合规定,但应该不会招来什么杀身之祸。但此时成祖正经历丧失爱妃之痛,于是下令彻查。这两名吕氏宫人中有一位朝鲜商贾之女,史称“贾吕”,贾吕与吕氏素来不合,贾吕为报复吕氏,并免掉自身罪过,便向成祖造谣,说是吕氏串通太监和银匠用砒霜毒死了权贤妃,成祖一听,非常暴怒,在没有仔细调查的情况下当即下令诛杀了被举报的太监和银匠,对吕氏则采用酷刑,用烙铁一直烙了一个月,吕氏被烙得体无完肤而死。明成祖怒火难熄,又下令诛杀了跟吕氏有关系的婢女、丫鬟等数百人。

第一次屠杀过后第十年,也就是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祖独得天宠、准备立为皇后的王贵妃也死去,成祖再一次经历丧失宠妃的伤痛。贾吕与宫人鱼氏私下与小宦官结好之事又在此时发生了。成祖甚为恼火,雷霆大发。对宫女贾吕、鱼氏等严刑拷打,贾吕于酷刑严逼之下,供出十年之前吕氏勾结宦官毒死权妃的事情,乃是自己的诬告,成祖闻言更加暴怒,下令动用株连之法,将与她有关的一干人众悉数抓来严刑逼供,成祖甚至还亲自审问,希望得到更多的密谋。贾吕和鱼氏恐惧万分,上吊自杀了,但明成祖并不肯善罢甘休,又将贾吕、鱼氏身边的婢女、丫鬟作为审讯的重点,看贾吕等人是否还有其他阴谋。有些宫婢受不了酷刑折磨,竟然诬称后宫有人要谋害皇帝。此话一出,引发了朱棣的狂怒,激起了他嗜杀的本性,于是他下令重查后宫谋逆大案,这时后宫诸妃嫔、宫女之间将平时积累的恩怨一一发泄,相互指责、相互陷害,结果以谋逆之罪而被抓的宫女达到 2800余人。

对于处理这些“罪犯”,朱棣竟残忍地下令全部处以剐刑!所谓剐刑,即是后来的凌迟,是用刀片将犯人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割下来,让犯人在零刀碎割的剧烈痛苦中死去,凌迟的刀数从数十刀到上千刀不等,直到剐得露出白骨、内脏等才让犯人死去,是古代诸多刑罚中最为残酷的一种。明成祖亲临现场监刑,他这种丧心病狂的处罚引起了宫女的强烈愤怒,行刑现场有宫女大骂朱棣,说他年老体衰,不能照顾宫女,宫女们与宦官相好又有什么罪过!朱棣大怒,让画工画了一幅贾吕与太监相拥而抱的图画挂在后宫,以羞辱无辜的宫女。据《李朝实录》记载,在朱棣虐杀宫女的时候,突然有雷电击到宫殿的檐角,宫女们心中暗喜,以为这是苍天开眼,要阻止明成祖的暴行了,然而朱棣不为所惧,继续下令戮杀宫女,“不以为戒,恣行诛戮,无异平日”。就这样将 2800多名宫女全部杀死。

这两次大屠杀,共使 3000余人成为刀下冤魂,而朱棣之所以如此丧心病狂,有学者指出,不仅是因为他的两个最为宠爱的贵妃先后暴死,让其伤痛欲绝,可能还与他身患疾病有关,据《明史》记载,明成祖晚年身患疾病,经常突然之间发狂,一旦发作起来就难以控制,产生狂暴异常行为,甚至残忍地杀害无辜的人。这样看来,在朱棣先后失去两个爱妃之后,心智已经失常,做事失去理智,从而歇斯底里地虐杀了近 3000宫女,酿成了令人发指的千古惨案。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有多牛?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省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原名马和,小字三保(后又称三宝),11岁时净身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朱棣登基,念他有勇有谋,屡立奇功,便赐姓“郑”,改称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经过元末的战乱之后,朱元璋和朱棣都采取了发展农业、扶植工商业的措施,使明初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同时,朱棣在政治上又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诸王势力,充实军事实力,开拓、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稳定。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奠定了明王朝开拓对外交往活动的基础。

日月复明——大明王朝隐秘岁月

朱棣攻下南京后,始终没有找到建文帝朱允炆,朱棣怀疑他逃到了海外或者隐匿于某个海岛上。还有一点是,洪武中后期,东南亚一带许多国家再没有按期向明王朝纳贡,这使朱棣感到天朝的宗主地位正在丧失,还有些地区的首领甚至阻碍、破坏中国官方、民间的对外海上贸易,朱棣对此难以忍受。于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在朱棣脑际中出现,那就是派遣使节,打通海上通道,重建天朝威严,恢复和扩大对外邦交,郑和在这个时候承担起了历史的使命。

造船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造船技术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西周时,建造的海船就能东达日本。秦汉时,更能远航至爪哇、柬埔寨、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到了唐代,我国建造的大船,已可乘坐六七百人,而宋元时代,又增大船体,可乘近千人。由于指南针的运用,使得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安全可靠。历史悠久的造船业和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加上明初强盛的国力,为郑和能大规模地建造远洋船队出使西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物质条件。

为尽快造出下西洋所需的舰船,郑和派员协助新建和扩建了许多船厂。船厂分工很细,木工、铁工、篷工、橹工、索工、漆工,样样齐全。大船厂还附设许多小作坊,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造船体系。据《明史·郑和传》记载,经过紧张准备,明朝共造出航海“宝船”63艘,最大的长 44丈 4尺,宽 18丈,普通“宝船”的实际尺度虽无记载,但也是“体势巍然,巨无与敌”。巨型“宝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 15118米,宽 616米,船有 4层,船上 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 200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千人。《明史·兵志》也记载说:“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

除了“宝船”还有 4种船,分别是“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我们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

但是,近来却有专家学者怀疑郑和下西洋船队中巨型“宝船”是否真的存在过。他们认为明永乐年间,朱棣施政办公的大殿——奉天殿(太和殿),是当时最大的木结构实体。其大小也不过宽 6396米,深 3720米,高 3505米。而大号宝船上仅船楼的面积就大大超过了它,从封建的宗法礼仪上讲,作为宦官的郑和乘坐似乎有僭越之嫌。而且郑和宝船的长宽比例不协调,“长 44丈 4尺,阔 18丈”,长宽比大致为 24666∶1,比例之小使“宝船”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个方盒子。再次《天妃经》卷首插图显示郑和下西洋船队雄姿,图中的船型应当是下西洋主要船型,但却不是巨型宝船,巨型宝船既巨大,又重要,理应充当“主角”,为什么反而不被描绘呢?

肯定郑和船队有宝船的专家认为,在中国古代,宫殿的营造法式是有严格的等级界限,而舰船则被视为海上的移动城池,属于军事设施的一种,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陆续出土了一批宋、元、明时期的古船遗骸,其中有的古船经测算,其长宽比大致约为 24∶1,虽然这些船的尺寸不能与宝船相比,但也证明了宋明时期我国的确存在一种“粗”腰身的船型。而且,经过对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考古研究,发掘出一根约 15米长的舵,和明史所述巨型宝船大小相符。至于《天妃经》卷首插图没有描绘巨型“宝船”之事,很可能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占主体地位的是普通型的“宝船”,于是画作对其描绘而不描绘少量的巨型“宝船”,这也有可能,而且伊本·白图泰(1304~ 1377年)游记中早已记录中国巨大的 12张帆可载千人的海船,这也可作为 12帆载千人的“宝船”的旁证。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清晨,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开始了首次出使西洋的远航,从此揭开了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外交、航海史上的光辉一页。

郑和航海,主要依据的海图是《针经图式》,此图是依据沿海船民的实际经验,结合当时的航海技术制作而成,用以指引航船的路程。可惜,这份宝贵的《针经图式》早已失传。但《郑和航海图》流传至今,此图共 40幅,详细记载了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出长江口,沿苏、浙、闽、粤海岸航行,跨过南海及印度洋,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航线。这种航线,系借用罗盘,采用“更”、“托”、“针位”加以确定的。以 60里为“更”,以“托”避浅礁,以“针位”取航道。航程中,需随时掌握航行几更可到某地;又必须沉绳海底,测量水深几托,探知何处有暗礁;还需根据针路,察明海岛的方位。《郑和航海图》中详细地描绘着航经各国的方位、航程之远近及航行之方向,对何处宜于停泊,哪里有礁石,什么地方有浅滩,都一一标明。这样,在海上航行也就无异于在陆地上走平道了。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每艘船上,均配有罗盘,由 24名官兵掌管航船的方向,这种罗盘的精度很高,采用 24个方向,各以天干地支与八卦五行命名,标记方位,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在“宝船”、海图及罗盘针的配合下,郑和从永乐三年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开始,在以后漫长的 28年间,历经亚非 30余国,涉 10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郑和在第 7次下西洋时不幸于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城市)病逝。郑和把毕生精力贡献于航海事业,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航海家。

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是谁?

500多年前,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东的土木堡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这次战役的结果,使“一代国君”沦为“阶下之囚”,50万大军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土木之变”的著名战役。而这场战争的惨败竟然源于一名太监的专权,这名太监就是明朝英宗时期的王振。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误国的悲剧几乎在每朝每代都上演过,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吸取以往历朝历代宦官祸国的教训,在建国之初就对宦官做了种种限制,例如,规定不许宦官识字,不许兼任外臣,任职不许超过四品,并在宫门外立一铁牌,上书“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是到了明宣德年间,这一规定却被打破,宫中正式设置了宦官学校“内书堂”,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小太监入堂读书,并派大学士任教。由此,许多宦官便在皇帝沉湎酒色玩乐之时,替皇帝批复奏章,日久成例,称为“批朱”。如此一来,宦官权势得到进一步扩大,明英宗时期就出现宦官王振专权的局面。

王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人,读过私塾,略通文书。本想通过应试进入仕途、飞黄腾达,但屡试不中,便也渐渐丧失信心。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升之路对他而言已经堵塞,也只有另作其他打算。据记载,王振因触犯刑律而被发配充军,正好赶上皇帝下诏“有子者许净身入内”,王振便自阉入宫。王振知道在宫中要出人头地就必须依附朝廷中举足轻重的靠山。后来他成功寻找到他的大靠山即太子朱祁镇。当时的史籍记载王振为人“狡黠”、善于揣摩别人心意。王振进宫后凭借灵敏的头脑获得宣宗皇帝的喜爱,宣宗皇帝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陪太子读书。这时的太子还是个小孩子,王振略施手段便让太子对他是既敬重又害怕,称他为“先生”。颇有心计的王振也深知自己陪读的孩子就是将来的大明皇帝,他除了表现严肃的一面外,还竭尽全力讨好太子,挖空心思地讨太子喜欢。本来小孩子就有很强的依赖性,朝夕相处使得太子与王振两人形影不离,关系十分密切。

宣宗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病死。太子朱祁镇继位,是为明英宗。英宗即位后,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爱的人,王振凭借与英宗的亲密关系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王振控制朝政以后,不仅对内党同伐异,大施淫威,对外也投机取巧,破坏边防,终于招致了瓦剌贵族的进犯。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 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制造衅端,分四路进犯明边境。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明史纪事本末》卷 32《土木之变》)。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

对此,诸大臣极力劝阻,但英宗还是听信了王振的蛊惑,决定亲征。经过两天仓促的准备,王振挟持英宗率领 50万大军,北京出发。这支庞大的军队出居庸关,至宣府(今河北宣化),八月到大同。

同类推荐
  •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共分五十一章,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过去的历史,在美国风行一时,畅销不衰。既是美国大专学校世界史课程的必读著作,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首选入门读物。此次引入中国,我们不仅历时三年时间,逐字逐句地进行英文原版翻译修订,尽力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师力作。我们更针对二战后的世界历史与文明发生的重大世界做了全新的论述,使这部名著在内容上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 唐朝小军阀

    唐朝小军阀

    一代特种兵之皇因为参与基因工程不小心穿越到了唐朝贞观年间,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热血,搞笑无厘头的故事
  • 春秋右氏传

    春秋右氏传

    恩怨情仇,世事变迁。---《右传》
  • 唐徒

    唐徒

    按历史课本的记载,陈权知道运行了二百多年的大唐已经步入末年。而在这个不恰当的穿越时间,活下去,尽量活的好一些就成了他唯一的目标。会昌法难之时先做个和尚。宣宗重佛之日再还俗。这个决定有些怪,但就这么定了。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热门推荐
  • 落叶,深秋中的寂寞

    落叶,深秋中的寂寞

    漫天飞舞的白色纸钱,渲染周围格外沉重的气氛,葬礼的规模很大,出席哀悼的大多都是商业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此时奏乐的葬礼进行曲与今天低沉的天气显得十分搭配,谁会知道这样一个家财万贯的富家少爷竟会在这个秋季,沦落得饥寒交迫惨死山头的下场。不知是何时,在这里出现了一位姑娘,她只敢远远的观望,不敢靠近,脸上的表情倒是平淡无奇,察觉不到丝毫的哀伤,这莫非是对死者的一种亵渎,而从她眼神的交流中可以看出,这并非是一种不敬重,是另有一份不为人知的心酸,所有学校的同学老师都前来祭拜,唯有她在众人离开后才敢上前来,留下一本日记便匆匆离去,北方吹来的风呼呼作响,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哀嚎。日记随风翻动,往事历历在目……
  • 欢喜缠绵:盛宠小霉妻

    欢喜缠绵:盛宠小霉妻

    新婚第一夜:“老公,洞房花烛夜,咱们要抓紧时间啊!”喝醉酒就色性大发的某女人躺在床上诱惑道。突然,警铃声响起,传来了失火的吼叫,转眼之间,设备顶级的酒店就被大火覆盖……新婚三个月:“老公,月黑风高夜,正是运动的好时候,咱们做一对野鸳鸯吧!”野外真人秀,白果荡漾了。突然,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还夹着拳头大的冰雹……新婚半年:“老公,什么都不说了,咱们来吧!”忘了女人要矜持,忘了自己的霉运,白果快速的脱光自己身上的衣服。突然,地动山摇,很明显是地震了。天哪!他们结婚半年了,到现在还没吃到一口肉。不管了,地震她也要。于是,外面楼倒房塌,里面激情燃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救世主手册

    救世主手册

    蒸汽轰鸣,诡秘重现。第三纪的曙光已有近千年之久。当滚滚的浓烟从霍尔维克的烟筒中爬出,当贩奴的船只航行在西索斯海峡上,当精灵与龙从西大陆的迷雾废墟中苏醒……浩劫将至。被召唤而来的路易斯茫然四顾,跨界重生。ps:本书包含以下元素:末日、救世、克苏鲁、工业革命、精灵与龙等元素,不喜勿喷。(书友群:347500485)
  • 盗行天下铁树

    盗行天下铁树

    一个纯江湖,从快意恩仇到身不由己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 真相小民警

    真相小民警

    民警周晔获得真相系统,一切谎言在他面前无处遁形!简介虽然短小,但书绝对精彩!请收藏!全新的体验!不一样的警事风云!
  • 鸿蒙英雄传

    鸿蒙英雄传

    诸神志凌天传说难凌天,异世邪君难莫邪。不败邪皇终败北,一手遮天亦逢敌。完美世界一场空,永生之门寿见头。圣王无无归虚无,龙符尘沙戟沉沙。鸿蒙金榜凡尘落,大千苍穹榜无人。问君何人笑沧海?唐门第一唐三少!
  • 破解帝途

    破解帝途

    十年废物一朝成为人生外挂者,一时间风光无限,但那隐隐的杀机也随之降临......
  • 白狐的人生第二部

    白狐的人生第二部

    他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白狐,只差一日便可飞升成仙;她是一只刚过半百的红狐,却在那日突闯到他身边。初见时,因是同族,她孺慕他;初见时,因为灵珠,他欲杀她。后来的后来……他珍她,重她;她恋他,爱他。在爱慕与守护的途中,牛鬼蛇神喷涌而出,只要她在,他心安,只要他在,她安然。最后的最后……“你救了我那么多次,这次换我来救你~”“不!!!”异象重生,灵珠易主……
  • 末与旅

    末与旅

    这是一场以地球为起点的,贯穿整个宇宙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