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3800000041

第41章

经过御史刘廷元审讯,刺客张差是蓟州井儿峪人,语言颠三倒四,常提到“吃斋讨封”等语。刑部提牢主王之认为事有蹊跷,觉得张差决不像疯癫之人,用饭菜引诱他:“实招与饭,不招当饥死。”张差低头,又说:“不敢说。”王之命众人回避,亲自审问。原来张差靠砍柴与打猎为生,在一个月前,张差在济州卖完货后,赌钱输了,结果遇上一位太监,太监说可以带他赚钱,张差随这位太监入京,见到另外一位老太监,老太监供与酒肉。几天后,老太监带他进紫禁城。老太监交木棒给张差,又给酒让张差饮。带他到慈庆宫,让他进宫后见人即打,尤其见到穿黄袍者(指太子朱常洛),说他是奸人,要把他打死。老太监言明,如打死穿黄袍者,重重有赏,如被人捉住,他会救张差。张差的供言,结果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朝臣有人怀疑是郑贵妃想要谋害太子,王志、何士晋、张问达奏疏谴责外戚郑国泰“专擅”;郑贵妃则惶惶不可终日,向皇上哭诉,神宗朱翊钧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迹。结果皇帝和太子不愿深究,最后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以凌迟。张差临死前曾说:“同谋做事,事败,独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问。 ”(据《先拨志始》)。不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前后五次会审庞保、刘成两人,由于人证消失,庞、刘二犯有恃无恐,矢口否认涉案。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这就是“梃击案”。

“梃击案”是明宫三大案之首,其疑点重重,首先,张差怎么会轻易地拿着一根棍子闯进了东宫?其次,假若是郑贵妃幕后指使,她为什么不采用更为隐蔽更有把握的方式,反而采用这个极易让人抓住把柄的方式?再次,明神宗为什么要秘密处死庞保和刘成,他是不是知道事情的真相?还有,主审官员审讯犯人所获得的供词有没有造假……

种种谜团随着庞保和刘成的死呈现在了我们眼前,不管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梃击案”使郑贵妃势力大衰,神宗不得不放弃封福王为皇太子的想法。而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稳固。

明宫“红丸案”是谁的阴谋?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所以习惯把他叫做泰昌帝。特殊的身世,坎坷的经历,使朱常洛形成胆小怯懦的性格。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他出阁读书时,正值寒冬,太监居然不给他生火取暖。他冻得浑身发抖,也不敢吭气,气得讲官郭正域训斥太监,太监们才给他生火;在万历帝病重时,朱常洛带着儿子朱由校(后来的天启帝)等去探望,守门太监拦着不让进去,朱常洛不敢抗争,从早到晚一直等在门外,后来是兵部右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和东宫太监王安等周旋,他才见到父亲万历帝最后一面。

太子朱常洛既没有统兵征战沙场的锻炼,也没有协助父皇治理朝政的阅历,更没有苦读经书的学养,甚至几乎未出过皇城,又长期受到父皇的冷落,心情压抑,寂寞寡欢,无所事事。于是借酒色填补精神空虚,长期“惑于女宠”。尽管如此,泰昌帝在登基大典上,还是“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征候。

光宗朱常洛即位之后,开始行使皇帝职权,致力于扭转万历朝后期的一系列弊政,他发内帑犒劳前线军队,解决了长期缺饷的燃眉之急;还停止了民愤甚深的矿税太监的活动;起用了许多万历年间因为直言进谏而遭贬斥的大臣;他还亲自考课大臣,破格提拔人才。种种作为,显示出光宗皇帝要做一代明君的努力。但是,这个愿望随着“红丸案”的发生而变成一个历史的春秋大梦。

神宗驾崩之前,曾经留下一纸遗诏,要朱常洛继位之后封郑贵妃为皇太后。但是,朱常洛 30多年来,受尽了郑贵妃的压制和打击,当然不会同意,而且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祖宗的典章制度,也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所以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下来。郑贵妃等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取悦新帝,从侍女中挑选了八名能弹会唱的美姬进献给泰昌帝。郑贵妃又竭力笼络泰昌帝的宠妃李选侍,二人合谋,欲以美人计为己请封皇太后和皇后之号。贪恋酒色的泰昌帝纳八姬后,一时间元神大耗。不到半个月便一病不起了。关于这段历史,在文秉《先拨志始》中也有所记载:“光庙御体羸弱,虽正位东宫,未尝得志。登极后,日亲万机,精神劳瘁。郑贵妃欲邀欢心,复饰美女以进。一日退朝内宴,以女乐承应。是夜,一生二旦,俱御幸焉。病体由是大剧。”李逊之《泰昌朝记事》也有类似的说法:“上体素弱,虽正位东宫,供奉淡薄。登极后,日亲万机,精神劳瘁。郑贵妃复饰美女以进。一日退朝,升座内宴,以女乐承应。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

此时,司礼监秉笔、掌管御药房的原郑贵妃宫中的内医崔文升入诊帝疾,光宗本是纵欲伤身,身体虚弱以致卧床不起。这个崔太医不知道什么原因,却诊断为肾虚火旺,需要泻火,便给光宗皇帝开了一服药性很强的泻药。所以,接下来的一昼夜,朱常洛连泻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后来,廷臣们对于崔文升进药的资格和所进药物是否符合医学原理两点,对崔文升进行猛烈的抨击。给事中杨涟说:“贼臣崔文升不知医……妄为尝试;如其知医,则医家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补之。皇上哀毁之余,一日万几,于法正宜清补,文升反投相伐之剂。”杨涟认为,朱常洛本来身体就虚弱,应当进补,而崔文升反而进以泻药,其心叵测。当时,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外家、原皇太子妃郭氏外家两家外戚都认为其中必有阴谋,遍谒朝中大臣,哭诉宫禁凶危之状:“崔文升药,故也,非误也!”八月二十二日,朱常洛召见首辅方从哲等大臣,六品的给事中杨涟也在召见之列。朱常洛看了杨涟很久,说:“国家事重,卿等尽心。朕自加意调理。”之后,朱常洛下令,将崔文升逐出皇宫。

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皇上。太监们不敢做主,将事情禀告内阁大臣方从哲。方从哲说:“彼称仙丹,便不敢信。”接着,内阁大臣们进乾清宫探视朱常洛。朱常洛此时已着意安排后事,将皇长子交由阁臣小心辅佐,又问起自己的陵墓的营建事宜。在安排好一切之后,朱常洛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方从哲说:“鸿胪寺丞李可灼自云仙丹,臣等未敢轻信。”朱常洛自知命在旦夕,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李可灼入宫献药。到中午时分,李可灼调制好一颗红色药丸,让皇帝服用。朱常洛服完红丸后,感觉还好,让内侍传话说:“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傍晚,朱常洛命李可灼再进一粒红丸。尽管御医们都表示反对,但是朱常洛坚持要再服一颗。于是,李可灼再让皇帝服用了一颗红丸。服后,朱常洛感觉安适如前,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然而,次日(九月初一)五更,朱常洛便死去。

大臣们联想到梃击案以来的风波,不禁疑窦丛生,所谓“张差之棍不灵,则投以丽色之剑;崔文升之泄不逮,则促以李可灼之丸”,这一系列事件岂非正是有目的地陷害皇帝吗!继泰昌帝而后新登基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迫于舆论压力,罢免未力阻李可灼进药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将崔文升发配南京,李可灼充军,此案草草收场。但泰昌帝之死究系何因,郑贵妃是否是幕后主谋,始终未解,“红丸案”也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明宫“移宫案”的真相如何?

明朝末年的宫廷斗争并没有因为明光宗的死而结束,反而更加扑朔迷离。“红丸案”的真相还没有查清,接着又发生了一件大案“移宫案”。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至九月一日,万历、泰昌两帝相继而亡,新帝即位之事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

事情还得从明光宗说起,明光宗有一位非常宠爱的李选侍。李选侍入宫之后,很快讨得了朱常洛的欢心。在宫里的地位迅速上升,并且替光宗抚养日后的皇太子朱由校,地位由此更加特殊,几乎掌握了后宫的实权。而且她还同郑贵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李选侍极力地想通过郑贵妃的力量将自己扶上皇后宝座,郑贵妃则想利用李选侍在皇帝面前说话方便的机会,帮她实现做皇太后的梦想。

当初,朱由校由于其父泰昌帝朱常洛不得万历皇帝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直到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虽位尊于李选侍,但因李选侍受宠,她备受李选侍凌辱而致死,临终前遗言:“我与李选侍有仇,负恨难伸。”而朱由校从小亦受李选侍的“侮慢凌虐”,终日涕泣,形成了惧怕李选侍的软弱性格。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初一,朱常洛在宫中暴毙。李选侍却仍住在皇帝、皇后的寝宫乾清宫,丝毫不想搬出乾清宫。按照明代的制度,外廷有皇极殿,内宫有乾清宫,都是属于皇帝、皇后专用的。而李选侍是想借年仅 15岁的光宗长子朱由校掌握朝政,坐镇乾清宫,进而统驭后宫。

此举引起朝臣的极力反对。泰昌帝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太监们的阻拦。兵部右给事中杨涟挺身而出,厉声斥责道:“你们这些奴才想干什么?我们都是受皇帝召见的,皇帝晏驾了,你们敢造反不成!”太监们这才让开。李选侍把朱由校藏在自己房里,不让出来。大学士刘一爆问:“太子到哪里去了?”太监们都不答话。比较正直的东宫伴读太监王安走进房内,哄李选侍道:“太子出去一下就回来。”才将朱由校带出。但李选侍马上就后悔了,叫太监把朱由校带回来。太监们上前拉住朱由校的衣服,朱由校一时也没有了主意。这时,杨涟上前将太监斥退。群臣簇拥着朱由校来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本月六日举行登基大典。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

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后,群臣纷纷上书,要求李选侍搬出乾清宫。李选侍却“居乾清宫自若”。而朱由校(天启帝)要登临大位,就必须回到乾清宫。为了让李选侍尽快“移宫”,御使左光斗上书朱由校明白指出:“内廷有乾清宫,犹如外廷有皇极殿,唯天子御天得以居之,唯皇后配天得以共居之。其他妃嫔不得常住。这非但为避嫌,也为了区别尊卑。选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然尊居正宫,殿下反而退处慈庆宫,名分又从何说起?不早作决断,势必借抚养之名,行****之实。武氏之祸,将在今日重演。”朱由校听了,觉得甚是有理,便发布上谕,说移宫已有圣旨,册封贵妃一事,尊卑难称,着礼部再议。

随着朱由校登基大典日期迫近。至初五日,李选侍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杨涟便直言上奏:“选侍托保护之名,图专擅之实,宫不可不移。臣言之在今日,殿下行之在今日,诸大臣赞决之,也在今日!”

随后,杨涟又去拜见首辅大臣方从哲。方从哲起初认为这件事不用太着急,晚两天也没什么关系。杨涟却说,太子明天就要登基了,难道登基为天子后还要回到东宫的住处吗?选侍今天不愿离开乾清宫,难道以后就会主动离开了吗?方从哲最终被杨涟说服,两人统一了意见后,又去请求太子颁下严令。于是,朱由校登基在即时下令,命李选侍移出乾清宫,移住仁寿殿。他还下令收捕李选侍身边的几个亲信太监,理由是他们涉嫌偷盗大内库藏。如此情形下,势单力孤的李选侍还是敌不过皇帝的一纸命令,移宫已成定局。李选侍终于无奈地决定移宫。九月初五,她抱着皇八女,徒步从乾清宫走向宫中宫妃养老处——仁寿殿哕鸾宫。于是,这件震动宫闱的明朝三大疑案之一的“移宫案”终于落下了帷幕。李选侍以失败而告终,熹宗朱由校进驻乾清宫,登上宝座。

李选侍封后的要求没有实现,做皇太后控制朝政的愿望也落了空。她赖在乾清宫不走是否是受到了郑贵妃的幕后指使,这个后人亦无从得知。但是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通过控制新皇帝朱由校来操纵整个朝政。李选侍虽已“移宫”,但斗争并未结束。“移宫”数日,哕鸾宫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李选侍母女救出。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发谣言:选侍投缳,其女投井,并说“皇八妹入井谁怜,未亡人雉经莫诉”,指责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朱由校在杨涟等人的支持下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至此,“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它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一直是天启朝争论的问题,史称晚明三大疑案。

同类推荐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老天爷呀!你玩我哦!这里是三国也!动不动就会死人的也!而且,你居然让我做赵云!NO!开什么玩笑嘛!怎么办!要我拿着枪去戳人,我宁愿拿着笔去戳卷子!至少卷子不会反过来戳我,不是吗?
  • 明牛

    明牛

    帝国迟暮,群雄蛰伏。历经国运二百载的大明朝,终于在万历年间,走到了国祚的末期!我本是一介布衣,应该隐居俗世,还是要问鼎至尊?!
  • 明末大贼

    明末大贼

    1644年三月初二大明皇朝的中极殿上,狂风吹来了一个大贼子;从这一天开始历史开始改变。大贼只有一个理想,我的目光到哪里,哪里的土地海洋和天空,都是我汉族的。
  • 幻想之重生在三国

    幻想之重生在三国

    看过很多大神们的作品,总想着那一份热血!总想着我们身处其中,男主角带着金手指来到三国,为了改变世界末日的到来而努力。第一部只要讲的是男主角回到三国拯救地球免于毁灭,第二部讲的是,第三部讲的是,我想创作的就是这样一个主角,通过不懈的努力,带领汉人走向巅峰!
  • 非唐

    非唐

    这不是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的大唐。这不是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的大唐。这不是读史者鉴之可以知治,可以知德,可以治学的大唐。唐为唐,唐亦非唐。借我三千城管,踏平贺兰山阙!
热门推荐
  • 冤家女保镖

    冤家女保镖

    寂静的夏夜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的尖叫声,一句‘我中奖了’瞬间传遍了大街小巷,徐发财一夜之间摇身成为暴发户,改名徐骏皓..由于身价显赫,徐骏皓一再担心自己的人生安全,在开了服装公司之后,便通过中介公司聘请了一批专业的女保镖,其队长为隋筱楠,第一次见到隋筱楠,徐骏皓便被她那冷艳的外貌所震惊到,相处下去,须不知是料想不到,彼此暧昧多多...为了成为上流社会的人,徐骏皓和表弟廖苗闹出了一幕幕的‘爆笑’...在隋筱楠合约期满之期,徐骏皓却发现...
  • 六道永仙

    六道永仙

    上下四方为宇,古今轮回为宙。永恒万道的诸天,弥漫千古的布局。六道者刹那芳华,璀璨者古今永恒!
  • 双面名媛

    双面名媛

    “想死?除非我腻了为止!”一次偶然的碰撞,却掉进恶魔怀里,校花变身小女仆,伺候他吃穿,竟还要她暖床?拍拍小手,抹布一扔,她要罢工。该死的男人却赖着她不放,她耍手段,玩阴谋,肆无忌惮的惹怒他,最后发现,恶魔是不能惹的……
  • 迪迦世界的奈克瑟斯

    迪迦世界的奈克瑟斯

    迪迦世界的奈克瑟斯,奥特曼凹凸曼!偶遇外星人,穿越迪迦世界,作为凹凸曼,保护地球是他的责任?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迪迦奥特曼?哦,他呀,他是我兄弟呗........请看迪迦世界的奈克瑟斯!
  • 种福堂公选良方

    种福堂公选良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娇甜妻要离婚

    傲娇甜妻要离婚

    临危受难,被迫结婚江舒雅一逃三年回来第一件事情便是找他离婚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却不知,灯火阑珊处,那人等候许久,步步为营情景一:“你约我见面,无非是想问我两件事,一离婚,二什么时候离婚。”霍云深看她。江舒雅木讷地点点头。“我只有一个意见。”“什么?”霍云深薄唇吐出两个字,“妄想。”
  • 落花时节幸逢君

    落花时节幸逢君

    “阿树,我觉得我就是个质数,我的世界里,除了自己,就只有你了。”“竹子,如果你是质数,那我就是根号,将你永远护在身后,不让你受到伤害。”
  • 西邻汀州畔

    西邻汀州畔

    贺汀州计划着再等等,就能把捡到的小傻子娶回家,这样她就能永远和他在一起啦!但是突然有一天,二傻摇身一变,没等他穿上嫁衣,却等到了他穿上了火红的礼服,带着聘礼,骑着马,对贺汀州说要迎她回家。贺汀州说过:二傻,爷我富可敌国,只要你想要什么,爷千方百计都会给你弄来,只要你开心。二傻也说:州州是这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我什么都不要,只要州州一个。再后来,二傻又说:州州,我本来对这个江山没有兴趣,但若是你想,我便把江山夺过来,把整个江山都送给你好不好!全文都宠甜,作者默默无闻,只想好好码文!~-~!!
  • 胭脂浓:王妃太倾城

    胭脂浓:王妃太倾城

    绝煞,21世纪杀手榜上的第一人,生杀予夺,冷心冷情,殒命在墓园之内。再睁开眼,她成了云家最不受宠的七小姐,面临的是即将被扫地出门。年少成名的战神王爷,妖冶邪魅的邪教少主,翩翩俊俏的少年公子,又有哪一个是真心守护?这世态炎凉,又有多少真心掺在其中?
  • 道凡志

    道凡志

    十方寰宇,浩瀚波澜;渺渺众生,情欲纠缠,恩怨难断;天地造化,玄功妙法,谁道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