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5200000026

第26章 各类心理异常者(2)

没过几天,一辆警车呼啸而至,小菊因为犯故意杀人罪被送上了法庭,小菊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是她说,自己不会后悔,如果生命还可以重新选择,她还会这么做,因为她要保护自己的女儿。

法院考虑到小菊丈夫实施的种种家暴行为,对小菊在量刑上予以从轻处罚。小菊的故事告诉正在受到家暴的女性们,当婚姻变成一把利器开始伤害到自己的时候,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小菊是可悲的,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她只能靠犯法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虽然制止了家暴,可是也将自己送进了监狱,真是得不偿失。

当下,有关家暴的事情屡见不鲜,最知名的一个家暴案例就是李阳和妻子Kim的离婚案。作为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我们眼中的李阳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成功人士,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成功人士,在家竟然动手打自己的妻子Kim,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在原谅了自己的老公几次之后,Kim最终将自己的老公告上了法庭,并且提出离婚,她的理由是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能让孩子觉得男人打女人是正确的。

事实证明,Kim的选择是正确的,她和李阳离婚的案子虽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但是大多数舆论都是支持Kim的。她用正确的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并且让许多中国女性看到了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性。

知识荟萃

从小菊和Kim的案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家暴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

心理专家通过对受暴家庭的案例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的施暴者身上具备下面的一些心理特质。

首先,施暴者身上的自卑心理。和施暴者展示给外人的一种力量感和控制感不同,施暴者身上普遍存在一种较低的自尊。低自尊会给人带来很大的自我压力感,若是不能正视和面对这种压力感,人就会在自我挫败感中煎熬,并且陷入自卑的泥沼而不能自拔。而以下这些特质,最易造成施暴者的自卑情结:

第一,强烈的控制欲望。施暴者总是想方设法让受暴的一方服从自己的绝对权威,一旦某些事情有违他的意志,他就会感到痛苦,并且无法接受;

第二, 一种过度负责任,无法信赖他人的心理。男性优势文化使得男人自己感到他们在家庭中处于主宰的地位,所以,他们对别人的教导欲望很强烈。尽管他们可能在一个在家庭中不是承担很多事务的人,甚至几乎不承担家庭事务,但是他们觉得自己有必要为这些事情负责和做决定,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不信任他人的心理;

第三,自己和别人的界限不清楚。这里的界限不清楚是指一个人既理不清自己,也搞不清他人,处在一种混乱状态之中,施暴者的主观世界往往就是这样混沌不清。由于害怕受到伤害,他们在心理上总是和人保持着距离,但又很容易让别人不适当地跨过自己心理界限。在家庭关系中,他们希望自己能控制配偶,但是又害怕自己被控制;

第四,对个体自身内外的界限不清楚。施暴者往往分不清自我的内外界限,使得他们绝对不能容忍和接纳自己心底深处的东西,更谈不上去理性地处理它。许多施暴者在外人的面前通常都会表现出镇静、成功、讲理、文明而非暴力的行为。但是,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男人,当他们与亲人或者配偶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展示出真实的自己,即内心深处隐藏的恐惧、羞愧、罪恶感和愤怒等等。

其次,施暴者憎恨女性的心理。施暴者的暴力和虐待行为,有时看上去是出于不满等情绪的宣泄,实则是出于对女人的憎恶。这种憎恨心理可能是来自于自己不幸的童年,比如有一个虐待自己的母亲或者是继母,还有就是自己在和女性打交道过程中不愉快的经历。

曾经有一宗家庭暴力的案件,施暴者说,他之所以在婚后不停地虐待自己的妻子,就是因为他觉得女性都是十分可憎的生物。据调查,在这个施暴者小的时候,他的母亲非常强势,经常说自己的父亲没用,并且在他父亲不在的时候,会经常打骂他。后来,父亲一气之下杀死了他的母亲,这个施暴者在日后不但没有怪自己的父亲,相反还认为自己的父亲做得对。他之所以结婚,就是为了不断地折磨女性。

再次,施暴者有一种非理性的信念和思维。根据心理学上ABC的理论,人们的反应并不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人们对这个事件的认知所引起的。对于施暴者来说,性别偏见和歧视是导致暴力和虐待行为产生的最基本的非理性信念。

当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施暴者往往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合理和正确的思考,他们会借助于自己大脑中的不合理信念来解决眼前的问题。这个时候,他们通常会丧失理智,做出一些很极端的行为。

比如,在另一宗家庭暴力的案件中,施暴者虐待自己老婆的原因是因为他老婆和别的男人说话了,还有说有笑。在正常人看来,这些都是必要的交际手段,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在施暴者看来,这是一种伤风败俗的事情,这是自己的老婆赤裸裸地给自己戴绿帽子,是一件不能得到原谅的事情。

最后,施暴者一般都缺乏能力。对绝大多数的施暴者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他们在相关的能力上是缺乏和不足的,或许是为了弥补他们这种缺乏能力的心理,或许是想在别的方面找到自信,他们将施暴看成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强调。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个施暴者,这个施暴者是一个事业失败的失意者,事业方面的失意使得他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他想通过控制自己的妻子来满足自己的自尊,显示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力量。他自己交代说,每次在打自己的妻子的时候,他都会觉得自己掌握绝对的控制权,自己非常有能力。

从之前的对施暴者特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施暴者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特点,即自卑、仇恨、非理性、缺乏能力,这些因素都将造成一个男性有施暴倾向。同样,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每件事都顺心,我们也会经常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所以,如何对情绪进行正确地处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对施暴者来说,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通过本节对施暴者的介绍和描述,我们每个人应该了解:

首先,要学会觉察自己不良的情绪。当一些负面的情绪刚刚开始出现但并不是非常明晰时,施暴者往往不能觉察,只是感到莫名的不舒服,这样就很难理清情绪的线索,搞不清是自己还是他人的原因使自己不舒服,看不到自己的行为是因自己情绪不良导致的。当事人往往还振振有词:“我是对的,她是错的。”

所以,学会觉察自己的不良情绪是极其必要的,当自己刚要发火的时候,先深呼吸一下,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过程,看自己有没有责任,想想自己如果换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其次,要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别人保持良好的沟通。由于受到我们古代文化的影响,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这种教育方式导致男性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施暴者通常更是不愿意释放自己的情绪,也是不善表达自己情绪的人,这样受到煎熬的时间长了,施暴者就会感到非常痛苦。但他们不会主动去理会这些感觉,更不去梳理和澄清它们,甚至不愿承认它的存在,冲动、爆发往往就成为他们减轻这种痛苦的方式。

所以,积极主动地向别人(尤其是自己的伴侣和亲人)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是极其必要的。及时地表达情绪能使彼此之间得到有效沟通,释放自己的压力,同时也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最后,要善于觉察别人的情绪。施暴者不但不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同样对他人的情绪也不善于觉察和辨别。一时的暴力和虐待行为,可能使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变得顺从,在他们的眼中妻子和子女顺从的表现可能是良好家庭的一个标志。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妻子和孩子眼中的恐惧和痛苦,更不会看到对家庭造成的伤害和家庭由此开始出现的危机。

所以,善于觉察别人的情绪也是极其重要的,明白身边人真实的情感需求和表达,然后再给予支持和安慰。要知道当自己错误地理解和判断别人的情绪时,不但不会给他人带来爱,相反还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寝室里的风波

——投毒者的心理透视

前一段时间,复旦大学的一起投毒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害者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而涉嫌投毒的犯罪嫌疑人却是黄洋同宿舍的同学林森浩。据被逮捕后的林森浩交代,他实施毒杀自己同学的行为仅仅是出于一种愚人节“整人”的想法,事实真是如林森浩所说的那样吗?

2013年4月1日,黄洋在喝了自己宿舍的水之后发现水的味道不对,他以为是水放的时间太长过期了,害怕其他同学喝坏掉的水,于是就将这桶“味道不对”的水倒掉,并且还刷了一遍水桶。到了上午十点多的时候,黄洋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导师和同学发现之后,赶紧将黄洋送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治疗。

刚开始,医院初步诊断认为黄洋是吃坏了肚子,按照治疗胃肠炎的方法给予输液治疗。到了第二天,黄洋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他又在同学的陪同下去挂了急诊,化验的结果表明,他的肝功能已经出现了损伤。

因为医院对黄洋的病因不清楚,他们没法对症下药,到了4月8日的时候,黄洋已经陷入昏迷状态。后来,经过别人的提示,大家发现,黄洋似乎中了某种化学药物的毒。最终,医院抢救无效,在4月16日,黄洋被宣布死亡。

在人们为这个天之骄子的死亡备感惋惜的同时,不禁也会想,作为同宿舍的人,林森浩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舍友,真如他自己所说的是出于一种“整人”的目的吗?我们先看一下林森浩的成长经历。

林森浩的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学习很刻苦,优异的学习成绩却没有弥补他内心深处的那种自卑感,林森浩总是在同学面前掩饰自己的劣势。

据林森浩的一个中学同学说,林森浩是一个沉默寡言、害羞、办事认真、有些偏执和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他在学校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处理人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无法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用大脑思考世界的时候,他显得很活跃,但是在面对人的时候,林森浩会显得非常局促不安。

到了大学,林森浩的劣势似乎更加明显了,以前还有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可是,在大学里面,学习优秀的人太多了,林森浩显得很普通。加上之前因为家庭贫困所形成的自卑感,林森浩觉得自己和班里其他同学比起来,一点优势也没有。此时的林森浩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和偏执,但他一直压抑着。

在读研究生时期,林森浩的自尊几乎彻底崩溃,一方面,由于学业任务的加重,他几乎每天忙于做科研和实习,感到身心俱疲;另一方面,林森浩的恋爱之路很不顺,由于他不善于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恋爱都屡屡受挫。这个时候,连他自己都开始对自己进行自嘲。

据熟悉黄洋和林森浩的同学说,黄洋和林森浩曾经是发生过矛盾的,黄洋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林森浩是一个凤凰男”。也许就是这句玩笑话彻底地粉碎了林森浩的自尊,他开始对黄洋进行疯狂地报复。

从心理保护的角度上来说,当一个人在没有优势的方面受挫的时候,他往往会到有优势的方面去寻求庇护。而对于林森浩来说,他之前的优势集中在学习和科研方面,他的劣势集中在人际关系和恋爱方面。可是,等他到了研究生阶段,他的优势没了,甚至变成了他的劣势,林森浩开始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并且开始自我否定。在挽救自己的心理危机上,他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所以,他对同学作出的伤害行为是其心理崩溃的表现。

也有人说,黄洋的遇害是因为林森浩的嫉妒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它是指个体在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高于自己(有时候仅仅出自一种感觉)时,产生的一种由羡慕转为恼怒、嫉恨的情感状态。针对黄洋中毒的事件,有人指出是由于林森浩嫉妒黄洋在保博和其他有关方面优于自己的心理。

从复旦大学的这起投毒案,我们可以盘点一下近几年出现在名校中的投毒案。

第一,清华女大学生“**”中毒案。1994年冬到1995年春,92级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的女生朱令至少两次摄入致死计量的重金属“**”,导致她大脑反应迟钝、全身瘫痪,投毒者一直未被抓住;

第二,北京大学学生“**”投毒案。1997年5月,北京大学的学生王晓龙因为和两个同学的关系没有之前好,就将这两名同学当做自己的实验对象,分别向他们投“**”这种致命毒物。幸亏抢救及时,被毒害的两名同学都转危为安;

第三,中国矿业大学校园投毒案。2007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常宇庆因对几名同学有意见,决定报复他们。他看到小说中主人公投**致人中毒的情节后,便决定模仿。常宇庆趁同学上课时,将两勺硝酸**溶入矿泉水中,并使用注射器,分别向3名同学的茶杯中各注入2ml的硝酸**溶液,致使他们中毒。

同类推荐
  •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40个心理处方对症下药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40个心理处方对症下药

    想去报个绘画班,却觉得还要购买画笔宣纸从头学习太难?想约朋友看电影,却觉得影院太远不停换乘公交消磨了兴趣?你总觉得没有一技之长甚至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呢,你不是觉得难,也不是没兴趣,你只是怕麻烦,因为怕麻烦拒绝了所有你可能喜欢的事情,很多热爱,真的是从不怕麻烦开始的。阅读本书,跟作者一起治愈“怕麻烦”这种病。
  • 别挣扎了,你该分手了!

    别挣扎了,你该分手了!

    这是一本为所有人而写的分手之书,可谓一部非浪漫派的分手指南。“分手”这桩看似令人伤感的事件,在作者结合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洞察分析之下,不仅展现出了丰富而复杂的内部结构,更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了本质:告别理应告别的不合适,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本书从家庭、朋友、恋人、职业、社交圈等多元角度,介绍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的分手形式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可谓极具实用性。书里附上的事例也以幽默而豁达的态度,给可能处于该情境中的人提供了很好的指南。
  •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内容简介:作为女人,懂得一点心理操纵之术,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从容地面对一切,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不良心情或者不利处境,如果你想知道那些成功者是如何运用他人的能力的,可以看看《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想要和不想要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担心的、顾虑的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参与社交活动,练就读心术,才能成为交际中的王者;在社交中运用心理操纵术,能够让你读懂人心,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成为人际博弈大赢家。
  • 超神奇的心理知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套装共7册)

    超神奇的心理知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套装共7册)

    本套书包括《超神奇的心理减压法》《超神奇的催眠术》《超神奇的记忆术》《超神奇的心理测试》《超神奇的心灵感应》《超神奇的暗示术》《超神奇的身体语言》,共七册。
  • 快乐的密码

    快乐的密码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热门推荐
  • 这是我的楼盘

    这是我的楼盘

    搬砖就能变强,盖房就能升级。今天买下一块地,明天咱们就开盘。剪彩,爱谁去谁去?谁也不能阻止李良盖房子。“你就是李良?”李良抿了一口白水,点了点头。“你有房吗?三室两厅的那种?你有车吗?宝马起步?你有存款吗?百万往上的那种?“李良刚要张嘴。”你以为我会这么问吗?”“呵,肤浅。看你长得还不错,姐姐提点你一下,下次相亲别点杯白水当个宝。埋单。”“您好,先生女士,承蒙惠顾,888元。”
  • 重生独宠农家女

    重生独宠农家女

    她现代美女特工做任务时被同伴背叛,遭遇身死,她古代普通农女,遭遇渣男退婚,当强悍的灵魂因缘巧合附在农家女身上,女主利用机缘得到的神秘空间,改变家人命运,建立夜魅组织,创立庞大的帝国商业,为男主穿上战袍打退敌人,男强女强,一对一,新手写作,望包涵。(写的不是很好,但是我发誓,只要还有一个读者看下去,只要还有一个读者说好看,那么我会一直更新下去,永不弃文)
  • 只想做你的阳光

    只想做你的阳光

    肖辰,班里的全能王,爱运动,擅长体育,学习好,偶尔有些小八卦,相当强硬派。很强,遇到弱小被欺负就一定会上去帮助,就这样遇到了叶霏,展开了他们的小故事。
  • 三重镜宇

    三重镜宇

    苍茫宇宙,虚空探索,因无意识破宇宙秘密而开启百年虚拟宇宙计划。后人进入探索,将秘密层层剥开,终将发现创世之“神”。在“神”的意志下,宇宙存亡危在旦夕……人类将何去何从?《三重镜宇》三千流年匆一瞬,重幻谍影悲恨集。镜裂象灭情虚实?宇宙苍茫人渐稀。
  •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本书通过以物讲史的模式,围绕一些传世绘画作品而展开,用大众化的视角追忆它们流传的历史,体味它们蕴含的文化,评述与它们相关的传说与典故,同读者聊一聊文玩字画的收藏及背后的那些事儿。
  • 叹星

    叹星

    浩瀚的仙侠世界,斩去的不只有青春!究竟是为何他会走上一条不归路?充满危险的世界,他是靠什么生存?来到陌生的世界,修心还是修身!没心没肺的欢乐少年,为何变得沉默寡语如此弑杀?究竟是没有义气的小生,还是义气风发的少年?看尽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只能独自叹星!
  • 七封信的爱情

    七封信的爱情

    夕阳的云霞散去,在佳木公园的青石桌上,沈帆将头倚靠在肱二头肌的胳膊上,五根手指头半扣在枯黄色的信封旁,崭新的钢笔掉落在光滑的地面,墨水染过了石粒。“这里有人晕过去了,快打救护车!”随着好心人拨打的急救电话,十分钟以后,救护车匆匆而来载人离去,青石桌旁的人也散了。何于宜走进了佳木公园,明亮的眼睛紧盯着手机上屏幕的一条短信:我在佳木公园等你,沿着河边的青石桌旁。夜色渐渐的包裹晚霞,佳木公园的路灯在模糊的漆黑里点亮,走过蜿蜒的小路,何于宜呆呆的驻足在河边的青石桌旁,人已不在,信封留桌上,地面有一支被踩坏的新钢笔。脑子里回荡着沈帆的一句话“我在佳木公园等你,沿着河边的青石桌旁”一阵忽然的夜风将信卷起,夹落在何于宜的脚边:千里秋叶,只为和你相遇。——遗放在青石桌旁的第七封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瑶溪集

    瑶溪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我的巨星人生

    重生之我的巨星人生

    一个落魄大学生被系统附身重生平行世界,用现世界的歌曲一次次震惊世人,开创属于自己的巨星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