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9200000014

第14章 蘑菇云下

在******第一次访问苏联期间,就曾经看过一部关于原子弹的纪录片,当时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看来我们也要有这个东西,没这个东西人家就看不起你。”的确,作为国力强弱象征的核武器,对维护国家安全以及保持中国的国际地位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当1960年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条约,撤走了所有的苏联专家时,******却更加坚定了加快研究原子弹的决心。因为这位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深知,从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开始,核威胁的阴云就一直笼罩在中国的上空。

早在朝鲜战争时,美国就向中国举起了核大棒。前线指挥官麦克阿瑟曾多次扬言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在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期间,美国方面更是不断地威胁说,一旦谈判破裂就使用原子弹,甚至北京都在其投放范围之内。这种来自美国的核威胁深深刺激了以******为首的新中国领导人,坚定了他们发展核武器的决心。1954年,******在国庆典礼上,第一次向赫鲁晓夫提出了核援助的要求。

当初赫鲁晓夫他没这个思想准备,他就说搞这个东西太费钱,你们不一定要搞,社会主义有一把核保护伞就可以了,不需要大家都来搞,那么也就是说他婉拒了。

——李鹰翔(原核工业部办公厅 主任)

然而仅仅两年之后,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波兰和匈牙利先后倒戈,拒绝听从赫鲁晓夫的指挥,在此关键时刻,赫鲁晓夫迫切需要得到中国对他的支持,于是在向中国援助核武器等尖端技术问题上,改变了原来的态度。1956年,中苏正式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根据协定,苏联将援助中国研究和生产原子弹,并提供原子弹的模型样品和图纸资料。这一协定使得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步入了快车道。

但好景不长,就在协议执行了仅一年多后,一场为了粉碎美国阴谋,将台湾分裂出中国的金门炮战,打破了赫鲁晓夫所谓的“和平计划”,使得他在援助问题上改变了原来的计划。 1959年6月,赫鲁晓夫以正在和英、美两国谈判,禁止核试验为借口,决定暂时停止执行1957年的《国防新技术协定》,这意味着将无限期延后对中国的核援助。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那我们就彻底明白了,看来他要毁约,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所准备。当时我们的首任部长宋任穷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要有所准备了。

——李鹰翔(原核工业部办公厅 主任)

赫鲁晓夫违反协定的做法,虽然让******等中国领导人感到十分气愤,但是却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研制核武器的决心。1959年6月,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开始有了一个代号——“596工程”,它的含义就是让人们记住苏联单方面停止对中国原子弹的援助这一历史时刻。但是此时,国内一片经济萧条的景象却让原子弹研究陷入了困境。苏联专家的撤离和“******”运动,使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严峻的现实,使得******及其他领导人不得不权衡利弊,尽可能缓和与苏联的关系。用******的话来说就是:既要“硬着头皮顶住”,又要“留有余地”。

1960年,中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经济一片凋敝。而此时,身处台湾的******却愈加频繁地叫嚣着“反攻大陆”。******深知“国际问题的解决首先决定于做好国内工作”,于是他审时度势,果断地制订了“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对苏方针。

因为中苏毕竟还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共产党,中苏一分裂嘛,大家都知道这个严重的后果。再一个就是当时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候,苏联其实也是,赫鲁晓夫也有点后悔。他觉得这个事儿做得挺过分。所以,到1960年下半年,他又跟******谈,说要不然我把专家再给你送回来吧。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之后,中国在与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开始表现出一种缓和的姿态,但这并未换来苏联的友好。就在1960年11月,****中央副主席刘少奇率团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81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前夕,苏共中央故技重演,又向与会代表散发了一份批评****的信件,再次挑起了一场争论。为了缓解冲突,推动会议的进程,刘少奇等****代表坚持原则,顾全大局,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改善中苏之间的关系。

经过一番争吵,最后还是达成了一个妥协,彭真在开会的时候,跟苏共中央说你们到底是要破裂这种关系还是我们要争论寻求团结,实际上双方都不想让步,但是谁都不想破裂,最后达成一个默契,就是把两党的分歧先放下来,把这个会议开成一个成功的会议。

——牛军(****党史专家)

在刘少奇等****代表的努力下,12月1日,大会通过了《莫斯科声明》和《告世界人民书》。在签字仪式上,赫鲁晓夫激动地和****领导人拥抱了好几次。12月7日,刘少奇在苏联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为了欢迎中国代表团,苏共中央还在莫斯科特地举行了一场12000多人参加的苏中友好群众大会,刘少奇也在大会上做了一次热情洋溢的讲话。

会场上掌声不断,中苏领导人的再次牵手让会场气氛达到高潮,中苏间团结友好的景象似乎再次出现。之后,《人民日报》也发表了社论《中苏友谊万古长青》,赞扬中苏之间的“伟大友谊”。然而,看似缓和的中苏关系,实际上却暗流涌动。几个月后,在苏共中央召开的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习惯了在社会主义阵营中颐指气使的赫鲁晓夫,借批评阿尔巴尼亚党,再次将矛头对准了中国。面对苏共指桑骂槐的指责,****代表******很快做出了反击,他说:“把兄弟党之间的争执公开暴露在敌人面前,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郑重态度。这种态度,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

中国提出这样一个理由,大党大国对小党小国,不应该采取这样一种围攻、制裁还有压迫的方式。(应该)坚持党与党之间的平等原则。这样就找到阿尔巴尼亚这样一个双方都在这个问题上像一个出气口一样。所以为这件事情,把本来已经控制住的局面一下子就又给挑开了。

——牛军(****党史专家)

之后,为了表示抗议,******决定提前回国,而******也专程到机场迎接,****领导人用这样的方式再次向苏联表明了****的立场。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颐指气使的态度,再次让******感受到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他深知中国此时如不加强国力,是很难在这场意识形态的争论中最终取得胜利的。因此,加快研发核武器无疑是提高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地位的迫切要求。就在此时,一份名为“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设基本情况和急待解决问题”的报告,被送到了******的案头。

原来就在几个月前,对于是否继续研制原子弹的问题,**********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说现在因为三年经济困难,搞核武器又需要花很多钱,是不是等经济情况好了以后再来搞,这是主张下马。还有一种意见呢,那主要是军方的态度很明确,说还是要坚决搞。当时陈毅说,即使我们当了裤子,我们也得干下去,一定要把它干成。

——李鹰翔(原核工业部办公厅 主任)

于是,1961年10月到11月初,张爱萍副总参谋长受中央的委托,会同当时的国家科委副主任刘西尧、核工业部部长刘杰等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个月后,张爱萍等人向中央呈上了这份报告。报告称:根据原子能工业目前的建设情况,我国在1964年研制成核武器、并进行核试验是有可能实现的。

这份报告使******等****领导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同年11月,****中央成立了一个由******牵头的中央专委主持研制原子弹项目,******同时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于是, 1962年初,全国展开了大协作,一场以炸响原子弹为目标的空前会战开始了。

我们那时候都叫争气弹嘛,说我们一定要把争气弹搞出来,那时候可是集全国之力,我感受最深的。那是1961年冬天,我到大连去出差,就是我们自己要为青海加工一些非标准设备,在炸药工艺方面用的东西。到大连523厂,我把图纸带去了,把他们厂长、技术员叫到一块儿,我们给他们技术交底。交了底以后,厂长二话没说,把别的业务停下来,先加工这个,保证02单位(核工业部)需要。我记得那时候全国是900多个工厂,包括院校,工厂都支援我们。

——孙维昌(原核武器研制基地第二生产部 副主任)

有些场面,现在回顾起来都是很感人的,有的人尽管有病,有的人尽管浮肿,还坚持工作,坚持科研,坚持生产,坚持施工。大家艰苦奋斗!那时候有一个口号,叫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

——李鹰翔(原核工业部办公厅 主任)

而就在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正在紧张研制原子弹之时,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苏联与美国却面临着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全面核大战一触即发。1962年10月24日,由90艘军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如铁桶一般包围了古巴,竖在发射台上的战略导弹开始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遍布全球的美军基地剑拔弩张。他们的目标是,苏联在古巴部署的5颗核弹头。1961年4月猪湾事件之后,苏联开始加强对古巴的军事援助。并从1962年6月开始,不断将有核弹头的中程和近程导弹秘密运往古巴。苏美关系一度紧张至极, 全世界都被推到了核战争的恐怖边缘。

然而,徘徊在核战争边缘的美苏两国很快就不敢将这场危险的赌博继续下去。10月27日,赫鲁晓夫首先致函肯尼迪,提出了处理危机的条件:苏联撤走其部署在古巴的导弹设施,作为交换,美国肯尼迪答应撤走其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核大战的风暴就此平息下来。但中苏之间却因这场危机,加深了两国之间的隔阂。

那时候,苏联是希望中国支持他的,因为中国毕竟是个大国。你舆论上站在他那一边,不会弄得他那么孤立、那么被动。结果中国不但没有支持他,而且那会儿中国报纸上说赫鲁晓夫先犯了冒险主义的错误,你这没事儿闲得招人家干什么啊?但你既然走到这一步,就不能怕啊,帝国主义一来你又投降主义,你就撤。所以弄得苏联非常没面子。等于双方,本来那个还没有长好的伤疤,现在又给揭开了。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但更让中国领导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年,苏联政府出人意料地与美国在莫斯科就限制核武器试验问题举行了谈判,并决定签订一项防止核扩散协定,其中规定:无核国家不生产也不向核大国索取这类武器,不接受核武器生产所需的技术情报。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研制原子弹的关键时刻,这一协定,无疑就是反对中国研制核武器,对此中国政府声明“如果帝国主义没有真正全面禁止核武器,中国绝对不会承担不生产核武器的国际义务”。英美苏三国签订的这一条约,激起了****领导的愤慨。对此,******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不见前年秋月朗,定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终究没能阻挡住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步伐。中国原子弹的试爆日期正在一步步逼近。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戈壁荒漠上炸响的这声惊雷,使中国这个贫弱的国家再次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第二天,另一条同样具有爆炸性的消息传遍世界:赫鲁晓夫被迫下台!面对这极具讽刺意味的一幕,******曾幽默地说:“是我们的原子弹把赫鲁晓夫轰下了台!”

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趁赫鲁晓夫外出度假之际发动了政变,推翻了赫鲁晓夫政权,由他自己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政权的更迭让新中国领导人感觉到这很可能是一次改善中苏关系的机会。一个月后,恰逢苏联举行纪念“十月革命”47周年活动,******决定派出以******为团长,贺龙为副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那么,勃列日涅夫这位新上台的苏共领导人会给日益恶化的中苏关系带来转机吗?

1964年11月7日,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参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47周年活动。当晚,苏联政府在克林姆林宫举行了盛大的晚宴,然而就在这场晚宴上,****代表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外交事件。

宴会开始以后,勃列日涅夫讲话,讲了很长的一段话,之后他专门把麦克风拿到主席台前面,请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就是当时的国防部长来讲话,马林诺夫元帅的讲话挺长,但是他这个讲话中对美国的政策,进行了抨击。总理听完他讲的话以后,觉得讲得还不错,所以就建议贺龙元帅,说咱们去和苏联元帅,老帅们碰碰杯。

——王钢华(时任****代表团翻译)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一次本来表示友好的碰杯,竟然引发了一起严重的外交事件,而且这起事件最终把******试图缓和中苏关系的计划全部打乱了。

(马林诺夫斯基)他说中苏关系坏了就是因为赫鲁晓夫跟******,你不喜欢我,我不喜欢你,因此不要让任何魔鬼,不要让任何******、任何赫鲁晓夫来影响我们,不要耍政治魔术。完了以后就说,我们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把******搞掉!总理对这个很不满意,到主席台向勃列日涅夫提抗议,而且决定中国代表团全体离席。

——王钢华(时任****代表团翻译)

马林诺夫斯基的言论,让******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种对中国政府的挑衅行为,于是,第二天中午,当勃列日涅夫等苏共中央领导来到****代表团驻地解释时,****代表团早已严阵以待。

总理就严厉地指出,你们请我们来,是不是为了向我们挑衅,是不是要我们撤掉******的领导。当然勃列日涅夫、柯西金他们辩解,说是马林诺夫斯基喝醉了,总理说不是喝醉了,是醉后吐真言。如果你们思想里没有这个东西,他不会说出这个,没有这么大的胆,胡说八道。

——王钢华(时任****代表团翻译)

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的一句话,瞬间让对立与敌视的消极情绪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希望于苏共新领导人,寻求和解的愿望破灭了。之后,新中国领导人发现继任者勃列日涅夫实际上还是在坚持赫鲁晓夫的路线,在原则问题上毫不退让。几年之后,勃列日涅夫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我国东北的珍宝岛挑起了战火,那么这场争端又将把处于破裂边缘的中苏关系,推向怎样的境地呢?

同类推荐
  • 中国的逻辑

    中国的逻辑

    他有日本人的勤奋与能量、中国人的八面玲珑。他是新锐的国际政治观察家,在民间外交中争到重要话语权。他以活跃的发言、敏锐的思考、流利的语言,试探着两国的底线;他激起无数反对声浪,却也迫使两国的政界和年轻人正视自己。他以20岁的狂气扎根草根,用40岁的视野记录着中国变革的欣喜与阵痛。城市、经济、改革、奥数、蜗居、体改、户口、妇女、帅男、地震、学费、网论、世博、成功、地铁、服务、民工、礼让、红包……他的特立独行和观察所得,为现实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角度和有意味的观照。
  • 千年海盗

    千年海盗

    为何海盗阴魂再袭亚丁湾?《千年海盗》全面解析海盗的历史与今天,为读者彻底揭秘海盗,讲述海盗卷土重来背后的故事。史上五大海盗时期,史上七大臭名昭著的海盗岛,东海枭雄:中国历史上的海盗代表,郑和下西洋:剿灭世界最大海盗集团。
  • 欧盟层面家庭政策研究

    欧盟层面家庭政策研究

    本书详细分析了家庭政策在欧盟层面的发展脉络、决策机制、运作模式与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本书结合政府问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理论对欧盟层面家庭政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推断,得出了欧盟层面的家庭政策已经在最低水平模式上启动并将继续维持下去的结论。
  •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康拉特•赛茨,前德国驻华大使,当前德国与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历时8年,纵横捭阖阐述大中国崛起历程。此书至今已再版11次,已成为一部研究中国问题的经典之作。在德国,精装本、平装本、袖珍本都有销售,其畅销与普及程度令德国乃至欧洲出版界大感意外。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上)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上)

    毛泽东在文章和谈话中常常引用一些典故和成语。他学习古人的长处,又不受古人的局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对毛泽东著作中引用名句典故的情况进行了了阐释和剖析,使读者领略到伟人博古通今的文化内涵和人格风采。
热门推荐
  • 诸天世界之化身

    诸天世界之化身

    传说,佛陀为了度化众生,随缘三界六道各种情况显化出种种化身。传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三种化身,甚至说,观音本身就是正法明如来的化身。你心里的化身是什么样的?(简介仅供参考,与内容无关(~_~))
  • 天神女配好嚣张

    天神女配好嚣张

    丙界的天神程唱醒来,感觉自己做了一段长梦,自己在梦里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宅女,整日靠看小说来充饥,看完第一百部小说《高冷天神入徒怀》时,发现里面的配角就是自己,最后因为给两人铺路而死去……靠着现代沙雕网络词,蛊惑人心的演技,从女配上位成女主,甚至在穿越回现代之后,还遇见了这群可恨的男配男主们……
  • 傲娇邪妃修炼中

    傲娇邪妃修炼中

    一切都不是注定的命,可天要我无情。我的双瞳已染血色,此生怎能回眸?我八岁登基,自此背上一生的责任,看遍世态炎凉。我要这天下,要这苍生,也要你。战寒尘,我身体给你,心给你,只有这情,给不了你。顾以盼,我以岁月山河许诺,以万里江山为聘,换你一生一世。她不是傻白甜不是清纯小可爱,他也不专横霸道。一点点变得黑暗,心中却一直有他的一方净土;他俯瞰苍生,步步为营,能否将她收入囊中?
  • 天法师

    天法师

    眼睛所见的,并非真实,耳朵所闻的,未必正确。他们是亡魂,爬出被人们掩盖在虚无的坟墓,也是烈火,焚烧这被谎言覆盖的世界。他们也是败者,但败者终会卷土重来。那时,世界将黯然、颤栗。然后他站出来了,正如曾经做过的一般,屹立在天地间。“我将挽天倾,执天法施罚!”但他不是救世主。他被造物主承认,他被称作——天道师。
  • 绝世万古

    绝世万古

    偶然一次意外,让他穿越到了天灵大陆,在这里,他一点能力都没有,变成了这个世界的废柴,处在社会的最低层,然而,自从遇到他后,他的命运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 《女儿亦为王》

    《女儿亦为王》

    已经弃坑,不要点击哦!已经弃坑,不要点击哦!已经弃坑,不要点击哦!已经弃坑,不要点击哦!已经弃坑,不要点击哦!已经弃坑,不要点击哦!已经弃坑,不要点击哦!已经弃坑,不要点击哦!
  • 山神记

    山神记

    其实我觉得可以叫做《莽汉记》但是这样就不够骚包了。我不是个善于写简介的人,前面那个简介太烂了,我觉得还是删掉让大家自己看好了——好吧,有灵感了可能会写一个
  • 花千骨重生之神界

    花千骨重生之神界

    摩严耗尽功力只为救花千骨,是因为他知道自己错了。失忆的花千骨与白字画生活在花莲村,但是当花千骨恢复记忆后还会与白字画生活在一起吗?是与东方彧卿在一起?还是会以神界女娲之女水灵的身份来掌管神界?一切请看花千骨重生之神界
  • 浮生云何以不相离

    浮生云何以不相离

    一介神主,为一人,寻遍世间。他问她:“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好”她说:“因为我是你师父啊。”他是魔界太子,他隐藏身份坐了她的徒弟,他只知道不管她是谁,她都永远是他师父。【此文不虐~】
  • 我的21次逆时空拯救

    我的21次逆时空拯救

    我买了一块神奇的手表,只要逆时针转动一周,就能回到过去!为了拯救我的爱人,为了改变我和她的命运,我竟穿越了21次!可是,一个神秘的黑衣女人却突然出现,如幽灵一般如影随形。她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三个人的命运!她是谁?她为什么跟踪我?我最终的命运,又是什么?罗生门风格的穿越悬疑小说,最终的结局,将颠覆你所有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