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22300000060

第60章 内讧纷起(2)

张厉生不敢对“二陈”下手,而“二陈”却大开了“杀戒”。且说1939年11月,国民党第五届六中全会期间,陈果夫亲自出马,赤膊上阵,上书******,要求张厉生立即下台,并推荐朱家骅继任。******此时正生张厉生的气,看到张厉生下台的提案,立刻给予准许,并任命朱家骅担任组织部长。但是,应该说这是陈果夫一个错误。没想到自己推荐的人会向他开刀,反对自己,此是后话不讲。

迎来拆台人

“二陈”为了赶走张厉生,极力推荐朱家骅。朱家骅何许人也?据李西岳、苏学文撰文说:

朱家骅,字骝先,浙江湖州人,本是“二陈”的小老乡,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6年戴季陶任广州中山大学校长时,把朱请到广州,推举他为副校长,以后升任校长。南京政府建立后,朱曾任中央大学校长、教育部长和交通部长。

朱家骅和二陈的关系本来不错,应该说也是CC关系上的人。但从一开始,朱家骅同二陈的关系就不是类似于张厉生、张道藩、余井塘等人居于二陈之下的上下级隶属关系。朱颇受戴季陶、张静江、吴稚晖这些国民党元老的重视,三人也频频在蒋面前对朱大加赞扬,因而******对朱的印象一日好过一日,而朱在国民党内官场行情也日渐看涨。朱和二陈关系处理得不错,一是看二陈势大,得罪不起;二是自己没有基本队伍,需要借和二陈的关系护身;三是因为朱是湖州人,属浙江系,二陈有意拉朱,想利用朱在学术教育界为CC出点儿力,也想利用朱和戴季陶的特殊关系,让戴多在******面前说点儿好话。戴季陶因为和******有盟兄弟的关系,又不拉帮结派,不恋官位,敢说敢干,不怕伤人,在******眼中一直占有特殊地位,蒋对他的意见,颇为重视,二陈怕戴季陶也加入反对他们的战团,如果这样,二陈是万万吃不消的。出于双方利害的需要,朱家骅自然而然地和二陈更加接近。在朱家骅当交通部长的时候,他拉张道藩当了交通次长,二陈对朱有什么要求,都通过张道藩向朱提出。基本上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抗战开始后,朱家骅还是紧紧地靠拢着军委会第六部部长陈立夫。高级分子在六部聚会商议重要问题时,朱家骅基本上都被邀参加,陈果夫、陈立夫对朱说话,既不像对外,也不像对部下,既尊敬又亲切,口口声声叫“骝先”。

1938年3月,戴季陶推荐朱家骅就任了中央秘书长兼中央调查统计局长。这次陈果夫又推荐朱家骅任中央组织部长。陈果夫有陈果夫的想法,戴季陶虽对“二陈”有看法,也举双手支持,可戴季陶推崇朱家骅的意图与陈果夫截然相反,他是想让朱家骅把“二陈”在国民党内搞糟的一套,全部抛弃,一窝端掉,方解心头之恨。因此朱家骅上台之前,曾与戴季陶有所勾通。

且说朱家骅出任中央组织部长后,他不像前任张厉生那样软弱,而是锋芒毕露,有破有立,说到做到。对内谁要有意见,马上请客送人,不管后台是谁,只要不是委员长。对外,他拉拢“三青团”作外援,对丁惟汾的大同盟、改组派的遗留人员等,统统收于翼下。唯独对CC分子大加清洗。

面对朱家骅的种种做法,陈果夫感到引狼入室,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诉;陈立夫跳脚骂娘:“这个朱骝先也太不像话了,怎么独对我们的人开刀!这哪里像老乡做的事!”陈果夫也接着道:“真没想到,我们中的一些人见他势大,也去投靠朱家了。真谓世态变化,人心莫测!”

殊不知朱家骅的做法背后都得到了******和戴季陶的默许和支持,不然他朱家骅长十个胆也不敢。此时的******正在家中招待戴季陶,二人朗朗的笑声,像是对“二陈”不听话的一种报复。用******的话说,这叫一种工作方法。

两人正酒酣之际,宋美龄来到老蒋的耳边道:“大令,果夫来了。我把他领到了会客厅。”

戴季陶把手一扬说:“蒋兄,我得从后门走了,你们谈吧。”

******知道戴与陈的矛盾由来已久,也不便强留。

在会客厅中,陈果夫迎来了******,马上起座道:“委员长,最近发生一系列的事情,让我们兄弟百思不得其解。”

“说说看,都是些什么事?”******道。

陈果夫早已打好腹稿,道:“组织部内王秋先的调离,赵铁磁的免职,阚明的离职学习等都显得十分不正常。”

******一听哈哈笑了:“我原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呢,原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这是组织部长的事情,你和家骅交换过意见没有?”

陈果夫道:“这个朱家骅也太霸道了,能让你和他交换意见吗?”

“那这事就复杂了。”******推托道:“要知道,朱家骅可是你向我推荐的,推荐人交换不了意见,你说吧,谁能与他交流?”

陈果夫直搔头皮,无言对答。

这时的******也演戏般地瞪起了眼珠子:“当初,你们向我推荐时,这个人这好那好,一身是宝,现在是一身是骚。我没有找你,你还有脸来找我!”

“委员长,有我的失职。”陈果夫低头道。

“委员长,委员长,现在才知道我这个委员长,当初你们把我这个委员长放到哪里去啦!”******越说越有气。

自酿苦酒自己喝。陈果夫被弄了个无趣,不想御状没告成,反倒落了一身不是,越想越窝囊,这口恶气不出,他就要让气给憋死。

第二天一早,他抖抖精神,决心要到组织部,找朱家骅理论。他来到组织部的时候,扑了个空,心想这一定是朱家骅和同事在有意躲避他。后来看一看手表,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呢,这不是人家躲避,而是自己来早了。

朱家骅是第一个来上班的,陈果夫把他堵在了门口,开门见山:“家骅,我陈果夫有哪点对不住你的地方?”

“有话屋里谈。”朱家骅不温不火地道。

“我进屋还怕狼吃了我呢!”

“你这话就不对了!”朱家骅制止道。

陈果夫恨铁不成钢地说:“没有当初我的推荐,你有这个位置吗?”

朱家骅软中有硬地道:“你甭小看人了,没有你的推荐,照样有人推荐。”

陈果夫双手发抖地道:“你这是过河拆桥,不讲道理!”

“我要工作了,请吧!”朱家骅说完退后一步,关住了门,任凭陈果夫怎么喊叫就是不开门。

这事儿传出去,说什么的都有,叫陈果夫好没面子。

从此,“二陈”和他们所领导的CC派处在低谷阶段。朱家骅仍不罢休,联合其他的力量,把个CC派系搞得个七零八落。这时的“二陈”对******是毕恭毕敬,说话办事不像先前那样专横跋扈了。

解铃还得系铃人。再说******这位著名的权术大师,觉得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不喜欢两败俱伤。他看到了“二陈”的基础大为削弱,便主动站出来,以一种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再让“二陈”对他感激涕零。话说1944年,国民党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叫朱家骅将中央组织部长职位让给陈果夫,朱家骅去当教育部长。此次斗争以“二陈”重新上台执掌党务为结束。

******对谁都不相信,在他手下的每一个系统中,都刻意制造派别,使之互相抗衡,以利于他的大权独揽。******的这种手法并不高明,在当时就被一些人发现。最早发现者便是贺衷寒。此是后话不表。

争风文化阵地

且说CC派与黄埔派打天下时是“情侣”,坐天下时是“冤家”。所谓派系,说穿了是为一派私利。要说CC与黄埔两派打派仗,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CC团与复兴社的龃龌,主要是文化方面的争夺战;第二阶段是中统与军统的派仗,多是争风吃醋。

人们普遍知道,“二陈”发迹较早,借助于党权至上的强劲东风,极力向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挺进,占领了中心地盘,等到黄埔派醒悟后,再来抢占阵地,地盘已经有限了。不过黄埔派凭借着自己元老资格,也向CC的地盘展开了攻势。不久CC的地盘眼见一个个失去。CC也不甘心,有时也主动出击向对方“锅”里捞一勺子。结果双方便把官司打到了老蒋那里。老蒋作为裁判员,为了一碗水端平,定了个“游戏规则”:

“凡属党务、文化、教育、经济等领域,均为CC系的活动范围,黄埔系或复兴社,不得越界插手。”

根据******的“游戏规则”,CC派先发制人,从有利于操纵文化界的政治目的出发,决定先成立“中国文化协会”。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消息,不知怎的,让黄埔系知道了,心里老大的不舒坦。当时,正是******为实现****独裁而大肆造势的时候。“二陈”率先提出了“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的口号,深得******赞赏。黄埔派系不甘落后,也在积极为“领袖独裁论”的信条苦拟腹稿,急于邀功,自然不能对文化阵地的缺失无所作为。更何况,他们还自信,搞舆论宣传,黄埔不在CC之下,凭什么让陈氏兄弟独享专利呢?

黄埔派自吹自擂,并不是没有根据。他们自称他们有“一个半”理论家:一个专家就是人们知道的贺衷寒,早在孙中山时期,就以写大块理论文章而出名,曾受到孙中山的青睐;如果说前者为老者,那半个理论家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名叫刘健群。小伙子有才,凭着他的一手好文章,从一个农家子弟一举成为人们公认的小小理论家。小荷才露尖尖角,他的伯乐应该归功于黄埔大佬何应钦。有一段趣闻,李海生、张敏写得仔细:

当时,******被迫下野不久,何应钦想发表个拥蒋复职的通电,请幕中几支笔杆子拟稿,结果把读下来大煞风景,于是有人提议,“能否叫刘健群试试?”何应钦听推荐者介绍,才知就是那个刚从何厚光手下投奔过来的年轻人。凭借贵州同乡的地缘,才在司令部里谋到饭碗。

刘健群平时捞不到任何重要公干,只是打打杂而已。一天,去某团长处赴宴,开饭前溜达散步,突然想到最近拥蒋复职的通电很多,读来没有几篇像样的文章,不禁憾意大增,忽而扪心自问,这样的文章要是由我来写,该做成什么模样呢?

刘健群明晓新学,知道舆论是要“造”的。于是,根据宣传工作的要求打起腹稿来。诸如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紧要,什么不紧要,梳理得丝丝入扣。首先,大势所趋,“革命”需要,应该渲染;其次,“革命领袖”力挽狂澜的巨大作用必须强调,突出“非蒋莫属”的意义顶顶紧要;最后以恳求的笔调收尾,希望******以大局为重,再度复出云云……腹稿打到这里,刘健群不由地咧嘴露笑,显然是对文章的编排十分满意。可是一想到自己在何幕中的地位卑微,根本捞不到主掌文案的机会,顿觉好生无趣。紧接着一阵饥肠辘辘,便背手返回厅内,发现八仙桌上,菜肴差不多码齐,于是找个座位落定,动筷举盅,很快就沉浸到酒醇肉香的咀嚼中去了。

不一会儿,司令部的副官撞进厅来,冲着正在大嚼的刘秘书气喘吁吁地道:“总……总算找到你了,快……快,总指挥有请。”

刘健群听说总指挥有请,硬是把送往口边的鸡翅扔到了碗里,来不及净手,就被副官拽着往外跑,心里“咚咚”地打鼓:“究竟出了什么事,该不会……”

刘健群忐忑不安地来到总指挥部,一进门见何应钦、顾祝同、刘峙都等在那里,有了着落,真可谓鬼使神差,歪打正着。当下便挽起袖管,提笔往纸上涂去,但见墨舌吐信,笔蛇游走,黑压压的一片文字,跃然纸上。何应钦朗朗读来,禁不住击节叫好。

电文发表后,果然搬动了******,何应钦领功受赏之际,刘健群的笔力文才也一举成名,被******圈入小组织中,当“嫡系”豢养起来。

凭着这样的资本,黄埔系一直认为在文化宣传的领域,可以比CC干得出色,时不时地在******耳边标榜,见老头子没有训斥,便壮起胆来与CC争抢地盘,劈手把“中国文化协会”名头搬来,抢先发表,弄得CC措手不及,深感狼狈。据CC高级干部****斋回忆,“CC系精心策划”了很久,准备建立一个“培植文化****霸权的全国性机构”,定名为“中国文化协会”。谁知,“复兴社在武汉创办的,以黄少谷、刘炳黎主持的《扫荡报》,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该报第一版上,用通栏特号大字标题,抢先刊出了‘中国文化协会’成立的消息和该协会的负责人员的名单等新闻特讯”。这个冲击波,“确实震撼了CC系整个首脑部”。

面对着黄埔派咄咄逼人的攻势,搞得“二陈”十分被动,于是他们不得不制定对策,利用领袖的权威,打压黄埔派的气焰。谁来给老蒋把窗户纸捅透呢?陈立夫建议说:“依我看,还是家兄亲自到委员长那里当面讲为好。”

“去可以去,效果不一定很好。”陈果夫还想着当年他去******那里反映朱家骅的问题,老蒋不但没听,还鼻子不是鼻子地呲儿了他一顿。一想起这件事,他的腿肚子就打战。

“那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可行?”

这时陈果夫来了精神:“老蒋的秘书陈布雷可以利用。再说我们间关系是无话不谈。他的入党介绍人还是我和老蒋呢!”

陈立夫说:“老蒋很看重他,他的意见十有八九能被老蒋采纳。只要他能给老蒋讲,问题也能解决。”

最后,张道藩、肖同滋、程天放、程沧波、吴醒亚都发表了相同的看法,以陈布雷向******施加影响为好。

关于文化协会大家都同意坚持办下去,黄埔派用的“中国文化协会”名字不能用。有人建议叫“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多了“建设”二字更上口。事情往前赶,能办的事先办起来。最后研究了分工,立即行动起来。

同类推荐
  •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他是一名机智勇敢的武士,年少时身为质子,步步为营。最终脱颖而出,在日本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南征北战;首开江户幕府,填海造陆;在航海时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日本繁荣的根基。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叶挺传奇

    叶挺传奇

    全书分26章,记录了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书后并有附录叶挺生平。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人生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功绩会永远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他们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八女投江、夏明翰、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他们的人生都是壮美的。他们的名字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本书属人物传记类图书。本书以“双百”人物为对象,再现了他们光荣模范的一生事迹,为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文明提供榜样。
  • 蒋介石传

    蒋介石传

    蒋介石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中国国民党历史上的中心人物。中国大陆对蒋介石的研究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拓宽了研究领域,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蒋介石研究领域里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与不足。杨树标老师通过多年积累,修正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缺陷和偏差之处。可以说,这是一本真实再现蒋介石生平的历史书,适合众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
热门推荐
  • 江河遗梦

    江河遗梦

    五代十国,每个人都想称王称霸,胡星羽,一个特殊的少年在这混乱年代,为了生存,闯荡江湖,体会了人世间的冷暖,感受了爱恨情仇。
  • 炉石传说之修行记

    炉石传说之修行记

    人类公元2016历,在古老的东方,一个名叫赵羽的少年死后离奇穿越。数千年以后,在新人类长空基地,他来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世界。绚丽缤纷的人生,奇幻神秘的征途,且看一个新人类传奇的诞生。王者巅峰,舍我其谁!
  • 十诵律毗尼序

    十诵律毗尼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霍格沃茨淡定地喝红茶

    在霍格沃茨淡定地喝红茶

    这是一个画风经常出问题的霍格沃茨。这是一个奇洛被学生们组团刷了、蛇怪上了庆功宴的餐桌、小天狼星·布莱克差点变狗肉煲、伏地魔不知不觉中一再被坑、教授们坐在一起包饺子、小姨子就是正义的故事。
  • 梦彼世

    梦彼世

    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奇幻到这世界只有你自己,可能也哟哟很多人围着你;突然出现的大坑,突然出现的场景,突然出现的丧尸.......似乎周围的人都带着你开着外挂,一起来探索吧!
  • 杀手之王在都市

    杀手之王在都市

    为兄弟,前挡子弹后挡刀,同生共死!为红颜,一生守护心不变,至死不渝!龙三,曾经的至尊杀手,在都市,以纯爷们的方式,谱写一首男儿赞歌。我不做英雄,要做就做枭雄!
  • 我在古代开美妆铺

    我在古代开美妆铺

    二十一世纪资深读着顾小甜因为上班迟到,开小差被领导训斥,想在小说里面寻找安慰,没想到因为熬夜导致昏昏沉沉的睡着了过去醒过来发现自己周围全都是古色古香的摆设,本以为是同事开玩笑,没想到遇到了小说中的男主林彦,之后才发现自己居然在小说里面,为了活下去故意把自己画丑,之后决定在古代创业开启了美妆铺。
  • 助美默示录

    助美默示录

    一只小萝莉与一个天外帅哥交换身体,然后这只小萝莉便拥有了无数奇珍异宝,为了自己从小的一个梦想,而踏入修真以帮助各类萝莉,乙女,少女,御姐,熟女帮助她们的实现梦想,然后在与她们过着吃喝玩乐的生活,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这帮女人太无耻以诱奸,强上,拐骗等方法将一只纯情美男教坏。
  • 超级名师系统

    超级名师系统

    “你作为NBA中最好的球员之一,请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周正严肃的说:“我很幸运,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教练。”“林小姐,你的专辑打破了销量纪录,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呢?”林薇薇嫣然一笑:“因为我有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欧阳警官,这已经是您第三次侦破悬案了,您究竟是如何发现这些尘封已久的线索呢?”欧阳宇眼含热泪的敬礼:“如果不是我的教官,我现在也不过是个交通辅警罢了,他教会了我太多!”还有还有……当记者们发现这些教练、老师、教官,竟然是同一个人后,他们彻底不淡定了。……叶巡这货到底教了多少学生?!
  • 峡谷相逢默神胜

    峡谷相逢默神胜

    人人都说默神冷,再冷也冷不过皮皮熙的白眼;人人都称默神毒,再毒也毒不过皮皮熙的嘴;人人都道默神强,再强也强不过皮皮熙的神助攻。直播间内,某吃瓜群众说:“默神,拿助攻的感觉怎么样?”一个人头被抢,好吧,他认了。两个人头被抢了,还好,还能忍。三杀没了,没事,他不介意。可是五杀都被抢了,他还能忍?听着游戏里响着属于某皮主播的五杀声音响起,行吧,该好好收拾一下了。就此,闲的发慌的某皮主播每天多了一场solo。吃瓜群众:默神,小心虐妻一时爽,追妻路漫漫啊!(本文包含游戏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