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23600000019

第19章 度田不实 媚上招祸

——张伋

张伋看过皇帝的度田诏,心里十分为难,寝食不安。

他是河南尹。“尹”本来是长官的意思,刘秀在西汉末年赤眉大起义之后的军阀混战中取胜,建立了东汉王朝,又称后汉,把首都设在洛阳。洛阳原来属于河南郡,建都后,就把河南郡称为河南尹。同时,“河南尹”也是对这一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称呼。作为地方,它包括了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下游、双自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刘秀建国以后,把大量的土地赏赐给皇族、亲戚、功臣等等,豪强地主也乘机兼并土地。因此,从东汉初年开始,土地问题的矛盾就非常尖锐。朝廷按土地面积收税,大户人家就隐瞒土地。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无以为生,就去依附大户人家,给他们当宗族、宾客、徒附、部曲,类似于后来的长工、佃户等等。大户人家大量地隐瞒这些依附农民的户口,这就使国家的丁口税,也就是人头税大量减少。所以,土地兼并的后果,一方面是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无着,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另一方面是国家的收入减少,造成财政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刘秀就在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下令度田,也就是要丈量土地,清查户口。

河南尹可不同于其他地方,这里靠近首都,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都在这里购买和掠夺土地。这些人谁也不肯如实呈报土地和人口的数量。但这些人又个个官高势重,别说各县的乡官县令,就是他河南尹能不能做长,也要靠这些人的庇护。所以,在河南,度田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他张伋得处处小心。

“大人,召陵侯李雄遣人来拜。”正在张伋忧心忡忡的时候,家人来向他禀报。可他一时又想不起这位李雄是谁。但既然是侯爵,就一定有来历,他派来的人就怠慢不得。他一面传话请客人进来,一面让负责文书的小官书丞去查官册。原来,张伋为了防止得罪达官贵人,就把本地在京师做官的人造了个名册,随时备查。客人大摇大摆地走上堂来拜道:“小的是召陵侯李雄家令……”这时,书丞回来,贴着张伋的耳朵小声说:“李雄乃大司空李通的儿子。”张伋只觉得脑袋里面轰的一声响,就啥也听不见了,连请客人坐都说不出来。幸好书丞还算机灵,拿过一块席,请客人落座。好在那家令开始只是寒暄几句无关紧要的话。等他恢复过来,就听到那李雄家令说:“召陵侯在新城县(在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购得薄田三百顷。近日陛下有令,检核田亩,召陵侯还望大人如实检核。”张伋心想:哼,屁话,如实检核,还用你特意跑一趟?但嘴里却说:“召陵侯这样关照,本官一定照办不误。”这时,那家人从怀里掏出一块绢,递给张伋,说:“今特将薄田实数呈与大人。”张伋看也没看那绢子上写些什么,就把它揣到自己怀里,赔着笑说道:“请转禀你家大人放心,在下一定按此数如实检核。请侯爷放心,放心!”那家令笑着离开了张伋的家。

“来人!”这是张伋唤一个亲信小吏的习惯用语。那小吏应了一声,到堂上来问道:“大人,有什么吩咐?”“你速去新城,告诉新城令,李雄家的田产要按这上面的数如实检核。”张伋掏出那方自己连看都没看的绢子。小吏笑嘻嘻地说:“大人,您看今儿都这么晚了,明天再去也不迟啊。”

“混账!”小吏头一次见主人跟他发这么大的火,正在莫名其妙的时候,张伋说,“你知道李雄是什么人啊?大司空李通的儿子!李通是什么人啊?皇帝的姐夫!是同陛下一起打天下的人。你得罪得起吗?”小吏听了这话,二话没说,出门上马就走了。

第二天,小吏回来了。张伋一看,连新城令也跟来了,就问他:“你不在新城县认真检核土地,到这里来干什么?”

新城令手捧装官印的盒子说:“小人是来向大人辞官的。我这个县令实在是没法干下去了!”

“混账!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时,你却要躺倒不干……”

“下官实在是没法干下去了。本县多有京师达官显贵、皇亲侯王等等购置土地,膏腴良田多为他们所有。多者上千顷,少者也有几百顷。按王莽年间的土地账簿,本县共有土地三万一千顷。而现在呈报上来的数还不到一万九千顷。其中九千顷为中、下户所有,一万顷为大户所有。而实际上,大户的土地数何止成倍?即以召陵侯为例,先后三次在我县贱价购得四户王莽亡臣的土地,按旧账计算,此四户原来呈报的土地是七百余亩。此外,还有一些下户的土地夹裹其间,耕种不便,自愿奉送给他们,并请求做他们的宾客,这样的土地也有数十顷。而召陵侯自言仅有三百顷,不足一半,又自言丁男、丁女共计只有两百余口。据下官所知,他家的宾客、宗族、徒附、奴婢、部曲等不下千人。近日下官也接到这类来书十余封,皆言请按他们自报的数如实检核。下官实难处置,因此恳请交还县令印绶,回乡为民。”

“混账!”张伋把惊堂木一拍,厉声说道,“陛下下诏度田,你躺倒不干,岂不是抗旨不遵?你还想要脑袋不要?再说,大户人家都是知书达理的礼仪之家,岂能为几斗租赋而隐瞒几亩田产、几口人丁?而小户人家之中,刁钻之民甚多,难道你那九千顷就是实的吗?”

新城令一听,茅塞顿开。对呀,不能一棵树上吊死人,只在大户人家头上打主意,被他们隐瞒的土地是有处可寻的。于是拜道:“谢大人指点,下官一定照办不误!”新城令高高兴兴地回新城县去了。

张伋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既可以把总田数查得差不多,又可以让大户人家满意。各县都应该懂得这个方法。他又巡视各县,暗示新城县如实查田的方法。于是,河南尹的查田工作就这样进行了下去。其实,其他各地也很少有真正如实查田的。

这种查田方法包庇大户,侵夺中、小地主和贫苦农民,搞得各地怨声载道。很多中、小地主破产,更多的农民沦为大地主的徒附、部曲、宾客等等。光武帝下令度田的目的并没有达到,社会矛盾反而更加尖锐了。

有一次,刘秀带着太子刘强、右翊公刘辅、楚公刘英、东海公刘阳、济南公刘康、东平公刘苍等几位皇子到函谷关(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一带去打猎游玩。这里离洛阳不远,属于河南尹的管辖范围。皇帝车驾出城,过了谷水不久,就被一群百姓给拦住了。他们大声喊冤。刘秀不知怎么回事,派人去问。原来,这些人聚众喊冤,是因为他们那里的官员在核田的时候包庇大户,苛薄小户。大户人家田多少核,小户人家田少多核,甚至宅院房基也核在田地之内。刘秀答应回去查问此事,那些百姓才退去。

刘秀想,我让人查田的目的是查清隐瞒的土地,公平地负担租赋,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如果真像这些百姓说的那样,岂不是适得其反﹖于是,光武帝派侍御史为钦差大臣,去调查核田的情况。

几天后,侍御史回来报告说:“臣调查了河南尹的偃师今河南偃师、巩县今河南巩县二县。一路上,县民听闻钦差大臣前来,遮道号呼,纷纷诉苦。皆言乡里、县官以度田为名,媚上凌下。大户有田不报,肥田劣报;对中、下户则肆意侵夺。小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据知情者言,河南尹各县大多如此。”

这时,陈留在今河南省开封到民权之间的地方太守派官员来报告:“近日以来,陈留县在开封东境内群盗并起。既有无业游民,也有略有产业者。他们攻击郡县,杀害长吏。派兵追讨,兵至则贼散,兵去则复聚。为害甚盛,郡县难制,太守特遣臣禀报陛下。”那陈留官吏照着简牍上的提纲禀报完毕,刘秀心中十分烦恼。陈留距京师仅二百里路,陈留不太平,也是对首都的威胁。他怕那官吏禀报有误,就要他拿的简牍看。那官吏有几分迟疑,又不敢不给,刘秀觉得有点纳闷。他认真地读了每条木简上的字句,知那官吏所言不虚。他正要把简牍还给那官吏,突然发现在最后一条木简上有一行小字:“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刘秀觉得这句话与他禀报的内容并无关系,为什么要写在这上面呢?他问道:“这两句话是何含义?”那陈留官吏一听问这两句话,立时心慌起来,支支吾吾,伏在地上不敢回话。再三追问,他才结结巴巴地说:“此话是臣到京师之后,在长寿街上听说的,觉得有趣,便随手写在简上。”刘秀反问道:“难道你来京之前就知道要听说此话,所以多带一条简不成?你可知欺君之罪?”那陈留官吏只是连连叩头,不敢回话。

这时,屏风后面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请父皇息怒,儿臣能解此牍。”说话的原来是年仅十二岁的东海公刘阳。他请陈留官吏退下,然后说:“此话必是陈留太守告诫他的话,说的当是度田之事。”刘秀回身问道:“为何要说‘河南、南阳不可问’?”刘阳说:“河南尹乃帝都所在,近臣甚多;南阳郡是陛下故乡,近亲甚多。近臣也好,近亲也好,田宅、户口多超过规定,难以度准。”刘秀让一个宦官去盘问陈留官吏,结果与刘阳说的完全一致。刘秀的心情很复杂,看来,度田不实,与自己的近亲近臣有着直接的关系,与自己也能拉上间接的关系。看来,度田也实在是一件很难办的事。但既然已有成命,就得进行下去,哪怕只是做做样子。只是,对这些度田不实的地方官吏该如何处置呢?治他们的罪,也确实有点冤枉他们了。

就在刘秀犹豫不决的时候,青、徐、幽、冀四州(青州在今山东省北部,徐州在今江苏省北部,幽州在今河北省北部,冀州在今河北省南部)也纷纷来报:盗贼蜂起,杀掠郡县,州郡镇压不住。细究原因,皆因度田不实。因为度田不实的实质是富豪大户把自己应该负担的赋税转嫁到中、下户身上,结果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贫者受的盘剥太深,无法容忍,便聚众造反。所以,这次的事件不但有无地的农民参加,也还有中、小地主参加。想到这些,刘秀也就顾不得冤不冤枉了,下令逮捕河南尹张伋及青、徐、幽、冀等州刺史、郡守等十余人下狱,以度田不实、欺君罔上、盘剥民众的罪名将他们全都处死了。可怜张伋,一心为了讨好朝廷中的权贵,却不想被他们要了脑袋。

刘秀杀了这十几个替罪羊,先平息了一下民愤,然后用分化瓦解造反农民的阴险手段,把这次农民起义镇压下去了。

同类推荐
  • 秦戮

    秦戮

    一朝苏醒,便是异界;前世今生,犹如梦魇;尚今日之大志,必有抱负。且看秦墨,如何从背靠南蛮、边陲小地的普通人,坐上人皇宝座,成就千古一帝。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这是一部让你触摸到历史人物体温的传记作品,也是最有态度的三国历史全景作品。《三国志》侧重于记载功业,《三国演义》侧重于描述战绩,都忽略了三国霸主作为普通人的性格心理和生活细节。“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陈瓷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挖掘出许多治史者未曾关注的历史细节,从人性角度生动再现了曹操、孙权、刘备、吕布、袁绍、刘表等三国霸主的人生历程,还原了既不同于《三国志》也区别于《三国演义》的全新三国史。
  • 臣弈

    臣弈

    拭泪,桃花醉。万里江山美如画,一朝乱世忠臣心。鲜衣怒马荡恩仇,空留悲叹泪流下。
  • 唐朝那些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

    李渊被设“计”给隋炀帝戴“绿帽子”,“被迫”起兵;李世民收买“常何”,发动“玄武门兵变”……杨国忠逼反安禄山、郭子仪怕卢杞、算命先生游皇宫、朱楷离间朱温与黄巢……故事背后是人性的复杂和阴谋的可怕,能看懂历史就能看懂现实……本书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 帝王创业史

    帝王创业史

    从凡人走向帝王之路,从他身上依稀看到了刘邦、刘裕、拓跋焘、朱元璋等人的身影,江山、美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谁是真龙天子,拯救万民的那颗星?上下五千年,浓缩本书中,写不尽天下事,与君浊酒相逢一笑,悠悠……
热门推荐
  • 我可以这样爱你

    我可以这样爱你

    从初中开始岑陌年便默默的守护着梦迟,可这一守便是8年,8年间两人的关系默默的发生着变化,因为许多的误会,原本互相爱恋的两人,但又都没有说出口的爱是否还会在?
  • 既许你一生偏爱

    既许你一生偏爱

    她是被喂下忘情蛊的和亲公主,他是身份扑朔迷离的一代名将。为了她,他血染沙场,为了她,他屠戮皇权…他说,就算成魔,他也在所不惜。他背负血海深仇,他身负刻骨仇恨。为了他,他宁愿爱而不言,为了他,他甘愿自弃皇族,人人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但你信不信,皇家亦有兄弟…当她醒来,她执剑的光芒自是不比男子逊色半分,为了成全他,为了成全他们,她步步成局,绝代风华、倾国倾城、勇者无惧…
  • 时空穿梭之云落小记

    时空穿梭之云落小记

    甭说了,说多了都是泪。→_→想她云落,在现代当个咸鱼也是闲的风生水起,谁知一朝遇到狗系统,云·无知少女·悔不当初·落,就这样,在它的坑蒙拐骗中,踏上了拯救世界之旅,,,,咳咳(emmmm)某一天,再次被剧情狂虐的云落,仰天长叹,欲哭无泪妈妈呀,这剧本,我完全hold不住,
  • 秋枫渐红之时

    秋枫渐红之时

    很多人说,深秋的枫叶红似火,妖娆得令人心碎。可是又有谁曾记得,秋枫渐红之时,方才凄美得令人怦然心动。很多人其实忘了,枫叶也曾苍翠过。恰似很多人的江湖。
  • 洛城烟云

    洛城烟云

    平平淡淡才是真,有时候简单才是最大的幸福洛城终不闭,城中好天气。烟花宜落日,云物开千里
  • 巨侠李万机

    巨侠李万机

    江湖是啥玩意儿?吃、喝、嫖、赌、抽;悲、欢、离、合、妞;风、雨、雷、电、愁;酸、甜、苦、辣、咸;恩、怨、情、仇、揍!吴理意外得到《巨侠理万机》的游戏系统,穿越江湖与现实世界。从此江湖里多了一个吴理,现实里多了一个“李万机”。蓦然回首,他发现自己将那上面的那些玩意儿统统撸了一遍。不管是现实世界还是江湖世界。
  • 瀛洲散记

    瀛洲散记

    写些山上山下事,说说那“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慕世梓恋

    慕世梓恋

    只有半颗心的人,如何去体谅他为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她是他的徒,却不想和他一样去拿她自己心来宽容这个世界。他所做的,她不懂。她想要的,他不知。她只想在他身边看着他,他却把她逼入绝境。他只想让她待在自己身边,她却次次说想要离开。
  • 这个英雄有点呆

    这个英雄有点呆

    我叫孟吉,是一个E级英雄。每天不是在打怪物,就在打怪物的路上。吸血鬼?精灵,矮人,兽人……龙类……等一下,全部打赢才算大英雄!这样非秃头呀,怪物看打。
  • 黄粱乾坤

    黄粱乾坤

    一个平凡的少年,无意间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这儿,据说是宇宙的另一面,一个与我们生活的地方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的人们以修真为主,踏天路,求真我!同时,这里也有着快意恩仇,绝艳爱情,更有着万年前的不解之谜。帝,仙,神,黄粱一梦,叹人世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