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67200000011

第11章 投笔从戎(3)

杨凤田进入哈军工后,也多次目睹过董必武、刘伯承、贺龙、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哈军工的风采,并聆听了贺龙、陈毅元帅的教诲。1961年11月15日,贺龙元帅在罗瑞卿、刘亚楼、陈锡联上将等陪同下,从朝鲜访问回国途中视察了哈军工。那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全国上下都在节衣缩食,吃不饱、饿死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贺龙元帅非常关心学员们的生活,他亲自到食堂看看学员午餐吃什么。当元帅走进食堂时,学员们都站立起来,元帅看看每个人碗里都是面疙瘩汤,便问:“吃得饱吗?”学员们异口同声地报告说:“吃得饱!”然后贺龙元帅走到食堂会计面前,开玩笑地问:“你贪污吗?”“不贪污!”会计有点紧张地回答。“好!那就好!”元帅边说边向门外走去。“谁是湖南老乡?”元帅又问道,见无人回答,元帅面带微笑离开了大家。其实按照国家规定,军人的粮食定量标准是每月45斤[2],而这时哈军工学员实际标准是每月30斤。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杨凤田是革命军人俱乐部生活部部长,主管伙食。当他看到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有的老百姓在吃糠咽菜,他就提议节约粮食,每人每天只吃一斤粮,得到其他革命军人俱乐部的支持。这样他们开始“以菜代饭,吃稀饭”,当时是吃饱了,可过一两小时肚子就空了,饥饿感就出来了。但学员们谁也没言语。当贺龙元帅走后的第二天,学院又恢复了原来的定量。据系行政李副主任说,这是贺龙元帅的指示:“学员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能让他们饿着,国家再难,也不要苦了他们。国家给多少,就吃多少。”为了搞好伙食,哈军工组织官兵自己种菜、种粮、做豆腐,还到内蒙古去打黄羊。那里的黄羊很多,用机关枪扫射,然后用卡车拉回来。冬天,在食堂的后院,黄羊都堆成了小山似的。当时哈军工的生活还是蛮好的,每当想起这些,杨凤田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1963年6月18日,陈毅元帅到哈军工视察,应邀向全院教职员工作报告。那天,天气晴朗,大操场上坐满了人。刘居英院长、谢有法政委陪同陈毅元帅等首长在体育馆大门平台上就坐。杨凤田坐的地方距离体育馆大门平台不太远。他睁大眼睛,把目光聚焦到陈毅元帅的身上,只见他身材魁梧、满面红光,穿一件白色衬衫。讲话时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洪亮而有力。报告中不时站起来,挥臂做着手势。陈毅元帅重点讲了红专问题,他说:“什么是红?‘红’就是政治方向,是为谁服务的问题。什么是专?‘专’就是专业技术好。我们提倡又红又专,就是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又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元帅还举了很多例子,进一步说明又红又专的要求。最后元帅还严厉批评了学员谈恋爱的事,“你们年纪轻,有这样好的条件,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宝贵时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刻苦钻研、学好本领,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学院规定‘两不准’,学习期间不准谈恋爱、不准结婚,我赞成。”元帅还说有违者就是“害群之马”,要赶出哈军工。杨凤田听了陈毅元帅生动、语重心长的教诲,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按元帅要求的那样,做个又红又专的有用人才,决不做“害群之马”。

两位元帅的光辉形象,铿锵有力的话语,让他至今难忘,已成为激励他奋勇前进、克服困难的动力。

夙愿得偿

杨凤田早在1959年高中三年级时就加入了共青团。进入哈军工后,在党、团组织的教育下,在哈军工这个红色大染缸的熏陶下,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军事技术上都有很大进步。尤其是听了陈毅元帅的报告之后,更激起了“红”的意识,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越来越强烈,于是更加靠近组织,向党交心,听取组织意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而在学习上,也是加倍努力、刻苦钻研。

1963年3月5日,******主席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等全国各地报纸都在同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热潮。哈军工也是如此,学雷锋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学员们把学雷锋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杨凤田自从向雷锋学习以来,特别是听了雷锋事迹报告团报告以后,他深受感动:“这些天来自己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比较认真地检查了自己的过去,和雷锋比较起来差得太远了。自己的思想深处还存在着很多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因此自己感到必须向雷锋学习,以雷锋为榜样,学习他那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品德和精神。”他还认识到:“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就是为了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也就是为了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这也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与快乐。因此自己下定决心,一定做个名副其实的共产主义者;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于是,1963年5月18****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也下定了决心,在今后一定听党的话,和党一条心,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党,自觉地学习主席著作,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地改造自己,一定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出色地完成党交给自己的学习任务。请组织考验我吧!我一定以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诺言。一定加速改造,争取早日加入光荣、正确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他说到做到,把信念付诸行动。1964年他曾主动给家庭困难的陆志城同学家里寄去15元钱。后来被陆志城和其他同学知道了,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和领导的表扬,并号召向他学习。

然而,他在哈军工没有实现入党的夙愿。他自己也很纳闷。他想:“别人都入党了,自己也不比别人差啊!咋就入不了呢?”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他在1959年反****的时候,曾如实反映过他家乡的村干部“溜溜达达三千七八,不干活,多吃多占”的现象,被当时的领导认为是不满言论,有****情绪。直到反****结束“摘解疙瘩”时才告诉他这是误解。但这时已近毕业,造成他在哈军工没能加入党的组织。分到601所后,不久又赶上“**********”,这个时期党组织基本不发展党员,这一等又是七八年。不过他没有灰心气馁,而且要求入党的决心和信心与日俱增。1972年4月,他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党员的称号鞭策他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名师出高徒

杨凤田到哈军工后,分到一系一科(飞机科),学的是飞机和发动机设计。但他还没看过真实的飞机和发动机是什么样,只是看见过天上飞的飞机。终于有一天让他如愿以偿。那是入系后的一天晚上,轮到他到一系停机坪站岗放哨。在停机坪上停着两架飞机,一架大的(伊尔18),一架小的(歼5),都用帆布蒙盖着。他很好奇,在大飞机的下面,用手摸摸机翼,用眼睛看看起落架。他想:“这飞机真大啊!它在天上怎么就那么一点呢?”再到小飞机那里,掀开蒙布,看看座舱,可天太黑,看不清楚,不过有的仪表还发亮呢,这让他着实开了眼界。不过这飞机是怎么设计出来?是怎样造出来的?又是怎么飞上天的?一连串的问题,他一个也答不出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孟子说过:“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杨凤田这时对航空知识真是既饥又渴。俗话说:“不怕识浅,就怕志短”,杨凤田是胸有凌云志的青年,他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哈军工有一支具有一流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给杨凤田上课的就有飞机科主任、空气动力学专家马德明教授,空气动力学教研室主任岳教授,讲《机械原理》的杨中书教授,讲《飞行动力学》的刘千刚教授,讲《飞机原理》的杨庆雄教授,讲发动机原理的发动机专家董绍庸教授和讲《结构力学》的陈伯平教授,还有讲数学的金教授。他们讲课严肃认真、思路清楚、推理严谨,讲出口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把他们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全部记下来,那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他们不仅在学术上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而且对学员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像岳教授讲空气动力学从来不用备课,上课时只带一个粉笔盒,深入浅出地讲课,把摸不着、看不见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讲活了。杨凤田就是听了他的讲课,才知道飞机是如何飞起来的。再如杨中书教授,性格直爽,虽被错划为****,但他治学仍很严谨,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一次期末考试,他出5道题,据说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考题,题题相扣,第一道题答不出来,休想做第二道题,第二道题答不出来,第三道题也无法下笔。考试的结果29人只有7人及格。杨凤田还好得了4分。

哈军工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重视专业面的扩展。杨凤田还学习了飞机自动化、无线电、各功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这为他后来搞飞机总体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哈军工还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的独立工作能力。哈军工自己办有“四海机械厂”。杨凤田在这里实习,学会了车、钳、铣、刨、磨和木工的技能。一年级下学期,他到鞍山空一师下连队当兵一个多月。那里有歼6飞机。他和地勤兵同吃、同住、同出操,一起维修飞机。从此他对飞机有了亲密接触,有了感性认识。毕业前夕,他又到空一师和沈阳黎明发动机厂实习一个多月,亲眼看见发动机是如何生产、制造出来的。这对他的毕业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哈军工学习的5年里,虽然学习也有压力,但比起其他同学来,他是轻松的。在三年级下半年,他由于神经衰弱住进了医院,一住就是4个月。为了不影响学习,他向班长孙玉峰借笔记看,自学课程,到期末考试时,成绩仍然优秀,两个5分、两个4分。尤其是毕业设计,那是考核学员真实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大考。杨凤田在董绍庸教授的指导下,设计出了后风扇发动机,受到了好评。有句谚语说得好“塞门出英雄,名师出高徒”,杨凤田在哈军工学习5年,学习的主要课程有24门,其中9门优秀、14门良好,只有1门是合格。平均分数为4.34分,班里排名第二。在那大浪淘沙的年代里,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了。

一系给他的毕业鉴定是:

“能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同志关心体贴、热心帮助。对工作积极热情、大胆泼辣,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关心集体,能较经常地进行谈心互助活动。能服从领导,执行上级的规定及制度。专业学习态度端正,理解和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较好。虽因身体生病,误课较多,但能主动补上。学习中能帮助别人,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知识掌握较牢固,成绩优良。六三年曾被评为系积极分子一次,****年曾被评为系优秀团员一次。”

杨凤田18岁考入哈军工,毕业时23岁。在这5年里,他长了身体,学到了知识,成为一个既懂科学技术,又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自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标准军人。哈军工的严格军训、紧张的学习生活,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坚定自信、大胆泼辣、勇往直前的性格。哈军工为他走向工作岗位铺垫出一条光明大道。

哈军工首先是军事院校,同时也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为我国培养了100多位将军、100多位省部级领导和两院院士,以及数以千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杨凤田正是哈军工培养出来的院士之一,他为哈军工争了光、争了名,是哈军工的骄傲。

注 释

[1].1公顷=10000米2。

[2].1斤=500克。

同类推荐
  • 和珅:跌倒的权力玩家

    和珅:跌倒的权力玩家

    和珅,在近几年盛行的清官戏当中。被塑造成了一十不学无术、贪腐狠毒的形象,实际上,和珅能够成为乾隆后期的“二皇帝”。就已经说明了他并非庸庸碌碌之辈。和珅,尽管是官宦子弟。但他幼年父母就已去世,家道衰落,尽管是满洲旗人,但在满是皇亲国戚的北京城,却毫不显眼,尽管聪明好学,但与骄横跋扈的贵胄子弟竞争,却毫无优势可言。和珅何以能权倾天下呢?解读和珅,官场中人能够从中读出为官之道。
  • 智者为王

    智者为王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个追求“大智”的价值取向。自以为聪明的人或许实际上很愚蠢,貌似精明的人却是十足的傻瓜。聪明和精明不等于智慧。这是“小智”与“大智”的区别。世上“小智”的人多,“大智”的人少。只看到眼前利益的人再聪明也是小智,能看到长远利益的人是大智;只看到个人得失,不为他人着想的人是小智,能够顾及大家利益的是大智;只看到狭隘的圈子的人是小智,能从小圈子看到整个群体的人是大智;只看到局部的人是小智,能从局部看到整体的人是大智。
  • 璀璨的明珠:传奇才女传记(套装共3册)

    璀璨的明珠:传奇才女传记(套装共3册)

    1.《?喜欢你是寂静的 :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浪漫人生,再现民国时期流淌在文人骨血里的才华与自由。众人只对林先生的情感故事津津乐道,但她也是诗人、作家、老师、建筑师,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的设计者之一。她站在幽深的甬道里,手拈微光,摸索奋进,终至与世诀别,不愿停歇片刻,似是为了证明一种关于爱与生命的乌托邦式的永恒。人世浮华,本是寻常。然而,渺小如你我,总有期待。2.《世间孤独,都是刚好 : 张爱玲传》:本书记录了王小波、余秋雨、白先勇、于丹喜爱的民国女作家张爱玲的传奇一生。每个人,一生得到多少赞誉,就要经历多少孤独。本书独家收录《苏青张爱玲对谈记》、张爱玲年表。3.《不惧离散,只怕动情:萧红传》:她有北方女子的刚烈,骨子里却藏着敏感的魂魄。她的文学著作《生死场》《呼兰河传》惊艳于世,一身荣光,却无法摆脱贫病的折磨。她的每一段爱情都被人议论纷纷,却无视世人白眼,爱得坦荡。
  •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世纪伟人毛泽东珍闻

    本书分为逸才毛泽东、神武毛泽东、智者毛泽东三部分,多角度展示了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
  •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本书从评说人物这一层面,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蒋介石的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思想观点及政治谋略等多个方面,是从新的角度对蒋介石进行研究的有益尝试。与其他同类著作相比,本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人物的选取上,该书所涉猎古今中外 170多位历史人物中,既有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巨擘、将令、文人,如孔子、孙中山、毛泽东、罗斯福等,也有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如蒋介石的亲属,这就让读者眼中的蒋介石更加丰满,更具立体化。其次,本书对人物进行了合理的分类,给读者以脉络清晰的感觉。三是评说原文分别取之于蒋介石的论著、书信、谈话、命令和楹联等,对人物的评价,既有总结性的,也有随意性的,严谨而不失自然活泼。
热门推荐
  • 史上最经典故事:越狱·宝藏·间谍

    史上最经典故事:越狱·宝藏·间谍

    每个越狱者都有自己的越狱理由,他们为自己辩解的说法各种各样,他们越狱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结局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最终难避恢恢法网。这本《越狱传奇》,其中既有真实的典型案例,也有虚构的精彩故事。无论案例或故事,都跟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一样,展示给读者的也是高墙后的监狱和老谋深算的罪犯以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生死大博弈。
  • 小狼狗家财万贯要养我全家

    小狼狗家财万贯要养我全家

    学生时代不谈恋爱,一不小心就成了相亲主力军。同事说:上次那个追求者帅气又诚心,你拒绝了他,以后绝对场子都悔青了!宁白鹭表示:工作不香吗?谈恋爱简直浪费生命。长辈说:你都到了这个年纪,还有什么挑的资格?小心成为大龄产妇,生孩子遭罪!宁白鹭表示:我的基因没有优秀到必须有人继承。旁人说:你现在相亲还能相二十七二十八的,再过两年和你年纪相当的男人都结婚了,你只能相三十五往上的秃顶男,说不定还离异带娃!温庭礼表示:我比她小三岁,永远比她三小岁。我的结婚对象只有她,我孩子的母亲也只会是她。
  • 烈火剑法

    烈火剑法

    获得了命运之刃任务的王生应师父张铸神的要求前往铸神谷,不会看地图的王生误打误撞进入了盟重沙漠......
  • 千万不要小看宅男

    千万不要小看宅男

    朱敏俊是个彻头彻尾的宅男,但有一天他觉醒了宅男系统,从此人生变的不一样起来....
  • 送君休书一封:假凤戏真凰

    送君休书一封:假凤戏真凰

    她意外穿越,只想替身体的主人讨回公道后拍拍屁股走人。她还没出手呢,就害痴了他最宠爱的小妾。就出个门,成了神秘莫测的男人的阶下囚,并刻上了他的印记。她以真心换得三个月的时间,誓为讨回公道。大庭广众之下,她送上休书一封,不料夫君不放人,关上房门,他要用实际行动留住她。
  • 小偏执是深情怪

    小偏执是深情怪

    “你要么死了别回来,回来了,我会让你后悔活过。”眼睛被泪水迷住,闭上的瞬间,两行泪从男人眼角缓缓流下。从家族被逼,亲手扼杀掉自己的孩子那天起,她永坠恶魔之手。软禁,折磨,欺辱,她身心交瘁。厉亦深,如果上帝给我重新来过的机会,我愿血誓,与你永不相见。不相见,便可不相恋!
  • 梅花钉

    梅花钉

    一具焦尸,被抛至荒凉沼泽地。尸体额头竟嵌一枚钉子,钉头状似梅花。可疑的匿名举报电话将警方视线引入酒坊街,死者疑为陪酒女,网名“桃花”。在桃花的住处,可证其身份的所有物证均被伪装过的嫌疑人销毁,这令案情瞬间变得更为复杂。“桃花”究竟是谁?又因何被杀?经过走访调查,多名嫌疑人进入警方视线——缄口不言的农民李胜利,年轻有为的律师罗光佑,极有社会地位的新煤集团总裁郑干洲。但并无确凿证据能证明他们犯案。“桃花”的死究竟与郑干洲有何关系?频施嫁祸之手的凶手到底是谁?神秘的梅花钉又怎样成了杀人武器?神智混乱的巫师到底是装疯还是真疯?尘封三十年的命案,再次泛起嗜血的欲望,吞噬了人心残存的信念,演绎出致命的结局。
  • 我被系统托管了

    我被系统托管了

    系统有了,身体却没了,重度拖延症晚期患者方宁开始了自我救赎(苟且偷生)之路。作品讨论群号:294035360 VIP群号:我被系统托管了ⅤIP群,群聊号码:726249167有意见联系作者请加群
  • 我有一个亡灵世界

    我有一个亡灵世界

    安白臣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居然连接着一个废弃的亡灵位面。【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新的死神,亡灵世界管理者。】【你需要拯救这个破败的亡灵世界,让亡灵世界重新恢复正常运转的状态。】【寻找亡灵,捕获亡灵,培育亡灵。响应召唤请求,将亡灵投放到不同的世界......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死神。】《论开发亡灵的多用途使用的可能性。》《死神的多位面穿梭之旅。》《如何更好的开荒不同的异世界。》
  • 倾城对决:小相公PK大娘子

    倾城对决:小相公PK大娘子

    穿越?变性?这是神马?想我一个堂堂二十一世纪公认的美女,竟会在飞机上就那样无缘无故------穿越了?神马皇帝?神马太子?肩负一国命运?要不要这么神话?要不要这么肥皂?十二岁,给个陪睡丫头?不要不要,我还没成年呢!十四岁,结婚?NO,NO,这太离谱了吧?十五岁,强制结婚,要有子嗣!古代人能不能不要这么早熟?总之,没到成年,我决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