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09100000017

第17章 墨绖出山(5)

十多年的官场生涯,使曾国藩深深懂得,当今为官,没有皇上的信任、满蒙亲贵的支持,要办大事是不可能的。现在是办团练,性质更加不同。团练若不能打仗,则不成事;不成事,则皇上看不起。若能打仗,必然会成为一支实际上的军队。满人对握有军权的汉人,一向猜忌甚深。这支军队将会招致多少嫌猜!弄不好,非徒无功,还有不测之祸。再说,湖南的吏治也太腐败了,在十八省中可谓首屈一指。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皇上多次痛责湖南的吏治。原巡抚陆费泉、布政使万贡珍、辰永沅靖道吕恩湛,都因贪污营私舞弊、办事颟顸等原因交部严议,或撤职查办。现在巡抚、两司虽说都换了新人,但多年来的腐败习气,岂是换掉几个人就会改变的?还有一个原因隐埋在他的心底最深处,不能有丝毫流露。

过去在京中做官,从奏章、塘报,以及亲友的信函中,曾国藩知道国势已败坏。这次出京南下,从直隶到山东,从苏北到淮南,所到之处皆哀鸿遍野,饿殍盈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各种事态都使他感到国家正处在人心浮动、危机四伏的时刻。曾国藩多次在心里叹息:没有想到国势竟坏到这般地步!被太平军俘虏的那半天,他亲眼看到长毛军容整齐,战斗力强,军中亦不乏人才。尤其是那晚要他誊抄的告示,以民族大义鼓动汉人起来光复国土一节,更是甚合汉人之心。看来洪杨非等闲之辈。莫非天心真的已厌倦爱新觉罗氏,要改朝换代了么?自己受皇恩深重,理应匡扶皇室。但天心既厌,人力岂能改变得了!大厦将倾,一木难支。皇上的江山,能保得住吗?

想到这些,曾国藩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不料欲效武乡、邺侯竟不能!”他决定不受命,至少暂不受命。曾国藩不再想了。他从床上起来,摊开纸,要给皇上写一份“恳请在籍终制折”。

经过三四天的反复修改、润色、誊抄,奏折已出来了。正拟派人送往长沙,呈请张亮基代奏,荆七进来禀报:“湘阴郭翰林来访。”

又是几年没见面了,曾国藩与郭嵩焘两位至交老友相见后分外亲热。郭嵩焘以晚辈身份,向停厝在腰里新屋的江氏老太太灵柩跪拜行礼,又拜谒老太爷曾麟书,并与曾国藩的四个弟弟一一见面。

郭嵩焘对曾国藩说:“我来荷叶塘,一来向伯母大人致哀,二来向仁兄恭贺。”

曾国藩惊道:“我有何事可恭贺?”

嵩焘笑道:“听说仁兄即将赴省垣高就,总办全省团练事务。三湘士人,识与不识,莫不欣欣然,咸谓湖南之事可为,期望仁兄慨然展郭、李之大才,一施素日澄清天下之抱负,抚境安民,拨乱反正。此等大好事,嵩焘能不恭贺?”

曾国藩听了这几句话,心中兴奋,脸上却毫无表情,说:“筠仙谬听传闻。张中丞虽来信相邀,皇上近日也有谕旨,但国藩身已不祥,何能担此重任?张中丞那里早有信婉谢,皇上谕旨,我亦不能接受。”

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两封信函来递给郭嵩焘。郭嵩焘看时,一封是转録兵部火票递来的上谕,一封是曾国藩刚誊正的奏折。折子的第一句写着:“臣恳请在籍终制,不能受命,仰祈圣鉴事。”郭嵩焘不再看下去,扔在一边,叹息道:“哎!可惜张中丞、左季高、江岷樵都看错了人。我郭嵩焘这二十年来自认与你最相知,看来也靠不住。‘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原来只是文人的诗句,并不是志士的心愿。”

曾国藩是个最要强的人,郭嵩焘这几句挖苦话,说得他脸一阵阵发热,极不好意思。

“筠仙,你也不理解我?我是热孝在身!哪有母死未葬,就出山办事的道理?”

郭嵩焘并不理睬他的表白,继续以自言自语的口气说:“只有一人没有说错。”

“谁?”曾国藩脱口而出。

“湖南水陆提督鲍起豹。他说,曾国藩乃一介文弱书生,他有何本事办团练,别看他平日气壮如牛,到头来一定胆小如鼠。”

曾国藩“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他知道郭嵩焘在有意激将,反而脸不热了,平静地笑道:“好个乖巧的郭老大,我又不是周公瑾,几句话就可以激得了的。”

郭嵩焘正色道:“谁要激你?我只是为你可惜,你辜负了桑梓的厚望,更可惜的是,你使恭王、肃学士、镜海先生得了个不知人的恶名。”

曾国藩心里一惊,镜海先生向皇上密荐事,已从他的来信中得知,至于恭王、肃顺的保荐,却一点也不知。

“筠仙,此话怎讲?”

“你看看这封信吧!”

郭嵩焘从袖口里掏出周寿昌给左宗棠的那封信来。曾国藩忙一手接过,细细地看着。

周寿昌的信中讲,自唐鉴密荐后,皇上一直在考虑起用曾国藩,但未最后拿定主意。为此事,皇上分别召见恭王奕欣和内阁学士肃顺。二人都竭力主张起用汉人来平洪杨。恭王说曾国藩是先帝破格超擢的年轻有为人才,是林则徐、陶澍一类的人物,要皇上实心依畀,予以重用。肃顺更明确提出,当前两湖动乱,请饬曾国藩在原籍主办团练,效嘉庆爷平川楚白莲教的成法,给曾国藩方便行事的权力。如此,则洪杨可早日剪灭,国家可早得平安。皇上欣然接受,并夸恭王、肃顺见识卓越,老成谋国。

曾国藩看完信,心情异常激动。自从陈敷来过以后,曾府表面上虽仍处大丧之中,内里则充满着融融喜气。国荃请了附近十多个风水先生去看那块凹地,无人不称赞这是块绝好的地,因而更加相信陈敷的话。加之又来了上谕,兄弟们都鼓励大哥晋省办团练。国华说:“李贺说得好:‘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五等之爵从来靠沙场猎取,几曾见过以文章封侯的?”

国荃说:“嘉庆年间,杨遇春不过是额勒登保手下一员武将,后竟拜陕甘总督,封一等侯。道光年间,马济胜一勇之夫而封二等男爵。靠的是什么,还不靠平叛的军功?”

弟弟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曾国藩考虑得更深。陈敷的预言给他带来激动,增加了出山的信心。不过,预言终归是预言,并不就是现实,现实却有重重困难。现在,从周寿昌的信上,曾国藩却看到了希望。他与恭王、肃顺都有过多次接触。恭王才思敏捷,器识闳达,是皇族中最有头脑的人物。肃顺是郑亲王乌兰泰尔的第六子,明练刚决,敢作敢为,不但是满族中数一数二的拔尖角色,也是阖朝文武中少有人比得上的干才。上半年在京城时,曾国藩就知道皇上将会重用肃顺,依靠他来整饬朝纲,力矫弊端。肃顺的入阁拜相,只是明后两年的事了。有恭王、肃顺的信任,有皇上爽快地接受,还怕朝中无奥援吗?这个最大的顾虑一消除,曾国藩真的动心了。但他并不明白地表示出来,只是以一种遗憾的神情对郭嵩焘说:“这么大的事情,荇农居然不直接给我来信,他是还在记我的仇啊!”

周寿昌字荇农,又字应甫,长沙人,道光二十四年中顺天乡试南元,二十五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周寿昌结交甚广,官位虽不过一翰林院侍讲学士,然交游遍及王公大臣,是湖南京官中的百事通。出自他的消息,十之八九是可靠的。但周寿昌又是个不拘小节的人,有次在妓院,与妓女饮酒赋诗弹唱,差点被人告发。曾国藩以前辈身份声色俱厉地将他责骂一通。周寿昌嫌曾国藩太拘谨,曾国藩也怕以后受周寿昌的牵累。从那以后,二人往来就不多了。周寿昌通报出这个绝密消息,使曾国藩大为感激。

“我那次说他,重是重了点,但完全是为他好。”

“荇农还是领了你的情的,从那以后收敛多了。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季高,其实也就是告诉你。他不直接给你来信,是怕你还在记恨他哩!”

“我要写封信去感谢他。我这人,有时对人脸色不好看,是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涤生,你看看,如果你坚不受命,恭王和肃学士会怎么想呢?”

曾国藩低头不语,良久,轻轻地说:“筠仙,我跟你说句实话,我从未跟张中丞、潘藩台他们打过交道,不知道彼此好不好相处。你也知道,湖南的情形是积重难返。我这人性子急,今后与湖南官场亦难相得。”

“要说张中丞,此人最为爱才,为人又极坦诚。他不受苞苴之事,你应该知道。”

“张中丞之清廉,的确古今少有。”

“‘当文官的不爱财,再平庸亦是良吏;当武官的不怕死,再粗鲁亦是好将。’这话是你说的。凭此一端,即知张中丞的品性。涤生,你大概不知季高是怎么到的长沙吧?”

曾国藩摇摇头。

“这是个令人捧腹的故事。”

郭嵩焘将这次在长沙听到的计赚左宗棠的事,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通,果然令曾国藩大笑不已,说:“季高此事,今后真要给他刻上墓志铭,让后世子孙都知道他左三爹爹是如何受骗当师爷的。”

“用的手法虽是骗,但心却至诚可感。”

曾国藩点头赞同。

“潘藩台为人也忠厚本分,季高、岷樵都是多年老朋友了,这个顾虑不必要。至于湖南的吏治,说来的确腐败。但是,涤生兄,眼下中国十八省,哪个省的吏治又不腐败?天下乌鸦一般黑。除非不做事则已,既要做事,就无可选择之地。东坡问贾太傅:‘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邪?’嵩焘借这句话问仁兄:‘然则是天下无乐土,终不可有所为邪?’”

曾国藩不觉笑起来,指着郭嵩焘说:“唐宋八大家,就只有你读得活!”

“涤生,你莫跟我兜圈子了,什么热孝在身,什么湖南吏治腐败,都不是你不出山的主要原因,我知道你的顾虑在哪里。”

“在哪里?”

“今世知你者莫过于我。”郭嵩焘狡黠地望了曾国藩一眼,“你是担心长毛不好对付,怕万一不能成功,半世英名毁于一旦。”

“哈哈哈!”曾国藩大笑起来,既不首肯,也不否定。

“涤生,我跟你打个赌:莫看眼前长毛势大,嵩焘料死他们不能成事。”郭嵩焘伸出一只手来,放到曾国藩面前,做出一个击掌的样子。国藩仍坐着不动,不露声色地问:“何以见得?”

郭嵩焘将他这些天来,苦苦思索而得出的认识搬了出来:“长毛起事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其所依靠者拜上帝会,所崇拜者天父天兄;信耶稣异教,迷《新约》邪书;所过之处,毁孔圣牌位,焚士子学宫,与我中华数千年文明为敌,已激起天怒人怨。凡我孔孟之徒、斯文之辈,莫不切齿痛恨。就连乡村愚民、贩夫走卒,亦不能容其砸菩萨神灵、关帝岳王像之暴行。涤生,你出山之后,打起捍卫名教的旗帜,必定得天下民心。天下人都归顺你的勤王之师,长毛还能长久吗?”

郭嵩焘这番痛快陈辞,使曾国藩心智大开:洪杨以民族大义争人心,我则以卫道争人心!郭嵩焘见曾国藩眼中已射出兴奋的光芒,知这几句话已打动了他,于是益发高谈阔论:“涤生兄,你说吏治腐败,国事日非,不是办事之时。仁兄熟知本朝掌故,难道忘记了当年圣祖爷平三藩之乱的壮举吗?三藩作乱时,圣祖爷亲政不久。朝臣有的说,国家根基尚未大固,吴三桂等人势力很大,不如用抚保险。圣祖爷不为所动,坚决削藩。结果不但平息了三藩之乱,且藉平乱之威刷新社稷,开创康乾盛世,使我大清江山固若金汤。沧海横流,更能显现出英雄的本色。仁兄一向仰慕武乡侯、邺侯。武乡受聘,正奸臣窃命;邺侯出山,当天下乱极。今日国势,如同汉末唐衰之时,焉知不再出武乡、邺侯?”

曾国藩三角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连声叫道:“好!贤弟说得好极了!”

“涤生兄,你素抱澄清天下之志,今日正可一展鸿抱。古人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又云:‘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今时机已到,气运已来,上自皇上亲王,下至士民友朋,莫不瞩目于你。你若践运不抚,临机不发,不但辜负了自己的平生志向,也使皇上心冷、友朋失望。涤生兄,你还犹豫什么呢?”

“前人著书,说苏秦、张仪口似悬河,陆贾、郦生舌如利剑,适才听贤弟一番话,使国藩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任铁石心肠亦不能不动心,今日方知苏张陆郦之不假!”曾国藩叹道。

嵩焘高兴地说:“仁兄出山办团练,军饷是第一大事。前向长毛围城,藩库已空,料张中丞一时不易筹措,嵩焘即刻回湘阴,劝募二十万饷银,助兄一臂之力。”

曾国藩拊嵩焘背,满怀深情地说:“难得贤弟一腔热血。若朝野文武都像贤弟这样忠于皇上,忧国忧民,哪来今日的洪杨作乱!就看在贤弟分上,也不由国藩不出。只是,”曾国藩说到这里,停了一下。他想到自己一贯打着终制不出的旗号,现在收起这个旗号,也得有个转圜,“国藩今日乃戴孝之身,老母并未安葬妥帖,怎忍离家出山,且亦将招致士林指责!”

郭嵩焘心里冷笑不止,说:“大丈夫办事,岂可过于拘泥!况且墨绖从戎,古有明训。为保桑梓而出,为保孔孟之道而出,正大光明,何况又有皇上煌煌明谕,仁兄不必多虑,若你尚有不便之处,可由伯父出面,催促出山,家事付与诸弟。这样,上奉君命,下秉父训,名正言顺,谁敢再有烦言?且我听老九说,前几天有一江右山人,为伯母寻了一个极绝极妙之佳城,将保佑贵府大富大贵,又断定仁兄此番出山,乃步郭汾阳、裴相国之足迹,日后必定封侯拜相。看来事非偶然,天时、地利、人和一应具备。仁兄万勿再固小节而失大义,徒留千古遗恨!”

翌日,郭嵩焘将昨夜的谈话禀告曾麟书。麟书是湘乡县的挂名团总,这几天又听说了陈敷的预言,俟郭嵩焘说完,立即满口答应。遂面谕国藩移孝作忠,为朝廷效力。恰好这时,张亮基又来一信,报告武昌失守的消息,再一次恳切敦请国藩出山晋省。于是,曾国藩将家事妥为安排,与四个弟弟分别各作一次长谈。六弟、九弟、满弟都要求大哥这次就带他们出去,曾国藩考虑再三,决定暂带国葆一人先去长沙,叮嘱国华、国荃且安心在家,不要轻举妄动,视局势的发展再定进止。然后,他来到腰里新屋,在母亲灵柩前焚烧已经誊抄尚未发出的“恳请在籍终制折”,并轻轻地对着母亲遗像说:“儿子不能尽人子之孝,庐墓三年了,为酬君恩,为兴家族,已决定墨绖出山!”

同类推荐
  • 末代皇妃:文绣传

    末代皇妃:文绣传

    本书是一部关于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妃文绣的历史小说。全书讲述了文绣跌宕起伏而又传奇的一生。在大厦将倾、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末期,一名贵族家的格格,因为一张照片而被选入宫成为皇妃,经历了种种人生的挫折和磨难后,毅然与末代皇帝溥仪离婚,重归普通女子的身份并走完自己的一生。历史风云与儿女本色、家国之思与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本书最大的特色。
  • 一本书的故事

    一本书的故事

    一部反映老成都人的生活画卷,一部工业移民给一个城市和乡村所带来的变化。故事跌宕起伏。时光很快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年过八十的职工贺大强偶然间获得了一本关于反映军工人的书如获至宝,他决意要写一本反映他们这一代的书,便纠集了几个早已退休的老职工,说出来了他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所有的故事都从移民开始。在安葬老厂长佟凡启的时候,这本书终于完成,放在了他的墓室当中。
  • 初夜:把伤口变成智慧(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初夜:把伤口变成智慧(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命本身是最精彩的读物,忽略初夜的阅读,将会成为无法弥补的憾事。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的绽放。而这绽放——正是花芯的破碎!24个故事,纪念我们每个女孩的初夜。
  • 大厦(卫斯理珍藏版)

    大厦(卫斯理珍藏版)

    一幢高级摩天住宅大厦,刚刚落成即吸引络绎不绝的买家参观,包括大侦探小郭,连身为好友的卫斯理也一起去凑热闹。怪事就在参观大厦时发生了——人进了电梯,想到二十二楼去,可是电梯却不断向上而升,向上升……然而,更不可测的事却接踵而来,有人失踪,有人毙命……身在案发现场的卫斯理,冒着人间蒸发之险追查到底,大厦的秘密即将揭开!幻想小说中的情节,和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行动结合在一起,给以新的设想,特别是能使看小说的人感到震撼。
  • 眼泪不是水

    眼泪不是水

    丛茂近二十年的人生充满了爱情的迷乱和财富的耀眼光斑。在你我共生的这片土地上,出身低微贫寒的人群,感受的痛苦是惨烈的,特别是他们中那些初涉人世的年轻人,因尚未习惯于痛苦和保有纯洁的幻想,还会多承受一层观念扭曲和变态人际关系的困苦,以及由迷茫、犹疑、烦躁和绝望交织在一起的折磨。
热门推荐
  • 平凡的快穿之不平凡的冒险

    平凡的快穿之不平凡的冒险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巧合,不过是那个人为了你默默做的努力;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奇遇不过是那个人为了你而构造的美好。一场为你而策划的冒险,一个个为你构造的世界,一次次的任务,一次次的相遇,......愿归来是收获满满的我们,是满意的HappyEnding。
  • 小生路人甲

    小生路人甲

    谦谦公子温如玉,一把折扇手中拿,小生不才,未经姑娘允许,对姑凉一见钟了情还请见谅。柳青儿皱着眉头感觉好委屈的样子,“绝不见谅……”
  • 特工穿越天才为谁痴狂

    特工穿越天才为谁痴狂

    她,是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却因为爱情坠入一个陌生的大陆,人生地不熟的她又该何去何从呢?待在奇异大陆的她能否改变原主的命运,回到她的世界么?
  • 老弟揍他

    老弟揍他

    二虎,救我!二虎,揍他!二虎,……!……此书又名:村里人的成长故事
  • 一个二愣子的胡思乱想

    一个二愣子的胡思乱想

    一个生活在2200年的二愣子回到2020年碰到他祖宗的故事
  • 随风逝去的爱

    随风逝去的爱

    修饰的谎言掩饰的悲伤,繁华落尽,只为一句赞美,曾经的致爱,如今的陌路,离别的眼泪,谁来唱完这首悲伤的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圣邪皇

    魔圣邪皇

    生活安逸的冯晓和欧阳骏在C城市商学院里一见钟情,某天不知为何被时光穿梭到另一个世界里。在那里,起初他们依然相爱。后来却改变了一切,究竟发生了什么?天地玄黄,时间轮回不止!仙魔九界,九界各有不同!玄天界,玄武界,玄门界,玄泊界,玄苍界,莫邪界,沙门界,全尊界,寒武界……普度众生,嗜血,幽灵,幻灭,魔仙,蛊惑,道也。
  • 婆婆土匪碰

    婆婆土匪碰

    她是振远镖局真正的主宰,她是手腕了得的汪夫人,她是……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会脆弱会累会害怕,会想找个温暖怀抱去依靠、想有人疼爱呵护的女人。可是这个无耻的采花贼,却夜半闯进她的房间,竟想让她身败名裂!他虽然是山贼,但却从不为非作歹!那个晚上根本就是一个意外。一个老母鸡变鸭,不,是老婆子变俏丫头的意外。一个想掐脖子却摸到了胸的意外。一个想收手却变成了扯去肚兜的意外。没想到这一连串的意外,竟把他和她的人生绑在了一起!
  • 大宋浮萍

    大宋浮萍

    他们怀揣梦想,却不知路在何方;他们全力奋斗,命运却跌宕起伏。风雨之下,人的一生不过是点点浮萍。何去何从?走到最后,有人说,我无从选择,有人说,我问心无愧。全景式描写熙宁新政过程中的社会面貌,以及时代剧变下的命运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