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68800000013

第13章 兵法篇(2)

毛泽东借古鉴今,指出曹兵“不习水战”和“不习惯潮湿天气”两条,对于今天的解放军也还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他断言我军“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因为时代不同了,古今两支军队的本质不同,解放军是“为人民利益而战,有人民的拥护”。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洞察古今;论战谋兵,雄视千古。看得透,拿得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渡江战役的胜利,证明曹操的“覆辙”只能是历史陈迹,而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解放军,却能克服艰难险阻开新篇。

“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赤壁大战的惨败,应该由谁来负责呢?

毛泽东读1957年版的《三国志集解》时,读到《魏书·武帝纪》

中有这样一段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下达了《败军抵罪令》:

“《司马法》:‘将军死绥。’故赵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

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读至此,毛泽东挥笔批道:“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曹操曾经说过:“吾在军中持法严也。”曹操也曾经有过自己的坐骑践踏麦田,“割发代首”以自责的严于律己之行。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惨败,但此后相当长时间曹操本人并不服输,在言词书简中多方掩饰;历来在军中持法严肃的他,对自己也没有什么自责(像诸葛亮街亭失败自贬三级那样)的举动。

这实质指明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罪责,指明了曹操所制“国典”

即政治军事纪律的局限性,以及作为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曹操在说与做上的脱节。实践证明,在“国典”面前并不是人人平等的,“王法无亲”、“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只不过是那个时代下层人们的理想而已。

毛泽东如此批注并非苛责古人,实是警戒今人。毛泽东用这个例子说明,作为领导者,应该做到赏罚分明,不可因居领导地位就乱了分清责任的重要性。他从赤壁之战中,引申出应该追究责任的法律理念。

“科学技术天天在进步”

我们已开始根据作战对象和我国地形、交通、气候等条件,在研制我们自己的火炮了。

史载,诸葛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三国志·蜀书》)。经诸葛亮改进的连驽,称之为“元戎”,说是“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孔明改进了驽机,射箭数量和准确性都提高了,增强了远射程兵器的杀伤力。

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诸葛亮南征孟获时,连弩对藤甲军就“失去了作用”,因为藤甲不怕箭射。小说第九十回描写:

次日,乌戈国主引一彪藤甲军过河来,金鼓大震。魏延引兵出迎。蛮兵卷地而至。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于地;刀砍枪刺,亦不能入……蜀兵如何抵挡,尽皆败走。

毛泽东讲诸葛亮改进弩机以及“先进武器”在藤甲军前失去作用的故事,意在说明“科学技术天天在进步”的道理,引导和鼓励全军指战员好学深思,自力更生,“研制出自己的东西来”。今天,远射程武器已发展到导弹核武器,其射程和杀伤能力远非昔日“连驽”所能比。但是,毛泽东从诸葛亮改进和使用先进武器中所引发的思想,却具有昭示未来激励后人的深远意义,这何尝不是我们强军劲旅指导思想的一个方面呢。

1962年2月5日,毛泽东会见了亲家孔从洲。

这时,孔从洲在南京炮兵工程学院任院长。全军军事院校正在普遍展开教学改革运动,炮兵工程学院师生在教改工作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孔从洲坐下后,从家庭、子女谈到教育,以及有关炮兵建设的一些问题。毛泽东以提问的方式详细了解了炮兵工程学院的情况,然后说:“炮兵工程学院办校宗旨应当是什么呢?我看应当是培养具有现代化知识的炮兵科技人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科学技术天天在进步。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10支箭。准确性提高了。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个先进武器,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3000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军给烧了。后来又有人制成了抛石机,依靠机械的力量,可以把十几斤重的石头抛出五十步以外,成为古代攻打城池和野战的重要武器。这些都是冷兵器,只有在火药发明以后,才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

说到这里,毛泽东叫人给孔从洲续茶,自己深吸了一口烟,继续说:“我们的祖宗发明了火药,可是后来落后了。在南宋时有一个叫陈规的,他把火药装在一个竹管内,装上弹丸,喷出火焰烧伤敌人。这是管形火器的鼻祖。因为竹子容易被火药烧毁,后来有人改用金属制作,就是火铳,是世界上最早的火枪。13世纪,火药传到阿拉伯国家,14世纪又传到欧洲。15世纪,欧洲人制成了滑膛炮,笨得很呐!”

毛泽东边用手比划着,边笑着说:“要35匹马才能拉得动它。”

稍停了一下,毛泽东接着说:“到了17世纪,牛顿和欧勒研究了炮弹的飞行,空气的阻力,制成了线膛炮。18世纪,德国开始使用后装火炮。从此线膛炮正式代替了滑膛炮。1907年,法国制成世界上第一门155毫米半自动闩式加农炮。从那时起,火炮就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了。现在出现了核导弹,将来还会有更新的武器。”

说到这里,毛泽东话锋一转,转到了谈话的中心思想——我军炮兵建设上:“解放战争中,我们靠缴获国民党的火炮装备自己。由于国民党的火炮大都是买外国的,所以我们那时装备的火炮品种繁杂,规格不一,有德国的,美国的,还有日本的。全国解放后,我们靠买苏联的,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靠买别国的武器是不行的,要自己研制。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孔从洲回答说:“现在是仿制。”

“总靠仿制别国的武器行吗?”毛泽东问。很明显,毛泽东对于总是仿制是不太赞成的。因为一切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这是他的一贯思想。

孔从洲立即回答说:“不是!我们已开始根据作战对象和我国地形、交通、气候等条件,在研制我们自己的火炮了。”

毛泽东听后,显然高兴起来,微笑着点点头,说:“这就对了。我们是一个大国,必须强调自力更生。外国好的东西,要实行‘拿来主义’,但不是‘拿来’就算了,而是要在他们的基础上,研制出自己的东西来。”毛泽东主张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加强国防建设。

为什么能在四川立国

中央把大三线建设放在四川、云南、贵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1964年11月26日,毛泽东在听取西南三线工作汇报时作了一些插话,其中他说:“四川7000万人口,40万平方公里,为什么刘备能在这里立国?蒋介石退也退到重庆,为什么?总有个道理嘛!”

刘备在西川(今四川)立国,建立蜀汉政权,其道理是什么呢?《三国演义》中几位政治家、战略家是这样分析的:小说第三十八回,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着名的《隆中对》中分析天下大势时,指出刘备集团要占领荆州和益州为根据地,提到益州时他说: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到了小说第六十回,刘备夺取西川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这时出现一个人物——益州别驾张松,欲将西川献给“明主”。他这样介绍益州:

蜀为西郡,古号益州。路有锦江之险,地连剑阁之雄。回环二百八程,纵横三万余里,鸡鸣犬吠相闻,市井闾阎不断。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国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所产之物,阜如山积。天下莫可及也!

诸葛亮和张松都认为:益州为“险塞”,军事上易守难攻;西川沃野千里,经济上国富民丰;汉高祖刘邦曾经据此成帝王之业;刘备如占领益州,可进图中原,夺取天下。

毛泽东借鉴刘备立国的经验,是要办一件大事:20世纪60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口号,并据此提出了一线、二线、三线和“大三线”(国家的)、“小三线”(各省的)的建设布局与任务。毛泽东对此异常关注,仅1964年下半年,他就多次提到此事。

8月20日上午,毛泽东与薄一波谈话,其中讲到:

“现在沿海(工业)搞这么大,不搬家不行。你搞到二线也好哟!四川、云南、贵州是三线,都可以搬去的!要好好地研究、学习斯大林的经验:一、不准备工事;二、不准备敌人进攻;三、不搬家。这就是教训。”这是接受斯大林在反法西斯战争初期的教训。斯大林的“三条”教训,是当时我国搞三线建设的历史原因;迫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是搞三线建设的现实原因。

10月7日,毛泽东在接见朝鲜崔庸健委员长时的谈话中说:“我们要把沿海的一些工厂搬到内地,少数工厂要放在地下。工业要搞第二线、第三线。不然,第一线打掉了,我们就没有钢、没有机器了。这是可以搬的,一个工厂全搬或搬一半或搬一大部分。这项工作要几年才能完成。”

10月22日,毛泽东致信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建议将广东省关于三线建设的报告转发给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省,叫他们也讨论一下自己的第三线问题。毛泽东在信中说:“可以解决一个长远的战略性的大问题。现在不为,后悔莫及。”又过了一个月,毛泽东谈到了刘备在西川的立国问题。

“总有个道理吆!”中央把大三线建设放在四川、云南、贵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考虑了政治、军事、经济、人口、地理等各种因素的。

带领一个班子南下在西川建立了很好根据地的刘备,居然下启千年后的毛泽东建设“大三线”的思路。这也是历史的启示。建立大三线和小三线,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是具有全局性的战略选择。

三朝元老刘晔

“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

刘晔是曹魏重臣,曾经长期跟随在曹操身边,出过不少奇计,后又辅佐曹丕和曹叡,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曾先后向干部推荐读《三国志》的四篇传记,即《张鲁传》《吕蒙传》《郭嘉传》《刘晔传》。毛泽东熟读《刘晔传》以及裴松之的注,并对裴所注《傅子》中的一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晔事明皇帝,又大见亲重。帝将伐蜀,朝臣内外皆曰“不可”。

晔入与帝议,因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因曰“不可伐”。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中领军杨暨,帝之亲臣,又重晔,持不可伐蜀之议最坚,每从内出,辄过晔,晔讲不可之意。后暨从驾行天渊池,帝论伐蜀事,暨切谏。帝曰:“卿书生,焉知兵事!”暨谦谢曰:“臣出自儒生之末,陛下过听,拔臣群萃之中,立之六军之上,臣有微心,不敢不尽言。

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帝曰:“晔与吾言蜀可伐。”暨曰:“晔可召质也。”诏召晔至,帝问晔,终不言。

后独见,晔责帝曰:“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也。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于是帝谢之。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暨亦谢之。晔能应变持两端如此。

毛泽东在这段话的天头上作了如下批语:

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

刘晔的足智多谋和善于应变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1966年3月,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小型会议上谈论曹操缺点的同时,也赞扬了刘晔。可见,毛泽东对谋略人才的重视。

“为将当有怯弱时”

你们去联合国,可能很多要“以勇为本”,更要注意“为将当有怯弱时”。

1971年10月,在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即将派代表团参加会议时,毛泽东专门谈了防止骄傲的问题。他举《后出师表》中说曹操“几败北山”为例,说:

“几败北山,说的是夏侯渊战死以后,曹操争夺汉中的事。”《后出师表》三处提到夏侯渊。另外两处是“夏侯败亡”、“夏侯授首”。夏侯渊是曹操的一员大将,曹操封他为征西将军,担任汉中的“警备司令”。刘备攻打汉中,夏侯渊把主力部队部署在定军山,命令张合守住东围。刘备引蛇出洞,先打张合,夏侯渊领了一半军队亲自援助张合,被黄忠砍了头。有一出京剧就叫《定军山》,是谭鑫培、谭富英的拿手戏。《三国志·魏书》的《夏侯渊传》中说,当初夏侯渊打了几次胜仗,曹操写信提醒他:

“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当有怯弱时”,就是要想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有打败仗的可能。夏侯渊把曹操的告诫不当一回事,结果全军覆没。毛泽东提醒道去联合国,可能很多要“以勇为本”,更要注意“为将当有怯弱时”。代表团团长就是“将”,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送你们两句话,一句是我写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句是田家英帮我写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通过夏侯渊被砍头的教训,引导代表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行兵打仗时一定要注意“为将当有怯弱时”,切不可当一匹夫耳。这是从提升个人素质上提出的要求。

“阵地战”与“运动战”

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彝陵在今湖北省宜昌县境内。公元222年,刘备率蜀国大军西进攻吴,连战皆捷。进到彝陵,已入吴境五六百里,砍伐山木。连营扎寨,打的是阵地战。吴国都督陆逊则坚守不战,相持七八月。直待刘备“兵疲意沮,计不复生”。利用顺风放火,攻破四十多个营寨,迫使刘备退到白帝城。

《陆逊传》还记叙,刘备在彝陵战败,退往白帝城后,吴国将领“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擒,乞复攻之。’权以问逊,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接着,卢弼引何焯的评论说:“大胜之后,将骄卒惰,溯流仰攻,转馈又难。一有失利。前功尽弃。昭烈老于兵,得蜀已固,非若曹仁之在南郡,可惧而走也。连兵于西,主客异势,决还者中人所能知也,盛、璋、谦如豕突耳。”意思是,大胜后将骄,不顾主客观条件,试图连兵向西再攻刘备,很可能前功尽弃。读至此,毛泽东批道:“何评有理。”

吴蜀彝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毛泽东在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引用过这个战例,来说明“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读《三国志集解》对这个战役的批注,则是反过来从当时处于强者一方的刘备的角度,来总结经验教训,为其设想谋划。

同类推荐
  • 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

    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

    本书以“战后四大腐败案”为例,梳理了日本战后腐败现象发生的历史轨迹及日本社会解决腐败问题的有效经验。书中高度凝练地展示了日本细密、周详的反腐败法律架构,还原与刻画了一些富有典型意义的行贿人、受贿人、办案人角色,并对战后日本政治生态进行了评述。
  • 中国国际命运(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国际命运(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外交政策、地缘政治等,整合思考中国的国际命运。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内容包括:崛起中的大国外交、朝鲜问题与中国、中日关系的困境、中国和东南亚关系、中美关系与东亚安全、中美关系的战略层面、大中华区域的整合。
  • 皇权祸国

    皇权祸国

    尽管皇帝制度十分荒唐,十分无理,但它在中华大地上盘踞日久,已经成为大家头脑中难于清除的千年病毒。天下一乱,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人做起“皇帝梦”来。有识之士做“皇帝梦”,是希望夺得大权施展抱负,救国救民;亡命之徒做“皇帝梦”,是希望获取私利、子女玉帛,荣华富贵。因此这个“皇帝梦”就为雅俗所共赏。更有些伪君子,野心家,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嘴里说的是功名事业,心里想的是子女玉帛,流风所及,做“皇帝梦”者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1912年清帝退位之后,皇帝之名是没有了,但是皇帝之实──皇帝思想、皇帝作风──却长期徘徊在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威胁着我们的心灵。
  • 党员干部学理论2020

    党员干部学理论2020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本书中,我们精心为大家梳理了如下理论热点:奋进新时代、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爱国主义教育、党的政治建设、斗争的艺术、守正创新、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全面振兴、网络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魂、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坚持“一国两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这些理论热点,紧密围绕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必学必知的最新理论成果。
  • 冷战后的联合国

    冷战后的联合国

    本书作者以丰富独特的经历,展开历史性的回顾和评述,书中将析论冷战后联合国体制和使命策略的发展变化,多方位地刻画它在国际矛盾纷争中所扮演角色之重要性和其缺陷不足。并为联合国的将来和世界和平提出一些建议。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妞,爷来守护你

    妞,爷来守护你

    火车上的纯情少年,少女,那颗懵懂的心的苏醒,现实社会该如果领引让“纯傻”的小青菜成长,收获还是失去,保持还是放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毒女重生王妃不好惹

    毒女重生王妃不好惹

    重活一世的卫离韵,是个扮猪吃老虎的高手,每天斗爹斗姨娘斗庶妹。一不小心,遇见当世唯一异姓王,强强联手,智斗渣渣。别人眼中高冷且不近女色的异姓王,却变成独宠她一人的狗皮膏药。嗯,王爷,说好的不近女色呢?
  • 万界天途

    万界天途

    封印万载的大魔,诛魔灭妖的神兵。是怎样的身世让他身怀神力?又是怎样的命运在前方等他?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因果相扣,唯天算无遗漏。且看李尧仗剑自上云霄路,一曲长歌踏天途。
  • 欢迎来到诸神黄昏后的冒险世界

    欢迎来到诸神黄昏后的冒险世界

    神话是异界的现实。在时间的洪流里,诸神亦如凡人。诺思穿越到了诸神黄昏的一万年后的北欧神系世界。蛰伏的黑暗力量仍蠢蠢欲动,身形湮灭的神族在探索如何存续。以神的意志,用利刃与符文唤醒崩坏的秩序。欢迎来到这永恒轮回中,沧海一粟的故事世界……
  • 时长时短的碎碎念

    时长时短的碎碎念

    记录不经意的点点滴滴,afewdayslateritbecomeastory
  • 诸神法则

    诸神法则

    神的世界自有神的法则。世人愚昧,只知逆天修真,一旦得道,便与天地共存,便可长生不死。古往今来,一代代神魔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天地尚且毁灭,世人谁能不死!踏遍万千世界,穿越无数位面,任你风华绝世,到头来也不过是南柯一梦。世上真有长生而言吗?真有复活一说。一旦斗破虚空,真能跳出那冥冥之中的平衡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际旅行暴风雨号

    星际旅行暴风雨号

    写实风格的一部科幻军事作品,讲述了人类遭遇无妄之灾之后,为了文明的繁衍生息,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 重生之大佬她真的很乖

    重生之大佬她真的很乖

    阮知知从小就知道从小就被警告自己不是真正的阮家大小姐而是一个为了保护真正的阮家大小姐阮宁的替身,不要去肖想那个位置。阮知知18岁生日时,所有人都知道了阮家大小姐阮知知到头来只是个笑话,所有人都选择性遗忘的忽略了阮知知,而阮知知在阮家18年来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母爱,还被人戏称抢了阮宁的一切。最后“失魂落魄”之下出了车祸???﹌﹌﹌﹌当阮知知重生归来……(你说什么?京城第一世家家主是阮知知)(你说什么?电竞圈大神是阮知知师弟)(你说什么?暗界的老大是阮知知师兄)(你说什么?娱乐圈影帝是阮知知师傅)……当阮知知的马甲,一个个被扒掉老婆,你不是说要对我负责吗?(某国王子)煤体……阮家上下……白莲花……什么都不怕的?……★注意:女主是我女鹅,不喜勿喷!不喜的话为了您着想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