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79300000046

第46章 唐纪(4)

武则天最初深得唐太宗的宠爱,但不久就被冷落到了一边。她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都没有得到提升。唐太宗病重期间,她和太子李治常同时在一旁伺候。后来,两人渐渐地有了感情。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按照规定,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被送到感业寺当了尼姑。但此后,她和新皇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当时,唐高宗专宠他的妃子萧淑妃,对王皇后和其他嫔妃都非常冷落。王皇后知道武则天和唐高宗的事情后,把武则天接回了宫中,企图“以毒攻毒”,削弱萧淑妃受到的宠爱。

武则天为人聪慧,有心计,刚入宫时,她对王皇后卑躬屈膝,很快就博得了王皇后的信任。王皇后就常在唐高宗面前为武则天美言,没多久,武则天就很受唐高宗的宠爱,被封为昭仪。之后,唐高宗就不再那么宠爱萧淑妃了。王皇后起初很高兴,认为萧淑妃失宠后,自己便可以重新获宠,但后来眼见武则天越来越受宠爱,而自己却依旧备受冷落,心里就特别后悔。于是,她开始联合萧淑妃,反过来一起对付武则天。

为了争宠,王皇后、萧淑妃和武则天经常进谗言互相诽谤,但唐高宗不相信王皇后和萧淑妃的话,只相信武则天。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人生性直率,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宫中很多人都不喜欢她们。武则天却工于心计,想尽办法收买人心,所以王皇后和萧淑妃身边的人大多成了她的耳目,经常向她汇报二人的情况。于是,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一举一动,武则天都了如指掌,只要她们有什么不好的,她都会报告给唐高宗。

后来,武则天不满昭仪的位置,开始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于是,她开始寻找机会,除掉王皇后。不久,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有一天王皇后来看孩子,和孩子玩了好大一会儿才离开。王皇后刚离开,武则天就偷偷地把孩子掐死了,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将孩子用被子盖好。后来,唐高宗过来看孩子时,发现孩子早死了。武则天放声大哭,唐高宗也非常伤心。他问宫人都有谁来过,大家都说只有王皇后来过。皇上大怒:“皇后何故如此恶毒!过去她和萧淑妃不和,现在又做出这等坏事。”武则天看到这里,趁机又在唐高宗面前说了王皇后很多坏话。

唐高宗决定废黜王皇后,又担心大臣们不同意,就和武则天一起前往太尉长孙无忌家。宴席上,唐高宗委任长孙无忌的三个儿子为朝散大夫,又赠送给他十几箱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接着,唐高宗便谈到了王皇后没有儿子,以暗示长孙无忌他想废后的念头。但长孙无忌总是用其他的话岔开话题,始终不顺着唐高宗的意思说话,唐高宗和武则天很不高兴地离席而去。之后,武则天又让母亲杨氏前去长孙无忌家,向长孙无忌强求了好多次,长孙无忌始终都没有答应。

中书舍人李义府为人狡诈,是个笑里藏刀的小人。长孙无忌很厌恶他,被贬为壁州司马。敕令还没有下达,李义府就已经暗中知道了,于是他向同僚王德俭求助。王德俭对他说:“皇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之所以犹豫不决,只是担心大臣们反对罢了。现在你如果顺着皇上的心意,建议立武昭仪为皇后,那么你就能转祸为福了。”李义府认为王德俭说得很对,就立刻进宫,向皇上呈上奏表,请求罢黜皇后,另立武昭仪为后,以满足众人的愿望。皇上很高兴,赐给他一斗珍珠,让他留在原职。武则天知道这件事后,又暗中派人送去了很多钱财,以慰劳和勉励他。不久,李义府就越级升任为中书侍郎。其他一些官员见李义府得到了好处,也暗中对武则天表达扶持她的诚意。

长安令裴行俭听说要立武昭仪为后,认为国家必定要从此大乱,因此就去找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共同商议对策。武则天听说后,就向唐高宗告了裴行俭的状。不久,裴行俭就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吏。

一天退朝后,唐高宗把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召入内殿。在见皇上之前,褚遂良对长孙无忌和于志宁说:“今天皇上召见我们,多半是为了废后之事,看来皇上心意已决,那么违背圣意的人必定会获罪。太尉是皇上的舅舅,司空(于志宁)是功臣,我不能让皇上落个杀死亲舅和功臣的罪名,而我没有什么功劳,且受先帝所托照顾王皇后,现在若不冒死抗争,以后还有什么颜面到地下见先帝呢?所以,到时候,你们不要说什么,就让我来说吧。”

长孙无忌等人来到内殿,唐高宗果然说道:“如今,皇后没有儿子,武昭仪有儿子,我想另立昭仪为皇后,你们觉得怎样?”褚遂良说:“皇后出身名门,是先帝为陛下所娶的。先帝临死前,嘱托我要照顾好他的这个好儿媳,如今皇后并没有什么过错,为什么要废除她呢?”唐高宗很不高兴,但也无话可说。

后来徐世勣对唐高宗说:“这是皇上的家事,何必管外人怎么看呢?”唐高宗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于是在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月,唐高宗废除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随后,她残忍地杀害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接着,她帮助自己的儿子李弘当上了太子;然后,让唐高宗罢免了褚遂良、韩瑗、来济等人;最后,又除掉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获罪

长孙无忌(公元597—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他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后裔,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长孙皇后的哥哥。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辅佐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两任皇帝,皆尽心竭力,堪称贤臣。当初,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李治才得以立为太子,并最终成为皇帝。但后来,因为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得罪了武则天,从而在武则天得势后被迫自缢。

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后,长孙无忌进谏,李渊欣赏他的才华和谋略,便任命他为渭北行军典签。从此以后,长孙无忌开始辅佐李世民。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长孙无忌立下了不少功劳,成为唐朝的一名开国功臣。公元626年,长孙无忌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得帝位。贞观年间,历任尚书仆射、司空、司徒,为人谨慎,为官贤能。公元649年,唐高宗即位,被封为太尉,自此尽力辅佐新皇李治。

在这期间,长孙无忌除了帮皇上分担朝政以外,他又主持修撰了《唐律疏议》三十卷,系统论述并诠释了《唐律》的各项条文。这部法典不但对完善唐朝法规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古代法典。

长孙无忌虽德高望重,功劳显赫,而且对唐高宗有恩,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对唐高宗仍是毕恭毕敬,尽力协助,因此起初,唐高宗对他也十分敬重和信任。但后来,在更立皇后这件事上,两人产生了矛盾,最终还激化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而武则天当上皇后以后,因长孙无忌当初不肯帮自己便对其怀恨在心,并伺机陷害他。礼部尚书许敬宗曾多次规劝长孙无忌,要他顺着皇上的意思立武则天为皇后,但都被长孙无忌疾言厉色地反驳了。因此,许敬宗也开始怨恨长孙无忌。就这样,在除掉长孙无忌这件事上,许敬宗与武后不谋而合,成了同党。

公元659年,有人将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等人结成朋党的事上报给了朝廷,唐高宗命许敬宗前去查办。因为许敬宗查办得很紧,韦季方见逃不过就想要自杀,结果自杀未遂。武后觉得这是一个陷害长孙无忌的好机会,便和许敬宗密谋,要他借机向唐高宗诬告长孙无忌。于是,许敬宗便对唐高宗说:“韦季方要和长孙无忌合谋陷害朝中的忠臣和皇亲,好使大权全集中在长孙无忌身上,之后再找机会叛乱。如今韦季方见事情败露,知道必死无疑,这才会自杀。”当时,唐高宗虽然与长孙无忌有了矛盾,但他知道长孙无忌的为人,便说:“不会吧,舅舅是被小人陷害,他同我是有些隔阂,但怎么会反叛呢?”许敬宗又说:“这件事情,我已经查得很明白了,如今事情已经败露,陛下却还怀疑,恐怕会危害到社稷呀。”唐高宗于是便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说:“我家不幸,亲戚间总是有反心。前几年高阳公主谋反,现在舅舅又要谋反,这些事真让我无颜面对天下。我该怎么办呢?”许敬宗见唐高宗已经相信了自己的话,便趁热打铁地说:“高阳公主乃一代女流,谋反注定是要失败的。而长孙无忌就不同了,他早年帮助先帝夺得了皇位,满朝文武都敬佩他的才智;他后来又做了三十年宰相,天下人都畏惧他的权势;一旦他反叛,陛下又能派谁去抵挡呢?再说了,臣担心长孙无忌知道韦季方自杀未遂后,心里一害怕,就会提前发动叛乱。到时候,他一声令下,将所有作恶的同党聚在一起,势必会带来朝廷覆亡的忧患。”唐高宗听了这话后,开始害怕起来,便命许敬宗再仔细查一查。

第二天,许敬宗又向唐高宗禀告道:“昨天晚上韦季方已经承认要和长孙无忌一同造反。他还说出了原因,原来是韩瑗曾对长孙无忌说,长孙无忌曾主张立梁王为太子,如今太子被废了,皇上你也对长孙无忌起了疑心,因此把高履行(长孙无忌的表兄弟)外放为官。从此以后,长孙无忌就担心害怕,慢慢做些自保的计划。后来,见长孙祥又被外放,韩瑗也获罪了,就更加害怕起来,于是开始和韦季方等人图谋造反。”唐高宗听后大吃一惊,竟然没有找长孙无忌对质,就将他的太尉官衔和封邑都给罢免了,让他改做扬州都督,到黔州去,按一品官供给俸禄。随后,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也被株连,不是被流放,就是被杀害。

三个月后,唐高宗又命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竟然按照武后的旨意,背着唐高宗派人去逼迫长孙无忌,使其自缢身亡。可怜长孙无忌一代忠臣,最终也成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酷吏得志

武则天上台后,总担心有人会危害自己。于是她出重金鼓励人们告密,那些上告的人,即使被查出是诬告,也不追究责任。同时,她还重用酷吏,被告密的人一经逮捕,立即酷刑加身,屈打成招,于是历史上开始了酷吏得志的时代。这时候,出现了很多有名的酷吏,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来俊臣和周兴。

来俊臣和周兴从小不务正业,为人阴险狡诈。来俊臣因告密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因为他善于揣摩武则天的心意,从而获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同时周兴也和他一样,成为武则天的爪牙。

他们为了升官发财,经常网罗罪名,陷害无辜。他在陷害某人前,必先向武则天进奏,得到允许后,就将人逮捕入狱,并没收其家产。当时,因为他们的诬陷,很多人被秘密逮捕,受到连累的多达上千家,许多无辜的人冤死狱中。别说平民百姓朝不保夕,就连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们也惶惶不可终日。很多官员上朝前,因为出了家门就生死未卜,都会凄凄惨惨地和家人含泪告别一番。

他们在审讯犯人的时候,手段更是残忍。周兴发明了很多新的刑具和审讯方法,有固定在腰上的夹板,套在脖子上的铁圈等。在审讯犯人的时候,以刑讯逼供为乐,经常用刀刮、火烧、割鼻、剔筋、灌醋等方法让犯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来俊臣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来俊臣每次审讯犯人之前,都会得意洋洋地领着犯人参观自己的刑具陈列室,很多胆小的人看过后,当场都吓得半死,接下来无论是让他们自己认罪还是诬陷别人都非常容易了。这其中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典故,就是“请君入瓮”。

武则天接到一封告密信,内容是周兴与人谋反。周兴与来俊臣一样,也是武则天的鹰犬。武则天看到信后非常生气,下令来俊臣将此事查个清清楚楚。来俊臣知道周兴阴险狡诈不亚于自己,仅凭一封书信,他是不会低头认罪的。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来俊臣请周兴过来饮酒,两人喝到酒酣耳热之时,来俊臣问周兴:“我手上有一个案子非常棘手,但是人犯就是不招,我也不知道怎么办,还请老兄指教一二。”周兴得意地说:“此事好办,你准备一个大瓮,用炉火烤热,人犯要是不从,你就把他请进去,我保管他服服帖帖的。”来俊臣连连称是,然后,他让手下人按照周兴说的那样准备好一口大瓮,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我也是奉命严查,请君入瓮吧。”周兴一听,腿都软了,乖乖地低头认罪了。

即便是周兴已经认罪,但是武则天还是将周兴的死罪免了,改成流放,在路上周兴被人刺杀。而来俊臣也因为编写《罗织经》,开始让武则天对他起了杀心。结果还没等到武则天处死他,他自己恃宠而骄,得罪了太平公主,就丢掉了自己的性命,死后尸身被仇家分食,骨头被牲畜践踏,不得善终。

但是酷吏时代并没有因为他们俩的死亡而结束,后来还有很多酷吏,虽然没有像他们那样有名,但是一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索元礼、郭霸。

索元礼是一个胡人,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时,他猜中了武则天想用威势威吓天下人的心思,就大肆诬告别人。武则天就让他在洛阳设置机构,专门审理“谋反者”。索元礼生性残忍,常常对谋反者施以各种酷刑,审一个犯人必定要牵连出好几十个人出来才肯放手。经他诬陷致死者多达上千人,所以人们谈起他来无不胆战心惊。索元礼因为陷害别人受到武后赏赐,很多人争相效仿,就连来俊臣和周兴也是步了他的后尘。

郭霸不但性情残暴,还厚颜无耻,他因陷害别人被武则天提拔为御史大夫。武则天召见他时,他吹嘘说:“我对徐敬业恨之入骨,恨不得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挖其髓!”武则天听了他的这番奉承话分外开心,好好地赏赐了他。魏元忠生病,很多人都去看望他,郭霸故意等别人走了之后才去。他见到他的上司魏元忠之后,表现出一副很担心的神情,他请求看一下病人的大便,魏元忠答应了。谁知郭霸竟然亲口尝了一下大便,然后又高兴地说:“要是大便是甜的,那病情就严重了。现在大便是苦的,说明大人您很快就要好了!郭霸想用这种方式取悦自己的上司,不过魏元忠是一个耿直的人,看他这样,反而更加厌恶他了。后来郭霸重刑招人致死,梦见犯人前来索命,自己惊吓过度,疯癫致死。

虽然这些酷吏们平时作威作福、高高在上,但他们也不过是武后的一枚棋子而已,一旦武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们就作用全无。天下太平以后,武后为了收买人心,反而将他们一一除掉,这时酷吏时代才结束了。

徐敬业谋反

徐敬业的祖父是唐初著名的将领李绩,原本是姓徐的,赐姓李。在他的祖父死后,徐敬业就继承了他祖父的爵位,后来成长为反抗武则天专政的军事首领。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掉唐中宗李显,让他成为庐陵王,把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李旦扶上了皇位。之后武则天就开始壮大自己家族的势力,不断地给武氏家族的人加官晋爵,还给了他们很多赏赐。这样一来,李氏家族的人都很不满,这不是明摆着要壮大武氏吗?但是他们也不敢多说,生怕受到武则天的迫害。

同类推荐
  • 狼心公爵传

    狼心公爵传

    这是一部穿越者在异界打拼的血泪史,一个没有出身,没有奇遇,没有超人的智慧也没有过人的胆识的平民,在生死之间挣扎的故事。没有永恒的金手指,也没有不熄的王霸气。有的,只是一个不甘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而已。注:本书作者(也就是我自己)脑子抽风,死活不愿意写傲天霸气无敌流,所以文章可能会比较......写实。请入坑的兄弟们做好主角随时缺胳膊少腿的心理准备。第一次写文,也许不怎么懂得迎合大众的口味,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小弟在此拜谢!
  • 大汉最强军师

    大汉最强军师

    一觉醒来,魂穿汉末,成了诸葛亮。辅佐刘备?不行!根基太差了。辅佐曹操?不行!疑心太重了。辅佐袁绍?不行!竖子不足与为谋。刘辩:“董卓又打进来了,孔明教我。”诸葛明无语望苍天,轻摇羽扇,一瞬间风卷残云。这是什么情况,道法,内气,灵气,七仙女?这是来到了神话三国了吧。
  • 张飞本纪

    张飞本纪

    张飞者,幽州逐郡人士,幼时无名,及鞑虏捋战于边疆方展露头角………——《后汉史·张飞本纪》司马芊著。想知道为何三国中有万人敌的存在么?想了解一个与历史完全不同的三国么?董卓死于黄巾由谁来牵动汉朝的灭亡?立志扶汉的曹操又为何被冠名之汉贼?......一切种种皆是一只蝴蝶扇动翅膀造成......
  • 盛世仙唐

    盛世仙唐

    传说唐朝有一种人,能治病驱魔,长生不死,被百姓尊称为阴阳师!贞观元年,阴阳混淆,妖魔丛生。太宗初掌朝政,于六部之外建立神秘机构,意于剿灭天下宗门。可皇帝也想长生,世人都欲称王。诸方势力齐聚长安,暗流涌动,风云变幻……年仅九岁的陆忻在回乡祭祖时,意外穿越到了唐朝。弱小的他该如何生存?乱世之下,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登上巅峰,揭开穿越之谜,破了那永生的传说……
  • 巅峰大宋

    巅峰大宋

    一个海军战士的穿越,从此改写“崖山之后再无中华”的柔弱之身。历史由我辈改写,强权被踩在脚下,一切宵小和卖国贼汉奸从此都永无立锥之地。
热门推荐
  • 邪王枭宠:神医杀手妃

    邪王枭宠:神医杀手妃

    她,前世是z国最大组织的得力手下,要医术有医术,要暗杀能暗杀,少有敌手。今生,她是人人唾弃的废物,没人疼没人爱,既然重活一世,老娘一定连本带利的活。废物,老娘的七色灵力是看的么;魔宠,老娘的神兽军团是玩的么;丹药,老娘炼的神丹是送的么;老娘收的灵珠是吃的么!!!半路却遇上这病歪歪又自恋的男人,一时好心还人情解了他的毒,"娶我嫁你二选一,你是不是被驴踢了"‘娘子,吃了人家可要负责的”一脚踢开。“走开,老娘我只负责吃,不负责擦!”
  • 神级狂婿

    神级狂婿

    美女老婆找我入赘,因为我是瞎子。然而入赘两年后,我突然能看到了。看着老婆和别的男人逛街,我很纠结——我是该继续瞎,还是不瞎?
  • 一千零一夜(小学生爱读本)

    一千零一夜(小学生爱读本)

    《一千零一夜》包括了许多神话故事、寓言童话、婚姻爱情故事、航海冒险故事、宮廷趣闻和名人轶事等,其中人物形象有国王大臣、王子公主、富商僧侣、庶民百姓、三教九流以及神魔精怪等,颇为丰富,这些故事和形象相互交织,组成了中世纪复杂多样的阿拉伯帝国生活图景,是阿拉伯和东方历史、文化、宗教、语言、艺术和民俗的缩影。
  • 超级掠夺狂暴系统

    超级掠夺狂暴系统

    夏天为救溺水的女孩而死亡,穿越成为神之大陆天启学院的杂工-陨星。为了回到地球,陨星开始了他的进阶之路……新写手,不喜勿喷
  • 铁路大时代

    铁路大时代

    官场,很多时候就像一个舞台,有些人靠的是演技,有些是舞台效应,但绝大时候,还要看你入不入戏!…………………………………………………………………………………项目总工舒城,因工程事故,重生到二十年前,一个关乎到他命运的转折点上。重生之后,舒城发现,在这个平行空间里,除了铁路倒退了十年之外,其他的一切,和前世一样。而未来十年,正是高铁世代,祖国的高铁,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面对这样一个铁路行业的大时代,舒城该何去何从,是按部就班的沿着前世的步法,还是打破枷锁,走向一条从未走过的道路。………………………………………………………………………………敬以此书,献给为铁路工程事业奋斗的兄弟姐妹们。
  • 我在英伦当贵族

    我在英伦当贵族

    不知道谁什么时候,金主爸爸们开始和大家分享贵族生活。。。虽然不是贵族,但是并不妨碍先扮演个贵族过过瘾,比如找了个高级餐厅,吃一吃英伦皇室规格的珠宝盒下午茶,吃完觉得自己从里到外都透露着一种贵气。。。。咳咳,别急,本便宜穿越而来继承了英伦爵位和一大片‘家业’的没落伯爵(Earl)这就和你们好好显摆显摆。如何一本正经地假装一个英伦贵族?是时候开开开眼界了!(本书为作者原创,主导思想是弘扬正能量!!!本作者已经写了五百万字的精品小说《美利坚财富人生》,质量有保障,信誉也有保障!读者普群——608930126读者VIP群——699794748(需执事以上))
  • 神兵猎妖

    神兵猎妖

    传说上古神州,有妖以血食修炼,古猎妖师以神兵将之封印……妖气复苏的世界,林弄穿越而来,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猎妖师只不过是另类的妖!
  • 德成

    德成

    1901年。清王室德成公主随商人之子常瑞儿、犹太人拉米和青年学生慕永一起去往英国,在昆廷庄园受好心的娜拉小姐招待安顿下来。“我们可以做一对大雁,飞过草原,飞过溪流。”
  • 吾乃地球人

    吾乃地球人

    人类从何而来,为何人生而不同,那消失在岁月长河中的文明究竟是什么来路,灿烂的星空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当地球成为往事,脚步踏上无垠的宇宙,一切终将水落石出。踯躅独行,星空不是距离,人类并不弱小,弱小的是人的思想,当思想再无拘束,蜗牛一样的光,终将照亮星空。
  • 修真之修炼不难

    修真之修炼不难

    她本为魔,却身负杀戮,游戏人界。一朝为人,却得知自己人界的师傅是个神?堂堂邪王,要被一个神庇护?势要修神,却发觉她不过是自己师傅钟意的一颗棋子。她欲修神,神要除她。她欲成人,人当她是魔。她欲入魔,魔也不容她。神要杀人,人感恩戴德的递上脑袋。魔要救人,人却拿起武器抵制。神癫似魔,魔狂似神,而人...半魔半神。一朝顿悟,善也好,恶也好,神也罢,魔也罢。她若高兴,便可为神。若不高兴,亦可为魔。神魔之分,只不过是一念之间。若登巅为尊,神可俯首,魔可称臣。又哪有什么,善恶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