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25100000006

第6章 寻找自己的人生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在通往成功的人生道路上,需要寻找自己的人生楷模。自觉地寻找自己的人生楷模,这是规划人生的捷径之一。这样可使中学生从成功者的身上发现他们的可贵之处、超人之处。当自己在未来的人生奋斗中,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时,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不断前进。

像王小丫那样对梦想充满自信

游刃于《经济半小时》和《开心辞典》几档节目之间的央视名嘴王小丫,因为旺盛的人气而被很多喜爱她的观众誉为央视“黑马”,被看做中央电视台最具品牌价值的女主持人之一。那么,是什么使稚嫩的王小丫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呢?毋庸置疑,是她心中从小就涌动着的对梦想的追求。

王小丫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王小丫的爸爸是《凉山日报》的编辑,在父亲的影响下,王小丫从小就热爱文学。小丫大学学的是经济专业,在校期间曾获中国当代大学生优秀散文奖,毕业后在一家经济类报社当记者。就在人们为报社这位才华横溢的新人而喝彩时,王小丫却意外改变了自己人生奋斗的轨迹。王小丫毅然离开报社,来到中国传媒大学研修电视文学。

可能很多人会很佩服她离开报社、一个人闯荡京城的勇气,而王小丫说,是儿时的梦想给了自己这个勇气。

由于有经济专业的学历和经济媒体的工作背景,1997年,王小丫进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实习。她当时的志向就是做一个证券市场或经济领域的权威记者。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做起《经济半小时》的主持人,没想到在1998年全国经济节目优秀主持人评比中,当时还是实习主持人的她居然得了个第一名!

王小丫总是不停地给自己制造机会,她用行动向周围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就算制造机会也要上。她相信梦想不会长腿,只有你去追逐梦想,梦想决不会去追逐你。当初央视开办《开心辞典》,为了收视率,首先找到是黄安,王小丫是他的助理,只是帮忙抱奖品之类的东西。可是,当时王小丫并没有退缩,他不但仔细做笔记,还把节目录像带回家反复钻研,摆出一副不替代黄安不罢休的架势。果然,王小丫在她的努力下最终代替了黄安,主持《开心辞典》,并一炮走红。

温馨提示:

以勇气支撑奋斗,人生会制造出更多的机遇;以自信追求梦想,成功会离自己越来越近。这就是王小丫对中学生规划人生的最大启示。

像邓亚萍那样怀着梦想去拼搏

邓亚萍的名字,早已响彻中华大地。她给祖国带来了自豪和荣光。虽然她的身材矮小,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是高大的“巨人”。

邓亚萍的爸爸妈妈都是乒乓球迷,从亚萍牙牙学语时起,爸爸就经常用自行车带她去看乒乓球比赛。5岁时,有一天,亚萍勇敢地站在球台前对爸爸说:“我要打球!”爸爸惊喜地望着只比球台高一点的女儿,让她挥动起球拍。也许是命运之神的青睐,也许是亚萍脉管里涌动着父母热爱乒乓球的血液。打球时,小亚萍不但爆发力强,反应灵敏,动作轻盈迅速,还透着一股大家之气。从此,小亚萍对“乒乓”的热爱,由单纯的喜欢变成了未来人生执著的追求。亚萍渐渐由爸爸的观众变成爸爸的“兵”和对手。

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小亚萍找到了自己未来的人生理想。但是,命运之神却似乎故意考验这个未来的冠军,注定了小亚萍的成才之路要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因为亚萍的个子太矮,先天条件不占优势。但亚萍知道如果肯吃苦能够弥补身高的不足,吃点苦又算什么呢?

郑州的冬天是寒冷的,练球房里没有暖气,亚萍的小手冻得红红的,就像一根根红萝卜,球拍很难握紧,动作也走了样儿。

爸爸紧锁着眉头,突然,一个念头在脑海闪现,他眉头一展,向女儿说:“从明天开始,你改练横拍!”

亚萍以为爸爸在责怪自己,舒展着红肿的手指,喃喃地说:“我不怕冷,一定会握紧拍子的。”

爸爸连忙解释说:“不,不只是怕你手冷,你的个子比别人矮,改打横拍,顾及的面积大,这是扬长避短的好办法!”

亚萍恍然大悟,原来爸爸在给自己修订奋斗的方向,在给自己指路啊!爸爸又给亚萍做了一把特制的横拍,正面贴反胶,可加强球的旋转;反面贴生胶,能打出变化莫测的怪球。快、转、怪,这是爸爸送给亚萍的制胜法宝,亚萍提着这把“大刀”,一路杀将起来。

艰苦的磨炼,亚萍9岁时技艺日臻娴熟,与同辈们相比,成绩出类拔萃。这时,亚萍在理想的驱使下,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爸爸送她到河南省队集训。几个月时间里,亚萍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她埋头苦练,竟然技压群芳,所向无敌。

正当亚萍扬鞭催马的时候,命运却再次捉弄了她,省队将球技超群的邓亚萍驱逐门外。理由是:“个子太矮,没有发展前途!”真的没有发展前途吗?就在小亚萍准备打退堂鼓时,爸爸却坚信女儿能练出来的。爸爸找到了郑州市新成立的乒乓球队,把亚萍交给了好友李凤朝。李凤朝原是国家队队员,当时正在郑州市队当教练,他独具慧眼地认为亚萍会有发展前途。他说:“日本队的关正子,个子不到1.5米,却照拿世界冠军;中国国家队的林希梦、刁丽丽、倪夏莲等个子都很矮,不都成了优秀国手?”有了这些人生楷模,李教练觉得亚萍除个子矮,其他条件都优于别人,只要不怕吃苦,将来必能出人头地。

郑州女队有8名队员,亚萍不但个子最小,年龄也比别人小五六岁,真正成了“小妹妹”。小妹妹个子矮一截,球艺也不如大姐姐们,可好胜心却很强,每次输了球,她都难过得要命,自己还悄悄流泪呢!队里的训练是非常紧张的,李教练的要求又十分严格,为此有人背后说他是“魔鬼大松博文”(日本的女排教练,以严酷著称)。每天早晨,他率队坚持出操、跑步。从球队驻地到二七纪念塔来回有3000多米,李教练手掐秒表要队员按规定时间跑完全程。亚萍个小腿短,她拼命地跑却还是超出了时间,李教练面无表情,手一挥,要亚萍再跑一圈。就这样,别人跑一圈,亚萍要跑两三圈,有时直跑得眼冒金花,腿肚子抽筋。不按规定时间跑完还要罚五角钱,每月的6元钱补贴,还不够她交罚款的。

但是认准了人生奋斗目标的亚萍没有退却,她知道自己个子小,要打好球,就要在台子前多跑动,要比一般运动员的体力更强、动作更灵活。平日不苦练怎么行?她咬着牙,憋着股劲,坚持跑步,终于达到了规定的时间。李教练笑了,又将罚款全部奖励给她!亚萍没有满足,她又穿上了沙衣跑,她要练出一双飞毛腿!她要在乒坛上有一番大作为!

功夫不负苦心人,几年后,打下了扎实基础的邓亚萍,超过了所有曾赢过她的大姐姐,排在了全队的第一名。1983年10月,全国“跃进杯”少年乒乓球大赛在洛阳举行,10岁的邓亚萍,充满自信地运用正板抽杀和反板怪球,杀得对手纷纷落马,赢得了团体和单打两块金牌。这时,人们终于可以说,邓亚萍用超人的毅力和勤奋,战胜了自己个子的矮小,战胜了命运的挑战!曾被省队拒之门外的邓亚萍,再次来到河南省队,并正式代表省队参加全国“乒协杯”大赛。在这次大赛中,邓亚萍和队友们一起,一路夺关抢隘,杀入前8名。四分之一决赛时,碰上劲旅八一队。13岁的邓亚萍,首场比赛的对手是夺得世界冠军的名将戴丽丽。在与世界冠军的较量中,从小打下的良好的基本功发挥了奇效。只见亚萍敏捷地移动脚步,有节奏地挥动着手臂,银球在她的拍下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急忽转,就像顽皮的小精灵,在墨绿的球台上跳舞!结果她以2比0,干脆、漂亮地战胜了戴丽丽,当记分牌亮出最后的比分时,亚萍激动得跳了起来。

打败了世界冠军,但她还不是一名世界冠军,就是说,前面的路还很漫长。大赛归来,她不仅在苦练,也在苦思。她在小本子上记下了李教练的一段话:“当代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必须是技术全面,特长突出,自身又没有明显的漏洞的。”她开始寻视自己的毛病和缺陷,像一位法官,公正无私地对自己作出审判,而自己“正手快、反手怪”的独特打法,则要日益显出更大的威力。

在半年后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邓亚萍作为河南省队第一主力,又勇克世界冠军耿丽娟、李惠芬,使河南队第一次登上了全国冠军的宝座。这下亚萍成了各位大教练研究的中心人物,并引起中国女队主教练张燮林的注意。张教练不顾别人说三道四,选中了邓亚萍。

正像张燮林教练预料的那样,邓亚萍在欧洲队员面前也显示了自己的威风。在1987年8月的“平壤国际公开赛”上,邓亚萍先是与队友配合默契,力挫朝鲜第一双打、世界名将李粉姬、赵正姬,爆出冷门;后又迎战前苏联第一主力波波娃,并在团体和单打比赛中,两次以绝对优势战胜了波波娃。前进的路不会是平坦的,只有不懈努力跋涉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1988年的全国青年乒乓球赛上,邓亚萍竟以0比3惨败,这是许多人没想到的,亚萍躲在屋里哭了整整一个下午。李凤朝看出了亚萍的症结,他批评了邓亚萍:“别以为进了国家队就进了保险箱……骄傲自大,松松垮垮,那样是要毁掉前途的!”亚萍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她给爸爸妈妈的信中说:“我好像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越向上爬,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停下来歇一歇,就可能滑跌山谷,永远也不会达到顶峰……”

是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自满,亚萍又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出现在训练场上,她要战胜自己,攻克一个个难关。她每天练到很晚,有时晚了,误了去食堂吃饭,就泡方便面。

1988年11月,邓亚萍在全国锦标赛上打了个翻身仗,夺得了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1989年,邓亚萍取得辉煌的成就,有人说这是“邓亚萍冠军年”。邓亚萍高超的球技与她矮小的身材似乎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小小的个头实在太不成比例。是她从小立下的人生理想的激励和驱动,是她那罕见的顽强与拼搏的进取心,坚信成功的信念和比赛中的良好心理素质,使自己彻底克服了身体上的劣势,带给世界女子乒乓球一个“邓亚萍时代”。

实现了梦想的邓亚萍并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她要朝着更高的梦想不懈努力。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天,邓亚萍虽然早已经远离了乒坛,但她以自己的方式同样为国家做着贡献。

因为有理想,所以她永不停息地拼搏。

温馨提示:

邓亚萍的成功之路,得益于她自小立下的奋斗目标,得益于父亲和帮助她的人及早为她设定的人生规划,同时更得益于邓亚萍始终不渝的、为实现人生目标的执著精神和不懈努力。

像姚明那样走向世界的舞台

姚明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父亲姚志源身高2.08米,曾效力于上海男篮;母亲方凤娣身高1.88米,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也许是父母的遗传,也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姚明从小就表现出对篮球的热爱,并且梦想着成为篮球场上未来的骄子。这或许是姚明最早的人生设计蓝图。

在姚明的6岁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他一个篮球,小姚明爱不释手。7岁那年,在父母的带领下,小姚明看了一场美国哈里篮球队在上海的表演,这时他知道了什么是NBA。他是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拿起手中的篮球打进NBA啊,因为这一梦想,姚明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姚明10岁那年,父亲送他到上海徐汇区少年体校接受业余训练。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姚明对篮球的悟性逐渐显露出来。5年后,他进入上海青年队。18岁那年,姚明凭借自己的优势入选国家青年队。在19岁入选中国国家篮球队之后,姚明的表现进一步成熟。在2001年的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姚明每场贡献13.4分10.1个篮板和2.8次盖帽,投篮命中率高达72.4%,帮助中国国家队夺得冠军。

2000年奥运会期间,姚明平均每场拿下10.5分和球队最高的6个篮板2次盖帽,他平均每场63.9%的投篮命中率也无人能比。

2002年6月26日美国休斯顿火箭队的选秀大会上,姚明顺利入选。姚明成为NBA联盟历史上第一个在首轮第一位被选中的外国球员。姚明英语较差,为此球队专门为他聘请了一名翻译,然而他在进入NBA第三年后就能用英语和别人进行对话以及接受采访。被选中的中国小巨人也成为联盟历史上最高而且是第二重的状元秀。在姚明加盟休斯顿火箭队之后,他成为继王治郅和巴特尔之后第三位步入NBA的中国球员。

2008年8月6日,姚明在北京在参加奥运圣火传递,并在8月8日担当中国奥运代表队旗手。11月6日,姚明获得了香港大学授予的名誉社会学博士学位。

温馨提示:

今天的姚明,已成为了国际著名的体坛名星。“小巨人”的成才之路,虽然有着常人不曾拥有的先天优势,但他从小规划人生梦想,坚持不懈的去奋斗,应当是每个中学生学习的榜样。

像马云那样带着希望去创业

当今时代,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年代,是一个热情蓬勃的年代,是一个能够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梦想的年代。每一个有激情、有能力、有梦想的人,在这个充满梦想的年代里,都不会甘于平庸,甘于平平淡淡的生活。马云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创业者,被誉为中国当代“创业之父”的马云,书写了当代中国青年一个成功的传奇。

马云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青年人创业”大会上曾经讲过这样几句话:“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在1995年我偶然有一次机会到了美国,然后我看见了、发现了互联网。我不是一个技术人才,我对技术几乎不懂,到目前为止,我对电脑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收发邮件和浏览网页上……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梦想干什么。”

马云从小就被认为是一个不安分的的孩子。长大后的青年马云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追逐自己的梦想是马云一生的宿命,他一旦被理想所包围,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拦他。

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到杭州电子工学院任英语教师。在别人眼里,一个本科生能够留在大学任教,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马云并不满足,小小的校园怎么能锁得住那颗向往更高天空飞翔的心呢?说来也巧,1995年,马云作为翻译首次访问美国,并且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马云创办了海博翻译社,这是马云的第一个梦想。但是,一个翻译社远不能满足一个追梦者的梦想,但是正是这家小小的翻译社锻炼了马云的经商能力,也让马云的梦想变得更大,眼界变得更开阔。

1997年,已经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的马云,被国家对外经贸部“招安”进了北京,响应国家建设高速公路的政策,马云要帮助国有企业与互联网接轨。在国家部委干了两年多,马云选择离开,他决定回杭州自己创业。

马云创业之初也想为大客户服务,但美好的愿望不能取代残酷的现实,大企业对网络好像不太重视。市场的反应表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对把产品通过互联网卖到国外更加感兴趣。于是,马云决定顺应市场,放弃大企业,专门服务小企业。1999年,马云在杭州创立了专攻中小企业、实现B2B网络模式的阿里巴巴,走到这时,马云才算正式上了路。之后一年多时间里,阿里巴巴迅速开拓海外市场,总部定在香港。2000年年底,网络进入低潮,马云带领他的团队将战线拉回国内,后将总部迁回浙江杭州。

正因为心中那个不变的理想,再加上不服输近乎偏执的性格,让马云干劲十足,他拿出了红军长征的精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阿里巴巴那时候做的主要工作第一是‘整风运动’,统一对互联网的看法,加强信心。第二是成立了‘抗日军政大学’,主要培养干部队伍。第三是‘南泥湾开荒’,就是不能靠别人,要靠自己创造财富。”要是心中没有梦想,早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了。

2003年,马云创建淘宝网,随后,马云只用了3年时间,便成为了中国C2C的霸主。马云成功地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了一个电子商务的“庞然大物”。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

阿里巴巴的企业愿景是“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也是马云的远大理想,这一点,从马云的人生奋斗历程就能看出。

在潮流和趋势面前,谁勇于追逐梦想不懈努力,谁就容易获得成功。机遇总是垂青于有梦想、有准备和敢于尝试的人。

马云太普通了,普通得没有上过名牌大学,普通得没有投资的钱,普通得没有显赫的背景;普通得甚至有点丑,《福布斯》杂志形容他“长相怪异”……但是,马云有梦想,他用自己的梦想吸引和团结了一群有梦想的人,他们用实干逐步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温馨提示:

马云创业的过程,其实就是规划人生、追逐梦想的过程。今天,已经功成名就的马云仍在不停地追逐着自己新的梦想。准备步入人生的中学生,不要再迟疑,确定人生的目标,拿出自己的勇气,像马云一样开始追梦吧!

像郭敬明那样用笔来书写未来

2009年,长江出版集团正式任命郭敬明为长江出版总社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负责主抓青春类图书及杂志体系建设,同时他也是“80后”青年作家中担任出版社社级领导职务的第一人。

现在的初中生对郭敬明并不陌生,而且,甚至有些崇拜。郭敬明——一个80后的青年,竟被赋予了众多头衔:中国作协会员、文化公司老总、《最小说》杂志主编,等等。是什么使年轻的郭敬明有如此的成就呢?是理想,郭敬明的理想就在那一本一本的书里面。

郭敬明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母亲邹慧兰是当地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父亲郭建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

儿时的郭敬明十分喜欢读书,针对他对读书的兴趣,母亲邹慧兰经常给儿子购置一些益智方面的幼儿图书,有时还亲自给儿子详细指导和讲解。每次在母亲讲解时,郭敬明都听得十分认真,并且还不停地问这问那,邹慧兰便不厌其烦地给儿子讲解。

郭敬明的记忆力特好,有的故事,母亲讲一遍他便完全能够背诵。郭敬明的聪明和好学让全家人很是欢喜,但父母从来没有刻意地要培养他,让其将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才,而是给郭敬明一个自由的学习生活空间,让他在自由和兴趣中渐渐长大,尽情发挥自己,因为他们知道:“兴趣是孩子成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从郭敬明懂事后,父母更由其选择,就拿买书来说吧,他们便不再主动为郭敬明挑选什么,每次领着郭敬明去新华书店,都是由他自己去挑选,儿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而每次买书回来,郭敬明总是要一口气把它们读完,甚至父母叫他吃饭他都舍不得放下自己的书本。

1988年9月,郭敬明到自贡市贡井区向阳小学上学,这时候的他也像别的小朋友一样,按时到校、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但郭敬明在课堂学习之余特爱读课外书,读完之后,他也写一些心得体会和读后感,尽管十分短小稚嫩,但他那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受老师和父母的赞扬。

由于大量阅读,潜移默化,郭敬明的文字功底在暗暗地增长,到小学生写作文的年龄段时,他的优势便凸显了出来,每次老师布置一篇课堂作文,别的同学总是绞尽脑汁半天都写不出来,而他仅需考虑两分钟就很快进入角色。他写文章速度很快,而且文章写得又好,经常被语文老师拿去给班上的同学作范文学习。老师的一次又一次赏识教育,不时地给儿时的郭敬明在学习上带来更大的鼓励和推动。

1995年,郭敬明考入自贡九中,从小学升入初中,郭敬明的视野更开阔了,他开始广泛地阅读名家的小说和散文,包括金庸、古龙等的武侠小说。同时,他也喜欢读一些杂志和报纸。看见儿子郭敬明课堂之余读武侠小说,父母从不干预和制止,他们认为,那是孩子在学习之余的一种有益放松,既调节了自己,又增长了知识。

1997年在读初中二年级时,郭敬明在全国公开刊物《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他的处女诗作《孤独》,这首诗忧郁凄美。不久,他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10元钱稿费和样刊,当时,郭敬明欣喜万分,当父母知道这事后,对儿子也倍加赞赏,鼓励他继续努力。父母认为,尽管10元钱的稿费不是很多,但它给儿子郭敬明带来的价值和益处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因为,这是儿子十余年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

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字得到社会的认可,郭敬明的创作激情便陡增。从此,他除了自由写一些文章外,还参加一些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由于功底扎实,他写的文章经常都能发表,让班上同学好生羡慕。挣来的稿费郭敬明用来给自己买课堂学习方面的资料和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有时也买可乐喝;还有的时候,他会用来捐助班上困难的同学。

上了高中,学习时间更紧了,但郭敬明没有放弃自己的读书写作爱好,他天天记日记,合理安排时间:必须保证课堂学习,学习决不影响写作,写作决不干扰学习。由于这样安排,使写作和学习互不干扰,结果收获很好。郭敬明的一项发明在四川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他的一项调查报告还获得自贡市生物环境考察报告比赛一等奖;写作上更是不赖,郭敬明高二、高三时,连续获第三、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参加2002年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选手有4万多人,而进入复赛的仅有200人,郭敬明力克群雄,在初赛和决赛上双双获得一等奖。这让做评委的专家教授都感到有点吃惊,因为这项全国顶尖级的中学生作文大赛举办多年来,能连续两次拿一等奖的实在太少太少,目前全国仅有两人,郭敬明是其中之一,由此,郭敬明名声鹊起。

真正让郭敬明一炮走红的还是《幻城》,《幻城》从2003年上市以来,累计销售84万册。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03年11月的全国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幻城》名列第三;而他自己也在新浪网与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联合举办的“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评选活动中,被提名为“人气最旺的作家”之一,与文学大家王蒙、著名作家海岩排在一起,让不少文学前辈望尘莫及。

2005年3月,《福布斯》杂志中文版推出的“福布斯2005名人榜”中,郭敬明位列其中,排名第92位。2008年,郭敬明位列中国作家财富排行榜榜首。2009年,郭敬明在中国福布斯名人榜上位居第68.

温馨提示:

少年成名的郭敬明,未来的人生之路还很长。我们有理由相信,从小立志,及早规划人生的中学生,一定会像郭敬明一样,未来的人生路将越走越宽。

像张海迪那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张海迪的名字似乎离现在的中学生已经越来越远。其实不然,张海迪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去学习。因为心中有理想,身体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征服了自己,实现了理想。

张海迪,1955年秋天出生在济南。5岁时患脊髓病、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张海迪是多么希望能像正常人那样去学校上学,去户外玩耍啊。命运虽然剥夺了她的这一权利,却无法夺去她立志改变命运、创造人生的梦想。虽然小海迪再也无法上学,可她却在家中自学完了成中学课程。

在梦想的驱动下,张海迪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她曾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用闪光的人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自学,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同时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2002年,张海迪的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2008年11月13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张海迪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中学生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温馨提示:

命运虽然坎坷,但自强不息的张海迪却在小时就为自己设计了光彩的人生,她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成为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成为当代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同类推荐
  • 女人一生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女人一生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女人的漂亮不是因为她穿的衣服、她保持的体型或者她梳头的方式。女人的漂亮,必须从她的眼睛中去看,因为那是她心灵的窗户和爱居住的地方。还生活一个微笑、爱一转身就是痛、感悟幸福,感悟爱、女人,很特别、天使在人间、妇人的幸福……本书为您讲述女人的心境,探微新女性的精神界,追索新女性的幸福法则。女人,是很特别的,她们的肩膀能挑起整个世界的重担;她们的内心很坚强,能够承受分娩的痛苦和忍受自己孩子多次的拒绝;她们有耐心,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她会继续坚持,并且无怨无悔地照顾自己的家人;她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爱孩子;她们非常有智慧,知道一个好丈夫是绝不会伤害他的妻子。
  •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中外名家言行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言行教育格言与故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义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义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 情商决定女人的命运

    情商决定女人的命运

    本书遵循女人的生命轨迹,解读情商,探寻取舍之道。情商又称情绪智力,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情商的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热门推荐
  • 穿越后我成了老板娘

    穿越后我成了老板娘

    金桂枝因为车祸穿越了,穿越过来时,正值饥荒。身边只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
  • 藏龙传说

    藏龙传说

    秦朗有个藏龙玉,这个藏龙玉给他带来了很多强大到没有天理的止境。随便说个不起眼的吧。他能勾将魔兽身上的能力转为己用,魔兽可以透视他就行,魔兽可以飞行他就可以。魔兽可以内啥。呃,秦朗...PS:新人不容易,您老高抬贵手丢上一票呗?老乔我单独会给你研究一款私人版爱疯的。
  • 奇怪的事情常发生

    奇怪的事情常发生

    卓摩的朋友、卓摩遇到的一系列奇怪的事情,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事,但是真实的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例如卓摩相亲遇到骗子、邻居退休后义务演讲却没人要听、高铁上的占座男等等,本书趣味性强、节奏明快、值得一读。
  • 惊仙策

    惊仙策

    他没有重生,她重生了。一直跟着师傅在山中采药的林泽,在被人当做饲雷之奴带回仙门后,轮回,就此洞开……宇内亘古流传,世间存数卷惊仙策,得之,可策仙机,算古今。通仙人之不晓,明岁月之变化……
  • 你的观念错在哪里?

    你的观念错在哪里?

    时间不是用来浪费的——时间观算一算你走过了多少个日夜?可是你又能记起多少往事?掌握多少有用的人生财富?人生转眼一百年,况且有几个人能享此殊荣?时间,这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在说?而又有多少人后悔地在说?多少人在惋惜中劝慰着后代子孙:“韶华难留,惜时如金。”可是,有多少人仍然不能猛醒——时间不是用来浪费的,不要等到花尽之后空折枝。
  • 最强谍影特工

    最强谍影特工

    【都市特工】+【谍影重重】上一个任务的结束,成了都市特工陷入谜雾谍影的开始,一次意外入狱,蒙尘的真相显露了端倪,混乱的记忆闪过了恍惚。接连出现的商人、律师、警官、老师、商贩、医生、乞丐、普通职工、雇佣兵……等,迫使他卷入了一场巨大漩涡,各方势力来势汹汹……他信仰重燃,再战热血!本书单女主,不修炼,都市生活,热血。
  • 一切从成为提督开始

    一切从成为提督开始

    “海滩?我不是去找太太了吗?”“轰!”“我去?那是炮击?!怎么感觉海面上的那玩意有些眼熟啊?”“等等,深海驱逐?!我真的穿越舰娘世界了?”天空中出现了飞机的轰鸣声...这是某人为了想要见太太一面而开始的说走就走的旅程,然而意外遇上风暴后穿越到舰娘世界的旅程...
  • 部分优化

    部分优化

    文明毁灭,留存大部分健康女性与部分男性,进行奴役,贩卖,分化,训练。女主是其中一名奴隶,在经历丧子丧夫的切心之痛之后,女主一直努力的活着,然后复仇。
  • 大周帝国

    大周帝国

    天地如此广大,人穷极一生活在这世间,所知不过一二。
  • 笔墨相拥

    笔墨相拥

    本书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抒写成长心路历程的点点滴滴,既有日记节选,又有大段的心灵独白,既是对成长的守望,又是飞扬青春的宣言。全书以成长时间为脉络,抒写成长中感悟的自然美、人性美、文学美,语言充满灵动美,并提出自己的思想,给人带去感动与共鸣,引发读者对自己青春年华的加快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