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5900000014

第14章 王尽美的故事(1)

王尽美(1898-1925),山东莒县北杏村人。原名俊瑞,字灼斋。1919年,在山东投身五四运动,被选为山东大专中学学生联合会负责人。1920年3月,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被发展为外埠会员。1921年初组织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当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成立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任书记。1922年1月赴苏联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同年6月领导济南工人罢工。7月出席中共二大,后留在中央负责职工运动工作,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书记处负责人,参与制订《劳动法大纲》。8月赴山海关等地开展工人运动。10月,领导山海关、秦皇岛等地工人大罢工。11月,在山海关领导建立党组织。1923年2月后回到山东,主持山东党的工作。中共三大后,根据党的决定,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此后从事促进国共合作的工作。

1925年2月与邓恩铭等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4月,组织发动青岛日本纱厂工人罢工。8月,病逝于青岛。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山东省诸城、莒县、日照三个县的交界处,坐落着一个村庄,村北弯弯曲曲流淌着一条小河,村南则是重重迭迭的高山。这个村庄叫北杏村,1898年6月14日王尽美就出生在这里。

北杏村有三百余户人家,有十余户是地主,其余都是佃农。

村子四周筑着高大的土围子,村子里修了四条成"口"字形的街道。地主们住的是深宅大院,佃农们住的是茅草屋,外人一进村,立刻就能分出哪家是地主、哪家是佃农。

王尽美家在村子东南角租了地主的三间房子住。那房子本是地主放杂物的地方,所以既矮小王尽美出生才四个月,他父亲就去世了。家中只剩下祖母、母亲和他。两个女人和一个幼儿,靠租种地主的几亩薄地维持生活,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为了活下去,祖母不得不到地主家去帮佣。母亲除种地外,还得在晚上买棉花纺线,拿到集市上去卖,贴补家用。

母亲是在穷苦人家长大的,但她性格开朗,又记得很多有趣的故事。到了晚上,她就一边摇纺车,一边给小小的王尽美讲故事,这是王尽美最快乐的时候。

母亲的故事很好听,而且没有讲完的时候。有一天,王尽美好奇地问母亲:"你到底会讲多少故事?"母亲逗趣地回答:"一肚子,两筋把,脖子后还有一背搭。"王尽美家境如此贫困,上学读书对他来讲是一种奢望。但祖母和母亲把振兴家业的希望都寄托在王尽美的身上,所以,一直盼望着送王尽美终于,机会来了。

就在王尽美八岁那年,本村一个王家的地主为儿子请了一位老先生,想找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孩子陪读。

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连忙托人求情,让王尽美去陪读。

那个地主把王尽美叫来,问了几句话,见他聪明伶俐,就答应了王尽美母亲的请求。

王尽美年纪虽小,但他知道这个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他学习非常刻苦,学习成绩比那个地主儿子强得多。

有一天,地主家来了位客人,问起地主儿子的学业。教书的老先生恭维了几句,客人很高兴,要看地主儿子写的大字。地主儿子的字写得很差,但又不愿丢面子,就把王尽美写的一张大字拿来冒充自己写的。客人见了连连称赞字迹工整清秀,地主觉得脸上光彩,心里很高兴。客人走后,教书先生告诉地主,那字其实是王尽美写的,地主此后,每天上课时,地主不是支使王尽美去捉虫喂鸟,就是让他去提水浇花。

教书先生看出地主是故意阻止王尽美学习,对这个用功的孩子非常同情,但他敢怒而不敢言。白天无法好好学习,晚上回到家,王尽美就用蓖麻子串起的灯照亮读书。结果,王尽美的成绩还是比地主儿子好。

谁知不到一年,地主的儿子突然得了肚子疼的病,百般医治无效,死了。于是,王尽美就无法学习了。

第二年,另一个地主家也请了一位教书先生教儿子读书。王尽美的母亲又托人求情,送儿子到那家陪读。哪知道,不到半年,这个地主的儿子也因肚疼病死去了。

地主死了儿子,把责任推到王尽美身上,非说儿子是被王尽美"方"死的。这件事刺痛了王尽美幼小的心灵,他咬着牙发誓,以后宁愿不读书,也再不到地主家陪读了。

兴兴地上了学,由于他品学兼优,学校免去了他的学费。初小毕业后,王尽美又升入枳沟镇高级小学。学校离家十二里路,王尽美每天很早就要离开家,下午很晚才能回到家,中午随便吃点干粮,渴了就喝点凉水。条件的艰苦使王尽美更加勤奋学习,高小毕业时,他已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了。

在枳沟镇高小,有一位王新甫先生,他是省城济南法政学堂的毕业生,接受过一些新思想。他常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黄花冈七十二烈士"、"武昌起义"等革命故事,介绍邹容等革命者的事迹,还向学生推荐一些进步书刊。在他的影响下,王尽美开始接受了民主主义的思想,萌发出救民救国的志向。

高小毕业后,王尽美回家务农。一年到头千辛万苦地劳动,生活却难以温饱。

他苦苦地思索着:"为什么富人家不干活,却吃好的穿好的,坐享清福;而穷人家一年到头拼不公平?"这时,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等消息传入了这小小的乡村,王尽美感觉到国家和世界都处在一个变化的转折的关头,他决定去省城济南继续上学,探求真理,做一个于国于民都有用的人。

临行前,他思绪万千,研墨挥笔,成诗一首: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

从书生到职业革命家从家乡来到济南后,王尽美顺利地考入了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起初,王尽美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读书上。他成绩优异,待人诚恳,同学们都很敬重他。但没过多久,他就感到,只埋头读书是无法救国救民的。正在这时,五四运动的浪潮把王尽美从书斋卷入了社会活动的洪流。他带领同学走出学校,宣传反帝爱国,传播新文化新思想。

1920年下半年,王尽美和邓恩铭、王翔千等人在济南创办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研究会的活动过程中,王尽美逐渐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活动期间,王尽美深入研究了教育问题,先后发表了《乡村教育大半如此》、《我对于师范教育根本的怀疑》、《山东的师范教育与乡村教育》三篇论文。

这些论文对旧教育制度进行了批判。论文中说:"山东的教育,无论城市教育、乡村教育,我们要形容它的状况,尽可以"腐败黑暗"四字了之。"王尽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列举了办学人物、教师、设备、编制、教材等方面的大量事实,证明当时教育的腐败黑暗,他毫不容情地斥责:"这些非驴非马的学校,直接陷害青年,间接流毒社会。"在论文中,王尽美还揭露了旧教育制度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本质。论文写道:"握乡村教育大权的不在富有经验的教育者,而在富有资财武断乡曲的绅士。"王尽美慨叹道:"嗳!教育,教育,也不过是富贵人家的专利品,一般平民哪里敢梦想得到",这样的学校,即使多立几所,"也不过是为富贵人家多开几处升官发财的公司,多害些王尽美提倡,教育应当成为"到万恶社会上,实行办起改移风俗的事业","将来能把我四万万同胞的腐败脑筋洗刷净尽,更换上光明纯洁的思想。"通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王尽美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革命知识分子,并加强了同北京、上海等地共产主义者的联系。

1921年初,在李大钊等人的帮助下,山东共产主义小组诞生了。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王翔千等。

这年春天,反动政府以宣传过激思想的罪名,勒令取缔"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但山东共产主义小组仍在王尽美的领导下,秘密活动着。

1921年6月,王尽美接到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通知,立即同邓恩铭一道赶到上海。

1921年7月,从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中选出的十三名代表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位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李达、王尽美、邓恩铭等。因为遭到搜查,最后一天会议迁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王尽美兴奋地写下了《肇在造化---赠友人》这首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

从此,王尽美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为人民求解放的伟大事业。

一大闭幕后,王尽美回到山东,迅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后改建为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王尽美任书记。

此后,王尽美脱离了学校生活,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

斗智斗勇闹罢工1922年10月间,爆发了山海关京奉铁路工大罢工,这次罢工是中国第一次罢工高潮的组成部分,王尽美是这次大罢工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山海关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要道,又是京奉铁路的枢纽。

20年代初,山海关已有几千名产业工人,其中在京奉路山海关铁工厂做工的工人最多。这个厂是中英合办的,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生产铁路桥梁的工厂。

厂里工人长年遭受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封建把头的重重剥削和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由于这里群众基础好,党组织决定要以山海关为中心发动一次政治经济大罢工。1922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派王尽美到山海关来领导这次罢工斗争。

到山海关后,王尽美住在一位老工人家里,以铁工厂徒工的身分作掩护,开展工作。

在此之前,山海关已建立了山海关京奉路工友俱乐部。王尽美就在工人俱乐部办的工人夜校里讲解马思主义,宣传革命道理。

当时,厂里工人来自各地,为了自我保护,他们结成许多帮派,有:天津帮、唐山帮、南皮帮、塘沽帮。工人们不分是非,只讲帮派义气,封建把头也借机挑拨是非,这些严重阻碍了工人的团结。

王尽美想:不解决帮派的问题,就无法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首要的工作是启发工人,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一天,王尽美在工人夜校里讲课。

他先问工人:"资本家剥削哪个帮?"王尽美又问:"那我们反对哪个资本家呢?"工人们异口同声地说:"资本家都是一个味,都要反。"王尽美捶了一下桌子说:"对呀!赵璧(铁工厂总管、大把头)是天津人,可他也压迫天津人。你们俱乐部委员佟惠亭是天津人,但他和大家一样反对赵璧。"听到这里,工人们都连连点头。

王尽美见大家听进去了,就继续说:"不但一个厂的工人不应该分帮分派,还应该团结在秦皇岛、唐山、长辛店、郑州的工人,这样工人才有力量。天下的劳苦大众都是一样受资本家压迫的无产阶级,只有整个阶级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实力雄厚的资本家阶级。"王尽美的话既实际又有说服力,在他的劝说下,工厂里的帮派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1922年8-9月,铁工厂工人在俱乐部领导下,开展了一场打击把头赵璧的斗争。

发现赵璧无故开除工人,并借机吃空额(照领被开除工人的工资,装入自己的腰包),就向工人们揭露了这件事。

赵璧一向任意欺压工人,工人俱乐部成立后,他又指使爪牙百般进行破坏,工人们早就对他恨之入骨了。大家决定利用这件事好好整一整赵璧。于是,十五名工人联名写了一张状子,控告赵璧,要求开除他。连夜送到设在天津的京奉铁路局。

当时,长辛店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已经取得了胜利,京奉铁路局怕山海关工人也掀起罢工浪潮,迫不得已批准了工人的状子,同意开除赵璧。但工厂的英国总管和工程师一向包庇赵璧,铁路局的批文下来后,厂方拒不执行,反而把去天津送状子的工人开除了。

王尽美召集工人俱乐部的委员们开会,分析情况,认为厂方这样做是瞒着铁路局的,便又派了两个工人去天津告状。在工人们的逼迫下,铁路局只得派人前来山海关亲自督办这件事。

在种种压力下,9月14日,厂方被迫宣布开除赵璧。工人的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但统治者是绝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的。没过几天,厂方以上厕所超过三分钟为借口开除了俱乐部委员长佟惠亭。

厂方的用意很明显,他们是想搞垮工人俱乐部。

同类推荐
  • 江左风流——谢安

    江左风流——谢安

    本书为“中华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谢安,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中年时东山再起,官至宰相,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挫败前秦大军,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该书详细记述了谢安傲然一世,风华蹁跹的一生。
  • 一生恰如三月花

    一生恰如三月花

    本书介绍了十三位姿态各异的民国女子,她们在特殊的时代,因不同的秉性,成就了一段段于平常处的惊鸿人生。
  •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

    5岁始习骑射,25岁以父祖“十三副遗甲”起兵;29岁费阿拉称王,58岁赫图阿拉建立后金称汗;60岁发布“七大恨”誓师攻明,63岁定都辽阳,67岁定都沈阳;68岁宁远一城不下,旋抱恨病逝。但是,努尔哈赤仍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本书抓拍了民国才女们在才华绽放瞬间的精彩,也记录了她们于乱世中起落漂浮的人生。全书内容包括:最恨海棠花无香——张爱玲、高标逸韵梅花魂——石评梅、出水娇莲巧扶风——林微因等。
  • 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

    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

    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出生于苏格兰一个普通的家庭,13岁时移居到美国。他从棉纺厂的小工做起,依靠个人奋斗,白手起家,打造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王国,成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称的美国经济界三巨头之一。晚年他热衷于慈善事业,成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他的一生,既是一个依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美国梦的典型,也是一段不朽的传奇。《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插图本)》是安德鲁·卡内基的一部自传。该书将带你:观商政两界如何渗透的鸿图韬略,看人脉圈子如何设计的机巧智慧。《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插图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门推荐
  • 弑天妖帝

    弑天妖帝

    左手撕天,右脚裂地.天诛破凰,劈仙斩王.这一世,仙身,王体,龙力,凤血,圣魂,各种妖孽横空出世.大世到来,必定有人极尽辉煌,有人却黯然落幕,成为他人垫脚石.数万年前苍古世,出一恐怖妖体,名破凰,斩尽当世奇才,万界惊.各大传承大恐惧,出无尽高手围剿追杀,未奈何,无果.这一世......新书:仙古神迹
  • 女配的呆萌夫君

    女配的呆萌夫君

    恢复心智前,他眼含期待的问道:“你做我的娘子好不好?”一场战斗,看着他替她挡下致命一击,像一支绝美的蝴蝶向她飞来,缓缓闭上眼睛的他让她眼里一阵刺痛,那一笑,恍惚了谁的眼。她气势一凛,目光如剑,既然别人不仁,休怪她无义,既然如此,这个天下,由她来驭。恢复心智后,他坐于轮椅上,看着眼前风华绝代的女子,抿了抿唇,冰山般的脸上有抹不安与不确定,他略显忐忑的问道:“娘子,以这江山为聘,可否能让你留下来。”她俯身吻了吻他的额,气势尽敛,笑道:“傻瓜,以你为聘,终生相携。”他瞬间舒开了眉,倾国倾城的面容上是如同婴儿般的纯粹干净,晃花了她的眼。我命由我不由天,身有长影功,握有须弥戒,崛起之路,义无反顾!
  • 最强会长在异界

    最强会长在异界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可我林穆座下,乃死亡之翼,手下,皆诸恶之王!就连我的化身,也在灵武大陆的彼岸,筑起了一座耸天巨墓。吾乃,图蒙萨斯大坟墓第二代墓主,最强公会的最强会长。也是你们林家,以多欺少的对象……
  • 民国豪商

    民国豪商

    漂泊随迁客,纷纷避祸民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李永升很不幸,别人重生都是来到太平年做个太子、状元什么的,他却来到风云诡谲的军阀混战时代。虽为一介商贾,却心怀天下,天地不仁,他将如何自处?
  • 者抉天下

    者抉天下

    谁为抉天下之者乎?我哉!天之大,有多少英雄豪杰能抉择天下!
  • 吾欲破天

    吾欲破天

    经历过气海的破碎、经历过家族的灭亡、经历过死亡的大门···“这些都不足以阻止我前进的步伐,那些痛苦的经历只会让我更加坚强,它们只会成为我变强的基石,谁也不能阻我,若是天敢当我去路,那就只好碎了它。”我欲破天,天随我动。
  • 戏游浮生

    戏游浮生

    台后人一牵一引,台上人进退如飞。师徒,主仆?她于他生,亦毁于他计。“小圆,你不能喜欢任何人。”男子低下头宠溺地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小女孩乖巧地点点头,纠结片刻,“包括你吗?”男子沉默不语,许久,长叹一声便牵起小女孩的手走向幻境。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破败皇族

    破败皇族

    各位大哥多多支持,加入书架投推荐票走一波!你们的支持就是给我最大的动力!奥利给!天王盖地虎!
  • 师傅请上船

    师傅请上船

    他是一个地痞小恶霸,却为了黏住她,重回校园。她烦不胜烦,“滚!”他一把将她搂入怀中,坏坏的笑:“你是我媳妇,为夫要滚也是滚到你身边啊。”
  • 地下

    地下

    1995年3月20日,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铁沙林事件,事件发生后,村上春树亲自花了一年时间,面见亲历事件人士,进行录音采访,加以必要的文字加工,集结整理成这部《地下》。这是村上春树追踪地铁沙林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也是村上春树首部非虚构类作品,意义重大。《地下》是村上春树转型之作,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是对日本这一“责任回避型封闭性社会”的深刻反思。《1Q84》是《地下》的遗址。始自《地下》并不断发展的物语理念在《1Q84》中努力付诸实践,但并未充分实现。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下》比《1Q84》更成功。